❶ 伊朗和沙特的國家體制有什麼區
伊朗是伊斯蘭共和國國家政體即政教合一的資本主義國家。執政黨是社會與發展黨,具有較輕的宗教政治傾向。
沙特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即議會君主制的資本主義國家。議會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君主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是禮儀性的。內閣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負責。
目前伊斯蘭國家全是資本主義國家。
❷ 地理高手請進~伊朗,伊拉克或沙烏地阿拉伯等等國家都是沙漠嗎
伊朗:位於亞洲西南部南面瀕臨海灣和阿曼灣。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擊平原。西南部地區與波斯灣中富有石油與天然氣,藏量居世界前列;農業多靠灌溉,主產小麥、大麥、棉花、甜菜、水果、羊毛等。伊朗水果、乾果十分豐富,開心果、蘋果、葡萄、椰棗等。
伊拉克:北接土耳其,東鄰伊朗,西毗敘利亞、約旦,南連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東南瀕波斯灣。西南為阿拉伯高原的部分,向東部平原傾斜;東北部有庫爾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帶,高原與山地間有占國土大部分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絕大部分海拔不足百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兩河在庫爾納匯合為夏台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平原南部地勢低窪,多湖泊與沼澤。平原以東為扎格羅斯山系的西部邊緣。西南部為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分布有敘利亞沙漠。
沙特:全境大部為高原。西部紅海沿岸為狹長平原,以東為賽拉特山。山地以東地勢逐漸下降,直至東部平原。沙漠廣布,其北部有大內夫得沙漠,南部有魯卜哈利沙漠。有金、銀、銅、鐵、鋁土、磷等礦藏。東部波斯灣沿岸陸上與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氣藏量極豐。
利比亞: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區是平均海拔500米的低高原,受寬闊低地分割。北部沿海有狹窄平原。荒漠與半荒漠占總面積90%以上;西北部與南部多礫漠、石漠;其餘為沙漠,間有綠洲。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
問題2:中原地區並非一馬平川,河北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類型齊全,河南也基本這樣。一眼望不到頭是有可能的,在黃淮海平原一點山都沒有。
3.中國荒漠化還沒到那種程度,黃河雖然水量小但是還是哺育者兩岸人民的,但是這些地方的確乾旱,陝西秦嶺以北還是有些河流的,做窯洞也是黃土高原上,總有谷地地形即便是北邊的沙漠也是有綠洲的。
4,沒聽說過大漠,可能只是再說沙漠大這樣形容而已。
5.也不是,相對而言的,西方人嘛,往東發現就是東方嘍,直到我們中國才發現東的差不多了,扶桑,小日本啥的,你像俄羅斯就叫符拉迪沃斯托克為遠東地區了。
❸ 伊朗,沙烏地阿拉伯,是發達國家
不是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y),是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技術較為先進、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又稱作工業化國家、高經濟開發國家(MEDC)。發達國家大多具有較高的人均GDP,但是較高的國內生產總值並不意味著就有較先進的科技水平。
比如沙特,生產總值很高,是由於石油經濟。石油工業是沙特經濟的主要支柱,為世界最大石油輸出國。近年來,沙受益於國際油價攀升,石油出口收入豐厚,經濟保持較快增長。但是不可再生石油資源的開采只是現代工業體系中的底層,沙特其國內的煉油行業以及對外出口運輸90%由美、歐、日國家的石油寡頭和遠洋航運寡頭所控制,沙特的工業僅限於向跨國石油公司提供油井而已,而且沙特的財富全部集中於少數王室之中,平民並沒有得到與石油出產所相應的財富。沙特臨近的阿聯酋,卻是一個發達國家,因為其國家和百姓同樣富裕,而且阿聯酋的基礎設置發達、煉油工業強大,整個國家工業呈現出一種現代化的態勢,這才是阿拉伯世界的發達國家。又比如諾魯,同樣的開發磷肥,也是富得流油,但是工業基礎極其薄弱。這樣的國家,沒有發達的科技,沒有較高的生活水準,是不能算發達國家的。
以前人們界定一個國家是否屬於發達國家,都是用人均GDP來界定,但單獨用人均GDP顯然存在很多缺點,首先是人均GDP很不穩定,受匯率、物價等影響而波動很大,其次人均GDP也只代表了經濟水平,而不能代表一個國家的全面發展水平。對此,聯合國的開發計劃署編制了「人類發展指數」,用以取代單一的人均GDP衡量體系,以此來界定一個國家是否屬於發達國家,就相對全面客觀了。目前的具體標準是:人類發展指數不低於0.9即為發達國家。
聯合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2010年11月4日發布的《2010年人文發展報告》對世界各國的分組進行了重新的修正,修正後,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數量由2009年的38個,上升的2010年的44個,增加了6個,分別是:
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捷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冰島、愛爾蘭、義大利、日本、韓國、盧森堡、荷蘭、紐西蘭、挪威、波蘭、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美國、英國
安道爾、巴林、巴貝多、汶萊、塞普勒斯、愛沙尼亞、中國香港、以色列、列支敦斯登、馬爾他、摩納哥、卡達、聖馬利諾、新加坡、斯洛維尼亞、阿聯酋。
❹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的氣候和生活習慣
阿拉伯國家社會生活習俗
重點: 首先伊斯蘭教的教義深刻地影響著阿拉伯人的社會生活習俗。
按照阿拉伯人的生活習俗,他們的右手總是干凈的,故吃飯時必須用右手將食物直接送進口裡,而不能用左手,因為在他們的傳統觀念中,左手是不潔的,只能用來輔佐右手撕扯食物。即使是在平時幹活,阿拉伯人也是更多地使用右手。我在蘇丹工作時,經常看到當地婦女忙不迭地用右手勞作著,而左手則是將裹在身上的長長的布料緊緊地捏在腋下,左手偶爾騰出來幫一下,然後倏地縮回去。
為什麼在阿拉伯人的觀念中左手是不潔的呢?原來,阿拉伯人入廁出恭後從來不用衛生紙揩凈,而一概是用左手拌著清水沖洗干凈。十幾年前,我初到阿拉伯國家,對其酒店客房裡居然沒有擺放衛生紙甚感不解,同時也對衛生間里的洗便器感到困惑。我後來才得知事情緣由。據當地的醫生介紹,阿拉伯人的痔瘡發病率極低,應該說與他們的這一習慣有著很大的關系。
在接人待物方面,阿拉伯人的左右手也是絕對地內外有別。凡是對外的事情,譬如遞送東西給他人,他們必須要用右手,否則就是極大的不恭敬,而在別人看來也是相當不禮貌的。同樣地,阿拉伯人在接別人遞送過來的東西時,也要使用右手,即使是右手正在忙碌著,也要趕緊騰出右手接過來。
千篇不一律的阿拉伯長袍
在阿拉伯國家裡,人們的裝束可以說是相對簡單的,男人大多是身著白袍,女人則是黑袍裹身,特別是在沙烏地阿拉伯等伊斯蘭教規森嚴的國家裡,滿大街映入眼簾的皆是一色男白女黑的世界。
阿拉伯人喜歡肉食甜食,更是每日離不開濃濃的糖奶茶,加上他們普遍不太願活動,睡覺的時間較多,故他們的體型大多是較為發福,而穿著上下一般粗直筒式的阿拉伯長袍,能很好地遮蓋住他們的肥碩體形,且能極大地方便他們的行動。此外,鑒於大多數阿拉伯國家都地處高溫沙漠地帶,寬松飄逸的阿拉伯長袍不僅能迅速散熱,還能有效地抵禦住漫天襲來的沙塵暴。難怪不止一位朋友這樣說過,在炎熱的阿拉伯國家裡,穿著阿拉伯長袍是最明智的選擇。
人們或許認為阿拉伯男人穿著的白色長袍都是千篇一律的。實際上,他們的長袍卻是各不相同的,每個國家大多都有自己特定的款式和尺碼。以通常稱為「岡都拉」的男袍來說,總共就有不下十幾種款式,諸如沙特款、蘇丹款、科威特款、卡達款、阿聯酋款等,更有從中衍生出來的摩洛哥款、阿富汗套裝等等。這主要是根據各自國家的人的體型以及喜好而定的,如蘇丹人普遍高大肥胖,故蘇丹款阿拉伯長袍極為寬松肥大,更有一種蘇丹款白色長褲簡直就是像將兩只大號棉布口袋縫合在一起,恐怕就是讓日本橫綱級別的相撲運動員穿上去也是綽綽有餘的。
至於阿拉伯婦女穿著的黑色長袍,它們的款式可就更加多得難以計數了。同男式長袍一樣,各國也都有其獨特的款式和尺碼,其中尤以沙特款最為保守,連同必不可少的頭巾圍巾面紗等附件,穿上後能將整個人遮蓋得密不透風。天生愛美的阿拉伯婦女雖受伊斯蘭教規所限,不能隨意展露玉體,也不宜身穿鮮亮的外衣,但無人能阻止她們在其黑色長袍上綉上黑色的暗花或艷麗的明花(這要視國情而定),更無法攔住她們在黑色長袍裡面穿上漂亮的衣裙。
起初,我們認為這種稱為「阿巴婭」的黑色女長袍款式簡單,製作容易,肯定也貴不到那裡去。但後來與行家交往,才知道由於面料、修飾、做工、包裝等的各異,價格差別甚大,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在阿聯酋的商業都市迪拜,我曾數次光臨過高檔婦女服飾商店,親眼見到那裡的黑色女袍果然價格不菲,每件竟然高達數百乃至上千美元!不過在正規的阿拉伯商店中,白袍和黑袍是不能同店的。
阿拉伯人從小就開始穿阿式長袍,這似乎也可以說是阿拉伯傳統啟蒙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年幼的孩童也穿上白色或黑色的小長袍,卻是別有一番風景,不由得你不朝著他(她)們多瞧上幾眼。特別是當節假日里阿拉伯人舉家出動時,總會有成群的孩童穿著黑白長袍滿地跑,因其獨特的衣著而給節日點綴出亮點。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阿拉伯年輕人熱衷於西裝革履以及休閑服飾,這是否也可以理解為對傳統的一種挑戰?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每一個阿拉伯人的衣櫃里,總會有幾件他們千古流傳下來的阿拉伯長袍。
阿拉伯國家氣候類型
(1)亞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區 從阿拉伯半島直達印度河下游的塔爾沙漠,都分布有亞熱帶乾旱和半乾旱氣候。因為這里廣大面積的陸地處於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地面存在著山間高原和盆地,也有助於荒漠氣候的形成和發育。這里夏季炎熱,冬季較冷,如巴格達夏季氣溫可達49℃,冬季最低氣溫為-8℃。卡拉奇夏季和冬季分別為48℃和4℃。塔爾沙漠以東,因季風作用,亞熱帶乾旱氣候的分布逐漸中斷。亞洲亞熱帶地區與非洲南部相似,地勢不象北非那樣平坦,而且東部地勢起伏懸殊,也阻止了乾旱氣候大片地東伸。塔爾沙漠地區由於盛行從伊朗低壓南緣向東擴張的熱帶大陸氣團(Tc),它使赤道季風氣流(Em)不能遠達北方;加上西南季風在它北界上的垂直厚度擴張得並不厚;此外,本地區夏季高空為反氣旋形勢,低層為顯著的熱低壓,下低上高,不易致雨,因而這里降水稀少,僅75~150毫米左右,形成荒漠。伊朗高原主要為由邊緣山脈圍繞著的山間高原與盆地,夏季不如印度和阿拉伯等地區酷熱,冬季不如中亞地區寒冷,氣候上具有由溫帶乾旱地區到熱帶乾旱地區的過渡性質。高原冬季氣溫多在5~10℃,夏季氣溫在南部低地可達30~32℃,最高可達40~50℃,由於本區西接地中海式氣候區,故冬春有一定降水,且西部雨量較東部為多,扎格羅斯山脈西南坡和厄爾布爾士山脈北坡年降水量為500毫米,但內部降水不足100毫米,形成了荒漠。
(2)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區(熱帶荒漠、半荒漠氣候區) 本區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的南緣,是北非荒漠帶向東的延伸。由於副熱帶高壓帶和東北信風的影響,氣候非常乾熱,最熱月平均氣溫為30~39℃,最冷月平均氣溫為10~25℃,絕對最高氣溫可達55℃以上,夜間有時降低到0℃,年較差一般在18℃以下,日較差有時達到35~40℃。本區由於得不到西南季風的潤澤,故降水稀少,在荒漠中有的多年不降滴雨(但也有一次暴雨降水幾十毫米的記錄),因此熱帶荒漠廣布。熱帶荒漠區與溫帶荒漠區主要不同之點,在於前者夏季酷熱,冬季不寒,是典型的乾熱氣候,沙風暴經常發生,伴隨著高溫和非常乾燥的空氣(相對濕度為10%)。
泛淪乾旱氣候即荒漠氣候,是以非緯度地帶性占優勢的,盡管從溫度考慮,南北方向可劃分出溫帶、亞熱帶和熱帶的半乾旱和乾旱氣候,然而除個別情況外,它們在地區分布上是連續的,因而很難把它們分開。全球乾旱區的分布,在北半球主要集中在北緯10°~50°,南半球則在南緯15°~50°之間。近赤道的乾旱區主要見於南美秘魯沿岸、巴西東北部、東非肯亞、衣索比亞、索馬里等地。世界上乾旱區分布最廣的地區是北非西岸—撒哈拉—阿拉伯半島—伊朗—中亞,東西長達13000公里。亞熱帶和熱帶荒漠可統稱熱荒漠,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日照強,每年日照時間達3500~4000小時,相對濕度低於50%,年均溫高於18℃,有些地方在25℃以上,地表溫度可達80℃,夜晚卻可低到0℃。最冷月平均氣溫不低於10℃,年較差不大,在18℃左右,日較差相當大,達35~40℃,降水很少,一般低於250毫米,有的地方少於100毫米,甚至幾年滴水不降,並常有沙暴。溫帶荒漠即冷荒漠,它的特點是冬季很冷,極端溫差可達90℃,最冷月平均氣溫3~-10℃,夏季在樹蔭下溫度可達50℃左右。在北半球,溫帶荒漠與陸地面積廣大、遠離海洋有關,而亞熱帶與熱帶荒漠則受副熱帶高壓帶的控制。
(3)亞熱帶夏干氣候區(地中海式氣候區) 本區主要位於小亞細亞半島(內陸除外)、地中海沿岸區域和伊朗高原西緣。同大陸東岸同緯度季風地區相比,氣候特點顯著不同,這里屬於大陸西岸亞熱帶氣候,夏季晴朗、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西亞又稱西南亞,它是指東起阿富汗,西迄土耳其的西部地區,通常包括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共和國、土耳其、塞普勒斯、黎巴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17個國家和地區。面積約695.7萬平方千米。人口12.1憶。居民大多信伊斯蘭教。除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普勒斯和以色列五國以外其它國家和地區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西亞地處亞、非、歐三洲交界地帶,位於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裏海之間,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稱。自古以來,西亞是東西方交通的要道。古代著名的「絲綢之路」就是由我國西安、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經西亞再通到歐洲去的路線。現在,西亞除了有鐵路、公路以及國際航空線連接三大洲以外,還控制著海上交通要道。西面的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可以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西北面的土耳其海峽(也叫黑海海峽),是從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門戶。東面的波斯灣是石油運輸主要航道。因此,西亞處在聯系三大洲、溝通兩大洋的樞紐地位,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西亞地形以高原為主,北部多山脈;中有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又稱兩河流域),由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沖積而成。這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為世界文化發祥地之一。西亞有富饒的石油資源,儲量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一半以上。這里也是當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產區,石油產量約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三分之一。西亞生產的石油90%以上供輸出,石油輸出量約佔世界總輸出量的60%。
❺ 沙特和伊朗哪個國土大國
當然是沙特了,那貨是中東之王!
❻ 伊朗和沙特哪個更民主
伊朗是多黨的,沙特是君主制,省長就是我們以前所說的王爺。伊朗比沙特民主。
❼ 同樣是伊斯蘭國家,伊朗和沙特王國的一些國家女性地位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兩國女性地位差距是兩個原因導致的,首先,是經濟的差距導致文明的差距;其次是宗教信仰問題。
對此伊朗女性也做過很多努力,伊朗女性運動員們從未因為各種難題而放棄體育,在 2016 年的里約奧運會上,18 歲的伊朗女運動員在奧運會女子跆拳道 比賽中為伊朗代表團奪得一枚銅牌,這是伊朗女運動員的首枚奧運獎牌,希望伊朗女性可以克服各種苦難,贏得尊重!
❽ 世界上哪個國家最適宜居住
網上有些宜居國家排行,總體考慮就是經濟,環境,社保福利,幸福指數等
最好的基本就是:北歐三國瑞典挪威芬蘭,加拿大,瑞士,紐西蘭,荷蘭,丹麥等等
我最喜歡的也是北歐這幾個國家,希望有機會去看看
❾ 伊朗那麼窮,為何地位和實力還遠超沙特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國家,有強大的統治力,實力也很強大,所以在實力上遠超沙特。沙特作為世界上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的國家,有著很多的資源,同時還是美國的盟友國,但是伊朗常年是被美國制裁的,所以很多被經濟制裁。
在中東地區很多國家都是在靠著石油資源出口很多的石油而獲取很多的資金,伊朗被美國經濟制裁非常的多,但是伊朗也是自己在發展。
❿ 伊朗與沙特相比,誰的整體實力更加強大
論軍事實力,自然是百經沙場的伊朗更勝一籌。而論經濟方面,則沙特就是厲害許多。但對於弱國,軍事才是國家的核心,但在世界和平的主流下,伊朗也沒有太多發揮的空間。綜合實力還是伊朗更強一些。
而伊朗就不同了,伊朗的領導人很聰明,善於利用國家資源,除了石油和天然氣這兩個優越的環境資源,伊朗的鋼鐵、汽車製造業、計算機、電子工業都處於領先地位,這一點上就能肯定伊朗的未來發展前途必定是比沙特要寬廣許多。看一個國家的實力,不是只看現狀,更重要的是國家的發展前景,若是走下坡路,那現在所處的地位再高也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