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和伊朗關系好嗎
關系其實也就一般,根本談不上鐵,大家就是純粹的生意關系,中國從來看不上伊朗那種宗教獨裁流氓無賴政府,伊朗也從來看不上我們這種異教徒,尤其是對我們的新疆問題很有看法,歷史上其實大家也沒有很多的淵源,因此當伊朗一意孤行要製造核武器的時候,中國顯然是站在美國一邊,同意制裁的。
『貳』 伊朗的發展如何
伊朗有比較完備的工業和農業基礎,資源也比較充足,可以想像會迎來一段時間的經濟發展至於美國的限制:從核談判協議達成可以看出,美國的政策應該有所變化,如今中東遜尼派力量比較強大,恐怖主義也主要產生於遜尼派地區,為了平衡遜尼派勢力的影響力,並且阻止恐怖主義的擴散,美國可能會對伊朗有所支持,雖然由於意識形態問題,支持不會太深入,也不會太真心(可以參照中美,合作與遏制並存的關系)
伊朗社會的變革:目前保守和宗教勢力在伊朗依舊佔有主導的地位,他們一定不希望文化領域也和經濟領域一樣迅速開放,但是新思想總會逐漸的滲入,當初巴列維王朝要工業化,不要資本主義,但卻沒有擋住新思潮的崛起,導致了伊斯蘭革命。處理好經濟發展和思想開放帶來的社會變革,對於伊朗應該是個比較嚴峻的課題。可以類比中國的情況,我沒去過伊朗,不知道伊朗人民怎麼想的。
『叄』 為什麼說伊朗是中國的命門 求詳解!謝謝!
從資源布局和中東立足點來說確實如此,伊朗南據有霍爾木茲海峽,把住全球石油海洋運輸的命門,北臨裏海,與大高加索一帶毗鄰,西臨中亞,據有陸上石油管線的要點,確是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說有點言過其實了,對於中國的地緣政治來說,畢竟伊朗只是地緣政治影響范圍之外的盟友,對於中國來說,地緣政治上的命門是圖們江入海口、瓦罕走廊、西里瓦里走廊、金三角、琉球、南海諸島、馬六甲、瓜達爾港等戰略要地
『肆』 伊核問題的解決會對世界地緣政治格局帶來什麼影響
20世紀50年代,伊朗開始了核能源開發活動,並在當時得到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斷交後,美國曾多次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對其採取「遏制」政策。國際原子能機構也多次就伊朗核問題作出決議,2010年6月,安理會通過"史上最嚴厲"制裁伊朗方案。
2015年7月14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伊朗核問題最後階段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議。 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支持伊朗核問題的協議。這意味著長達10年的伊朗制裁將被取消。若伊朗在未來十年內違反協議,聯合國將重新對其進行制裁。
伊核問題六國、歐盟和伊朗在維也納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使這場持續13年之久的國際爭端最終得到了圓滿的政治解決。
『伍』 伊朗軍事實力到底如何呢
由於沙特煉油廠遇襲事件,國際社會的目光再一次聚焦襲擊製造者背後最大的「老闆」--伊朗,盡管伊朗再三否認,但美國和盟友顯然不肯放棄利用這一機會,美伊之間的爭執日益激烈,已呈劍拔弩張之勢。實際上,除了豐富的石油資源、扼守波斯灣的地理優勢、特殊的地緣政治關系,伊朗自身的軍事能力也不容小覷,使其能夠與世界頭號霸主叫板對抗。
綜上所述,伊朗的軍事能力在中東地區還是相當強悍的,雖然和世界大國還不能相提並論,但就其總體規模和水平來說,絕對是不可小覷的地區大國。正是伊朗擁有這樣可觀的實力,才有了敢於反抗霸權40年的底氣和資本。
『陸』 地緣政治的主要影響
受美元貶值、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08年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
關於地緣政治學的定義,英國政治地理學家傑弗里帕克認為是,「從空間的或地理中心論的觀點對國際局勢背景進行研究,整體的認識。」這也可以說是從全球的空間背景上來觀察其政治的格局及各國或國家集團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這種從全球的地理空間尺度上,從各種復雜的相互關系的總體上,來研究各主要國家間或各集團之間政治上的相互關系與格局的地緣政治學,簡言之,即是全球的地緣戰略學。地緣政治學已成為表達全球大國間政治戰略上的對抗與競賽的通俗術語。 70年代後國際政治大事件影響黃金價格走勢圖
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前,由於國際上通行金本位(金匯兌本位),黃金價格受到管制,因此不存在價格上的劇烈波動問題。但伴隨著越南戰爭把美國經濟拖入低谷和隨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信用本位制度地位得以不斷強化,黃金作為商品和貨幣的集合體,其價格開始出現劇烈波動,特別是1973-1980年和2001-2007年間世界黃金價格出現兩次大幅上漲。究其原因,重要事件的發生是一次次引導金價波動的重要助力,而這些事件都與地緣政治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舉例:1973-1974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黃金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其後隨著事態的逐漸平息而大幅回落。1979-1980年,伊朗伊斯蘭革命、蘇聯入侵阿富汗和兩伊戰爭爆發等國際重大地緣政治事件的密集發生,支撐起黃金價格於1980年年初創下了870美元的歷史高點。
2007年伊朗核危機對黃金價格也產生了影響。
『柒』 伊朗是怕美國的武力威脅,還是怕美國的經濟制裁呢
伊朗現在表現出的態度非常強硬,但是這兩種措施如果美國實施,伊朗是都受不了的。美國在伊拉克的手段還是對伊朗有很大的震懾作用,伊朗也是很害怕受到那樣的打擊,軍事上美國暫時不會再有手段,要減少軍用支出來振興國內的經濟。
美國真要打伊朗,俄羅斯和中國是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先不說拖垮對手,就地緣戰略而言,如果伊朗被占,那麼從伊朗走直接威脅俄羅斯,戰略延伸直接到俄羅斯腹地,如果伊朗被占,先不說是有戰略資源被動,伊拉克、伊朗、阿富汗連城一線,具備強大的戰略緩沖地帶,中國也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
『捌』 伊朗是伊斯蘭政權的國家嗎
是啊。伊朗是一個由什葉派主導的伊斯蘭共和制國家。伊斯蘭教在伊朗擁有至高無上的道德權威,是公共生活的最高准則。伊朗的建國領袖即明確拒絕西方民主體制,霍梅尼清楚地表示,在理想的政體中,國家權力應該由阿訇執掌,議會僅有有限的權力。伊朗的穆斯林激進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將本國歸入「意識形態指導型」國家(Ideological state),同蘇聯並列。 然而,和多數極權政體不同的是,伊朗自稱是中東(或者是西亞地區)最民主的國家。伊朗是一個多黨制的國家,有著較為發達的選舉制度,選舉結果能在相當程度上反應真實民意。類似威權政府,伊朗在一定限度內容忍公民生活方式的多元選擇權。這種將神權統治和民主選舉相結合的「伊斯蘭共和制」迄今仍是獨一無二的政治體制。 和其他中東國家不同,伊朗有著較為開放的媒體政策。出版檢查制度在1989年後逐漸放鬆。盡管在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伊朗的輿論政策一度從緊,但若公正而言,仍較其他阿拉伯國家(如美國的盟友沙特)寬松。 伊朗與伊拉克有著長期的邊界、教派、民族爭端。1980年9月更爆發了兩伊戰爭。經國際多方調解,1988年8月停火。1989年6月3日霍梅尼病逝,翌日專家會議推舉總統阿里·哈梅內伊為最高精神領袖。7月28日,拉夫桑賈尼當選為總統。1997年5月23日穆罕默德·哈塔米繼任。 2005年6月25日,德黑蘭市長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伊朗新一屆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已於公元2005年8月6日宣誓就任總統一職。艾哈邁迪-內賈德根據伊拉克戰爭的結局認為伊拉克「西化、腐敗」的結局就是遭到美國的「侵略」,於是大力提倡遵從伊斯蘭教旨的生活。 伊朗政教合一,缺乏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侵犯人權的情況嚴重,並多將此解釋為伊朗長期與西方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然而,正如美國前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一書中指出的,美國與伊朗的緊張關系其實與其重要的地緣政治位置有很大關聯。 謝謝採納
『玖』 敘利亞和伊朗政權如果被推翻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對於中國來說,保證中東的戰略利益不僅從經濟和能源角度來看是必不能少的,從戰略方面來講是中國和平發展的根本保證!近兩年美國對中國的圍堵進入一個收口的階段,海上有雙重的島鏈封鎖中國海軍進入太平洋,又在南海挑唆和製造島嶼爭端,以最大可能限制中國海軍進出南海及印度洋!在陸上美國基本已經對中國形成了C字形圍堵!如果伊朗政權真有那麼一天被推翻!那麼戰火就快燒到我們自家門口了,要知道戰時能幫助中國的兩個國家,北面是朝鮮,東面只有巴基斯坦了!而且巴基斯坦迫於壓力會不會背離中國這都是未知。如果未來美國對中國周邊真的形成圍堵,那麼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將很快下降,而且周邊形勢會更加嚴峻! 我們和平發展的大環境將受到嚴重挑戰!
『拾』 為什麼伊朗敵視美國
美國對伊朗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美國一直干涉伊朗的政權,對伊朗的經濟,政治和軍事,乃至外交都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由於美國的干涉,伊朗經濟發展非常的緩慢,各方面的發展都遭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如此看來,伊朗根本就不可能不仇視美國。
在過去三十多年間,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伊朗一樣,在現實政治與意識形態兩個陣線上如此長久地與美國對抗。可見美國和伊朗的關系真的很不好,伊朗也一直都不待見美國,一直敵視著美國。
當然了,美國對伊朗的造成的傷害那麼大。伊朗自是討厭美國的,不可能不敵視啊!在伊斯蘭革命當中,美國的干涉給伊朗帶來了危機,面對這樣的美國,伊朗選擇了敵視,兩國的關系也很難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