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美國要打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利比亞等
因為以色列的關系,中東相對較為minzhu的國家由於民意的原因,一般反美居多,因此美國一貫和中東的cai國家結盟,如埃及和沙特。但911後,美國發現恐怖分子大多來自獨裁國家,作為盟友的cai國家恰恰是恐怖分子的發源地。因此布希採取了一個自以為挺好的大手筆,那就是把伊拉克改造成一個類似日本的minzhu國家,徹底消滅恐怖分子的土壤,同時樹立一個典型,一勞永逸解決國家安全問題。其結果如何,不多說了。
其他國家各有各的原因,部分和伊拉克類似,部分很不一樣,寫出來太長。但大多數和石油直接關系不大。
Ⅱ 為什麼美國敢欺負伊拉克和伊朗而不敢欺負沙烏地阿拉伯呢
美國敢欺負伊拉克和伊朗,因為是世仇且和利益是掛鉤的.
而沙特目前還沒到時候,時間問題,總有個先後.一口氣它也吃不了,更何況一口吃不成胖子.老師沒教過你的嗎?
美國為了自己本國的生存和發展,其他國家都是被其利用的,要不掘干你的財富,要不吞並你的國家,這是常理,誰都知道.但是不好意思,除了你!
Ⅲ 美國為什麼要攻打伊拉克
美國為什麼確定要打這場戰爭,看看當年的國際大事年歷就明白了。
就在戰爭打響前三個月,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動。作為一種全新的國際結算貨幣,歐元一上來就對美元霸權地位構成了挑戰和威脅。72天的科索沃戰爭最重要結果,不僅僅打垮了米洛舍維奇政權,還重創了歐元。歐元與美元的匯率,由啟動時的1歐元兌換1.07美元,變為0.82美元兌換1歐元,歐元跌幅達30%。可以說,為了打擊歐元,維系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國絕不會手軟。從這個角度上看,科索沃戰爭的爆發不可避免。
此外,在科索沃戰爭爆發前,有關資料數據顯示,約有7000多億美元的熱錢在歐洲游盪。戰爭打響後,有4000多億美元立刻從歐洲抽逃,其中2000多億去了美國,另外的2000多億則去了中國香港。
Ⅳ 為什麼美國2003年有權利攻打伊拉克,甚至現在還揚言要打伊朗
目前國際秩序的主導國就是美國,也就說美國是世界警察。國際政治格局的和平穩定其中最重要就是建立均勢和維護建立國際秩序。
1、一個社會要維護穩定,是需要警察等機構的,任何一個國家或朝代的社會都是有類似警察(巡捕)的機構等,否則就會出現動盪影響人民的正常生活,國際社會也是如此,美國要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世界越穩定,越有利於美國,同時也利於大多數國家。
2、二戰以前是英主導國際秩序,但是施行綏靖政策,沒有制止納粹德國的崛起和軍事冒險,犧牲了小國利益,維持穩定和平,(如:進軍萊茵非軍事區,吞並周邊小國)導致德國做大後,挑戰世界秩序,發動了世界大戰,而當年的美國實行不幹涉別國內政,也就是不想承擔警察角色,日本崛起,侵略亞洲,給亞洲各國帶來災難,同時也極大損害了美國經濟利益,美國被迫採用經濟制裁來對付日本,但是美國還是寄託希望談判解決和崛起的日本之間的矛盾,但是日本偷襲偷襲了珍珠港,將美國捲入戰爭,因此一旦爆發戰爭,一個強大的國家就肯定會被捲入進去的,你不可能置身局外,到時候損失會更大
4、美國目前在國際上就要充當世界警察,維護地區穩定,而美國的警察角色已被大多數國家認可,特別是一些弱小國家例如:包括我國周邊小國(新加坡、泰國、菲律賓、韓國、馬來西亞等等),都希望美國維持在亞洲的軍事存在以便維持亞太穩定,保護這些弱小國家的利益不被強國侵犯,而維持亞太穩定也符合美國利益,越利於美國的經濟利益。舉一個例子:亞洲爆發戰爭,美國的在亞洲的航運、投資、進口、出口都會受到影響,因此穩定和平利於美國(美國是全球大國,利益遍布世界各地),這就像一個社會發生戰亂,有錢的富人損失最大道理一樣,他不能在賺錢和享受自己的所得,而越是窮人越是不怕社會
動盪。
5、同時美國駐軍也起均衡地區性強國,達到了起到一種平衡,例如:亞洲最強的中國、日本、韓國關系,美國駐軍日本和韓國,即限制了日本發展進攻性武器(如:核武器、核動力航母、彈道導彈等等),韓國也不能發展彈道導彈,戰略安全由美國負責,同時又平衡掉了中國的導彈和核武器優勢,使得日本、韓國沒有任何理由發展進攻性武器。美國駐扎同時使得歷史上的兩個宿敵韓國和日本也拉進了關系,亞太小國也是非常希望,美國能夠均衡掉日本和中國的優勢,因此美國在亞太的駐扎維持了亞太地區的穩定。
5、中東地區是能源基地,這個地方的穩定至關重要,薩達姆政權是一個非常殘暴的獨裁政權,並且在中東挑起過兩次戰爭(赤裸裸侵略科威特,發動兩伊戰爭,並且一直試圖研製核武器),假設薩達姆做大後,就會使得能源基地動盪或控制了能源基地那麼對於國際社會來說損失是巨大的,當然依賴石油最多的國家損失最大,美國推翻了薩達姆獨裁政權,在聯合國監督下重建伊拉克民丄主體制,使得中東地區基本回復穩定(目前只有基地組織對於平民的恐怖襲擊,這種卑鄙的行徑,是受到伊拉克人的唾棄的)。
9、中東的穩定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便於理解:把中東地區可以比喻成一個大加油站(自發組成的非公司性質的,沒有領導的那種),中東周邊國家可以比喻成這個大加油站中每一個個人控制小加油機,而其他需要石油的國家可以比喻成一些從事商業運營的汽車司機。如果這個大加油站中一個人非常霸道實力很強,加油站的人都不敢惹他,而且要搶奪其他人的加油機佔位己有,並且一直在進行製作武器(化學武器、核武器等),那麼就會導致加油站內爆發沖突,這時候就會影響商業運行司機的汽車加油,使得他們無法進行汽車加油損害他們的經濟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擁有汽車最多的商業運行司機(美國等發達國家),必然經濟損失最大(耽誤了掙錢),會最先出來,制止這個人的霸道行為。目前美國已經鏟除了這個威脅,在伊拉克初步建立了民丄主政權,因此為中東地區能源基地的穩定消除了一個威脅。目前還有一個伊朗核計劃問題,也是影響能源基地穩定的一個大威脅,伊朗擁有核武器,會導致中東地區的軍備競賽,導致能源基地失去穩定。 中國目前經濟發展很快,對於中東石油的依賴也越來越大,因此伊朗核計劃也會極大損害中國的利益。
5、2001年前,阿富汗是一個戰亂的國家,以前的確是被國際社會拋棄的一個地方,沒人管的一個地方,才使塔利班極端勢力奪取政權,塔利班在國內實行極端殘酷政策(殘害婦女,割鼻、禁止婦女教育,禁止人們使用現代化電器),本拉登也在此策劃了911,使得美國本土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損失,因此美國認識到只有建立一個民丄主穩定的阿富汗政丄府才能徹底杜絕恐怖威脅,因此美國要打擊塔利班政權,塔利班政權垮台後,美國要重建阿富汗民丄主體制,使得阿富汗能夠建立一個穩定的政丄府,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消除恐怖主義滋生的環境,看看索馬裏海盜,就會明白,一個戰亂動盪的國家,反過來會給國際社會造成多少危害?如果索馬里政丄府能夠實現穩定,經濟發展,就不會有海盜猖獗的現象,但是重建一個國家是非常復雜和耗費巨大的,因此需要國際社會的努力,目前世界絕大部分國家都是支持美國重建的。
總之美國目前充當世界警察,是美國國力強大的必然選擇,也是必須要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這種充當世界警察的做法不但符合美國的利益,同時也符合絕大多數國家的利益。因此美國民眾也是支持美國領導世界,並維持秩序的。為什麼只有美國能夠成為公認的世界警察,主要有兩點:1、第一就是強大的綜合國力(這個就不多說了),這是美國能夠成為世界警察的硬體基礎。第二就是強大的軟實力(自由、民主、人權、三權分立、自由選舉等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還有就是美國為維護世界秩序做出的犧牲),這是美國能夠成為世界警察的道義優勢,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當今的文明社會。
正因為此,美國也成為有史以來最具號召力的國家,美國在世界任何一個地區都可以輕松組織起十幾個國家的軍事演習,許多國家為美國提供軍事基地,包括新加坡這種華人為主的國家,這些軍事基地,就像一輛一輛的110警察分散在世界熱點地區,維持穩定。在中國媒體上經常會說,一些小國依靠美國是美國挑唆造成的,這種觀點完全是忽悠國人,一個國家的決策是完全由一個決策班子理性分析做出的,怎麼會傻的相信挑撥。
假設未來美國對伊朗動武,絕對不會是美國自己單乾的(美國從來就不單干,第一次海灣戰爭打擊伊拉克,美國組成38國聯軍,包括阿拉伯國家,伊拉克戰爭組成4國聯軍,49個國家的道義支持,包括一些阿拉伯國家),而是一個軍事聯盟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包括許多阿拉伯國家將要參加對於伊朗核武計劃的打擊,顯示對美國的道義支持。
友人迷失了自己 :你的確是迷失了,中國政府是反對伊朗核計劃,在這里特別強調是「核計劃」懂了嗎!美國也是針對伊朗核計劃(和平利用核能可以,但是絕對不能秘密研製核武器)並且投票支持通過1929號決議對伊朗進行制裁,總之伊朗絕對不能擁有核武器,這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如果連這個問題的危害(伊朗擁有核武器)都看不出來,那麼這個國家就是一個白痴(幼稚園級別)統治的國家。
第1929號決議
主要制裁措施包括禁止伊朗在國外參與核領域的投資活動;禁止各國向伊朗出口坦克、戰斗機和軍艦等重型武器裝備;禁止伊朗進行任何與可運載核武器彈道導彈有關的活動;加強在港口和公海對涉嫌運送違禁品貨船的檢查措施等等
Ⅳ 為什麼美軍要打伊拉克和伊朗
美國打伊拉克:
薩達姆上台後,加緊對中東國家侵略,先後攻打過伊朗、以色列和科威特。在伊拉克打擊伊朗時,美國未出面處理,而伊拉克打擊以色列和科威特時,美國進行了譴責和制裁伊拉克。以色列一直跟隨美國,科威特又是美國以後控制波斯灣的重要軍事基地,伊拉克的進攻影響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霸權,美國決不能容忍其他國家的崛起,所以攻打伊拉克。
美國要打伊朗:
美國進攻阿富汗推翻了塔利班政權,進攻伊拉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在兩地建立起了實際未美國操控的傀儡政權。美國要霸佔中東,伊朗是大問題,因為伊朗一向反美,伊拉克、阿富汗反美被打掉,一些中東國家由於派美國爾服從美國,只剩伊朗。美國要控制中東,當然要打伊朗。
Ⅵ 為什麼美國要在伊拉克、敘利亞、伊朗不斷挑起戰爭
至於敘利亞戰爭的爆發,依然是繞不開石油這個大問題的,敘利亞靠近地中海,其港口多鋪設有往歐洲輸送油氣資源的管道,以及運往其他國家的油輪也多在敘利亞港口停靠。而中東其他國家的輸油管道也大都要經過敘利亞才能往他國輸送,比如伊拉克。 不過我們提起向外出售石油以及天然氣資源的時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能源輸出大國,那就是俄羅斯。從蘇聯時代開始,俄羅斯就主要是以石油等天然資源換取外匯。 盡管經歷了蘇聯解體這樣的混亂時代,國內許多油氣田落入了金融寡頭手中,但經過普京多年來的勵精圖治,這已然成為了俄羅斯換取外匯的主要來源。
這也正是俄羅斯的弱點,一旦國際油價出現了波動,那麼俄羅斯的經濟必然會出現巨大的損失,以西方諸國也多次控制原油價格跌漲,通過這種方式打壓俄羅斯,意圖要通過這種手段制裁俄經濟運轉。此次敘利亞內戰的爆發,美國正是打著全面控制中東地區的油氣輸送的主意,並想藉此將中東的石油藉此輸送全世界,以此將俄羅斯徹底從國際能源市場給排擠出去,以此來讓俄羅斯再也翻不起身,而戰爭是打擊敘利亞最好的手段。
Ⅶ 伊朗和美國為啥打起來了
還沒有正式宣戰
8日一早,數十枚導彈和火箭彈一起砸向駐伊拉克美軍基地。由於襲擊的規模是近幾年時間從未有過的,美國高層及國家安全團隊緊急開會。
而且,美國剛剛決定搬遷指揮中心,離開伊拉克,今天導彈就來了。伊朗顯然這是要追著美軍屁股打。據伊朗「Press TV」報道,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周二(7日)作出決定,將其總部從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遷往科威特城市。就在此前一天,伊拉克看守政府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召見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圖勒,要求美國合作執行有關結束外國軍隊駐扎的決議。
Ⅷ 美國要打伊朗為什麼
美國攻打伊朗大揭秘
要啊
近來,伊朗核問題急轉直下,美國和以色列甚至頻頻放出狠話,稱不惜動用武力,堅決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與此同時,伊朗也強硬相向,暗中擴軍備戰。中東戰爭似乎一觸即發。那麼,美國究竟有沒有制定詳細的對伊作戰時間表?萬一戰爭打響,美國會以何種形式發動進攻?它是否有足夠的把握,乾脆利落地拿下伊朗?對此,著名的美國全球軍事情報網近日專門撰文解讀,曝出了一些鮮為人知的軍事內幕。 點擊相關專題:伊朗核問題面臨激化
揭秘一:空中轟炸成為首選
伊拉克戰爭打響時,美軍一枚枚威力巨大的精確制導導彈,准確地降落在伊拉克的「重要設施」上,黎明前的黑夜因此被映照得通明,薩達姆政權很快土崩瓦解。隨著美伊關系的日益緊張,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同樣的一幕很可能出現在伊朗。而目前也有軍事專家分析指出,空中轟炸確實已成為美軍攻打伊朗的第一選項。
美國全球軍事情報網引用軍事專家的話說,美國一旦決定攻打伊朗,將會使用超級強大的空中火力,在第一波空襲中就將伊朗打得暈頭轉向。據悉,美軍將會從本土或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派出B-2隱形轟炸機,此機能夠攜帶5000磅的碉堡炸彈,可以攻擊30英尺之厚的岩石或者鋼筋混凝土。此外,F-117A隱形戰斗機則從卡達烏代德軍事基地起飛,對伊朗的重要目標發動猛轟。
揭秘二:布希爾核電站先遭襲
根據以往慣例,美軍在發動空襲時,首先會對對手境內的重要目標,比如三軍指揮中心、重要雷達站、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部署場地等,進行「毀滅式」打擊。此次,美軍也不例外。據悉,目前美軍可能已經制定出首輪轟炸伊朗「重要設施」的「黑名單」,以供美國政府決策部門參考。
在這份「黑名單」中,伊朗的可疑核設施和其它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均「榜上有名」。有軍事專家稱,美軍打擊的原則是「使用盡量有限的空襲,摧毀伊朗最重要的軍事設施,最大程度延緩或阻礙伊朗的反擊」。
據悉,伊朗共有20多處可疑核設施讓美國「憂心」不已,尤其是俄羅斯幫助建造的、目前伊朗唯一的核電站———布希爾核電站,更讓美國人夜不能寐,因為「核不擴散政策教育中心」的資料顯示,布希爾核電站所使用的燃料足以製造50到70枚核導彈。所以,軍事專家指出,布希爾核電站很可能成為美軍空襲的首要目標。
揭秘三:重型戰機雲集波斯灣
軍事專家稱,美國空軍要實現對伊朗的空襲作戰目標並不難。
首先,美軍在整個波斯灣地區擁有多個軍事基地,戰機部署更是遍布伊拉克、科威特、卡達、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迪戈加西亞島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數量上足夠滿足打擊需要。
其次,在伊拉克戰爭結束之後,美國在這一地區保留了威力巨大的F-15E攻擊鷹戰斗轟炸機、F-16s戰斗機,以及數量不明的重型轟炸機。而且近段時間以來,這些戰機頻頻進行超低空訓練,隨時可以投入戰斗。
第三,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美國還在波斯灣地區保留了一個航空母艦戰斗群,其中巡洋艦、驅逐艦和核潛艇上面都安裝了大量的戰斧式巡航導彈,也可以對一些固定目標進行打擊。
此外,如果需要,美軍在這一地區進行兵力重新部署並不太難,因為美國在伊拉克有十幾萬的駐軍,波斯灣周圍多處軍事基地也有大量兵力,可以很快集結到伊朗周邊。
揭秘四:以色列也想對伊動武
以色列從沒有停止過防止伊朗擁有核武器的努力,德國媒體則稱以色列早在2004年就已經制定先發制人炸掉伊朗核設施的計劃。
對此,以色列軍方似乎也毫不避諱,有高級官員甚至曾多次稱完全有能力炸掉伊朗的核設施。以色列空軍目前擁有25架F-15I戰機、137架F-16C/D戰機和20架F-16I戰機。這些戰機足夠飛抵伊朗布希爾和伊斯法罕,對伊朗的一些重要核設施進行轟炸。以色列還曾公開承認,擁有500多枚美製BLU-109鑽地「掩體炸彈」。
不過由於美國已經表示不希望以色列先發制人打擊伊朗,加上以色列本身無法對伊朗發動連續性的空襲,所以要徹底摧毀伊朗的核設施並非易事。
揭秘五:打伊朗有三「不確定」
有軍事專家警告稱,由於這場隨時可能發生的戰爭中,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美國在動武之前要慎之又慎。首先,伊朗擁有較強的空中防禦體系。伊朗可以通過發射彈道導彈攻擊美國及其盟國的重要設施,對美軍空襲進行牽制。其次,美國和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的情報掌握並非十分充分。第三,所謂「眾所周知」的伊朗核設施可能僅僅是個幌子,不過是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真正的核設施則深藏不露。有軍事專家指出,這種可能性非常大,伊朗讓國際原子能機構進行核查的核設施,即使在戰爭中被摧毀,而藏在其它神秘地方的核設施可以照常運轉。所以,美國決策者在決定攻打伊朗之前,必須得首先弄清楚到底有多少神秘設施尚未發現。
伊朗軍事實力揭秘
「伊朗不是伊拉克」,這是伊朗國防部長沙姆哈尼在面對世界上最強大軍事機器發出的威脅和警告後的表態。伊朗的確不是伊拉克。它是中東地區的「大塊頭」,其人口是伊拉克人口的2.5倍多,面積相當於伊拉克的4倍。綜合國力也是海灣地區最強的,近3年來,伊朗經濟發展在中東、海灣地區是比較突出的,經濟年增長率超過5%。隨著伊朗經濟的迅速發展,伊朗軍事力量又有了新的提升。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軍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軍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自從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後,伊朗就一直在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並擁有了中東最強大的導彈庫和首屈一指的武裝部隊。
【外刊新論】
解決伊核不能動武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外交政策研究員伊沃·達爾德和菲利普·戈登近期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認為美國不應該對伊朗動武。這篇題為《我們應當打擊伊朗,但不是用炸彈》的文章摘要如下:
應該採取哪些行動?在事關伊朗的辯論中,出現了兩個對立陣營:一方想要向伊朗屈服,另一方想轟炸伊朗。它們都錯了。
第一陣營的人主要在歐洲,他們接受德黑蘭有權從事和平利用核技術研究的論點,而且認為幾乎無法阻止伊朗最終製造出核彈。危險顯而易見。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和土耳其等國可能效仿,對核不擴散體系,那將是致命一擊。
辯論的另一方主要是美國人。這樣一種想法同樣有誤。空襲或許可以摧毀伊朗主要核設施,但美國的情報遠不夠完整精確,無法確知德黑蘭的核計劃是否已遭摧毀。動武將促使伊朗民眾支持政府,消除他們對是否需要核威懾力量的猶疑。
對伊朗可能作出的反擊,美國准備好了嗎?通過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夥伴,伊朗可能給美軍造成嚴重損害,削弱美國試圖穩定這兩個國家的努力。它可能威脅關閉霍爾木茲海峽,即輸送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石油的通道。
指望以色列可能更糟。以色列人實施軍事行動的效力可能不太理想,打擊伊朗東部目標是以色列航程有限的F—15型戰斗機力所不能及的,而美國無論如何都得承擔責任。
Ⅸ 美國為什麼支持伊拉克打擊伊朗
美國支持伊拉克打擊伊朗並非要終止兩伊戰爭。兩伊戰爭初期,美國暗中鼓勵法國向伊拉克輸送大批先進武器,以盡快推翻美國十分害怕的伊朗革命政權。兩伊戰爭進人相持階段,美國一方面向伊拉克提供了60架武裝直升飛機,150輛軍用吉普車等價值4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出資10億美元幫助伊拉克開通經過約早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運輸管道;另一方面,卻又經過以色列4次向伊朗出售軍火,使伊朗缺乏零配件的美製武器系統能夠運作起來,反擊伊拉克的進攻。美國在向伊朗出售軍火的同時,其中央情報局局長凱西親自批准,向伊拉克提供美國衛星拍攝的伊朗軍事情報,使伊拉克空軍在幾次戰役中得以對伊朗的重要石油設施進行了一系列准確的空襲。凱西本人1986年10月和11月還兩次同伊拉克高級官員秘密會晤,使兩國情報系統並網,確保伊拉克在歷時6年的戰爭中不被打敗並能繼續打下去。美國的海灣護航行動,既是為了以此為借口在海灣這一戰略要地部署海軍,也是為了進一步削弱海灣大國伊朗的實力,使小國伊拉克能夠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