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9伊朗客機墜毀事故的其他相關
波音727是美國波音公司繼707後的第二款噴氣式客機,1963年試飛,目前已停產。最後一架727在1984年交付使用,總產量為1832架。
伊朗在過去十年中發生多起重大空難事故。
2003年2月,一架載有伊朗革命衛隊士兵的飛機墜毀,造成機上302人死亡。
2009年7月,伊朗一架俄制飛機在空中起火後墜毀在德黑蘭東北部的一處農田,造成機上168人死亡。
2006年11月,伊朗軍方一架飛機在德黑蘭一個機場起飛時墜毀,造成39人死亡,其中包括30名伊朗革命衛隊成員。
有報道稱,由於國際社會數年的制裁,伊朗在過去十年中缺少飛機維修所需的零部件,從而造成空難多發。
2010年7月,歐盟27國曾決定,禁止多數伊朗航空公司(Iran Air)麾下的民航班機在各成員國機場起降。伊朗航空現有60多架飛機,被「禁飛」的主要是波音727系列、波音747系列和空中客車320系列民航客機。上述飛機占伊朗航空旗下機群的三分之二以上。歐盟運輸委員會指出,這些飛機「安全性能無法達到歐盟標准」。
Ⅱ 伊朗披露遭擊落的烏克蘭客機黑匣子內容,具體是怎樣的
這是伊朗的客機在遭到擊落之後,第1次向公眾公布了黑匣子的內容,裡面主要是說明了兩枚導彈先後擊中客機之後所發生的事情,這兩枚導彈擊中的時間間隔為25秒,而在第1顆導彈擊中之後,機上的乘客以及機組人員還處於存活的狀態,並且飛行員一直在試圖控制住客機,那麼就意味著這上面的機組人員還是很專業的,在第2顆導彈擊中了客機之後,伊朗方面不知道這後面發生的事情了。
而這一次黑匣子的運送已經到了7月中旬,為什麼間隔這么長的時間呢?主要是此次事件發生的時間處於疫情開始爆發的時間,在之後,西方國家的疫情開始逐漸變得嚴重,於是導致了國際航班一直沒有辦法開通,兩個國家交接黑匣子也成為了一個問題,一直在7月中旬才將黑匣子運送到法國。
Ⅲ 歷史上武力攻擊民航客機的國家都是什麼下場
武裝攻擊民航客機的國家大部分都活得好好的。歷史上武力攻擊民航客機的國家有:蘇聯/俄羅斯、保加利亞、中國、烏克蘭、辛巴威、法國、義大利、捷克斯洛伐克、美國、以色列等等。這些國家都沒有因為攻擊民航客機而受到特別慘烈的下場,有些國家還因此受到「招安」。
民航史上,首次接受懲罰的武器攻擊民航客機的事件——美國擊落伊朗655號民航客機。1988年,美國駐波斯灣的「文森斯號」巡洋艦發射了兩枚導彈,在伊朗領空擊落了一架伊朗 655 號民航客機。客機上機組人員與乘客共290人全部遇難,無一倖免。伊朗政府向美國政府提出嚴重抗議,譴責美國的不法行徑,並請求國際法院判決美國對此事負責及賠償。國際法院決定在1994年對案件進行實質問題審理。期間,美國與伊朗進行了多次談判協商。1996年伊美兩國之間已達成和解協議:美國撥款1.31億美元,解決伊朗與美國之間的求償爭端。其中,7000萬美元作為對伊朗四項求償案的賠償,其餘6100萬美元作為對1988年空難事件的賠償,以徹底解決美伊長久以來的求償糾紛。但伊朗必須終止在國際法院的訴訟。伊朗同意了美國的建議,與美國在1996 年2月26日簽訂《解決國際法院美伊求償法庭若干案件的總協議》。協議中,美國對空難事件表示歉意,同意賠償遇難者及其家屬損失。
Ⅳ 最新消息,伊朗客機又被美國打下來咯!至少72人遇難!
不可能,美國還不敢狂妄到這種地步去炸客機,世界上也沒有國家敢這樣做
美伊關系緊張,眾所周知。伊朗方面主要是想無中生有阻擋美軍在中東地區的擴張和警告美國在伊核問題上讓步
Ⅳ 伊朗民航客機慘案是意外嗎
時間:1988年7月3日
地點:霍爾木茲海峽附近
難情:274名乘客和1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民航客機被偵察機擊落造成空難已經不是一兩起了,只是我們都不明白,他們的犧牲到底是政治軍事的必然結果,還是只是一場簡單的意外?
1988年一架由伊朗阿巴斯港飛往阿聯酋迪拜港的A-300型伊朗客機飛至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時,被美國海軍「文森斯」號巡洋艦擊中,機上274名乘客和1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1988年7月3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當地時間上午10時47分,伊朗民航公司的655次航班從阿巴斯港機場起飛,准備飛往阿聯酋的迪拜機場。這架民航客機是歐洲空中客車的A-300,飛機上除了16名機組人員外,還有274名乘客。當地時間上午10時55分,A-300正飛行在海灣南部地區上空,其航線正好與美國海軍「文森斯」號導彈巡彈艦的航線相交叉。就在此時,悲劇發生了,在伊朗客機距「文森斯」號約14公里時,「文森斯」號突然發射兩枚「標准」防空導彈,其中一枚直接命中A-300,客機隨即起火,墜落於大海之中,機上290人全部遇難,無一生還,其中還包括六十幾名12歲以下的兒童。消息一經傳開,舉世皆驚。
A-300客機是由法國製造的大型客機,它是要進行伊朗655次班機航行,於伊朗時間上午10點10分離開阿巴斯港,到達阿聯酋海港城市迪拜只需20分鍾。10點17分,飛機飛臨亨加姆島上空時,機體忽然嚴重地抖動了一下,還沒等機上的人員反應過來,只聽一聲巨響,飛機隨著爆炸聲直墜大海。飛機墜毀後,在霍爾木茲海峽,伊朗普什姆島東南海域,漂浮的屍體、行李以及飛機殘骸碎片足有三四英里長。經過艱辛的打撈,救援人員共從大海中撈出150具屍體,包括38名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的人。面對這一慘案,伊朗通訊社第一個向全世界播發了這條信息。面對這樣的事實,華盛頓起初不承認,白宮發言人稱這種說法「不真實」、「美國不會捲入這樣的事情」,然而隨著事態的發展,華盛頓終於承認擊落伊朗飛機。
7月4日美國軍界首腦人物稱7月3日,美國巡洋艦「文森斯」號和護衛艦「蒙哥馬利」號在霍爾木茲海峽巡邏。當地時間10點10分,「文森斯」號軍艦上的一架直升機起飛後不久,突然遭到炮擊。正在這時,「文森斯」號發現頭頂不遠處,還有一飛機正向它飛來。「文森斯」號不敢怠慢,連續幾次發出警告,讓它離開。但這架飛機並沒有作出反應,也不改變航向,眼看對美艦已構成威脅,於是「文森斯」號發射兩枚導彈,其中一枚擊中目標,釀成大禍。但是對於此說法,有人表示異議。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客機使用的「宙斯盾」的對空導彈系統,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海上作戰系統。這一系統能在400公里的范圍內跟蹤200個以上的目標,並能同時襲擊15到20個目標。因此,對於擁有最先進的雷達和電子探測設備的美國現代化導彈巡洋艦「文森斯」號來說,「誤認為」的說法顯然不能令人信服。伊朗駐聯合國代表也對此予以反駁:655號班機根本未離開正常航道。
另外,這架巨型飛機上配備一個自動詢問器,它會向「文森斯」號發出信號,說明自己是民航機,而不是戰斗機。眾所周知,當時正處於兩伊戰爭期間,海外的局勢異常緊張。美軍於1987年7月決定派軍艦去海灣護航後,多次與伊朗發生軍事沖突,軍事緊張局勢不斷升級。襲擊客機事發生前,雙方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另有消息說,在客機被擊落前,美海灣部隊曾得到情報稱,伊空軍F-14戰斗機正在海灣地區加強活動,可能要對美軍採取行動。由此看來,美國雖然不是存心故意,但也不能說是完全無意。然而,不管事實真相如何,有意還是誤傷,美國擊落民航客機,造成290名無辜者喪命的責任是推脫不了的,理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譴責。
空中的客機
Ⅵ 伊朗25秒內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是怎麼回事
8月23日,伊朗公布了今年1月烏克蘭航空一架客機在伊朗德黑蘭墜毀的最新後續,稱飛機在25秒內被兩枚導彈擊中,乘客在第一次爆炸後仍然存活了一段時間。
伊朗民航組織主席德赫甘尼表示,黑匣子記錄了第一枚導彈爆炸後19秒內駕駛艙內的所有聲音。當時駕駛艙內的三名飛行員和一名飛行教練意識到異常情況,並一直在努力控制飛機。
飛機的兩個引擎當時仍在工作,客艙內部沒有信號,機組人員的談話和反應表明他們當時身體狀況良好。由於第一枚導彈彈片對飛機造成損害,導彈爆炸19秒後黑匣子的連接被切斷。第一枚導彈爆炸25秒後,第二枚導彈爆炸,因此無法從黑匣子數據中分析第二枚導彈爆炸時的情況。
德赫甘尼稱,按慣例,航空事故的技術數據一般不向公眾公布,但伊朗總統和交通城建部長下令,以完全透明的方式公布有關信息。據了解,烏航客機的兩個黑匣子、駕駛艙語音記錄器和飛行數據記錄器於7月18日至25日在法國完成解讀。
(6)伊朗客機第二次發生什麼擴展閱讀
前期有關情況
1月8日,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從伊朗首都德黑蘭的霍梅尼國際機場起飛,前往烏克蘭首都基輔,但起飛不久後墜毀,機上167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無一生還。
災難發生後,伊朗一直在和烏克蘭、加拿大以及有公民遇難的國家進行談判,這些國家要求對這一事件進行徹查。
當時伊朗和美國的關系高度緊張,伊朗後來承認在與美國的對峙中,伊朗革命衛隊用地對空導彈擊落了這架客機,這是處於高度警戒狀態的部隊犯下的「災難性錯誤」。伊朗和烏克蘭雙方官員就遇難者家屬的賠償問題曾舉行會談,新一輪會談將於10月舉行。
Ⅶ 伊朗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客機上人員是否無一生還
在本次事故中,飛機上的乘客確實無一生還,其實在第一枚導彈擊中飛機的時候,飛機還能夠正常控制。但是由於地空導彈往往是連續發射三枚以求精準度,所以飛機緊接著就被第二枚地空導彈命中。造成飛機失去控制,墜向地面,機組人員和乘客全部死亡,沒有一個人生還。而導彈是伊朗革命衛隊發射的地空導彈。
而第一枚導彈命中飛機的時候,根據專家分析,擊中的位置在機頭。所以很有可能是這枚導彈的破片擊毀了飛機上的通訊系統。否則遇到攻擊,仍然能夠操縱飛機的飛行員肯定會掛上一個7700的代碼,或者全頻道進行廣播自己的位置和危險情況。當然不排除第一枚導彈直接殺死了飛行員,客機由於自動駕駛的原因,沒有立刻墜落。
Ⅷ 1988年美國擊落伊朗客機,為什麼沒人受到懲罰
兩伊戰爭爆發後,伊朗和伊拉克都開始對進出霍爾木茲海峽的中立國船隻進行攻擊。美國出動艦隊,以武力護送進出海峽的盟國及中立國船隻。在這期間,美國和伊朗多次發生交火,因此在1988年7月3日慘劇發生前,海峽里彌漫著濃濃的火葯味。事發當日上午10時17分(伊朗時間),伊朗航空公司655號航班客機從阿巴斯港國際機場升空,預計在28分鍾後抵達迪拜。這次飛行任務非常簡單:爬升到4300米的高空,飛行很短一段距離,然後在海峽對面的迪拜著陸。只不過這次飛行有一些特殊——由於一名乘客遲到,客機比預計時間晚了27分鍾。就在655號航班飛越霍爾木茲海峽之際,美國海軍導彈巡洋艦「文森斯」號也進入霍爾木茲海峽。當時從「文森斯」號上起飛的一架直升機在霍爾木茲海峽上空遭到伊朗巡邏艇攻擊,「文森斯」號緊急趕到事發海域支援。這時,「文森斯」號的雷達屏幕上出現一架從阿巴斯港起飛的飛機,而且正迅速向「文森斯」號接近。「文森斯」號的美軍官兵立刻綳緊神經——阿巴斯港的機場屬於軍民兩用,從該機場起飛的飛機很可能是伊朗空軍派來對「文森斯」號採取作戰行動的軍用飛機。從雷達訊號判斷,這架飛機可能是當初美國在伊斯蘭革命爆發前出售給伊朗的F-14戰斗機,也有可能是一架民用客機。「文森斯」號官兵翻開海灣民航班次時刻表查閱後發現,「那段時間不應該有民航客機越過霍爾木茲海峽」。基於這個判斷,「文森斯」號負責觀測雷達的安德森上士判斷雷達屏幕上顯示的是一架伊朗F-14戰斗機。當655號航班距離「文森斯」號約11海里時,艦長羅傑斯按下發射防空導彈的指示按鈕。兩枚防空導彈相繼向目標射去。30秒鍾以後,第一枚導彈擊中目標,飛機凌空爆炸。「文森斯號」巡洋艦上的美軍官兵一片歡呼,慶祝自己精確命中目標。但附近美軍「蒙哥馬利」號護衛艦的水兵卻目瞪口呆,因為他們看到的不是什麼F-14戰斗機,而是民航機龐大機翼掉進了海里。不久,「文森斯」號的官兵也發現大事不妙,但一切為時已晚。遇難人員包括238名伊朗乘客、13名阿聯酋乘客、10名印度乘客、6名巴基斯坦乘客、6名南斯拉夫乘客、1名義大利乘客和16名伊朗籍機組人員。美國政府在空難發生後發出照會,對機上有乘客遇難表示遺憾,但拒絕認錯,拒絕負責,也拒絕道歉。伊朗於1989年提交訴狀,將美國告上國際法院。這場官司一直打到1996年2月22日,美國答應支付伊朗6180萬美元作為賠償,從而與伊朗達成庭外和解。但美國明確表明這筆賠償為「特惠金」,不肯承認要對事件負責或負有法律責任。看完這報道, 你認為誰該受到懲罰...?
Ⅸ 伊朗25秒內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伊朗政府有何回應
2020年1月8日,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一架從伊朗首都飛往烏首都基輔的波音737型客機,起飛後不久便遭到伊朗的導彈攻擊,在德黑蘭霍梅尼國際機場附近墜毀,機上167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共計176人無一生還,其中包括15名兒童。對於這次造成國際影響十分嚴重的災難,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伊朗方面表示無意中擊落了烏克蘭客機,將此次災難歸咎於"人為失誤"。
根據伊朗發布的聲明表示,該航班在飛行過程中靠近了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敏感軍事禁區,當時伊朗和美國正處於緊張對峙階段,在人員輪換之後,該客機被誤認為是敵機,所以才被人為錯誤的擊中。
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表示:"將會承擔擊落烏客機全部責任",伊朗外長扎里夫更新推特更是發表公開道歉稱“(這是)悲傷的一天。武裝部隊內部調查得出初步結論:美國冒險主義引發危機時的人為失誤導致了災難。我們向我國人民、所有受害者的家屬和其他受影響國家深表遺憾、道歉和慰問。”
隨後,伊朗一直在與烏克蘭、加拿大和其他有公民在被擊落飛機上的國家進行談判,這些國家要求對這一事件進行徹底調查。伊朗和烏克蘭雙方官員就遇難者家屬的賠償問題曾舉行會談,新一輪會談將於10月舉行。
Ⅹ 又墜機:伊朗客機在德黑蘭墜毀。。今年第幾架了那個和那個
都特么麻木了…感覺世界要變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