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革命前是哪個王朝

伊朗革命前是哪個王朝

發布時間:2022-04-02 05:54:51

『壹』 伊朗是什麼帝國

波斯帝國的 後裔。

『貳』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是一種歷史的倒退嗎

伊朗伊斯蘭革命在世俗化方面確實是一種倒退,但是依靠獨裁極權政體難以實現真正的現代化,特別是難以實現得到絕大多數群眾支持的現代化。可以對比土耳其的現代化,在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前,奧斯曼帝國的現代化基本限制在經濟、工業和軍事方面,教育方面有一部分的現代化努力,和中國晚清的洋務運動和清末新政類似。但是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後,就是以全面現代化為目標的,土耳其革命黨人的最終目標就是建立起一個類似於英法美的現代的代議制民主政體。所以土耳其共和國在現代化進程中雖也有波折,不過現在已經基本建立起一個現代化、工業化、世俗化和民主的現代國家。而且土耳其的現代化得到了絕大多數土耳其人的支持,土耳其國內的貧富差距相對巴列維王朝時期的伊朗和現在的埃及也要好得多。巴列維王朝這樣的半封建君主制政體和埃及穆巴拉克政權這樣的極權政體很難承擔得起現代化、世俗化的重任。

『叄』 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是一種歷史的倒退嗎

巴列維王朝是君主制,依靠英美的傀儡政府,對內極端鎮壓民眾,所以人民反抗,當然是進步了,比如孫中山推翻清朝,能是倒退嗎

『肆』 伊朗歷史上的幾大王朝,各位認為最偉大的是哪個

阿契美尼德王朝,相比大流士,我更欣賞開國皇帝居魯士,開明的政策,強大的國力。

『伍』 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是在哪年

伊朗伊斯蘭革命(波斯文: ;拉丁轉寫:Enghelābe Eslāmi)爆發於1979年,該革命中,中東國家伊朗的巴列維王室遭人民推翻,並成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 伊斯蘭教革命遠因起於1963年伊朗巴列維國王宣布施行之白色革命。該革命依照美國的藍圖來進行伊朗的農業與工業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給予婦女選舉權、森林水源收歸國有、工人參加分紅並限制宗教勢力等措施。另外還簽下了在伊朗的美國軍事人員可以享受許多特權和司法豁免權的不平等條約,例如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審判,而是交給美國人處理。 該改革遭到伊斯蘭教宗教領袖賽義德·魯霍拉·霍梅尼大力反對,批評說:「我們面臨的所有問題都是美國和以色列造成的!」為了使改革順利,巴列維國王逮捕了霍梅尼,將他移送到監獄、軍事基地等地,伊朗人民為此發生了大規模抗議與暴動。巴列維國王在強大的民眾壓力下只有釋放霍梅尼,最後於1964年11月4日將霍梅尼強迫驅逐出境。而經過多年醞釀後,1979年,以人民為主的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同年,霍梅尼回國並舉行公民投票,廢除君主制度,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建立了伊斯蘭教共和制度,並在翌年修改國旗。

求採納

『陸』 在歷史上伊朗有多少個朝代

埃蘭王國(公元前3千紀上半期至公元前639年)
米底王國(公元前639年至公元前550年)
波斯帝國(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0年)
亞歷山大帝國和塞琉西王國的統治(公元前330年至公元前247年)
安息王朝(公元前247年至公元224年)
薩珊王朝(224年至651年)
阿拉伯帝國統治下的伊朗(651年至11世紀初)
塞爾柱突厥人的統治(11世紀初至12世紀末)
蒙古人帖木兒的侵略(1380年至1405年)
薩法維王朝(1502年至1722年)
阿夫沙爾王朝和贊德王朝(1736年至1796年)
愷加王朝(1779年至1921年)
巴列維王朝(1921年至1979年)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979年至今)

『柒』 伊朗1979年革命是怎麼回事

1979年2月1日,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從巴黎返回伊朗;之後不久的2月11日,霍梅尼就執掌了伊朗大權,這一天被定為伊朗的"伊斯蘭革命日"。此前的1月16日,伊朗國王巴列維逃亡國外;4月12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斯蘭共和國。

『捌』 伊朗在二戰以前是哪個西方國家的殖民地

伊朗一直是獨立國家。
伊朗古代稱為波斯,歷史上只被阿拉伯帝國完全佔領過。其他時期都是獨立的。
在近代,伊朗被歐洲國軍阿劃分勢力范圍。南方是英國的勢力范圍。北方是俄羅斯的勢力范圍。

『玖』 伊朗被稱作文明古國,其代表性的朝代是哪個或哪些

波斯帝國史
在波斯,歷史上有多個帝國先後建立、興盛、和衰亡。
1、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年-前330年)
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公元前559年居魯士二世統一波斯,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539年,居魯士佔領巴比倫。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向東大流士進軍印度河流域,在西線對希臘的進攻則由於馬拉松戰役(前490年)的失敗而功敗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後來(前480年)再度對希臘用兵遭受失敗。 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2、希臘時期(前330年-前170年)
前334年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大軍擊敗大流士三世,波斯成為馬其頓帝國的一部分。亞歷山大的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亞歷山大手下大將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敘利亞為中心,統治波斯地區。 這一時期波斯成為東西方的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中國,佛教從印度傳來,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塞琉西王朝的後期在前238年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後,東部被貴霜王朝所擾,西面又面臨羅馬帝國的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帝國瓜分。
3、安息帝國(前170年-226年)
安息帝國發源於今天的伊朗的東北部,鼎盛時包括今天伊朗全境和一些周邊地區,與羅馬帝國隔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兩個帝國之間連年戰爭。同時安息帝國與東鄰貴霜王朝也是戰事頻傳。帝國國力衰竭,各地軍閥割據。
4、薩珊王朝(226年-650年)
亞茲德的瑣羅亞斯德教神廟224年安息帝國的一個地方總督的兒子阿爾達希爾一世由於擴張地方勢力而和帝國開始戰爭。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安息帝國,於226年建立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第一次統一,被認為是第二個波斯帝國。薩珊帝國多次與羅馬帝國開戰,曾俘虜過一個羅馬的皇帝。 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基督教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的連年征戰,薩珊帝國對臣民橫征暴斂,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在629年和642年,兩任皇帝遇刺,又受到崛起中的阿拉伯帝國的攻擊,帝國終於崩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較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訓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帝國崩潰後,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斯曾逃到中國,向唐王朝請求救兵抗擊阿拉伯入侵,唐朝護送其返回今阿富汗一帶建立波斯督護府,但不久終為阿拉伯所滅。
5、伊斯蘭教時期(650年-1290年)
786年-809年哈倫·拉希德統治時期的阿拔斯王朝諸行省混亂的薩珊帝國迅速被新興的伊斯蘭教指引下的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語成了通行的語言,伊斯蘭教迅速取代了瑣羅亞斯德教,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 750年阿拔斯王朝統治阿拉伯帝國,而波斯人則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這期間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發展。 9世紀後,阿拔斯王朝因內部叛亂不治而國勢日衰,割據局面形成。1037年從東北方來的塞爾柱人佔領波斯,建立了強大的塞爾柱帝國。塞爾柱人在伊斯法罕城興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Friday Mosque。著名的波斯數學家及詩人歐瑪爾·海亞姆(Omar Khayyam)在塞爾柱時期寫下了他的詩集《魯拜集》(Ruyat)。 塞爾柱人在十三世紀早期失去波斯的控制權,並由來自鹹海附近另一突厥民族的花剌子模所取代。1205年花剌子模征服波斯。
6、蒙古人的統治(1219年-1500年)
1219年成吉思汗率大軍滅花剌子模,之後他的孫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建立伊兒汗國。1295年伊兒汗國大汗入伊斯蘭教。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為帖木爾帝國的一部分。帖木爾死後波斯陷入混亂和割據。 伊兒汗國時期,是中國和波斯文化交流得到空前發展的時期。不少精通中國天文、歷法、醫葯的學者隨旭烈兀來到波斯進行交流。 1405年到1433年,中國明朝的太監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多次到達波斯。鄭和在斯里蘭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朝的經堂教育中廣被使用。
7、薩非王朝(1500年-1722年)
薩非王朝(又譯薩法維王朝)是一個突厥人建立的帝國,其建國的英主伊斯邁爾一世統一波斯,並把疆土擴展到今天的亞塞拜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葉派的「十二伊瑪目」教義為國教。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不斷。1588年阿拔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罕,與土耳其講和,趕走烏茲別克人,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波斯灣中的小島巴林,使波斯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8、歐洲人的「大博弈」(1722年-1914年)
1907年英俄協議之後的波斯1722年俄國的彼得大帝聯合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波斯,之後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非王朝滅亡。 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被北面的俄國和東面以印度為基地的英國所蠶食,其領土中分出了英國勢力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國勢力的亞塞拜然、土庫曼、烏茲別克。俄、英在此的戰略競爭被稱為「大博弈」。
9、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之後(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俄國、土耳其、英國(經阿富汗)和德國(經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軍隊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戰後波斯北部被英國駐軍控制。1925年12月禮薩·汗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而直到冷戰期間,英國及蘇聯還一直對波斯保持影響力。 1935年,禮薩·汗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閱讀全文

與伊朗革命前是哪個王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伊朗的去甘肅 瀏覽:146
印尼雅加達入境需要什麼證件 瀏覽:884
中國通史是什麼書 瀏覽:743
去印尼買女包多少錢 瀏覽:112
印度的特產在哪裡買 瀏覽:1001
在越南買什麼手錶比較劃算 瀏覽:898
愛人義大利怎麼寫 瀏覽:159
越南幣1千萬是多少錢 瀏覽:544
看好越南經濟怎麼投資股市 瀏覽:624
印尼海嘯事件中國政府怎麼處理的 瀏覽:532
印尼傷疤怎麼恢復 瀏覽:386
印度的語言怎麼學 瀏覽:390
中國有多少機場到越南河內 瀏覽:812
越南的士車多少錢一輛 瀏覽:774
國內怎麼寄東西到印尼 瀏覽:663
中國獲國際影帝的有哪些 瀏覽:246
伊朗人有什麼特質 瀏覽:340
伊朗什麼時候能正常通行 瀏覽:521
英國國王仍保留什麼權力 瀏覽:726
印度出生的孩子是怎麼樣的 瀏覽: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