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嗩吶伊朗怎麼不用了

嗩吶伊朗怎麼不用了

發布時間:2023-06-18 13:53:53

① 樂器嗩吶原自以哪個國家的樂器

最初的嗩吶是流傳於波斯、阿拉伯一帶的樂器,就連嗩吶這個名稱,也是古代波斯諾Surnā的音譯。嗩吶大約在公元三世紀在中國出現,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傳到我國中原地區。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嗩吶的記載: 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嗩吶已在我國普遍應用。明代武將戚繼光(1527~1587)曾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o武備志》中說: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 較詳細的記載見於明王圻編《三才圖會》(1607年刊): 嗩吶,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銅為之,管則用木。不知起於何代,當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 明朝王磐《朝天子.詠喇叭》則是描述嗩吶最好的文章:喇叭,嗩哪,曲兒小,腔兒大。來往官船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仕么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 明代後期,嗩吶已在戲曲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為離不開的樂器。傳說明代宗室朱載在嗩吶八音孔的基礎上研製出眼管子,為我國民族管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據說他曾在九峰寺創建金鼓會,每逢農歷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嗩吶班都要在這里聚會。 明末清初時有同樂會、賈家班,清至民國時有麻金班、毛旦班、銀河班等嗩吶演奏組織,在當地影響很大。沁陽一帶有大花轎,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結婚,閨姑女、門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轎的俗語,正反映了這些嗩吶班的影響。依照地域和技藝風格,沁陽境內的嗩吶整體上可分為四大家兩大派。以沁河為界,分為沁北派和沁南派;沁北派以張家、賀家、馬家為代表,沁南派以賈家為代表。其繁盛之況,即此可見一斑。在四大家的影響下,沁陽境內的嗩吶班社和藝人隊伍規模不斷增大,數量十分可觀。 新中國成立至20世紀80年代,沁陽的嗩吶班已發展到三十多家,從事嗩吶演奏的人員達四百多人,呈現出鄉鄉有嗩吶、村村有樂聲的狀況。據不完全統計,沁陽嗩吶演奏的曲目達三百多首。在現當代民俗、藝術生活中,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民間藝術家創作了一些新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如《故鄉頌》、《九峰情話》、《沁陽春》。1997年12月,沁陽市被河南省文化廳授予河南省民間藝術之鄉榮譽稱號,後又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② 嗩吶的發源地在哪兒

嗩吶的發源地為波斯、阿拉伯一帶 ,就連嗩吶這個名稱,也是古代波斯諾Surnā的音譯。

嗩吶大約在公元三世紀在中國出現,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傳到中國中原地區。

嗩吶曾譯作「鎖吶」、「銷吶」、「蘇爾奈」、「鎖奈」、「唆哪」等名。

(2)嗩吶伊朗怎麼不用了擴展閱讀:

嗩吶,在木製的錐形管上開八孔(前七後一),管的上端裝有細銅管,銅管上端套有雙簧的葦哨,木管上端有一銅質的碗狀擴音器。嗩吶雖有八孔,但第七孔音與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與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嗩吶史料始見於明代。明代後期,嗩吶已在戲曲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為離不開的樂器。到了清代,嗩吶稱為「蘇爾奈」,被編進宮廷的《回部樂》中。今天嗩吶已成為中國各族人民使用頗廣的樂器之一。

中國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嗩吶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閱讀全文

與嗩吶伊朗怎麼不用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台灣越南有哪些好玩的 瀏覽:242
在中國移動官方軟體如何投訴 瀏覽:897
為什麼那麼少去伊朗留學 瀏覽:626
印尼護膚品比國內便宜多少 瀏覽:347
印尼海嘯現在到什麼地方 瀏覽:829
中國國旗的英文怎麼寫 瀏覽:619
印度的丙通沙在中國哪裡有 瀏覽:893
十一月義大利希臘穿什麼 瀏覽:732
杭州義大利面怎麼吃 瀏覽:13
中國幫助伊朗提供了什麼 瀏覽:855
印度褲鎖怎麼系 瀏覽:862
印度造艦耗時是多少 瀏覽:204
英國怎麼稱呼非洲 瀏覽:374
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有哪些 瀏覽:385
越南芽庄三葉草乳膠床墊質量如何 瀏覽:98
性池中國多少人 瀏覽:132
印尼到廣州的飛機票多少錢 瀏覽:386
美國之前為什麼要打伊朗 瀏覽:773
為什麼越南人都說自己姓張 瀏覽:534
中國紅牛最多能挺多久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