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巴基斯坦和伊朗會改善關系報團取暖,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巴基斯坦和伊朗這兩個國家所面臨的周邊環境都非常的不好,伊朗遭到了美國強有力的制裁,使得伊朗國內的經濟出現了嚴重的下滑,國內通貨膨脹非常的嚴重,而巴基斯坦這方面遭到了印度強有力的軍事威脅,使得巴基斯坦必須依賴一個強大的國家才能夠和印度進行對抗。所以也使得巴基斯坦和伊朗這兩個國家的關系變得非常的緊密。
巴基斯坦之所以和伊朗保持一個緊密的關系,當然是為了應對印度,現在印度由於經濟增長,使得印度也在大力的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這也使得巴基斯坦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② 巴基斯坦和法國聯大斡旋美伊關系,為何伊朗總統鬆口
這主要還是伊朗政府出於自身的考慮,不願意將這一問題擴大化。巴基斯坦總理分別見了特朗普和伊朗總統魯哈尼,希望他們兩人能夠就目前美伊兩國緊張關系進行談判緩和。而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在當天對這一想法表示了強烈贊同。而伊朗總統魯哈尼則對外宣稱只要美國解除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那麼他們願意在核問題全面協議上進行改動補充和修正。
不清楚魯哈尼這番表態是否為了回應英法德領導人前一天的聯合聲明。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和馬克龍23日在聯大間隙會面。三國領導人會後發表聯合聲明,敦促伊朗就核活動、導彈項目和地區安全議題參與對話。
③ 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關系
巴基斯坦和伊朗既是鄰國,又是波斯灣地區的伊斯蘭大國,在印巴分治巴基斯坦建國以後,巴基斯坦與伊朗建立了親密的盟友關系,兩國關系經歷了長期的考驗。但是隨著1979年伊朗原有政權的顛覆,巴伊關系也出現微妙的變化,再加上兩國在阿富汗有利益沖突,使兩國之間出現矛盾分歧,兩國關系變得越來越疏遠。
今天銘蘇先生就為大家簡單梳理一下兩國關系發生轉變的具體歷程和原因:
一、巴基斯坦和伊朗的蜜月期
1947年巴基斯坦建國,建國後的巴基斯坦與印度由於領土爭端問題爆發了三次戰爭,巴基斯坦由於國家實力比印度弱,所以巴基斯坦就需要加強同中東地區穆斯林國家的關系,以便獲得他們的理解、支持和援助。
同為伊斯蘭國家的伊朗,在印巴沖突中支持巴基斯坦,並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伊朗之所以積極發展與巴基斯坦的關系,一方面伊朗作為波斯人與阿拉伯國家存在矛盾,二來伊朗也面臨北部蘇聯的威脅,這使伊朗加強了同為伊斯蘭兄弟鄰國的巴基斯坦合作。早在1950年兩國就簽署了《友好條約》,1956年兩國成立了邊界委員會,共同勘測邊界,並簽署了兩國邊界劃分協定。
伊朗和巴基斯坦發展友好關系還有一個外部因素,那就是兩國都同美國建立了密切的盟友關系。二戰後,美國為了阻止蘇聯南下,美國同巴基斯坦建了密切的盟友關系,向巴基斯坦提供軍事、經濟援助。同樣,在中東地區美國扶持伊朗巴列維王朝,使伊朗和以色列成為美國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兩個盟友。由於伊朗和巴基斯坦都是美國的盟友,兩國之間的合作關系更為密切。
在70年代,隨著國際油價的大幅增長,伊朗獲得了巨額的石油收益,經濟實力增強後,通過購買西方國家先進武器裝備,伊朗成為中東地區的軍事大國。而巴基斯坦由於在第三印巴戰爭中被印度肢解,自身實力大幅削弱,這一時期伊朗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的經濟和軍事援助。
伊朗認為,如果巴基斯坦實力削弱,那麼印度和蘇聯就會威脅到伊朗的國家安全,所以伊朗支持巴基斯坦也是為了減少印度和蘇聯對自身的威脅。伊朗作為當時的地區大國,積極參與調解巴基斯坦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矛盾沖突,並對印度和阿富汗進行經濟援助,這個時期伊朗和巴基斯坦關繫上伊朗明顯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兩國的關系卻依然非常密切。
二、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巴伊關系開始出現裂痕
進入八十年代,伊朗和巴基斯坦都加速了伊斯蘭化進程,伊朗革命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巴基斯坦齊亞.哈克政權深受沙烏地阿拉伯瓦哈比教義影響,巴基斯坦伊斯蘭化過程中瓦哈比教義特徵引發了國內什葉派的不滿,從而加深了教派沖突。伊朗作為什葉派為主的國家,自然對巴基斯坦不滿。而且巴基斯坦與美國、沙特等國建立了廣泛的政治、經濟、軍事合作,這也使巴伊關系惡化。
八十年代發生的兩件大事對巴伊關系產生了影響,一是蘇聯入侵阿富汗;二是兩伊戰爭。
伊朗和巴基斯坦都反對蘇聯入侵阿富汗,因為蘇聯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會影響巴伊兩國的國家安全。但是兩國在是否直接同納吉布政權談判以及蘇聯撤軍條件等問題上存在分歧。伊朗八十年代與鄰國伊拉克進行了8年的戰爭,這牽制了伊朗大量的精力,使伊朗對外活動處於低谷。而巴基斯坦被西方國家當作抵抗蘇聯南下的屏障,國際社會援助阿富汗的物資都要經過巴基斯坦進入阿富汗,巴基斯坦這時也接受了國際社會的大量援助。這一時期,盡管巴基斯坦和伊朗存在分歧,但是還保持了較為密切的關系。
90年代,伊朗調整了對南亞過國家的政策,開始加強同印度的合作。印度是一個南亞大國,也是世界能源消費大國,而且國防基礎要比巴基斯坦雄厚,伊朗同印度合作有著廣闊的前景。所以伊朗在尊重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利益關切的同時,積極發展與印度的政治、經濟合作,這引起巴基斯坦的不滿。事實證明,伊朗同印度的合作為伊朗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此後印度變成了伊朗最大的石油出口對象。
伊朗和巴基斯坦在阿富汗問題上分歧也比較嚴重。伊朗在阿富汗抵抗蘇聯入侵時期就支持阿境內的什葉派武裝,在蘇聯撤軍以後,阿富汗遜尼派的普什圖人掌握國家政權,沙特和巴基斯坦支持阿富汗政權,引發伊朗的擔憂。美國和沙特在阿富汗實力的壯大會危及自己的國家安全,所以伊朗支持阿富汗境內的什葉派力量加強自己在阿富汗的存在。在希克馬蒂亞爾競選失敗以後,巴基斯坦開始支持塔利班武裝,這也引起伊朗的不滿。
這一時期,伊朗和巴基斯坦關系沒有以前那麼密切了,兩國教派沖突、阿富汗問題、伊朗加強同印度的合作、巴基斯坦同沙特和美國的密切關系,這些都導致伊朗和巴基斯坦之間不再是密切的盟友關系,兩國變成了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
不過,近期美國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伊朗的處境非常不好,這也使伊朗不得不加強同周邊鄰國的合作,以化解美國的制裁。美國在反恐和阿富汗戰爭結束以後,巴基斯坦在美國的南亞戰略中的地位已經下降,美國削減了對巴基斯坦的軍事和經濟援助,加大對印度的扶持,這也使巴基斯坦對美國不滿。伊朗和巴基斯坦作為鄰國,還是有合作的現實需要。
④ 如果巴基斯坦將核武器賣給了伊朗,他們會面臨怎樣的後果
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關系一直非常良好,而且巴基斯坦是有自己的核武器的。如果巴基斯坦真的將核武器賣給了伊朗,那麼他們面臨的後果是比較嚴重的。首先就是美國的報復和打擊,畢竟目前美國和伊朗的主要分歧就是伊朗的核武器問題。其次就是世界上對於這種行為也是非常不認可的,畢竟核不擴散條約已經簽定。最後就是如果巴基斯坦將核武器賣給了伊朗,那麼伊朗就基本上擁有了和美國進行抗衡的本錢,會加劇中東的亂局,導致世界局勢出現更大的問題。
最後就是如果巴基斯坦將核武器賣給了伊朗,那麼伊朗就真的具有了和美國叫板的本錢。所以對於中東地區的局勢只會起到反作用,畢竟目前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伊朗和美國應該重新坐到談判桌前,利用和平談判的方式對伊朗核問題進行解決。
⑤ 巴基斯坦和伊朗成為親密的盟友,為何後來兩國疏遠了
巴基斯坦我們都很熟,和中國有著不錯的建交,我們親切的稱呼他為"巴鐵".而伊朗最近和美國事態嚴峻,劍拔弩張.可以說國際關系是水火不容.其實巴基斯坦和伊朗是鄰國,還都是伊斯蘭大國.起初是關系非常好的.但是在上世紀經歷一系列事件,兩國的關系逐漸生疏.
時間來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巴基斯坦伊斯蘭化過程中瓦哈比教義特徵引發了國內什葉派的不滿,從而加深了教派沖突.伊朗作為什葉派為主的國家,也對巴基斯坦產生了不滿.這使兩國的關系產生了裂痕.在90年代,伊朗改變策略,加深和和印度的合作,這自然引起了巴基斯坦的不滿.後來的阿富汗問題,伊朗支持阿富汗境內的什葉派力量,而巴基斯坦開始支持塔利班武裝,這也引起伊朗的不滿.導致兩個國家最終走上疏遠的道路.
⑥ 伊朗和巴基斯坦,一帶一路的支點,誰更值得中國信任
近日,巴基斯坦將放棄購買中國「獵鷹」導彈,轉而購買歐洲的「信天翁NG」導彈。不由得令人產生遐想,中巴關系是否出了問題?
在此之前,中國與伊朗簽訂一系列重磅協議,標志著中國全面加強與伊朗的關系。反而巴基斯坦的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卻因為東西線之爭,明顯拖慢了進度。
伊朗和巴基斯坦,誰更值得我們信任?
說到這個問題,許多人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這還用問?肯定是巴基斯坦,巴鐵可不是白叫的,中巴友誼是經過時間考驗和戰火磨礪的。
何況隨著印巴實力差距越來越大,即便僅從現實角度,巴鐵也必須靠緊中國,才能確保國家安全。毫無疑問,巴基斯坦跟我們的關系最鐵。至於伊朗,同樣面臨來自外部的壓力,令伊朗別無選擇,但畢竟時日太短,不如巴鐵牢靠。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我們先別忙著武斷地下結論,先看看伊朗和巴基斯坦兩國的基本情況,也許會得出一個大不一樣的結論。
首先是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首都位於德黑蘭,面積165萬平方公里,人口8200萬,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執行伊斯蘭教法的政教合一國家。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首都伊斯蘭堡,面積80萬平方公里,人口2.1億,雖然也普遍信奉伊斯蘭教,卻執行英美法系,是一個議會制國家。
兩國體量相當,一個面積更大,一個人口更多,國名也如出一轍,都叫伊斯蘭共和國。然而,伊朗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卻有著本質的不同。
伊朗在1979年爆發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之後,雖然名義上是共和國,有總統和議會,但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才是伊朗真正的最高領導人。作為世界上少有的政教合一的國家,保守是伊朗最顯而易見的標簽。
保守或許有種種弊端,但同時也代表著穩定!
尤其在國家層面,往往行政效率較低,不過某個政策一旦確定下來,就會比較穩定長期地執行下去。
伊朗正是這樣的國家。相比起我們跟歐洲或者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經常出現剛敲定了合作,一轉臉就變卦了。伊朗的保守和穩定,更有利於我們跟伊朗進行更長期,更緊密的合作。
反而巴基斯坦在這方面,存在著非常大的隱患。
其實巴基斯坦,作為一個國家,存在很大問題。
在 歷史 上,巴基斯坦從來都不是一個國家的概念,直至1947年英國對印度殖民地實行的印巴分治政策,才最終將印度殖民地的伊斯蘭教徒,草草的捏合成一個國家。
這導致巴基斯坦作為一個國家,根本不存在民族認同,甚至國內省與省之間都使用不同的語言,旁遮普語、信德語、普什圖語、禆路支語。在原先還有一個東巴基斯坦,也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
整個巴基斯坦可以說,就是一個大雜燴,每個地方不足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訴求,有自己的政黨,甚至是武裝。
之所以這些矛盾重重的部族,到現在還能聚在一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抱團取暖,對抗強敵印度。
即便如此,巴基斯坦國內的部族,各自獨立的呼聲從沒消失過,各種名目的恐怖組織更是層出不窮。
地廣人稀,發展落後的禆路支要獨立;人口稠密,經濟還算不錯的旁遮普也要獨立。
這種以部族區分國家政治版圖的直接結果,就是催生出根深蒂固的地方門閥政治。在巴基斯坦輪流執政的穆斯林聯盟和人民黨,就是代表著各自不同利益集團。
比如三度出任總理的謝里夫,就是旁遮普省著名的鋼鐵大亨,代表旁遮普省的利益。還有和前總理貝布托,就是信德省著名的,布托家族的女兒。她丈夫扎爾達里,曾出任巴基斯坦總統,卸任之後因為貪腐案件纏身,多次出庭接受質詢。
政治門閥的輪流坐莊,直接造成巴基斯坦腐敗叢生, 社會 固化,經濟疲軟,國家發展進入死循環。
這種情況,如果放在其他國家,要麼出現革命,要麼爆發內戰。但巴基斯坦因為有印度作為外部壓力,一旦出現這兩種情況,必定被印度有機可乘。
而印巴之間的矛盾,可不僅是普通的國際矛盾,而是摻雜著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神戰!這令巴基斯坦產生了一種特殊的自我重啟的機制。當高層的門閥做得太過分了,底層的民眾忍無可忍,就會來一次軍事政變。
1952年,的阿尤布汗將軍。
1969年,的葉海亞汗將軍。
1977年,的齊亞哈克將軍。
1999年,的穆沙拉夫將軍。
但是軍事政變只是一種國家重啟的手段,每次政變之後權利又會回到地方門閥代表政府手中,一次次輪回交替,令巴基斯坦無法自拔。
時至今日,總人口超過兩億的巴鐵,GDP還不到四千億美元,人均1500美元。
經濟困難,政治混亂,內部分裂,令巴基斯坦彷彿站在懸崖的邊緣。宿敵印度,反而成了它存在的唯一理由。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巴鐵國內有變,我們將很難預料未來的發展方向。
所以,我們跟巴鐵的關系看似穩固,實則暗藏隱患。如果著眼於未來,保守的伊朗似乎更加可靠。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做選擇題,小孩子才去選擇,我們當然是都要!
巴鐵的問題的確很嚴重,但是話說回來,如果人家啥問題都沒有,國家興旺發達,人民安居樂業,也顯不出我們的重要作用。
無論如何,巴鐵是我們的傳統盟友,也是一個樣板,必須樹立起來,利用我們的經濟外溢效應,帶動巴鐵發展,走出惡性循環。
總之,無論是巴鐵還是伊朗,不管是新朋友還是老朋友,只有我們帶去建設發展,帶去經濟繁榮,構建的同盟關系才能長久穩固!
⑦ 伊朗和巴基斯坦為何拋棄前嫌停止軍事對抗,進行全面經濟合作
我覺得伊朗和巴基斯坦之所以停止雙方的軍事對立,是因為現在的時代主題就是和平。如果想要謀求國家的發展,就必須要有一個安穩的國際環境。
2、國際局勢
現在的國際局勢非常的動盪,美國自從新總統上任之後,對中東地區的問題就越來越激進。現在的伊朗跟美國的關系非常的惡劣,就在不久之前,美國還空降了3000大兵進入沙特幫助沙特對伊朗進行軍事威脅。所以現在的伊朗和巴基斯坦不能夠再進行內耗,他們兩個人作為中東國家應該一致對外。
綜上所述,巴基斯坦和伊朗進行休戰主要還是因為國際形勢比較的嚴峻,不能讓他們繼續任性地因為宗教問題產生內耗。
⑧ 印巴在克什米爾起沖突,為什麼伊朗會聲援巴基斯坦
因為伊朗和巴基斯坦同屬於伊斯蘭國家。更因為伊朗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什葉派國家。而且伊朗和巴基斯坦的領土也相接壤。所以在歷史上這兩個國家的關系是非常親近的。而且巴基斯坦也得到過伊朗很多的軍事援助以及經濟援助。所以伊朗在這個時候聲援巴基斯坦也是很正常的。
不僅如此,這兩個國家關系友好的因素還有中國的身影。我們知道巴基斯坦是一個石油天然氣資源比較貧乏的國家而伊朗正好相反,所以巴基斯坦一直想要修建一條連接伊朗和中國的石油天然氣運輸管道,這樣巴基斯坦可以一邊獲取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能源一邊賺取不菲的過境費,所以出於經濟利益巴基斯坦也希望和伊朗加強合作關系。
⑨ 巴基斯坦和伊朗是什麼關系
巴基斯坦總理賈邁利日前結束了對伊朗為期3天的訪問,這是伊朗總統哈塔米訪巴以來,兩國又一次高層接觸。雙方輿論認為,這是在全球和地區安全局勢變化下,兩國加強合作、改善關系的一個重要步驟。
巴國內4個主要民族中,有2個講伊朗語,兩國都信伊斯蘭教、有相近的文化習俗和傳統友誼。但長期來,兩國因伊斯蘭教派紛爭和對阿富汗問題的立場相左而生齟齬,雙方關系發展停滯。「9·11」事件後,美國進入阿富汗,巴、伊在核及反恐問題上均受到美國不同程度的指責和壓力。兩國認識到,有必要摒棄前嫌,在維護安全利益的共同基礎上,加強雙邊合作,維護地區局勢穩定。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後,美「改造伊斯蘭世界」的意圖明顯,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矛盾日趨凸顯。許多伊斯蘭國家領導人提出加強伊斯蘭國家間的團結與合作,改善伊斯蘭國家的形象。巴總理賈邁利訪伊期間,雙方領導人強調,在當前復雜的國際環境下,伊斯蘭世界在國際舞台上處於相對弱勢,內部分歧進一步削弱了自身力量,因此,加強伊斯蘭世界的團結和統一至關重要。巴、伊作為兩個伊斯蘭大國,雙方都願加強合作。兩國領導人著重探討了加強經貿合作的可能,決定先在兩國間鋪設輸油管道,幫助巴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
在地區局勢方面,巴向伊朗表明了對伊朗與印度關系密切的擔憂,特別對印度近來不斷擴大在阿富汗的影響表示關切。對此,伊朗表示,無意利用與印度的關系來制約或削弱伊巴關系。
美國雖在反恐問題上與巴基斯坦合作,與伊朗的關系也有所松動,但兩國都受到美越來越大的壓力。美國為伊朗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規定了最後期限。美國不斷向巴基斯坦施壓,要求巴政府在反恐問題上更多按美國要求行事,抓捕美國認定的「基地」組織成員,這使巴政府在國內遭到越來越大的反對,致使政局時有起伏。從安全形度看,巴基斯坦與伊朗發展關系,有助於邊界安全,增加對不測事件的防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