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美元化利好什麼概念
去美元化」是指國際上越來越多國家的有識之士,為了捍衛本國合法利益對美元霸權說不,並付諸行動多年的一種在經濟方面對抗美元霸權的行為!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及第三世界國家!
2. 去美元化計劃失敗,14國主動低頭讓步,卻讓美元地位越發鞏固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的統治地位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動搖,同時美元在貨幣中的地位更是無可替代,一直沒有任何國家的幣種能夠超越。雖然「去美元化」一直是近些年來許多國家的一個希望,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實施。前段時間14個國家聯起手來拋售美國的國債、資金,但是卻依然敗下陣來,美國成功的避過了一場經濟危機的同時,還意外的使得美元的地位更加穩固,真是令其他國家不得不佩服。
其實「去美元化」很早就被提出來,美元長期壟斷市場,這使得它在遭遇 社會 危機時,會通過大量的印刷美元來緩解 社會 的緊張形勢,但是就給其他各個持有美國債券的國家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市場的美元的體量的快速增長勢必會影響到持有美元的國家,一旦美國沒有控制好美元體量的增長速度造成了美元的貶值,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所以全球都有想「去美元化」的想法。雖然各國經常提起這個話題,但是真正做出行動的國家其實很少,真正能實現目標的國家就更是完全沒有。
近段時間,俄羅斯發起的這個行動吸引了許多國家的效仿,紛紛拋售手上的美國國債,這是整個行動的最為關鍵的一個步驟,目前俄羅斯持有的美國國債僅僅只有30億左右。雖然俄羅斯的動作很快速也很堅決,在拋售美債的同時加大了手中持有的歐元和人民幣的量,但是這次的行動也算不上是成功的。因為出去拋售的國家,還是有許多國家簽署了和美國的互換貨幣的協定,這個事件意味著雖然有小部分的國家希望美元不再在貨幣領域享有主導地位,但是更多的國家在現有階段還是十分認可美元的價值的,這樣的形勢之下,美元的霸主地位還是沒有辦法動搖。
美元成為第一貨幣以來,全球的石油之類的重要資源的交易都是通過美元來進行的,每一宗交易都要通過美國,一旦和美國之前發生沖突,最直接的就會受到經濟的限制,所以「去美元」更深的含義其實是對於美國的限制的不滿。伊朗作為石油的出口大國,由於美國政策的限制,導致自身發展的落後,今年更是由於關系的緊張,出口量創下近十年內的新低谷。有媒體透露,其實伊朗已經在和一些國家通過黃金來進行石油的出口結算了,如果能長期維持黃金交易,那麼在石油領域美元的地位將弱化。
除去許多數字貨幣、黃金之外,也有許多國家想到用人民幣來代替美元。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中國的發展能力和國際影響力,也有許多人看好未來人民幣的發展空間。大家都希望能盡快的瓦解美元在外匯方面的壟斷地位,這是一個國際趨勢。雖然,大家都各盡其能的想迅速實現這個目標,但近期貨幣互換的簽訂,反而使得近期的美元形勢十分穩定,對於美國來說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
今年的這一場大戰,使得急於求成的國家反而受到了一些打擊,在近一段時間,應該都沒有人敢打美元的主意了。美國一向都將美元當成自己的逆鱗,任何一個膽敢對美元出手的國家,都將會受到美國的制裁,而曾經的伊拉克就是一個例子,如果這次不是14國聯手,而是個別國家,恐怕早就被美國所針對,如今恐怕也不會有太好的下場,這也正是美國的霸道之處。
3. 去美元化的國家有哪些
去美元化的國家有中國、俄羅斯、德國、法國、義大利、日本、英國、印尼、馬來西亞、泰國、伊朗、安哥拉、委內瑞拉、伊拉克、科威特、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哈薩克、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卡達、阿聯酋、印度、越南、匈牙利、巴西、南非、羅馬尼亞、西班牙、愛爾蘭、荷蘭、葡萄牙。
去美元化的實質是結束美元與石油的錨定關系,採用其他貨幣進行石油交易的方式,如此美元就會逐步喪失作為世界貨幣的優勢地位,而結束美元在石油交易中的唯一性貨幣地位的過程就是世界各國去美元化的過程;去美元化使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當中的地位在受到挑戰,國際儲備貨幣方面,一些國家央行的儲備貨幣中美元的份額正在減少。
據IMF最新報告,截止2019年3月,美元佔全球央行外儲份額已從2000年的高達72%下降到2019年1月的不到62%,隨著美製裁的加速,去美元化也在提速。中俄印加大對黃金儲備布局的力度,一方面是外匯儲備多元化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規避美元單一貨幣儲備所隱藏的潛在風險。
去美元化有三種重要的途徑:
1、打破美元石油結算權。
2、提高黃金的比重,甚至回歸金本位。
3、重建SWIFT銀行結算系統。
4. 伊朗要用人民幣替代美元,背後有何隱情
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也是無奈之舉。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之後,首先單方面撕毀了《伊核協議》,恢復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面對美國全方位、高強度的經濟制裁,導致伊朗無法與西方各國進行貿易,而很多發展中國家也不願意與得罪西方,也不敢與伊朗進行貿易。因此,國際上與伊朗進行進行貿易的國家十分有限。而中國還在與伊朗進行貿易往來,所以伊朗被迫選擇以人民幣替代美元,作為對外貿易的結算貨幣。
那麼,伊朗為何會選擇人民幣來替代美元的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第一,由於長期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高強度制裁,伊朗的貿易夥伴實際上已經很少,伊朗方面很難獲得美元、歐元等國際貨幣。但是,伊朗的工業體系並不完整,需要進口大量商品物資,而中國又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可以有效的供應給伊朗。目前,伊朗只能通過向中國出口石油,來換取人民幣,然後再拿著人民幣到中國購買他們所需要的商品。
第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的法定國際流通幣種,只有五種,即美元、歐元、人民幣、英鎊、日元。而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用於國際支付,那也無可厚非。對於伊朗來說,因為長期與中國進行石油貿易,獲取人民幣相對較為容易。更是由於人民幣匯率穩定,持有風險較小,已經被幾十個國家作為儲備貨幣,伊朗是十分信任使用人民幣的。
第三,一直以來,西方國家是對伊朗進行海上的經濟和貿易的封鎖。而我國與伊朗有陸路貿易通道,而且兩國間的陸路貿易通道,並不在西方勢力的掌控之下,西方難以干預!不過,可以看出,伊朗以人民幣替代美元,作為貿易結算貨幣是迫不得已。鑒於伊朗的市場不大,購買力也不強,對中國拓展對外貿易的意義並不是很大,但對於伊朗來說,與中國進行經貿往來,可以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封堵。
第四,伊朗也有想將中國拉下水的意圖,想藉此進一步使我國與西方的矛盾加劇,因為中國本身實力強,不懼西方的任何威脅,這可為伊朗營造一個相對有利的外部環境!實際上很多與美國對峙的國家,都希望我國與美國的關系惡化!本來可能美國方面並不會把人民幣當作競爭對手,因為人民幣占當前國際支付、儲備等總體份額並不高。但是,現在伊朗通過人民幣取代美元,也導致了美國人看清人民幣將來有可能成為美元的競爭對手。
伊朗是繼俄羅斯、委內瑞拉之後幾個要「去美元化」,支持人民幣成為替代美元的國家。伊朗去美元化,主要是由於美國的經濟制裁,伊朗很難展開國際貿易,獲得歐元、美元的難在加大,而中國願意與伊朗進行石油貿易,伊朗當然要把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不過,伊朗在去美元化後,採取的結算貨幣比較靈活,在與歐盟交易時,採取歐元交易,如果與俄羅斯進行交易,就會使用盧布,但是,這兩種貨幣相對於人民幣而言,由於匯率不穩定,時常出現貶值,所以,伊朗人更加擁護和信任人民幣,甚至作為外匯儲備貨幣。
5. 美伊達成和解,美國承諾取消對伊所有制裁,去美元化會成空談嗎
在這個世界上,多的是始料未及和意想不到,變化、混亂和動盪似乎已成為國際上永恆的主題。前段時間,在美國軟硬兼施拜登不斷拋出橄欖枝的情況下,伊朗終究還是選擇了妥協,6月23日伊朗外交部表示,伊朗最終與美國達成了協議,這意味著特朗普對伊朗發起的所有制裁都會被拜登取消,包括針對伊朗石油出口的限制,此後德黑蘭將迎來復甦伊朗經濟的契機,伊朗單日石油出口量增加很快就會從20萬桶增至150萬桶甚至更多。伊朗和美國達成協議,拜登將全面取消對伊制裁,這是否意味著去美元化已經成為空談,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六月初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強硬地表示,如果伊朗不改變現在的行為,即使伊朗選擇遵守核協議,美國也不會取消對其的制裁,美國變臉變得如此之快不由讓人感到唏噓,但暫且不談別的,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伊朗和美國關系的發展。
在上個世紀世界上有兩個強大的國家,一個是美國,一個是蘇聯。當初蘇聯實力還非常鼎盛的時候,美國為了遏制蘇聯在中東地區的勢力滲透,選擇了援助伊朗,而當時的伊朗經濟條件也是非常不錯的。從巴列維王朝開始,伊朗就依靠著巨額的石油收入開始購買大量的美製武器裝備,當時伊朗還想要研究核武器,美國還幫助伊朗建造了第一個原子能研究中心。但是好景不長,1979年巴列維朝倒台之後,西方國家對於伊朗的核計劃發展態度發生了劇烈的轉變,尤其是美國。伊朗的核計劃漸漸變成了核問題,美國好像忘記了當時的原子能研究中心還是他們幫助伊朗建立的,不斷的宣稱伊朗在研究的核計劃是有威脅的,於是美國開始不斷的對伊朗進行多方面的制裁,而這些制裁中就包括它的美元霸權主義。近年來,美國越來越頻繁地使用手中的美元霸權,經濟遭新冠沖擊了,就大肆印鈔放水,向全球轉嫁經濟危機,俄羅斯、伊朗等國不隨他的意,他就將美元武器化,對這些國家實施金融制裁。
其實,去美元化的第一梯隊是包括俄羅斯、伊朗在內的棄用美元國家,並不是說俄伊兩國現在就已經不用美元了,而是他們棄用美元的決心非常堅定,正走在徹底去美元化的路上。就伊朗說,其實伊朗私下裡也曾一直使用歐元等其他貨幣與各國進行交易,而今年三月在與我國簽署了一份為期25年的大協議之後,外媒便報道稱,伊朗會用人民幣或數字人民幣來與我國進行石油交易。我們知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的法定國際流通幣種只有五種,即美元,歐元,人民幣,英鎊,日元,而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用於國際支付那也無可厚非。對於伊朗來說,因為長期與中國進行石油貿易,獲取人民幣相對較為容易,更是由於人民幣匯率穩定,持有風險較小,已經被幾十個國家作為儲備貨幣,所以伊朗是十分信任使用人民幣的。總之,伊朗一直堅決反對美國的制裁,棄用美元的決心也非常堅定,但盡管伊朗去美元化,美國之前也一直堅持打壓伊朗。
這一次美國為什麼主動伸出橄欖枝,伊朗又為什麼妥協了呢?根據拜登上任後的一系列舉動,我們不難發現在美國的戰略規劃中,現階段中國就是唯一的競爭對手。為了打壓中國,美國不惜與俄羅斯伊朗這樣的宿敵國家握手言和,一改特朗普政府時期的作風,這很大可能是為了減慢伊朗去美元化進程。而阻止去美元化的根本原因是美國擔心中國一旦同伊朗進行互補,將會更大程度威脅起美元的霸權,會對他可控的世界格局產生很大的影響。再看現在的伊朗,正面臨著失業率急劇上升,通貨膨脹速度加快,民眾生活困苦,生活物資短缺的困境,而伊朗的經濟支柱恰好就是石油出口。美國解除制裁後,伊朗單日石油出口量很快就能從20萬桶增至150萬桶,等到2021年底甚至有望突破300萬桶大關。而之前魯哈尼曾表示,在白宮的全面制裁之下,伊朗經濟損失達到了500億美元。要知道2019年伊朗的財政收入預算實際上也不超過250億美元,換句話說如果歐盟、日韓、印度不能恢復進口伊朗石油,伊朗便很難擺脫目前的困境。
即便萊西認為伊朗可以通過改善管理推動伊朗企業家回國投資反腐,提高德黑蘭工作效率的方式是去擺脫困境,但那需要時間,而且充滿了變數,相比之下出口石油就簡單多了。所以說,美國這一次談判成功很大原因是他看到了伊朗的現狀以及石油出口在伊朗經濟中的重要,這一次伊朗和美國達成協議,美國取消對伊制裁是否意味著去美元化已經成為空談我們尚不知。就當下國際 社會 來看,以美元為主的世界金融體系無疑給其帶來了巨大財富,基於戰爭和能源體系建立的美元霸權也深入影響著每一個國家的民眾。
美元的霸權體系自建立伊始,就將全球各國當成了利益的提款機,割韭菜薅羊毛的行為致使全球經濟多次深陷動盪與不安,所以飽受美元霸權欺凌的國家要共建一個公平、和諧的貨幣體系就不應拿自己國家的切身利益為美國的資本主義做嫁衣。如今美國所面臨的美元價值下跌而各國都瘋狂去美元化的行為,正是在為自身的野蠻與貪婪買單。那這一次伊朗會如何對待其去美元化的選擇?我們拭目以待。
6. 堅持去美元化伊朗用實際行動表明態度,美國算盤落空了
對美國來說,最符合自身利益的當然是把伊朗重新吸收到美元霸權體系中去,但是看看伊朗用實際行動表明態度,美國算盤多半是落空了。站在伊朗的立場上,既然已經回不到當初的「美伊蜜月期」,為什麼不堅持去美元化?
在雙方都不打算輕易讓步的前提之下,雖然各方都表示進度還在推進,不過即使這一波達成了平衡共識,也不見得就此再無沖突,畢竟伊朗在去美元化的道路上,可是已經「不安分」很久了。
何況美國和這兩國走得越近,與伊朗重新達成共識的難度就越高——以色列就不說了,沙特和伊朗之間是遜尼派對上什葉派之爭,矛盾更是盤根錯節難以消弭。
眾所周知,在去美元化這個問題上,俄羅斯堪稱步子跨得最大的一家,減持美債、增持黃金,大生產商早就挑明了用歐元結算天然氣。
如今雙方艦艇又在來來去去,顯然是向對方(以及世界)展現自己的強硬態度,以期在談判桌上拿到更多有利籌碼。
7. 伊朗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後,事情起新變化,去美元化或面臨倒退嗎
伊朗正視使用人民幣代替美元以後,對其本國的美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不會倒退,因為現在美元還是世界公認的流通貨幣,人民幣還站不住腳。只是對讓美元在伊朗的流通變得大大減少而已。
哈薩克不會效仿伊朗、委內瑞拉和土耳其等國放棄使用美元結算,雖然,我們也需要使用本幣結算,特別是在歐亞經濟聯盟范圍內,但因此而拒絕使用美元是不正確的。
8. 「去美元化」席捲全球!俄伊放棄美元結算,中國美債持倉跌破萬億
近日,美國總統拜登在中東走了一圈,原意是為了重建中東盟友的關系,壓制中俄影響力。 然而,拜登此行不但沒有得到盟友沙特增產石油的承諾,反而激起了伊朗方面的強烈反彈,將伊朗和俄羅斯推到了「一個戰壕」。
當地時間18日,普京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將和伊朗加強合作,實現在雙方合作中放棄美元交易的承諾。 克宮宣布此消息之時,正是普京到達德黑蘭參加阿斯塔納進程國家首腦會議的前一天。
拜登訪問中東之後,普京也緊接著到來,預示著俄羅斯正打算在深化同歐亞夥伴的關系,施加對美壓力。 要想達成目的,俄伊關系極為重要,去年俄伊之間的貿易額增長了81%,今年頭幾個月又增長了31%。
兩國都是產油大國,同樣受到美國的制裁,因此雙方的合作少了很多來自西方的壓力。 對俄羅斯來講,伊朗意味著一條新的出口石油的路線,兩國共同建設的「國際南北運輸走廊」就成了重中之重。
所謂的「國際南北運輸走廊」,是一條從印度、伊朗和波斯灣其他國家途經裏海、北歐和西歐向俄羅斯運輸貨物的一條路線。 由於不經過蘇伊士運河等交通要道,因此能將運輸時間縮短14天。
早在2000年,俄羅斯,印度和伊朗三國就已經達成協議,但由於伊朗受到聯合國制裁,因此走廊被一直擱置,直到聯合國解除對伊制裁的2018年,這條走廊才正式啟用。 2018年,一共運輸了1100萬噸貨物,預計年運輸能力在2000萬至3000萬噸之間。
連日來,伊朗打算「將數百架無人機提供給俄羅斯」的消息一度攻佔大量版面,雖然普京不一定會購買,但作為無人機強國之一,俄羅斯對伊朗的產品感興趣也是正常的。 由此可見,雙方的合作基於互利共贏原則,前景非常廣闊。如果俄羅斯和伊朗聯手共同推動去美元化,對美國來說這將會是不小的損失。
就在兩國宣布去美元化的同時,中國這邊也傳出了好消息。 7月18日,美國財政部發布了截至5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中國大陸5月份所持的美債環比減少226億美元,至9808億美元。這已經是中國連續第六個月減持美債,也是時隔12年美債持倉首次跌破萬億美元關口。
而美國的另一大債主,日本也減持美債到1.2萬億美元左右,這是日本連續第三個月減持,同樣成為兩年之內的新低。
中國和日本減持美債,除了美聯儲加息,削弱美債吸引力之外,將外債組合多樣化才是最大的原因。 此外,一股拋棄美債的風潮正席捲全球,全球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等在五月份共拋售341億美元美債,刷新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
俄伊貿易去美元化,中日掀起減持美債潮流,這對美國而言可不是好消息。眾所周知,美元作為美國稱霸世界、割全球韭菜的利器,其主導貨幣的地位難以撼動。 然而美元超發引起多次重大違約,美國通過印鈔拯救本國經濟同時轉嫁通貨膨脹到其他國家,讓全世界承擔美國的債務,這一筆一筆,都對美元的形象產生了負面影響。
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美國持續衰弱和影響力持續下降,去美元化也成為席捲全球的一股潮流。 如今,全球范圍內「去美元化」的進程,意味著不少國家對作為世界貨幣的美元信任程度降低,同時也意味著對美國這個國家的信譽,已經處於破產邊緣了。
9. 伊朗現在用什麼貨幣結算石油
最近,世界主要產油大國沙特表示,將會考慮以人民幣結算石油。
每年在沙特出口的石油中,四分之一都要流入中國。實際上,除了沙特之外,還有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等產油國都表示,將開啟「去美元化」進程,在石油結算過程中將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
一些專家表示,沙特、伊朗、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開始用人民幣結算,不僅說明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是越來越高了,而美元的國際地位卻在不斷的下滑,石油美元體系遲晚會有崩盤的那一天,可能會遠比所有人想像中來得更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