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和伊朗做鐵礦生意有什麼風險

和伊朗做鐵礦生意有什麼風險

發布時間:2023-02-19 12:38:48

① 伊朗客戶能做嗎

當然可以做了。LC不建議做,因為國內基本沒銀行願意接收。樓上有說昆侖銀行的,今年昆侖銀行已經被美國制裁。一般他們都是從歐洲或者DUBAI打過來錢,現在伊朗國內貨幣貶值厲害,付款成本比較高。我們跟客戶10%訂金都在做,個人覺得你們可以做30%訂金,50%訂金不太現實,當然你可以從給客戶節約成本方便勸說客戶。通常沒有客戶願意付50%訂金,是你也不會這么干。自己權衡吧。

② 伊朗鐵礦石價格倒掛嗎

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伊朗鐵礦石價格倒掛。礦石是指可從中提取有用組分或其本身具有某種可被利用的性能的礦物集合體。

③ 如何在國內做鐵礦石生意

國內中大型的鋼鐵廠多數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由於是富礦,這樣的成本甚至要低於從國內采購鐵礦石。但近兩年澳礦石漲價了很多,但進口礦石的局面沒有改變。國內礦石生意我猜沒什麼利潤吧!!不如煤和石油呢,國內大連有石油有期貨市場,不過有些風險,需要緊盯著中東局勢啊,呵呵!

④ 伊朗鐵礦石多少品味以上征稅60%還是65%以上,還是所有的鐵精粉

都有的60%以上的都有!

⑤ 伊朗鐵礦充足嗎

根據美國地調局統計,伊朗鐵礦石儲量為25億噸,位於世界第10位,鐵金屬儲量為14億噸,平均品位較高。

⑥ 鐵礦石屹立不倒,國內鋼企虧損么,如果虧損為何出口

這么說吧,鐵礦石大幅上漲,會給人們一個錯覺,就是鋼企原材料成本大幅提高,那麼鋼廠的利潤大減,甚至是虧損。其實,鋼企的日子還是很好過的。

一般正常企業經營,如果虧損,你還大量生產么?我想正常的企業不會這么干。看看棉紡織企業吧,進入消費淡季,不賺錢,就限產或者直接放假好了。國內鋼企的噸鋼利潤只是下降了而已,況且鋼材的產量還大幅增加。

鋼鐵產量大幅增長的背景下, 鐵礦石供給趨緊導致鐵礦石產業鏈地位抬升,進而大幅侵蝕鋼鐵利潤空間。整體而言,在鋼弱原料強勢格局下, 鋼鐵產業鏈地位邊際趨弱且盈利快速回吐,2019年前4月中鋼協重點鋼企實現利潤總額232.5 億元,同比下降22.83%。

我國是全球鋼鐵產量第一。對於鋼鐵產量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全球產量看中國,中國產量看河北,河北產量看唐山。這么大的產量,僅靠國內地產和基建,是消耗不掉的。只能出口,鋼企虧損盈利與否,都需要出口,否則全都壓在倉庫里么?這部分多餘的產量,就是靠出口來消化的。

所以說,原材料上漲並未讓鋼企虧損,而出口則是一個銷售渠道,消耗多餘的產量而已。

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凡是不針對問題本質回答,只要是黑中國、黑體制,扯到貪污腐敗的就很多贊,真正優秀的圖文分析反而沒人看,真是有趣!

首先需要探討一下鋼廠現在是否是虧損的?

自從年初巴西淡水河發生潰壩事故之後,鐵礦石價格已經漲了8個月了,以青島港61.5%澳洲粉礦為例,目前干基含稅價格960元/噸。 但是很奇怪的是,鐵礦石價格的上漲還沒有傳到到鋼材價格上?

一方面巴西淡水河是突發事件,不是結構性問題,鋼廠很難去改變生產計劃;另一方面,7-8月份是鋼材的消費淡季(夏季炎熱,開工率低;),這就導致了當前鋼材價格並沒有跟隨鐵礦石上漲。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鋼廠的利潤被不斷壓縮。

近期唐山地區鋼廠的螺紋鋼毛利曾跌至500元/噸,但是利潤仍然處於 歷史 的中位,當然還要去除掉費用以及軋製成本等,利潤可能就在200-300左右。當然並不排除一些成本管控較弱的鋼廠已經虧損了,市場上總有做的好做的不好的。 但是這一現象我認為不會持續,隨著鋼廠「金九銀十」的到來,鐵礦石和鋼材的價差肯定會縮小,鋼廠利潤也會隨之增加。

我們假設鋼廠現在就是虧損的,為什麼還要出口?

1、訂單。鋼廠生產的東西並不是我今天生產了,明天我吆喝著去賣,早就已經簽訂好了訂單,下游也是如此,我需要什麼東西肯定是要先備好貨的,臨時去買一方面不一定買得到,另一方面價格肯定會比正常購買要高。所以雙方都願意去簽訂單,那麼有出口貿易的鋼廠就必須要出口。

2、客戶。客戶資源是任何鋼廠都不會去舍棄的,ok,你賺錢的時候你就賣給他,你虧錢的時候就不賣了么?客戶關系怎麼去維系,這種不牢固的關系必然會被其他競爭力撕裂然後形成牢固的合作方,而原來的就只有被淘汰。所以,即使虧損也不得不出口。

最後希望大家能開朗一點,別那麼腹黑,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見諒。

從整體看,未來鋼材的產量增速將大於鋼材消費的增速,鋼鐵過剩的危機也會臨近,但就目前而言國內鋼企還不至於到虧損的地步,一方面都有一定的鐵礦石儲存,另一方面利潤空間還是有的。

而且2012年左右國內鋼企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普遍虧損期,因為鋼企大部分會有一定的國家力量在裡面所以是可以支撐的,如果企業不運作可能虧損更加嚴重,所以堅持出口還可以增加收入來源,包括有一些涉及到國家層面的因素

為何虧損仍要出口?緣於國內需求不足,即供大於求。舉個例子,本來國內只要10斤鋼,但生產了20斤。那多餘的10斤呢?出口當然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至於虧損要這樣算,假如不出口,10斤就成為庫存。假如第2年國內還只需10斤。理論上就不需要生產了。那麼鋼鐵行業的上游也構成了大量庫存,這樣對整個行業造成的影響就很大。正是由於私有制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才造成正常經濟周期的自然循環。從而誕生了華爾街模式,即反向推動。但這個模式本身並不解決問題,只是把問題往後拖延一下。且還能造成更大的危機。對中國來說,房地產和基建很多都是由於反向推動而興起。

雖然2019年鐵礦石價格的漲幅已經達到80%,但並不一定會造成鋼企原材料真實成本的升高同樣的幅度,除了匯率影響以外,還要看企業有沒有為鐵礦石原料做風險對沖計劃,因此並不一定因為原料價格上漲就會出現虧損,還是要看具體的運營情況和市場情況。

國內大型鋼企都是規模化經營,采購的鐵礦石和煤等原材料的數額都是非常巨大的,而根據生產的特點和計劃,都不是馬上采購馬上排單生產,需要做比較長一些時間的采購計劃,特別是需要進口優質鐵礦石的企業,海運時間並不短,需要考慮價格的變化對成本產生的影響,需要提前做好計劃,在金融市場上預先買入等值的合約進行風險對沖,以鎖定成本。

因此如果控製得當,計劃得好的話可以控制住成本,比如年初做好計劃的鋼企,如果當時用了對沖的策略,即使現在購買,也可以把價格鎖定在年初的價位,實際成本並沒有漲得那麼大。

至於產品的出口,完全是市場行為,與市場需求和鋼企的銷售策略相關。我國是鋼鐵生產大國,而鋼鐵是全球通用的必用產品,在建築、 汽車 、家用電器等等很多行業使用廣泛。布局海外,是很多企業都在做的事,可以根據營虧調整產能和優化成本,沒有一家企業會長期虧損地做生意。

總的來說,鐵礦石原材料上漲並不是對所有的企業都會產生致虧的影響,而產品出口是市場行為,海外市場是鋼企重要的銷售市場,只要不是支撐不下去,應該都不會輕易放棄。

這個問題太好回答了,剛開始大力的補貼,用於傾銷戰爭,等我們佔領了市場以後,我們再來慢慢的增加它的價格,就像以前的美團外賣一樣,以前的外部美團外賣和餓了嗎平台,大量的補貼用戶,讓用戶產生這么一種依賴感,讓用戶產生這么一種吃東西必須要點外賣這種習慣。等他們100%控制市場以後,他們再來慢慢的採摘成果,收獲勝利的果實,這個時候就可以慢慢的提價格了,因為市場都被你控制了,人家沒得選,所以鋼鐵市場也是這樣,剛開始大量的補貼用戶,甚至於虧本做這個生意,等我們控制了全球鋼鐵市場以後,我們中國鋼鐵企業就可以慢慢的提高價格了,因為到時候人家沒得選,到時候就是我們中國鋼鐵企業的天天下。

中報業績檔口,投資人還是暫時迴避鋼鐵水泥,但是整體上看,中國鋼鐵行業經歷了產業調整情況正在好轉。

其實鋼鐵行業直觀行情如下兩張圖:

這是過去一年鐵礦石的走勢圖,一條毫無疑問的上漲曲線

上圖來自鋼之家,提取國內的鋼鐵價格走勢,你會發現實際上鐵礦石的漲價因素沒有傳導到鋼鐵的價格,也就是國內鋼鐵價格在下跌或者平行走勢。

對於出口,那是不是存在國內外的價差呢?

不能說一定國際鋼鐵價格就高於國內,實質上國內和國際鋼鐵價差在不停的變化,由於我國是鋼鐵的主要生產國,佔到一半以上的產量,所以基本上國際市場鋼鐵的定價可以以我們國內的定價為參照。但各國的需求和各國國內房地產建造的具體情況掛鉤,比如歐洲依然有些蕭條,而美國需求略微強勁。

總結:實際上很好理解為什麼要出口。從行業來看,鐵礦石連續上漲,而鋼鐵價格沒有出現明顯的上漲。因為全球需求增長並沒有那麼快,而鐵礦石由於1月份巴西水災導致整體的出口量減少。但預計這種狀況是暫時的,鋼廠不能因為一些短期的因素而改變生產計劃退出市場。那麼一些富餘產能的鋼鐵出口也無可厚非。

由於供給側改革,和產能優化退出,實質上鋼鐵業今年1-4月情況還算可以,在鐵礦石漲價大背景下,利潤率平均在3.5%,2018年利潤率曾達到過7%,這說明政策層面的動作是有效的,提高了現有鋼鐵行業企業的盈利能力,提高了產品質量,壓縮了粗鋼低效率產量。

而現階段,個人認為也許鋼鐵的巨大產能輸出會成為一種利器,擠壓他國的鋼鐵產業,逐漸控制全球鋼鐵產業鏈。當然了,需要保持正的利潤率,還要應對他國貿易保護主義主導的反傾銷調查。

但投資人依然不可能在年中看好鋼鐵股票,要等待鐵礦石和鋼鐵價格之間的倒掛被逐步的磨平,畢竟鋼鐵行業屬於周期性行業,和房地產又掛鉤,而最近房地產貸款方面正在收緊。當然倒過來的價格壓力也會讓鋼鐵行業加速產業轉型和優勝劣汰,提高產品附加值,這條路任重而道遠,但如今不得不走。

虧損是假!利潤進了官員腰包是真!還記得那年澳大利亞礦石暴漲幾百倍的事嗎?那是把國家的錢給了澳大利亞!賣了國後,然後國內官員得到了幾十倍的回扣!!!高管沒有好東西!為了私利他們可以賣國啊!!~

中國少建點房子,鐵礦口怎麼漲,鋼鐵企業需求大,帶來高房價,高污染,美國那麼有錢,為何高樓大廈沒中國多呢?

國企越虧老闆一一年薪越高、回扣越多

⑦ 與伊朗客戶做生意30%TT 70%開船後收到到港通知付餘款安全嗎

是有風險的,如果那70%餘款他不付的話,你只能轉賣給其他當地客戶,或者退運,當然這些都是很麻煩的。不過這個條款也算是條件還不錯的了,一般客戶付了30%的定金說明也不是鬧著玩的,他不要貨的話,30%損失也不小了。那邊的信用證很麻煩,費用很高不說,很多銀行都不接受伊朗信用證。T/T還是不錯
我們公司一般都是接受這樣的條款,當然前提是覺得和客戶談得還比較愉快,感覺他有誠信才合作。如果都覺得這個客戶不怎麼樣,建議再好的條件也不要做了,除非發貨前全部付清,否則其他的付款方式都有風險的,畢竟做生意本身就往往會有風險。

⑧ 與伊朗做生意有什麼後果

你需要擔心幾個事情: 1。你能否從伊朗收款,伊朗的收款非常困難。 2。美國不會對一般公司進行制裁,只對大公司,所以看你公司是否夠大,如果夠大,就不要做伊朗項目。如果只是幾百萬的項目,那就無所謂的。

⑨ 中國買伊朗石油美國怎麼不制裁

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季莫費耶夫對媒體表示,美國不會將中國公司列入對伊制裁名單。他說:「中國將繼續購買伊朗石油。美國將中國公司列入對伊制裁名單的任何企圖,都將成為中美之間非常嚴重的政治問題。」

懷疑季莫費耶夫這番話有點挑畔離間不懷好意。認為美國不會對中國企業進行制裁的想法是有些天真。中國可以拿對美國油氣的進口作為牌,這也是很有力量的;中石油那是相當不怕美國制裁,美國制裁只會制裁自己不向中國賣油。當然,中國採取規避制裁的保底手段不容忽視。不要過分剌激特朗普,一定要低調低調再低調,悶頭發大財。

有人說,「伊朗根本就看不起中國,不過是沒辦法了而已,一旦取消制裁,馬上撲到西方懷抱。」這次特朗普給它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課。對於我們說,能賺錢能獲利才是王道。

看多了美國的大棒外交新聞,有時候會有一種天真的想法:不僅僅是我們的外交工作做得好,還有我們愚蠢的對手太過慷慨,將權力利益拱手相讓。我們現在收獲的,是開國領袖留下的獨立自主外交大政方針的紅利。

⑩ 和美國沒有生意往來,沒有瓜葛的公司可以進口伊朗的石油嗎

可以,問題是你怎麼結賬?拉幾飛機現金?人民幣現金不好使,人家不要,用美元?從哪裡來美元現鈔?銀行轉賬?那麼問題就來了,沒有一家銀行敢經手你們之間的業務,如果被發現有銀行敢這樣做,那就等著制裁吧。即便是用黃金,也得表現吧?國際上可能就美國做這個業務,你給伊朗送一噸黃金去,他也花不掉的,沒有用。還有,如果安理會通過了決議而你公司不遵守那就不是你這家公司的事情了,是你國家的事情,最終還是要被制裁,遵守公約條約是一個負責任國家應該做的,你不去遵守,那肯定要吃虧的。了解一下中興……再說了,為什麼要跟伊朗做生意?他們掙錢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在地區製造恐怖氣氛,襲擊以色列,這樣不太好吧?

說的這么通俗不知道能不能理解?

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制裁,有很多種形式的,有經濟、軍事、外交等手段的制裁以及針對某一特定領域的制裁,總的來說分為有限的制裁與全面的制裁。

全面制裁很容易理解,就是對你實行全面封鎖,不但美國不和你有任何往來,別的國家也別想與你有往來,別的國家如果與你有生意往來,那麼這個國家也有面臨美國制裁的危險。比如過去美國對古巴長達四十多年的經濟、軍事封鎖,就是全面的制裁。1996年2月,美國飛機入侵古巴被擊落後,美國國會通過了《赫爾姆斯一伯頓法》,該法案就規定對所有與古巴有經濟往來的外國公司實施經濟制裁。今天美國仍在實施的對朝鮮、伊朗的經濟制裁,也屬於較大范圍的經濟、軍事制裁。

有限的制裁打擊面就少多了,可能只是針對某一個或幾個領域的行業、商品及有關人員進行制裁;沒有被制裁的行業、商品及有關人員還是可以與美國保持正常生意往來的。比如在克里米亞獨立問題上,美國對包括俄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副總理羅戈津以及總統普京的兩名顧問在內的7名俄羅斯政府官員、軍方人員、外交人員進行了制裁,對他們實施簽證禁令和資產凍結等制裁措施,但不在名單內的俄羅斯其他官員不在此列。

如果從軍事角度來看,全面制裁就是戰爭全面開打;有限制裁則更像精準的局部的小規模的打擊。

經濟制裁,是美國干涉別國內政最常用的手段,也是世界上使用經濟制裁手段最多的國家。從一戰至上世紀末,美國針對其他國家的取消援助、經濟禁運和貿易等制裁行動有115次,其中的104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採取的,61次是冷戰結束後的近5年內發起的。新世紀後,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各種制裁更是多如牛毛,比如近期對土耳其、伊朗、敘利亞、巴基斯坦……甚至中國、日本。

回過頭來說題主的問題,因為美國退出伊核條約重啟對伊朗的制裁,這個制裁面是較大的,其中就包括經濟、軍事、外交等多個領域。比如美國就禁止他國出口武器給伊朗、並對伊朗很多高官實行外交制裁,不過傷害最大的還是經濟制裁,嚴重破壞了伊朗的經濟發展。而特別強調對伊朗石油領域的制裁,更是對伊朗致命的一刀。這個制裁是很嚴厲的,世界上不管你與美國有沒有生意往來,只要你敢和伊朗做石油生意,你都會面臨美國的制裁,這個制裁包括經濟、外交甚至軍事上的制裁。所以,許多國家是很難承受這種制裁的。比如巴基斯坦,美國在阿富汗反恐戰爭告一段落後,美國以巴不聽話為由,取消了每年對巴的數十億美元的援助,就讓巴基斯坦經濟立刻陷入困難之中。又如近期的土耳其,因與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不對調,立時就讓美國搞得金融系統幾乎崩潰,中國的中興公司幾乎破產,也是如此。如果經濟制裁手段不能解決問題,美國還會直接軍事手段制裁。比如1989年美國入侵巴拿馬、911後入侵阿富汗就是典型的例子。

當然,如果你能承受得起美國的各種制裁手段,有沒有與美國有生意瓜葛,你都可以進口伊朗石油的。只是,當今世界上怕是找不出幾個能承受此壓力的國家了。

可以。但是還有一點補充:你不用美元結算,不用通過國際銀行轉帳,帶上你國的貨幣或伊朗背,以後也永遠與美國沒關系,有事別找他求他。這些都沒問題了,去吧,孩子。

還要補充一點:如果遇見了美國艦隊封鎖海上,那艦炮陣仗你肯定通不過,也不敢通過,他也不會讓你通過。一句喊話STOP!你立馬急剎車叮里當啷的。再來句返回!只能乖乖原路退回。硬闖?速度不是軍艦對手。再說你全船都是石油,他拉炮拴,船長大人你是交油還是喂魚,你自己看著辦。特么你很睿智。別中彩彈。祝福你哦。

當然可以!為什麼我們在去年會突然開放石油領域讓民營進入,這實際上就是為了鑽美國的這個空子,美國提出要制裁這些公司,好呀!我就整一些跟美國沒有瓜葛的空頭公司,讓這些空頭公司去進口伊朗的原油,然後再轉手賣到國內,這樣美國就沒招了。

不過呢,現在也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由於三桶油壟斷了市場導致民營企業沒有自己的大型煉油廠,而我們短期內又無法投建足夠多的大型煉油廠,這使得我們國內對伊朗原油的消化吸收能力大幅下降,現在在大連港口就囤積了好幾船的伊朗原油還來不及卸貨下來。之前普京總統訪華的時候曾跟我們簽署了出口大型煉油設備的合同,目的也是應對美國的對伊石油出口制裁。

其次,美國的制裁是全方位的,油輪也是一個大問題。現在美國政府的禁令是把所有替伊朗服務的公司全部納入制裁對象,這意味著替伊朗運油也在制裁對象里,我們國內有太多對外貿易公司在美國都有業務,這使得他們不敢派油輪運油了。現在我們也跟俄羅斯達成協議,由民營企業租用俄羅斯油輪幫助我們運輸原油。

當然可以,包括你個人。如果在美國沒有資產,不打算去美國 旅遊 ,不用SWIFT支付石油貨款,有什麼不可以。

伊朗現在已經不用美元支付,改用歐元,人民幣,盧布,盧比等貨幣。

中國三桶油,歐洲,印度的跨國公司等都會停止進口伊朗石油,因為有資產在美國。

中國的中小企,在美國沒用業務,主要供應伊朗市場的,現在是最好的機會,因為競爭少了很多。

歐洲剛完成了SPV(歐元國際支付系統),現在可用,相信一些細小公司會通過俄羅斯買伊朗油。

中國ClPS(人民幣支付系統)已經用了一段時間,中國還有個人民幣石油期貨中心,伊朗除了賣給小型企業外,也可以在期貨中心以人民幣賣油,買中國產品,或買黃金。伊朗已經在大連保稅倉儲備了很多石油,可能是供期貨買家提貨的。

現在好像伊朗油在期貨中心倘未出售,開業大吉時,將是一番景象。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已經宣布中國會繼續購買伊朗油,如果伊朗真的用期貨中心,我們又多了一個油種選擇了。

所以如果你支持伊朗的話,以後伊朗油在期貨中心上市,可以去買幾手。

伊朗規避美國對該國石油禁運的做法很多,其中就有和一些用油國家設立專門對伊朗進行貿易往來的公司運作。

所以題目所言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在現實中木叔也接觸過類似的案例,換句話說,在現實中也是存在的。

美國人知道不?當然知道。但只要這些公司不用美元,美國人的制裁其實也沒有太多辦法。

當然,如果美國要像英國一樣,掌握這些企業和伊朗石油交易的動向,在海上扣押和攔截油輪的話,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為什麼和美國沒有生意往來,就可以進口伊朗石油?

主要是兩個原因:

1)美國對伊朗的石油禁運其實本質上讓全世界的公司二選一。

也就是要和美國做生意,就別和伊朗做生意。

因為任何經濟來往都會有痕跡的,只要想查就能查出來。

沒人能掩蓋的了。所以美國的這個做法就讓很多公司為難。

畢竟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和他們往來利益可能更大。

所以一些同樣和美國有生意的公司,對伊朗就忍痛割愛了。

而沒有和美國往來的公司,當然不存在二選一的問題。

2)美國對伊朗石油禁運的手段是切斷美元交易渠道。

如果和伊朗做生意的公司,不用美元的話,美國人還怎麼切斷他們的美元交易渠道?

這也就是為什麼歐洲人要弄出一個繞過美元,用以物易物的形式來和伊朗做生意的instex的原因。

而題目所言和美國沒有往來的公司,基本上肯定也不用美元。

這就便利了和伊朗的貿易往來。

當然美國人也能查到他們之間的交易記錄,如果想報復的手段也是很多的。

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只是美國人對伊朗的石油封鎖,其實也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在有其他利益的時候,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1、想要繞開美國直接進口伊朗的原油,不管有沒有和美國有生意往來,都要做好承受制裁的風險,目前全球大部分的貿易結算用的還是美元,僅僅這一點就受到限制,如果是非常少量的進口,這就要看是否值得通過伊朗渠道來進口了。

2、如果進口量非常大,站在伊朗角度是值得冒險的,但是美國絕對不會允許出現這樣的事情,可以從去年各國的反應看,韓國日本、印度都相繼減少甚至暫停了對伊朗原油的進口,一個國家都退讓了,更何況是一個企業,風險根本無法承受。

3、如上所說,想要進口還是可以的,但是要維持在一個相對小量的范圍,或者說一個讓美國默認的一個范圍內,伊朗雖然在美國的制裁下原油出口大幅下滑,但是還維持在150萬桶/日的水平,這還是明面水平,暗地裡還是在不斷的出口的,這雖然是暗地裡進行,但也需要一定官方背景的允許下進行,因此如果沒有官方支持,也很難進口。

4、雖然美國目前在制裁伊朗,不管是經濟上還是黃金領域,但並不意味著伊朗就不收其他的資產,此前伊朗就曾暗示可以以物換物,而 歷史 上,也發生過斯里蘭卡「以茶換油」,土耳其「黃金換油」的例子。

所以說,想要進口伊朗原油也並非毫無辦法,但是需要承受很大的風險,並且要有相對硬的實力,否則就得不償失了!

很顯然,如果你只做伊朗生意,不使用美元付款,而且沒有其他國際貿易業務,更加沒有美元資產(無論是否在美國),那麼當然可以進口伊朗石油,並且接受美帝的制裁。

這個話題,其實就是體現了美元霸權和美國金融實力橫行世界的威力。正常情況下,美國對一個國家、一家企業進行經濟制裁,最簡單的一件事情,就是切掉對方使用美元進行銀行轉賬的可能性。對於一個正常的、需要進行國際貿易的國家或者企業而言,不能使用美元,相當於我們今天上街買東西,不能使用某付寶和某信支付一樣,你要麼刷實體信用卡,要麼付現金,很不方便吧!但是,國際貿易更加嚴重。

首先,美元霸權之所以叫做霸權,那是人家江湖地位決定的,不是我自己封個霸權我就能霸起來的!自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就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那時候美元等價於黃金的信用。而且,由於美國那時候的生產能力佔到了世界的一大半,大多數國家都要買美國貨,所以美國當仁不讓地確立了美元的地位。

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今天用美元買東西,除了付現金以外,通過銀行給國外的供應商或者客戶打錢,是怎麼完成的呢?那就是,無論是不是美國的銀行,只要用美元的,都要使用的SWIFT系統,中文名稱是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信協會 這是1973年成立的一個國際銀行業合作組織,實質控制權掌握在美國人手上。通過SWIFT系統,世界各大銀行之間,按照客戶指令,或者按照自己的業務需求,將美元從一家銀行的某個賬戶,匯至另一家銀行的某個賬戶。關鍵問題是:全程受到美國的管控。

因此,美國要制裁伊朗以及與伊朗做生意的公司,直接從SWIFT系統裡面,將伊朗相關的賬戶,以及與伊朗做生意的公司、銀行的相關賬戶,全部封掉就可以了。那些賬戶裡面的美元就相當於被凍結在裡面了。所以,大家現在如果出境做生意,有條件在外國的銀行開戶,會發現有些大銀行支持CIPS系統,中文名稱是人幣跨境支付系統,是專司人幣跨境支付清算業務的批發類支付系統,為的就是繞過美帝管控。懂的人,懂了吧!

因此,美國憑借SWIFT系統,以及遍布全球的屬於美國或者有很大業務在美國進行的國際銀行的控制,可以輕輕鬆鬆地在經濟和金融上制裁他們想要制裁的國家和企業,乃至個人。要麼通過SWIFT系統把你賬戶的美元付不出去,要麼如果你不幸在美國的銀行裡面有存款,那就直接命令美國的銀行凍結你的所有賬戶。沒錢了看你還怎麼蹦躂!

所以說,如果沒有美國資產,沒有在美國能夠控制的銀行裡面的存款,也不打算使用美元做國際貿易,那是確實可以進口伊朗石油,反正上了美國黑名單也無所謂,畢竟他不能跑到國內來制裁你。有人會問,歐洲不是也搞了自己的歐元和支付體系嗎?和歐洲做生意不行嗎?這個就要看美帝的態度了,畢竟人家強硬起來,可以把阿爾斯通的高管抓起來,然後逼迫阿爾斯通把掙錢的業務賣給美國通用電氣。難道還不能再在金融領域干點類似的事情嗎!

(歡迎關注探為觀指)

可以,但是很難。前提條件是這家公司不能用美元結算,包括轉運、存儲伊朗石油的船運公司也不能跟美國有任何業務往來,光這一點,就非常難以實現。而且現在國際物流公司都會因擔心受到美國的金融制裁,而拒接涉及伊朗石油的相關業務。

結算方面,有幾種方式可以規避美元制裁,最直接的是跟伊朗開展易貨貿易。以食物或者鋼鐵鋁等其他大宗商品,與伊朗石油公司進行等價交換。俄羅斯就是這樣與伊朗進行原油交易的,而規避美國的監控和制裁的。

或者繞開Swift美元結算體系,採用歐盟的instex的結算體系,直接規避美元的使用。但前提條件是這家公司是歐盟的或者得到允許可以採用instex結算工具。

這次特朗普是存心要把伊朗搞死,最狠的一招就是禁止任何國家從伊朗進口原油。大家都知道,伊朗的經濟命脈就是原油產業。一旦每天上百萬桶原油出口已下降為0,伊朗的經濟距離破產,真是不遠了。

假如一家和美國沒有任何商業往來企業可以從伊朗進口石油嗎?理論上來說,只要沒有被美國抓到把柄,是可以的。在這之前中國,中國的中興 科技 一直在和伊朗做貿易,後來被美國發現了,於是把中興公司往死里整。中興公司,被迫交了14億美元的罰款,並保證不再與伊朗做生意。

美國是如何監控一家企業是否與伊朗有貿易往來呢?最主要的手段是通過支付系統,查看該企業與伊朗的公司是否有貿易往來。這個系統就是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Telecommunications---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

目前佔世界主導地位的國際支付體系SWIFT,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總部位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它是一個國際銀行間非盈利性質的國際合作組織,連接著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0多家銀行和證券機構、市場基礎設施和公司客戶,為國際 社會 提供支付結算服務。

雖然這個組織總部並不在美國,美國是有辦法控制他的。美國通過該平台掌握有關國家、機構或個人的金融交易信息。之前是由美國通過系統獲得信息並實施制裁的先例的。

「911事件」發生後,小布希總統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利法案》(IEEPA),授權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可以從SWIFT調取「與恐怖活動有關的」金融交易和資金流通信息。

2003年,美國在制裁朝鮮的同時,通過分析SWIFT和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即CHIPS)數據,發現澳門匯業銀行與朝鮮之間存在交易。

基於這一調查結果,2005年,美國財政部依據《愛國者法案》,對有52個朝鮮客戶及其2500萬美元存款的澳門匯業銀行進行制裁,凍結該筆資金並切斷該行同美國財政體系聯系,導致該行發生大規模擠兌,其他銀行被迫中斷與其進行金融交易。

在公司想要從伊朗進口石油,規模不可能太小吧。規模一大起來,金額就會很高,不太可能使用現金結算,就會使用到國際金融支付系統。當然你可以說,我不使用Swift系統。可以。目前國際上確實不止這一個系統,但美國有能力從每一個系統獲得他想要的信息。

閱讀全文

與和伊朗做鐵礦生意有什麼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雨季燕窩哪裡買 瀏覽:855
越南人嫁到中國需辦哪些手續 瀏覽:938
移民到中國需要多少錢 瀏覽:690
為什麼nike球衣產地是印尼 瀏覽:312
印尼雞在中國賣多少錢一隻 瀏覽:895
義大利為什麼當街抓老人 瀏覽:430
印尼盾全套需要多少錢 瀏覽:427
銅鑼灣為什麼這么多印尼人 瀏覽:764
250人民幣等於多少印尼盾 瀏覽:881
伊朗誤擊烏克蘭客機死多少人 瀏覽:518
如何看待印度總理莫迪 瀏覽:431
義大利面怎麼壘起來 瀏覽:244
德國英國奶粉怎麼區分 瀏覽:517
中國大項目有哪些內容 瀏覽:101
越南拘留所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969
洛奇義大利什麼馬 瀏覽:192
印尼cod物流多少錢 瀏覽:312
2021年印度疫情死多少人 瀏覽:115
伊朗什麼時候產量下降 瀏覽:664
中國為什麼能贏的論文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