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為什麼短時間能造出巡洋艦

伊朗為什麼短時間能造出巡洋艦

發布時間:2023-02-04 18:05:39

Ⅰ 為什麼現在世界各國都不在造巡洋艦了

巡洋艦是海軍中比較老的一個艦種,差不多和戰列艦同時誕生和發展。
早在17-18世紀的帆船時代,巡洋艦是指那些裝備火炮較少,一般不直接參與戰列線戰斗,而主要執行巡邏及護航任務的快速炮船。當時最好的巡洋艦是英國的阿拉巴馬號,它是一艘多桅帆船,採用蒸汽機推進,排水量1040噸。
19世紀末,隨著戰列艦的崛起,巡洋艦、特別是裝甲巡洋艦得到迅速發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巡洋艦的發展速度加快,質量也有明顯提高,排水量已經達到3000-4000噸。航速25-30節,艦炮口徑一般為127-152毫米,個別達190毫米,已經具備壓制敵驅逐艦,引導和支援己方海上兵力進行作戰的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巡洋艦主要分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和輔助巡洋艦三種類型。重巡洋艦的噸位已經達到2-3萬噸,航速32-34節,續航力1萬多海里,裝甲厚達127-203毫米。艦上裝有八、九門203毫米口徑的艦炮,射程20海里以上,主要用來攻擊敵水面艦艇和岸基目標。另外,還裝有10—16門副炮,口徑130毫米以下。同時,還裝有幾十門自動炮,用來打飛機和小型艦艇。例如,二戰中美國的阿拉斯加級巡洋艦就達30000多噸,裝有9門304毫米的艦炮。有的巡洋艦上還可以攜載三、四架水上飛機,用來校正艦炮射擊的精度和進行偵察。這種重型巡洋艦和戰列艦一起構成威力強大的海上堡壘,曾經稱雄於世界海洋一個多世紀。
1922年限制海軍軍備的華盛頓條約簽署之後,戰列艦、航空母艦和巡洋艦的噸位和數量受到了嚴格限制。為了不違反條約規定,各國開始發展輕巡洋艦。這種巡洋艦噸位在10000噸以下,航速很快,可以達到35節,艦上裝有6—12門主炮,口徑在127—133毫米左右。另外,裝有8—12門127毫米以下的副炮和幾十門小口徑炮,同時配有魚雷和水雷等武器。有的艦也攜載2—4架水上飛機,主要用來偵察。由於這種輕型巡洋艦在條約中沒有具體規定,所以各海軍大國開始打擦邊球,搞了許多小動作。比如英國建造的條約型巡洋艦,在設計時按照190毫米大口徑艦炮的設計,但在配備武器時卻採用了152毫米口徑的艦炮,等條約失效後立即更換大口徑艦炮。日本也是這樣,先裝備5座155毫米炮,然後突然換裝5座203毫米大口徑炮。

二戰以後,巡洋艦在數量上急劇減少,主要是提高質量。從技術的發展方面來看,主要是採用了核動力裝置,裝備了導彈武器和攜載直升機作戰。發展核動力巡洋艦的主要是美國和前蘇聯海軍,美國在八個級別的巡洋艦中有五個級別採用了核動力推進,而前蘇聯只有一級艦採用了核動力裝置。從噸位方面來看,二戰後建造的巡洋艦噸位基本都在10000噸左右,只有前蘇聯海軍發展了一級基洛夫級,排水量達到28000噸,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級巡洋艦。
由於導彈技術的迅猛發展,一向以裝備幾十、上百門艦炮為主要攻擊武器的巡洋艦開始換裝導彈,艦炮只作為輔助性武器。前蘇聯海軍的基洛夫級巡洋艦是世界上第一艘採用導彈垂直發射裝置的艦艇,採用這種裝置後,艦艇的載彈量增大,導彈發射速率顯著提高。基洛夫級上裝有250多枚防空、反艦和反潛導彈,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雖然噸位只有它的三分之一,但載1990年以來,由於40年冷戰的結束,世界形勢出現了裁軍的趨勢,巡洋艦又面臨一次大的考驗。人們發現,兩、三萬噸的大型巡洋艦和幾千噸級的驅逐艦所用武器相差不大,都是導彈、艦炮和直升機,所不同的只是攜載數量的多少而已。所以,人們對於是否還有必要繼續建造新的巡洋艦提出質疑。美國現役所有核動力巡洋艦在2000年前全部退役,開始研發新型的CGX巡洋艦,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暫時擱置了該研發計劃,轉而研發DDG1000驅逐艦。俄羅斯由於經濟衰落已難以繼續建造大型戰艦,只能對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進行改裝,改裝後的巡洋艦將在2020年前服役。彈量已達到122枚。另外,為了進行反潛作戰,艦上還可攜載2架直升機。

Ⅱ 伊朗擁有航母嗎

伊朗的海軍很弱,沒有航母

目前伊朗海軍的家底有:

3艘俄制基洛級潛艇



其它的就是些快艇之類的了。


伊朗海軍的艦船老化,自製新船水平較差,尤其缺乏先進的武備和電子設備。剛剛結束的中、俄、伊三國演習,伊朗船隻缺乏防空的漏洞暴露無遺,整個演練全靠中國驅逐艦防空。

Ⅲ 巡洋艦是如何誕生的

大家都知道,現代巡洋艦是一種強有力、多用途的水面戰艦,是現代海軍的主要戰斗艦種之一,能在較長時間和惡劣氣象條件下,進行遠洋機動作戰。它裝備有與其排水量相稱的攻防武器系統、精密的探測計算設備和指揮控制通信系統,具有較高的航速、較大的續航力和較好的耐波性。通常由數艘組成編隊,或參加航空母艦編隊擔負翼側掩護,常為編隊的旗艦,當然,必要時也可以單獨執行戰斗任務。在過去的歷次海戰中,巡洋艦主要用於海上攻防作戰,保護己方或破壞敵方的海上交通線,支援登陸或抗登陸作戰,襲擊港口、基地和岸上目標,掩護己方艦艇掃雷或佈雷,以及防空、反潛、警戒、巡邏、為艦載機導航等。

其實,早期的巡洋艦並不具有以上作戰性能,甚至與這些作戰性能風馬牛不相及。我們已經知道,原始的海戰是用艦船沖撞和接舷,然後跳到敵船上展開白刃格鬥的。16世紀,由於大炮和帆船的出現並應用,海戰也從白刃格鬥變成舷側對舷側的互相射擊。而其中排成一列,用兩舷的數十門大炮進行射擊,在海戰中起決定勝負作用的大型戰艦就成了戰列艦,另一些艦載炮數量少,艦炮口徑也小,通常不直接參加戰列艦戰斗,而主要用於巡邏、護艦,這些艦船就是現代巡洋艦的鼻祖——早期巡洋艦。

早期巡洋艦常常排在戰列艦的前後,作為前鋒和後衛,有效地掩護主力艦作戰。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軍用13艘稱為巡洋艦的武裝船破壞北軍的海上交通運輸線,並襲擊其商船隊。當時,最好的巡洋艦是英國造的「阿拉巴馬」號,它是一艘多桅帆船,並裝有蒸汽機,用螺旋槳進行輔助推進,排水量1040噸。19世紀末,隨著戰列艦突飛猛進的發展,執行護衛戰列艦任務的巡洋艦也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主要海軍強國十分注重發展的一大艦種。到19世紀末期,巡洋艦已發展了兩個種類:裝甲巡洋艦和水平裝甲巡洋艦。在日俄戰爭時期的對馬海戰中,日本艦隊的巡洋艦編隊在海上發現了企圖避戰的俄國艦隊,日本巡洋艦編隊發揮己方優勢,鉗制並遲滯了俄國艦隊的前衛隊,為日本海軍主力艦隊贏得了時間,使日本海軍主力艦隊及時趕上並圍殲了俄國艦隊,取得了海戰的勝利。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巡洋艦伴隨著戰列艦的發展而發展,噸位、作戰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出現了滿載排水量3000噸~4000噸的巡洋艦,這類新型巡洋艦以蒸汽輪機代替蒸汽往復機,以燃油代替燃煤,航速由20節發展到30節,續航能力也普遍增加,艦炮多為127毫米~152毫米口徑,甚至達190毫米左右。這類巡洋艦已具備壓制敵方驅逐艦,引導和支援己方驅逐艦進行海上作戰的能力。在日德蘭海戰和其他一些海戰中,英、」德雙方交戰時大多是由作為前鋒和後衛的巡洋艦編隊首先開戰的。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還用快速商船改裝了一定數量的輔助巡洋艦,這些輔助巡洋艦一般均裝備艦炮、魚雷和水雷等武器,用於進行海上巡邏、護航和佈雷,甚至在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各國在建造大型商船時均預留炮座,以備戰時應急改裝成巡洋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巡洋艦繼續向著提高航速和增大排水量方面發展,形成了僅次於戰列艦的一種大型火炮軍艦。然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幾個帝國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美、英、日、法、意5國於1922年在華盛頓簽訂了限制軍備協定,在協定中對巡洋艦的數量和規模做出了限制,出現了所謂的華盛頓式巡洋艦:即標准排水量為1萬噸、主炮口徑203毫米,數量不得超過10門,航速要在35節以內。不久又規定主炮的口徑降為152毫米。

然而,這次協定並沒有限制住軍備競爭的勢頭,只不過在形式上作了某些變換,實際上是一紙空文。當時,德國就曾秘密建造了3艘排水量1.2萬噸~1.5萬噸的巡洋艦,然而,他們將其稱為「袖珍戰列艦」。毫無疑問,作為戰列艦,其噸位、火炮口徑均在協定的范圍之內,這3條名為「袖珍戰列艦」的巡洋艦,其速度快於當時的戰列艦,為26節~28節,火力強於巡洋艦,有8門280毫米主炮,動力裝置由8部柴油機帶動兩個螺旋槳,續航力可達2萬海里。當然,這種所謂的「袖珍戰列艦」在溫情脈脈的面紗撕碎之後就恢復了它本來的名字——巡洋艦。英國、日本、義大利、美國也搞了許多小動作。比如,英國建造的所謂條約型巡洋艦完全按190毫米主炮進行艦體設計,只不過先裝了152毫米主炮,以待條約失效後迅速改裝190毫米主炮。日本也是這樣,其建造的輕巡洋艦雖按5座雙聯裝203毫米炮設計,但裝了5座三聯裝155毫米重炮,以掩人耳目,其結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聲還未打響,所有的155毫米主炮全都換成了203毫米主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巡洋艦還有,這樣一個顯著的發展,那就是:當時的巡洋艦普遍裝備了水上飛機,每艘一般裝載2架左右,個別載4架。

Ⅳ 伊朗和越南,誰的軍事實力更強

從紙面數據上看,伊朗更勝一籌。伊朗的軍隊規模更龐大,裝備數量更多,且伊朗擁有獨立研發中短程導彈的實力,還有一定的軍工製造能力可以自己仿製坦克,自製簡單的戰機,甚至還有核研發能力,這些越南都不具備。但是伊朗的軍隊雖然規模大裝備多,裝備卻大多陳舊不堪。空軍最拿得出手的裝備是美製f-14「雄貓」雙發重型戰斗機,但是這些飛機都是幾十年前巴列維王朝還在世時向美國進口的。如今已服役幾十年,成了老爺機,加上美國長期的封鎖,伊朗空軍沒法獲取部件也沒法保養,所以這批飛機戰鬥力十分有限。而空軍其他飛機就更差了。比如美製f-4「鬼怪」、蘇制米格21、蘇制米格29等(伊朗的米格29大多是在蘇聯未解體時購入以及從薩達姆政權處獲取,機齡均超過30年,為米格29早期型號。並不是新的米格29),這些都是超期服役的老舊裝備了。陸軍那邊除了有導彈部隊以外,其他裝備則是陳舊的蘇制t-72 坦克、 蘇制t-55坦克、美製m47坦克,蘇制老式bmp裝甲運兵車,大多數都是上世紀的產物。其中t-55和m47還是冷戰階段的產品,戰鬥力可想而知。海軍也欠佳。雖然名義上規模很大,但實際上伊朗並沒有自造艦艇的能力。海軍艦艇大多為巴列維王朝時代進口的美國艦艇,從俄羅斯購買的老舊艦艇和從中國購買的導彈艇。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是三艘俄制基洛潛艇。而伊朗海軍僅有的自主製造產品是敢死隊的「zi」殺式襲擊小艇。
再反觀越南,雖然越南軍隊規模相對小,裝備數量少,但是越南並不受美國的軍備封鎖,所以越軍的裝備可以更新換代。近些年越軍已經擁有了蘇30、蘇27等俄制重型戰機,以及各式的新艦艇。包括數量比伊朗多的基洛級潛艇,並計劃建造30-40艘400噸級軍艦,以及數艘裝備德國發動機和英國雷達的輕型巡洋艦。陸軍也購入了俄制s300防空導彈和新主戰坦克。這些均比伊朗軍隊占優勢。且越南的實力並不能完全看紙面數據的。美軍、我軍都和越南交過手。而越南這種小國表現出的強大戰鬥力也十分的驚人。由於越伊兩國並不接壤,且爆發戰爭的幾率非常微小,故兩軍基本沒有可比性。但是不難想像,連中美這種大國都敢直接硬鋼的越南,面對伊朗這種級別的國家會是什麼場面。如果伊朗去主動進攻越南,那隻會比美國更慘。但是如果讓越南遠離本土的密林去伊朗的沙漠作戰,估計越軍也很難激起什麼風浪。

Ⅳ 中東地區的工業體系國家非常少,為何伊朗能仿製出世界先進武器呢

這是因為伊朗曾經和美國之間的關系非常的緊密,從而使得伊朗有足夠的機會引進西方國家的先進武器裝備,不過由於伊朗後來和美國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糟糕,也使得伊朗沒有任何機會引進世界最頂級的軍事科技。所以伊朗雖然有足夠的能力仿製世界先進武器,但是這些仿製出來的先進武器往往質量以及性能都並不是多麼的可靠。

不過我們也希望中東地區能夠保持長期的和平穩定,因為中東地區是世界重要的產油區。如果中東地區長期出現戰亂的話,會對於全世界的能源安全造成重大的傷害以及影響。

Ⅵ 伊朗軍備

軍事:伊朗武裝力量由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組成。領袖為武裝力量總司令。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最高軍事領導和國防政策的制定機構,由總統、一名領袖代表、司法總監、議長、武裝力量指揮委員會主席、國家管理和計劃組織主席及外交、內政和情報部長組成。

目前,武裝力量總兵力約60.5萬人,動員部隊約40萬人。

軍隊 由陸軍、海軍、空軍和防空部隊組成,總兵力約為30.5萬人,其中,陸軍約25萬人,編成17個師和14個獨立旅。主要裝備有坦克1500輛,其中250輛T-72、100輛T-62、500輛T-55、150輛M-47、150輛M-60等,非作戰坦克數百輛,主要是T-55型。裝甲運兵車1200輛,其中BMP型400輛、BTR型400輛1、M-113型250輛等。火炮2300門,其中自行火炮約300門(主要型號為M-107和M-109)。陸軍航空兵裝備100餘架各型直升機和運輸機。海軍2萬人,編成波斯灣阿曼海艦隊、2個海防區和3個陸戰隊營,主要裝備有各型艦艇近70艘,其中3艘"基洛"級潛艇、3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直升機和運輸機等海航機近70架。空軍3.5萬人,編成25個中隊,擁有各型飛機900餘架,其中作戰飛機270餘架,主要機型包括米格-29、蘇-24、F-4、F-5、殲-7等。

革命衛隊 總兵力約30萬人,其中,陸軍約26.2萬人,編成27個師和16個獨立旅,主要裝備有坦克500餘輛、裝甲運兵車500餘輛,火炮1000餘門。海軍2萬人,編成3個海防區,主要裝備有各型巡邏艇150餘艘、導彈快艇21艘和岸防導彈等。空軍1.8萬人,編成8個中隊、3個地地導彈旅和1個防空導彈旅,裝備各型飛機110架、「飛毛腿」B、C等型導彈數百枚。

兵役制度:實行義務兵役制,士兵服役期2年。

Ⅶ 哪個國家有巡洋艦確切數目

美國的巡洋艦

美國是世界上擁有導彈巡洋艦最多的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共發展了8級54艘巡洋艦,核動力導彈巡洋艦5個級別9艘,其中「長灘」級1艘、「班布里奇」級1艘、「特拉克斯頓」級1艘、「加利福尼亞」級2艘、「弗吉尼亞」級4艘;常規動力導彈巡洋艦3個級別45艘,其中「萊希」級9艘、「貝爾克納普」級9艘、「提康德羅加」級27艘。

「提康德羅加」級也是目前唯一在役的一級導彈巡洋艦,其它均已退役。

(1)「長灘」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該級艦僅建造一艘,艦名「長灘」號,由美國伯利恆鋼鐵公司於1957年11月開工建造,1959年下水,1961年正式服役。它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巡洋艦,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水面艦艇,它的誕生不僅在巡洋艦的發展史上,而且在核動力艦艇的發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它也為核動力航空母艦的發展提供了可行性的成功範例。是世界水面艦艇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

「長灘」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標准排水量15540噸、滿載排水量17525噸;艦身長219.9米、寬22.3米、吃水9.1米;動力:2座C1W壓水堆、2座燃氣輪機,8萬馬力;航速30節;編制825人,另可安排旗艦指揮人員68人。

「長灘」號建造的背景。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勢力大增,為了實現稱霸世界的野心,美國推行「戰略威懾」和「控制海洋」的政策。要使戰艦經常在世界海洋上游弋,就需要一種中途不用加燃料的新的動力源,於是,核動力受到青睞。1955年1月17日,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艦艇「鸚鵡螺」號核潛艇下水試航之後,美國海軍幾經爭議,決定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並計劃建造擔負護航警戒任務的核動力巡洋艦。於是,「長灘」號便開始孕育建造。

該艦具有很強的自持力。1964年,「長灘」號隨「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進行了為期65天的環球航行,中途未做任何後勤補給。該艦第一次更換核燃料是到了1965年,航行了16.57萬海里才進行的。

該艦1980年—1985年進行拉大規模改裝,拆除了過時的「黃銅騎士」艦對空導彈系統,用先進的「標准」遠程艦對空導彈取代了「小獵犬」艦對空導彈。1979年,「長灘」號裝備了2座四聯裝「魚叉」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1985年大修中,該艦又增裝了2座四聯裝「戰斧」遠程巡航導彈,使該艦真正具備了遠距離攻擊能力。該艦原計劃裝備「宙斯盾」武器系統,由於其他原因未能實現。該艦在後部上層平台上,新裝備了2座20毫米「火神」密集陣近防炮,大大提高了近程防禦能力。該艦還增裝了2門127毫米艦炮。這種艦炮適合攻擊海岸目標,並進行水面交戰。該艦還裝備1座八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架,2座MK32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改裝後的「長灘」號在武器上遠遠勝過了原型,真正具備了對艦、對空、對潛、對岸的綜合作戰能力。該級艦以裝備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宙斯盾」系統而令人注目。「宙斯盾」系統由6大部分組成:相控陣雷達、指揮決策系統、武器控制系統、導彈火控系統、導彈發射系統以及戰備檢查系統。它的特點在於:反映極快、具有搜索、跟蹤和制導等多種功能,並能同時跟蹤、處理空中、水面或水下近百個目標,是目前其它作戰指揮系統所望塵莫及的。

除「宙斯盾」外,該艦還裝有一座遠程對空警戒雷達、一部球首聲納、一部拖曳聲納,並有一套全集成的自動電子戰系統,配有快速的箔條誘餌發射裝置。

該級艦的另一個獨到之處,是在提高艦艇生命力方面作了努力。為了防火,艦內劃分防火區,設有專門的電磁門可予隔離。上層建築都用鋼制,而且加敷耐火氈,關鍵部位用高強度厚鋼板保護。全艦消防管路和損害管制控制布置,充分考慮了各種戰損下仍能進行有效的搶救,並保持戰鬥力。

1988年7月3日,游弋於波斯灣的該級艦「文森斯」號把伊朗的一架A——300B大型客機誤為F——14戰斗機。結果,一枚導彈騰空而起,使機上290名無故旅客全部遇難。在1991年1月海灣戰爭中,該級艦有10 艘參加了戰斗。1月17日凌晨,「聖哈辛托」號發射了第一枚「戰斧」導彈,打響了「沙漠風暴」第一炮。「普林斯頓」號在海灣觸雷被炸受損。

俄羅斯的巡洋艦

俄羅斯的巡洋艦前面已經講到,目前共有4級7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前蘇聯海軍一直重視發展巡洋艦,先後建造了7個級型的巡洋艦,分別為「斯維爾德洛夫」級、「肯塔」級、「克列斯塔I」級、「克列斯塔II」級、「卡拉」級、「光榮」級、「基洛夫」級、這7級中只有「基洛夫」級是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其它級型為常規動力巡洋艦。

「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是世界上最大的導彈巡洋艦,也是世界上第一艘裝備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的水面艦艇。

首制艦「基洛夫」號於1975年開工建造,1977年12月下水,1980年7月服役;第二艘艦「伏龍芝」號於1983年11月服役;第三艘艦「加里寧」號1988年服役;第四艘艦「安德羅波夫」號於1991年底下水進行海上試驗。這4艘艦都是由波羅的海船廠建造。第1艘艦在北方艦隊服役,第2艘艦在太平洋艦隊,第3艘艦編入波羅的海艦隊,第4艘編入裏海艦隊。

該級艦長度248米、寬28米、吃水8.8米;標准排水量2.4萬噸、滿載排水量2.8萬噸(有資料報道為:標准排水量2.7萬噸、滿載排水量3.7萬噸),故有人稱之為戰列巡洋艦。動力裝置為:核反應堆2座、蒸氣渦輪機2台、電動機8台,總功率15萬千瓦;航速32節,以25節航速續航力為15萬海里。

其它國家的巡洋艦

除了美國和俄羅斯以外,義大利和秘魯各擁有一艘導彈巡洋艦,義大利海軍目前唯一的一艘導彈巡洋艦,其實也可稱為直升機母艦,它可擔負防空和反潛雙重作戰任務。

秘魯海軍的導彈巡洋艦「德魯伊特爾」級「格勞海軍上將」號,是目前世界上最老的在役艦只之一。它於1939年由荷蘭建造,1944年下水,直到1953年才作為防空巡洋艦編入現役,1973年秘魯購進該艦,並於1985至1988年重回荷蘭進行耗資1.4億美元的大修和改裝,在當時是作戰能力較強的導彈巡洋艦,今天,它已是有60年艦齡的老一代戰艦,即將退出現役走進歷史。

Ⅷ 護衛艦,驅逐艦,巡洋艦都是怎麼區分的

淺談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的異同

說到軍艦,我們會馬上想到威武的戰列艦,龐大的航空母艦和神秘莫測的潛水艦。也許我們對他們更加關注,但實際上,這些艦艇在世界海軍艦艇中還是少數。從普遍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在海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如何區分他們,幾乎可以說一個「永恆」的話題。如果你現在還不能區分他們,沒關系,關於區分軍艦的普及性文章100年前就已經有了。因為在非專業人士的眼睛裡面他們都差不多。就好像我們初次區分一個法國人和一個德國人一樣困難。所以,我們還是需要藉助一些輔助工具才能加以正確區分。希望下面的內容對您有所幫助。
一、簡單區分:
有一個笑話,在我們中間流傳:「對於世界海軍來說,巡洋艦是正室,天天供奉著不動;驅逐艦是***,經常性的使用;護衛艦是保姆,家裡的活兒都是她的。」當然,這是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但是還是比較形象的說出了這三種軍艦的大致用途。事實上,從使用情況上來看,巡洋艦作為主力艦種,只可用於大規模的海上作戰,一般意義上的沖突,是不會動用這樣昂貴的武器的;驅逐艦作為一支艦隊的主要力量,更多的是承擔多種任務,大規模的海上決戰、小范圍的海上沖突都需要她沖鋒陷陣;護衛艦則完全不同,國家日常海軍事務幾乎全部是她承擔,但是在備受關注的海戰當中卻無法找到她的蹤影。從外觀上來看,他們都有水面艦種,修長的艦身;艦體中部都有高大的艦橋,上面同樣是雷達天線林立,當然也少不了煙囪。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現在世界各國的認識不同、使用不同,沒有形成一個相對統一的標准,造成我們無法從排水量上准確區分。縱觀海軍歷史,這也是正常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巡洋艦、驅逐艦是很容易區分的。主炮口徑、裝甲設置、艦體結構等指標就是區分的主要工具。截止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巡洋艦和驅逐艦的區分標准沒有改變。從嚴格意義來說,這個時代以前的巡洋艦和驅逐艦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區別的艦種。軍事領域的導彈時代到來以後,巡洋艦和驅逐艦的區別開始逐漸變得模糊起來。至少目前還沒有一個比較准確的定義來描述今天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只能大約進行區分。排水量約8000噸以上,對空、對艦、和反潛武器搭載比較齊全、數量較大的一般可以稱為巡洋艦;反之,排水量不超過8000噸,對空、對艦、反潛武器搭載有比較明顯傾向性的,可以稱為驅逐艦。但是就這個含糊的標准也經常難以確定二十世紀80、90年以來服役的軍艦。

三種軍艦基本數據表
艦種 巡洋艦 驅逐艦 護衛艦
滿載排水量(萬噸) 0.5~3.0 0.35~0.85 0.3以下
艦長(米) 140~200 120~140 120以下
吃水(米) 10 4~8 3~7
航速(節) 30~35 30~35 30以下
續航力(海里) 5000~10000 4000~8000 3000~5000
抗風浪性(級) 9~12 8~10 8~10

1、巡洋艦:巡洋艦的起源是風帆時代的「快帆船」。作為戰列艦的伴隨者,它承擔著為整個艦隊巡邏、偵察、警戒、護衛,以及追擊的任務。當時還沒有巡洋艦這個正式的艦種名稱,戰艦類型比較簡單,按照火炮的多少還區分。皇家海軍六等級劃分法規定,快速帆船應該裝備38~50門火炮,排水量一千噸左右。從17世紀到19世紀,大約200年的時間里,快帆船幾乎沒有什麼變化,或者說沒有什麼顯著的變化。巡洋艦作為正式的艦種名稱出現是在19世紀中期以後,以克里米亞戰爭為標志。這場戰爭中,爆破彈徹底葬送了木製帆船,世界海軍開始著眼於戰艦裝甲化。接下來的一系列演變,出現了一些全新的名稱:快速巡洋艦、防護巡洋艦、裝甲巡洋艦等等。進入20世紀,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世界海軍開始重新定位自己的戰艦,巡洋艦分成注重裝甲防護的裝甲巡洋艦和注重偵察警戒的輕巡洋艦。一次大戰以後,防空、反潛問題成為戰艦生存的一大障礙,加上一系列世界海軍協定,造就了巡洋艦成為一種發展比較全面的戰艦,同時規格也日趨統一,至少名稱上達成了一致:重巡洋艦、輕巡洋艦、輔助巡洋艦。第二次世界大戰標志著戰列艦的衰落,航母異軍突起。但是,作為海上指揮和攻守兼備的主力艦種,巡洋艦的地位得到了鞏固。冷戰的到來,造成巡洋艦發展出幾個分支。美國由於擁有眾多的航母戰斗群,巡洋艦就必須為脆弱的航母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因此,美國巡洋艦注重防空和反潛,尤其是反潛。20世紀50年代的導彈系統非常笨重,也只有巡洋艦可以裝的下。美國巡洋艦的意義就是航母的保護傘,一切戰艦的發展都「緊密團結在以航母為中心的作戰群周圍」,從而形成美國巡洋艦的發展模式。前蘇聯的巡洋艦則走了另外一條道路。由於航母的建造、使用必然是漸進的,漫長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不斷積累和實踐,所以,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對抗西方,前蘇聯海軍採取了「針對策略」。為了專門對付美國航母作戰群,蘇聯巡洋艦呈現專業化、武器集中化的發展趨勢,出現了導彈如林,天線如羽,火炮如刺的特徵形象,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結果。隨著這種發展的極端化,甚至出現了名為巡洋艦,實為戰列艦的核動力導彈巨艦「基洛夫」號(現在是「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攜帶各種導彈250枚之多,稱其為「武庫艦」也不為過。矛盾的發展是試相輔相成的。作為回應,美國推出了號稱世界最先進的巡洋艦,就是首次安裝了「宙斯盾」系統的「提康德羅加」。需要指出的是,「宙斯盾」系統不僅僅是我們知道的相控陣雷達系統,他實際是由相控陣偵測系統、指揮系統、武器控制系統、戰備檢查系統、導彈控制系統、反潛系統、電子干擾系統等幾大系統組成。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巡洋艦,原因在於,美國認真考慮了新的作戰環境,面對如此眾多導彈形成的飽和攻擊,任何單艦都不可能形成有效的防禦,這方面美國有切身體會——神風。因此,需要統籌安排,需要全面指揮。電子技術的發展使這個設想成為可能。需要注意的是,美國也認識到了航母的致命缺陷,在出現「宙斯盾」的同時,「戰斧」也被搬上了巡洋艦,這種遠程打擊能力的提高,標志著現在的航母作為一種軍艦開始走向滅亡。
中等發達及其以下國家,是沒有能力挑戰超級大國的海權霸主地位的(至少表面上不能這樣做),作為水面標志性艦種的建造是非常令人敏感的。所以,這些國家採取「曲線救國」的辦法,轉而製造驅逐艦和輕型航母來代替巡洋艦遂行任務。這樣的直接結果就是,巡洋艦成了海上大國的標志產品,換句話說,誰擁有了新巡洋艦就是向海權大國的挑戰信號。

2、驅逐艦:在現代世界海軍,驅逐艦才是艦隊的中堅力量。這種「海戰多面手」真是忙得不亦樂乎,又要管水面作戰;又要管水下偷襲,還要照顧天上的蒼蠅和身邊的陸戰隊兄弟,更要參加「別人」不怎麼愛乾的各種諸如,掃雷呀、護漁呀等等。真是忙暈了,現在好了,大家正在考慮驅逐艦下崗的問題,准備讓他直接告老還鄉。說起來,驅逐艦的誕生還是很單純的。19世紀末期,魚雷艇的出現,簡直是要了世界海軍首腦們的命。這種小巧靈活攜帶致命武器的快艇,令大型戰艦防不勝防,束手無策,只能被動挨打。於是乎,一種專用驅逐魚雷艇的快速艦艇出現了,這就是「魚雷艇驅逐艦」,現代驅逐艦的老祖宗。英國不愧是老牌的海上帝國,現代的多種「新艦種」都是誕生在那裡,這才是海權國家應該具備的素質和能力。不過,當時的驅逐艦基本屬於小驢兒,噸位太小,也就幾百噸而已。到了一次大戰前夕,驅逐艦有了新的任務,就是用魚雷攻擊對方主力艦隊,從此,驅逐艦的新名字有了,叫「雷擊艦」。同時,驅逐艦的排水量也開始逐步增加,但是受到動力系統的限制,一般保持在1000~2000噸之間。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驅逐艦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驅逐艦,排水量普遍超過2000噸。因為武器被大量的搬到了上面,魚雷發射裝置從單管發展到了三管,甚至到了五管,主炮口徑也成倍擴大,從75毫米直接擴大到130毫米,數量也隨之增加,達到了5~6門,還是「雙黃滴」。航速也增加到了30~35節。事實上,這一時期的驅逐艦叫做「獵犬」是比較恰當的。在整個二次大戰中,面對強壯如老虎獅子的重型戰艦,多數情況下,驅逐艦的作用變得至關重要,而且是壯觀慘烈的。他們不畏強敵,勇猛沖鋒,雖然明知自己會九死一生,但仍然毫不猶豫的沖上去。在海軍官兵當中,有過驅逐艦服役歷史的人常常將此引為驕傲。沒有大戰艦相對舒適的生活環境,面對著更加險惡的海上風浪,這才能真正鍛煉出一個合格的軍人!令人遺憾的是,今天的軍事愛好者們,往往更加偏愛那些塊頭大的傢伙,而對於在驅逐艦上默默無聞的英雄們,反而很少關心。其實,仔細閱讀戰史,你就會發現,沒有驅逐艦,幾乎沒有勝利的可能。
大戰之後,驅逐艦的建造速度相對緩慢,但是技術和質量的水平卻要高出很多。電子設備越來越精良,武器系統越來越全面,船體結構越來越強化,排水量也越來越大。然而採用了新型的動力設備和新材料、新製造技術,驅逐艦的航速並沒有降低,也沒有病態的提高,而是穩定在33~36節之間,這是為了增強適航性的結果,也是考慮到遠洋能力的提高。70年代以來的驅逐艦,續航力普遍達到5000~8000海里。與巡洋艦不同的是,驅逐艦本來就定位在多用途戰艦上,因此,世界各國海軍在製造驅逐艦時,考慮的都比較全面(畢竟不是打仗,所以比較從容)。美國的「伯克」、前蘇聯的「現代」都是比較突出的典範。「伯克」甚至安裝了「宙斯盾」,當然她的排水量也大得驚人,有8500噸,以及達到了巡洋艦的標准,所以,也有人稱「伯克」為DLG——驅逐艦領艦,不無道理。總的來說,現代驅逐艦是承上啟下的艦種,介乎於大小戰艦之間,倍受各國關注。可以這樣說,對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判斷,看一看該國製造的驅逐艦就可以知道;對一個國家海軍戰略運用的判斷,看一看該國製造的驅逐艦就可以知道。

3、護衛艦:這種戰艦是古老而年輕的。為什麼這樣說呢?現代意義上的護衛艦,最早出現在日俄戰爭時期(1904年),這些500噸級的小軍艦,無法參加主力會戰,但是,由於當時特殊的作戰環境需要,用於近海防禦還是比較勝任的。因此,在這場戰爭以後,世界各國的海軍可是認真考慮製造一種用於保護港口和近海的專用艦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潛艇的刺激,迫使英國製造了一大批專門護衛船隊的戰艦,當然在戰爭時期,製造出來的武器越快越好,只要能夠滿足一定的需要就趕緊拿出來用。雖然,在當時還沒有專門的名稱來界定這種軍艦,但是,這種排水量小(1000噸左右),武器裝備簡單,主要任務是反潛的小型戰艦,還是滿足了需要,所以在戰後,這種戰艦不但,沒有停止發展,反而得到提高;同時,由於一系列海軍協定的限制,各國海軍也開始在重型戰艦以外的艦種上打主意。二戰海戰幾乎就是一戰的翻版,美國的反潛辦法是製造大量的護航航母(家大業大,有的是洋蠟),英國人就找出了護衛艦。美、英雙方在大西洋航線上投入了大量海軍兵力,按照大約1:5的比例(一艘護航航母外加5艘護衛艦),對往來運送船隊進行護航,有效抑制了德國的潛艇狼群。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護衛艦終於正式確定下它的地位。到了二戰以後,護衛艦已經作為驅逐艦的正式助手,大量加入了世界各國的海軍。承擔的任務也越來越多,包括反潛、防空、掃雷、警戒、偵察、支援兩棲作戰等等。護衛艦的排水量也越來越大,20世紀70年代美國製造的「佩里」級護衛艦更是達到了4100噸,成為最大的護衛艦(暈,這簡直就是驅逐艦,美國人也是很賴皮的,也就難怪它的小弟日本兒要學他呢,呵呵)。
然而,英國人不能認同別人比自己高明,這和某些國內人物的心態是一樣的。於是,英國人開始追根求源,找到護衛艦是英國人的發明(唉!這種老傳統還真是……)。英國人認為,護衛艦的起源是一種裝大炮的帶帆和槳的戰船,查看一下韋氏大辭典,找到Frigate這個詞,就是這樣的解釋。其實,16世紀英國的商用船隻都可以叫做Frigate,這是因為,當時的英國在海軍方面來說,是軍民不分的,商船隨時可能變成軍艦,別忘了,那是大航海時代,一張私掠許可證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玩兒這個游戲的人就知道,嘿嘿)。英國人信誓旦旦的說,世界上第一艘護衛艦是1757年下水的「南安普敦」號,其實當時根本沒有這個名稱,更多的叫法是「巡航艦」,畢竟,當時連巡洋艦也沒有明確界定出來,哪裡來的護衛艦呢?在風帆時代,巡航艦、巡防艦、快帆船基本說的都是一個類型的船隻,那就是擁有雙層甲板,三根桅桿,安裝20~40門火炮,排水量1000噸左右的船隻,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速度快,可以遂行戰區偵察、遠洋搜索、護衛商業船隻等任務。這和現代意義上的護衛艦在任務上是接近的,但是,區別還是很大的。
20世紀末期,護衛艦已經是一種主力艦種了,一些中等發達國家非常關注護衛艦的發展。希望發展出一種小巧靈活、裝備全面的艦種,護衛艦當然是他們的首選。從世界范圍來說,德國的護衛艦,製造精量,性能均衡,是世界公認的品質最好的護衛艦(就是價格貴了點,一般國家購買得咬牙)。美國的護衛艦被認為是比較出色的艦隊護衛艦(注意關鍵詞是艦隊),而前蘇聯護衛艦一般來說屬於海上「突擊炮」,注重火力,航程短小。進入21世紀以來,護衛艦越來越全面化,排水量也迅速增加(不到4000噸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護衛艦還偏重於專業化和兩極化(輕型、大型),但是這一艦種艦將很快發展成為一種非常全面的、適合中等距離的綜合戰斗艦種,隨著海軍艦種大革命的到來,護衛艦代替驅逐艦成為重要水面戰鬥力量也將不會遙遠了。
三、未來展望:
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就是,現在我們已知的海軍艦種將會不可避免的慢慢融合,最終消失。在將來50年,巡洋艦的主導地位不會發生動搖,雖然絕對數量會急劇減少,但是相對質量會成倍提高。比如,隱身性、高能火炮等等。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巡洋艦的指揮中心作用,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還沒有可以代替的新艦種。不過,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巡洋艦的排水量會越來越小,並最終和護衛艦一起,擠占驅逐艦的位置,然後逐漸消失。不必感嘆,這是必然的,而且,在諸位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的,嘿嘿嘿。按照目前驅逐艦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五十年裡,驅逐艦將會和巡洋艦相互融合,排水量、使用目標等等,已經越來越接近;兩者的差別越來越小,最終會結合出一種偏重於指揮的多功能中型水面艦種,來統一協調各種作戰任務。驅逐艦的原有任務,將被另外一種戰艦——護衛艦取代,而護衛艦這個名字也不會存在。

Ⅸ 伊朗和越南,誰的軍事實力更強

其實就現在的狀況而言,伊朗和越南,差距還是有的,眾所周知,美國作為一個大國,不光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力量都是位居首位,但是伊朗在美國插手中東事端的時候,總是會作為一個刺頭來反抗美國,處處與其做對,作為中東地區的霸主,這足以看出伊朗和越南的差別了。

在武器裝備方面,兩國的差別還是很小的,但是在美國的一步步緊逼之下,伊朗對本國的軍事力量可謂是大一步的提升,擁有自己國產導彈,光是這一點,越南就吃不消,所以說不光是軍事裝備,還是軍隊力量,伊朗都略勝一籌。

Ⅹ 誰能總結一下伊朗,日本,印度,和中國的軍事力量的比較,要詳細的。

如果把核彈拋開 日本最強 中國次之 然後是印度 最後才是伊朗 >空軍日本全三代機 中國以三代為主 二代半為輔 印度同 但進口太多 海軍日本有自衛隊輕型航母 宙斯盾艦 高性能潛艇 中國有中型航母 中華神盾艦 核潛艇 印度也有航母 大型驅逐艦 核潛艇 陸軍忽略不計 但三個國家的特種部隊 應該相差不多 至於戰略導彈方面 看似中國領先 但從民用火箭來看 只要需要日本絕對可以在短時間內造出遠程甚至洲際導彈

閱讀全文

與伊朗為什麼短時間能造出巡洋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花梨木傢具如何辨別 瀏覽:811
特朗普為什麼怪中國 瀏覽:567
印度的乳酪有哪些品牌 瀏覽:383
伊朗100元值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737
義大利壁掛爐哪個品牌口啤好 瀏覽:231
多少度緯線橫穿印度 瀏覽:704
越南有哪些小眾景點 瀏覽:312
印尼幣一條等於多少 瀏覽:762
伊朗是什麼氣候為主 瀏覽:402
印度黃金最貴多少錢 瀏覽:605
中國越南邊貿點有哪些 瀏覽:319
中國人在泰國玩怎麼玩 瀏覽:591
去越南走哪個口岸不會被敲竹杠 瀏覽:429
伊朗人均耕地多少畝 瀏覽:872
如果在英國買的蘋果怎麼帶回中國 瀏覽:73
伊朗好玩么伊朗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瀏覽:384
印度產的什麼品牌轎車 瀏覽:345
越南語phan什麼意思 瀏覽:732
為什麼香港那麼多印尼口罩 瀏覽:368
越南為什麼要收護照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