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有多少亞塞拜然族政要

伊朗有多少亞塞拜然族政要

發布時間:2022-12-27 03:19:42

Ⅰ 伊朗總共有多少個民族,有誰知道嗎

伊朗是一個多民族的伊斯蘭國家,其中波斯人佔66%,亞塞拜然人佔25%,庫爾德人佔5%,還有阿拉伯人、巴赫蒂亞里人、盧爾人、俾路支人及土庫曼人等少數民族。

Ⅱ 伊朗有多少人口

截止2020年7月,伊朗有8400萬人口。

伊朗總統魯哈尼在2020年7月18日的國家疫情防控指揮部會議上稱,據衛生部估計,伊朗人口約為8400萬,已有2500萬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未來仍有3000萬到3500萬人有感染風險。這一數字和官方發布的統計數字不符,但魯哈尼沒有具體解釋。

(2)伊朗有多少亞塞拜然族政要擴展閱讀:

伊朗統計局發布報告稱,在過去30年內全國人口增加了3000萬。其中,家庭數量成倍增加,四分之三的人生活在城市。伊朗《和解報》今天報道說,國家統計局發表報告稱,從1986年到2016年的30年間,全國人口增加了約3000萬,總人口為79926270人。

報告還稱,在這同一時期內,全國家庭數量成倍增加,由1986年的9,673,931個家庭增加到24,196,035個家庭。另外,1986年時,每個家庭平均人口為5.1人,到2016年,每個家庭平均人口降到3.3人。

Ⅲ 伊朗的人口和國土面積

伊朗的國土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在世界排名上位於第十七名;而根據2019年12月的人口數據統計來看,伊朗大約有8165萬人,人口密度為49.6人/平方公里,主要民族有波斯人、亞塞拜然人、庫爾德人等。

伊朗的人口和國土面積

伊朗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簡稱,其不僅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而且還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之一、不結盟運動(NAM)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成員。伊朗位於亞洲西南部,北鄰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庫曼,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相連。伊朗國土絕大部分都在伊朗高原上,因此可以說伊朗是一個是高原國家。

除此之外,伊朗還是一個多民族的伊斯蘭國家,主要民族有波斯人、亞塞拜然人、庫爾德人。其中,波斯人佔66%,亞塞拜然人佔25%,庫爾德人佔5%。還有,阿拉伯人、巴赫蒂亞里人、盧爾人、俾路支人及土庫曼人等少數民族。

Ⅳ 亞塞拜然人的人口統計和社會團體

亞塞拜然人在世界上的總人口數大概在兩千四百萬到三千三百萬之間,但具體的數目很難核實。他們大多居住在亞塞拜然共和國和伊朗的亞塞拜然區。伊朗境內的亞塞拜然人大多生活在西北省份,總人口在一千六百萬到二千三百萬之間。亞塞拜然共和國大概有七百六十萬的亞塞拜然人。此外,還有數百萬的亞塞拜然人則漂泊在鄰國乃至世界的各個角落。在土耳其、喬治亞、俄羅斯、英國、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國家中都存在著數目可觀的亞塞拜然人團體。
盡管亞塞拜然定期的進行人口普查,所得出的人口統計數字應該是可靠的,但生活在伊朗的亞塞拜然人口數目依然成謎。從上世紀早期開始,歷屆的伊朗政府一直在公布多民族的人口總數的問題上進行迴避。非官方的統計數字中亞塞拜然人占伊朗總人口數的20–24%。但許多的伊朗學者堅稱亞塞拜然人可能佔到伊朗總人數的三分之一,這些學者包括尼奇·凱迪(Nikki Keddie)、帕特里夏·希金斯(Patricia J. Higgins)、沙榮·阿克海威(Shahrough Akhavi)、阿里·瑞扎·希克侯萊斯拉米(Ali Reza Sheikholeslami)等等。
亞塞拜然和伊朗之外興起了一個規模很大的亞塞拜然人國外團體。依照Ethnologue網路全書上關於亞塞拜然人的1993年統計資料,當時有大概一百萬的操阿國北部方言的亞塞拜然人分布在南達吉斯坦、亞美尼亞、愛沙尼亞、喬治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土庫曼和烏茲別克之中。從其他的資料來源 ,例如人口普查等,可以確認亞塞拜然人當時遍布了前蘇聯。Ethnologue網路全書中關於亞塞拜然人在亞美尼亞的統計數字是過時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反政府武裝發起的獨立戰爭使得當地的亞塞拜然人口無法統計。Ethnologue後來又報道說有另外的一百萬亞塞拜然人生活在伊朗之外,但這些數字並不能說明情況。就好像是生活在伊拉克的那些土耳其人,盡管和土耳其人同一種族,意識形態已大相徑庭。 亞塞拜然人絕對是亞塞拜然人口最多的種族(超過九成),他們普遍的代表了阿國絕大部分的意識形態。而他們生活在伊朗的同袍情況則不同,這些人大多數已被數十年前蘇聯宣揚的無神論所同化。蘇聯人同時還降低了他們的文盲率,識字的人佔到了大約98.8%。但盡管城市教育普及度高,農村的教育工作相對還很差。另一個類似的城鄉差異則體現在衛生保健上。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戰爭,對其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造成近百萬的國民流失,國家財政也赤字不斷。亞塞拜然通過石油工業獲得利潤,但其政府的高度腐敗使得繁榮富強成為泡影。許多亞塞拜然人對本國的政治進程感到心灰意冷。亞塞拜然的現任總統伊哈姆·阿里耶夫(Ilham Aliyev)曾經被描述為「縱容腐敗,暴力鎮壓政見不同者,正是禍根」。盡管有這么多的問題存在,亞塞拜然的經濟還是出現了復甦的跡象,同時出現一個活躍的反對黨,堅定的為提高普通亞塞拜然人的生活品質而努力。 亞塞拜然人大多出現在伊朗的西北省份中:東亞塞拜然省、阿爾達彼勒、贊簡、哈麥丹的部分地區、喀茲文(Qazivn)、東亞塞拜然省和馬卡茲。其餘的人則居住在德黑蘭省、法斯省等其他的地區。一般來說,由於先前伊朗學術界倡導的伊朗伊斯蘭教改革,亞塞拜然人在伊朗被當作一個「意識相通,語言不同的少數民族」。盡管沖突仍然存在,亞塞拜然人在伊朗還在社會的各個階層中都有自己的代表,這些階層有「政客、軍人、知識分子三個等級,而宗教中的等級劃分也是如此。」
統一使用伊朗語的政策《巴拉維條款》曾讓亞塞拜然人滿懷怨恨,該條款禁止在政府機關、學校和報刊中使用亞塞拜然語。但隨著1979年的伊朗革命的到來,新政府不再將重點放在民族對立,而是將宗教意識形態的統一視為一體化的主要因素。一個由阿亞圖拉·卡澤穆·希瑞曼德瑞所率領的亞塞拜然民族主義團體,在伊斯蘭教革命政府執政時期出現了。他們呼籲更高的區域自治權,以及修改憲法,讓無神論者和反對黨合法化;但遭到政府拒絕。在2006年5月,一副觸怒了許多亞塞拜然人的漫畫的發表,激起了在伊朗的亞塞拜然人的騷動。該漫畫由馬納·耐耶斯塔尼所繪,這場爭議由漫畫的作者和編輯均被解職而告終。 盡管有一些偶爾的摩擦,但亞塞拜然人和伊朗本其實本為同根生。現在伊朗籍亞塞拜然人的生活條件就和波斯人的幾乎一摸一樣。「居住在城市的亞塞拜然人和波斯人的生活方式無異,並且在一些兩民族兼有的城市,上流社會存在相當多的通婚現象。同樣,一些亞塞拜然村民和波斯村民的風俗也無很大差異。」
安德魯·伯克這樣描述亞塞拜然人: 「亞塞拜然人以在商業和集市方面活躍而出名,在伊朗全國都可以聽見他們喋喋不休的吆喝聲。年老的亞塞拜然人戴上傳統羊毛氈帽,伴著音樂起舞,這已經成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亞塞拜然人都多才多藝,很多伊朗籍亞塞拜然人都成為文學、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名仕。」
此外,許多伊朗籍亞塞拜然人都位高權重,阿里·哈梅內伊現在就是伊朗的最高領導人。與居於本國的亞塞拜然人相比,在伊朗的亞塞拜然人非常保守。不過,自1991年亞塞拜然獨立以來,兩國的亞塞拜然人之間的利益來往一直持續不斷。

Ⅳ 為什麼亞塞拜然同伊朗關系比較緊張,以前的關系怎樣。亞塞拜然百姓對伊朗有什麼看法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亞塞拜然夾在土耳其和伊朗之間,所以一旦發證戰爭會引火燒身,所謂長痛不如短痛,直接讓以色列滅掉伊朗的重要目標,這樣對自身壓力會小一些。
其次,亞塞拜然作為橫跨歐亞的國家也以歐洲國家自居,雖然他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但是蘇聯解體後也是其歐、美的國家,作為和以色列、土耳其一樣自然是盟友了。
第三,由於和伊朗接壤,一個鬆散的處於戰亂的伊朗更有益於亞塞拜然的國家安全。

Ⅵ 伊朗人口2020總人數

82,011,735人。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Iran,Iran),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

國土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7,伊朗是文明古國,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波斯帝國,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國,7世紀後遭不同異族先後入侵,18世紀前期,納迪爾沙推翻外族統治建立阿夫沙爾王朝,

19世紀後期起,英國和俄羅斯勢力不斷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維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國,實行政教合一制度,官方語言為波斯語。

Ⅶ 亞塞拜然有哪些民族

亞塞拜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43個民族,其中亞塞拜然族佔90.6%,列茲根族佔2.2%,俄羅斯族佔1.8%,亞美尼亞族佔1.5%,塔雷什族佔1.0%。

Ⅷ 伊朗有哪些民族

伊朗主要民族:庫爾德人、波斯人、亞塞拜然人。

伊朗古稱波斯,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

公元7世紀中葉,波斯的薩珊王朝被阿拉伯帝國征服,開始伊斯蘭化,而曾占統治地位的瑣羅亞斯德教則日漸式微。近代,波斯逐漸淪為大英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

二戰後,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逐漸擺脫英國、蘇聯兩國的控制,奉行親美國政策,在中東地區獲得了較大的影響力。1979年初,霍梅尼領導的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君主制被推翻,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8)伊朗有多少亞塞拜然族政要擴展閱讀:

伊朗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朗最高峰。

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餘米。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積平原。西南部扎格羅斯山麓至波斯灣頭的平原稱胡齊斯坦。

Ⅸ 伊朗總共有多少個民族,哪個民族人數最多

伊朗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由數十個民族組成,有波斯人,亞塞拜然人,庫爾德人,阿拉伯人,巴赫蒂亞里人,土庫曼人等。伊朗的官方語言為波斯語,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中波斯人佔了66%,是這些少數民族裡面最多的一個民族。

伊朗這個民族很團結,他們有共同的信仰,他們的性格里很勇敢,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在伊朗這個國家最典型的就是,他們不去歧視任何一個民族的人,也不會打壓任何一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共存的國家。

Ⅹ 亞塞拜然族的歷史

主條目:亞塞拜然歷史和伊朗歷史

亞塞拜然族被認為是根據波斯貴族阿特羅巴特斯所命名的。阿特羅巴特斯是米底亞的總督(satrap),統治了阿特羅帕特尼(今伊朗亞塞拜然)[25][26]。亞塞拜然曾見證了許多民族的棲息與侵略,其包括米底人、斯基泰人、波斯人、亞美尼亞人、古希臘人、羅馬人、可薩人、阿拉伯人、烏古斯人、塞爾柱人、蒙古人與俄羅斯人。
古亞塞拜然人使用古亞塞拜然語,它屬於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分支。 在公元11世紀,隨著塞爾柱帝國的入侵,烏古斯土克曼人部族開始穿過伊朗高原達到高加索和安納托利亞地區。烏古斯土克曼人的進入和另外一些土克曼人被蒙古人所入侵。現在烏古斯部族分成了許多的小部落,其中大多數遜尼派遷往到安那托利亞(如土耳其人)並定居下來,而另外的則繼續留在高加索地區。隨後由於薩法維帝國的影響,最後皈依於伊斯蘭教什葉派。後者繼續沿用土克曼語很長時間:在13世紀以前,他們逐漸形成了基於什葉派和使用烏古斯語支的新群體。然而很顯然,亞塞拜然人在19世紀後期才完全形成。古伊朗人仍然能夠在偏遠的高山區域或者是偏僻的地區(如哈爾茲山脈加林蓋亞那)發現。而今使用突厥語的人也被稱作為亞塞拜然人。 高加索阿爾巴尼亞人被認為是現代亞塞拜然共和國定國地區的最早居民。早期伊朗定居者包括公元前九世紀的斯基泰人(Scythia)(中國史書普遍稱之為塞種人或薩迦人,是南俄草原上印歐語系東伊朗語族之游牧民族,其隨居地從今日俄羅斯東部的歐洲部分一直到內蒙古和鄂爾多斯沙漠,是史載最早之游牧民族). 繼西徐亞人人之後,米底人(古代亞洲西部。印歐人種之一,與波斯人有血緣關系)進入亞塞拜然。
大概早在西元前17世紀進入伊朗東北部,定居於後來稱為米底亞(Media)的高原地區統治了阿拉斯河(亞洲河流,由土耳其亞美尼亞的賓格爾(Bingol)山發源東流。河北為亞美尼亞,河南為土耳其和伊朗).南部地區米堤亞人公元前700-900年間建立帝國,公元前550年左右被並入阿契美尼德帝國(前550年-前330年,又稱波斯第一帝國,是波斯首個征服大部份中亞領域的帝國。領土東至巴基斯坦,西北至土耳其、歐洲的馬其頓、色雷斯,西南至埃及。)這一時期,瑣羅亞斯德教(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 是在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最有影響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也是中亞等地的宗教。曾被伊斯蘭教徒稱為「拜火教」),傳播到高加索地區和阿特洛帕特內地區。
阿契美尼德帝國 公元前330年被亞歷山大大帝打敗,但是米堤亞總督被允許繼續執政。繼亞美尼亞王國---波斯塞琉古王朝(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後亞歷山大大帝的部將塞琉古一世創建的以敘利亞為中心,包括今伊朗和亞美尼亞在內(初期還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王朝。塞琉西王朝是希臘化時期最主要的國家之一,有時也被叫做塞琉西王國或塞琉西帝國。)公元前247年衰亡之後,阿特羅帕提斯(Atropates)在公元前190年到公元387年間統治著高加索的阿爾巴尼亞部分地區。高加索阿爾巴尼亞人於公元一世紀建立帝國,該王國直到公元252年被波斯薩珊王劃為諸侯國之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獨立。
高加索阿爾巴尼亞統治者Urnayr國王於公元四世紀正式採用基督教為國教,阿爾巴尼亞直到公元八世紀一直是基督教國家。薩沙帝國於公元642年被穆斯林阿拉伯人打敗,其統治隨之結束。 阿拉伯穆斯林向高加索地區前進的過程中打敗了薩珊帝國和拜占庭帝國。Javanshir王子領導基督教抵抗,公元667年基督教投降,之後阿拉伯人把高加索阿爾巴尼亞變成了自己的附屬國。公元九世紀到公元十世紀,阿拉伯作者開始把庫拉河(Kura)到阿拉斯河(Aras)流域地區稱作阿蘭島地區(Arran)。這一時期,巴士拉和庫法的阿拉伯人來到亞塞拜然佔領了當地人丟棄的土地;阿拉伯人成為該地區主要的土地所有者。由基督教向伊斯蘭教的轉變非常緩慢因為當地居民的抵制持續了幾個世紀,並且隨著一小撮阿拉伯人向塔布里茲(Tabriz,伊朗西北部城市)和馬拉蓋(Maragha)這些城市移民,人們的怨恨情緒不斷上升。816到837年間,移民的大量湧入引發了伊朗亞塞拜然人的大規模叛亂,叛亂由當地一名為Bābak的索羅亞斯德教平民領導。盡管一直存在小規模持續抵抗,大部分亞塞拜然居民轉向伊斯蘭教。後來十世紀到十一世紀之間,Shaddadid和Rawadid的庫德王朝統治力亞塞拜然部分地區。
十一世紀中期,塞爾柱土克曼人推翻了阿拉伯統治建立了占據亞洲西南大部分地區的塞爾柱帝國。塞爾柱王朝時期標志著烏古斯游牧部落向這一地區的湧入,並且隨著西烏古斯突厥語取代了早期高加索語和伊朗語,也就標志著亞塞拜然突厥化的開始。
然而,當時同時代作家例如波斯詩人尼扎米Nezāmī Ganjavī的作品證明伊朗文化大規模保留下來。突厥化的出現被載入敘事詩和史詩,最早的一部作品是《先祖科爾庫特書》書中提到了關於早期土耳其人高加索在和小亞細亞地區的寓言故事。突厥統治於1227年被蒙古人打斷,之後蒙古人和帖木兒統治這一地區直到1405年。Sunni Qara Qoyunlū(黑羊王朝土克曼人)和Aq Qoyunlū (白羊王朝土克曼人)統治亞塞拜然時期,突厥統治復辟,直到1501年薩法爾王朝奪取政權。 薩法維帝國起源於伊朗波斯族,存在至1722年,薩法維帝國建立了現代的伊朗形態,因其在國家建設,建築學和科學上的成就而受到關注,薩法維帝國的崩潰是因其內部的腐朽和外部的來自沙俄和阿富汗人的壓力。薩法維帝國鼓勵並傳播作為伊朗亞塞拜然人的國家特徵的重要一部分的什葉派伊斯蘭教,此外什葉派伊斯蘭教也對許多在阿拉塞胡北部的亞塞拜然人具有同樣的意義,薩法維帝國鼓勵藝術和文化並且沙赫阿巴斯大帝開創了一個具有濃厚學術氣息的氛圍,根據一些學者所說,這一氛圍是一段新的波斯黃金時期。阿巴斯對政府和軍隊進行改革並對人民的要求做出回應。
薩法維帝國之後是短暫的奧斯曼帝國的佔領,隨著一位自霍拉桑突厥族酋長納迪爾沙·阿夫沙爾擊敗了阿富汗人並重新奪回這個國家之後,這位酋長試著通過平衡什葉派的權力以穩定內政。接下來是短暫的贊德王朝的統治,再接著是愷加王朝,這個統治著亞塞拜然和伊朗的王朝始於1779年。在這個時期里,沙俄的逼近威脅著伊朗所掌握的高加索。18世紀,俄波戰爭開始,在19世紀初期,以1813年的《古力斯坦條約》和1822年的《土克曼恰條約》的簽訂而宣告結束。在《土克曼恰條約》中正式地將愷加王朝領土的高加索部分,割讓給俄羅斯帝國。
伊朗亞塞拜然族在伊朗(資產階級)憲法革命中的角色不容小視,探索民主革命的偉大人物索塔汗, 巴爾汗兩人都是伊朗亞塞拜然族,1906-1911的伊朗(資產階級)憲法革命動搖了愷加王朝,愷加王朝的皇帝實際上已將國家的煙草和石油利益出賣給英帝國並被俄羅斯帝國蠶食著領土,由於制憲主義者們的努力,議會得以成立。伴隨著在一些地區農民開始反抗收稅人和地主,是僅有的君主制的固有支持者。民主派報紙出現並且伊朗學者們開始享受來自巴黎和彼得格勒的現代主義和風。愷加王朝皇帝和他的英國顧問們鎮壓了憲法革命。但是這個王朝的滅亡不可能會來的太遲,愷加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不久就在一場軍事政變中退位,這場軍事政變是由來自古老的哥薩克軍團的一位軍官,里扎汗所領導。該軍團是由沙俄所建立並由俄國人擔任軍官,以保護愷加王朝的統治者和俄國的利益。為了在這個二分之一人口是由各少民族所組成的國家,追求庄嚴的全民的同質性,里扎汗迅速發布連續禁令,禁止在學校,戲劇表演,宗教儀式,並且最後,書籍的出版上使用亞塞拜然語。隨著1941年9月里扎汗退位,俄國軍隊以軍事和戰略的理由,佔領了大不里士和波斯西北部。亞塞拜然人民政府,一個由斯大林下達的命令而設立的附庸國,在賽義德·賈法爾·皮謝瓦里的領導下在大不里士宣布成立。但是,在西方國家的壓力之下,蘇維埃軍隊不久就撤兵了,並且到1946年為止,伊朗政府重新取得了對伊朗亞塞拜然族的控制。
根據格里·R·赫斯教授所述:
11月11日,一支伊朗部隊進入大不里士,皮謝瓦里政府頃刻間倒台。伊朗人受到亞塞拜然人民熱情地歡迎,亞塞拜然人強烈地偏向受德黑蘭的統治而不是莫斯科。蘇聯願意放棄它在(伊朗所轄)亞塞拜然的影響很有可能是源於幾個因素,包括意識到其(尋求)自治的意見在擴大並且蘇聯更加渴望的長期目標是其石油開采權。
在伊朗的亞塞拜然人很大程度地融入現代伊朗社會,亞塞拜然人在今天被稱為亞塞拜然共和國度過了從俄羅斯帝國的統治到1918-1920年的短暫的獨立,接著,雖然在1919年凡爾賽和約會議上,美國總體伍德羅·威爾遜懇請給予亞塞拜然人獨立,但是(亞塞拜然)仍被納入蘇聯的勢力范圍。1920年4月28日,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入蘇聯,1936年12月5日成為直屬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直至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共和國在1991年取得獨立,但是被捲入與亞美尼亞的一場關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這塊飛地的戰爭。

閱讀全文

與伊朗有多少亞塞拜然族政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伊朗能成為大國競爭的目標 瀏覽:758
印尼的航班什麼時候可以飛 瀏覽:485
中國為什麼要刪減電影 瀏覽:899
越南的車牌為什麼是藍色的 瀏覽:18
日本伊朗兩國怎麼樣 瀏覽:945
2020伊朗貨船什麼時候 瀏覽:161
伊朗人肉玫瑰精油多少錢一瓶 瀏覽:18
去英國洗碗一個月能賺多少 瀏覽:263
伊朗多少諾貝爾得主 瀏覽:543
英國婚姻入籍多久能批 瀏覽:222
哪裡比中國早 瀏覽:148
印度人夏天騎摩托車如何帶頭盔 瀏覽:10
英國為什麼不侵佔中國 瀏覽:696
印尼石油是怎麼產生的 瀏覽:728
印度買手機卡怎麼收費 瀏覽:666
伊朗新花是什麼 瀏覽:304
印尼為什麼發生大火 瀏覽:261
英國的哈吉斯怎麼吃 瀏覽:481
550000印尼盾多少人民幣 瀏覽:226
我國哪些省跨越南北方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