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強因什麼天氣系統過境而引起暴雨
A、冷鋒過境可能會出現霜凍現象,故不符合題意;
B、冷鋒過境過境可能會出現大風沙塵天氣,故不符合題意;
C、台風過境可能會出現狂風、暴雨、風暴潮等天氣,故正確;
D、冷鋒過境可能會出現暴雪天氣,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Ⅱ 伊朗大陸性氣候的成因
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連,有加恩山脈,和高原山地,是高原國家,海撥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有扎格羅斯山脈,庫赫魯德山脈,東部是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北部裏海對伊朗的影響太小。南部雖為波斯灣、阿曼灣但是受到副熱帶高氣壓的影響江水很少,且由於有高大山脈環繞,地形比較閉塞,海洋氣團難以進入。
土耳其地形東高西低,大部分為高原和山地, 亞洲部分主體為安納托利亞高原,地面比較平坦。高原周圍山脈環繞, 安納托利亞高原西部,山脈和海岸直交。土耳其座落於北溫帶,由於沿海山脈的影響,安納托利亞高原腹地屬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少雨,冬季寒冷而多雪。
Ⅲ 亞洲各地的普遍降雨是什麼原因
各種氣候因素的綜合影響,使亞洲的降水有明顯的空間差異和季節差異。亞洲降水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大致從濕潤的東南部向乾燥的西北部遞減,在中亞和西亞出現最乾旱的荒漠地區。(1)馬來群島及其附近,因處於赤道海洋氣團控制下,常年陽光直射或近於直射,溫度高、濕度大,年雨量超過2,000毫米。由於太陽直射一年有兩次越過赤道南北移動,因此雨量分配在一年中也有兩次高峰,但總的來看,降水季節分配比較均勻。(2)亞洲東、南部,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中國東南部、朝鮮半島、日本群島和西伯利亞東部沿海,因受季風影響,夏季多雨,冬季乾燥,年降水量從南向北漸減,多在600~1,000毫米之間,是亞洲著名的季風夏雨區。這里個別迎風山坡,降水特別豐富,如著名的世界濕角乞拉朋齊即在此區。另外,個別地區,冬季風從海上吹來,又受地形抬升影響,也有很多降水,如日本群島的西部、我國東南沿海、中南半島東部、印度半島東部沿海等都屬冬雨較多的地區。(3)西伯利亞,面向北冰洋,一般是少雨區域。北亞降水分布,隨著距離大西洋的遠近而從西向東遞減,西部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其它地區大部不超過350毫米,東北部則減到200毫米;但到太平洋沿岸一帶,受海洋季風影響,則降水又較多。北亞氣候寒冷,蒸發較弱,凍土廣布,雖降水較少,但仍為冷濕環境。(4)西亞和中亞少雨區。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位於東北信風帶,降水多在150~200毫米以下,甚至有些地區成為荒漠。小亞細亞沿海及地中海東岸,因受地中海影響,冬季多氣旋過境,降水較多,小亞細亞內陸降水偏少。中亞一般是指蘇聯的中亞細亞、我國西藏和新疆、蒙古這一廣闊區域,由於離海較遠,多為閉塞高原與盆地,且東、南方面多高山環繞,海風難於深入,因此年降水量較少,一般都在400毫米以下,有的地區甚至不足100毫米,內陸有大面積荒漠存在。 大氣環流的季節變化,也影響亞洲降水的季節分配。冬季大部地區盛行乾冷陸風,不易致雨,故降水較少;當冬季陸風經過海面變為濕潤氣流再登陸後,受到地形抬升,亦可導致冬季降水;此外,冬季侵入亞洲西部的大西洋氣旋,給西伯利亞的西北部帶來降雪,在小亞細亞、伊朗和中亞山麓等地區,也能形成冬季降水。亞洲夏季盛行海風,加以地形、氣旋等影響,極易引起降雨。西亞系與北非和地中海連續地帶,屬冬雨區和全年乾燥少雨區。 亞洲在降水方面另一個特點,即在某些地區雨量變率很大。如西亞雨量變率最高可達55%,印度西北部也在30%以上,我國淮河以北也超過25%。降水變率大的原因,與每年4~5月中緯高氣壓強弱和夏季赤道氣團的盛衰有密切關系。
Ⅳ 常年乾旱少雨的中東地區出現罕見降水,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對於中東地區大家並不陌生,那些地方可以說是常年處於乾旱的,可是今年中東地區出現罕見降水。看到這樣的新聞其實也算是好消息,但是也讓很多網友產生疑問:是什麼原因導致該現象的發生?
內容總結。
中東地區出現罕見降水,主要原因有:水汽輸送受阻 、全球極端降水頻發、副高“斷裂”季風北移而導致的。
Ⅳ 伊朗西南冬季降水多的原因
伊朗西南部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乾熱少雨,冬季副熱帶高壓帶南移,這一地區受西風帶控制,從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吹來的濕潤氣流容易帶來降水。
Ⅵ 伊朗地區降水少的原因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伊朗地區受副熱帶該氣壓帶的影響,是終年高溫少雨的熱帶沙漠氣候,所以降水少,多荒漠,不利於農業生產,是灌溉農業或荒漠化農業。
Ⅶ 伊朗副高偏北時青藏高原東部降水偏多的原因
積雲。東風把會把大量的濕氣路過青藏高原,但由於伊朗副高偏北導致濕氣無法通過,濕氣就會被堆積在青藏高原從而行成積雲,造成雨水偏多。
Ⅷ 多哈冬季多雨的原因
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最高氣溫可達46℃;冬季涼爽乾燥,最低氣溫7℃。年平均降水量僅125毫米。
多哈位於東北信風帶,冬季風從伊朗高原吹過來,途徑波斯灣,帶來一部分波斯灣的水汽,雖然不多,但是對熱帶沙漠氣候來說這些水汽足以形成小范圍的降水,因此冬季相對來說降水稍微多一些,但是不能用「多雨」來形容。
Ⅸ 伊朗降水空間分布特徵及成因(詳細)
緯度是影響一個地區氣候類型的重要影響因素,熱帶地區有四種氣候類型,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地區有兩種氣候類型,分別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溫帶地區有三種氣候類型,分別是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寒帶地區主要就是極地苔原或者是冰原氣候。
伊朗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就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至60°的溫帶地區,從地區分布來看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陸地區和南美洲東南部地區。其中亞歐大陸內部的中亞地區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最典型分布區域,由於中亞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形成了溫帶大陸性氣候。
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也就是說「深居內陸」是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最主要原因,其氣候特徵多表現為「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大,降水稀少」。但是我們在觀察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地區分布時發現有例外的地方,比如位於亞洲西亞地區的伊朗也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但是伊朗的緯度范圍大約為25°N至40°N之間,很顯然比溫帶大陸性氣候常規的分布緯度要低得多。
伊朗高原山區
伊朗南部地區甚至都很靠近北回歸線,如果從熱量帶的角度來說,伊朗大部分地區都位於亞熱帶。為什麼地處亞熱帶地區的伊朗,會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呢?雖然,伊朗的緯度是中低緯度,但是由於伊朗地處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擠壓的消亡邊界附近,板塊擠壓隆起形成了伊朗高原,所以伊朗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地形,平均海拔在1000至1500米左右。
伊朗地形圖
對流層大氣,大約沒事升高1000米,氣溫就會下降約6℃,由於高原地形的影響,使得伊朗雖然緯度較低,但是大部分地區氣溫卻很像溫帶地區的氣溫狀況。此外,伊朗雖然南臨波斯灣和阿曼灣,距離阿拉伯海也很近,絕對不能算是一個深居內陸的地方,但是伊朗確實年降水量較少,表現為大陸性特徵。
乾旱的伊朗高原
由於,伊朗緯度較低,南部地區靠近北回歸線,所以夏季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的時間較長,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北印度洋地區的西南季風偶有影響伊朗,但是伊朗的西南方向是乾旱的阿拉伯半島和北非撒哈拉地區,西南季風幾乎不能帶來什麼水汽。
西亞地區衛星地圖
到了冬季,伊朗被來自亞洲內陸的冷空氣控制,降水也不多,冬季來自大西洋的西風帶是伊朗的主要水汽來源,但是總體上伊朗大部分地區都是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半乾旱和乾旱地區。綜合以上因素,我們發現伊朗的氣候特徵表現為「年均溫傾向於溫帶地區,冬冷夏熱,氣候乾旱,年降水量稀少」,基本就符合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徵。
Ⅹ 伊朗沙赫爾瀕臨海洋,但降水量少的原因
1.沙赫爾地區的氣候屬於若干年乾旱、若干年降雨的周期型態,換言之,目前的乾旱僅是暫時現象。 但也有人認為,西非沿海居民濫伐雨林,沙赫爾地區濫墾以及放牧過度,破壞了降雨周期,乾旱有可能長留不去。
2.由於全球氣候變遷加劇。
3.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大陸典型氣候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