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無人機是用衛星導航的嗎
是的,無人機依賴衛星的導航和遙控以及種種保障;無人機同時為衛星的通訊,偵察等盲區提供補充。
『貳』 伊朗軍方目前是用哪一國的衛星導航系統
伊朗國內 現在分別納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其實這也是排除美國GPS之外,唯二能選擇的導航系統了。
『叄』 伊朗怎樣擊落無人機
目前沒有完全肯定的答案。
所謂「公開」的報道稱:或許是伊朗利用了從俄羅斯購進的「汽車場」等系列先進電子戰裝備,干擾和中斷了美軍無人機的後方控制信號,而後又對其輸入錯誤的降落地點信息和指令,才使其被成功「俘獲」。
但這種說法疑點和破綻實在太多,很難自圓其說~~
另外,推薦參考的「民間」觀點,請參閱以下鏈接:
『肆』 美國號稱最先進的無人機竟然這么容易被伊朗捕獲,是不是證明現在的無人機技術還很低
誰說美國無人機很容易就被伊朗捕獲了?美國對伊朗偵查幾十年了,無人機更是用了無數次,伊朗總共才捕獲屈指可數的幾架。按比例和概率算一下是非常低的。因此根本就不能說伊朗很容易就捕獲到美國的無人機。
而且一物降一物,無人機厲害,自有專門針對無人機的武器。沒有那種武器是無敵的,也沒有那種武器是全能的。
這次普遍認為美國的無人機是受到俄羅斯賣給伊朗的「汽車場」干擾系統的電子干擾才掉下來的,說明美國的無人機在對抗電子干擾方面還應該加強。
『伍』 美國對伊朗,為什麼無人機全球鷹是戰略級,RQ-170是戰術級
因為全球鷹無人機航程遠可以全球到達所以是戰略級的,RQ-170無法做到全球到達只能局部使用所以是戰術級的
全球鷹高空遠程無人飛行器(HAE UAV)計劃是為了滿足空中防禦偵察辦公室(DARO)向聯合力量指揮部提供遠程偵察能力的需要而設計的。全球鷹具有從敵占區域晝夜全天候不間斷提供數據和反應的能力,只要軍事上有需要它就可以啟動。RQ-4A「全球鷹」是美國空軍乃至全世界最先進的無人機。作為「高空持久性先進概念技術驗證」(ACTD)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於1995年啟動,於1998年2月首飛,在ACTD計劃執行期內完成了58個起降,共719.4小時飛行。「全球鷹」最大飛行速度740km/h,巡航速度635km/h,航程26000km,續航時間42h。可從美國本土起飛到達全球任何地點進行偵察。機上載有合成孔徑雷達、電視攝像機、紅外探測器三種偵察設備,以及防禦性電子對抗裝備和數字通信設備。
RQ-170
美國空軍2009年12月8日首次確認正在使用一種被外界稱為「坎大哈野獸」的隱形無人偵察機。這種無人機此前只出現在一些照片上。美空軍發表一份簡短聲明說,這種無人機名為RQ-170哨兵,作用是「為前線戰斗部隊提供偵察及監控支援」。該機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
2009年12月7日,各大媒體相繼報道了一條「美國神秘無人機身份曝光,據稱能潛入中國領空收集情報 」的消息,其中一張有著奇特外形的無人機照片吸引了眾多眼球,而且網友們還給它起了個綽號,叫 「坎大哈野獸」。
『陸』 無人機如何導航
無人機導航技術優缺點分析
目前在無人機上採用的導航技術主要包括慣性導航、衛星導航、多普勒導航、地形輔助導航以及地磁導航等。這些導航技術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因此,在勁鷹無人機導航中,要根據無人機擔負的不同任務來選擇合適的導航技術至關重要。
1、慣性導航。優點是不依賴外界任何信息實現完全自主的導航,隱蔽性好,不受外界干擾,不受地形影響,能夠全天候工作。缺點是定位誤差是隨時間積累的累積誤差,精度受到慣導系統的影響。
2、GPS導航。優點是全球性、全天候、連續精密導航與定位能力,實時性較出色。缺點是易受電磁干擾;GPS系統接收機的工作受飛行器機動的影響,比如GPS的信號更新頻率一般在1 Hz~2 Hz,如果飛行器需要快速更新導航信息,單獨搭載GPS系統就不能滿足飛行器更新信息的需要。
3、多普勒導航。優點是自主性好,反應快,抗干擾性強,測速精度高,能用於各種氣候條件和地形條件。缺點是工作時必須發射電波,因此其隱蔽性不好;系統工作受地形影響,性能與反射面的形狀有關,如在水平面或沙漠上空工作時,由於反射性不好就會降低性能;精度受天線姿態的影響;測量有積累誤差,系統會隨飛行距離的增加而使誤差增大。
4、地形輔助導航。優點是沒有累積誤差,隱蔽性好,抗干擾性能較強。缺點是計算量較大,實時性受到制約;工作性能受地形影響,適合起伏變化大的地形,不適宜於在平原或者海面使用;同時還受天氣影響,在大霧和多雲等天氣條件下導航效果不佳;要求飛行器按照規定的路線飛行,不利於飛行器的機動性。
5、地磁導航。地磁導航具有無源、無輻射、隱蔽性強,不受敵方干擾、全天時、全天候、全地域、能耗低的優良特徵,導航不存在誤差積累,在跨海制導方面有一定的優勢。缺點是地磁匹配需要存儲大量的地磁數據;實時性與計算機處理數據的能力有關。
6、組合導航
組合導航是指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導航系統以適當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利用其性能上的互補特性,可以獲得比單獨使用任一系統時更高的導航性能。除了可以將以上介紹的導航技術進行組合之外,還可以應用一些相關技術提高精度,比如大氣數據系統、航跡推算技術等。
1.INS/GPS組合導航系統
組合的優點表現在:對慣導系統可以實現慣性感測器的校準、慣導系統的空中對准、慣導系統高度通道的穩定等,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慣導系統的性能和精度;對GPS系統來說,慣導系統的輔助可以提高其跟蹤衛星的能力,提高接收機動態特性和抗干擾性。另外,INS/GPS綜合還可以實現GPS完整性的檢測,從而提高可靠性。另外,INS/GPS組合可以實現一體化,把GPS接收機放入慣導部件中,以進一步減少系統的體積、質量和成本,便於實現慣導和GPS同步,減小非同步誤差。INS/GPS組合導航系統是目前多數無人飛行器所採用的主流自主導航技術[7-8]。美國的全球鷹和捕食者無人機都是採用這種組合導航方式。
2.慣導/多普勒組合導航系統這種組合方式既解決了多普勒導航受到地形因素的影響,又可以解決慣導自身的累積誤差,同時在隱蔽性上二者實現了較好的互補。
3.慣導/地磁組合導航系統
利用地磁匹配技術的長期穩定性彌補慣系統誤差隨時間累積的缺點,利用慣導系統的短期高精度彌補地磁匹配系統易受干擾等不足,則可實現慣性/地磁導航,具備自主性強、隱蔽性好、成本低、可用范圍廣等優點,是當前導航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
4.慣導/地形匹配組合導航系統
由於地形匹配定位的精度很高,因此可以利用這種精確的位置信息來消除慣性導航系統長時間工作的累計誤差,提高慣性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由於地形匹配輔助導航系統具有自主性和高精度的突出優點,將其應用於裝載有多種圖像感測器的無人機導航系統,構成慣性/地形匹配組合導航系統,將是地形匹配輔助導航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未來趨勢。
5.GPS/航跡推算組合導航系統
航跡推算的基本原理:在GPS失效情況下,依據大氣數據計算機測得的空速、磁航向測得的真北航向以及當地風速風向,推算出地速及航跡角。當GPS定位信號中斷或質量較差時,由航跡推算系統確定無人機的位置和速度;當GPS定位信號質量較好時,利用GPS高精度的定位信息對航跡推算系統進行校正,從而構成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無人機導航定位系統,在以較高質量保證了飛行安全和品質的同時,有效降低了系統的成本,使無人機擺脫對雷達、測控站等地面系統的依賴。
『柒』 無人機的導航方式有哪些
一般民用無人機的導航是用外部導航,也就是衛星導航,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俄羅斯的GNS,中國的北斗。
GPS導航是民用無人機最常用的導航方式。特點是:連續、實時、高精度的三維位置,三維速度和時間信息。GPS最大的作用就是實時定位。
軍用無人機因為需要抗干擾,一旦衛星導航失效,導彈或飛機就需要使用自帶的內置慣性導航設備進行導航。
學無人機,來哈爾濱學院路尾航空之家。
『捌』 伊朗獲得北斗導航系統後,對導彈的打擊能力提升多大
目前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共有四家,分別是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這是全球首個衛星導航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Glonass)系統自成一派;歐洲的伽利略系統(Galileo)是歐洲國家主導的,多國參與;「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自成體系,是目前最優秀的衛星導航系統。
伊朗曾經是美國GPS衛星導航系統的用戶,不過,隨著美伊關系敵對,伊朗要想不受制於美國的控制就必須放棄使用GPS系統,選擇一個更可靠的衛星導航系統。
這四家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中,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歐洲的伽利略兩個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並不完備,都存在衛星老化和星載系統失靈的問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由於錢的因素,其組網的二十四顆衛星中能用的也就三分一,實際作用嚴重不足。俄羅斯正在與「北斗」合作,避免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名存實亡。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本身就是民用版本,而且是很多國家參與其中,曾經多次發生信號中斷的故障,長達3個小時。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技術上是有風險的。對於伊朗而言,即便是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技術可靠,也不會選擇,原因很簡單,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是歐洲國家主導的,以色列也在其中,還有很多都是美國的盟友,包括很多北約組織成員國,對於伊朗來說,並不安全。
伊朗放棄美國的GPS衛星導航系統,可以選擇的只有「格洛納斯」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15年伊朗電子工業公司舉行北斗導航系統引進儀式,從此以後,伊朗擁有了安全可靠,性能一流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伊朗引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後,制導武器發展迅速,導彈精度比原先提高了3倍多。伊朗報復美國暗殺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行動中,其彈道導彈襲擊伊拉克境內美軍基地,其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讓人嘆為觀止。伊朗近些年的制導武器發展很快,具備了對艦船目標的打擊能力,其精準度讓人瞠目結舌,如果沒有一流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支持,根本就做不到。
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應用於武器裝備,主要是利用安裝在導彈上的導航衛星系統接收機,能夠同時接收多顆衛星播發的導航信息,然後經過導彈上攜帶的計算機精確計算出導彈的三維位置,三維速度以及對應時間,修正導彈飛行路徑出現的偏差,引導導彈精準攻擊目標。衛星制導不能獨立存在,也就是說衛星制導主要起到輔助作用,主要作用就是保證精度。
伊朗擁有了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後,又獲得了制導武器的核心技術,這樣一來就擁有了精確打擊能力,對於伊朗的制導武器發展意義重大。伊朗的在美國以及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下,能夠獲得與美國博弈的籌碼,獲得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朋友的幫助是分不開的。伊朗選擇了「北斗」,「北斗」成就了伊朗,所以,「北斗」支撐起了伊朗制導武器的一片天。
感覺很多人誤解了北斗導航系統對於伊朗導彈系統的真正影響,都覺得伊朗有了北斗導航,他們的導彈好比是瞎子恢復了視力,或者近視眼變成了千里眼。
但實際上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北斗導航系統對伊朗導彈而言,更大的積極作用在於拓寬了伊朗導彈打擊目標的范圍—— 它以前或許只能打無法移動的目標,但是有了北斗以後,對可移動軍事目標的打擊能力大大提升。
我們首先要明白,伊朗導彈在過去很多年都沒有衛星導航系統,但是卻不妨礙他們的導彈擁有出眾的打擊能力,在這里就不得不提到幾種典型的導彈制導技術。
制導技術主要可分為雷達制導、慣性制導和衛星制導等等。
雷達制導的原理很簡單,就是依靠雷達對目標進行定位和運動軌跡預演,從而引導導彈進行打擊。 這種技術能夠對移動目標進行打擊,但它最大的缺陷就是精度較低,還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說隱身技術等。雷達制導以前常用於彈道導彈和地空導彈,但是到了現代,最主要的用途則是反艦導彈。
原因很簡單,艦船類目標很大,在雷達上很容易被發現,同時移動速度相對較慢,運動軌跡預測難度及導彈調整難度都較小。
慣性制導原理比雷達制導更簡單,但技術實現難度卻比雷達大得多。
慣性制導其實就是利用慣性原理,通過調節導彈的運動軌跡、速度等來達成擊中既定目標的目的。 慣性制導就相當於給一顆導彈配了個司機(或者說導彈自己有駕駛證),不管路上發生什麼事,它都會千方百計地把火力准確輸送到指定的區域。
慣性制導的關鍵元器件都在導彈彈頭上,也就是說發車後導彈可以完全跟外界隔離,外邊的各種信息影響不到它,想要叫停的唯一方式就是撞擊。
慣性制導的技術難度就體現於這種「駕駛技術」,如何能夠更靈活地避開各種「攔路虎」就意味著它的水平如何。而伊朗導彈最突出的優勢就在慣性制導技術上 。
伊朗在彈道導彈中大規模採用了這種慣性制導技術,比如說「流星3」,因為即便美國關閉衛星導航系統並進行電子干擾,慣性制導都不會受到影響,打擊能力依然很夯實。
但是慣性制導有一個缺陷,就是只能打擊不可移動目標,這也意味著它對移動軍事目標無能為力,並且如果固定目標存在防禦系統,慣性制導導彈的打擊效率也會受到影響。
衛星制導就不多說了,它主要用於巡航導彈,衛星制導對於其他制導方式來說基本算是一個Bug一樣的存在。 既能精確制導(一米以內),又能夠適當調整打擊目標,如果說雷達制導是送貨到鎮上,慣性制導是送貨給村委會大院(固定地址),那麼衛星制導就是送貨給本人(你去哪它送到哪兒)。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衛星制導對慣性制導其實有著較大的補充性,當然在沒有電磁干擾的前提下,衛星制導相比慣性制導幾乎沒有一點瑕疵(除了貴)。
而除了以上三種制導,在導彈的實際應用中,其實往往存在多種制導技術,比如說紅外導航——靠溫度來鎖定目標,比如說在電影《天龍特工隊》中無人機發射的導彈,其實就利用了紅外製導技術。
值得一說的是,伊朗之前用的是美國GPS制導,然而現在美伊關系很惡劣,就算美國給用,伊朗也不敢用了,所以伊朗知道衛星制導的好處。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伊朗導彈在獲得北斗導航系統後,在兩個方面得到了巨大提升:
第一方面,對可移動目標的打擊能力大大增強。 伊朗的彈道導彈最遠射程為2000多公里,基本可以覆蓋中東的大部分美國軍事基地,但是我們需要制導,美國海外軍事基地基本都配備了如PAC-3這樣的反導防禦系統,所以伊朗想增強導彈的威懾能力,對可移動目標的打擊能力就需要提升。畢竟相比軍事基地這類固定設施,美國更害怕損失兵員。
第二方面,大幅提升了導彈攻擊范圍。 這個其實也能理解,伊朗在沒有衛星導航之前,對域外的軍事目標很難有有效的監測,在戰爭時期就更難對域外形成火力威脅。而衛星制導卻可以幾乎不受阻礙地對域外軍事目標進行精確打擊,不用害怕對方搬家了自己不知道新住址,也不用擔心它們跑到連自己也不知道地名的犄角旮旯里去。
最重要的是,伊朗可以研發自己的巡航導彈了。
巡航導彈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就是可以長時間保持巡航狀態的導彈。巡航導彈可從地面、空中、水面或水下發射(部分潛艇也可發射),攻擊固定目標或活動目標。既可作為戰術武器,也可作為戰略武器。
最後一點很重要,既能作為戰術武器,也能作為戰略武器(對敵人進行大規模殺傷)。
巡航導彈在制導方式上採用復合式設計,其中慣性制導和衛星制導是主要方式。
總之,對於伊朗而言,獲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加成,無疑會極大提升伊朗導彈的打擊范圍,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對於導彈的打擊能力而言,制導只是提升打擊能力的一部分,導彈是個非常精巧復雜的武器,而並非像一般人所認為的那樣構造簡單。
最後,希望我們的北斗可以給伊朗帶去維護和平的勇氣和力量。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北斗導航系統。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英文簡稱:BDS) 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且具備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定位精度為分米、厘米級別,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
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也標志著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雖然包括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內,全世界的國家都有四個導航系統可以選擇,但實際上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國家選擇的都是美國的GPS。而就在這幾天,伊朗和中國簽訂了25年全面戰略協議,其中就有一條:中國將向伊朗提供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服務。很多人可能認識不到這一條的戰略意義,畢竟中國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本身就是要為世界各國提供相關服務的。但其實,這裡面至少包含了兩點,第一就是伊朗的導彈將用上中國的眼睛,導彈精度或者往哪打將不受美國影響;第二就是中國與伊朗的戰略夥伴關系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中國未來極有可能在更多領域支持伊朗。實際上就這一點來說,遠比導彈打擊能力提高要更有意義和震懾力。
地球人都知道伊朗自1979年建立伊斯蘭共和國後,就從親美派變成了全球反美先鋒。美國在這幾十年裡沒少給伊朗穿小鞋,不是經濟制裁,就是軍事制裁。不過伊朗也不是沒辦法,你美國欺負我,那我就欺負你小弟以色列。更何況伊朗手裡還有一張王牌,那就是霍爾木茲海峽。
很多人對中東地理地形不是很了解,總覺著一個海峽而已,能有啥大問題。大家應該都看新聞了,最近蘇伊士運河被一艘巨輪給堵上了,有報道分析,蘇伊士運河被堵,給全球一周帶來的經濟損失大概在60--100億美元。如果美國把伊朗逼急了,伊朗一旦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那估計全球都得跟美國翻臉,因為全球的油價將瘋漲......
所以,雖然伊朗使用GPS導航的導彈准心偏得厲害,伊朗與美國也不在一個數量級上,但發起狠來的伊朗依然讓美國忌憚。更何況大部分的導彈並非只採用GPS制導這一種方式,也會同時採用慣性制導、雷達制導等,打的不準,但不是瞎,只是近視而已。而且即使導彈打的不準,架不住伊朗的導彈數量眾多、品種齊全(很大一部分都是前蘇聯和俄羅斯賣給伊朗的,畢竟反美這個事情,很多人目標是一致的),幾輪的飽和攻擊,就能把以色列打殘,這是美國不可承受之重。
現在,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向伊朗提供全面服務,這個自然也包括軍事用途在內。可想而知,在未來伊朗的導彈不僅治好了近視,而且比之前視力更好了。
為什麼這么說?主要原因有三點:
1. 中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共計30顆衛星,比美國GPS導航系統的24顆衛星多出了整整6顆,且中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全球第一個採用3頻定位的衛星系統,衛星定位精度更高。
2. 中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以為客戶提供定製化服務,比如短文發報,這個是中國獨一份的衛星導航技術,美國是做不到也肯定不會做的,即便是為其盟友,美國都不一定能願意提供定製化服務,更何況是伊朗這個反美先鋒了。
3. 中國為伊朗提供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肯定不會在關鍵時候掉鏈子,而至於什麼是關鍵時候,我想大家都清楚吧。
可以想像到,安裝了北斗的伊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將對美國在整個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和盟友國家形成強大的威懾力。美國的航母再大搖大擺地開到波斯灣,航母上的官兵恐怕就睡不好覺了。
文末說句題外話,隨著中國 科技 水平的不斷進步,特別是在量子技術與人工智慧領域的不斷突破,未來中國將在更多領域實現對美國的反超。復興強盛的中國,是世界和平的福音,這個福音首先 示範性 地帶給了伊朗。
可以說是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