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為什麼要去伊朗高原

為什麼要去伊朗高原

發布時間:2022-12-12 02:28:51

1. 乾旱的伊朗高原為何能孕育輝煌的波斯文明

波斯帝國作為公元前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其龍興之地「伊朗高原」卻是一塊相當乾旱崎嶇的土地,其人口承載力顯然不能與大河流域的諸文明相比,然而伊朗高原卻有很強的防禦性,有利於波斯人的內部整合和制度經濟建設,厚積薄發,並養育波斯文明綿延數千年而不絕,可見這塊「荒漠」並不那麼簡單。

占據伊朗高原意味著對東西兩邊都具有很強的地理優勢,無論是長期紮根於此的波斯人、外來的希臘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要想建立龐大的帝國都不能缺少伊朗高原這一重要基地。如果將伊朗以西的西亞低地視為地中海世界,那麼伊朗可能才是亞歐大陸陸上的最重要樞紐。

2. 想去伊朗旅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伊朗南面瀕臨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和阿曼灣,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擊平原,四季分明。作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波斯帝國的「今生」,伊朗保留了很多古建築,有人說:「如果路上的驚喜是你旅途中最大的意義,那麼伊朗是世界上你最應該造訪的國家」,那去伊朗應該要注意哪些呢?

最後要注意的是伊朗的風俗文化,要入鄉隨俗嘛,女士需要佩戴頭巾而且不能露出胳膊和腿,男士盡量不要穿短褲背心或者拖鞋外出,特別是去清真寺的時候,千萬要注意這些。

從今年開始,伊朗宣布對中國遊客免簽,這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到伊朗旅遊,但是旅遊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3. 去伊朗旅遊要注意什麼

伊朗是伊斯蘭教國家,去旅遊需要遵守伊斯蘭教的規范。在外就餐時不要問有沒有豬肉,如果需要自己做飯買菜時也不要問類似問題。如果你請別人吃你帶去的食物(包括包裝食物)別人不吃不要強求。男性,如果去別人家裡做客,不要去客廳以外的地方隨意走動,如果有什麼東西要給主人家中沒有露面的女眷可以請主人轉交,不要自己貿然闖進內室、廚房等地去給,有可能對方著裝不便,除非主人家中女眷已經當著你的面將頭巾取掉。伊朗夏季大多數地方比較炎熱,不能因為炎熱就穿著暴露,男性必須穿長褲,可以短袖但不能赤膊,在伊朗男性與女性一樣有可能被騷擾;女性必須長袖、長褲或長裙(要求遮住腳踝),上衣長度要能蓋過臀部,不能透明,不能緊身,必須戴頭巾。女性與當地男性接觸時態度不要太親密,合影時注意保持距離,絕對不要讓男性把胳膊搭你肩上合影,否則他朋友圈的所有人都會知道他睡過照片中的中國女人,他甚至會給其他遊客這么說。禮拜時間清真寺不對外開放參觀,所有聖陵中放置靈柩的房間不對外開放參觀。部分偏遠地區(如果你去的話)注意遠離毒品。
伊朗總的來說是一個很安全,對遊客很友好的國家。

4. 伊朗高原氣候特點的形成原因

伊朗高原地處亞熱帶大陸的內部,屬於亞熱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 .乾旱氣候的形成是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遠或因有山地阻擋,濕潤的海洋氣流難以到達,又兼這里地處亞熱帶,故夏季高溫,冬季溫和.半乾旱氣候屬於由乾旱氣候向其他氣候的過渡類型.

5. 伊朗高原的介紹

伊朗高原(英文:Iranian plateau,又稱Persian plateau)是亞洲西南部的高原地帶,亦是古代文化的發源地,它是由於阿拉伯版塊與歐亞大陸版塊碰撞之後形成的多折山脈帶地形。伊朗高原由小亞細亞和高加索開始,一直向東延伸,包括現今阿富汗的絕大部分和巴基斯坦的很大部分。伊朗高原周圍被雄偉的高山所包圍,高原中央是遼闊的內陸盆地,沒有河流通往大海。伊朗農業條件最好的地區,是毗鄰兩河流域的胡澤斯坦地區,還有北部、西北部山鏈的山麓與河谷地區,特別是裏海、高加索山脈的斜坡地區。

6. 伊朗高原地理位置為什麼這么重要有3大關鍵因素

中東被稱為「三洲五海之地」,所謂的三洲就是指亞洲、歐洲和非洲,五海就是指裏海、黑海、地中海、紅海和波斯灣——這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大家都知道中東是個火葯桶,很多人都能或多或少的說出幾點原因。比如宗教矛盾、 歷史 矛盾,還有域外大國為了控制石油而開展的各種博弈等。而中東的一個關鍵因子就是伊朗。

伊朗是伊朗高原的前沿國家,它位於亞洲西南部西亞的心臟地帶,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東連中亞,西通歐洲,扼守霍爾木茲海峽,疆域遼闊,地勢險要,素有「歐亞陸橋」和「東西方空中走廊」之稱。其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以及 歷史 宗教文化遺產決定了它在中東和海灣地區的重要大國地位。

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伊朗國土絕大部分在高原上,屬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至1500米之間。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積平原。

在西南亞地緣政治中最具 歷史 意義現象的是,扎格羅斯山脈往東與興都庫什山、繼而與印度北面的喜馬拉雅山連為一體,與伊朗高原、青藏高原一道形成世界最壯偉的、由西而東保障亞洲大陸「樞紐地帶」的「扎格羅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天然戰略屏障。正是有了這道戰略屏障,除中世紀阿拉伯人統治時期外,伊朗在古代和近代已被肢解為多個伊朗高原國家(包括伊朗全部及阿富汗、巴基斯坦部分地區等),但這些國家最終還是成功地抵抗了西方列強的侵犯,並使其避免了印度那樣完全被殖民地的厄運。印度由於被屏蔽在這道戰略屏障之外,並在近代被英國長期殖民,最終淪落為宗主國英國拋在南亞的「霧都孤兒」。

伊朗所處的地緣政治位置和態勢對中國西陲安全具有極大的「橋頭堡」意義。 歷史 上某國西陲安全長期面臨歐洲強勢東擴的壓力,如古希臘時代的亞歷山大東征、羅馬帝國的東擴、歐洲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以及近現代歐洲、沙俄、蘇聯乃至進入21世紀的美國等,都對伊朗高原國家進行過強勢入侵,這些外來列強的入侵無一例外地被拒阻於伊朗高原之外,或被大量消耗在伊朗高原之中。

不僅如此,伊朗高原國家與某國西陲被「扎格羅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戰略屏障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樣,位於屏障最西端的國家伊朗,實際上成為某國西陲安全的第一道「防火牆」,它們抵抗西方列強斗爭的命運與西陲安全唇齒相依:如果伊朗被壓垮,那麼或海或陸由此東進的西方強勢力量,就會沿著途經伊朗高原的古絲綢之路(在此地理基礎上形成今天的「歐亞大陸橋」)倒逼,並對西陲造成重大威脅。

我國漢朝時期,羅馬帝國東擴的力量被拒止於安息帝國西部邊陲,這大大緩解了西部邊陲的戰略壓力;大概也是出於同樣的戰略需求,漢武帝派出的西域特使張騫,於公元前119年特意派其副手訪問安息(帕提亞,即今天伊朗地區)帝國,安息王竟激動地派出兩萬騎兵遠迎中國使者。這說明當時安息國與漢朝已有互為依存的戰略需求。

同樣也由於近代阿富汗人民藉助興都庫什山的險峻地形,對英國殖民者實行了極頑強的抵抗,使英國無法北上接近,遑論深入某國西陲的薄弱地帶,勾結阿古柏偽政權禍亂;而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的阻隔更使英國在佔領印度的一百多年中,無力從印度北境有效介入北方:1904年8月3日,英國曾攻陷,但到了冬天,英國人因熬不過高寒天氣被迫撤回印度。英國人由此得到了「不容易進入的特點,使得任何加強對某國進行軍事抵抗的行動都不現實」的經驗。

這種經驗對英國世界霸權的後繼者美國來說也不是一點沒有:1950年,美國人曾想為叛亂分子提供為時半年的作戰裝備,由於「牲畜馱運是唯一實用的運送手段,上述彈葯數量約需7000頭騾子的運送。由於沒有那麼多的騾子可用,一部分或者全部的3英寸口徑迫擊炮和彈葯可能無法運離印度」。

「扎格羅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山系形成的對西陲的大縱深防護帶,使得近代西方即使佔領印度後仍不能有效地從西南陸上牽制,而不得不沿海路繞道。換言之,這條防護屏障不僅大大推遲了西方自羅馬帝國以來入侵的時間,而且減弱了——與印度相比——其影響某國的力度。同樣的道理,正是當年居高臨下西進的匈奴人,由於一路上沒有這樣的高原屏障,才有可能率先——與羅馬東進速度相比——西進歐洲,並迫使可能東進的日耳曼人南下,並最終壓垮了羅馬帝國。

比較而言,處於上述「扎格羅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屏護之外,且地勢低緩的印度則較容易受到外來侵犯。印度平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5強,山地只佔1/4,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富饒。低海拔的平緩地形大大弱化了印度人抵禦外敵入侵的能力,並因此受到外族的長期佔領。

值得邊疆史研究者注意的是,不管是曾打入印度的亞歷山大大帝,還是在中世紀繼而近代佔領印度的蒙古人和英國人,乃至1962年早已獲國家獨立的印度人,在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腳下都不能也不曾撼動西南部邊陲。

這樣的 歷史 經驗支持我們得出結論,對西陲安全有重大關聯度的是以伊朗為前沿的高原國家而非印度:昨天伊朗高原國家而非印度成功地抵禦了羅馬帝國的東擴,今天是它們而非印度正在抵抗和消耗著「北約東擴」。

由此,伊朗高原國家而不僅僅是印度的反霸斗爭對中國國家安全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如果再考慮到對伊朗高原國家原油進口有著巨大依賴性需求,伊朗高原國家的安全——當然,這一判斷成立的前提是中亞沒有出現中世紀阿拉伯帝國那樣的 歷史 條件——較之印度對某國更具唇亡齒寒的戰略價值。

7. 伊朗高原的地理環境

伊朗高原是亞熱帶乾旱和半乾旱氣候,降水稀少,寒暑變化劇烈,溫度年較差和日較差均很大。絕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大陸性草原和沙漠氣候,冬夏溫差大、雨量少,水源大都來自高山降水。
西亞的伊朗高原,地處亞熱帶大陸的內部,屬於亞熱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 ,乾旱氣候的形成是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遠或因有山地阻擋,濕潤的海洋氣流難以到達,又兼這里地處亞熱帶,故夏季高溫,冬季溫和。半乾旱氣候屬於由乾旱氣候向其他氣候的過渡類型。
伊朗東部和內地屬大陸性亞熱帶草原和沙漠氣候,寒暑變化劇烈,夏熱,冬冷多風,內地形成大片的草原、沙漠和鹽沼。東部沙漠地區減少到100毫米左右,西部山地區受地中海式氣候影響,年平均降水量達500毫米以上,沿裏海一帶年平均降水量達1000毫米以上,炎熱潮濕,可生長亞熱帶植物。 伊朗高原的植被類型屬於荒漠草原,通常生長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土壤屬於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8. 伊朗高原為什麼氣候

亞熱帶大陸性(草原)和沙漠氣候。
絕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大陸性草原和沙漠氣候,冬夏溫差大、雨量少,水源大都來自高山降水。河、湖兩岸零星散布的綠洲是高原主要人口聚居地,發展灌溉農業和畜牧業,主要生產小麥、甜菜、葡萄和綿羊。農業、居民點、交通線受地形與水源的限制,大部集中在山麓地帶與山谷中。中等高度山地為夏季牧場。地處南亞、印度洋的阿拉伯海、波斯灣、阿拉伯半島、高加索、裏海、中亞與帕米爾高原之間,古代為眾多文化中心所懷抱,近代又處在國際交通要沖,戰略地位重要。伊朗高原是由於阿拉伯版塊與歐亞大陸版塊碰撞之後形成的多折山脈帶地形。伊朗高原是亞熱帶乾旱和半乾旱氣候,降水稀少,寒暑變化劇烈,溫度年較差和日較差均很大。絕大部分地區為草原、荒漠,但可以放牧。有水的綠洲可以種植小麥、棉花。有煤、鐵、鉛、鋅、銅等礦。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近代仍為國際交通要沖。

9. 伊朗高原在哪

西亞中部高原。包括高原本身及四周山地。佔有伊朗大部,東部在阿富汗,東南部屬巴基斯坦。位於帕米爾高原和亞美尼亞高原之間,北鄰裏海、圖蘭低地和興都庫什山脈、科彼特山脈與厄爾布爾士山脈;南濱波斯灣、阿曼灣和阿拉伯海;東 伊朗高原緣有基爾塔爾山脈與蘇萊曼山脈;西南緣是扎格羅斯山脈,南部有莫克蘭山脈。各山都很高峻,山脈與谷地交錯排列。為一四周環山的閉塞式山間高原。包括伊朗全部及阿富汗、巴基斯坦部分地區。東西長2500千米,南北寬1500千米,面積約270萬平方千米。內部地勢起伏不大,海拔1000~1500米,多山間盆地,其間鹽沼、荒漠廣布。高原內部有卡維爾、盧特與雷吉斯坦三個荒漠。絕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大陸性草原和沙漠氣候,冬夏溫差大、雨量少,水源大都來自高山降水。河、湖兩岸零星散布的綠洲是高原主要人口聚居地,發展灌溉農業和畜牧業,主要生產小麥、甜菜、葡萄和綿羊。農業、居民點、交通線受地形與水源的限制,大部集中在山麓地帶與山谷中。中等高度山地為夏季牧場。地處南亞、印度洋的阿拉伯海、波斯灣、阿拉伯半島、高加索、裏海、中亞與帕米爾高原之間,古代為眾多文化中心所懷抱,近代又處在國際交通要沖,戰略地位重要。伊朗高原是由於阿拉伯版塊與歐亞大陸版塊碰撞之後形成的多折山脈帶地形。伊朗高原是亞熱帶乾旱和半乾旱氣候,降水稀少,寒暑變化劇烈,溫度年較差和日較差均很大。絕大部分地區為草原、荒漠,但可以放牧。有水的綠洲可以種植小麥、棉花。有煤、鐵、鉛、鋅、銅等礦。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近代仍為國際交通要沖。

10. 在誰知道伊朗高原的特點阿

朗高原的氣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是由於這個地方地勢較高和周圍有山脈造成的 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冬夏溫差大,全年降水少。成因:位於中緯度,距離海洋處。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要去伊朗高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羽毛球後備人員儲備如何 瀏覽:195
印尼疫情什麼時候才能回國 瀏覽:147
印尼貧民窟為什麼那麼多 瀏覽:156
越南的開發區什麼名字 瀏覽:159
印度人為什麼那麼多人種 瀏覽:416
英國鞋碼3碼是多少 瀏覽:578
去印尼下什麼地圖 瀏覽:427
印尼航空托運多少斤 瀏覽:369
義大利哪裡有賣真皮皮衣 瀏覽:542
英國人怎麼回復 瀏覽:602
中國亞洲飛人有哪些 瀏覽:960
入境印尼可帶多少金飾 瀏覽:485
在中國經營有哪些實體店 瀏覽:120
中國郵政按址匯款多久才到賬 瀏覽:112
印尼天氣現在穿什麼 瀏覽:375
印度飛天怎麼畫的 瀏覽:153
伊朗有什麼果子樹 瀏覽:11
越南如何看待與中國的歷史 瀏覽:335
印度人為什麼這么隨意 瀏覽:878
印度買小葉紫檀多少錢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