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有多少藏族人

伊朗有多少藏族人

發布時間:2022-11-28 01:45:19

⑴ 西藏以西——拉達克,藏在雪山深處的絕世秘境

從西藏再往西,便是拉達克。這是一片神奇美麗的土地,屬於喀喇昆侖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的一個峽谷地帶,無數雪山托起這片平均海拔3500米的高地。拉達克盛行藏傳佛教,是最原始的西藏模樣,不論是氣候景觀,還是風土民情、宗教信仰、語言文字等,都屬於傳統西藏文明的范圍,故有「小西藏」之稱。 歷史 上,拉達克屬中國西藏的一部分,清朝時受駐藏大臣節制。直到近代,拉達克被印度非法管控霸佔70多年。

拉達克位於克什米爾東南部,北有喀喇昆侖山脈、南有喜瑪拉雅山脈,全境居世界屋脊之上,介於海拔3000米至6000米之間,是查謨和克什米爾邦最高的高原。印度河最上游就穿越了整個峽谷。這里的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只有山谷和河流的地方才有綠洲,遠處的山坡寸草不生。

拉達克是一個高原沙漠,大部分是人煙稀少的高地。水的主要來源是山上的冬天降雪。千百年來,拉達克人就靠冰川融化成水生存,居民大部分住在海拔3,000米的拉楚河山谷。由於處於高海拔地區,這里夏天很短,冬季寒冷而漫長,冬天則常處於-30℃以下,每年的9月至來年的6月,拉達克大半年時間完全與外界隔絕。

拉達克總面積45110平方公里,人口約26萬人。主要為藏人以及操印度-伊朗語族的雅利安人,多數信藏傳佛教。拉達克是藏族的傳統居住區, 歷史 上是中國西藏的一部分,無論是文化習俗、建築還是宗教信仰等,都與西藏相差無二,有「小西藏」之稱。拉達克郊外的山谷深處隱藏著不少鮮為人知的藏佛修道院。

拉達克曾是古絲綢之路必經的重鎮,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就記錄了這個地區。列城是拉達克的首府。是中國西藏地區同中亞、印度交往的門戶。山頭上沿著峭壁而建的老皇宮,造型酷似迷你版的布達拉宮。

列城境內主要居民以藏族人為主,大約84%的人口信仰藏傳佛教。他們平靜地吮吸著喜馬拉雅群山南側溫潤的空氣,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拉達克人熱情好客,淳樸友好,帶著最羞怯最平和的笑容,臉上多數有著藏族人特有的高原紅。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透著謙虛和誠實。

列城市場賣一些羊毛地毯和手工藝品,克什米爾地區的羊毛地毯天下聞名。這座小城街上行人零零星星,充滿著寧靜、祥和。這里有世界最高的大山,將一切現代化抵擋在外面。這里有皚皚雪山,巍巍藍天。拉達克人在這塊荒涼貧瘠的大自然面前從容,自然。

據記載,早在公元9世紀,拉達克就是吐蕃的一部分,13世紀拉達克統一於中國的元朝,清朝入關後,拉達克歸屬中國西藏管轄,由駐藏大臣「節制」,拉達克年年向西藏進貢。然而在1834年,英國支持錫克帝國入侵拉達克王國,後被並入英屬南亞。清朝雖然丟了拉達克地區,但從來沒有承認被侵佔的拉達克屬於外國。

英國從南亞撤離後,現絕大部分由印度實際控制。如今,印度已經霸佔拉達克70多年了,但中國從不承認達拉克屬於印度。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收回這片美麗的土地!

⑵ 伊朗有多少一人口

伊朗,8165萬(2019年12月);

⑶ 伊朗國家有多少人

伊朗人口有兩千壹百多萬吧。

⑷ 日耳曼人與藏族人有何聯系

日耳曼人是匈奴人和歌特人後裔
而藏族人是苗人(古苗族)、漢人、匈奴人支系後裔
匈奴人和西歌特人的直接後裔被稱作亞利安民族,從人類學角度有些關
哥特人是日耳曼語族的一個古老分支,屬於日耳曼語族的東支(現今整個東支日耳曼整體消失,一般認為東日耳曼各族都最終遷移到相對先進發達人口相對稠密的南歐北非地中海地區,所以被地中海各族所同化,與中國古代的五胡類似)
藏族和漢都屬於漢藏語系。藏族屬於藏緬語族,漢族屬於漢語族。兩者關系密切,有演化譜系之間的關系,苗族屬於苗瑤語族(也屬漢藏語系),與藏緬語族、漢語族是平行的互不包含集合。
匈奴人有非常之大的爭議。與漢族有關系的話,也頂多是匈奴人融進了一些古華夏人成分。匈奴與漢族及其祖先只有一定的交集,但沒有從屬關系和演化關系
雅利安又稱印歐語系。是世界最大的民族和語言集團。包括拉丁羅曼、希臘、日耳曼、印度、伊朗等等族屬。哥特人與日耳曼人只可能從屬於雅利安。

⑸ 歐亞歷史:人種的起源

走出非洲

人類種族的起源,是一個很難弄清的問題。最早的文字記錄出現在距今5000~6000年前,在此之前的事情,我們幾乎無從得知。1871年,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一書中首次提出人類起源於非洲的猜想,但當時並無任何實際證據。直到將近五十年後,考古學家在非洲發現古人類化石,基本證實這一猜想。(當前已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是在衣索比亞,距今320萬年前的「Lucy」。)然而,考古發掘所能獲得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神話傳說更是不足為憑。直到近幾十年來,分子人類學興起,利用基因來分析人類起源、民族演化等問題,並與考古研究結合起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仍有很多爭議和謎團。

主流的觀點認為,人類大約在7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的猿類進化而來。早期的人類曾有不止一個物種,也不止一次走出非洲,而是多次上演「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故事。最早走出非洲的原始人類是與今日我們不同的物種,並且在上百萬年前就從非洲擴張到亞歐大陸——例如直立人(舊稱猿人,北京人和元謀人都屬於這個人種)在200萬~20萬年前生活於亞洲和非洲,尼安德特人在40萬~3.5萬年前生活於歐洲——但這些人種後來都滅絕了,我們今天的人類並不是他們的後裔,而是智人。

智人在大約40萬~25萬年前出現於非洲,25萬年~15萬年前演化成解剖學上的現代人類(稱為晚期智人)。12萬年前,開始有智人走出非洲進入兩河流域,但他們似乎在8萬年前消亡了。約6萬年前,智人再次走出非洲,成功擴張到世界各地:他們大約是沿著印度洋北岸前進(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低一百多米,智人的前進路線很可能在今天的海面以下),經東南亞到達澳大利亞,然後在約5萬年前進入中國南部,約4萬年前進入歐洲,約3萬年前到達日本,約1.4萬年前跨過白令陸橋進入美洲,約1萬年前到達大陸最遠的角落:美洲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亞。更不可思議的是,約4000年前,人類駕著獨木舟把茫茫太平洋上的諸多島嶼都逐一征服。在這個宏偉的擴張過程中,智人把遇到的其它種群都消滅了,所以今天生活在世界上的所有人類都是智人。——在中國,距今10萬年~4萬年之間沒有發現任何人類化石,很可能是直立人在智人到來之前就已滅絕。而在歐洲,尼安德特人與智人共存了一段時間,有可能是智人消滅了尼安德特人。(然而在2010年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現代智人基因中混有很少量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表明智人走出非洲之後曾與尼安德特人發生小規模混血。)

基因研究

考古發掘能夠證實智人到達各地的時間,但我們需要更多工具來研究智人在擴張過程中的種族演化。直到數十年前,人們還把膚色、頭發、相貌等作為區分人類種族的主要依據,但通過基因研究,我們發現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外表特徵主要是為了適應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而形成的,並不能准確反映種族之間的差異:例如膚色棕黑的印度人可能與歐洲白人的基因非常接近,而同為黃皮膚的中國漢人與蒙古人的基因其實相距較遠。

分子人類學對基因的研究主要有兩個途徑:線粒體DNA(mtDNA)和Y染色體DNA(Y-DNA),前者通過母親傳給女兒,後者通過父親傳給兒子。對mtDNA的研究表明,今日所有女性的基因都可以上溯到15萬年前的一個非洲女性(「線粒體夏娃」),而對Y-DNA的研究表明,所有男性的基因都可以上溯到6萬年前的一個非洲男性(「Y染色體亞當」)。從他們為起點,根據DNA中的突變信息,可以把現存的人類劃分成不同的類型。然而引人注意的是,在很多地方,線粒體類型(母系遺傳)的分布狀況與Y染色體(父系遺傳)的並不一致。可以推測,這是由於人類擴張過程中發生種族替代,當強大種族打敗弱小種族之時,他們把失敗方的男性全部殺掉,而女性部分保留下來,從而造成這種現象。因此,Y-DNA的分布更能體現種族擴張的結果。

研究者把Y-DNA的不同類型用字母表示:最先到達亞洲東部的一批人是C型(澳洲土著人、東北亞通古斯-蒙古族祖先,還有少量到達北美洲西部)和D型(印尼安達曼人、日本阿依努人、部分藏族人祖先)。他們曾經佔領了廣闊天地,但如今只在邊遠蠻荒地區留下少許殘余,原因是更晚出現、膚色較淺、身材較高的另一批人打敗了他們。這批後來者起源於約4.5萬年出現在亞洲南部的F型,逐漸擴張到非洲以外的幾乎所有大洲,並進一步分化成更多類型,其中的主要類型有:J型是中東閃族人(阿拉伯人、猶太人)的祖先;O型是大部分東亞、東南亞民族、以及太平洋上南島民族的祖先(其中漢族和苗族、瑤族等都是以O3支型為主,而日、韓的O2支型比例較高);Q型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主流,並少量存在於蒙古和西伯利亞;R型是原始印歐人,其後裔包括今天的絕大部分歐美白人、伊朗人和部分印度人。而在人類的老家非洲,仍保留著古老的A型(布須曼人)和B型(俾格米人),但較晚出現的E型成為主流,並且分化出諸多不同支型。這意味著其它大洲的人種和現存的A/B/E型非洲人有共同的祖先,但並不是由這些非洲人種演化來的。

通過這樣的反復分化、擴張和替代,原始的人類民族在距今1.2萬年前便已基本成形。——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民族主要是C型,加上少量其它類型的混血,因此過去把漢族定義成蒙古人種的說法是不準確的,漢人與蒙古人的差距比與歐洲人的差距更大。

農業革命

在人類演化的同時,地球環境本身也發生著滄海桑田的變遷。約260萬年前(此時原始人類已經出現)開始,地球進入一個大冰期,地質上稱為第四紀。總體而言,第四紀的氣候比地球歷史上大部分時間要寒冷,而其內部又可分為相對較冷的冰期和相對溫暖的間冰期,兩者交替出現。最近一個冰期結束於大約1.2萬年前,從那時直到今天,都是一個溫暖的間冰期,地質上稱為全新世。

全新世開始之時,智人已經成為地球上唯一的人類,並且擴張到除南極洲之外的所有大陸。但此時他們的生產方式與早期人類相比並無不同,仍然是以採集-狩獵為主。我們推測,採集-狩獵方式無法支撐大量人口聚居,因此這時的人口數量很少,並且經常為了覓食而發生遷徙。而隨著全球氣候轉暖,自然環境和動植物分布狀況都發生巨大變化,人類也改進生產方式以適應新的環境,從而產生了第一次大規模技術革命。考古上的明顯標志是粗糙的打制石器被精細的磨製石器所取代,即從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但更重要的是智人們發明了農業,開始對自然環境進行大規模改造。

農業不是發源於單一地點,而是在多個地區獨立產生。中東地區可能是最早的農業發源地,大約1.1萬年前就開始種植大麥、小麥、扁豆等作物。在東亞,中國長江流域在大約1萬年前開始種植稻穀,黃河流域大約在8000年前開始種植粟米。在美洲,印第安人大約在7000年前開始種植土豆,而玉米的馴化則復雜得多,可能花了很長時間才逐漸培育成現在的樣子。

培育植物的同時,人類還馴化了多種動物。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在1.4萬年前甚至更早就已被馴化。山羊和綿羊大約1萬年前在伊朗馴化,此後分別傳入西方和中國。(在中國,最早養羊的是一支西部民族,被稱為羌人,即「養羊人」。)牛和豬的馴化可能有多個發源地,在中東和中國獨立發生。家貓的馴化則相當晚,大約在5000年前的古埃及——也有人認為貓至今尚未被完全馴化。

農業革命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也深刻改變了其社會形態。農業人群圍繞耕地定居下來,人口增長,發展出大型村落甚至城邦,逐漸進入文明時代。相較而言,溫暖地區的耕種產出更高,能夠承載更多人口定居,文明也更發達;較寒冷地區則採取耕種與畜牧結合的混合農業,人口較少而遷徙更頻繁,文明發展較為緩慢。除此之外,還有少數地區保留著更為原始的漁獵文化。

印歐擴張

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距今約6000年),東歐大草原上的原始印歐人(R型)馴化了馬。這一事件深遠地影響了人類世界,因為直到槍炮、汽車和坦克發明之前,馬都是人類最強大的生物武器,也是最快速的陸上交通工具。有了馬,印歐人雖然文明並不發達(遠遜於同期的蘇美爾人),但擴張能力極強,在人類文明的早期階段就迅速擴張到幾乎所有適宜生存並且能夠進入的地區。同時,由於種族之間的交流變頻繁了,文明的傳播也大大加快了,印歐人後裔在此過程中發展成為世界上整體實力最強的種族群體,直到今天。

大約前3000年,印歐人的一部分(R1b型)開始向歐洲西部擴張。這時歐洲西部已有早期農業人群定居,但印歐人似乎很快就取代了他們。印歐人分成三路前進:一路向西南到達了希臘半島並演化成古希臘人(邁錫尼人);一路向西到達多瑙河中游後分為兩支,一支從阿爾卑斯山南麓進入義大利成為拉丁人,另一支從北側繞過阿爾卑斯山進入高盧和不列顛,成為凱爾特人;還有一路北上到了波羅的海沿岸並分成兩部,西邊的稱為日爾曼人、東邊的稱為斯拉夫人。這就是現今歐洲諸民族的起源。

約前2500~2000年,印歐人進一步發明了馬拉戰車,然後向亞洲方向擴張。約前1900年,印歐人的一支進入安納托利亞,變成了赫梯人。大約同一時期,另一部分東遷的印歐人(R1a型)從裏海北部出發深入亞洲。在戰車的威力下,他們在亞洲中部所向披靡,一路(雅利安人)征服了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又分出一支征服了伊朗高原。但另外一路(吐火羅人)從阿爾泰地區進入中國後,大約是遭受當地居民阻擋,在天山一帶停下腳步。馬和戰車也由此傳入中國。

在這一浪潮中,歐亞大陸的中部和西部幾乎全被印歐民族佔領,古印度、古巴比倫、米諾斯文明等都被征服。在被征服的古文明地區,定居的印歐民族向古文明學習,發展出更璀璨的新一代文明。而留在老家東歐草原一帶的印歐人反而落後了,被稱為斯基泰人(Scythian,或稱塞種人)。

⑹ 我國有多少民族跟多少族

中國目前有56個已識別民族。主體民族為漢族,其餘55個為少數民族。另外還有若干未識別民族。
中國共有56個民族,分別是:漢族和蒙古族、滿族、朝鮮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回族、東鄉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藏族、門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獨龍族、基諾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壯族、瑤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56個民族
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的中國國民,其居民身份證上民族欄目會填上人群(未識別民族)的名稱。中國政府認定的民族名稱,本人有不同意見,經做思想工作仍堅持填寫自稱的,可在民族名稱後加註。如「納西族(摩梭)」、「苗族(革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已認定為少數民族,但尚未明確是單一少數民族或為某一少數民族成員的,可填寫「XX人」,如「僜人」。已定漢族(如穿青人)而本人有意見的,二代身份證可以註明:「穿青」、「穿青人」。
對於外國人加入中國籍的,如本人的民族名稱與中國已認定的某一民族名稱相同就填寫某一民族,如「朝鮮族」;如沒有相同民族的,本人是什麼民族就填寫什麼民族,但應在民族後加註「入籍」二字,如「烏克蘭(入籍)」。
1.艾努人 :歸為維吾爾族 ,大約10000人 , 說艾努語(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
2.克里雅人: 歸為維吾爾族 ,大約1300人 ,克里雅人據說是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後裔,另有一說是離群索居在這里的沙漠土著民族,自然環境決定了克里雅人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的生活方式,至今依然保留著古樸純厚的民俗文化和較原始的生活方式。他們多數幾代同堂住在一起,家裡的老人是最受尊重的長輩,族人很少跟外人通婚,被稱為「沙漠中的原始部落」。
3.托茂人 :歸為回族 ,大約500人 ,分布在青海、新疆,有自己獨特的風俗,使用托茂語(一種混合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詞彙的蒙古語)。
4.古格人 : 歸為回族、藏族 ,大約5000人 , 分布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德欽、維西三縣、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古格人在文化上通過協調與調適,兼容並蓄藏等多民族文化的同時儼然保留回族文化特質,形成一支獨自一格的民族。
5.康家人 : 歸為回族 , 約500-600人 , 康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康家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東蒙古語支,生活方式混雜了回族、土族,因此現在康家人認為自己是一獨立民族,和周圍的民族不太一樣。
6.曼咪人 : 歸為布朗族 , 約1000人 , 曼咪人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而曼咪人的住房、服飾、宗教信仰、節日與傣族差不多,但民族被劃分成布朗族,現在曼咪人希望能成為一獨立民族。
7.昆格人 : 歸為布朗族 , 共338戶1656人 , 昆格人的習俗和一般布朗族不同,獨特的特日有龍列節、龍恩節。龍列節即打鐵節,時間在陽歷二月,過節時要殺牛、燒篝火、祭祖。
8八甲人 : 未識別民族 , 約1500人 , 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阿鎮。
9阿卡人: 歸為哈尼族 , 約6000人 , 阿克人分布在雲南省景洪市的景洪鎮、勐罕鎮、勐龍鎮,勐海縣的布朗山鄉,勐臘縣的勐侖鎮,共21個村。阿克人自稱「過克」,阿克是傣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奴隸」)。
10.老品人 : 未識別民族 , 52戶233人 , 老品人自稱「老品」,也稱「卡品」。老品人保留有自己的語言,如吃飯為「唐扎」,房屋為「擁」,能講流利的傣語。老品人住房為漢式平房。信仰獨特的原始宗教,有廟宇、無神像,每年全寨要舉行一次祭山神活動。
11.老緬人 : 歸為拉祜族 , 約4000人 , 老緬人和緬族無關,老緬人作為一個跨境族群, 分布在中國、泰國、緬甸、寮國四國的邊界區域。中國境內主要以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的老緬大寨和勐海縣勐遮鄉的老品寨為主要聚居地。
12.畢蘇人 : 瀾滄縣等地畢蘇人歸入拉祜族;勐海畢蘇人未識別 6000人
13.木佬人 : 歸為仫佬族 , 約3萬人 , 其語言木佬語屬於仡央語族,接近仡佬語,僅因他稱接近便被劃入仫佬族。分布在貴州省黔東南、黔南兩州北部的麻江、凱里、黃平、都勻、甕安、福泉等縣市。
14.菜族人 : 未識別民族 , 計32戶170人 , 自稱菜族人。
15.穿青人 : 歸為漢族 , 60多萬 , 中國西南地區的族群,民族問題含糊。
16.蔡家人 : 未識別民族 , 約4萬 , 中國西南地區的族群,民族問題含糊。
17.龍家人 : 歸為漢族、白族、布依族 , 約50多萬 , 中國西南地區的族群,民族問題含糊。
18.僜人 : 未識別民族 , 大約2000人 , 僜人現多住在西藏自治區南部近麥克馬洪線邊界附近。他們積極向中國政府申請重新識別,成為獨立民族,但因為中國結束民族識別政策以及該人群人數過少,計劃最終告敗。
19.里民人 : 歸為黎族 , 10萬人 , 這可能是中國民族認定史上最大的紕漏,貴州里民人被識別成黎族,但實際上和海南黎族並無實際關系。他們其實是穿青人的一部分。
20.誒人 : 歸為壯族 5000人 誒話是一種混合語。
21.標族人 : 歸為漢族 , 約8萬人 , 標話原本認定為是二千二百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由中原遷來的人講的語言,但後來認定是屬於壯侗語系侗水語支,和漢語無關。
22..茶洞人 : 大部份歸為漢族,有一部份歸為壯族 , 約2萬人 , 茶洞人分布在廣西臨桂縣茶洞鄉絕大部分村寨及相鄰的兩江鎮和永福縣龍江鄉部分村寨,茶洞話屬於侗水語支,現在民族問題含糊。
23..臨高人: 歸為漢族 , 約80萬人 , 使用臨高話,臨高話為壯侗語系一支,但官方把臨高人視為漢族,使民族問題含糊。
24.哥隆人 : 歸為漢族 , 約6萬人 , 哥隆人主要居住在海南島東方市北部昌化江下游南岸,集中新街、三家、四更三個鎮,哥隆話(村話??)是一種兼含漢語、苗語、黎語、越南語等成分的特殊語言,其風俗也與眾不同。
25.革家人 : 歸為苗族,黃平縣稱之為未識別民族 , 約6萬人 , 人群民族問題未明,他們仍積極請求政府承認為獨立民族。
26.東家人 : 歸為畲族 , 約5萬人 , 雖在1996年部份人劃成畲族,但是民族問題仍未明,他們仍積極請求政府承認為獨立民族。
27.西家人 : 歸為苗族 , 約1萬人 , 主要分布在貴州省凱里、都勻、麻江等縣市。
28.繞家人 : 歸為瑤族 , 約1萬人 , 主要分布在貴州省麻江、都勻兩縣。
29.布努人 : 歸為瑤族 , 約40萬人 , 布努語是自稱「布努」或「努」(意思是「人」)的民族所說的語言,目前民族劃分中的瑤族語言里除了勉語以外最大的語言,屬於苗瑤語系苗語支,不屬於瑤語支。有39萬人說這種語言,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西北部的山區。布努語可能和苗語川黔滇方言最接近。
30.阿儂人 : 歸為怒族 , 約500人 , 阿儂人的生活方式、語言(阿儂語)混合了怒族和獨龍族,並自成一格。
31.包瑙人 : 歸為瑤族 , 約3萬人 , 包瑙人說得包瑙話不屬於瑤語支。
32.格魯人 : 歸為藏族 , 約12萬人 , 說嘉絨語,分布在四川阿壩州的馬爾康、黑水、理縣、汶川、金、川、小金等縣,雅安地區的寶興縣,甘孜州的丹巴縣。使用嘉絨語的人口約11.69萬人。
33.顧羌人 : 歸為藏族 , 約6千人 , 說貴瓊語,分布在四川甘孜州康定縣的舍聯、時濟、前溪、麥笨、三合等鄉,瀘定縣的長征、烹壩、瀘橋鄉以及雅安地區寶興縣磽磧鄉的部分村寨。
34.茂族人 : 歸為藏族 , 約8千人 , 說扎壩語。分布在四川甘孜州道孚縣的亞卓鄉、紅頂鄉、仲尼鄉、扎拖鄉、下拖鄉和雅江縣的瓦多鄉、木絨鄉。
35..木雅人 : 歸為藏族 , 約1萬人 , 說木雅語,分布在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的朋布(phur bu)、沙德(gsar sde)、宜代(vjig rten)、六巴(klu pa)四個鄉和九龍縣的唐古鄉(thang gu)。由於木雅語的藏文名與西夏的名稱一樣,所以很多學者懷疑講木雅語的人可能是西夏人的後代。
36.白馬人(氐族人) : 歸為藏族 ,約1萬人 , 說白馬語,分布在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白馬河流域的木座、白馬等鄉村,和阿壩九寨溝縣下塘地區的屋角、馬家等鄉村松潘縣小河地區,以及甘肅省武都地區文縣的白馬峪河等地,有民族學家認為白馬人的祖先為氐人,在漢代被稱為白馬氐。
37..爾蘇人 : 歸為藏族 , 約2萬人 , 說爾蘇語,分布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寧等縣,有自己的語言和中國目前所發現的僅存的兩種圖畫文字之一;所用語言屬於羌語支(而不是藏語支),這語種與曾建立過西夏王國的黨項人同源。
38.納木依人 : 歸為藏族 , 約6千人 , 說納木依語,分布在四川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區,使用不同於藏語的納木依語。一般使用這種語言的居民被泛稱為「西番」,分布在冕寧、西昌、鹽源一帶的自稱為「納木依」,分布在木里、九龍一帶的自稱為「納木茲」。
39.爾龔人 : 歸為藏族 , 約4萬人 , 說爾龔語,主要是分布在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爐霍、色達,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金川、壤塘等縣。
40.卻域人 : 歸為藏族 , 約2萬人 , 說卻域語,主要是分布在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道孚、新龍、理塘等縣。
41.克木人 : 歸為布朗族 , 約2千人 , 居住在雲南省。
42.苦聰人 : 歸為拉祜族 , 苦聰語和拉祜語接近,同屬彝語支
43.拉基人 : 歸為彝族 , 約2千人 , 越南政府把拉基人劃分成單獨的民族;拉基語和仡佬語接近,同屬侗台語系仡央語族
44.土生葡人 : 歸為葡萄牙後裔居民(《澳門基本法》第42條) , 約4千人 , 是一個由多種族群混合而成的群體,難以分類。土生葡人在中國澳門特區通常為葡萄牙人或其人於東南亞各地的後裔與澳門當地的漢人結婚後生下來的人群。現時大多數人只在澳門及東南亞生活。中國澳門特區政府把土生葡人法律確定為澳門少數族群,享有法律認證的政治權利;中國大陸把土生葡人定為未識別民族。土生葡人主要說葡萄牙語,一些人說中文;他們曾經創造過土生葡文,作為自己的語言。
45.莽人 : 歸為布朗族 , 1985年統計有82戶568人 , 居住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金平縣。
46.摩梭人 : 雲南歸納為納西族,四川歸納為蒙古族 , 約數萬人 , 中國唯一一個母系社會為主的人群,民族識別問題未明。部分摩梭人實行走婚制度,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曾經被「強迫」一夫一妻。
47.普標人 : 歸為彝族 , 300 人 , 越南政府把普標人劃分成單獨的民族;普標語屬侗台語系仡央語族。
48.撣族人 : 部分人被歸納為布依族或壯族,也有人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 與壯族及布依族同源,語言可互相溝通[可疑 – 討論]。人群分布在中緬邊境附近,通用緬甸語。緬甸的撣族為獨立民族。
49.載瓦人 : 被歸納為景頗族 , 約8萬人 , 使用載瓦語,緬甸政府把載瓦族劃分成單獨的民族,和景頗族做為區隔。
50.夏爾巴人 : 未確定族系 , 大約2千人 , 主要居住在尼泊爾境內,部分散居在中國西藏喜馬拉雅山山上,民族問題未明(一說是黨項後人)。通常以登山向導為生。
51.圖瓦人 : 歸為蒙古族 , 主要居住在中國新疆阿勒泰喀納斯湖附近。圖瓦人現被歸為蒙古族的分支。
52.布里亞特人 : 歸為蒙古族 ,主要居住在中國新疆和內蒙古附近。布里亞特人定為蒙古族。雖然他們認同自己是蒙古人,但是他們的文化與一般蒙古文化極為不同。
53.回輝人 : 歸為回族 , 約5000人 , 主要居住在海南三亞附近,原為東南亞穆斯林;語言為回輝話,屬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
54.盧人 : 歸為滿族,部份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 , 約8000餘人 , 分布在黔西、金沙、大方三縣交界處。
55..羿人 : 大部份仍申報為漢族,一些歸為仡佬族一支,也有人被歸納為未識別民族 約300餘人 分布在貴州畢節普宜和陰底,四川古藺蠟盤溝等地。
56.土生猶太人 : 有部份被劃為回族,有部份被劃為未識別民族 傳統上被稱為「藍帽回回」,所以被劃為回族的一部份;但實際上,其民族組成與回族無關,盡管猶太人跟回族的組成部份阿拉伯人是兄弟民族。中國的猶太人散居於中國大陸各處,尤其是在黑龍江省和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連接的中俄邊境附近。
57.者來寨人 : 歸為漢族 , 400餘人 , 又名驪軒人,部分人長相偏向於歐洲人,居住在甘肅永昌縣境內的者來寨。
58.阿爾巴津人 : 北京、天津歸為滿族,黑龍江歸為漢族 約500餘人 為斯拉夫人、布里亞特人、卡爾梅克人、鄂溫克人、達斡爾人、滿人、蒙古人、漢人等民族的混血兒。信奉東正教。現已使用漢語。部分老人能使用俄羅斯語、教會斯拉夫語、蒙古語、滿語。主要居住在北京、天津、哈爾濱、海拉爾等地。
59.富裕柯爾克孜人(哈卡斯人) : 歸為柯爾克孜族 , 約1500人 , 官方定為柯爾克孜族,實際上是哈卡斯人。主要居住在黑龍江省富裕縣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鄉五家子柯爾克孜族村、富裕牧場七家子村。使用黑龍江柯爾克孜語(哈卡斯語的一種方言)和衛拉特蒙古語。信奉薩滿教或藏傳佛教。
60.瓦鄉人 : 歸為苗族、漢族、土家族 , 約40萬餘人 , 居住在湖南省西部山區。有人認為宋祖英實際上也屬於這個民族。瓦鄉人有著不同於苗族人、漢族人和土家人的風俗習慣和文化。瓦鄉人的語言獨特,瓦鄉話與苗語並不接近,更加不屬於苗語。瓦鄉話也不屬於漢語的任何一個方言系統,既不屬湘語,也不屬湘西一帶流行的「客話」(西南官話的一種),語言學家至今仍把瓦鄉話單列。
61.遺華日僑(大和民族) : 可能歸為漢族 , 約4000人以上 , 於二戰後被日本軍隊遺棄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的日本人,以婦女和兒童人數最多,大部份都融入東北當地的漢人家庭內。

⑺ 西藏人的服飾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幾個省。其中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西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服飾及其文化,這是民族傳統文化與審美意識、經濟生活的具體表現。
一、西藏服飾特點

藏族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服飾也具有游牧民族的特色,服裝即要有很強的防寒作用,又要有散熱的方便,使臂膀伸縮自如,並適應露宿的生活,當成卧具,並隨身可以攜帶生活用品。服飾主要以袍狀為主。

1、服飾基本結構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衫、長靴、編發、飾品。

2、基本特徵表現為品類繁多,可分為袍、短衣、坎肩、腰帶、帽、靴、邦典、發飾,首

飾、佩飾等。

3、式樣上分為:長袖袍、無袖袍。

4、質地上分為:錦花袍、綢緞袍、光板羊皮袍、氆氆、毛呢夾袍、素布袍等。

5、色彩特點表現為對比強烈,如紅與綠、白與黑、黃與紫,並運用復色,金銀線搭配使服飾色調明快而又和諧。

6、紋樣方面主要以遞增和排比的規律。

7、裝飾品的廣泛運用,裝飾材料主要以金銀、珠寶、象牙、珊瑚、松石等為主。

8、面料:主要以棉布、碴毽、綢緞、光板

羊皮、毛料、呢子等。

9、圍裙:藏語稱為「幫典」,是藏族婦女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表示婚否的作用,形狀有短、有長、梯形(藏北),有的以較寬的強烈對比色條相配,有的以纖細同類色組成嫻雅溫和的色彩,並與金銀線搭配,每個地區婦女對「邦典」色彩及條紋的選擇都有不同的觀點。也有地區間的差別。

10、腰帶:腰帶是藏族服飾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有的以毛織物編織而成,有的則

以金屬等貴重的飾件作為裝飾。

11、藏靴:藏靴是藏族傳統服飾的重要特徵之一,靴子上的花紋也有一定的習俗

和規范。

12、短衣:一般是穿在藏袍內的,其特點是長袖。

13、坎肩:一些地區有穿坎肩的習慣,其款式也有地區風格。

14、項鏈:藏語稱為「噶烏」,式樣有兩正方形交叉重疊,材料主要以金銀兩種,上面鑲有綠松石和寶石,鏈子由珍珠、珊瑚、天珠等串成。

二、西藏服飾歷史考證

關於西藏服飾藝術資料最久遠的歷史考證,並現存實物資料是「1978年8月到1979年8月在西藏昌都,發掘的一個距今四千六百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卡若遺址,卡若遺址出土的大量的骨錐、骨針,衣服原料,除獸皮外,還有利用野生纖維或獸毛紡線織成的布,出土的陶紡綸、線墜等器物證明毛紡織物的生產已經開始,還有少量簡單的裝飾品有垂飾、骨筍、鐲、項飾、貝飾、石環、石珠等其質地有石、玉、骨、貝數種,而且這些裝飾品多數都經過精心磨製光滑美觀,說明早在幾千年前藏民族祖先不但掌握了縫制衣服的技術,還具備了一定的審美意識①。」卡若遺址的發掘,填補了西藏遠古文化一個空白,為西藏服飾發展史指出了一個遠古的界限。

到吐蕃時期,藏族服飾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藏史記載,公元三世紀的拉脫脫日年贊時,吐蕃贊普的服飾已與眾不同。出現了服飾等級的差異,藏王與官吏武將從頭飾、帽、胸前的掛飾衣袍的式樣各有不同,並以此區別職價的高低②。」同時服飾也受到中亞,如伊朗風格的影響,從松贊干布的服裝上能看出這個影響。史載文成公主進藏時,帶來了各種衣料和紡織技術,大大促進了吐蕃服飾技藝的發展,遺留下來的服飾資料,主要有布達拉宮藏王洞中的松贊干布、文成公主雕像,《步葷圖》中祿東贊服飾等。

元代西藏正式隸屬中央王朝,因而在文化的各個方面都與元王朝發生密切的交往,服飾上所受的影響也較大,尤其是藏族上層人士的服飾,如官員的頂冠「江達」(即圓冠),管家戴的「索夏」(即平頂圍穗蒙古帽)等等。

明清兩代中央與西藏地方的聯系進一步加強紡織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大量的貿易往來,促進了服飾的發展。

三、西藏各地區服飾簡要

「服飾,是一種物質文化,它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居住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③」。服飾具有性別表象,年齡表象,季節表象節日表象。

西藏地區地域遼闊,由於地理環境氣候不同,自然條件差異很大,為適應自然環境,生活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地區,必然穿著也不同,各地區都具有鮮明特色的服飾區域性,並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西藏服飾藝術。

西藏自治區的行政區域包括:首府拉薩市、日喀則地區、林芝地區、山南地區、那曲地區、阿里地區、昌都地區等,下轄七十多個縣,各地區服飾雖具有共同的特點,但也有一定的差異,在服飾式樣、色彩、材料、製作、穿戴、佩帶等方面具有鮮明的地域性,不同地區的服飾都具有豐富的造型和絢麗多彩的色彩以及獨具匠心的裝飾成為西藏文化寶庫中的璀璨瑰寶,並為世人感嘆不已。

⑻ 伊朗當前國內暗藏的反政府勢力,究竟都是些什麼人

伊朗當前國內暗藏的反政府勢力,究竟都是些什麼人?伊朗的反對勢力成分比較復雜,需要分別介紹,下面給大傢具體的說明一下,朋友們可以參考下面的內容:

三、伊朗經濟一直不景氣,因此很多經濟精英人士反對政府:

伊朗的經濟不景氣,導致很多的企業、小業主的生活受到很大沖擊,這些經濟精英人物,為了個人利益,也形成了一些反政府勢力。

閱讀全文

與伊朗有多少藏族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最熱的地方是哪裡 瀏覽:604
在義大利投資什麼 瀏覽:172
英國隔離期間開學了怎麼辦 瀏覽:696
英國買賣房子得多久 瀏覽:706
中國建了多少高鐵 瀏覽:62
太原哪裡賣義大利公羊網面鞋價格 瀏覽:797
中國的先哲有哪些 瀏覽:790
采訪英國為什麼脫歐 瀏覽:907
中國北部有哪些城市 瀏覽:4
伊朗學英語多少錢 瀏覽:527
印尼打電話中國每分鍾多少錢 瀏覽:118
越南語我教你中文語怎麼說 瀏覽:823
義大利面水煮起來怎麼拌 瀏覽:675
印度新德里霧霾值多少 瀏覽:308
蝗災將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瀏覽:217
廣西愛店到越南貴港有多少公里 瀏覽:877
印尼大學生活費多少 瀏覽:630
流落在印度的老兵現在在哪裡 瀏覽:729
歐盟和義大利哪個發達 瀏覽:883
100元在義大利能買什麼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