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為什麼要和美國打仗
因為美國和伊朗的矛盾已經持續很久了,伊朗不斷地挑戰美國人的權威,和美國則通過經濟制裁,給予伊朗沉重的打擊,兩個國家已經勢不兩立了。
❷ 伊朗為什麼要打敘利亞
是伊朗跟以色列在敘利亞的國土上打架!!!伊朗和敘利亞都是伊斯蘭國家,以色列是美國放在中東的釘子,專門惹事不讓中東各國聯合成一個整體的伊斯蘭聯盟,敘利亞挨打只是被牽連的,夾在中間了,所以這次是美國為了保住美元霸權故意唆使以色列在中東挑事以求達到目的,但現在看來效果並不理想
❸ 美國打伊朗,伊朗為什麼要打以色列
因為以色列是美國的盟友,而同時以色列與伊朗之間也是敵對關系,所以伊朗攻擊以色列也能夠對美國的軍事行動進行擾亂,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一個重要部署,是美國插入中東地區的一把尖刃,所以,若是伊朗真的動了以色列,美國自然會有所顧忌。
只不過是美軍實力太過於強悍,充分利用了信息化電子戰優勢,打了一場完全不對稱的戰爭,而伊拉克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傳統戰斗方式,簡單粗暴的堆疊裝備,還是萬國牌,薩達姆以為自己可以用數量彌補質量上的差距,結果並沒起到什麼作用,伊拉克相當於摸瞎打仗,不輸也難。
不過這場戰爭倒是給中國結結實實的上了一課,從此開始奮發圖強,走上了靠誰不如靠自己的不歸路。
❹ 伊朗為什麼要和美國打仗
何不了他。其實伊朗和美國本來毫無利害關系,但1979年伊朗爆發了一次大革命,趕走了親美的巴列維國王,美伊關系慢慢惡化,發展至今成為勢不兩立的冤家。
弱小的伊朗為何敢抗衡強大的美國,地形是重要的原因。伊朗大部分坐落在高原上,四面群山環繞,臨近海洋,從地圖上看去就像一座天然的軍事堡壘,易守難攻。他對外擴張很吃力,但別人也不會輕松地征服他。亞洲大陸上有一條巨大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這條山系在伊朗邊疆上分叉成兩個山脈,一個是厄爾布爾士山脈,一個是扎格羅斯山脈。這兩個山脈又有許多小山系,層層疊疊像幾道鎖鏈一樣圍住了伊朗。舉個例子,有點類似於我們國家的巴蜀地區,不同的是巴蜀中間是盆地,而伊朗是高原。這樣的地形,用再先進的武器攻擊也會很吃力吧。想想美國當年是怎麼在38線以北敗的,山地起了很大的作用。美國人決不允許自己再一次地深陷入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的泥潭。伊朗革命衛隊等武裝力量總人數在50萬左右,依託有利地形打游擊戰還是綽綽有餘的。
想要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並不容易,那是需要實力的。如果沒有實力,還要獨立自主的話,那就會被現有的國際秩序領導者打壓。國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前提是如果這個國家還想在這個地球上混的話。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我不參加現有國際秩序,我就不聽你的,那麼你只能自己和自己玩。而伊朗就屬於想要獨立自主,但是還想在國際秩序中生存的國家,那麼美國對伊朗的打壓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先要加入國際社會,但是美國不認可,那麼只能夠投靠憤怒的美國對頭俄羅斯了。
俄羅斯同樣是一個不被歡迎的國際參與者,俄羅斯有實力去獨立自主的發展,但是他的存在讓國際秩序的領導者美國及西方都有些忌憚。既然美國當領導,那麼對於可能威脅到他領導地位或是威脅到他的國家,那是會毫不客氣的。在美蘇爭霸的幾十年,雙方互有勝負,但是最終蘇聯落敗了。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衣缽,一直不遺餘力的對美國及西方示好,但是他沒看清楚美國及西方同俄羅斯之間關系的本質。美國需要的不是平等的合作夥伴,而是不能夠威脅到他的小弟或者奴才。俄羅斯會成為這兩個之間的哪一個?無論哪一個俄羅斯都不會願意,那麼就只能打壓你了,因為你的軍事能力還在,不閹割你的軍事能力,美國和西方怎麼放心。
❺ 為什麼伊朗會在伊土邊境發動軍演
伊朗在伊土邊境發動軍演的意圖昭然若揭:警告土耳其,以軍事力量逼迫土耳其不要對敘利亞北部動武,否則伊朗也會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來維護地區利益,如果土耳其依舊執迷不悟對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發動襲擊,伊朗必會挺身而出。
敘利亞的「民主力量」指揮官巴尼也表示,隨著美國撤軍,敘利亞正在考慮和伊朗、俄羅斯聯手應對土耳其的入侵,而普京也隨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呼籲各方停止行動,不要破壞敘利亞的和平進程。顯然,敘利亞得到了俄羅斯和伊朗的有力支持,土耳其如果堅持要對敘利亞北部動武,或許會面臨三國力量的聯手打壓。
❻ 伊拉克與伊朗戰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我很少復制粘貼來進行回答,不過這個問題可以用新華社的通用新聞資料來解釋,就不費力自己敲鍵盤了。
(以下為引用內容)
伊朗-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糾紛,二是領土爭端,三是由宗教糾紛和領土爭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還夾雜著雙方領導人個人的決策。
一,兩伊同是伊斯蘭國家,但伊朗五千多萬居民信仰伊斯蘭教的什葉派,伊拉克一千六百萬人口中有半數以上為什葉派,但當政者是遜尼派。伊朗推翻巴列維王朝的 「伊斯蘭革命」勝利後,毛拉們(宗教專職人員)掀起宗教狂熱,公開鼓吹對外輸出「伊斯蘭革命」,伊拉克是伊朗的鄰國,什葉派穆斯林又佔全國人口的半數以上,因此首當其沖。伊朗領袖霍梅尼從1964年起,流亡到伊拉克,1978年被伊拉克現總統、當時的第二號領導人薩達姆·海珊以煽動當地什葉派叛亂的罪名驅逐到巴黎,為此,雙方結下了「一箭之仇」。二,領土爭端的兩個問題:一是伊拉克要求收復阿拉伯河的全部主權。這個問題本來根據薩達姆同伊朗已故國王巴列維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已經解決了,協議規定構成兩國共同邊界的阿拉伯河一段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線劃界。但薩達姆簽約後一直感到後悔,趁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動亂之機廢除了協議。另一領土爭端問題是間接的。伊拉克要求伊朗將其在1971年英國實行撤出蘇伊士以東政策時被伊朗佔領的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的阿布穆薩、大通布和小通布3島歸還給阿拉伯國家。三,由於雙方領導人都採取針鋒相對的政策,互不讓步,激起了歷史的民族矛盾和怨恨,導致爆發了戰爭。
❼ 以色列 伊朗為什麼打仗
雖然以色列空襲過幾次伊朗在敘利亞境內的軍事基地,伊朗也向以色列佔領的戈蘭高地發射了20枚導彈回擊,但是這遠談不上兩國開戰。兩國在歷史上還是親密的盟友,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的第一、美國的因素。在伊朗伊斯蘭革命以前,美國同以色列和伊朗都是盟友關系,以色列在當時還援助國伊朗發展導彈技術。伊斯蘭革命以後,美伊交惡,以色列跟伊朗關系也同樣交惡。第二、伊朗在中東地區的擴張令以色列感到恐慌。近幾年,隨著對伊朗制裁的取消,伊朗石油產量從被制裁時期的100多萬桶/天,恢復到400萬桶/天,伊朗經濟實力大增。
目前,兩國在敘利亞境內的沖突並不能算是戰爭,伊朗不想把事情搞大,所以針對以色列的數次挑釁,只是發射20枚導彈回應,表明自己的態度,伊朗也是有底線的。而以色列呢,就要通過挑釁激怒伊朗,一旦伊朗發動大規模回擊,那麼就有可能引發戰爭,美以現在就等著伊朗鑽入圈套。
❽ 伊朗、以色列為什麼開戰
主要是因為伊朗以色列這兩個國家是經常處於敵對的關系。雖然他們能表面上並未開戰,但是實際上已經在敘利亞這個戰場上,早已劍拔弩張。所以他們為了不同的利益糾葛,才會不惜兵戎相見。當然最重要的是,要為自己獲得一個生存發展的空間所做的努力。
更是由於伊朗和以色列他們有著不同的宗教主張。以色列是屬於猶太教的國家。而伊朗是屬於伊斯蘭遜尼派國家,然而這兩個教派在歷史上有著非常多的恩怨,所以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化解的。然而以色列和伊朗作為這兩個教派中的代表,也延續了這種仇恨直到現在。
❾ 兩次世界大戰,伊斯蘭國家是否參戰,在戰爭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第一,伊斯蘭國家有參戰的。主要是三大部分
1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高加索地區和俄國人對抗,在巴勒斯坦地區和英國人對抗,在博斯普魯斯海峽進行了反登陸作戰,對手是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在高加索地區,由於地形限制,戰役規模不是特別大,但對俄國人的南線有較大牽製作用,後期在德國人幫助下一度威脅巴庫,給俄國經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在巴勒斯坦地區,和英國遠征軍對抗,一度迫使一支英-印部隊投降
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海峽,更是獲得不小的戰果,此戰之後,力主本次作戰的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黯然下課
2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他們是法國的殖民地,是法國兵員的主要提供者,尤其是阿爾及利亞士兵,以勇猛著稱。但在1917年,一度險些兵變,結果就是法國陸軍不得不替換總司令,貝當上台
3沙烏地阿拉伯地區(當時叫漢志),在勞倫斯的鼓動下,起兵對抗土耳其,牽制了土耳其的部分力量。結果漢志家族成員分別成了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的國王
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戰的伊斯蘭國家
1、阿爾巴尼亞,這里信仰綠教的占國民的70%,抵抗義大利和德國,但總體作用不是特別大
2、阿爾及利亞,法國淪陷後,阿爾及利亞成了法國海外駐軍雲集的地方,在達爾郎海軍上將遇刺後,戴高樂獲得了相應指揮權,阿爾及利亞成了他的兵員基地,後期法國軍隊基本以這里的兵員為主
3、埃及,站在英國一邊,但暗地裡還和德國人做交易,影響不大
4、伊拉克,英國控制,但內部一度倒向德國,還進攻了英國的軍事基地,後被英國人鎮壓下去了
5、伊朗,成為了最主要的向俄國運輸物資的中轉基地之一,為了確保這里的安全,英國人入侵了伊朗,放逐了國王
6、土耳其,一開始親德國,但保持中立,德國也想以這里為出發基地進攻巴庫,毛子為此在這里放置重兵,後來看德國不行了,就對德宣戰了
第三,對中立國的影響
簡單地說,中立國都發財了
有工業的如瑞典,SKF軸承發展最快的時候就是二戰時期
還有瑞士的銀行業
就算是缺乏工業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靠著轉手也賺了不少
❿ 一戰時伊朗在干什麼
嚴格地來說,伊朗在大戰之中是一個中立國和非參戰國。但是,由於奧斯曼帝國加入了同盟國,而他的敵人俄國、英國則全面干涉了伊朗事務,這就使伊朗也不可避免地捲入了沖突之中。首先,伊朗北部的亞塞拜然省成了俄國和奧斯曼兩國軍隊的戰場。1915年,俄國軍隊駐扎在加茲溫,有可能佔領德黑蘭。第二,英國已經決心保護英波石油公司在胡齊斯坦極其重要的企業,並且開始利用伊朗在阿瓦士周圍的領土作為軍事行動的基地,入侵奧斯曼帝國的伊拉克地區,以保護輸油管道和其他設施免遭奧斯曼人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