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有什麼黨派
執政黨是伊朗伊斯蘭共和黨
伊朗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執政黨。1979年2月奉霍梅尼指示,由伊斯蘭教活動家拉夫桑賈尼、巴霍拉爾、貝赫什提,哈梅內伊和阿爾德比利等在德黑蘭創建。該黨在議會中佔有大多數席位,執掌國家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權。該黨推行伊斯蘭教什葉派教義和推行「百分之百的伊斯蘭化」的各項政策,對內主張政教合一,實行伊斯蘭教法,由教法學家執政(Wilayat al-Faqih),堅持把「伊斯蘭革命」進行到底。對外主張「不要東方,不要西方,要伊斯蘭共和國」和「輸出伊斯蘭革命」。
還有一些在野黨。不過這個黨的勢力最大,控制著伊朗革命衛隊,美國指責伊朗革命衛隊是獨裁的恐怖組織。
㈡ 伊朗是什麼派執政
從宗教派別來說,伊朗是什葉派大國,什葉派在執政。
從政黨角度來說,伊朗現在由伊斯蘭共和黨在執政。
㈢ 敘利亞、伊朗、伊拉克、美國之間是什麼關系
中東關系太復雜,大概能夠用一句話來形容:「中東是一個所有人反對所有人的地方」.
在中東,穆斯林主要分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大概佔90%,這兩大派又細分很多派別...不同派別之間關系不太好(所以有的童鞋會很納悶,為啥ISIS明明是遜尼派,還要開推土機推遜尼派的清真寺,),凡是和美國關系好的國家基本都是遜尼派,比如巴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
而敘利亞和伊朗是屬於什葉派,(伊朗是波斯人,不過是信仰伊斯蘭而已),原本伊拉克是遜尼派(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原因,原本是對親兄弟),後來伊拉克被美國按在地上摩擦了之後變成了現在的什葉派掌權,前兩年懟天懟地的ISIS就是伊拉克遜尼派被摩擦之後留下來的極端分子(但美國又不喜歡什葉派...於是前期ISIS又受到美國資助反對伊拉克什葉派政府.....後來美國人控制不住ISIS,最後才和國際社會一起打擊ISIS),另外要說他們的關系就要說到以色列,美國和以色列的關系那是妥妥的鐵盟,而以色列又是鐵了心要打擊伊朗的(因為伊朗研製核武刺激,擔心早晚要吃伊朗的大地瓜,其實以色列自己也有幾顆大地瓜,不過國際社會心知肚明而已),於是說美國為盟友也好,為利益也好,反正就要懟敘利亞和伊朗,美國和以色列原本的心思是團結遜尼派的阿拉伯國家一起摩擦伊朗和敘利亞,但是...但是偏偏這中間又卡著一個沙特這幫遜尼派大地主們的窮親戚一一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也是遜尼派,但它和以色列的沖突簡直可以叫做水火不容....直到敘利亞2010年爆發內亂,叛軍閃亮登場,美國人趁機攪亂局勢,ISIS也混進敘利亞這片樂土....前邊說了美國人控制不了ISIS,又不想自己擼袖子直接在敘利亞干,於是又扶植了庫爾德人和白頭盔攪亂敘利亞,順便摩擦ISIS,而庫爾德人屬於土耳其堅決打擊的分裂勢力,於是美土關系搞僵了,土耳其派兵進入敘利亞打擊庫爾德人,順便摩擦ISIS,(說個笑話.前兩年土耳其擊落了俄羅斯戰機,一度膨脹到挑戰地獄級難度副本——北極熊的憤怒。以為會爆落「大突厥斯坦建幫令」,不過在挑戰之後好友頻道里的美,英,法等小夥伴立馬下線消失了...從此突厥有了心理陰影,和西方漸行漸遠)伊朗為了地緣政治因素.不能眼見旁邊這敘利亞苦逼兄弟落難,不但派出大批「顧問」,另外又資助了黎巴嫩真主黨幫忙打擊叛軍,順便摩擦ISIS和以色列,以色列不能忍受戈蘭高地旁邊有伊朗人的存在,於是也進入敘利亞打擊伊朗人,順便摩擦ISIS,俄羅斯為了自己在敘利亞的國家利益,也為了推銷和試驗自己的武器裝備,也派兵進入敘利亞幫助政府軍打擊叛軍,順便摩擦ISIS......終於ISIS在多方摩擦之下掛了,現在庫爾德人也被土耳其掛了,而白頭盔根本就是來拍化武大片打醬油的,(美國人和他經營7年的敘利亞勢力至此徹底出局),目前叛軍也快被俄羅斯,伊朗,敘利亞政府聯軍掛了,就剩下伊德利卜這最後一座叛軍城市,但是.....但是土耳其又反對打伊德利卜,因為會造成大批難民逃亡土耳其...不知不覺越說越遠了,不過看完你應該明白這幾個國家之間的關系了,另外要說的是伊朗和土耳其都屬於地區一霸,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目前算是「一家親」,中東就這三家還是什葉派。
㈣ 美國打伊朗,伊朗為什麼要打以色列
因為以色列是美國的盟友,而同時以色列與伊朗之間也是敵對關系,所以伊朗攻擊以色列也能夠對美國的軍事行動進行擾亂,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一個重要部署,是美國插入中東地區的一把尖刃,所以,若是伊朗真的動了以色列,美國自然會有所顧忌。
只不過是美軍實力太過於強悍,充分利用了信息化電子戰優勢,打了一場完全不對稱的戰爭,而伊拉克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傳統戰斗方式,簡單粗暴的堆疊裝備,還是萬國牌,薩達姆以為自己可以用數量彌補質量上的差距,結果並沒起到什麼作用,伊拉克相當於摸瞎打仗,不輸也難。
不過這場戰爭倒是給中國結結實實的上了一課,從此開始奮發圖強,走上了靠誰不如靠自己的不歸路。
㈤ 伊朗,以色列,巴基斯坦是什麼關系
伊朗跟以色列敵對關系。
巴基斯坦與以色列沒啥關系。巴基斯坦是伊斯蘭世界第一強國,以色列曾經想借印度基地打擊巴基斯坦核設施,未果。
巴勒斯坦與以色列關系如下:
1、巴勒斯坦地區,面積大約為2.7萬平方公里,1948年聯合國把巴勒斯坦地區,一分為二(猶太國約1.52萬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國約1.15萬平方公里),但是把最富庶的沿海地區劃給了人數較少的以色列,把貧瘠的沙漠地區劃給了人數較多巴勒斯坦國,讓他們分別建國。
2、然後打了6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把巴勒斯坦地區絕大部分土地據為己有,也包括原先劃給巴勒斯坦國的絕大多數領土,約旦河西岸、敘利亞的戈蘭高地,一共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是說,以色列侵佔了92%的巴勒斯坦領土。
而以色列原本的領土按照聯合國規定,也僅占巴勒斯坦的56%。
3、現在巴勒斯坦國大約控制2500公里的土地(原本聯合國分給他們的是1.15萬平方公里,但是這些土地都被以色列佔領了),這部分土地有個常用名詞——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
以色列就是在巴勒斯坦國的領土上修建了大量定居點,換句話說是在巴勒斯坦國的土地上修建的國中之國,有軍隊保衛,有電網和圍牆,有自己的法律,而土地的來源自然是驅逐巴勒斯坦人,或者無償沒收土地而得來的。
㈥ 巴基斯坦、伊拉克、伊朗、阿富汗、以色列之間是什麼關系
巴基斯坦+ 伊拉克+伊朗+ 阿富汗+ 以色列=中東國家。
㈦ 伊朗四大盟友是誰呢
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美國對伊朗實施全面制裁和封鎖。迫於美國的壓力,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不敢和伊朗交往,有不少國家還緊隨美國壓制伊朗。這讓伊朗的外部環境一直都不好,國際上的朋友看起來真的不算太多。
㈧ 什葉派聯盟是什麼
什葉派是伊斯蘭教的第二大教派,伊拉克內部有什葉派聯盟,伊朗也主導了一個跨國家的什葉派聯盟。
2010年中新網5月5日電據美國媒體報道,伊拉克議會選舉兩個最大的什葉派競選陣營4日宣布組成聯盟,從而獲得更大的機會成立新政府。不過新一任總理究竟由誰出任仍懸而未決。這兩個什葉派陣營為現任總理馬利基領導的「法治國家聯盟」和保守什葉派陣營「伊拉克全國聯盟」,他們合並後,僅差4個席位就達到了組件政府所需席位。初步統計顯示,「法治國家聯盟」在此次選舉中獲得89個席位,「伊拉克全國聯盟」贏得70個席位。他們結合後即為159個席位,而組建政府需要163席。據悉,新聯盟將鞏固什葉派在伊拉克政府中的統治地位。新聯盟將提名總理人選,推動伊拉克政治進程。
2012年「一場足以定義新中東的地緣政治撲克」,以色列《國土報》以此為題的文章說,敘利亞正在上演的是阿拉維派政權與各方勢力混雜的反對派之間的斗爭,但也是伊朗什葉派聯盟(伊朗、敘利亞阿拉維派、黎巴嫩真主黨)與日益強硬的遜尼派聯盟之間的代理人戰爭,同時又是美國及其盟友與俄、中、伊朗之間「有限冷戰」般的對抗。文章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傾向,如卡達變得越來越強硬,哈馬斯放棄成為伊朗「抵抗軸心」的一員,越來越傾向遜尼派同盟。文章認為,敘利亞戰局最糟糕的結果是阿拉維派政權被迫退守某個據點,進而建立起國中之國。
全世界大約有10-15%的穆斯林屬於這個教派,全世界什葉派穆斯林約有800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阿富汗、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葉門、巴林等地區。
㈨ 伊拉克和伊朗是以遜尼派為主或以什葉派為主
伊拉克和伊朗都是以什葉派為主
伊拉克.阿拉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3%,庫爾德人約佔21%。該國穆斯林約占人口的95%,其中什葉派穆斯林佔54.5%、遜尼派穆斯林佔40.5%。
伊朗是一個多民族的穆斯林國家,有波斯、亞塞拜然、庫爾德、阿拉伯及土庫曼等民族,其中波斯人佔66%,亞塞拜然人佔25%,庫爾德人佔5%,還有阿拉伯人、巴克台里人、洛雷人、俾路支人及土庫曼人等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波斯語,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1%為什葉派,7.8%為遜尼派。
詳細參考:伊拉克網路
http://ke..com/view/7692.htm
伊朗好搜網路
http://ke.haosou.com/doc/4716133-4930702.html
㈩ 伊朗和伊拉克是不是盟友關系為何美有人說美國總是在防範他倆走近
伊朗和伊拉克這兩個國家並不是盟友關系,而且這兩個國家也曾經發生過戰爭,就是著名的兩伊戰爭。雖然美國人防範這兩個國家,但是這兩個國家並不是非常的友好。只是因為這兩個國家和美國並不對付,所以美國就一同防範著兩個國家。
當然美國先後的針對這兩個國家,也是因為這兩個國家,對於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構成了非常大的威脅。伊拉克是因為出兵侵犯了中東地區美國的盟友科威特,所以美國為了維護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利益,所以選擇攻打伊拉克。而伊朗和伊拉克的情況也不同,因為伊朗擁有非常出色的彈道導彈技術,所以美國並不會輕舉妄動,更多的是以經濟制裁的方式來打擊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