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吉思汗建立了哪一政權
成吉思汗建立的應該叫做「大蒙古國」,是在1206年建立的。他的孫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貳』 伊朗被稱作文明古國,其代表性的朝代是哪個或哪些
波斯帝國史
在波斯,歷史上有多個帝國先後建立、興盛、和衰亡。
1、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年-前330年)
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公元前559年居魯士二世統一波斯,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539年,居魯士佔領巴比倫。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向東大流士進軍印度河流域,在西線對希臘的進攻則由於馬拉松戰役(前490年)的失敗而功敗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後來(前480年)再度對希臘用兵遭受失敗。 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2、希臘時期(前330年-前170年)
前334年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大軍擊敗大流士三世,波斯成為馬其頓帝國的一部分。亞歷山大的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亞歷山大手下大將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敘利亞為中心,統治波斯地區。 這一時期波斯成為東西方的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中國,佛教從印度傳來,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塞琉西王朝的後期在前238年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後,東部被貴霜王朝所擾,西面又面臨羅馬帝國的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帝國瓜分。
3、安息帝國(前170年-226年)
安息帝國發源於今天的伊朗的東北部,鼎盛時包括今天伊朗全境和一些周邊地區,與羅馬帝國隔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兩個帝國之間連年戰爭。同時安息帝國與東鄰貴霜王朝也是戰事頻傳。帝國國力衰竭,各地軍閥割據。
4、薩珊王朝(226年-650年)
亞茲德的瑣羅亞斯德教神廟224年安息帝國的一個地方總督的兒子阿爾達希爾一世由於擴張地方勢力而和帝國開始戰爭。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安息帝國,於226年建立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第一次統一,被認為是第二個波斯帝國。薩珊帝國多次與羅馬帝國開戰,曾俘虜過一個羅馬的皇帝。 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基督教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的連年征戰,薩珊帝國對臣民橫征暴斂,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在629年和642年,兩任皇帝遇刺,又受到崛起中的阿拉伯帝國的攻擊,帝國終於崩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較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訓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帝國崩潰後,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斯曾逃到中國,向唐王朝請求救兵抗擊阿拉伯入侵,唐朝護送其返回今阿富汗一帶建立波斯督護府,但不久終為阿拉伯所滅。
5、伊斯蘭教時期(650年-1290年)
786年-809年哈倫·拉希德統治時期的阿拔斯王朝諸行省混亂的薩珊帝國迅速被新興的伊斯蘭教指引下的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語成了通行的語言,伊斯蘭教迅速取代了瑣羅亞斯德教,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 750年阿拔斯王朝統治阿拉伯帝國,而波斯人則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這期間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發展。 9世紀後,阿拔斯王朝因內部叛亂不治而國勢日衰,割據局面形成。1037年從東北方來的塞爾柱人佔領波斯,建立了強大的塞爾柱帝國。塞爾柱人在伊斯法罕城興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Friday Mosque。著名的波斯數學家及詩人歐瑪爾·海亞姆(Omar Khayyam)在塞爾柱時期寫下了他的詩集《魯拜集》(Ruyat)。 塞爾柱人在十三世紀早期失去波斯的控制權,並由來自鹹海附近另一突厥民族的花剌子模所取代。1205年花剌子模征服波斯。
6、蒙古人的統治(1219年-1500年)
1219年成吉思汗率大軍滅花剌子模,之後他的孫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建立伊兒汗國。1295年伊兒汗國大汗入伊斯蘭教。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為帖木爾帝國的一部分。帖木爾死後波斯陷入混亂和割據。 伊兒汗國時期,是中國和波斯文化交流得到空前發展的時期。不少精通中國天文、歷法、醫葯的學者隨旭烈兀來到波斯進行交流。 1405年到1433年,中國明朝的太監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多次到達波斯。鄭和在斯里蘭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朝的經堂教育中廣被使用。
7、薩非王朝(1500年-1722年)
薩非王朝(又譯薩法維王朝)是一個突厥人建立的帝國,其建國的英主伊斯邁爾一世統一波斯,並把疆土擴展到今天的亞塞拜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葉派的「十二伊瑪目」教義為國教。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不斷。1588年阿拔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罕,與土耳其講和,趕走烏茲別克人,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波斯灣中的小島巴林,使波斯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8、歐洲人的「大博弈」(1722年-1914年)
1907年英俄協議之後的波斯1722年俄國的彼得大帝聯合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波斯,之後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非王朝滅亡。 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被北面的俄國和東面以印度為基地的英國所蠶食,其領土中分出了英國勢力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國勢力的亞塞拜然、土庫曼、烏茲別克。俄、英在此的戰略競爭被稱為「大博弈」。
9、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之後(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俄國、土耳其、英國(經阿富汗)和德國(經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軍隊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戰後波斯北部被英國駐軍控制。1925年12月禮薩·汗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而直到冷戰期間,英國及蘇聯還一直對波斯保持影響力。 1935年,禮薩·汗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叄』 伊利汗國是伊朗朝代嗎
不是的。不一樣。
伊利汗國(Ilkhanate,1256年—1335年),又譯伊兒汗國、伊爾汗國 ,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在西亞所建立的政權,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 。
1221到1222年,成吉思汗在攻滅花剌子模的戰爭中,佔領了波斯東部呼羅珊諸城,然而並未設置民政機構。1256年,他的屬國包括阿富汗斯坦的卡爾提德王朝,克爾曼的後西遼,土耳其的羅姆蘇丹國及喬治亞。
『肆』 成吉思汗之孫在伊朗建立的王國叫什麼
伊爾汗國 ,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 ,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
『伍』 成吉思汗統治歐亞時期 那個帝國的名字叫什麼
他征服了東蒙與華北,然後征服了阿姆河以北的地方與呼羅珊,還征服了突厥族地區,即不花剌、花剌子模和波斯,並且還侵入印度。他的帝國的疆土從裏海一直沿伸到北京,南面伸展到印度洋和喜馬拉雅山西面到阿斯特拉汗和嘉桑。他卒後這個帝國分為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和元朝;前四部分由汗分別統治;最後一部分作為帝國的主要部分,由大汗直接統治」。
『陸』 成吉思汗建立什麼朝代
成吉思汗沒有建立哪個朝代,是統一了蒙古,元朝是元成祖忽必烈建立的。
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尊號「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顏部人。大蒙古國可汗(1206年—1227年在位),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鐵木真生於漠北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早年投奔克烈部首領脫里,積蓄實力,於1189年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可汗,隨後經過一系列戰爭,統一蒙古諸部。1206年春,在斡難河源即皇帝位,建立大蒙古國。建國後,實行千戶制,建立護衛軍,頒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征服地區自東亞的金朝、西夏外,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1227年,鐵木真興兵征伐西夏,途中染病,於西夏投降前夕逝世,終年六十六歲。臨終前定下「聯宋滅金」的戰略,死後被秘密安葬。元朝建立後,累贈謚號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廟號太祖。
『柒』 伊朗的古代史
據史書記載,伊朗的歷史始於2500年前的早期的阿挈美尼德,但從那時起直到伊斯蘭文明始於伊朗以來,有關早期伊朗的史料都是由伊朗最大的敵人——古希臘人所記載的。因此盡管人們常說古希臘的歷史學家通常能很忠實地記載事實真相,但人們對伊斯蘭文明之前的伊朗歷史不能完全依賴於這些來源。
設拉子古波斯王國古跡(帕斯波利斯)設拉子古波斯王國古跡(帕斯波利斯)
是不是因為伊朗沒有自己而HERODOTUS和XENOPHON(古希臘史學家),仰或伊朗的史料經過後面的幾次入侵而遭到毀滅?答案不得而知。古代只有一些神話故事得以倖存,它們在薩珊王朝時期收集起來。一旦波斯語在穆斯林的伊朗得以形成後,伊朗最大的詩人之一——菲爾杜西即將這些神話故事改編成了一部宏大的敘事詩——(列王記> 《王書】其中一些部分已被譯成英文、法文、德文和一些其它優秀的文學作品,但對於古代伊朗的歷史,人們不得不依賴於古希臘人的記載和考古發現。
伊朗民族的起源Iran's Ethnic Heritag
盡管「伊朗人主要是雅利安種族「的說法確為事實,但實際上他們是由很多種族和民族融合而成的。在雅利安人到達之前住在伊朗高原的是古代亞洲人;而雅利安人大多是在公元前第一個1000年內移入伊朗高原的;然後是後期征服者的後代:阿拉伯人,突厥人和蒙古人。
據考古發現,在雅利安進入伊朗之前,住在伊朗高原上的人種既不是閃米特也不是雅利安人。這些男女屬於某一生活在亞洲西部的種族,他們的生存范圍從今天的土耳其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地中海地區。古代亞洲人漸漸在伊朗定居下來,他們的活動范圍漸漸地向高原的西部一直延伸到ZAGROS山脈。很明顯,這些古亞洲人發展了農業,特別是種植了大麥和小麥;並發展了制陶藝術,其實古代的制陶藝術起源於原始時期經太陽曬乾的磚頭。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不得面對周圍其他的人種,以及那些與他們的文明大相徑庭的文明。於是從北面來了一些部落,和平地同這些古代亞洲人慢慢融合,定居在原屬於古代亞洲人的土地上。而在南面,這些古亞州人同SOOOOPOTAMIA的閃米特人也有了聯系,這些閃米特有當時正在發展的一種以城市為中心並配以復雜的政治及軍事結構的農業文明。也許人們會想,既然古亞洲人住在富含礦石等原材料的山區,而富足的閃米特盛產各式食物和日用品,這兩種人應該能夠和睦相處,互通貿易的。然而事實上,這兩種人在幾個世紀內都在進行無休止的戰爭。盡管閃米特人整體實力較強,且也常常獲勝,然而事實卻與此相反,閃米特人卻被文明程度不及他的高原人所征服。最終占亞洲人中的一個名為ELAMITES的部落控制了ASSURE到波斯灣的整個底格里斯山谷。他們發展了讓後人矚目的文明,但卻被以後的巴比倫人所顛覆,其文明也隨之毀於NABCHANDNEZZARI的統治之下。
與此同時,在ZAGROS山脈融合在一起。雅利安人漸漸的從北部平靜地融入了古亞洲人的領地,並與他們融匯在一起。ARYAN人則是今天人們所稱的「說印歐語系」人中的一支,而這些「說印歐語系」的人則是今天印度,伊朗和多數西歐人的祖先。
雅利安人在公元前3000-4000年間開始移民。他們的遷移分成三支隊伍:一支向西移往小亞西亞,第二支向東移往印度,第三支則選擇了中間的道路過QXUS河。他們向伊朗的遷移速度起先是十分緩慢的,但到了第一個一千年無論在頻率還是在速度上都有所增加。象這樣逐漸擴大的遷移速度持續了幾個世紀,這些新的移民同那些本地的居民慢慢融合,並在那兒定居下來。
經過幾個世紀移民,最終形成了在波斯帝國和伊朗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兩大王國:首先是在伊朗高原南部的波斯王國PARSA(希臘人稱之為PERSIS),它位於今天的法爾斯省和KHOUZIATA附近;然後是在今天伊朗西北部的MEDES。
居魯士的統治The Rule of Cyrus the Great
在ZAGROS山脈的另一則,同時興起了兩個閃米特人國家:
巴比倫和阿西里亞。但到了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出現於波斯地區,他征服了這些王國並將他們合並為一個實力強大的帝國——「波斯帝國」它在居魯士的領導之下變得日益強大。
阿契美尼德王朝The Archaemenid Dynasty
在居魯士死後,國家即陷入連年征戰的混亂局面,直至公元前521年,大流士被幾位高貴的王子選為萬眾之王從而即形成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的統治政績卓越:他發展了有史以來第一個由總督監管疆域的制度;他修建了高質量的公路;……
但在大流士以後,盡管他的繼承人曾力圖征希臘。但最終一個名為亞歷山大的年輕的MACEDONIAN人在公元前323年擊敗了大流士三世。
ALEXANDER THE GREAT和SELEUCUS NECTAR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Seleucus Nectar
亞歷山大很崇拜波斯文化風俗,也有效地將東西方,波斯和希臘融合一起,但在他生前卻沒能成功地建立起一個完善、團結的國家。因此在他死後,他的將軍們瓜分了該國。其中有一個名為SELEUCUS NICTAR的將軍獲得了阿契美尼德這塊地方,當時叫作「ASIA」(亞西亞),但並不包括JUDEA、阿拉伯半島和小亞西亞的一部分。
亞歷山大一樣, SELEUCUS NACTAR雖然是一個希臘人,但他卻成為了讓希臘人同波斯人和平生活在一起並享有平等權利的國王。在這段時期波斯和希臘兩種文明的碰撞使得人類在藝術和文化上有了許多重要的發展。
然而SELEUCUS卻並不善於治理國家,漸漸地許多省份開始脫離中央政府。最後經過多年的斗爭,帕提亞人(即安息人〕掌握了今天的伊朗和MESOPOTAMIA,並在將近300年內控著這該地區。
安息人王朝The Parthian Dynasty
原為游牧民族的安息人意識到被征服者比他們自己更為發達的文明,於是允許被征服者在安息人總督的控制下,保留他們的財產和行政權。
『捌』 關於成吉思汗的問題
1.被亞歷山大所滅的叫古波斯帝國,又稱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古波斯帝國滅亡後,「波斯」成為一個地理概念,在原波斯帝國的故土上,先後出現過塞流古王國、安息帝國、薩珊帝國等一系列國家,阿拉伯帝國興起後,吞並了波斯地區。但是到了阿拉伯帝國末年,國家四分五裂,波斯地區也十分混亂。蒙古的第三次東征,針對的是波斯境內的木剌夷國,這是伊斯蘭教什葉派伊斯瑪儀派分支尼扎里耶派以波斯阿拉木特堡為中心在波斯北部建立的伊瑪目王朝,中國稱其為木剌夷,以暗殺為主要活動,與十字軍、蒙古軍都交過手。因其經常劫掠蒙古商隊,蒙哥汗派旭烈兀發起第三次西征,剿滅了這個國家。此後在阿拉伯、波斯故土建立了伊利汗國(又稱伊兒汗國)。
2.拔都在俄羅斯、東歐境內建立了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術赤汗國),其下還冊封了白帳汗國、藍帳汗國,後來欽察分裂為諸多小汗國;旭烈兀在中東、伊朗建立伊利汗國(又稱伊兒汗國);在中國境內,窩闊台在蒙、疆交界建立窩闊台汗國;察合台在新疆及其周圍建立察合台汗國;中國本土是大汗國,後來成為元朝。
3.應該沒打過吧,蒙古第二次西征從東歐回師的時候,曾經從亞平寧北部經過,這是與羅馬人最近的一次。
3.所以蒙古人很快被當地同化。中國本部的被儒家和佛教同化,察合台汗國和伊兒汗國被伊斯蘭教同化,伊兒汗國後面那個問題里回答。他們彼此為了宗教信仰甚至還大打出手。
4.很多歐洲國家歷史課本會談到蒙古,不過那是一場災難,類似於南京大屠殺。
5.拔都冊封哥哥斡兒答建立白帳汗國,而弟弟昔班自己建立了藍帳汗國。但是在蒙古之外,原基輔羅斯(蒙古入侵前的俄羅斯國家)的很多王公諸侯的領地還是保留著,其中大汗會冊封一個諸侯為弗拉基米爾大公,有點類似春秋霸主的意思。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一世時通過賄賂得到了這一稱號,同時爭取東正教支持。從此,莫斯科公國以鎮壓反抗蒙古統治的名義對羅斯內部諸侯開始吞並。與此同時,金帳汗國逐漸分裂為大帳、喀山、諾該帳、克里木、西伯利亞、阿斯特拉罕等八個汗國,名義上大帳汗出任金帳汗,但實際上只能統治自己的大帳汗國。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在烏格拉河戰役中擊敗蒙古軍,金帳汗國解體,羅斯地區從此擺脫蒙古統治。1485年,伊凡三世採用了全羅斯大公的稱號,1546年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俄羅斯帝國初步成立。至1713年,彼得大帝與瑞典進行的北方戰爭勝利後,使俄羅斯元老院授予他「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俄國成為正式意義上的帝國。而金帳汗國所分裂出的諸汗國,也基本上被莫斯科公國—俄羅斯帝國先後吞並。
6.兩者時間上有交叉。蒙古西征從1219—1260年,共三次;十字軍東征從1096—1272年,共九次。但是兩軍似乎沒有正面沖突國。不過蒙古第二次西征時,曾在東歐地區重創基督教的騎士團。
只能說這么多了,如果感興趣可以再根據線索重點查一查,網上各種網路說得也比較詳細的。
『玖』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什麼
蒙古國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為「擁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162年(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之後被密葬。 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謚廟號,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謚號為聖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謚法天啟運,廟號太祖。從此之後,成吉思汗的謚號變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拾』 成吉思汗建立了什麼政權
成吉思汗(1162~1227),名鐵木真,蒙古族的傑出首領和軍事家。當時,蒙古高原上有上百個部落,互相攻殺,1206年鐵木真統一了蒙古諸部,被推為大汗,號稱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國政權。1243年,成吉思汗孫子拔都在東歐和北亞建立了金帳汗國;1258年,另一孫子旭烈兀滅亡了歷時508年的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建立了伊兒汗國;1279年,另一孫子忽必烈在中國建立了空前的大一統朝代元朝,並加冕為中國皇帝。蒙古國從此由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變為中華帝國正統王朝的一個朝代。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開始北伐,他以"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為口號,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人的協助下,於公元1368年攻陷元大都,結束了元朝的統治。同年,朱元璋在建康稱帝,建立了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