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足球錦標賽小組賽中哪個小組的水平屬於下游對此你怎麼看
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弱旅,像分在死亡之組的匈牙利隊,他們在小組賽當中也接連逼平法國和德國兩支強隊,而北馬其頓在預選賽當中也曾經擊敗過德國隊,因此各支參賽球隊之間的差距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因此歐洲無弱旅是真的,C組也只是相對水平比其他小組低,而足球領域每隔一屆世界大賽球隊的實力都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② 中國男籃為什麼打不過伊朗
伊朗以驍勇的波斯騎兵姿態,奮力扯開了中國男籃的最後一塊遮羞布。在天津這個充滿詼諧、自嘲因子的城市裡,把中國籃球的貧瘠和脆弱,徹底亮在了眼前。
擺在眼前的那座亞錦賽冠軍獎杯,原本是中國男籃最後聊以自慰的法寶。這支球隊自亞錦賽開始迄今,已經在大量比賽里展現出了他們的整體乏力和缺乏凝聚力。在拿下約旦、兩次擊敗黎巴嫩的過程中,他們已經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考慮到主場作戰和他們應該具有的水平,如果中國男籃鼓起餘勇,拿下這一場決賽,至少讓天津能擁有一個平靜的夜晚。以西亞的強勢崛起,人們可能會說:「這屆好歹拿了,下次,明年,後年,就懸了。」但事實上,用不著等待了,就在此時!今夜!伊朗人的彎刀,讓中國籃球無比疼痛!
就在天津的這支中國男籃,已經失去了他們在北京奧運會上建立起的鬥志和凝聚力。當他們走上球場的時候,他們就沒有伊朗那樣的鬥志,在防守強度、執行戰術能力上,完全被伊朗控制住了局面,甚至沒有反撲的機會。打到第四節,現場已經響起「郭士強下課」的呼聲。教練的臨場指揮、教練的資歷對球隊凝聚力下降、狀態不佳、信心缺失、整體失控,都是中國男籃失敗的直接原因。我不想替郭士強開脫責任,但我想說的是,即使中國男籃發揮出正常水平,天津亞錦賽已經證明,至少進入四強的三支西亞球隊和中國隊都處在同一水平上,他們隨時都可以擊敗這支中國隊。不是今年,就是明年或者後年。
這是在決賽慘敗的傷口上,天津亞錦賽展現出的更深層的事實。在沒有姚明之後,中國男籃已經失去了在亞洲的優勢,甚至在力量對抗、戰術能力上已經處在下風。伊朗的主帥說:有姚明,你們是亞洲冠軍,沒有姚明,我們是亞洲冠軍。這是多麼痛快淋漓的撕扯中國籃球的傷痛!在沒有姚明之後,中國籃球還剩下什麼?
沒有姚明,這支中國男籃還剩下王治郅。在這場腥風血雨的決賽里,中國隊只有32歲的王治郅一個人還能正常發揮。被樹起的新核心易建聯,在壓力下完全失去了節奏和信心。而王治郅和易建聯,已經是中國男籃能夠進入決賽的最大保障。三年之後,當現在最有把握的王治郅步入職業暮年,中國男籃連亞錦賽四強都進不了,決不是危言聳聽。王和易身後,在媒體高度曝光下的球員們,還有幾個能配得上15年前黃金一代「技術全面、特點突出」這八個字的評語?有幾個能再關鍵時刻頂住壓力,依靠技術化作戰鬥力?而這12人,已經是中國籃球最傑出的12人陣容。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誰來解決?
還能讓姚明來解決問題么?他已經29歲,屢遭傷病困擾。把姚明找回來,痛殺哈達迪,重奪亞洲冠軍,中國籃球就又找到了一塊遮羞布。但這塊遮羞布,中國籃球還能用多久?
在姚明的身後,是擁有18支球隊,但其中只有8支私有化,大半還在計劃經濟體制和國有化控制中的CBA聯賽。職業化朝令夕改、一年一變、裹足不前,大量投資人信心受損。除了廣東宏遠,沒有其他任何球隊擁有奪冠實力,其中大多數球隊從來不重視防守,純粹依靠外援。中國男籃只能從這樣的聯賽里選拔球員。
自CBA再往下,在青年聯賽里,絕大多數球隊的訓練水平低得驚人,對比賽沒有任何要求。教練得不到體制的激勵,既缺乏理論水平,也沒有事業心。所有的青年隊里,只有東莞新世紀能夠和廣東宏遠對抗,其他球隊在面對他們的時候基本放棄抵抗。青年聯賽里有個名詞,叫「跑表」。一碰到廣東,其他球隊的教練就對技術台喊:「跑表!跑表!」犯規不停表,罰球不停表,少輸點最好。這就是CBA的青年聯賽,CBA的下一代,中國籃球的下一代,就要從這里產生。
③ 中國男子足球在世界的排名不佳,整個亞洲來說,哪個國家隊的實力最強
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的實力到底如何?2月21日,國際足球聯合會給出了男足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排名第76位,在亞洲排名第九。亞洲前8位依次是日本、伊朗、韓國、澳大利亞、卡達、沙特、伊拉克、阿聯酋。看來,咱國家男子足球隊要沖出亞洲,走向世界,仍需要艱苦的跋涉。
就這樣,短短的二十幾年,日本人已經將《足球小將》的夢想變得立體起來,在商業開發、賽事運營和青訓造血能力上早已被視為亞洲足球的楷模。青春的夢想承載太久,就會想要實現它。而最初水平並不比日本差的中國足球這些年走在另一個相反的方向,或許有很多是這個階段的國足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④ 為什麼中國足球總是青年隊厲害,長大後就垃圾了
第一 聯賽水平太低了,環境很重要,像許多球員在世青賽很土倫杯上的表現還不及中國隊的球員,可是踢了幾年的五大聯賽水平就完全不同了。
第二 歐洲球隊的選拔機制不同於中國,許多優秀的球員更本沒有踢過青年隊,而是直接在俱樂部里脫穎而出的,一般優秀的年輕球員都不參加國家青年隊而是更加重視俱樂部的聯賽,所以相對的青年隊的水平有些水分不能代表國家隊的最高水平。比如像以前的阿利亞迭雷,格倫約翰遜,還有阿萊克斯他們是英格蘭法國巴西青年隊的隊長但是他們能代表他們國家的最高水平嗎?
第三 同二樓
反駁樓上的你說是為了經濟利益才越來越差,那國外的國家隊也不一樣了么?越踢越差?!
回樓主 力量打法總是很吃虧的,就以中歐北歐球隊為例除了德國和瑞典算是比較強的其他的球隊甚至連32強都進不了,而德國和瑞典又不屬於純力量型的現在也越來越注重戰術和技術,傳統的打法已經不適合現在的足球發展了,你看現在還有幾只英超球隊打長傳沖吊,打沖吊的球隊都是保級球隊。
⑤ 伊朗沙特阿聯酋等國的足球國家隊水平為什麼排名亞洲前列
因為有錢,阿聯酋青訓出了一些人才。早年的馬塔,現在的馬布和哈利勒。但因為身體局限及缺乏穩定規劃,離亞洲頂級總隔一層窗戶紙。
⑥ 由於假期有限,埃及,伊朗,約旦那個更值得去,求推薦
從安全考慮,現在那哪裡都不要去、埃及自從發動政變以後就一直不太平,記得上次國足青年隊跑去那集訓,最後灰溜溜回來了。約旦更不要說了,緊挨著以色列,難民,暴亂,去那估計銀行都不願意給你買保險。
伊朗原本是相對比較安全的,但是最近伊朗跟美國和以色列剛上了。今天你也聽到了,又有幾枚以色列導彈「誤入」伊朗在敘利亞空軍基地,兩邊都在使勁擦槍,你想去試試嗎……
⑦ 哈馬德·哈達迪的國家隊生涯
哈達迪在2006年亞運會贏得一枚銅牌,並在2007年FIBA男籃亞錦賽和2009年的FIBA男籃亞錦賽中榮獲金牌。他也分別在這兩次賽事中提名MVP。哈達迪效力於伊朗國家青年隊時,在2002年亞洲18歲以下冠軍賽中拿到一枚銀牌,並且在2004年亞洲20歲以下冠軍聯賽中囊獲金牌。在2004和2005年西亞冠軍賽中他代表伊朗國家隊贏得兩枚金牌。這也使當時僅20歲的哈達迪嶄露頭角。23歲時成為日本德島亞錦賽冠軍隊成員。2007年亞錦賽開始異軍突起,決賽中幾乎以一己之力戰翻強大的黎巴嫩軍團,幫助伊朗隊歷史上首獲亞洲冠軍
逐漸成名
在2008年北京舉行的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他場均蓋帽和籃板均領銜錦標賽上各路好手,尤其是場均籃板領先第二名一大截。
哈達迪參與了2009年瓊斯杯(William Jones Cup)與約旦球員的打架沖突,這場比賽對於伊朗隊極其重要。這之後導致伊朗隊取得冠軍,盡管當時伊朗隊只取得6勝2負的戰績,而約旦隊7勝1負。
在半決賽中,伊朗隊以77比75戰勝了約旦隊,而在決賽中,他拿到了19分+17籃板+3助攻的華麗數據 ,幫助球隊70比52爆冷擊敗了東道主——中國隊。
2014年:
男籃世界盃
2014年,哈達迪帶領著伊朗男籃男籃世界盃,小組賽哈達迪表現出色,場均能拿24分+17籃板,在最後一場的生死戰上,哈達迪拿下了22分+15個籃板,但還是以76-81輸給了實力更加強大的法國隊。
同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隊易建聯爆發,砍下30分一樣,最後還是以輸給了那支可同美國抗衡的西班牙隊,「
(右圖為哈達迪後仰翻身跳投)
仁川亞運會
2014年哈達迪帶領伊朗男籃征戰仁川亞運會,這也是伊朗男籃有史以來的最強陣容,他們不出意外地闖進決賽,面對東道主韓國隊:韓國隊在第四節最後時刻反超比分,伊朗隊絕殺3分和哈達迪的救命補籃都沒能命中,全場比賽結束,韓國2分之差險勝伊朗時隔12年再奪亞運會男籃冠軍。.
(右圖為哈達迪不願站上亞軍領獎台)
⑧ 伊朗足球為什麼這么強靠的是什麼
在2018世界盃足球賽場,亞洲區的球隊中,除了沙特只會在亞洲區虐菜以外,其他幾支亞足聯球隊,比如說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伊朗,哪怕戰績不算頂尖,但也都在某些場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伊朗一直都是中國足球的「苦主」,在亞洲足壇一直穩定在第一檔,與只會虐菜而屢次被列強吊打的沙特不同,伊朗足球向來具備打硬仗的能力。伊朗隊的身體素質、腳下技術和防守能力,在亞洲足壇都是頂尖的存在——實際上,伊朗隊在最近兩屆世界盃正賽上的防守,也做得很不錯,哪怕是面對梅西的阿根廷隊或C羅的葡萄牙隊,伊朗隊也只丟了一個球。 伊朗球星們技術與對抗兼具,你可以把他們理解為土耳其這種類型的球隊,就算碰到強隊,伊朗也是有搞頭的。伊朗的球星質量一直很高,從當年的代伊、巴蓋里、哈什米安、馬達維基亞或卡里米,再到現在的阿茲蒙,都能在歐洲球隊立足,在實力上,伊朗確實可以碾壓國足。 不過足球畢竟是圓的,哪怕國足一直「恐伊」,但在2018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十二強賽的兩回合對抗中,伊朗隊與國足的比分,分別是0:0和1:0,也就是說,伊朗足球的防守,其實是強於攻擊力的。你覺得國足在2018亞洲杯四分之一決賽能擊敗伊朗隊嗎?歡迎一起討論。
從大連金州開始,中國隊再也打不過伊朗,實際上伊朗現在比韓國更難對付,是最讓中國隊害怕的亞洲球隊。
我們總是嘲笑中國隊被伊朗揍的屁滾尿流的熊樣,但實際上在足球場上你知道中國球員有多絕望?你能打得過比你又高又壯的人嗎?你不是李小龍,絕對力量勝過一切武功。我不懷疑馬保國先生被打翻是因為大意了,他沒閃,但是對方還是「偷襲」了一個69歲的老人。
這實際上就是中國足球現狀,里皮率隊去打伊朗,被伊朗三次「偷襲」吃了三個鴨蛋,伊朗隊不講武德,中國隊大意了,69歲的老將面對年輕的伊朗前鋒,馮瀟霆沒閃開造成了第一個失球。此後伊朗人又兩次偷襲得手,中國隊確實太大意了。
俗話說拳怕少壯,中國隊就如同69歲的老人怎麼能打過年輕的伊朗隊呢?
里皮賽後怒了,辭職了。但仔細想想,但凡看過比賽的中國球迷不是心寒而是膽寒。中國隊遇到又高又壯的伊朗隊心理上的陰影面積是無法統計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隊身體素質比現在強,技術也比伊朗強,盡管打伊朗很吃力,但還能贏幾場。現在的中國隊身體不行,技術更差怎麼能指望他們打贏伊朗?
一力降十會,伊朗守門員手拋球都能扔到對方禁區里,在他們面前中國球員如同瘦弱的羔羊一碰就倒,一撞就飛。韓國隊曾經號稱亞洲霸主,力量速度亞洲一流,但現在就是干不過伊朗,韓國守門員的臉也不像以前的韓國隊員充滿滄桑剛毅,現在韓國隊員也開始塗脂抹粉了,在波斯鐵騎面前他們就如同一群妖嬈少女。
伊朗人的臉就像是從地獄里剛爬出來的模樣,魁梧身材如同巨人,渾身散發的汗臭味比印度咖喱還要濃烈,充滿了雄性激素。這對於東亞球員是一種恐怖的威懾。但東亞只有日本不怕伊朗,而奇怪的是日本人身材矮小卻能打伊朗一個3:0。看來伊朗人也有大意的時候,日本隊不講球德竟敢偷襲伊朗隊,這點我們要學習借鑒,我們希望中國隊年輕球員耗子尾汁向日本隊拜師學藝,爭取早日擊敗伊朗隊。
首先這群波斯人對比我們中國、日本、韓國這些東亞人體型更加強壯、高大,占盡了對抗能力強的人種優勢。
濤哥還一直忘不了1997年的大連金州 體育 場,中國隊在2-0領先的情況下,被伊朗隊4-2反超的情景。所以有人說伊朗隊就是一支披著亞洲外衣的歐洲隊。
其次伊朗地處西亞波斯灣,比起古代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國家群,因為地理上的優勢,伊朗 歷史 上就與西歐國家交流頻繁。所以在現代足球在英國誕生之後,這項運動更早的傳播到了伊朗。伊朗也比那些東亞國家更早擁有到歐洲足球發達國家留洋的球員。
我們都知道歐洲國家的足球運動非常發達,大大的領先我們亞洲國家的足球。所以他們只要習得了歐洲足球的一點皮毛,拿來對付那些足球落後的其他亞洲國家肯定是綽綽有餘的。
伊朗足球為什麼這么強?首先,咱們說人種問題,伊朗人天生身體素質好,別說亞洲范圍內,就世界范圍來說,伊朗人比起歐美人不遑多讓。足球主要是講兩個方面的,一個是身體方面,另外一個技戰術方面。那麼從身體素質方面來說,伊朗人先天有優勢,就不用他們再苦惱費心了。所以伊朗人選材的時候,可以把所有的重點標准放在技術和意識上,他們選球員就選技術最好的,所以伊朗人的技術一向在亞洲也是頂尖的。相對伊朗來說,咱們中國足球走的道路就曲折多了。咱們中國足球七八十年代也是走技術路線的,但是中國足球人發展過程中發現,咱們中國人的身體素質不行,雖然技術還行,但對抗不過歐美人種,所以往足球道路發展判斷上出現了失誤。為了解決身體對抗上的弱項,中國足球人選拔人才的標准從技術意識改為了身高和力量,一大幫傻大個代替了一群矮腳虎,這幾十年來中國球員的技術特點一代不如一代,實際上這就是咱們常說的拔苗助長,所以後來我們身體方面提高了,技術上卻削弱了。其實,身體素質方面的問題解決不是這樣的,身體素質的解決不是一代人能夠解決的,這個和飲食營養有關系,應該靠的是通過 社會 經濟的快速發展,只要飲食營養跟上了,咱們中國人的身體素質早晚也會趕上歐美人,通過幾代人的更新換代自然就可以解決了,而不是通過選大個的方式解決。而且這個過程中,中國足球人在足球理念上又犯了第二個錯誤,那就是控球的環節缺失,中國人普遍認為控球沒用,控球只會耽誤時機,所以控球無用論在中國人觀念中深深紮根,我自己估計這個和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的防守反擊戰術統治整個中國足壇有莫大的關系,本身反擊戰術和控球理念有一定的矛盾,畢竟反擊追求的是快速,過多的控球會延誤反擊的速度。時間一長,由於控球理念的忽視,中國球員的控球技術非常差,拿不住球的問題就非常嚴重,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還在困擾著中國足球。其實,控球就是足球的根本和基礎,控球本身不是問題,只有控球的理念才是問題,如果你只有控球,沒有有效的突破和射門,那麼一切都是白搭。但是,如果你沒有控球,那麼突破和射門也是白搭,因為你沒有球權,哪來的突破和射門?這是中國足球人一直沒搞明白的道理。如果只痴迷於控球肯定是錯誤的,但是疏於控球那就是更大的問題。如果解決了這個身體素質的誤區和控球理念的失誤,中國足球早晚會騰飛的,畢竟咱們中國的各項資源無窮無盡,至少在亞洲沒人能比得上。
伊朗足球之所以強,那是在亞洲范圍來說的,即:與亞洲球隊相比,他算是強的, 但是,如果放在世界范圍內,也只能算是一般化。
為什麼說:伊朗足球在亞洲算是強隊,到了世界上就不行了呢?
這個問題,就與我們中國男籃差不多。
中國男籃在亞洲也曾經是無敵的存在,拿亞洲冠軍也是經常的事,可是一到奧運會上呢,可能連一場球也打不贏,面對歐美二流球隊都是大敗而歸。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歸根結底,主要還是由於「運動天賦」的問題。
我們中國男籃的球員,與伊朗足球的球員一樣,在「運動天賦」方面,在亞洲范圍內比其他國家(東亞和東南亞)要強,比他們更適合打籃球,再加上我們的籃球發展早,所以就能占優勢。
可是,與歐美球員相比呢,我們的「運動天賦」就差得太多:既沒有人家跳得高,又沒有人家跑得快,速度和力量都不佔優勢。
也就是說:歐美球員的身體天賦和運動天賦,比我們更適合打籃球、打排球、踢足球 即使我們與他同時起步,他也比我們進步更快、打得更好 時間一長,與我們的差距就會越拉越大,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了。
於是,長此以往,整個世界的三大球就分成了「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歐美發達地區的技術越來越好、打法越來越創新、吸引的人才越來越多,就逐漸成了世界三大球的中心了,引領世界的發展。
而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首先就是「運動天賦」所造成的 人種不同,運動能力也就不同 ,進而造成打球水平的高低不同 就是這個原因。
也就是說:身體條件的上限,已經決定了足球水平的高低 就像日本足球,已經快發揮到極致了,但是,由於身體上限所致,雖然與我們相比已經很強力,但是,與伊朗打,還是很困難。
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也就知道:為什麼伊朗足球比我們強了?
伊朗與我們亞洲(包括東亞、東南亞)其它地方的人種不太一樣,他們更接近於歐洲人,所以,在三大球上的運動天賦比我們好,比我們更適合打三大球 伊朗不光足球很強,他的男排和男籃在亞洲也是很好的。
沒辦法,東亞黃種人確實不適合踢足球。韓國隊將力量,拼搏用到了極致,可是遇到歐美的強隊,就有些弱不禁風了。日本走的是技術流,講究傳切配合,這種策略算是最大程度是避開了天生的不足。但是依舊只能是世界二流,弄不好還會被打回原形。
東南亞的球隊就不說了,個子太小,力量不足,比東亞尚且不如。
而我們中國隊,其實是先天優勢比較好的,既有力量型的北方人,又有技術型的南方人。只可惜我們沒有玩好 弄得不倫不類。
西亞人是亞洲足球又一股力量,但是他們天生也是力量不足。這些年引進外籍人才,算是彌補了一些,但是本質問題沒有改變。
所以最後,亞洲足球的希望要寄託在今天的v主角伊朗隊身上了。
首先,伊朗人身體不吃虧,號稱波斯鐵騎的伊朗人,古代就殺的歐洲人聞風喪膽 至少說明他們的身體素質非常強,不弱於歐洲人。
其次,伊朗人性格極為強悍 這種性格在競技場上尤為重要。
第三,伊朗人是融合了歐洲的力量和亞洲的技巧最成功的民族,他們的足球自然也因此受益。
當然,局限於經濟和 社會 形態的弱勢,伊朗人暫時還沒有能力真正的和一流足球強國對抗,但是假以時日,他們還是亞洲人的希望。
去年世界盃期間,我還特別近距離觀察過伊朗隊,也研究過一些伊朗足球,現在和大家說一下。伊朗人搞足球不胡亂來,這一點中國球迷是深有感觸的。中國足球往往是來了一個領導,就要推翻前任的所有一切,然後從頭再來。伊朗人不這樣,例如,奎羅斯這已經是葡萄牙人執教伊朗隊的第九年。你覺得這在中國足球界是可以想像的嗎?完全是不可以想像的,中國隊的教練就是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
第二,我們倡導高青訓。可是很多時候是掛羊頭賣狗肉,但伊朗人是踏踏實實的。我們的孩子聯系足球要離開父母,可是伊朗的青訓規定,孩子只能在就近的俱樂部練習足球,不能脫離父母和家庭的教育。球員在俱樂部可以學球技,但情商教育是家庭來熏陶和影響的,這個沒有,你就知道中國球員關鍵時刻為啥緊張,為啥心理素質差了吧?
第三,伊朗人的身體素質亞洲第一,這一點我們必須承認。他們在體格上是最接近歐洲人的。中國人的體制與之完全不同。1998年世界盃預選賽,伊朗隊淘汰了澳大利亞,當時看看亞洲,只有他們可以和澳大利亞抗衡。
第四,他們也玩歸化。伊朗隊有很多球員不是出生在伊朗的,例如N多出生在德國的。最早的有燦迪,後來有德賈加等等。可是這樣的工作我們去年才開始,今年才能落實。
呵呵,就這四點,就領先你國足。
不是伊朗有多強,而是中國太弱。以中國的國力、人口和投入來看,如今的實力是不正常的。為什麼?很簡單,沒有按規律辦事。否則一定不會是現今的局面。整個足壇有多少人是在真抓實乾的搞青訓,而不是只喊幾句口號?假設一下,如果沒有徐根寶憑一己之力辦的崇明訓練基地,現在的男足豈不是更加荒蕪?像足協的U23新政和外援調節稅,這要外行到什麼程度才能擬定如此荒唐可笑的政策?沒有大基數的青少年球員,沒有唯才是舉的選撥機制,沒有大量優秀的青訓教練員,沒有長期穩定的梯隊聯賽,靠幾十個因為年齡就能上場大多濫竽充數(踢十幾分鍾就被換下)的球員有什麼未來?就算能得到一定成長,到了年齡一過,又要把位置讓給新人。除了少數幾個確實有實力的可以繼續上場,其餘的只能是把板凳坐穿。而那幾個有實力的本來不靠新政就能上場!而如此奇葩的政策,我們的足協官員一拍腦袋就推出了,這樣要能把足球搞上去,才真的是見證奇跡了。倶樂部有實力和意願請好的外援,看到成千上萬的資金流動,足協坐不住了,以理性消費的旗號跳出來,強要分一杯羹。本來請高水平外援是提高足球水平的一個捷徑,畢竟和高手一起比賽和訓練肯定能更快的提高。但足協是一定要逆流而動,將之扼殺而後快的。所以不按規律辦事,中國足球必然是竹籃打水。
標准答案,中國5歲開始踢球的一千人,伊朗5歲開始踢球的十萬人。同理日本可能是百萬人,所以其他的不論就這一點就輸了。
伊朗足球在亞洲來說,算是強大了!他們的強大不是靠薪酬高,而是長期刻苦訓練的結果!伊朗的場上全體球員年薪加起來都沒有我們的一個國足成員的年薪高!別人是真愛上足球本身,而我們,是愛上足球給自己帶來了多少利益!
⑨ 14歲入國家青年隊,19歲成國羽新星,20-0碾壓對手,現狀如何
然而李詩灃用自己的20-0的成績為整個羽壇展示出來未來的希望,他的殺伐果斷,運球巧妙,是羽壇界冉冉升起的一顆璀璨之星。所有人都很期盼他能成為打敗桃田的國羽一哥。現在的他,跟著國家一隊訓練,未來前途無量,只要踏踏實實走下去,留著自己骨子裡的狠勁兒和驕傲,那麼前途一片光明。
像被稱為中國塞萊斯的網球新秀徐詩霖,像明日之星的乒壇女將陳夢,像創造世界紀錄的沙排選手夏欣怡,他們都是祖國未來的期望,是祖國未來實力的代表者,他們和李詩灃一樣,用天賦和實力在人才濟濟中殺出一條血路,證明自己,也讓國家驕傲。
作為運動員,哪有人輕松容易奪冠,哪兒有人隨隨便便成功。「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就是對現在運動員的描述,總是有新的星星在某一刻覺醒發亮,閃耀世界。堅持到最後,讓自己成為最耀眼的那一個是最艱難的。
所以讓我們期待著,這個小小少年,用自己展露的鋒芒披荊斬棘,越來越好,不辜負所有人的期盼,最後坐在屬於自己的王座對著世界揮手。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鼓勵他們,為他們加油,從他們身上得到力量,做更好的自己,讓自己的未來也光芒萬丈。
⑩ 伊朗軍隊的兵役制度
實行義務兵役制,士兵服役期2年。 伊朗現行憲法規定實行政教統一,宗教領袖為武裝部隊總司令。最高國防委員會是領袖領導下的軍事決策機構,成員有總統、國防部長、武裝部隊總參謀長、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以及領袖指定的兩名顧問。
武裝力量主要由正規軍和革命衛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一個國家有兩支武裝力量,這在當代世界各國並不多見。
伊朗的正規軍是在巴列維王朝的舊軍隊基礎上建立的。長期遭受巴列維王朝迫害的霍梅尼對舊軍隊始終不信任,他大權在握後,除了清洗舊軍隊的高級軍官外,還在軍隊中成立政治和意識形態部,由教士擔任政委,以伊斯蘭思想改造舊軍隊。此外,霍梅尼在最高國防委員會和海陸空三軍、憲兵和警察中都派代表,這些代表如欽差大臣,事無巨細,都要插手過問。
革命衛隊是在伊斯蘭革命中誕生的。1979年5月5日,伊斯蘭革命委員會決定,在反對巴列維政權的各種准軍事武裝基礎上成立一支治安隊伍——「伊斯蘭革命衛隊」。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使命是保護伊朗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保衛伊朗革命和維護伊斯蘭教義,此外還負責維持國內秩序,監控國內的敵對勢力,並建立了龐大的情報網路。革命衛隊一直控制在原教旨主義者手中,成為新政權的堅強支柱。1985年9月,為了加強伊斯蘭革命衛隊,霍梅尼下令建立革命衛隊的陸海空三軍。這支新軍隊在兩伊戰爭中沖鋒陷陣,視死如歸。在國內斗爭中唯命是從、雷厲風行。1986年革命衛隊總人數達到35萬。1996年,革命衛隊正規軍整編為陸軍lO萬,海軍2萬人。革命衛隊裝備精良,其高級官員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朗政府大力加強軍隊正規化、一體化建設。1992年成立單一的聯合指揮部,加速了正規軍和革命衛隊的一體化管理。 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由於新政權對軍隊的清洗和大批軍人開小差,軍隊曾減員近60%。在兩伊戰爭中,伊朗曾因軍備荒廢和指揮不當而一度被伊拉克軍隊長驅直入,但最終憑借人眾地廣頂住了伊拉克閃電進攻,以兩敗俱傷結束了戰爭。戰爭期間,伊朗的武器裝備損失達60%,戰爭損失和軍費開支達3600億美元。
兩伊戰爭後,伊朗政府汲取教訓,高度重視國防建設。拉夫桑賈尼政府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分配的軍費達100億美元,平均每年20億美元。國防和安全方面的外匯分配指數占總數7.6%。實際軍費開支遠超過上述數目。這對當時剛剛結束戰爭、經濟凋敝、百廢待興的伊朗來說實屬不易。
巴列維在位時,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伊朗利用石油美元從歐美引進先進設備和人才,興辦現代軍事工業,打下不錯的基礎。兩伊戰爭進一步推動了伊朗的國防工業發展,80年代後期伊朗大約有240個武器生產廠,還有1.2萬個私有工廠從事與國防相關的研究和生產。經過多年發展,目前伊朗的國防工業已能生產導彈、雷達、大炮、機槍、軍艦、微型潛艇,維修外國製造的航空發動機、航空電子設備和飛行設備。伊朗已具備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生產能力,儲備了大量的化學制劑,能夠大量生產芥子氣、光氣、血液毒劑、神經毒劑,並正在研製炭疽桿菌、有毒生物素。
巴列維統治期間伊朗的軍事裝備主要來自美國,兩伊戰爭期間,伊朗曾從包括以色列在內的近20個國家進口武器。進入90年代,伊朗主要從俄羅斯、朝鮮、印度、巴西等國進口武器,同時還通過英國、法國、巴基斯坦、土耳其、韓國等國的中間商購買西方武器。武器來源的多樣化使伊朗掌握了先進的國防技術。
目前,伊朗有現役軍人約54萬。陸軍是伊朗武裝力量的主體,總兵力約35萬人,裝備有主戰坦克約1500輛,其中不乏先進的T-72型和「酋長」主戰坦克。伊朗地面部隊的機械化程度比較高,除了坦克,伊朗陸軍擁有近百輛裝甲偵察車、1200輛裝甲運兵車、2000門牽引火炮、300門自行火炮,以及數量龐大的火箭炮。此外,陸軍還擁有一定數量的「陶」式、「耐火箱」式反坦克導彈和地地、地空導彈以及各型直升機和運輸機約200架。
伊朗海軍現有兵力約1.8萬人。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三艘、護衛艦三艘、輕型護衛艦兩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七艘、登陸艦艇11艘,其他支援艦只25艘。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70多架。
伊朗空軍現有兵力約5.2萬人,擁有各型飛機900餘架,其中各類作戰飛機300餘架,包括先進的F一14和米格-29等第三代戰斗機。此外,空軍擁有「小牛」、「響尾蛇圖集」、「麻雀圖集」、「霍克」改進型等各式導彈若干。
除了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外,伊朗還擁有龐大的預備役力量。伊朗常設預備役部隊有35萬人,其中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伊朗的准軍事部隊在兩伊戰爭中曾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採取的自殺式「人海戰術」,至今仍讓人談之色變。
伊朗的軍事戰略日益依賴精密的中遠程導彈。經過這些年經營,伊朗已擁有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導彈庫,這是最令以色列和美國不安的。如「流星一3」和「法塔赫一1 10'」導彈,兩者都可以擊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任何目標。「流星一3」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300公里,彈頭重1600磅。伊朗國防部長新近稱,伊朗正在發展射程2000公里以上的「流星一3」改進型導彈。這些導彈雖然打不到美國本土,但是要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以及以色列的戰略目標已不在話下。此外,伊朗現行裝備的「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25公里)達300多枚,「飛毛腿」C型導彈(射程為550公里)達60多枚,可打擊美軍駐阿富汗基地。伊朗的「征服者」型導彈(射程約200公里)是使用固體燃料的新型中短程導彈,伊朗軍方人士稱它是世界上「打擊精度最高的導彈之一」。伊朗的這些導彈無疑是其抗衡美國軍事威脅的「撒手鐧」。
伊朗有人口7200多萬,正規軍、革命衛隊、預備役部隊的兵力加起來近90萬。伊朗政府聲稱,伊朗可以組織2000萬大軍抵禦外來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