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瑜伽最根本的意義是什麼
瑜伽的真正意義就是證悟。
詳細來說,瑜伽是一種個人修煉證悟的方式,目的是「身心靈」三者的統一。 瑜伽術語稱做,最終達到「三摩地(三昧)」的境界。主要方式是通過戒律、體式、呼吸、冥想等方法對身心進行控制和結合,達到一種美妙平衡。(當然仔細說的話,應該不止身心靈三個層面,但是籠統來說,應該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不同類型和派別的瑜伽,主要在方法和途徑上不同,習練到最後還是要向三摩地這個境界努力。)個人覺得,三摩地(注一)應該和道家修行、佛家禪修要達到的最終境界是一樣的,正所謂大道至簡,殊途同歸。
『貳』 瑜伽的原理是什麼
瑜伽是一種內外兼修的自然美,它給練習者一種充滿朝氣,蓬勃向上的力量。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的瑜伽,瑜伽練習已經成為人們追求生活質量最熱衷的時尚活動。從美國樂壇巨星麥當娜、NBA球星麥克爾.喬丹、好萊塢影後哈麗.貝瑞,到都市裡的青年男女,都難以抵擋它的迷人魅力。那瑜伽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1) 大腦
伽對大腦的作用是直接明顯的,尤其是瑜伽中的冥想,使大腦產生新的興奮點,讓練習者頭腦清晰,精神充沛,心曠神怡。
誰不想有清晰的大腦,思維的敏捷,可現實中工作壓力,緊張快節奏生活很容易使人陷入疲憊、無精打採的亞健康狀態。而瑜伽正是一種有意識調整呼吸,以身體姿式達到全身平衡,並恢復身體自愈能力的訓練。瑜伽的深呼吸有助集中注意力。
(2)心臟
瑜伽使心臟的跳動平穩緩和。心臟是血液循環的中心,它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水泵一樣不停地舒張與收縮,推動著血液在人體中周而復始地循環,確保著基本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一旦它跳動的過快過慢,血液循環將受到破壞,生命就會受到威脅。對於心臟的這種認識只是近代的事,在人類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認為心臟是思考問題的器官,這種認識在漢語依然可見,如:「心想事成」、「心不在焉」、「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心臟跳動的快慢與呼吸有著緊密的聯系,瑜伽認為,人一生的呼吸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呼吸又快又匆忙,人一定早逝。相反呼吸緩慢,猶如在品嘗空氣的人,可獲得長壽。例如,脾氣暴躁的猴子,呼吸頻率極快,壽命不長,而鶴與龜,則以緩慢溫和的長呼吸法而長壽,自古有千年鶴、萬年龜說法,可見緩慢呼吸是長壽的關鍵。
緩慢的呼吸使心率降低不僅可以長壽,也有利於美容。當人喜悅時呼吸平穩面部紅潤,當人生氣、焦慮緊張不安和狂怒時,呼吸則變得迅速、表淺和混亂。連續不規律的呼吸,不僅損害神經系統,而且妨礙內分泌的固有功能。瑜伽「吐氣呼吸法」和「胸式呼吸法」可使人的呼吸均勻深長。
(3)胃部
胃有很強的消化功能,靠的是胃內的鹽酸、胃蛋白酶和黏液。鹽酸是一種腐蝕性很強的酸,食物進入胃裡,鹽酸就會把食物中的細菌殺死。黏液能把食物包裹起來,既起到潤滑作用,又能保護胃粘膜,使它不受食物引起的機械損傷。胃裡的鹽酸、胃蛋白酶和黏液聯合起來,有強大的消化功能。
為保護胃部的功能不受損害,平時避免食用有刺激性的過酸、過辣、寒涼的食物。就餐要有規律,不可暴飲暴食。瑜伽姿勢中的「肩倒立」、「頭倒立」對治療胃下垂有顯著效果。
(4)腸道
食物殘渣滯留在大腸內,在細菌的發酵和腐敗作用下形糞便有毒物質,若不及時排出體外,毒素就會被身體再次重新吸收。
為使腸道清潔順暢,要養成規律排便的習慣,縮短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最好多喝水,多吃粗纖維食物、水果。瑜伽姿勢中的「船式」、「腹部按摩式」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
(5)肺部
肺部的主要功用是呼吸,當我們吸入新鮮的空氣之後,空氣會經過呼吸道直達肺部,然後在肺氣泡中進行氣體換,血管中的二氧化碳均有擴散作用,而擴散到肺氣泡中,然後排出體外,相反,氧氣則從肺氣泡中擴散到身體血管里,然後輸送給體內各個細胞,供它們進細胞呼吸。其實我們每一呼吸,就是進行了一次氣體交換,正常成年人每分鍾約呼吸十二至二次左右。
肺部也是人體容易積存毒素的器官之一,因為一個人每天可吸入約1000升空氣,空氣中漂浮的病毒、粉塵等有害物質也隨之進入到肺臟,同時,人又能依靠肺來呼氣,排出外部入侵和體內代謝的廢氣。
為保護肺部的功能不受損害,在空氣清新的公園或綠陰小道,雨雪後空氣清新時練習「清涼呼吸法」、「經絡呼吸法」。 瑜伽姿勢中的「海龜式」、「鱷魚變化式」有效吐氣肺部的濁氣。
(6)肝臟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它在人的代謝、膽汁生成、解毒、凝血、免疫、熱量產生及水與電解質的調節中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解毒功能也是最強的,它所產生的酶會對食物進行加工處理,並對人體有用的食物吸收轉換成物質,也將食物中的某些毒素就有可能被留存下來。
為保護肝臟功能不受損害,平時保持喜怒有常,避免情緒波動太大導致肝火上升。盡量不要熬夜。通過放鬆舒緩的運動,改善器官的緊張狀態。瑜伽中的「脊柱扭轉式」、「鴿子式」對肝臟有保護作用。
(7)腎臟
腎臟是重要的排泄器官。主要功能是排泄廢物及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腎臟俗稱「腰子」,人體的腎臟位於腰背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兩側腎臟形似蠶豆,每個腎臟大小約10~12厘米,寬5~6厘米,厚3~4厘米,與成人的拳頭大小相仿。腎上端達第11、12胸椎水平,下端與第3腰椎齊平,由於右側有肝臟的關系,右腎比左腎略低。腎臟不僅將血液中的毒素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還可以保持人體水分和鉀鈉平衡,控制著和許多排毒過程相關的體液循環。
為保護腎臟的健康,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水,適量飲水不僅可稀釋體液中的毒素濃度,將毒素排出體外,還能促進腎臟新陳代謝。瑜伽中的「蓮花坐」、「後橋式」可增強腎功能。
(8)皮膚
皮膚具有保護、感覺、調節體溫、吸收、分泌與排泄、新陳代謝等生理功能。皮膚覆蓋在人體表面,表皮各層細胞緊密連接。真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使皮膚既堅韌又柔軟,具有一定的抗拉性和彈性。當受外力摩擦或牽拉後,仍能保持完整,並在外力去除後恢復原狀。皮下組織疏鬆,含有大量脂肪細胞,有軟墊作用。
皮膚的汗腺可分泌汗液,皮脂腺可分泌皮脂。皮脂在皮膚表面與汗液混合,形成乳化皮脂膜,滋潤保護皮膚及毛發。皮膚通過出汗排泄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如尿酸、尿素等。
為使皮膚不受損害,要盡量避免長期用鹼性肥皂洗手,接觸氣油等脂溶性物質,這些物質都不但損傷雙手皮膚,也使有毒的物質容易侵入體內。冬天溫度太低會影響皮膚膠原組織,使表層出現斷裂,也易使有害物質通過破損的皮膚進入體內。冬天要保證皮膚潤澤,保暖,夏天要避免強烈陽光。盡量不化濃妝,避免阻塞毛孔,導致皮膚無法呼吸。瑜伽中的「獅子式」、「頭立三角山式」、「兔式」消除臉部皺紋,皮膚光潔皮膚有特效。
『叄』 練習瑜伽的目的是為什麼
瑜伽能加速新陳代謝,去除體內廢物,形體修復、調理養顏從內及外;瑜伽能帶給你優雅氣質、輕盈體態,提高人的內外在的氣質;
瑜伽能增強身體力量和肌體彈性,身體四肢均衡發展,使你變得越來越開朗、活力、身心愉悅;
瑜伽能預防和治療各種身心相關的疾病,背痛、肩痛、頸痛、頭痛、關節痛、失眠、消化系統紊亂、痛經、脫發等都有顯著療效;瑜伽能調節身心系統,改善血液環境,促進內分泌平衡,內在充滿能量。
作為練習者,應隨時遵循瑜伽練習中自然的規律循序漸進,不和他人相比。
整個練習過程里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就是:熱身,即准備練習,也可以是一些較簡單的瑜伽動作。如果缺了這一項,就很可能會受傷或者難以完成動作。
例如:在力量瑜伽的練習當中,做上犬式時,如果沒有適當的准備練習,就很容易緊張。一旦不能支撐住時,關節就會使勁,身體就很容易受傷害。
『肆』 智瑜伽的簡介及好處
瑜伽 側重從行為證悟,王瑜伽側重通過戒律、體式、冥想等方式而最終證悟,哈他瑜伽是王瑜伽的簡化體,智瑜伽側重通過知識來證悟。那麼,你對智瑜伽了解多少呢?下面跟隨我一起看看吧。
智瑜伽的簡介
智瑜伽,主要以鑽研吠陀、奧義經典,從中探討智慧的本源提倡培養知識理念,從無明中解脫出來,達到神聖知識,以期待與梵合一,它強調對大神黑天現身說法奇跡的正確理解。黑天曾以創造主的化身無數次降生人間,普度眾生,宣揚正義,保護善人。誰能了解黑天在人間的游戲神通,他就會證得內心的解脫,免除死後的輪回。它認為,知識有低等和高等之別。尋常人所說的知識僅僅局限於生命和物質的外在表現。這種低等知識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的途徑獲得。然而智瑜伽所尋求的的知識,則要求瑜伽者轉眼內向,透過一切外在事物的本質,去體驗和理解創造萬物之神-梵。通過朗讀古老的、被認為是天啟的經典,理解書中那些真正的奧義,獲得神聖的真諦。瑜伽師憑借瑜伽實踐提升生命之氣,打開頭頂的梵穴輪,讓梵進入身體獲得無上智慧。
智瑜伽的好處
提倡培養知識理念,從無明中解脫出來,達到神聖知識,以期待與梵合一。智瑜伽認為,知識有低等和高等之別。尋常人所說的知識僅僅局限於生命和物質的外在表現。這種低等知識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的途徑獲得。然而智瑜伽所尋求的的知識,則要求瑜伽者轉眼內向,透過一切外在事物的本質,去體驗和理解創造萬物之神-梵。通過朗讀古老的、被認為是天啟的經典,理解書中那些真正的奧義,獲得神聖的真諦。瑜伽師憑借瑜伽實踐提升生命之氣,打開頭頂的梵穴輪,讓梵進入身體獲得無上智慧。
瑜伽的起源與發展
瑜伽術原產於古印度。它最初本是古代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前身)為了實現解脫而採用的一種修持方式,後來這種方式也被佛教和耆那教所吸納,故成為印度宗教特有的產物。
「瑜伽」一詞,來自於印度古代梵文,是梵文「yoga」的音譯。此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1500年的婆羅門教經典——《梨俱吠陀》中。在《梨俱吠陀》中,「瑜伽」的意思是指「軛」或「伽」(牛、馬拉車時架在脖子上的器具),具有用軛或伽把「馬與車連結在一起」的含義。後來,它的詞義逐漸擴大,引申出兩種事物相互「連接」、「結合」、「合一」、「化一」等義。最早把「瑜伽」一詞與宗教的解脫思想聯系在一起的,是婆羅門教。婆羅門教把每個人的靈魂稱之為「自我」,把宇宙的最高本體稱為「梵」或「大我」,他們認為只要使兩者結合在一起,就可實現人的解脫,而使兩者結合的手段就是「瑜伽」。婆羅門教的經典《薄伽梵歌》對此做了明確的解釋:「瑜伽就是促使個人靈魂(小我)與宇宙靈魂(梵或大我)結合化一的手段」。因此,「瑜伽」就成為婆羅門教的專有名詞,特指使個人靈魂與梵或神相互結合的手段,即實現解脫的一種修行方式。
二、
「瑜伽」的思想和實踐在印度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前的印度河文明。據考古發現,當時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達羅毗荼人就已開始從事瑜伽實踐活動。在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帕的考古遺址上,曾出土一些石雕和印章,這些石雕和印章就刻有人進行瑜伽冥思和各種瑜伽坐法的圖案。這說明,大約在5000年之前印度的先民就已有瑜伽活動了。為什麼在印度會產生瑜伽呢?有人分析,這跟印度的自然環境有關。因為在印度那種高溫炎熱的氣候下,人們在森林裡通過瑜伽靜心冥思、修心養性,對抵禦酷暑濕熱是絕對有益的。正如中國人所說的「心靜自然涼」,這種 方法 深受印度古人喜愛是不難理解的。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原來居住在高加索和南歐草原一帶的雅利安人開始南下,途徑伊朗和阿富汗,侵入印度河流域並征服當地民族達羅毗荼人。雅利安人原是游牧民族,侵佔印度河流域後定居下來,他們一方面學習農耕知識,另一方面也大量吸收了達羅毗荼人的 文化 。其中,他們把達羅毗荼人的瑜伽活動也吸收過來,作為實現自己宗教信仰的一種補充。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信仰的婆羅門教已經形成,當時出現的《梨俱吠陀》就是婆羅門教產生的標志。有關瑜伽的最早文字記載,已出現在《梨俱吠陀》中。《梨俱吠陀》雖然是一部贊美神靈的詩歌集,但其中有一首詩,專門描述了人通過瑜伽所獲得的神奇智慧和力量。
公元前7世紀以後,婆羅門教又涌現出一批探討宇宙起源、人的本質、人與世界關系的哲學經典,統稱奧義書。在奧義書中,婆羅門教的先哲們進一步發展瑜伽思想,並對瑜伽實踐作了具體闡述。例如,《石氏奧義書》把瑜伽解釋為「統制心和各種器官的活動」。《白驢奧義書》論述了瑜伽的各種行法,如身體的姿勢、呼吸的調整、修習的場所和目的等。《慈氏奧義書》對瑜伽行法作了系統的分類,形成最初的「六支行法」。這六支行包括調息、制感、靜慮、執持、觀慧和三昧。此時,關於瑜伽的學說基本成形,它已成為婆羅門教的主要修持方式,其特點是通過對身體、感官和心思的控制,達到人與神、個人靈魂與宇宙本體相結合的神秘境界。
公元前4世紀以後,進入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的時代,瑜伽已在印度民間廣為流行。《摩訶婆羅多》記載了許多有關瑜伽的內容,無論對身體修煉,還是對精神控制,都有生動的敘述。在這個時期,瑜伽的形式也有新的發展,出現了各種類型的瑜伽術。在《薄伽梵歌》中曾提到三種瑜伽:「智瑜伽」、「業瑜伽」和「信瑜伽」,此後又產生了「王瑜伽」。
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瑜伽學說已經形成一個獨立的哲學流派,名為「瑜伽派」,並且成為婆羅門教六大正統哲學流派之一。瑜伽派的創始人為波顛闍利 (Patajali),他所著的《瑜伽經》(Yoga-stra)是該派的主要經典。《瑜伽經》對以前的瑜伽方法和實踐進行了系統的歸納和 總結 ,並把它進一步理論化。這樣,瑜伽學說就上升為一個既有完整理論,又有實踐知識的系統哲學體系。
4世紀以後,古代婆羅門教經過改革,出現了全新的面貌,人們把此後的婆羅門教稱為「新婆羅門教」。我們今天所說的「印度教」,就是指這種「新婆羅門教」。
在印度教的時代,瑜伽被各種教派廣泛採納,並出現了不少新的種類,其中最突出的就是12世紀出現的「訶特瑜伽」 (Hathayoga)。「訶特瑜伽」,意譯為「力量瑜伽」。此種瑜伽的創始人為古羅俱商那特,著有《訶特瑜伽》和《護牛頌》等書。訶特瑜伽有幾十種功法,測重於調息、坐法和身體其他部位的訓練。因此,它後來演化為一種體育鍛煉的方式或保健 體操 ,現在在歐美和我國流行的主要是這種瑜伽的現代版。
三、瑜伽的種類
印度教從宗教修行的角度,把瑜伽分為許多種,其中主要有四種:
(1)智瑜伽(Jnana Yoga)
在這里,「智」指智慧或知識。這種瑜伽主張通過增長「智慧」或「知識」的途徑,來實現個人靈魂與宇宙精神的結合。智瑜伽的倡導者認為,知識的獲得不能光靠宗教導師的教導和學習經典,還要靠自己的瑜伽修習來體驗和證悟「梵我同一」的真理。因此,此種瑜伽在方法上強調「自製」和「三昧」。 「自製」是指對肉體產生的一切情感和慾望的抑制,「三昧」意味著把自己的全部意識集中於一處,從中體悟「梵我化一」的最高境界。
(2)業瑜伽(Karma Yoga)
「業」,是指人的行為活動。業瑜伽主張通過無私忘我的行為,來實現靈魂的解脫。《薄伽梵歌》就是倡導業瑜伽的典型經典,它宣揚一種「無欲業」,即無私無欲的行為。譬如,該書曰:「善人食祭余之食,一切罪惡得解脫;有罪者食其惡果,獨為個人煮食故。」所謂「祭余之食」,是指獻給別人之後而剩下的食物,善良之人先把食物獻給別人,而自己吃剩餘的食物,這是一種無私的、利他主義的行為。《薄伽梵歌》的根本思想就是倡導:一個人必須服從神的意志,按照神的意志無私忘我地去工作,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最終通過這種無私的行為,而達到人與神的結合。
(3)信瑜伽(Bhakti Yoga)
「信」,是指人的虔誠信仰。信瑜伽主張通過對神的虔誠崇信,而達到解脫。信瑜伽的倡導者認為,神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概念,而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實際存在。因此,一個信徒不需要高深的知識,也不必進行繁煩的祭祀儀式,只需要從感情上對神無限虔誠和信愛,就能沐浴於神恩之中,達到與神的結合。信瑜伽主要看一個人對神是否虔誠,以及對神崇愛的程度。一般來說,這種瑜伽分為三個階段:第一為外部崇拜階段,包括崇拜神的化身,供奉神的偶像,朝拜神廟,進行簡單的儀式等;第二為內部崇拜階段,包括從內心中向神祈禱,反復默誦神的名字、吟唱贊美神的頌歌等;第三是與神結合的階段,通過靜坐冥想,證悟無處不在的神,使自己達到與神的合一。
(4)王瑜伽(Raja Yoga)
王瑜伽者認為自己的瑜伽是最好的瑜伽,是「瑜伽之王」,故得此名。這種瑜伽主張,通過對身體和心思的控制,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修煉,從而實現解脫。此種方法被一些人認為是最穩妥、最迅速的解脫之道,其功效超過前三種。王瑜伽的修習者認為,身體和心思的狂熱活動是對內在靈魂的束縛,這些活動消耗了靈魂的潛能,阻礙靈魂向外顯現,因此必須竭力抑制身體和心思的活動。他們有一套完整的修煉身體和心思的方法,如禁慾(禁絕一切慾望)、忍耐(在痛苦中不覺困擾,在歡樂中不覺自得)、堅定(擺脫欲樂的引誘,面臨困苦,意志愈堅)、自製(對感官和意識活動嚴格控制,保證內心清凈平和)等等。
以上四種瑜伽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即達到「梵我化一」或「人神合一」的理想境界,在方法上也有一些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它們的區別,主要是各自強調的側面和修煉的方式有所不同。智瑜伽強調學習宗教真理的重要性,側重於從知識和認識的方面實現解脫;業瑜伽強調履行道德義務的重要性,側重於從行為的方面實現解脫;信瑜伽強調對神的虔誠信仰,側重於從感情的方面實現解脫;王瑜伽強調對意識活動的控制,側重於從心理修煉方面達到解脫。
四、 瑜伽的功法
談到瑜伽功法,闡述最為詳細的是《瑜伽經》。什麼是瑜伽?《瑜伽經》所下的定義是「瑜伽就是對心的變化的抑制」,因此它對心的功能(包括思維意識和心理機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瑜伽經》認為,心的作用或變化有五種:「正知」,指對事物的正確認識;「不正知」,指對事物的錯誤或虛假認識;「分別知」,指由語言表達出來的、沒有實在性的認識或想像的認識;「睡眠」,指在睡眠中產生的,以非存在事物為表象的認識;「記憶」,指過去行動留下的種種潛伏的印象。瑜伽的目的,就是通過消除慾望和長期的修習,來抑制心的這些作用或變化,以達到「三昧」(smadhi)狀態,從而實現解脫。
為了實現「對心的控制」,《瑜伽經》提出了八種功法,又稱「八支行法」。這些功法是:
1、禁制,指必須遵守的戒律,包括不殺生、誠實、不盜、不淫、不貪等。《瑜伽
經》認為,在作瑜伽功之前,一個人必須要有充分的道德修養,否則的話,他的心是不會平靜的。
2、勸制,指應遵守的道德准則,包括(1)清凈(對身體和食物的清凈,為「外凈」;對內心污濁的清凈,為「內凈」)、(2)知足(不求自己份外之物)、(3)苦行(忍受飢、渴、寒、暑、坐、立等痛苦,遵守齋食、巡禮、苦行等等誓戒)、(4)讀誦(學習經典、念誦聖音——唵「Om」)、(5)敬神(敬信自在天大神,為神奉獻一切)等。
3、坐法,指保持身體平穩、輕松自如、精神放鬆。包括蓮花坐、勇士坐、吉祥坐、獅子坐、孔雀坐等等。
4、調息,指調整和控制呼吸。《瑜伽經》指出,調息時首先要注意呼吸的三種作用:向內吸氣的作用、向外吐氣的作用、不吐不吸長長將氣儲於胸腹之中的作用。此外,還要注意四件事:(1)「處」,指氣息吸入後,氣息在胸腹之內所到達的范圍;氣息吐出以後,氣息在宇宙中達到什麼地方。(2)「時」,指呼吸的時間。要求在呼氣吐氣過程中,一定要保持速度適中、間隔和節奏合宜。(3)「數」,指呼吸的次數。要求出氣入氣一定要徐緩而輕長,切忌短促、粗急。(4)「專注一境」,指調心的問題,在呼吸時,要將意念專注在某一點上,不能分散。
5、制感,指抑制各種感覺感官,使感官的活動完全置於心的控制之下。
6、執持,是使心專注於身體內的一處,如肚臍、鼻尖、舌端等;也可以專注於外界的一種對象,如月亮、神像等。
7、禪定,亦稱靜慮,是使專注一處的心與所專注的對象相統一、使主客觀相融合。
8、三昧,就是真正達到了心與其專注的對象冥合為一。三昧又分為兩種:「有想三昧」和「無想三昧」。前者,指達到三昧後,仍然帶有一定思慮情感的狀態。後者,指心的一切變化和作用都已經斷滅,完全達到與專注對象合一的狀態,即瑜伽的最高境界。
《瑜伽經》還指出,影響瑜伽修行的有九種障礙:生病、昏沉、疑惑、放逸、懈怠、慾念、妄見、不入地(不能進入瑜伽境界)、不安定(不能專注)。這些障礙會導致精神渙散,又容易引發憂慮、動搖、呼吸不規則等。為了達到三昧的境界,就必須克服這些障礙,因此要做好五件事:信(信仰虔誠,破除一切邪念)、勤(勤奮、努力地修煉)、念(樹立正念,有關瑜伽的正確信念)、定(專心禪定,專注一處)、慧(增長有關瑜伽的知識和智慧,斷除無明)。
五、現代瑜伽在西方
瑜伽的學說與思想,在古代就已傳到歐洲。但是,西方人開始從事瑜伽活動,還是在現代,尤其是上個世紀60年代以後。1965年,美國限制移民的定額從移民法中取消以後,印度教徒到美國的移民大量增加。因此,印度教的許多傳教士也來到美國傳教,他們在美國各地創建印度教社團、興建神廟、開辦瑜伽中心、傳播印度教文化。到了70年代,印度教向美國和西方世界的傳播達到高潮。在西方最有影響的印度教社團有:國際黑天意識會(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Klishna Conscionsness)、超覺禪定會(Transcendental Medition)、梅赫·巴巴教團(Meher Baba’s Sect)、拉傑尼希教團(Rajneesh’s Sect)等。這些教團大量吸收歐美人到自己的組織,尤其青年人,這些西方人已經把印度教的人生哲理、瑜伽修行和心靈凈化作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瑜伽修習,在西方頗受青年人的喜歡和鍾愛。印度教社團所推廣的瑜伽,也不是印度的傳統瑜伽,而是一種與西方現代醫學、心理學相結合的新型瑜伽。他們要求修習者不僅練習各種身型和坐姿,更重要的是靜坐冥思,以此平抑雜念,松心緩性,最終達到內心的喜悅和精神的解脫。60年代後期,美國的嬉皮士、英國搖滾樂甲殼蟲樂隊及其知名歌星,都紛紛加入到修習瑜伽的行列中,並深感此術對緩解精神壓力的益處。因此,在他們的鼓動和宣傳下,瑜伽活動迅速在西方青年人中間流行開來。
瑜伽在西方的流行,是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的。西方是物質生產力高度發達的社會,現代科技和機械化生產可以充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但是在人們的精神生活上,仍然存在著各種的煩惱和痛苦。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使人的神經長期處於高度緊張和疲勞的狀態,引發了人在精神上的諸多疾病;另一方面,市場經濟下的激烈競爭,對物質和金錢的極端追求,也使人喪失了理智和道德,從而造成社會的病態和畸形。在這種條件下,人們不得不去尋找精神上的安慰處或避難所。當西方的__不能解決這些問題時,他們便到東方的宗教中去尋找安慰。所以,西方青年人,尤其是對現實社會不滿的青年人,對東方文化和宗教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積極性。美國的嬉皮士、英國甲殼蟲樂隊的明星們,對印度瑜伽的狂熱追捧,原因就在這里。
智瑜伽相關 文章 :
1. 冬季瑜伽怎麼練 冬季瑜伽練習方法
2. 腹部減肥瑜伽視頻教程初級
3. 睡眠瑜伽視頻教程
4. 生理期的女生可不可以練瑜伽
5. 辦公室瑜伽的練習動作主要有哪些
『伍』 為什麼要練習瑜伽好處是什麼呢
(1)塑造女性完美體形:
通過瑜伽的體位法和持之以恆的練習,可以讓你的身體得到顯著的變化:健美胸部;美化胸部曲線;預防乳房下垂;使腰部柔軟;美化臀部:避免臀肌鬆弛下垂,美化臀型,消除腹部脂肪,預防下半身肥胖。
(2)預防慢性病:
別以為只有肌肉和骨骼會疲勞,外在的身體的疲倦可通過你雙手的按摩而達到舒緩,其實人體的臟器也會產生疲倦之感。
而藉助瑜伽呼吸法配合的各種體位法的姿勢,按摩身體內部器官,可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使腺體分泌平衡,強化神經,當然慢性疾病也會與你絕緣。
(3)消除緊張和疲勞:
站立或坐姿不正確的人,或是長期因工作或生活壓力而處於精神綳緊狀態的人,自然比一般更容易感到疲勞或有倦怠感,而會使呼吸不正常。
瑜伽的呼吸法,通過有意識的呼吸,得以排除體內的廢氣,虛火,消除緊張和疲勞。
(4)保持青春:
瑜伽的完全呼吸法,扭,擠,伸,拉的姿勢,暢通全身經絡氣血,活化臟腑機能,促使細胞延遲衰老,面色紅潤。
瑜伽也可調節心情,使人常處於平和,喜悅的狀態,將對生命向上的活力原原本本地輸入體內,使人常葆青春。
(5)減肥:
瑜伽的減肥是從根本上來改造人的體質。肥胖的人,大都飲食過度,多進行練習可使食慾恢復正常。
此外,造成肥胖的原因可能還有意志薄弱,通過瑜伽的修煉,讓你在面對美食誘惑時,會有更強的控制力。
(6)訓練注意力,提升智性:
「心浮氣燥」,瑜伽通過輸理身體中堵塞的氣流來調節紊亂的心緒,當心靈掀開煩躁,憂郁和壓力而平靜下來的時候,注意力會變的更集中,洞察力變的更深刻,人的智性提升。
(7)減輕心理壓力:
掌握情緒,強化自我精神,舒解憂愁和憂郁,抗壓解疲勞,這是現代生活中每一個人不斷告戒自己的話。
真正活的自在,活的沒有煩惱的人有幾個呢?心靈是需要不斷強化及凈化的,就像人呼吸新鮮空氣一樣,學習瑜伽,從身體的調息直到心靈凈化,這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陸』 哈他瑜伽主要鍛煉什麼
哈他瑜伽在訓練時鍛煉方法較為豐富,常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來改善人們生理、心理以及情感方面的自愈能力,也為了達到身體與精神和諧統一的精神富裕,包括調身體位法、調息呼吸法以及調心的冥想法等,以達至身心的統一。『柒』 瑜伽是誰創造的
瑜伽術原產於古印度。它最初本是古代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前身)為了實現解脫而採用的一種修持方式,後來這種方式也被佛教和耆那教所吸納,故成為印度宗教特有的產物。「瑜伽」一詞,來自於印度古代梵文,是梵文「yoga」的音譯。此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1500年的婆羅門教經典——《梨俱吠陀》中。在《梨俱吠陀》中,「瑜伽」的意思是指「軛」或「伽」(牛、馬拉車時架在脖子上的器具),具有用軛或伽把「馬與車連結在一起」的含義。後來,它的詞義逐漸擴大,引申出兩種事物相互「連接」、「結合」、「合一」、「化一」等義。最早把「瑜伽」一詞與宗教的解脫思想聯系在一起的,是婆羅門教。婆羅門教把每個人的靈魂稱之為「自我」,把宇宙的最高本體稱為「梵」或「大我」,他們認為只要使兩者結合在一起,就可實現人的解脫,而使兩者結合的手段就是「瑜伽」。婆羅門教的經典《薄伽梵歌》對此做了明確的解釋:「瑜伽就是促使個人靈魂(小我)與宇宙靈魂(梵或大我)結合化一的手段」。因此,「瑜伽」就成為婆羅門教的專有名詞,特指使個人靈魂與梵或神相互結合的手段,即實現解脫的一種修行方式。「瑜伽」的思想和實踐在印度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前的印度河文明。據考古發現,當時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達羅毗荼人就已開始從事瑜伽實踐活動。在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帕的考古遺址上,曾出土一些石雕和印章,這些石雕和印章就刻有人進行瑜伽冥思和各種瑜伽坐法的圖案。這說明,大約在5000年之前印度的先民就已有瑜伽活動了。為什麼在印度會產生瑜伽呢?有人分析,這跟印度的自然環境有關。因為在印度那種高溫炎熱的氣候下,人們在森林裡通過瑜伽靜心冥思、修心養性,對抵禦酷暑濕熱是絕對有益的。正如中國人所說的「心靜自然涼」,這種方法深受印度古人喜愛是不難理解的。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原來居住在高加索和南歐草原一帶的雅利安人開始南下,途徑伊朗和阿富汗,侵入印度河流域並征服當地民族達羅毗荼人。雅利安人原是游牧民族,侵佔印度河流域後定居下來,他們一方面學習農耕知識,另一方面也大量吸收了達羅毗荼人的文化。其中,他們把達羅毗荼人的瑜伽活動也吸收過來,作為實現自己宗教信仰的一種補充。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信仰的婆羅門教已經形成,當時出現的《梨俱吠陀》就是婆羅門教產生的標志。有關瑜伽的最早文字記載,已出現在《梨俱吠陀》中。《梨俱吠陀》雖然是一部贊美神靈的詩歌集,但其中有一首詩,專門描述了人通過瑜伽所獲得的神奇智慧和力量。公元前7世紀以後,婆羅門教又涌現出一批探討宇宙起源、人的本質、人與世界關系的哲學經典,統稱奧義書。在奧義書中,婆羅門教的先哲們進一步發展瑜伽思想,並對瑜伽實踐作了具體闡述。例如,《石氏奧義書》把瑜伽解釋為「統制心和各種器官的活動」。《白驢奧義書》論述了瑜伽的各種行法,如身體的姿勢、呼吸的調整、修習的場所和目的等。《慈氏奧義書》對瑜伽行法作了系統的分類,形成最初的「六支行法」。這六支行包括調息、制感、靜慮、執持、觀慧和三昧。此時,關於瑜伽的學說基本成形,它已成為婆羅門教的主要修持方式,其特點是通過對身體、感官和心思的控制,達到人與神、個人靈魂與宇宙本體相結合的神秘境界。公元前4世紀以後,進入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的時代,瑜伽已在印度民間廣為流行。《摩訶婆羅多》記載了許多有關瑜伽的內容,無論對身體修煉,還是對精神控制,都有生動的敘述。在這個時期,瑜伽的形式也有新的發展,出現了各種類型的瑜伽術。在《薄伽梵歌》中曾提到三種瑜伽:「智瑜伽」、「業瑜伽」和「信瑜伽」,此後又產生了「王瑜伽」。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瑜伽學說已經形成一個獨立的哲學流派,名為「瑜伽派」,並且成為婆羅門教六大正統哲學流派之一。瑜伽派的創始人為波顛闍利 (Patajali),他所著的《瑜伽經》(Yoga-stra)是該派的主要經典。《瑜伽經》對以前的瑜伽方法和實踐進行了系統的歸納和總結,並把它進一步理論化。這樣,瑜伽學說就上升為一個既有完整理論,又有實踐知識的系統哲學體系。4世紀以後,古代婆羅門教經過改革,出現了全新的面貌,人們把此後的婆羅門教稱為「新婆羅門教」。我們今天所說的「印度教」,就是指這種「新婆羅門教」。在印度教的時代,瑜伽被各種教派廣泛採納,並出現了不少新的種類,其中最突出的就是12世紀出現的「訶特瑜伽」 (Hathayoga)。「訶特瑜伽」,意譯為「力量瑜伽」。此種瑜伽的創始人為古羅俱商那特,著有《訶特瑜伽》和《護牛頌》等書。訶特瑜伽有幾十種功法,測重於調息、坐法和身體其他部位的訓練。因此,它後來演化為一種體育鍛煉的方式或保健體操,現在在歐美和我國流行的主要是這種瑜伽的現代版。
『捌』 為什麼要練瑜伽 瑜伽的好處究竟有多少
剛剛開始練習瑜伽的人常常說「我睡得更好了」,「我頸椎/腰椎不痛了」,「我不便秘了「,「我不抑鬱了」……很多人通過練習瑜伽,都能感受到身體的變化,其實練習瑜伽的好處諸多,這里和大家分享我感受最深的5大好處(其實男人同樣適用):
1. 瑜伽是最好的保養品
練瑜伽的人都知道一句彪悍的廣告語:「你什麼時候開始瑜伽,年齡就定格在那個時候。」因為,瑜伽是最健康、最徹底、最滋養的美容。當你扭轉身體時,靜脈血從各個器官被擠壓出來;放鬆時,新鮮的動脈血迴流到各個器官;倒立時,下肢的血液迴流到心臟,滋養頭部和面部;伸展肌肉時,淋巴循環得到了促進……一堂瑜伽課下來,你的身體完成了細胞垃圾的清除,排出了毒素,自主按摩和滋養內臟器官,子宮、卵巢等性器官因良好的血液循環得到充足的營養,體內保持相當水平雌激素的分泌,使得皮膚細膩、紅潤、有光澤,延緩了衰老,這可是美容院里無法做到的。
2. 瑜伽是一把整形刀
關於瑜伽,我被問過最多的問題是:「瑜伽可以減肥嗎?」。我的回答是,可以,但不是通過瑜伽體式所消耗的卡路里。瑜伽真正的作用是:控制和塑形。長期練習瑜伽可以給你一種「控制」自己身體的能力,讓你從身體的奴隸變成身體的主人。而且,瑜伽能從精神和情緒上解決你更深層級的飲食問題,當你控制了自己的飲食,你要身體瘦,它就瘦。
瑜伽減肥塑形的原理與力量訓練減肥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跑步、單車等爆發性力量訓練通過消耗體內的熱量達到減重的效果。瑜伽通過很多拉伸和扭轉動作,伸展、拉伸並放鬆肌肉,使手臂、腰部、腿部、臀部的肌肉慢慢地變得纖細、修長,從而雕刻出緊實又柔軟的身體線條。
3. 瑜伽給你快樂
瑜伽就像一個棒棒糖,輕而易舉地給生活一點兒甜頭。練習瑜伽可以刺激伽碼氨基丁酸鎮靜大腦,降低壓力;此外,瑜伽還會刺激你的大腦產生5-羥色胺——一種能產生愉悅情緒的信使。有趣的是,女性大腦合成5-羥色胺的速率僅是男性的一半,這點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何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長期練習瑜伽可以讓你變得更樂觀、積極,使人有更強的幸福感,抵抗抑鬱症。
4. 瑜伽助你好眠
調息、冥想、休息術才是瑜伽的精髓。快節奏的都市生活給人們帶來精神緊張,情緒煩躁,思緒紊亂等負效應,影響身體健康和睡眠質量。而呼吸自然、身心放鬆、不急不躁、緩慢輕靈是瑜伽練習的基本要求,如此使得瑜伽體式練習不僅具有健身功效,而且具有釋放壓力、平衡心態、修身養性的作用。瑜伽中的調息、冥想和休息術能夠消除緊張、憂慮造成的失眠,讓你有更好的睡眠,保持健全的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
5. 瑜伽幫你養成女神氣質
世間女神形象千萬種。私以為,女神與美女間的差距在於智慧與氣質。會養花的人懂得養花其實是養根;會養魚的人懂得養魚其實是養水;會瑜伽的人懂得瑜伽其實是養心。當恆修瑜伽一段時間,你會有更高程度的覺知——對自我情緒的觀察。通過自我觀照的練習,一個人就會看到別人看不到或很難看得到的世界,一個人也會擁有對別人包容和忍耐的智慧:不輕視每一顆在生命掙扎中破碎的心,不誇張自己的生命想像的受傷,體諒每一個掙扎中的生命。
女神氣質,不過是一個女子,見過各種浮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理解自身的局限性,能夠很好的控制情緒,給人溫柔、輕盈、嫻靜、典雅的感覺,讓人賞心悅目。通過習練瑜伽可以喚起人心靈中美好的情感並在舉手投足中表現出來。
有許多人許多信息會告訴你瑜伽是什麼,練習瑜伽有什麼好處,你覺得我們說得太玄?我沒有辦法證實給你看。唯一的方法是,首先你要開始,然後,你就會看見。
『玖』 瑜伽的起源和概念
瑜伽起源於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被人們稱為「世界的瑰寶」。瑜伽發源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麓地帶,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煉身心時,無意中發現各種動物與植物天生具有治療、放鬆、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時能不經任何治療而自然痊癒。於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據動物的姿勢觀察、模仿並親自體驗,創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鍛煉系統,也就是體位法。這些姿勢歷經了五千多年的錘煉,瑜伽教給人們的治癒法,讓世世代代的人從中獲益。
瑜伽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類充分發揮潛能的體系。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包括調身的體位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以達至身心的合一。
『拾』 為什麼要練瑜伽練瑜伽給你帶來了什麼好處
練習瑜伽不僅僅可以保持好身材,也是調解情緒的良方!很多時候,當我們在做瑜伽的時候,才能真正的做到身心靈的放鬆和凈化!國內外名人風靡瑜伽不是沒有原因的,它的好處不光是單純的瘦身、雕塑曲線而已。
一般認為瑜伽只是可以做身體的延展,其實它能讓你徹底提升運動的效能,搭配其他運動能夠讓你達到完整的運動效能 (像是跳舞或是健身訓練會做一些瑜伽的動作),瑜伽再也不單單是維持身材的方法,還能帶給你前所未有的心靈與生理上的放鬆。
1.學會愛上自己的身體
瑜伽是為了了解自己的身體,教會我們欣賞身體原本的樣子,久而久之你會愛上你的身體只有先學會自愛才能更好的愛別人。
2.提高柔韌
人的衰老是從脊柱開始的,脊柱有多柔韌,人就有多年輕。身體僵硬也意味著身體的不通,要保持身體的年輕瑜伽的練習必不可少。
3.改善體態提升氣質
氣質,很大部分上由體態決定的。長期練習瑜伽的人一定能看到自身的變化,體型會越來越緊致和優雅。身心會越來越健康,瑜伽提升氣質的效果顯而易見。
4.塑形
瑜伽體式並不是表面上那麼「輕松」其實身體的每塊肌肉都在發力,所以瑜伽練習可以消耗能量使身體新陳代謝加快塑形效果非常好。
5.提高睡眠
睡眠不好影響的不僅是顏值和身材,還會影響壽命。睡眠不好是現代人的通病而定期瑜伽會讓身心放鬆睡眠狀況會更好。
6.排毒養顏
瑜伽練習有利於皮膚血液循環,尤其是女性倒立體式可以避免面部肌肉鬆弛更具活力,加速毒素排出使人皮膚更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