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怎麼打索馬里

伊朗怎麼打索馬里

發布時間:2022-09-24 14:04:37

❶ 索馬里的黑鷹墜落事件

黑鷹墜落(電影稱為"黑鷹墜落",一般將美國在1993年的索馬里軍事行動稱為"黑鷹事件")是1993年美軍在索馬里執行軍事行動時出現意外,由於情報有誤,導致兩架黑鷹直升機被RPG火箭筒擊落。並引發了整個城市的人攻擊美軍。120名美軍在激戰數小時後在援軍的支援下,大部分人成功返回基地。

原因:這件事上了世界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美國輿論更是一片嘩然,一致抨擊美國政府出兵索馬里。同時,國際上的批評也不絕於耳:英國前首相愛德華·希思說,聯合國不應成為美國軍事行動的保護傘;埃及外長穆薩表示,在索馬里發生的一切,將會給索馬里民族和解進程增加新的障礙;法國國防部長萊奧塔爾指責美國的所作所為超出了"人道主義使命"的范圍,變成了"不能容忍的對抗";德國報刊稱,美國正在索馬里進行"一場骯臟的戰爭"。摩加迪沙之戰給美國政府當頭一棒,林頓最終認識到應該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索馬里問題,因為幾個月的"圍剿"不但沒有抓到艾迪德,反而使艾迪德在索馬里更加得人心。

(1)伊朗怎麼打索馬里擴展閱讀:失敗總結

1、聯合國對於索馬里的局勢過於樂觀,尤其是在增兵索馬里之後。聯合國將自己擺在了一個拯救者的位置上。但實際上,在軍閥的誤導下,維和部隊被描繪成了魔鬼。經常發生索馬里居民攻擊維和部隊的事件。到了最後,聯合國不得不從索馬里撤出維和部隊。

2、美軍低估了任務難度。在行動之前,美軍並沒有想到會與整個城市的人交戰。所以並沒有索要強大的空中與地面支援。空中除了裝載士兵的黑鷹直升機外,就沒有其它的打擊力量了。而地面部隊更慘,只有裝甲運輸車,也沒有坦克開路。

3、美軍調度失誤。盡管美軍被困在城市裡。但美軍都是精銳部隊,個個能以一敵百。只要集中在一起防守,完全可以避免最大傷亡等待援軍到來。但是由於兩架黑鷹直升機先後墜落,在城市裡的美軍不得不在四個地點建立防線。原本美軍人數就少,現在又要分兵作戰。因此美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❷ 遇上俄羅斯海軍和伊朗海軍的索馬裏海盜,誰戰鬥力更強

索馬裏海盜雖然說在一些裝備上比較先進,但歸根結底還不是正規軍。如果說對於一些商船的打劫,他們可以手到擒來,但是對於正規的軍隊他們沒有勝算的把握。不要說遇到俄羅斯的海軍和伊朗的海軍,就算是一個小國家的正規軍隊,也能夠碾壓索馬裏海盜。

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和美國相似抗衡,所以美國仗著自己是世界霸主的地位,總是在世界上燃起戰火。其實美國在如今存在的樣子就像一個攪屎棍一樣,哪裡的事情都喜歡過去弄一下,其實它們本身也占不到便宜,但是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世界老大的地位。

❸ 伊朗為什麼不打擊以色列,而是去打戈蘭高地呢

由於以色列在過去的戰爭中佔領了敘利亞領土戈蘭高地,使得以色列獲得了巨大的緩沖地帶,令伊朗等對手無法從敘利亞北部直接攻擊以色列腹地。同時,以色列在戈蘭高地有大量駐軍,伊朗火箭炮部隊能夠攻擊到這些部隊,因此無需冒險攻擊更難打到的以色列腹地目標。

伊朗這次軍事打擊戈蘭高地,其實就是一場軍事秀,向世界表明伊朗不是軟柿子的態度,不可被你美國來回捏,伊朗有實力也有能力在中東掀起一場巨浪,美國、以色列,你們都要聽好了,兔子急了還咬人,伊朗可是中東雄獅,急了,不可能不傷人,都要仔細想好了再行動。同時這場軍事進攻也想要為以後的談判積累籌碼。

❹ 今天索馬裏海盜又劫持中國船員了,幸運的是被伊朗海軍給成功解救,就沒有辦法徹底消滅索馬裏海盜嗎

第一:索馬里的海盜問題其實是其國內的政治問題,索馬里長期處於無政府狀態,國家經濟癱瘓,罪犯橫行,民不聊生,人們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所以當海盜對他們來說就是種不錯的「職業」。
第二:索馬裏海盜和索馬里老百姓更本無法分別,你如何軍事打擊呢?記的我看過一個例子:索馬里有一個家庭用僅有的一枚火箭彈入了股,一個月後他們就拿到了幾萬美圓,這對窮的飯都吃不上的人來說是多大的誘惑!而且海盜不僅自己富了,他們還拉動了當地的經濟,並且在當地開辦學校之類的,所以在索馬裏海盜就是老百姓。而且索馬裏海盜並不是無惡不做的,他們只要錢,從不殺人,而且他們也有自己的法庭,可以說就是一種帶政府形式。
第三:索馬里現在是個爛攤子,又沒有好處撈,明知道是個泥潭哪個國家願意往裡面跳呢?要知道 想解決索馬里問題不是幾萬軍隊,幾百億美圓,幾十年時間可以搞定的,看看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吧。

❺ 藍色警戒1伊朗怎麼過

第一個是告訴你伊朗怎麼打(有兩個)下面就是別的地圖了!

又打了一遍呵呵!這一關比較變態中,敵人在左下右上和左上分別有三個總部,又有大量的機器人,最難辦的是有50分鍾的時間限制。不過掌握方法還是比較好打的。首先把唯一的一個羅根沖出去炸掉門口的一片小炮,然後派坦克出去搶太陽能,注意不要離太陽能太近,如果把電腦的炮塔惹出來就輸定了。飛碟升級金礦(為了以後有錢造炮塔和防空),同時派重型轟炸機和連環轟炸機炸我方總部左側的機器人工廠,把飛機都派光後用小飛機再炸一次正好把機器人工廠奪過來,然後在機器人工廠的正上方造一個最貴的炮塔把敵人的炮塔清干凈,這時候敵人的一個飛碟正在升級旁邊的羅根工廠,如果被它升級完成的話只要出一個羅根就足以讓你的防線崩潰,那就不要等啦,造四個防空把它干下來,(注意也不要離敵人的工廠太近,否則電腦會出炮塔),再補一個最貴的炮塔把羅根工廠也搶來,同時也能把上面經過的敵人打的半死,減輕正面的壓力,然後趕快派飛碟升級機器人工廠和羅根工廠(這點千萬不要忘,否則不出機器人,我一開始玩的時候不知道這點,用坦克頂了30分鍾最終還是輸掉了。汗……..),機器人工廠的集結地定為上方的太陽能。太陽能上方還有兩片小炮,用剩餘的空中力量把這兩片小炮幹掉,動作要快,否則太陽能被幹掉的話基本上也就GG了。空中力量不夠的話在奪過來太陽能以後補兩個最貴的炮塔,然後再造兩個防空。運兵飛船不斷往太陽能附近運兵,飛碟有時間就升級家裡面的金礦和坦克場,坦克場的集結地定在太陽能兩側。如果上面的這些你都能做到的話,守住家就沒問題了。接下來用取得的升級點數升級家裡面的坦克場中的防空坦克。(有防空坦克的話一會兒向上進攻時就不會被電腦的轟炸機炸的雞飛狗跳的了)。

把羅根炸彈的集結地設為左上方敵人的總部位置,然後配合生產出來的機器人和防空坦克向左上角敵人的總部進攻,一路攻城掠地。進攻的時候注意有時候要在佔領的建築旁邊補一些防空,敵人的空襲非常猛。不過有機器人和羅根的支持,再加上有效的防空,應該能夠順利的攻上去,這時候用升級點數升級遠程炮,飛碟升級在左上角得到的機器人工廠和雷達,敵人的兵力就明顯干不過你了。接下來就爽了,機器人坦克海戰術+羅根炸彈向左側進攻,因為這時候兵力已經強大到怎麼打都能贏了,所以後面的部分我就省略啦,大家自己慢慢體會樂趣吧。PS:我最佳的戰績是在還有12分40秒的時候結束戰斗。一階段:50-45分鍾(時間5分鍾)

第一階段的順序非常重要,可以參照下面的步驟進行!
(1)派飛碟攻擊左下機器人工廠(挨著羅根炸彈工廠)邊上的炮塔
(2)將屏幕移動到左下羅根炸彈工廠附近,派一支空降部隊(有重型大炮最好,沒有也行),注意降落點不能太靠近羅根炸彈工

廠和機器人工廠(否則會惹出電腦的炮塔),使之自動攻擊羅根炸彈工廠。
(3)選擇左下機器人工廠,派轟炸機攻擊2次,攻擊點注意選擇工廠的3:00鍾位置,然後派連環轟炸機攻擊同一位置一次,另外

派連環轟炸機攻擊該攻擊該工廠右上最近炮塔位置一次,最後派戰斗機轟炸工廠1次
(4)將屏幕移動到老家,將家中的羅根炸彈移動到太陽能邊上的小炮邊上,以便清除太陽能最近的一群小炮
(5)將屏幕移動到老家上方的風扇工廠,派一支空降部隊空降到風扇工廠邊上的防空設施邊上,同樣不能太靠近工廠。
(6)將屏幕移動到左下機器人工廠,這時候我們的飛碟應該飛過來了,同時經過(3)之後左下機器人工廠應該打下來了(有可

能沒有打下來,需要再補一次戰斗機轟炸),如果工廠邊上的炮塔全部被(3)打掉了,就讓飛碟直接升級工廠,以便盡早生產戰

鬥力非常強大的機器人,同時在工廠1:00鍾位置造一個1000元的炮塔,這時候炮塔會將周圍的小炮逐一敲掉。
(7)我們的飛碟升級完工廠之後,立刻調回去升級金礦廠,不要呆在這里了,然後將工廠的集結點設在太陽能9:00鍾位置,注

意不能太近,以便機器人出來之後盡快敲掉太陽能上方的小炮塔。
(8)敵人的飛碟會來一個升級羅根炸彈工廠,不要管它,讓它先升級
(9)等(6)造的炮塔敲掉上邊戰斗機工廠最近的一個炮塔之後,開始逐漸在該炮塔的左邊同一行的位置另外建三個炮塔。這些

炮塔有四個目標:一是清除上方戰斗機工廠邊上的炮塔;二是攻下羅根炸彈工廠;三是打擊右邊經過的敵人,降低日後太陽能的

防守壓力;四是奪下上方的戰斗機工廠(當然左邊源源不斷經過的敵人還會奪回去,但反復多次之後還是可以為我方生產不少打敵人1000元炮塔很好用的戰斗機)
(10)等(8)所描述的敵人飛碟升級羅根炸彈工廠快完的時候,開始在機器人工廠邊上造5個防空設施。這樣敵人左邊上下兩個

飛碟在以後戰斗中基本上就都會在攻擊機器人工廠或羅根炸彈工廠的途中死去了。
(11)敵人飛碟將羅根炸彈升級完成,我方的炮塔攻下來之後,特別注意將羅根炸彈工程的集結點設為地圖中間上方的敵人家中,

這樣到戰斗中期來看敵人的設施時,會發現基本上不會剩下多少炮塔了。敵人中路的進攻也會軟下來。
(12)在上述操作步驟中,特別注意抽出時間調動自己的飛碟升級老家的兩個金礦和兵工廠。

一切熟練的話,經過該階段之後,我方會攻下機器人工廠和羅根炸彈工廠,並且這兩個工廠的升級會完成,老家的金礦升級完成,開始准備升級兵工廠了。另外風扇工廠邊上的防空設施被敲光了,降落的坦克開始攻擊風扇工廠,羅根炸彈上方的戰斗機工廠也快攻下了。

另外,如果(2)帶來的是中型大炮的話,可以考慮用戰斗機炸掉敵人左邊老家附件的1000元炮塔(平均4個戰斗機炸掉一個,然後用它在中期遠遠地敲掉敵人左下的老家)
1,用連環轟炸機(三個火圈)炸掉門口的一堆防護大炮;
2,坦克一擁而上,保持距離,打太陽能.同時,羅根炸掉太陽能上面的兩堆防護大炮;
3,佔領太陽能後,坦克向上,掃掉剩餘的防護大炮;然後,在太陽能上面建3個1000元的集束炮塔(上下排列),集束炮塔右邊建三個200元的防護小炮.兩個車廠的坦克分別集中在集束炮塔兩邊.
4,(在進行1--3的同時),在左邊羅根工廠的下面空降坦克(注意保持距離),如果第一次降下的是防空坦克,再降一次
5,如果掌握得好,電腦把羅根工廠升級後大約10--20秒,剛好佔領,在羅根工廠左邊建5個防空,在羅根工廠右邊建1000元的集束炮塔.把羅根的集中點定在電腦右邊的基地.
6,這時,電腦在升級機器人工廠,用坦克去佔領機器人工廠,同時,用最後一架連環轟炸機炸掉機器人工廠邊的小炮(炸不完,但差不多都沒有血了)
7,大約電腦把機器人工廠升級完後,第一個機器人出來前,可以佔領該工廠
8,佔領機器人工廠後,用坦克幹掉機器人工廠邊剩餘的小炮,把機器人集中在太陽能的右邊

(在進行1--8的同時,飛碟分別升級礦廠,車廠)
9,這時大約還有41分鍾左右.剩下的就好辦了,向右進攻,羅根開道,機器人和坦克進攻
10,當雙管炮兵坦克出來後,用重型轟炸機和飛機炸掉左邊電腦基地邊上的集束炮塔(1000元的),用一輛雙管炮兵打左邊電腦的基地,另一個雙管炮兵打工廠(工廠會反復爭奪,不過,電腦的技術點主要用於這個工廠,爭奪過程中,我們左邊防守的壓力基本沒有了)
兩個轟炸機敵人小島的4防空1萊德全滅,風扇黃血
小島對面那個造戰斗機的雷達放幾個防空小島那個飛碟會不斷過來,鎖了一個
先用4個中級坦克占重型轟炸機基地,同時飛碟占金礦,同時放下那兩個運兵船在地圖上邊的轟炸機基地邊,占之後占旁邊的金礦。重型轟炸機基地佔後在其左旁放一最貴的炮塔。飛碟占金礦後升級它,升完升工廠--升第二個金礦。這之後敵人的兩個飛碟就開始攻重型轟炸機基地,在重型轟炸機基地旁放6~7個防空(分開放,不然轟炸機幾下就給你炸了)。工廠的集結點定在最貴的炮塔前(重要,這樣敵坦克在攻擊你坦克時被炮塔幹掉,不然你炮塔很快就會掛)。在上方的建築占後馬上派作戰單位佔下方的動兵船基地及轟炸機基地。 在這之後就等著集夠6架重型轟炸機,先用轟炸機炸小島上的防空炮(用3架炸兩個就行了),再用6架重轟佔了風車,在風車左邊象敵人一樣建4個防空,還有錢就在右邊也建兩,派飛碟升級風車,動兵船在風車上方放,或同時在風車右建兩炮塔,再有轟炸機就炸太陽能器,占太陽能器後在其左邊放幾個防空炮,再放一炮塔或用動兵船運重型作戰單位(不是重型的自己摧毀),遠距離打敵總部。以後就不用我說了吧

一開始馬上打一個運兵飛船,然後把已有的部隊橫排,當住羅根炸彈的去路,然後運兵飛船增援,記住要塞緊,羅根炸彈一個也出不去!

這樣消除了羅根橫沖直撞炮塔的威脅。接著,很緊湊,馬上打五個轟炸機,邊打邊放,不要間斷,把左上角的雷達炸掉,這樣,敵方就不會有轟炸機來威脅了。
你說幾點:開始要先搶占右上角的遠程炮工廠,太陽能,還有金礦、所有的中立風車。占完後防守,下方防守點在太陽能,上方的在海邊的金礦旁。等遠程炮升兩次級後先把前6~8門雙管遠程炮調到下方敵基地旁,打下高地下的雷達(打下後馬上升級它),再打下高地上的太陽能,同時用轟炸機炸上方的防空,最左的5個防空打下後用兩個重轟幹掉那一排1000元的炮塔,雙管炮跟進幹掉基地及工廠。
這之後就簡單了,你有兩個太陽能工廠升級後自動進攻都沒問題
俺這關現在一般都能余個22分鍾以上,最好成績是餘26分多點

1、加拿大

飛碟去占太陽能,然後去上面殺小炮。配合坦克,攻佔上面敵人的坦克營、電場和飛機場。等增援的飛機來了,炸掉島上防空,用運兵船攻佔敵人總部。

2、挪威

先用飛碟升級右面電場,羅根炸彈分別去炸成片的小炮,坦克去占左面的坦克場。然後飛碟向下消滅小炮和離子炮,生產出的遠程坦克去向下進攻另一個坦克場,或者直接進攻敵人的總部也可以,注意利用射程。

3、德克薩斯

家裡留一個發紅光的機器人防守,其餘的機器人護送遠程坦克安全佔領太陽能,中途最好把雷達佔了。然後向下佔領機器人工廠後進攻總部,最後向左下角進攻最後一個坦克場。消滅所有建築過關。

4、希臘

這一關給的錢多,一路造小炮到敵人總部就可以了。如果用滑鼠不夠快的話,可以按數字鍵1,然後用滑鼠點。

5、斯洛伐克

開始時可以用一個激光機器人斷後,防空機器人隨行防空襲,機槍機器人開路。注意過橋後敵人比較多,要兩個機器人斷後。拐過最後一個彎以後,消滅所有的炮塔,機槍機器人就可以回返增援了。

6、委內瑞拉

飛碟去占上面的飛機場,然後去占太陽能,接著升級金礦和飛機場,必要還要協防太陽能。開始給的小坦克去佔中間的三個礦井。然後在最上面和最下面用運兵飛船運點兵占上面的坦克場和下面的飛機場,不用防守,上面如果來飛碟的話要用防空。太陽能佔好後可以加機槍防守,同時做防空,錢正好用完。下面就慢慢防,升級坦克,一步一步推。注意下面不好推,可以派幾個高射炮在峽谷里,能打到敵人的坦克場。

7、摩洛哥

開始派飛碟佔中間的礦廠,然後派坦克守住並造防空。守好之後分坦克去炸另一頭的電廠,不能用飛碟,否則會被炸掉。有電後坦克就造的快了。攢夠了就可以進攻了。

8、中國

開始的時候用飛碟佔中間的紅光機器人工廠,然後馬上占左上角的藍光機器人工廠,同時派飛機炸敵人的核彈車。炸掉一兩個就可以了。炸不到也沒關系。等核彈車沒有了以後在左下角礦井那裡建打的最遠炮防守兩到三個。生產出來的紅光機器人馬上去占核彈車工廠和防空機器人工廠。設定核彈工廠集結地為敵人的大本營。飛碟回老家升級金礦。紅光機器人加核彈車防左面,藍光機器人在右側進攻。防空機器人左右都要有,同時還要在地圖左右都造一些防空,中間工廠那裡也要有防空,敵人的空襲很猛的,沒有錢的話就一點一攢。這樣向上推,最後佔了中間的工廠,剩下的就是時間問題了。

9、俄國

飛碟去占太陽能,注意要控制,否則會被防空打。坦克去占坦克工廠,然後把集結地也設為底部中間的坦克工廠防守。然後派開始給的遠程坦克加小坦克去占上面的坦克營。如果順利的話還可以把中間的雷達幹掉,這樣空襲的強度就小很多,接下來飛碟升級工廠,升級坦克,最後向上推,這關不難。

10、澳大利亞

這關超爽,開始飛碟升級雷達,這樣有更多的空中力量。機器人也出門搶門口的雷達。空中力量炸家門口左邊的坦克營應該可以搶到,剩餘的炸小炮。機器人搶完門口的東西後往下推進,配合運兵飛船向下搶。再加上空襲,很快就可以搞定了

11、巴西

派四個坦克進攻地圖中間的坦克營和金礦,另外四個占最上面的金礦,占完後再佔中間的金礦。一開始的坦克營集結地設到中間的坦克營和金礦中間。上面搶過來之後用空中力量配合小炮+萊德奪取上面的三個坦克廠。中間的坦克營也要建萊德防守。上面坦克營奪取之後集結地都設到中間,坦克多了以後配合坦克從中路突破,直接去搶太陽能。如果操作的好的話等援軍到來時你已經拿到太陽能指數器了。然後把敵人的總部炸掉就可以過關了。

12、荷蘭

一開始機器人向下沖,注意保持與敵人炮塔的距離利用射程清除道路。同時用空中力量炸掉地圖最上面機器人工廠邊上的防空,然後用重型轟炸機和連環轟炸機奪取機器人工廠,奪過來之後建一個最高級的炮塔防守,機器人的集結地設在炮塔前面,這時就贏了一大半。注意邊炸邊操作下面的機器人奪取左下角的坦克營以絕後患,速度一定要快。然後敵人的坦克就會進攻機器人工廠,但是基本上攻不下來。你就可以慢慢的用下面的機器人保護羅根前進了。中途的建築除了右邊的一個電廠配合空中力量一律佔領。等羅根到達我方總部時你應該已經打到敵人總部前面了。這時用遠程機器人消滅總部的防守塔,就贏了。

13、埃及

這一關有漏洞。開始派飛碟占最上面一個中立電廠,然後建幾個最高級的炮塔防守。開始給的小坦克一批一批佔中間的建築。空中力量占最右下角的敵人坦克場。因為這個坦克場不經過炮塔的防守,是個威脅。然後用空中力量佔領最左下角的敵人坦克場,這個坦克場能生產遠射程坦克,升級到高級後可用它配合空中力量炸掉它上面那個坦克場的防守。然後將遠程的坦克開到上面那個坦克場就可以直接炸到敵人總部,十幾分鍾就可以贏了。敵人正面的防守還是比較強的,感興趣的可以硬沖一下。

14、阿拉斯加

飛碟一開始去佔中最左上角的中立電廠,然後回去優先升級金礦。從這個電廠開始一路造小炮上去一直到佔領敵人的第三個金礦,中間注意保持與敵人金礦的距離能剛剛打到就好,否則電腦會造炮防守。在第三個金礦佔領後造最貴的炮塔和防空炮防守,這樣敵人的飛碟就不會亂飛了。一開始給的坦克去佔地圖上左側的中立建築。坦克太少可以用最小的炮塔輔助占右側的幾個中立金礦。等形勢穩定下來就可以一步一步向敵人的總部用炮塔推進了。這一關主要是不要亂花錢。

15、韓國

這一關打的時候還是要有一定方法的,不知為什麼沒有人問。一開始給的坦克去占右側自己地盤上的中立建築。飛船運來的人配合空中力量取搶上面的太陽能指數器,搶到後用炮塔把敵人的坦克廠也搶過來。所有坦克營的集結地分別設到西側和南側防線前面,這樣就可以穩穩的守到援軍到來了。如果你性子比較急的話可以用搶到的升級點數升級中間的工廠,用生產出來的遠程炮直接進攻左上角敵人的總部了,注意利用射程,不要讓炮塔打到你,只要你能打到它就可以了。這樣援軍還沒到敵人的總部就已經爆掉了。

PS:一開始寫的時侯沒注意關卡的順序,不好意思啦。

16、日本

這一關最悶了,開始的時候坦克分批去搶左右兩側的建築,然後開始升級坦克廠開始進攻。上面攻到第二個金礦位置時上方有一個雷達,可以派幾輛激光坦克不停進攻,敵人的飛碟就會不斷的跟你反復爭奪這一雷達,可以廢掉它。如果能派幾個射程最遠的坦克把雷達下面的炮塔也打掉一個,就會獲得戰斗機的支持,這樣到最後就能配合轟炸讓坦克沖破最後的防線了。

17、智利

這一關敵人有南北兩個總部,其中南面的總部在島上。中間的位置有一個敵人的主力兵營。我的戰略是首先派坦克及飛碟佔領家門口的兩個雷達,運兵船去佔中間的金礦。坦克營的集結地設到金礦前面一點。從金礦開始造小炮到敵人中間的主力兵營上方建一個最大號的炮塔,能夠打到敵人兵營,注意不要太近會被敵人炮塔打掉,這樣兵營升級出來的兵就會被打掉,再升級兵營被炸掉,敵人就出不了高級兵了,地面部隊再構不成威脅。炮塔邊造幾個防空,因為敵人有空襲。飛碟繼續升級金礦,坦克去繼續佔領其他的建築。然後用飛碟配合運兵船攻下右側的二個雷達。這時候,空中力量就源源不斷了。利用空中力量奪取島上的太陽能,然後就可為所欲為啦。

18、俄國(領土20)

這一關敵人的地面部隊不是很強,但空襲很厲害,所以要多掙錢建防空.我的打法是,飛碟搶總部上面的金礦,然後優先升級金礦.地面部隊去搶下面的雷達.兩個運兵船運來的兵搶中間的雷達,中間這點比較重要,一定要守住。開始時候敵人地面部隊很菜,把所有的錢都造成防空,造在中間雷達的位置,同時派坦克協助防守敵人的地面部隊。如果運兵船運來的兵中有高射炮(就是打的最遠的那種炮)就可以派它到中間雷達上面有四棵樹的位置,其中最右面一棵樹的右邊有一個位置可以直接打到島上敵人的總部。然後就是慢慢防守攢重型轟炸機。每來一個就炸上面小島上的風扇,同時也要注意繼續補防空,差不多五六輪轟炸後風扇就是你的了,這時候高射炮也應該把小島上敵人的總部幹掉了,建一個炮塔炸太陽能指數器。如果你不幸沒有高射炮的話,先在島上補四個防空,然後建一個最高級的炮塔把敵人的太陽能指數器搶過來。有了指數以後就可以配合空中力量進攻中間的坦克廠,同時用積攢的指數升級家裡的最遠程那種坦克。如果能取下中間的坦克營的話剩下的就好辦了。不斷升級坦克向下進攻敵人的雷達及總部,同時不斷補防空。消滅敵人只是時間問題了。

❻ 歷史上沙特和伊朗為何成了死敵

伊朗和沙特同為中東大國,同屬伊斯蘭政教合一的國家,但兩國之間的矛盾卻由來已久,根深蒂固。而且矛盾的長期化,還使兩國間的互信盪然無存,只要周邊國家出現嚴重事態,雙方都會懷疑對方在從中做手腳。

伊朗支持胡塞武裝,沙特特就聯合阿拉伯國家出兵打擊;伊朗援助索馬里青年黨,沙特就將其列入恐怖組織;伊朗被美國制裁,沙特就落井下石。

可以說,沙特比西方都要恨伊朗。只是苦於自己實力不足,打不過伊朗。而伊朗更是將沙特視為死敵,動不動就在沙特周邊使絆子。


三、宗教矛盾的沖突升級。

伊斯蘭革命成功後,伊朗成為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佔中東少數的什葉派教士階層,成為伊朗政權新的主人,和遜尼派老大沙特之間的新仇舊恨湧上心頭。

於是霍梅尼利用宗教領袖的身份,不斷用宗教理論證明,沙特王室不能代表伊斯蘭教,無權掌握兩大聖城。而且沙特當年對於伊朗教眾的迫害,是對伊斯蘭信徒的謀殺,屬於魔鬼撒旦的惡行。

他還鼓動沙特什葉派穆斯林,聯合其它教派,揭竿而起,推翻沙特王室不合法的撒旦政府。為此沙特的多個城市爆發了宗教沖突。每次朝聖,遜尼派和什葉派都會把聖城變成一場血腥的戰場。

這對於並非伊斯蘭教領袖掌權的沙特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霍梅尼的鼓動,是要推翻沙特王室的統治,沙特王室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於是,沙特對伊朗全面敵視封鎖,對前往聖城朝聖的伊朗人也進行打擊。動不動就是流血事件,兩國關系開始水火不容。

歸根結底,還是伊朗對外輸出革命的做法,威脅到了沙特王室的權利,以及沙特在伊斯蘭世界的老大地位。而伊朗則認為只有推翻沙特王室,讓教士階層掌權,走真正的什葉派政教合一道路,才能救沙特,也才能擴大伊朗的勢力范圍。

另一方面,伊朗自從1979年成為政教合一國家之後,一改過去的親美路線,走堅決反美道路。而深知伊朗野心的沙特,為求自保,積極向美國靠攏,不僅幫助美國建立了石油美元結算霸權體系,還為美國駐軍中東大開綠燈,寄希望於用美國來打壓伊朗。這使得飽受美國制裁之苦的伊朗,對沙特更加不齒愈加惱恨。

❼ 伊朗的電話區號是什麼

伊朗 0098
0045 瑞典
00297是阿魯巴島的區號。
國家或地區 區號 國家或地區 區號
馬來西亞 0060 印度尼西亞 0062
菲律賓 0063 新加坡 0065
泰國 0066 汶萊 00673
日本 0081 韓國 0082
越南 0084 朝鮮 00850
香港 00852 澳門 00853
柬埔寨 00855 寮國 00856
中國 0086 台灣 00886
孟加拉國 00880 土耳其 0090
印度 0091 巴基斯坦 0092
阿富汗 0093 斯里蘭卡 0094
緬甸 0095 馬爾地夫 00960
黎巴嫩 00961 約旦 00962
敘利亞 00963 伊拉克 00964
科威特 00965 沙烏地阿拉伯 00966
阿曼 00968 以色列 00972
巴林 00973 卡達 00974
不丹 00975 蒙古 00976
尼泊爾 00977 伊朗 0098
歐洲
國家或地區 區號 國家或地區 區號
俄羅斯 007 希臘 0030
荷蘭 0031 比利時 0032
法國 0033 西班牙 0034
直布羅陀 00350 葡萄牙 00351
盧森堡 00352 愛爾蘭 00353
冰島 00354 阿爾巴尼亞 00355
馬爾他 00356 塞普勒斯 00357
芬蘭 00358 保加利亞 00359
匈牙利 00336 德國 0049
南斯拉夫 00338 義大利 0039
聖馬利諾 00223 梵蒂岡 00396
羅馬尼亞 0040 瑞士 0041
列支敦斯登 004175 奧地利 0043
英國 0044 丹麥 0045
瑞典 0046 挪威 0047
波蘭 0048
非洲
國家或地區 區號 國家或地區 區號
埃及 0020 摩洛哥 00210
阿爾及利亞 00213 突尼西亞 00216
利比亞 00218 甘比亞 00220
塞內加爾 00221 茅利塔尼亞 00222
馬里 00223 幾內亞 00224
象牙海岸 00225 布基拉法索 00226
尼日 00227 多哥 00228
貝南 00229 模里西斯 00230
賴比瑞亞 00231 獅子山 00232
迦納 00233 奈及利亞 00234
查德 00235 中非 00236
喀麥隆 00237 維德角 00238
聖多美 00239 普林西比 00239
赤道幾內亞 00240 加彭 00241
剛果 00242 扎伊爾 00243
安哥拉 00244 幾內亞比索 00245
阿森松 00247 塞席爾 00248
蘇丹 00249 盧安達 00250
衣索比亞 00251 索馬里 00252
吉布地 00253 肯亞 00254
坦尚尼亞 00255 烏干達 00256
蒲隆地 00257 莫三比克 00258
尚比亞 00260 馬達加斯加 00261
留尼旺島 00262 辛巴威 00263
納米比亞 00264 馬拉維 00265
賴索托 00266 波札那 00267
史瓦濟蘭 00268 葛摩 00269
南非 0027 聖赫勒拿 00290
阿魯巴島 00297 法羅群島 00298
北美洲
國家或地區 區號 國家或地區 區號
美國 001 加拿大 001
中途島 001808 夏威夷 001808
威克島 001808 安圭拉島 001809
維爾京群島 001809 聖露西亞 001809
波多黎各 001809 牙買加 001809
巴哈馬 001809 巴貝多 001809
阿拉斯加 001907 格陵蘭島 00299
南美洲
國家或地區 區號 國家或地區 區號
福克蘭群島 00500 貝里斯 00501
瓜地馬拉 00502 薩爾瓦多 00503
宏都拉斯 00504 尼加拉瓜 00505
哥斯大黎加 00506 巴拿馬 00507
海地 00509 秘魯 0051
墨西哥 0052 古巴 0053
阿根廷 0054 巴西 0055
智利 0056 哥倫比亞 0057
委內瑞拉 0058 玻利維亞 00591
蓋亞那 00592 厄瓜多 00593
法屬蓋亞那 00594 巴拉圭 00595
馬提尼克 00596 蘇利南 00597
烏拉圭 00598

❽ 伊朗戰爭

兩伊戰爭,在伊朗被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又稱第一次海灣戰爭或第一次波 兩伊戰爭--物資調配
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屬於西亞。歷史上,兩國為邊境交界處的夏特阿拉伯河的主權而產生爭議。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為這塊有爭議的河流,借口為抵禦「伊斯蘭革命」,悍然向伊朗發動軍事進攻,從而引發了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戰爭長達8年,成為繼越南戰爭後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整個戰爭進程可分為:第一階段,伊拉克進攻,伊朗防禦;第二階段伊朗由戰略相持轉為戰略反攻,伊拉克喪失戰場主動權;第三階段伊朗進攻,伊拉克防禦。 兩伊戰爭實際上是一場「馬拉松」式的消耗戰。8年中,兩國軍費開支和經濟損失總計達6000億美元,交戰雙方人員傷亡148萬人,被俘8萬人。其中伊朗軍隊死亡35萬人,受傷70萬人,被俘3萬人,損失作戰飛機約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軍隊死亡18萬人,受傷25萬人,被俘5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同時,非交戰國也蒙受巨大損失,被擊沉擊毀船隻90艘,擊傷546艘,另有90艘被困於阿拉伯河,大部損壞。[1]
編輯本段起因
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 兩伊戰爭
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 伊拉克與伊朗之間的領土糾紛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加上兩國長期存在著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稱雄海灣地區,因此雙方關系一直緊張,小的邊界沖突不斷。1978年伊朗發生內亂,伊拉克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並將僑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驅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執政,煽動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推翻薩達姆政權。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後政局動盪,經濟惡化,軍心不穩,伊(伊朗)美斷交的時機,對伊朗發動了旨在收復失地、打擊霍梅尼輸出革命、爭奪海灣霸權的戰爭。
編輯本段爆發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中伊朗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編輯本段進程
第一時期,戰爭在伊朗境內進行。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調集大量飛機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等15座城市和空軍基地進行空襲。23日凌晨2時,出動地面部隊5個師又2個旅,1200餘輛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發起進攻。到10月底,伊朗擋住了伊拉克軍隊的全面進攻。從1982年3月起,伊朗軍隊轉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將其軍隊撤出所佔伊朗領土,兩國邊界又恢復戰前狀態。 面對伊拉克的強大攻勢,伊朗軍隊倉促應戰。其空軍襲擊了伊拉克境內的16個目標。地面部隊調整部署,向邊境機動。在前線集結了7個師又2個旅的兵力,此外還有大批的革命衛隊。伊朗設防的重點在北線,以扼守主要通道,遲滯伊拉克軍隊的進攻。伊朗阻滯了伊拉克的進攻勢頭後,漸漸 兩伊戰爭
奪取並把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981年9月,伊朗開始大舉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餘萬兵力,發動大規模的阿巴丹反擊戰,解除了伊拉克對阿巴丹的包圍。1982年3月下旬,經過周密部署,伊朗又發動了「勝利行動」攻勢,全殲伊拉克2個旅,重創2個師,共斃傷伊拉克士兵2.5萬人,俘虜1.5萬人,擊毀坦克360輛,擊落飛機20餘架,繳獲了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個師的兵力和大批革命衛隊約10萬餘人,發起以收復霍拉姆沙赫爾市為目標的「耶路撒冷聖城行動」攻勢。經過25天激戰,終於收復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爾。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線停火建議,並單方面實施停火,宣布承認兩國於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繼續有效,並准備在伊拉克根本權利得以承認的基礎上同伊朗談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內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6月29日,其軍隊已基本撤出伊朗。 第二時期,戰爭在伊拉克境內進行。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0萬軍隊,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區發動猛烈進攻。經過多次拉鋸戰,至9月底伊朗軍隊控制了伊拉克境內面積約200多平方千米的狹長地帶。從10月開始,伊朗又出動5萬軍隊向伊拉克北部曼達利地區發起進攻,深入伊拉克境內,對巴格達造成威脅。伊拉克軍隊前後組織7次反擊,將伊朗軍隊阻擋在邊界一帶。1983年2月以後,伊朗在中線和北線再次發動了一系列攻勢。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線。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勢基本停止。 為了進一步迫使伊朗罷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採取「以戰迫和」方針,在地面和海上連續向伊朗發起主動出擊。在局部地區對伊朗軍隊發動一系列的小規模襲擊,並在戰斗中多次使用化學武器。與此同時,伊拉克還利用其空中優勢,發動了舉世震驚的「襲船戰」。 1986年,兩伊戰爭再度激烈。伊朗一反過去打消耗戰的方針,力爭速戰速決。1986年2月初,伊朗出動9萬餘人的兵力,發動了規模較大的代號為「曙光—8號」的攻勢,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奧。與地面戰場相呼應,1986年,兩伊「襲船戰」一再升級,遭到襲擊的船隻達106艘,其中有28艘進出科威特港口的船隻遭到襲擊。由於兩伊「襲船戰」影響到非交戰國的利益,科威特於1986年11月和12月,先後向聯合國的5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蘇聯、中國、法國和英國提出租船和護航要求。蘇美相繼同意為科威特油輪護航,並以此為由不斷向海灣派遣軍艦,從而使原來就很緊張的海灣局勢增添了更大的危險。為避免戰爭進一步升級,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過了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雙方立即停火 戰場上戴著防毒面具的伊朗士兵
。598號決議通過後,由於兩伊積怨已久,在停火問題上立場各異,分歧較大,誰也不願主動作出讓步,因而聯合國598號決議遲遲得不到貫徹落實。 第三時期,1988年,是兩伊戰爭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年。2—4月,雙方使用了數百枚導彈襲擊對方的城鎮,掀起了一場空前規模的「襲城戰」。此後,在相持中,伊拉克漸漸佔了上風,4月17日,伊拉克軍隊對法奧地區的伊朗守軍發動了代號為「齋月」的攻勢,經過兩天激戰,於18日下午全部收復被伊朗佔領兩年之久的法奧地區。外國軍事專家評論,這是「兩伊戰爭的轉折點」,它「打開了結束兩伊戰爭的大門」,「為兩伊通向和平開辟了道路」。伊朗在欲戰不能,欲罷不忍的境況下,被迫於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決議。8月20日,兩伊雙方實現停火,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從1984年4月開始的4年多時間里,雙方在邊境地區互有攻守,戰爭轉入長期消耗戰。至1988年7月,伊拉克所佔伊朗領土幾乎全部喪失。
編輯本段停戰
為使兩伊戰爭盡快結束,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日通過了要求兩伊立即停火的第598號決議。次日,伊拉克表示歡迎聯合國決議,並決定暫停襲擊伊朗海上目標,以示誠意。但 兩伊戰爭
伊朗沒有表態,直到1988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號決議。從兩伊戰爭停火後的第5天即8月25日開始,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兩伊外長舉行了多次會談,但談判毫無結果。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危機爆發後,伊朗利用危機逼使伊拉克最終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條件,承認伊朗對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權,並從伊朗領土撤出了軍隊。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結果兩敗俱傷。伊拉克傷亡和被俘48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伊朗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兩國軍費開支近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達5400億美元,雙方的綜合國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編輯本段戰後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 殘酷的8年,兩伊戰爭
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18萬、傷25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戰爭使兩個國家都受到慘重損失,經濟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死傷人數以百萬計。伊拉克因此也背負了大量的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後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於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具體傷亡數字有很多說法,一般認為死亡人數為一百萬人左右。 伊拉克軍隊由戰前的24萬人發展到戰後的120萬人。
編輯本段啟示影響
(一)巨額資金能夠買到現代化武器裝備,但買不到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因此,引進外國先進的武器裝備,一定要與本國實際相結合。兩伊是中東地區富有的石油輸出國,自1973年以來,兩國耗資 伊朗士兵在首都德黑蘭參加閱兵式
數千億美元,從國外競相引進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但兩伊的工業基礎薄弱,許多先進武器的零配件本國無力修配,彈葯主要靠國外供給;兩國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諸如蘇制「薩姆」和英制「輕劍」、「霍克」型地空導彈,駕駛T—72坦克和米格—23戰斗機等先進武器,是相當困難的。 (二)現代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固然應當重視速戰速決,但同時還應當有長期作戰的准備。戰爭初期,伊拉克採取突然襲擊的閃電行動,旨在實現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於其把戰爭賭注完全押在這一點上,在思想上和物資上缺乏長期作戰的准備,因此,一旦速戰速決企圖被對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漸由主動轉為被動。伊朗依仗自身國大人多的優長,採取了「持久戰」的戰略。 (三)現代局部戰爭中,仍應以殲敵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不應過分糾纏於一城一地的得失。兩伊戰爭中,幾乎所有的戰役戰斗都是以城市(鎮)為目標的攻防戰,雙方滿足於攻城掠地的表面「勝利」,忽視大量殲滅敵有生力量。(四)現代局部戰爭,武器裝備和物資損耗大,給後勤補給提出了新課題。兩伊戰爭雖然稱不上是高水平的現代化戰爭,但戰爭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局部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如戰爭初期,伊拉克僅對席林堡這樣一個1000戶的小鎮就發射了幾萬發炮彈。兩伊陸軍主要是裝甲和機械化部隊,油料消耗多,據估算,伊拉克軍隊每天消耗的油料達2000至3000噸。伊朗頂住了伊拉克軍隊的進攻後,也因補給困難而拖長了反攻的時間。轉入反攻後,伊朗多次向伊拉克發動地面攻勢,但兩次戰役之間的間隔比較長,有時竟長達5個月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後勤系統混亂,武器裝備等作戰物資供應跟不上,因而續戰能力不強。
編輯本段後世評價
兩伊戰爭,這個被世界軍界評論為『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最典型 死傷的士兵
範例,當時自吹的世界軍事強國,動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先進武器(化學武器都用上了),F14,F4,幻影戰斗機,飛毛腿導彈,打了8年,死傷百萬人,最後掐得筋疲力盡,民不聊生,誰也奈何不得,差點經濟崩潰亡國,最後停戰了事。[2]
編輯本段戰爭影響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馬拉松」式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雙方經濟損失慘重,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戰爭中的軍費支出和戰爭導致的經濟破壞共計到達6000多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後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於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兩伊傷亡人數約270萬,其中,死亡約100萬,受傷約170萬。傷亡人數約占兩國總人口的4.5%,相當於4次中東戰爭傷亡人數的17倍。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 交戰雙方人員傷亡148萬人,被俘8萬人。其中伊朗軍隊死亡35萬人,受傷70萬人,被俘3萬人,損失作戰飛機約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軍隊死亡18萬人,受傷25萬人,被俘5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同時,非交戰國也蒙受巨大損失,被擊沉擊毀船隻90艘,擊傷546艘,另有90艘被困於阿拉伯河,大部損壞。

❾ 為什麼歷史上沙特和伊朗成了死敵原因究竟是什麼

伊朗和沙特同為中東大國,同屬伊斯蘭政教合一的國家,但兩國之間的矛盾卻由來已久,根深蒂固。而且矛盾的長期化,還使兩國間的互信盪然無存,只要周邊國家出現嚴重事態,雙方都會懷疑對方在從中做手腳。

伊朗支持胡塞武裝,沙特特就聯合阿拉伯國家出兵打擊;伊朗援助索馬里青年黨,沙特就將其列入恐怖組織;伊朗被美國制裁,沙特就落井下石。

可以說,沙特比西方都要恨伊朗。只是苦於自己實力不足,打不過伊朗。而伊朗更是將沙特視為死敵,動不動就在沙特周邊使絆子。

三、宗教矛盾的沖突升級。

伊斯蘭革命成功後,伊朗成為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佔中東少數的什葉派教士階層,成為伊朗政權新的主人,和遜尼派老大沙特之間的新仇舊恨湧上心頭。

於是霍梅尼利用宗教領袖的身份,不斷用宗教理論證明,沙特王室不能代表伊斯蘭教,無權掌握兩大聖城。而且沙特當年對於伊朗教眾的迫害,是對伊斯蘭信徒的謀殺,屬於魔鬼撒旦的惡行。

他還鼓動沙特什葉派穆斯林,聯合其它教派,揭竿而起,推翻沙特王室不合法的撒旦政府。為此沙特的多個城市爆發了宗教沖突。每次朝聖,遜尼派和什葉派都會把聖城變成一場血腥的戰場。

這對於並非伊斯蘭教領袖掌權的沙特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霍梅尼的鼓動,是要推翻沙特王室的統治,沙特王室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於是,沙特對伊朗全面敵視封鎖,對前往聖城朝聖的伊朗人也進行打擊。動不動就是流血事件,兩國關系開始水火不容。

歸根結底,還是伊朗對外輸出革命的做法,威脅到了沙特王室的權利,以及沙特在伊斯蘭世界的老大地位。而伊朗則認為只有推翻沙特王室,讓教士階層掌權,走真正的什葉派政教合一道路,才能救沙特,也才能擴大伊朗的勢力范圍。

另一方面,伊朗自從1979年成為政教合一國家之後,一改過去的親美路線,走堅決反美道路。而深知伊朗野心的沙特,為求自保,積極向美國靠攏,不僅幫助美國建立了石油美元結算霸權體系,還為美國駐軍中東大開綠燈,寄希望於用美國來打壓伊朗。這使得飽受美國制裁之苦的伊朗,對沙特更加不齒愈加惱恨。

❿ 伊朗是怎樣對伊拉克進行攻打的

推翻或動搖薩達姆政權,伊朗出動10萬兵力發起「齋月」戰役,首次進入伊拉克境內作戰,佔領巴士拉地區約100平方公里土地。至1984年2月,又先後發動「穆斯林·本·阿格勒」、「回歷一月」、「曙光」和「曙光」1~6號等9次戰役,佔領伊拉克北部和南部共約300多平方公里領土。2月22日,伊朗發起「海巴爾」戰役,攻佔伊拉克南部盛產石油的馬季農島及其周圍地區共約1000平方公里土地。伊拉克消極防禦,被動挨打,多次要求停戰,均遭拒絕。

閱讀全文

與伊朗怎麼打索馬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跟以色列哪個國力比較強 瀏覽:657
印尼打工華人怎麼防疫 瀏覽:83
越南最好的魚露哪裡買 瀏覽:688
伊朗30萬噸油到中國多少錢 瀏覽:473
45碼的英國碼是多少 瀏覽:868
義大利牛排配的炒麵怎麼做 瀏覽:767
英國議會多少席位如何分配 瀏覽:334
伊朗戰爭發生在哪個年代 瀏覽:924
印尼號打中國電話多少錢 瀏覽:881
伊朗最忌諱什麼 瀏覽:238
中國的高端機晶元還能支持多久 瀏覽:873
印尼血紅龍苗用什麼燈 瀏覽:942
伊朗什麼洲的 瀏覽:196
世界上怎麼看待中國疫情 瀏覽:103
廣州美國快遞到中國要多久 瀏覽:982
中國和哪個印度 瀏覽:1004
怎麼能拿到印度葯 瀏覽:39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什麼最多的 瀏覽:957
中國電信保險如何退掉 瀏覽:87
印尼什麼水果好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