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獻血對伊朗有什麼影響

獻血對伊朗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2022-09-24 03:01:28

⑴ 獻血對人體到底有什麼不良影響

獻血的危害你知道嗎?(轉載)2007年09月05日 星期三 19:57 最近一段時間,每到關鍵時候,省、市的血液部門總是要通過如新聞媒體號召廣大市民前去積極獻血,以解燃眉之急,而我們的最可愛的大學生們又是獻血大軍的主力。我們姑且不說同學們無償獻出來的血,血液中心和醫院有沒有盈得,單說說獻血對身體的危害吧.

作為一個普通的醫務工作者,我認為我有義務對市民朋友們的一些誤解作出合理的解釋。

首先,什麼是血液?

血液所含的三種血細胞分別是: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血 液的每一種組成都有它的特殊的功能,血漿可攜帶水份、鹽類、養分、荷爾蒙和葯物到我們的組織,並帶走代謝廢物到肺臟及腎臟,經由呼吸及尿液將之排出身體。 其中白細胞可幫助你身體抵抗感染,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止血,當你受傷時,他們會粘在一起並堵住血管的破洞,阻止血液進一步流失。

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細胞,它充滿了紅色的血紅蛋白,所以血液看起來是紅色的。眾所周知,生存是離不開氧氣的,人們吸入肺臟的氧氣便和血紅蛋白結合被 運往全身各個組織,以完成細胞的新陳代謝。紅細胞的壽命只有120天,它們在脾臟內被破壞掉。所有的血細胞均在骨髓內由造血幹細胞分化而成。

這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血液對身體的重要程度,那麼為什麼獻血對身體有害呢?因為獻血會造成以上血液功能的弱化甚至喪失。簡單的說:紅細胞的減少會使身 體各部分器官得不到足夠的氧氣,細胞的各項生命愛貓撲.愛生活發揮,獻血後產生的頭暈現象就是因為腦部沒有得到足夠的氧氣供應,和一氧化碳中毒時的現象是 一個道理。

白細胞的減少會使身體抵抗病毒的能力下降,容易生病,獻血後身體虛弱就是這個原因,免疫能力的下降就使本來無足輕重的感冒等病毒有可乘之機。

順便告訴大家,著名的艾滋病的另一個名字就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血小板的缺少會使傷口難以癒合,流血不止,當然,誰也不會倒霉到獻完血就受傷。

再順便告訴大家,白血病產生的最嚴重的後果之一就是血小板減少(《血疑》年紀大一點的人應該都看過吧?)

有人就說了:你說的不對,大家都說獻完血後身體會生產出足夠的血液補充。剛才我說過「所有的血細胞均在骨髓內由造血幹細胞分化而成。」造血幹細胞憑良心講是有壽命的,也就是說:造血幹細胞的造血機能不是無限制的。

有一個很簡單的例證:大多數老年人的骨髓造血功能僅是年輕時的50%,由於造血機能減退,易出現貧血,而且不易恢復。所以造血幹細胞我認為是消耗品,而且是不可恢復的!

還有人說了:書上說,獻血後2周,血液的容量就會補充完成。對,你說的對,但是請注意:補充的是什麼?據我所知,身體在2周內補充的應該是血漿,血漿和血液是2個概念哦。
血漿的成分包括:水(91%)、蛋白質(7%)、脂質(1%)、糖類(0.1%)、無機鹽類(0.9%)、代謝產物。。。看到了沒有,其實補充的就是水!

這里也有一個簡單的例證:獻血後會感到口渴,就是因為要補充血漿,血站會無償提供糖水或牛奶也就是這個原因,明白了吧?

還有人說:你說的我都知道,但是為了廣大病患的幸福,我就要獻。OK!你很偉大,真的很偉大,我敬佩你。可是,在你沒有無償獻血的時候,難道病人就無血可輸了?當然不是這樣,本老在醫院工作的時間可能比你的年紀還大,我得告訴你:

正是因為無償獻血者的熱情使病人承擔了更高的用血成本,因為血液的暴利,政府就壟斷了采血的渠道,在沒有血站的時候,每200mm血液價格是70元人民 幣,現在的價格是每200mm大約200元人民幣。而且原來還要付給獻血者相應經濟補償,現在都是無償獻血,不用付給獻血責任何經濟補償。

現在的醫院去血站買血那可真都是真金白銀,少一分錢也不行,這些成本不可能由醫院去隨後,最後都得轉嫁到患者身上去,其實我們也是沒辦法。並且由於無償獻血者人數眾多,原來靠賣血接濟貧窮生活的農民和下崗職工現在又斷了一條財路,造孽啊!

有人說了:不是無償獻血者可以免費用血的嗎?對,先到醫院把用血的錢交了,然後到院辦公室開證明,然後找到醫生簽字,拿上你的身份證、病歷、手術通知、無 償獻血證,然後到衛生局蓋個章,然後到血站辦理退款,還的祈禱經辦人都在,並且有的地方還規定,必須使病人親自來辦理!我倒是見了很多病人,最後放棄到血 站退血費,自認倒霉了。

還有人說:獻血至少可以免費檢查。我的負責人的告訴你血站只做最常規的血型和乙肝檢查。甚至有一篇報道,我沒核實,大家看看。
無償獻血不需要體檢?

獻血前怎麼就會不體檢了?日前,本人的孩子在獻血小屋裡參加了一次無償獻血,血站的工作人員在沒有對無償獻血者進行實質性體檢的情況下,就開始了繁忙的抽血工作。面對諸多人的提問,血站工作人員解釋:從實施《獻血法》以來,就不體檢了,全國都如此。

最後,血站對無償先來的血是什麼態度呢?這個就不好說了,反正成都倒掉了幾十萬CC,還有一些血被賣到葯廠作原料基本上是有問題就成批倒掉,沒曝光的這種 事每個城市都有。血站的人基本上都是當兵退伍的或社會閑散人員,醫學院畢業的屬於鳳毛麟角福利好得出奇,年終上萬的發,那些采血車都上百萬一輛,信不信由 你。

最後,你真的見過有醫生經常無償獻血的嗎?即使見過,多嗎??

⑵ 獻血有危害嗎獻血不好嗎我是獻過血的人,別人都會跟我說獻血不好,為什麼

最近關於無償獻血無損於身體的謬論鋪天蓋地,我有義務做一個合理的解釋。 首先什麼是血液?血液所含的三種血細胞分別是;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液的每一種組成都它特殊的功能。......以下省略,我挑主要的說。 獻血會造成血液功能的弱化甚至喪失。簡單的講,紅細胞的減少會使身體各部分器官得不到足夠的氧氣,細胞的各項生命功能無法正常發揮,獻血後產生頭暈現象就是因為腦部沒有得到足夠的氧氣。白細胞減少會是身體抵抗病毒的能力下降,容易生病。獻血後虛弱就是這個原因,免疫能力的下降就使本來無足輕重的感冒病毒有機可趁。血小板的減少會使傷口難以癒合。白血病產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血小板減少。也許你會說,大家都會說獻血後身體會產生出足夠的血液補充,可是你知道所有的血細胞均在骨髓內有造血幹細胞分化而成。造血幹細胞是有壽命的。書上說,獻血後2周,血液的容量會補充完整(但請注意:補充的什麼?是血漿,血液和血漿是2個概念)。獻血後會感到口渴,就是要補充血漿,血站會無償提供糖水或牛奶也就是這個原因。 也許你還會說,你說的我都知道,但為了廣大病患得幸福我還是要獻的。但這位在醫院呆的時間比你年齡還大的閣老還要告訴你一個更令你意想不到的事實:正是因為無償獻血者的熱情使病人承擔了更高的用血成本。因為血液的暴利,政府就壟斷了采血的渠道(其實這句話我不贊同,應該是規范采血渠道,保證采血質量)在沒有血站的時候,每200mm血液價格是70元人民幣,現在的價格是每200mm大約200元人民幣。 而且以前還要付給獻血者相應經濟補償,現在都是無償獻血,不用付給獻血者任何經濟補償。我們醫院去血站買血那可都是真金白銀,少一分錢也不行,這些成本只有轉嫁到患者身上去,其實我們也是沒辦法。並且由於無償獻血者人數眾多,原來靠賣血接濟貧窮生活的農民和下崗職工現在又斷了一條財路,造孽啊!有人說了:不是無償獻血者可以免費用血的嗎?對,先到醫院把用血的錢交了,然後到院辦公室開證明,然後找到醫生簽字,拿上你的身份證、病歷、手術通知、無償獻血證,然後到衛生局蓋個章,再到血站辦理退款(還要祈禱經辦人都在),並且有的地方還規定,必須使病人親自來辦理!我倒是見了很多病人,最後放棄到血站退血費,自認倒霉了。還有人說:獻血至少可以免費檢查。我很負責任的告訴你,血站只做最常規的血和 乙肝檢查。甚至有一篇報道,我沒核實,大家看看。無償獻血 不需要體檢?2004.08.24大眾網-大眾日報 獻血前咋不體檢了?日前,筆者參加了一次無償獻血,血站的工作人員在沒有對無償獻血者進行實質性體檢的情況下,就開始了繁忙的抽血工作。面對諸多人的提問,血站工作人員解釋:從實施《獻血法》以來,就不體檢了,全國都如此。最後,血站對無償來獻血的是什麼態度呢?這個就不好說了,反正成都倒掉了幾十萬CC,還有一些血被賣到葯廠作原料,基本上有問題就成批倒掉,沒曝光的這種事每個城市都有。血站的人基本上都是當兵退伍的或社會閑散人員,醫學院畢業的屬於鳳毛麟角,福利好得出奇,年終獎上萬的發,那些采血車都上百萬一輛,信不信由你。 最後,你真的見過有醫生經常無償獻血的嗎?血站普通員工年薪25萬,這事聽著有點懸乎,不能不使人懷疑其真實性。然而,如果果真如此的話,人們當做何想呢?從網友發貼反映的情況看,血站員工之所以能拿高薪,是因為血站佔有無償血源這塊公共資源,是利用壟斷的公共資源做著無本的生意。公眾免費獻血 ,血站向醫院收費供血,采血過程中雖然肯定有成本,但沒有血站賣給醫院的價格高,這就給血站帶來了豐厚的收入。據了解,現在廣州醫院用血的標准血價為:全血每200毫升220元,50或100毫升的小劑量全血每袋加收分裝費20元;其它稀有血型全血,每200毫升660元。血站從中能賺多少錢,只有天知道。一些網友發貼揭露期間的貓膩。有位網友說,「自己聽小姨(湖南某血站工作人員)說,規定抽200毫升的血,血站私底下會抽取250毫升,扣起50毫升作地下交易。單單這一項,血站每年每人就能分到好萬元」。 有醫學根據以及實際情況表明,不論你體質強弱,獻血都是會損傷你的身體,而且幾乎是一種無法彌補的損傷,可能立馬顯現,也可能很多年之後才表現出來。 宣傳所說的對身體沒有損害,純粹是西醫的一面之詞,就算真的無害,又有多少醫生會獻血呢?答案是很少,因為他們知道獻血對身體的損害 其實,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大家都能知道這些道理,但媒體不會公開報道,因為,如果大家都知道了,誰還去獻血? 各地醫院和新聞媒體不道德的地方就在於,明明獻血對身體是不利的,而醫院為了打消獻血人的顧慮,竟然說獻血還有利於身體,我覺得這是醫生和新聞從業者的恥辱,應該公開澄清事實真像,讓群眾獻血也獻的明白,獻的確實是心甘情願的。 點擊圖片查看下一篇文章 ps: 1. 獻血造成的血管破損是終身無法修復的。由於獻血 造成的血管創傷在發生不可知的外力擠壓下,有可能造成血管破裂。 2. 獻血會上癮。經常性的獻血,會造成體內造血功能強化,導致時常會有血管膨脹的感覺,唯有經常性的抽血才能夠降低這種不適感。 3. 獻血後,體內血量減少,導致腦部供氧不足,此時,體內會產生一種酸性成分,提高血液帶氧量,而這種酸性成分,對人體的腦細胞有巨大的不良作用,所以獻血後人會覺得頭暈。長期獻血者會造成反應遲鈍,思維敏捷性降低。所以,對於需要腦力工作者來說,最好不要獻血 。 4. 人體總共大約4000-5000cc的血液,其中臟器存有20%左右的庫存血液,在人體發生意外傷害的時候,可以迅速進行補充。但是,人的器官是會老化的,在年齡老化和體質虛弱下,發生意外傷害的時候,體內不再像年輕的時候那樣快速的造血。此時,你會因為出血量過多而供血不足造成死亡率的增高。 5. 增加過多的被感染機率,諸如愛滋、乙肝等等高致病性傳染性疾病。盡管已有安全防護,可是難免萬無一失。感染機率總是存在的。 6. 其他:未經科學證明,但網路上有不少獻血者表示,經常性獻血對體重有促進作用。換句話說,經常性的獻血容易導致發胖。關於此點,網上有不少獻血者的評說。有的獻血者說自己體重是緩慢增長的,也有的說是體重直線上升的。大家看完要轉,讓你的朋友們也知道!

⑶ 獻血真的有害健康嗎國外是個什麼情況呀

對於一個貧血的人來說,獻血無異於雪上加霜,更加重貧血的症狀,甚至導致器官衰竭而死亡;
而對於一個健康人來說,除了極其罕見的極端情況(可能與個人的身體特質有關),獻血一般最多隻造成短時間頭暈不適的症狀,稍事休息即可恢復,不會損害健康。

相對於美、歐、澳、日等國以及中國的台灣、香港、澳門等地區,中國大陸的無償獻血很落後。
造成目前如此落後的問題關鍵,個人認為有以下三點:
一、傳統觀念:受傳統的影響,中國人大多認為血是五臟之精華,失一滴血吃十隻雞也補不回來,異常的珍貴。在受這種想法的影響下,很多人會認為獻血有害。
二、有關方面的不作為:大陸自1998年10月開始推行自願的無償獻血,而之前實施的是強制執行的「義務獻血」——意即「每個符合條件的人都必須獻血」。一些地方的血站工作人員不主動宣傳,號召大家無償獻血,而是習慣於坐等「指令獻血」,依靠當地政府下發強制獻血的指令,造成部分人對指令性獻血反感而不願意獻血,結果導致惡性循環,這些地方就越來越需要依靠當地政府的行政指令了。
三、謠傳:個別人(比如一些地區的血頭)為了自身的利益,故意渲染獻血的害處,使部分原打算獻血的人退縮,以令救命之血供不應求,促使部分地區的血站推出「物質獎勵」的手段吸引人們獻血。而血頭控制並組織「獻血者」獻血,從中獲利。

⑷ 經常獻血對身體到底有沒有什麼影響

經常獻血對身體不會有影響!
以下是關於獻血的一些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獻血知識之——獻血與健康
1、獻血會使人「傷元氣」嗎?
不會。一個健康人的總血量,約占體重的8%,一個成年人的總血量約為4000~5000毫升。平時80%的血液在心臟和血管里循環流動著,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儲存在肝、脾等臟器內,一旦失血或劇烈運動時,這些血液就會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一個人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佔總血量的5%~10%,獻血後儲存的血液馬上會補充上來,不會減少循環血容量。獻血後失去的水分和無機物,1~2個小時就會補上;血漿蛋白質,由肝臟合成,一兩天內就能得到補充;血小板、白細胞和紅細胞也很快就恢復到原來水平。人體的血液在不斷新陳代謝,每時每刻都有許多血細胞衰老、死亡,同時又有大量新生細胞生成,以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獻血後,由於造血功能加強,失去的血細胞很快得到補充。所以說一個健康的人,按規定獻血,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影響,更不會「傷元氣」,反而會有利於健康。

2、反復獻血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嗎?
可以。有關專家對反復獻血組26例、急性腦梗塞患者22例的血流變學各項均值做了比較。結果表明:反復獻血組的全血粘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紅細胞電泳,均較正常值明顯降低,而尤以紅細胞壓積最為明顯,提示反復獻血組的血液粘滯性下降;而急性腦梗塞患者組的上述指標均較正常值高,提示腦梗塞患者存在著高粘血症。因此,反復一定量的獻血會使血液粘滯性下降,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積極的意義。

3、為什麼經常獻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因為自胎兒出生後,骨髓就成為主要的造血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造血功能和血細胞生成率逐漸下降。獻血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對骨髓產生反饋作用,促使骨髓儲備的成熟血細胞釋放,並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促使血細胞的生成,經常按規定期限獻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4、經常獻血可以降低血脂嗎?
人們由於體力活動的減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體內積存了越來越多的脂肪。好多人的血脂長期處於較高的水平,俗稱「血稠」。「血稠」的結果就是脂肪一層層的附著在人們的血管壁上,最後導致動脈硬化,血管彈性降低,形成心腦血管病。而經常獻血, 減少了體內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過正常的飲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釋,血脂就會隨著下降,也就減輕了動脈硬化的隱患。

5、為什麼說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機關幹部和腦力勞動者更應該獻血?
由於長期缺乏體力勞動和生活水平較高,實際上很多機關幹部和腦力勞動者的血脂長期處於較高的狀態。通過查體可以看出。很多人年輕輕的就得了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而獻血可以預防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因為獻血後通過正常飲水,使自己的血液稀釋,使血脂降低。這樣:既有利於自己,又間接造福於社會。

6、獻血可預防心臟病嗎?
可以。據芬蘭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證實,適量獻血對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別是男性成年人),竟有意想不到的預防心臟病之效!專家對居住在芬蘭東部的20000餘名成年人作了試驗調查,結果發現,與經常獻血者比較,從不獻血者的心臟病發病率竟要高出2倍之多。專家們對此解釋說,人體血液中含鐵過高會明顯增加患心臟病的危險(血液中含鐵較高者與較低者相比,3年內患心臟病的可能性要大出1-2倍),而適量獻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含鐵量大為降低。英國營養基金會科學部主任瑪格麗特的研究結果也與上述研究結果不謀而合。她分析說,血液中過剩的鐵和銅都會起到加劇血中脂肪氧化的作用,而血脂氧化恰恰是導致心臟病的重要因素。芬蘭醫生們已發起一場「低鐵飲食」運動,要求吃含鐵較低的食物。此外最好每年獻血一次(獻血量為400毫升),這既有利於他人,也有利於自己,堪稱「一舉兩得」之美事!

7、為什麼說適量獻血有益長壽?
按規定獻血,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還會刺激人體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終保持青春時期一樣旺盛的造血狀態,收到延年益壽的效果,並能防止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據報道,有人對66歲以上的332名曾獻血者與同樣條件的399名未曾獻血者作了比較,結果曾獻血者存活率顯著高於未曾獻血者,獻血總量較多的存活年齡還較長。

8、長期定量獻血對骨髓象有影響嗎?
骨髓象的變化直接影響血液的質量和獻血者的身體健康。作為獻血員,長期、定量獻血後,對其骨髓象影響如何,這是廣大醫務工作者和獻血員共同關心的問題。為追根求源,在1989年12月至1990年11月之間,有關專家調查了107例在1~25年間的獻血員。其中男性55人,女52人;漢族96人,回族11人;職 業分別為工人7人,農民90人,市民10人。獻血間隔3個月,獻血量300毫升(少數400毫升),常規制髓片,瑞氏染色後分類500個細胞,求其平均值、標准差,然後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提供的骨髓象參考值作比較,發現除紅細胞系統外,其餘無顯著性差異。就是說骨髓中除紅細胞系統代償性增生外均未影響其他造血系統。這說明長期定量獻血對骨髓無影響。

9、獻血會引起貧血嗎?
不會。因為獻血只是血液的暫時少量減少,很快就會恢復正常,不影響人體血液的再生功能。而貧血是一種疾病,對於患有貧血病的人在獻血查體時,就會被檢查出來,這種人是不能參加獻血的。

10、多次獻血後體內的細胞免疫功能有變化嗎?
為了解多次獻血對人體的細胞免疫功能影響如何,有關專家選擇了獻血年限在3~21年,獻血10次以上,年齡21~49歲的30人,其中男女各15人,與20名從未獻過血的、體檢合格的正常人作對照,測定了其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結果表明多次獻血者除骨髓造血功能比對照組較旺盛外,細胞免疫功能無差別。
另有專家以淋巴細胞轉化率(SI)、白細胞介素-2 (IL-2)及自然殺傷活性(NK)作為免疫功能指標,對75例10年以上長期獻血者及35例初次獻血者進行比較,兩組結果均無統計學差異。說明經過長期獻血後,細胞免疫功能這3項指標無明顯變化,對血液質量沒有影響。

11、獻血會減少大腦的總供血量嗎?
為了解獻血對大腦總供血量的影響;有關專家隨機抽檢了80名獻血者(男性38人,女性42人,年齡18~50歲。其中首次獻血者40人,獻血1~5年、6~28年者各20人。體檢合格,每次獻血間隔至少3個月,獻血400毫昇平均5分29秒均無獻血反應),應用彩色經顱多普勒儀(TCD)檢測獻血者獻血前後的大腦中動脈(MCA),椎動脈(VA)、基底動脈(BA)血流速度,並對不同獻血年限獻血者獻血前後腦底動脈血流速度進行了比較。 結果表明,不論是首次還是長期獻血者,只要未發生獻血反應,獻血400毫升對腦底動脈血流動力學不會有影響,亦不會減少大腦的總供血量。

一 獻血者體格檢查標准
1. 年齡:18-55周歲。
2. 體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 血壓:12-20/8-12Kpa,脈壓差:≥4Kpa(千帕)。或:90-140/60-90mmHg, 脈壓差:≥30mmHg。
4. 脈膊: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運動員≥50次/分。
5. 體溫正常。
6. 皮膚無黃染,無創面感染,無大面積皮膚病,淺表淋巴結無明顯腫大。
7. 五官無嚴重疾病,鞏膜無黃染,甲狀腺不腫大。
8. 四肢無嚴重殘疾,無嚴重功能性障礙及關節無紅腫。
9. 胸部:心肺正常(心臟生理性雜音可視為正常)。
10.腹部:腹平軟、無腫塊、無壓痛、肝脾不腫大。

二、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暫不能獻血。
1. 半月內拔牙或其他小手術者。
2. 婦女月經前後三天、妊娠期、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
3. 感冒、急性胃腸炎病癒未滿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癒未滿一月者,肺炎病癒未滿三個月者。
4. 某些傳染病:如痢疾病癒未滿半年者,傷寒病癒未滿一年者,布氏桿菌病癒未滿二年者, 瘧疾病癒未滿三年者。
5. 近五年內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6. 較大手術後未滿半年者,闌尾切除、疝修補術、扁桃體手術未滿三個月者。
7. 皮膚局限性炎症癒合後未滿一周者,廣泛性炎症癒合後未滿兩周者。

三、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能獻血
1. 性病、麻瘋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 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丙型肝炎抗體陽性者。
3. 過敏性疾病及反復發作過敏患者,如經常性蕁麻疹、支氣管哮喘、葯物過敏(單純性蕁麻疹不在急性發作期間可獻血)。
4. 各種結核病患者,如肺結核、腎結核、淋巴結核及骨結核等。
5.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種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靜脈炎等。
6. 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支氣管擴張肺功能不全。
7. 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如較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急慢性腎炎以及 慢性泌尿道感染、腎病綜合症、慢性胰腺炎。
8. 血液病患者,如貧血、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各種出、凝血性疾病。
9. 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性疾病患者,如腦垂體及腎上腺病症、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 糖尿病。
10.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腦炎、腦外傷後遺症、癲癇、精神分裂症、癔病、嚴 重神經衰弱等。
11.寄生蟲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熱病、血吸蟲病、絲蟲病、釣蟲病、囊蟲病及肺吸蟲病、克山 病和大骨節病等。
12.各種惡性腫瘤及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患者。
13.做過切除胃、腎、脾等重要內臟器官手術者。
14.慢性皮膚病患者,特別是傳染性、過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膚病,如黃癬、廣泛性濕疹及全身 性牛皮癬等。
15.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視神經炎和眼底有變化的高度近視。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膠原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戀者、多個性伴侶者。
19.體檢醫生認為不能獻血的其它疾病患者。

⑸ 獻血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定期適量獻血有好處

大量科學研究證明,獻血者在為社會奉獻愛心的同時,也改善了自己的身體狀況,為自身的健康進行了「投資」。

科學家運用血液流變學與血液動力學對血質與獻血的關系作了研究,發現定期適量獻血,特別是單獻紅細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份,可使血液粘稠度明顯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後,腦血流量提高,從而達到緩解或預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體輕松、頭腦清醒、精力充沛。

獻血對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也具有積極的作用。芬蘭一研究小組對2682名42-60歲的男性進行調查,其中兩年裡至少獻過1次血的人在5年內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比未獻過血的低86%。美國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獻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險僅為未獻血者的一半。

男子獻血還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率。《國際癌症》報道,體內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幾率就提高,適量獻血可以調整體內鐵含量,預防癌症。該文還提到,中青年女性因月經周期性失血損失了一定量的鐵質,故未發現這類女性的含鐵量與癌症發生有明顯關系。

有研究表明,定期獻血的人比不獻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較強的耐受力和自我調節功能。曾有學者對66歲以上的332人(獻血者)與同年齡、性別的399人(未獻血者)作前瞻性對照研究,結果顯示,獻血組平均壽命為70.1歲,高於未獻血組的平均67.5歲;遇到意外事故,獻血組的存活率為67%,高於未獻血組的40%。從上述分析來看,獻血者由於血液新陳代謝較未獻血者旺盛,其壽命會延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緒可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溝通大腦及其他組織與器官,使其處於良好的狀態,有益於人體免疫力的增強,抵抗力的提高。而獻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獻血者在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同時,情緒也處於最佳狀態,對健康有益
2 男士獻血好處多

有研究認為,中年男子每年獻血550毫升,患心臟病的風險將減低86%。這一研究認為、男子年過40歲,由於體力活動的減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體內脂肪容易積存,許多人的血脂長期處於較高的水平。定期獻血則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也就減輕了動脈硬化的隱患。

《國際癌症》報道,人體內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腫瘤的幾率就提高,腦血栓和心肌梗塞的發病也增多。適量獻血,特別是男人獻血能改善血液中製造紅細胞的鐵的含量。捐出血液體內鐵元素含量會適當減低,減少上述疾病的發生。

科學家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年輕婦女與男性相比較少患中風、心臟病和腫瘤,但隨著年齡的增大,患上述疾病的機會也就隨之升高。分析原因,認為中青年婦女每月的月經失血加速了紅細胞的新陳代謝,促進骨髓造血,使新生的紅細胞數量在血液中含量增多,輸送更多的氧氣及營養成分給身體各部位,因而降低了患心臟病的風險

⑹ 國際紅十字會做了哪些事情

紅十字會做過很多事的。

紅十字會系由瑞士銀行家亨利·杜南(Henry Dunant)成立。紅十字會將他的生日5月8日訂為「世界紅十字日」,而紅十字幾乎成為圖騰的標志,是由他祖國瑞士的國旗顏色翻轉而成。
亨利·杜南在1859年時路經義大利倫巴底,目睹奧地利、法國及撒丁王國軍隊在索爾弗利諾(Solferino)悲慘的戰役,發現傷兵經常乏人照顧,情況凄慘,所以1862年自費出版了《索爾弗利諾的回憶錄》(A memory of Solferino / Un souvenir de Solferino)一書,希望喚起社會的注意,並且號召群眾成立一個民間、中立的傷兵救援組織。
1863年,杜南與古斯塔·莫瓦尼埃(Gustave Moynier )、吉勒姆-亨利·杜福爾 (Guillaume-Henri Dufour)、路易斯·阿皮亞(Louis Appai)及西奧多·莫諾瓦(Theodore Maunoir)一同成立了「救援傷兵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Relief of the Wounded),此即為國際紅十字運動的濫觴。
1864年,此時紅十字會運動已經擴散至歐洲12個國家,並於日內瓦首度簽署了《改善戰地陸軍傷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即第一條日內瓦公約。
救援傷兵國際委員會於1875年改名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並向外擴張至伊斯蘭國家,但由於十字是基督教的宗教符號,伊斯蘭教徒不願意接受,1876年在奧斯曼帝國採用「紅新月」標志,波斯帝國採用古老的獅子和太陽圖案。1929年國際紅十字會承認了這兩個符號。伊朗霍梅尼政變取得政權後,廢棄了紅獅子會的符號,和其他伊斯蘭教世界一樣採用紅新月會符號。國際紅十字運動才於1986年改名為「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而紅十字會聯合會則於1991年改名為「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後來以色列要求採用紅色猶太教符號,六角的「大衛之星」,沒有被紅十字會批准,因為怕此例一開,各種團體都會要求自己的五花八門符號,紅十字會正在討論准備採取一種國際通用的,沒有宗教意義的紅菱形符號。
紅十字運動一百多年來,由於在戰時及承平時機對人類社會都有卓著的貢獻,所以共獲得3次諾貝爾和平獎,加上創辦人亨利·杜南於1901年獲頒的諾貝爾和平獎,總計紅十字會獲得4次最高的和平殊榮。
紅十字會是一個遍布全球的慈善救援組織,目的為推動「紅十字運動」(或稱「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是全世界組織最龐大,也是最有影響力的類似組織,除了許多國家立法保障其特殊位階外,於戰時紅十字也常與政府、軍隊緊密合作。

中國紅十字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紅十字會組織,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是國際紅十字運動的重要成員。中國紅十字會以發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促進人類和平進步事業為宗旨。
中國紅十字會於1904年在上海創立,起初叫「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建會後一直從事救護傷兵、救助難民和賑濟災民活動,並積極參加人道主義救援活動。1906年,清政府簽署承認了《日內瓦公約》。1907年,「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改名為「大清紅十字會」。1912年,「大清紅十字會」改名為中國紅十字會。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於1912年1月15日通報各國,正式承認中國紅十字會為國際紅十字運動的成員之一。1919年,紅十字會國際協會成立後,中國紅十字會於當年7月8日加入該會。1952年7月,第18屆國際紅十字大會承認中國紅十字會是中國惟一合法的全國性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會因而成為新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第一個恢復合法席位的團體。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紅十字事業進入了持續、快速發展時期。各級各地紅十字會迅速恢復和建立。目前,中國紅十字會有31個省級分會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分會,7萬多個基層組織,近2000萬會員。在人道領域里的工作不斷開展,並得到了政府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備災救災網路已初具規模,中國紅十字會在開展自然災害的救助工作中,募集了價值20多億元人民幣的救災款物,為保障受災群眾的健康、保護受災群眾的生命作出了貢獻。1982年以來,中國紅十字會協助政府倡導和推進公民無償獻血事業。中國紅十字會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和許多國家紅十字會有著良好關系與合作,也積極援助姊妹國家紅十字會。1985年以來,中國紅十字會曾三次擔任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領導委員會成員,並擔任副主席。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使中國紅十字會的工作有了法律保障。
2004年中國紅十字會召開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是中國紅十字會發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大會聘請國家主席胡錦濤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選舉彭佩雲繼續擔任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通過了《中國紅十字事業2005—2009年發展規劃》。
在新的世紀里,中國紅十字會將繼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突出抓好備災救災、衛生救護知識培訓、社會服務、傳播國際人道法及紅十字運動基礎知識、推動無償獻血和紅十字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預防艾滋病等主要工作;加強人才培養、向社會宣傳和多渠道籌集資金等工作,配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的紅十字事業。
中國紅十字會將遵循紅十字運動人道、公正、中立、獨立、志願服務、統一、普遍的七項基本原則,繼續努力,為中國人民的幸福,為全人類的和平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紅十字國際委員會,1863年2月9日創立於日內瓦,曾經在日內瓦公約及多次國際紅十字大會中正式發表聲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是一個獨立、中立的組織,其使命是為戰爭和武裝暴力的受害者提供人道保護和援助。在有暴動、戰爭、天災的國家,國際紅十字會都會派人參加救援,呼籲並進行捐款蓋帳篷、臨時醫院等來為傷員施救...

閱讀全文

與獻血對伊朗有什麼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麥麗素哪裡買 瀏覽:609
伊朗跟以色列哪個國力比較強 瀏覽:658
印尼打工華人怎麼防疫 瀏覽:84
越南最好的魚露哪裡買 瀏覽:689
伊朗30萬噸油到中國多少錢 瀏覽:474
45碼的英國碼是多少 瀏覽:870
義大利牛排配的炒麵怎麼做 瀏覽:767
英國議會多少席位如何分配 瀏覽:334
伊朗戰爭發生在哪個年代 瀏覽:924
印尼號打中國電話多少錢 瀏覽:881
伊朗最忌諱什麼 瀏覽:238
中國的高端機晶元還能支持多久 瀏覽:873
印尼血紅龍苗用什麼燈 瀏覽:942
伊朗什麼洲的 瀏覽:196
世界上怎麼看待中國疫情 瀏覽:103
廣州美國快遞到中國要多久 瀏覽:982
中國和哪個印度 瀏覽:1004
怎麼能拿到印度葯 瀏覽:39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什麼最多的 瀏覽:957
中國電信保險如何退掉 瀏覽: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