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何伊朗還擁有美國的F14型戰斗機
巴列維時期的訂貨,現在有沒有好的更新替代,所以只能用著。
F-14( 外號:Tomcat 「雄貓」)是根據美國海軍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艦隊防空和護航的要求,由格魯曼公司研製的雙座超音速多用途重型艦載戰斗機,用來替換海軍的F-4戰斗機。主要執行艦隊防禦、截擊、打擊和偵察等任務。有 80 架賣給了伊朗空軍(實際交付79架,第80架留美測試時伊朗發生政變並斷絕與美國的外交關系)。
F-14的特點是重型的指控戰斗機,其攜帶的不死鳥導彈射程遠、威力大,在上世紀80年代甚至90年代都是非常尖端的武器,但是因為其重量和體積太大,所以只能裝在F-14上,別的平台無法搭載。
而伊朗當年選擇F-14而非F-15(同時期美國另一盟國以色列就選擇了F-15作為主力制空戰斗機。),則是受到了格魯門公司以及其試飛員的影響。F-14飛行員在表演時將油箱燃油僅僅裝載到將將夠完成飛行表演的狀態,而F-15則是滿油狀態,兩相對比,原本機動性能稍遜於F-15(F-15是根據能量運動理論設計的,F-14沒有),此時反而比F-14勝了一節,得到了不明就裡的伊朗人的青睞,贏得了合同。
對於現在的伊朗而言,F-14是他們最拿的出手的戰斗機。由於伊朗戰斗機研發能力較弱,無法自產戰斗機,巴列維王朝之後,遭到西方禁運和制裁,無法進口類似戰斗機那樣的成套武器裝備,所以只能對現有裝備進行延壽處理。而且現在伊朗已經摸透了F-14的技術性能,能夠對其進行徹底的維護,所以能夠較好完成現在空軍要求的任務。
『貳』 伊朗有一款國產kowsar戰機酷似美國的f5.伊朗獲得美國f5戰斗機的技術了嗎
這並不能證明伊朗獲得了美國f5戰斗機的技術。因為伊朗是一個工業體系非常不健全的國家,這也使得伊朗並不能夠完成戰斗機的研製任務。所以可能伊朗這一款戰機在外形上會和美國的F5戰斗機有著類似的地方,但是裡面的一些系統並沒有美國f5戰斗機那麼出色。這是因為伊朗長時間遭到了美國的經濟制裁,使得伊朗和世界先進的技術水平出現了嚴重的脫節。
當然伊朗曾經也擁有過一些美國的戰斗機,主要是因為當初伊朗和美國之間的關系非常的緊密,後來由於巴列維王朝被伊朗的宗教勢力推翻,伊朗和美國的關系才慢慢的冷淡下來。
『叄』 詳細介紹一下伊朗的:征服者F-313隱身戰機
這款伊朗自主設計和生產的戰斗機具有低空作戰和一定的躲避雷達偵察的能力,可搭載伊朗自製的武器進行空對空、空對地作戰。
「征服者F-313」戰機外形很令人驚奇,此前也只能在很多科幻大片中有此類創意。從伊朗披露的圖片來看,該戰機的外形確實極為前衛,採用鴨式氣動布局,單座單引擎雙垂尾,主翼為末端下垂的後掠翼。而且它的機體前部截面為菱形結構,底面為船底型平面,自駕駛艙往後為翼身融合結構,外傾式雙垂尾,更令人吃驚的是,該機自前至後,表面幾乎均為完整的一體式外殼,很少看到有探檢窗口開口,而且表面的塗層似乎很厚。從該機的前部向後望去,如果不看機翼和進氣口,其活脫脫就是一架袖珍型F-22。
該機的整體式玻璃座艙、先進的氣動外形和外殼結構、遮蔽式尾噴口、大過渡的翼身融合、通體黑色的隱身塗層、置於機身上部的進氣口等,給外界印象是強調了隱身考慮,從表面上看,具備了四代戰機的典型特點。
伊朗推出的「征服者F-313」戰斗機,從圖片顯示的座艙內部航電設備來看,採用了上下兩台大型平面顯示器和左右兩台小型平面顯示器,以及和少量傳統儀表相配合,使得主操縱板面簡潔清晰,一點也沒有其他國家戰機各類儀表設備密布的雜亂感覺。而且,不知是為了在機首布置更多的機載設備還是故意設計,該機的飛行員座椅位置很高,幾乎到了飛行員的腰部(一般都是到肩部偏下),這使飛行員就像在駕船。這雖然會使其視野更加廣闊,但也使得飛行員的頭部更加突出機艙且艙內設備也大都位置太高,這也導致該機的玻璃風擋更加突出,而如果其風擋玻璃再不具備輻射屏蔽能力,那麼,這會形成很大的輻射源或者並不利於整體隱身能力。
不過,即便如何安排,以該機空間相對狹小的機首部位來看,是沒有安裝大型機載雷達的可能的。如果要裝備機載雷達的話,也只會是義大利「Grifo-7」多功能小型機載雷達一類的產品,它們往往探測距離近,並不適於現代超視距空對空作戰。
從該機的機體外觀來看,表面應該塗覆有很厚的特種材料塗層,但是工藝似乎很糟糕,使得看起來很粗糙。這可能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隱身塗層是手工塗敷,導致其厚薄不均;另一種可能就是機體很多部位使用「特殊材料」製成,因為這些很可能是復合材料的制備件而製造工藝差勁,從而導致機體外殼看起來很不平整。
進氣道不合理
發動機進氣道設計並不十分合理。現代新型戰機由於要顧及轉彎機動和大迎角機動,往往採用兩側進氣或者機腹進氣設計,雖然這樣會增加機身前部的雷達散射面,但在如今五代戰機(中國四代)普遍採用新穎的「蚌」式進氣道(也叫「無附面層隔道進氣道」)設計後,已經獲得大幅改善。而「征服者F-313」的兩側進氣道在機身背面,雖然這可能是伊朗沒有掌握隱身進氣道的設計被迫採取的隱身措施,但卻大大影響了該機在大迎角狀態下和轉彎情況下的進氣效率,因而很可能會使其在戰術使用時,要盡量避免採取這兩種機動方式。
機動性不足
該機超前的外觀並不意味著有多麼先進。「征服者F-313」雖然採用了如同中國殲-20一樣的鴨式布局,但是伊朗的這種戰機所配備的鴨翼整體卻是固定不動的,並不能為其帶來超級機動能力。而且鴨式機翼設計,如果不能結合電傳操控系統,其先進性就無法發揮出來,實際上僅就機動性而言作用並不大。而其很明顯的翼身融合設計,雖然可為戰機帶來一定的隱身效果,但如果不能有效的利用因此而增加的機內空間設置機翼和機身異形油箱,那麼,就不能全面享受由此帶來的好處。此外,其後主翼的末端下垂的後掠翼結構,雖然會遮蔽機身外掛武器受到來自側面的雷達探測波束,但會影響該機的轉彎機動能力。而由於其主翼尺寸太短,顯然該機的升力也不會很理想,這很可能要靠增加滑跑距離並結合前鴨翼的後緣襟翼來增加升力才能彌補。
『肆』 伊朗沒有了f14戰斗機會變成什麼樣
題主可能是個貓粉。
F14放到現在是個什麼水平,我也不想廢嘴皮子了。
但是你起碼要知道,電子設備是有壽命的,非金屬材料(電纜絕緣層,液壓系統的橡膠封圈、雷達罩、聚氨酯玻璃)也是有壽命的。哪怕你根本不用,放著吃灰,幾十年它也是會壞的。你自己想想,伊朗70年代買到的備件現在還能用的有多少?為了防止伊朗得到配件,美國人甚至將退役的F14銷毀。按照伊朗的水平,搞點密封件什麼的不難,最多就是壽命短點,故障多點,給飛機裝個GPS,換個電台什麼的也能做得到。要讓他們給飛機換個雷達,也只能在國際市場上買現貨,然後在F14的現有架構上硬湊,那效果是怎麼樣就誰也說不準了。所以,伊朗人現在靠著東拼西湊搗鼓來的一些備件,能夠讓一小部分F14飛起來就算很厲害了。
用來威懾一下鄰國,鼓舞一下國內士氣還行,用來打仗就是想多了。
當然了,如果背後有大國幫忙,把電子設備、武器什麼的整套換代升級,那麼還是可以的。問題是大國直接把自己的戰斗機賣給伊朗不好嗎?所以,就算伊朗花錢請人來干,人家也不會好好給你干。最後也就是讓你能飛起來做個樣子就拉倒了。
『伍』 F-14戰機在伊朗服役情況如何
至於在伊朗空軍服役的F-14A戰機,日子就沒有這么幸福快樂了。在冷戰的時代,美國為了執行圍堵蘇聯政策,對於遏止蘇聯進出波斯灣與印度洋的伊朗巴勒維王朝非常支持。
剛好伊朗又有石油可供購買先進的軍備,因此巴勒維的帝國伊朗空軍便操作了許多美製戰機。這些戰機包括F-5A/E,F-4D/E以及P-3F反潛機,甚至還有沒有交機成功的F-16戰斗機。
1972年,尼克松總統到達伊朗訪問。巴勒維國王便向他抱怨說,蘇聯的MiG-25偵察機經常侵犯伊朗北部領空,而伊朗空軍現有的F-4戰斗機根本無法攔截這種兩馬赫以上的入侵者。
於是尼克松總統就請伊朗政府從美國空軍與海軍的F-15與F-14選一種,美國准備讓伊朗空軍操作美國的第一線作戰機種。結果在1973年8月。伊朗政府在謹慎評估之後,格魯曼公司的雄貓中選。
在上文中提過,正當此時,格魯曼公司遭遇經濟危機。所以伊朗銀行團貸給格魯曼公司7500萬美金供其周轉,於是伊朗空軍才能順利買到雄貓戰機。
第一批80架雄貓戰機的頭一架於1977年5月交貨,最後一架在1978年交貨。但是有一架是留在美國當成實驗機,因此在伊朗的雄貓戰機共有79架之多。
這些伊朗空軍雄貓戰機的外型與美國海軍的一模一樣,所差的只是內部機密的航電系統,但是射控不死鳥導彈的能力可是一點不差。伊朗也定購了七百多枚不死鳥導彈,實際上到貨的只有284枚。
在1977年,伊朗巴勒維王朝慶祝其五十周年紀念時,特地舉行了一次雄貓打靶表演。8月,一架由伊朗空軍操作的F-14使用不死鳥導彈,擊落了一架在五萬英尺高空飛行的靶機。而蘇聯政府也得知了這項示威行動,於是在巴勒維國王提出抱怨的五年之後,MiG-25就退出了伊朗領空。
不過,很快地美國政府就學到一個重要的教訓,那就是千萬不要把高科技武器輸入給政治不穩定的國家。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在1979年1月爆發。4月,巴勒維國王被迫出國逃亡。
新的伊斯蘭共和政府成立,由霍梅尼進行政教合一的統治。這位霍梅尼在奪權之後,宣稱美國是大撒旦。新的伊朗政府採取反西方的態度,有許多西方的武器采購合約都被迫中止。
當然在伊朗的雄貓戰機也成為沒有維修服務的棄嬰。使情況更糟糕的是,以往在巴勒維國王時代享受的飛行員與維修人員,由於遭到新政府的迫害。所以這些有經驗的人員大多跟著國王流亡海外,再加上美國禁止輸入任何武器及備份零件到伊朗。1980年的新伊朗空軍只不過是舊伊朗空軍的一個破殼。
跟著動亂的腳步,1980年9月,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揭開序幕。這場慘烈的長期抗戰延著長達七百公里的戰線延燒,最後還有利用彈道導彈轟擊城市。以及恐怖不人道的化學武器滲入戰場,大批的血肉灑遍沙場。據估計有百萬以上的軍民傷亡,是八十年代全球最血腥的戰場。
在這場戰爭的初期,伊朗空軍還是佔了些裝備上的優勢。但是在1982年之後,伊拉克空軍向法國采購了超級軍旗攻擊機以及幻影F-1戰機。再加上較先進的馬特拉的魔法紅外線導彈,使得伊拉克空軍逐漸扳回劣勢。而伊朗空軍以美製戰機為主的維修則因為缺乏補給料件而逐漸停擺。
到了兩伊戰爭的後期,伊朗空軍每天的起飛架次只有三十到六十架左右,但是伊拉克空軍卻能夠維持一天六百架次。因此在空中的勝負已經是相當明顯。
雄貓戰斗機再如何神勇,也無法在這種頹勢下力挽狂瀾。伊朗空軍只能在這些僅存的戰機中,選取狀況較佳的出動勤務。其它的戰機只能留在地面上當作器官捐贈者,因此伊朗空軍所能出動的雄貓戰機架次非常有限。而每一次的出動都是要耗用珍貴異常的銷耗性零件。
據美國國防部在九四年的估計,伊朗空軍在當時能夠維持起降狀態的F-14不到20架。在這些可以起降的F-14當中,有多少架能夠維持正常戰力的,就不得而知了。據最新消息,伊朗空軍還有25架能使用的F-14A,並計劃改進中。
伊朗空軍將這些貴重的資產當成是迷你的空中預警管制機來使用。因為AWG-9雷達的功能實在是遠超出一般戰斗機雷達,所以這些F-14就負起指揮其它伊朗空軍戰機的責任。自己遠遠地躲在後頭,絕不輕身涉險。
但是打了八年的戰爭,伊拉克宣稱擊落了七架F-14,而伊朗也在1988年春季,宣稱用一架F-14擊落一架幻影F-1戰機。至於F-14最具威力的不死鳥導彈發射能力,伊朗空軍早就無力維修這個復雜的電子系統部份,因此不死鳥導彈在兩伊戰爭並沒有實戰經驗。
但是伊朗空軍還是能夠保持F-14發射麻雀導彈與響尾蛇導彈的能力,其原因很可能是里根政府所涉及的伊朗軍售案。此案是美國交運伊朗政府某些軍品,以交換黎巴嫩的美國人質回家。
『陸』 伊朗防空武器有多強
現代戰爭,沒有制空權的話,仗會很難打。而一些國家註定是無法獲得制空權的,在這個前提下如何削弱或干擾對方空中力量的發揮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此打造一支強有力的防空部隊非常關鍵。
以伊朗為例,該國空軍的主力戰機依然是上世紀70年代接收的美製F14戰斗機,其壽命幾乎已經用盡,其餘的基本上是二代戰機,在現代化空戰中基本上難堪大用。
作為伊拉克的鄰國,伊朗深知喪失制空權後,地面部隊將面臨什麼樣的下場,因此一直不遺餘力地強化防空部隊。
比如被視為S300導彈仿製版本的巴瓦爾373導彈,該導彈目前可能的交付數量約12套,按照伊朗的說法,該導彈具有不次於S300導彈的性能;
除了仿製S300之外,伊朗還對俄制山毛櫸野戰防空系統進行仿製,這就是伊朗的雷霆導彈系統。該導彈具有50公里的射程,有的彈種據稱也可以打上百公里。大家多多關注,多多支持。
『柒』 俄羅斯一招差點要了伊朗的命,只好求助中國,馬上得到
最近伊朗和俄方達成飛機交易的協定,但是俄方由於西方給予的壓力太大,拒絕向伊朗出售蘇-30SM2多用途戰機,只會進行蘇-30早期版本的出售,而這種戰機的作戰水平實在是比較低。
雖然說我們現如今很多的殲轟系列戰機退役了,其中一部分還送給了其他的國家,但是如果說伊朗要是想購買的話,我們完全能夠將這些戰機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升級,這樣的話對於伊朗花費比較少,還能夠得到性能不錯的戰機,對於其提升戰鬥力十分有幫助。
『捌』 作為美軍的老對手的伊朗,為何至今他們國家最強戰機竟然是美國的飛機
這架戰機就是當年大名鼎鼎的F-14艦載戰斗機,因為擁有先進的火力系統,讓伊朗至今都沒有放棄它。但是在先進也已經是老舊的產物了,缺少後備資源的F-14估計也服役不了多久了。雖然現在伊朗和美國因為伊朗核問題爭執了十幾年,其實兩國曾經也做過“好朋友”。
如今這架擁有強大攻擊能力這批F-14依舊在伊朗空軍中服役,但近40年的使用期已讓這批老邁的F-14不復當年之勇,加上美國已切斷了伊朗F-14一切零備件來源渠道,伊朗F-14退役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玖』 兩伊戰爭時伊朗空軍都有哪些戰機服役
伊朗只有兩種戰機,美國的F4,中國的殲七,目前還是這兩種。
『拾』 西方實施封堵令這款戰機飛不起來:伊朗求助中國以後
1979年以前,伊朗軍隊為整套的美式裝備,其空軍更裝備最先進的美式戰機,除了F14A「雄貓」戰斗機外,還有F4、F5等先進戰機,其中F4的地位相當重,為西方二代戰機中的經典型號,伊朗先後獲得了約220架,主要為F-4E「鬼怪」,對地攻擊能力強,擁有外掛點9個,載彈量達到7250公斤,最大時速2264公里,航程超3000公里,作戰半徑達到1200公里。
F4至今服役於伊朗空軍
兩伊戰爭中,伊朗的F4主要擔任對地任務,雖說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但是付出的代價也不低,其中許多並非戰損,而是因缺少零部件而停飛,至今尚有至少40架在役。
西方自1979年起,對伊朗實行全面的封堵政策,不光是拒絕出售相關的零部件,還要想方設法阻斷伊朗引進相關零部的通道,這一政策其實是相當有效果,兩伊戰爭時,因零部件供應中斷,F4差點全部停飛,到了本世紀初,伊朗空軍的F4機群陷入飛不起來的困境之中。
伊朗的殲七
任何飛機僅僅有日常維護不行,達到一定年限時,必須進行大修廷壽,這個工作以伊朗的能力根本無法完成,最後伊朗求助於中國以後,這個問題迅速得到解決。原來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一直在為伊朗裝備的中國殲七,殲六戰機提供後勤服役,也為伊朗維護其它國家製造的飛機提供技術幫助,其中就是包括:F4戰機。
伊朗的F14至今還在服役
中國雖說不是F4的原產國,但是對該機了解相當多,當年為重點研究對手,中國空軍擊落的幾架F4被科研人員反復研究,所以對於其結構的了解並不比伊朗少,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完整的工業體系。
最終中國與伊朗合作成功完成這一項目,整個工作內容不是維護,而是先要將整個飛機拆散,對所有部件進行檢查,除了更換不合格的部件外,順便進行升級工作,換裝新型號的設備,最後再重新組裝起來,實際不比製造全新的飛機簡單。
如此麻煩的效果就是,完工的飛機已接近於新機,不僅解決了機體廷壽問題,還對航電系統進行升級,換裝了新型雷達等,改進了武器系統,可以掛載發射伊朗製造的C-802空射反艦導彈等新型武器。
伊朗F4的戰機升級和大修工作成功進行,從而避免因過於老舊退役,空中力量大受影響的局面,但是現在麻煩又上門了,又有不少F4戰機又到了新的大修期了,局面依然嚴峻,由於出廠已超過40年以上,發動機基本到壽命了。原本使用的J79-GE-17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79.6千牛,上世紀60年代的技術了,早已落後於時代,且早已停產。發動機消耗的速度遠遠大於機體,也許唯一的選擇:換發。
中國的渦扇9發動機也許是合適的選擇,它源於英國羅羅公司「斯貝MK202」,曾經安裝於英國特許生產的F4戰機,那麼將其安裝到伊朗的F4上完成有可能,甚至可能提升性能,而且渦扇9尚處於生產中,來源有保證。
從理論上說,換發並非最佳選擇,應直接引進新一代戰機,比如:俄制蘇30,中國的殲轟7也可以考慮,但是以伊朗謀求自力更生的心態來說,升級換發依然有不小的吸引力,只要懷有遠大理想必然願意付出更多。
中國的C801/C704導彈已經成為F4的機載武器之一
伊朗已經以一個又一個讓不敢相信的事實打破西方的夢想,那麼已經超過40年歷史,卻依然在飛行的戰機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