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軍機多少架

伊朗軍機多少架

發布時間:2022-09-23 02:19:38

㈠ 朝鮮伊朗為什麼不買梟龍戰機

朝鮮伊朗為什麼不買梟龍戰機?
朝鮮
朝鮮空軍已經快20年沒有購買什麼新的飛機了,大部分朝鮮戰斗機都已經處於退役或者退役狀態中,加之朝鮮地勤維護不利和零件配備緊張,所以,朝鮮空軍的現狀十分令人擔憂。所以,朝鮮十分著急進口新一代戰斗機。而因為朝鮮國內政治問題,屢次違反聯合國決議,頻頻進行核實驗和遠程導彈實驗。這一時半會兒還無法打破聯合國的武器禁運,而中國也不太可能破壞聯合國封鎖對朝鮮進行軍售。同時,朝鮮購買軍火存在一個大的問題,就是武器款常常不到位,這一點在蘇聯時代的軍售就可以看出。所以,即使「梟龍」到了北朝鮮,想掙錢也難了!
伊朗
伊朗空軍作為另一支世界上被長時間封鎖的空軍,也很長時間沒有得到新的戰斗機了,作為主力的F-14戰斗機已經30多年沒有獲得任何的零件補充,戰鬥力堪憂。而俄羅斯軍售的出爾反爾,使得伊朗主力戰斗機的裝備數量始終不能超過200架。而面對著美國空軍,以色列空軍,甚至沙特空軍的三重壓力下,伊朗人急需購買戰斗機來充實自己。而2006年開始的聯合國武器禁運,使得「梟龍」戰機無法進入到伊朗軍機行列中。並且,伊朗人並不喜歡輕型戰斗機,他們對戰斗機的挑選近乎嚴苛。顯然伊朗夠嗆能成為「梟龍」的第一個用戶。
沙特
2014年1月20日沙特副國防大臣蘇萊曼-本-蘇丹王子訪問巴基斯坦,了解仿照美國F-16製造並從2013年底開始批量生產的JF-17戰斗機。巴基斯坦武裝力量參謀長拉赫利-謝里夫上將安排了戰機飛行演示。雙方討論了軍事領域合作問題,包括人才培訓和經濟交流。在會談中雙方還討論了一系列相互感興趣的問題,包括地區安全問題。沙特國防部和空軍代表已經造訪巴基斯坦,詳細了解「梟龍」戰斗機的情況。其中一位代表指出,這個項目能夠成為「技術王國」,能夠用於新項目的研發。
西方外交官表示,巴基斯坦是沙特的主要戰略夥伴,巴基斯坦向沙特推銷軍用飛機、坦克和潛艇,願意轉讓技術,組織聯合生產。
作為海灣地區的最大的「油霸」,沙特空軍給人的印象往往是「一擲千金」。最好最適合自己的機型一般不要,但只要什麼最貴我就買什麼,不管這東西對我有用沒用。沙特空軍現在的主力是F-15和「台風」戰斗機,西方戰斗機將充實沙特的空軍。而輕型戰斗機「梟龍」,由於自身航程的問題並不適合沙特國土截擊任務,沙特王子這次參觀,也僅僅是看看,極有可能是要作為援助巴基斯坦空軍的項目,投資「梟龍」戰機。所以,該國進口「梟龍」意義不大。
土耳其
1月29日,土耳其空軍司令AkinOZTURK將軍一行人到訪巴基斯坦,參觀了巴基斯坦航空工業綜合公司(PakistanAeronauticalComplex)。土耳其方面人員對中國與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的JF-17梟龍戰斗機表現出了濃厚興趣,參觀了梟龍戰斗機的生產車間並登機體驗。
那麼土耳其會有機會購買「梟龍」戰機嗎?答案是否定的,自一九八四年起,土耳其國營航天工業中心在美國軍事援助下,自力生產F-16戰機。至今土耳其空軍已擁有226架自製F16C、D型戰機。顯然,土耳其戰斗機是不稀缺的。那麼只剩下一種可能了,那就是剩下的老舊的那167架F-4「鬼怪」戰斗機和90架F-5戰斗機作為替代。但隨著美國F-35項目發展比較順利,第100架戰斗機已經生產下線,生產任務已經排到了第200架。土耳其作為F-35項目的原始投資國,裝備時間肯定會大大提前。這么一說,美國F-35順利量產也是影響「梟龍」外銷的一個重要因素。
亞塞拜然
據俄羅斯行星網報道,俄羅斯專家認為,亞塞拜然計劃購買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的JF-17「雷電」/FC-1「梟龍」戰斗機。目前亞塞拜然空軍裝備有19架蘇-25強擊機、15架米格-29殲擊機、5架蘇-24前線轟炸機、5架蘇-17強擊機和5架米格-21殲擊機,以及32架米格-25截擊機。當然,這些飛機已經相當老舊。另外還有40架L-29和L-39教練機,可以用作輕型攻擊機。亞塞拜然空軍現在已經擁有對亞美尼亞的壓倒性優勢,能夠暫時彌補亞美尼亞在地面防空領域的強大優勢。所以亞塞拜然的防空壓力並不是那麼大,不是特別急需戰斗機的更換。而亞塞拜然是俄武器最大買家之一,中國想擠入俄傳統市場非常困難,特別是發動機還受制於俄羅斯的情況下。
埃及
埃及空軍原本就大量使用中國戰機的傳統,埃及依然擁有少量的殲—7IIE戰斗機作為教練、訓練之用,中埃最大的軍事合作項目當然是120架K—8E教練機,埃及成為裝備這種教練機最多的國家。K—8E在埃及組裝,目前,機體的94%能夠在埃及生產。必要時埃及空軍極有可能把K—8E當作對地攻擊機使用。
根據最早的西方有報道稱,埃及曾計劃進口中巴合作開發的FC—1「梟龍」戰機。但是在2014年2月14日,俄羅斯與埃及的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2+2」會晤結束後,俄埃兩方草簽了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軍售合同。這些總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軍售合同,包括20多架的米格-29M/M2戰機、幾種類型的防空系統、米-35直升機、海岸反艦系統、各式彈葯和輕武器合同。沙特和阿聯酋願意為這筆交易埋單。顯然,埃及已經購買了米格-29戰斗機,「梟龍」戰機又失去了一個最有可能購買的國家。
塞爾維亞
由於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塞爾維亞空軍所剩的米格-29戰斗機不多了,急需武器換代。這樣,塞爾維亞空軍准備采購塞爾維亞副總理兼國防部長AleksandarVucic近日向外界表示,塞爾維亞空軍正在考慮利用俄羅斯政府提供的貸款購買數架俄制米格-29M/M2戰斗機。但根據塞爾維亞媒體近期的相關報道,此次購買的飛機數量將是6架。因此,「梟龍」被踢出了競爭。
安哥拉
作為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安哥拉可謂是既有錢還和中國最為友好的國家,看樣子裝備「梟龍」戰機問題不大,但安哥拉在2013年10月還是購買了18架蘇-30K戰斗機。但這批飛機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最初提供給印度的戰斗機,在到達新德里之後,印度接受了更為先進的多用途蘇-30MKI。印度人在2007年將蘇-30K退還俄羅斯,至今閑置在白俄羅斯維修廠。顯然,這18架蘇-30戰斗機已經滿足了安哥拉空軍的裝備情況,畢竟周邊國家的空軍並不是很大。
緬甸
作為強-5強擊機,K-9教練機的使用國,緬甸空軍對中國航空產品還算是有所了解。緬甸空軍最終還是選擇了向俄羅斯購買。雙方簽訂了5.7億美元的合同,該合同規定向緬甸空軍供應20架米格-29飛機,其中包括10架米格-29B、6架米格-29SE殲擊機,以及4架米格-29UB教練戰斗機。
目前緬甸空軍總共編有58架殲擊機,其中包括中國在1991年至2002年間供應的48架F-7M,以及俄羅斯在2002-2003年間交付的10架米格-29S殲擊機。另外,1997-1998年中國還向緬甸供應了22架A-5C戰斗轟炸機。目前緬甸空軍總共約有70-80架教練機,其中最新采購項目是12架K-8(中國,1999年交付)、10架FT-7(中國,1990-1998年交付)和2架米格-29UB(俄羅斯,2002-2003年交付)教練機。目前緬甸空軍編制人數為1.5萬人。從上述數據來看,緬甸空軍基本上滿足了自己的作戰需要。在未來10年內不會有大的動作購買軍機。
孟加拉
2013年,孟加拉國空軍接收16架我國製造的殲七BGI。該機安裝了改良的電子設備,包括手不離桿操縱、平視顯示器、空空導彈和全球定位系統制導武器。
孟加拉殲-7的鍾情都表面了殲-7在國際市場上仍然具有競爭力。對於很多發展中國家而言,三代機本來就是超出他們後勤承受能力范圍的戰斗機,事實上他們也沒打算和擁有先進戰斗機的國家拼,只是手中的二代機呈現老化趨勢不得不更換而已。因此用升級的二代機去進行出口,會更符合他們的需求。
奈及利亞
作為殲-7戰斗機傳統使用國,奈及利亞空軍也到了換代的年紀。但是目前該國暫時沒有公開自己的換代機計劃,未來「梟龍」能否正常出口,前途不可知。
斯里蘭卡
據2008年俄媒報道,斯里蘭卡與俄羅斯就購買5架米格-29殲擊機的談判結束。除俄羅斯外,斯里蘭卡還與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就購買新型殲擊機事宜進行了談判,而俄羅斯的提案更能使斯里蘭卡人接受。斯里蘭卡國防部所屬的武器采購公司總經理表示,從俄羅斯購買4架米格-29CM和1架米格-29УБ飛機的談判進展順利。預計此交易價值7500萬美元。斯里蘭卡的這次競標失敗,其根本原因就是俄制發動機問題。俄羅斯在出口米格-29對「梟龍」戰機進行了打壓,使得「梟龍」戰機無法出口到斯里蘭卡。
印尼
印尼原本是「梟龍」重點潛在購買對象,但是在2014年2月13日,韓國航空宇宙產業公司表示,印度尼西亞空軍實戰部署了韓國產超音速飛機T-50。韓國航空宇宙產業公司在2011年與印尼政府簽署了出口16架T-50系列超音速飛機的合同,規模達4億美元。顯然韓國的T-50戰斗教練機將「梟龍」擠出了印尼市場。
烏干達
2011年5月,烏干達國防部向俄羅斯購買了6-8架蘇-30戰斗機,合同總價約為7.4億美元。由於購買了蘇-30戰機,「梟龍」想再次擠入這個非洲小國已經很難了。

坦尚尼亞
坦尚尼亞希望引進俄羅斯米格-29型戰斗機。正在俄羅斯訪問的坦尚尼亞外交部長扎卡伊·基克維傑曾說:"我們很希望能裝備米格-29型戰機,我們也一定會有的。"同時,他還表示,選擇和引進軍事裝備還是將由該國國防部來決定。同時坦尚尼亞外交部長參觀了俄羅斯"米格"飛機製造公司。他站在米格-29型機旁邊對記者稱:"他今天來米格飛機製造公司將預示著俄羅斯和坦尚尼亞在軍事技術合作領域將擴大合同力度。"據稱,俄羅斯米格公司將向坦尚尼亞提供6架米格-29型殲擊機,總金額約5000萬美元。
最為希望購買的
委內瑞拉
現裝備著俄羅斯生產的蘇-30MK2戰斗機24架,美國的F-16戰斗機10餘架作為自己空軍的主力。由於美國對委內瑞拉實行武器禁運,使得該國的F-16戰機的零部件已經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獲得,那麼就急需進口一種全新的中輕型戰斗機來補充自己的空軍,「梟龍」戰機就是不錯的選擇,所以未來委內瑞拉是極有可能進口「梟龍」的國家之一。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可能希望獲得中國-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的FC-1殲擊機作為對俄羅斯米格型號的替代者,因為出口到阿爾及利亞米格機合同進展不順。根據2006年3月俄羅斯與阿爾及利亞簽訂的合同,俄羅斯應該向阿爾及利亞供應28架米格-29SMT和6架米格-29UB。但是,由於戰機出現技術問題,阿爾及利亞提出索賠。阿爾及利亞總統布特弗利卡還專門就此問題致函俄總統普京。盡管俄羅斯方面提出願意替換2架有問題的米格-29UB,但阿方至今未給任何答復。不排除因米格-29UB問題,阿方將興趣轉向FC-1。這樣,「梟龍」戰機將會迎來一個不錯的大訂單。
蘇丹
近年來,中國已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同非洲國家的軍事合作,非洲國家通過戰略石油貿易獲得新型武器。蘇丹和奈及利亞已購買中國製造的殲七M戰斗機。2005年,蘇丹向中國出口了6620000噸原油,約佔中國一年石油總進口量的5.2%,在蘇丹規模最大的國際石油財團中國有40%的股權。
蘇丹更表示有興趣購買12架中國的FC-1戰機,雙方正在就一些技術細節的處理進行談判。1996年蘇丹購買了中國的殲七M戰斗機,另外還有兩架運八運輸機。西方軍事觀察家認為,這些中國武器被用於支付購買蘇丹石油的賬款。所以,蘇丹空軍將是「梟龍」戰機的最大購買者。

㈡ 中國殲7現在還有多少架在服役

根據2004年一航成飛舉辦的成飛百年成果展上公布的數據,殲七家族各型生產數量為: 殲7I=187架,其中軍援朝鮮40架 殲7II=273架 殲7A=出口埃及20架 殲7M=63架,出口約旦60架,出口美國1架 殲7IIK=58架 殲7BS=出口斯里蘭卡4架 殲7D=32架(即殲7III,因性能不佳,故在軍機編號規則改變的時候重新賦予殲7D的編號) 殲7II=出口埃及40架,美國15架(通過美國轉手賣給了伊拉克),辛巴威15架 殲7IIH=221架 殲7E=263架 殲7EH=34架 殲7N=出口伊朗30架 殲7IIN=出口辛巴威8架 殲7P=出口巴基斯坦112架 殲7PG=出口巴基斯坦48架 這樣,到2004年夏季為止,成飛的殲7家族總生產數量為1500餘架,除去出口的500餘架,自用(空軍+海航)約1000架。而這1000架當中,再減去因損壞、墜毀、機體老化等各種原因退役的,還應該剩餘800餘架。這800餘架中,還有一定數量為戰略儲備,假設其數量以可以裝備2個航空兵師,那麼數量應該在150-200架左右,這樣部隊現役裝備的殲七數量,應該在600-650架左右。而上面成飛數據中,並未給出殲7G和殲7GB的生產數量,但是從04-08年的軍報報道來看,空37師和空12師,分別在2004年和2006年各換裝一個殲7G戰斗團,而81表演隊的殲7GB則是從空軍戰略儲備中心調撥出的殲7G改裝而來,這樣可以推算到2007年底,殲7G大約生產了120-150架(2個團48架+同等數量儲備48架=96架-81隊調撥12架=84架+37師可能換裝的另2個團48架=132架),這樣的話現役殲7各型數量應該在700-800餘架(600+24x3=672,650+24x3=672)。但是在考慮到殲10生產了約200架裝備空軍用於替換舊機(考慮到04年底空軍即沒有了殲6戰斗團,所以應該用來替換老式殲7),這樣現役殲7數量約在500-600之間

㈢ 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空軍為什麼要逃往伊朗以及逃往軍機數量種類

海灣戰爭前的伊拉克空軍是該地區最為強大的空軍,鼎盛時期曾有950架作戰飛機,在海灣戰爭發生前的1990年仍是規模最大的。 80年代初期主要裝備的戰斗機是Su-17/20/22、Mig-21和Mig-23,隨後引進了幻影F1和Mig-25,用來對抗伊朗的F-14和F-4。隨後又獲得了超級軍旗戰斗機和Mig-29(數量約40架),力量進一步擴充。此外,伊拉克空軍還有一定數量的圖-16、圖-22轟炸機和伊爾-76運輸機。力量可謂雄厚。 但是在1990年前後海灣戰爭之前,因為薩達姆的猜疑,伊拉克空軍內部進行了大清洗,大量軍官和飛行員被處決和監禁,導致開戰前伊拉克空軍就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在戰爭中伊拉克空軍的作戰飛機除大量被擊毀外,另有很多逃往伊朗,所以在海灣戰爭結束後和伊拉克戰爭開始前,伊拉克空軍實際上是名存實亡。

㈣ 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空軍為什麼要逃往伊朗以及逃往軍機數量種類

不戰而亡——第二次海灣戰爭中的伊拉克空軍

對於很多直接捲入其中的人,還有許多感興趣的觀察家,2003 年 3 到 4 月份的伊拉克戰爭期間最令人驚奇的是伊拉克空軍的徹底缺席。在美國和英國軍隊消滅其主要的軍事力量並征服伊拉克的三個星期中,伊拉克空軍沒有出動過一次,而伊拉克防空軍的抵抗事實上完全無效,盡管其中一些進行了英勇的戰斗。

在英美的入侵中,伊拉克空軍的消失和伊拉克防空軍可憐的回應甚至讓他們的對手感到吃驚。對於可能的原因有相當多的猜測,一些聯軍指揮官推測伊拉克飛行員由於害怕被強大的聯合空軍擊落而拒絕起飛;還有人認為伊拉克空軍和防空軍已經在入侵前的大規模空中打擊下完全癱瘓了。

但是上述理由並非全部事實,許多伊拉克飛行員和軍官准備好了戰斗,盡管對於他們敵人的絕對優勢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們在戰爭開始前幾個月進行了集中訓練。但是,由於來自政權高層的一系列混亂的命令,空軍和防空軍上層的一些不同政見者(或者說「叛徒」)的存在,以及美國有效的信息戰,伊拉克的防空系統未經任何認真的抵抗就崩潰了。

在這個國家正式獨立之前,伊拉克空軍就於 1931 年 4 月 22 日在英國的幫助下成立了,原先的伊拉克皇家空軍在 40 年代是最老資格也是最大的阿拉伯空中力量之一。但是在 1941 年 4 月英國針對拉希德·阿里·蓋拉尼發動的軍事政變進行的干涉行動中,這支空軍的大部分遭到毀滅,並最後解散。

因此,伊拉克空軍在 2003 年的消亡是其歷史上第二次被完全摧毀。下面就是伊拉克空軍最後幾年的故事。

反對政府的空軍

伊拉克空軍衰落的原因既簡單又復雜。簡單,因為薩達姆·海珊統治下的伊拉克的特殊機制不允許空軍在戰爭中進行任何不同尋常的部署。復雜,因為這些機制的基礎是伊拉克前政權自然而復雜的結構。

薩達姆·海珊從掌權之初就一直懷疑伊拉克空軍的忠誠,但是這些懷疑並非毫無來由。伊拉克空軍或多或少的捲入了 1941 年以來伊拉克的每一次政變企圖,僅在 2002 年就有超過 50 人!

有多位伊拉克空軍高級將領捲入了在 1968 年將復興社會黨和薩達姆推上權力頂端的政變中。因此空軍受到了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多個秘密機構的密切監視,任何在空軍內外太受歡迎或被認為不忠的軍官都會遭到殺身之禍。以至於在兩伊戰爭期間空軍的任何主要軍事行動都必須預先得到巴格達獨裁者的授權。這個慣例僅僅在 1986 到 1989 這三年間有所松動,1986 年伊朗的攻勢幾乎打斷了伊拉克軍方的背梁,薩達姆在軍方(特別是空軍)將領的強大壓力下被迫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戰斗。1986 到 1987 年伊拉克空軍進行了徹底的改編和重新訓練,到 1988 年成為了高效率的軍種,對伊朗軍隊和經濟造成了嚴重打擊。事實上正是伊拉克空軍對伊朗石油生產及出口設施和工業基礎發動的大規模進攻迫使伊朗神職人員接受了毫無保證的停火,並最終結束了這場漫長而血腥的戰爭。

㈤ F-14的簡介

F-14戰斗機 美國海軍的戰斗機群中,最受到軍機迷喜愛的機種,莫過於昵稱為 Tomcat (雄貓)的 F-14 雄貓式戰斗機了,此型戰斗機之所以受到軍事迷喜歡的原因。除了是 Tomcat 超酷絕美的造形外,強大的戰鬥力更是另一重點,像是 F-14 雄貓式戰斗機所掛載的不死鳥導彈,更是讓「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戰略名句徹底實現的代表性武器。 現在讓我們回溯到 1970 年底,格魯曼公司出廠的第一架F-14原型機,由計劃試飛員威廉(William Millar)與格魯曼公司首席試飛員羅伯特特(Robert Smythe)進行首次試飛。這次試飛只持續一個簡短的時間,可變翼也維持在全開的狀態。但是第二次試飛時就沒有這么幸運了,這架原型機因為主要液壓系統故障,威廉與羅伯特隨即將拖著黑煙的飛機掉頭朝著跑道飛去。並且使用緊急氣動裝置將主起落架放下,准備進行迫降。結果沒想到就在跑道盡頭不遠處,這架原型機的第二套備用液壓系統也告故障。這兩名飛行員只好彈射逃生,飛機全毀。隨後還有 19 架原型機出廠,其中第 7 架將會成為 F-14B 的原型機。而被送到馬里蘭州的第 10 架原型機,則與威廉同歸於盡。 按照1969 年所簽定的合約,美國海軍向格魯曼公司訂購 429 架 F-14A 量產機。這些量產機是以固定價格成交,也就是說格魯曼公司得自行吸收通貨膨脹等額外成本。但是在 70 年代初期,惡劣的經濟情況導致格魯曼公司每交機一架,它自己也要貼錢進去。到 71 年 3 月時,格魯曼公司已經承受不了這種損失,要求美國海軍重新訂合約。直到 1973 年,格魯曼公司才與美國海軍達成新的合約。從第 135 架量產機開始,採用新的議價方式。而且美國海軍借給格魯曼公司兩億美金讓它周轉,直到再議價成功為止。 但是這項借貸遭致批評,於是在 74 年時,美國國會投票通過不再借貸給格魯曼公司。正當難關橫亘於前,幸好伊朗巴勒維政府也要采購 F-14,於是伊朗銀行便借貸 7,500 萬美金給格魯曼。美國銀行團也聯合貸款 12,500 萬美金給格魯曼周轉。雄貓機的量產計劃才得以繼續。 1972 年秋天,位於穆古海軍基地(NAS Point Mugu)的 VX-4 作戰測試評估中隊(Operational Test and Evaluation Squadron)接收了頭三架 F-14A 戰機。這中隊專門負責戰術的發展,以及教範的建立。同年 6 月,位於邁拉瑪海軍基地的 VF-124 中隊開始換裝 F-14A 戰機。該中隊的主要工作是訓練合格的艦載機中隊飛行員。而頭兩個完成戰備的飛行中隊是 VF-1 以及 VF-2 中隊,全都在邁拉瑪海軍基地。在 74 年中旬,這兩個完成戰備的中隊就被調到企業號(CVN-65 Enterprise)航空母艦上了。 比起老舊的 F-4 鬼怪機,F-14A 的性能算是改進甚多。在高推力的情況下,F-14A 能夠維持在 77 度的高攻角一陣子。而美國海軍限制飛行員只能將戰機飛到 2.25 馬赫,雄貓機在這種高速下能夠作出 6.5g 的動作。它從靜止到 1.8 馬赫的加速耗時 75 秒。在裝載 4 枚不死鳥導彈,兩枚麻雀導彈與兩枚響尾蛇導彈的情況下,F-14A 可以在航空母艦外 280 公里處執行戰斗空巡任務達 90 分鍾,或者是距離航空母艦 470 公里處執勤一小時。在相同掛載下,F-14A可以在遠達航空母艦 317 公里處,執行 1.3 馬赫的攔截任務。

㈥ 伊朗和沙特相比,誰的整體實力更強

沙特確實很有錢,人不多,石油多,和我們這里的水一樣,永遠也用不完,連抽都不用抽,它自個就流出來了,價錢還很貴,所以被人稱工業血液,但現在它不只是工業血液,還是交通命脈,沒有石油,汽車都要爬窩。
但是有錢是一回事,強大是另一回事,就象大富豪搞不過黑社會。沙特雖然有錢,有世界一流的軍事裝備,但是部隊戰斗意志差,訓練水平低,組織指揮亂,協調配合不到位,所以在葉門被胡塞武裝打得丟盔卸甲。
伊朗雖然受到了西方的打壓,但是它的整個工業自成體系,國防工業具有較強的自給能力,而且它還有一定的核積累,逼急了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制出核武器。它的空軍因為制裁難以買到高級別的軍機,但是它的陸海軍還是相當強大的,它還有中程導彈,這在整個中東都是罕見的。
這樣說吧,沙特要打伊朗,需要把現有的實力後面加個零,提高一個數量級。

㈦ F-4戰斗機的服役事件

F-4B/C/D三型戰斗機都參加過越南戰爭,在空戰中F-4戰斗機總共擊落107架米格戰斗機,占被擊落飛機總數的78%以上。被擊落的飛機中包括33架米格-17、8架米格-19、66架米格-21。
F-4B戰斗機主要執行護航和空戰作戰任務,曾在東京灣發生過僚機把長機擊落的惡性誤傷事件。但其很快就被其他兩種型別的飛機取代。
F-4C在空戰中共擊落了42架米格戰斗機,其中米格-17和米格-21各21架。
F-4D於1966年開始參加越南戰爭。在空對空作戰中,1967年6月5日,F-4D在河內近郊首次擊落米格-17,在整個戰爭期間共擊落了44架米格戰斗機,其中有12架米格-17、4架米格-19和28架米格-21。在空對地作戰中參加了攻擊橋梁等重要目標的戰斗。例如,1972年5月12日,第8戰術戰斗機聯隊的16架F-4D戰斗機攻擊了杜梅橋,其中4架飛機每架帶2顆907kg的GBU-8/B電光制導的炸彈,其餘的12架每架帶2顆907kg的激光制導炸彈。
以色列的F-4G「野鼬鼠」參與了貝卡谷地之戰。
但是,F-4在實戰中也暴露了很多缺點。美國飛行員當時採用的戰術是根據自動導引系統的指令實施程序飛行,藉助雷達瞄準
具用空空導彈攻擊敵機。實戰表明,這些戰術是不成功的。因為第二代戰斗機,例如F-4的最大飛行速度雖已達到M2左右,但不能進行超音速持續飛行,而且超音速機動能力較差,空戰主要是在亞音速范圍內進行。另外,當時的「麻雀」空空導彈的作用范圍、作戰效能還都很有限,實戰效果十分不好。由於敵我識別技術尚未完善,存在著錯誤識別的危險,F-4不得不放棄了視距外發射導彈攻擊敵機的能力。所以,F-4的空戰方式與以外的戰斗機相比,不可能有根本性的變化。
越南戰爭實期,美國戰斗機被用來實施對地攻擊。越南用機動性能較好的亞音速戰斗機來對付載彈的F-105飛機很有效。美國隨即建立了戰斗機掩護編隊,用空空導彈迫使米格-17放棄攻擊,但空空導彈的命中概率相當低,經常只有百分之幾。越南空軍在空戰中經常採用一些新戰術,如利用速度較小、飛行高度較低的米格-17作誘餌,而讓裝有導彈的米格-21在較高高度上待機,當擔任掩護飛機攻擊米格-17時,米格-21即發起突然攻擊,這使得美國戰斗機的損失率不斷上升。
越南戰爭和其後的一些局部戰爭中,協同作戰仍然顯示重要作用,戰斗機的空戰絕大多數仍為編隊空戰。各種戰術機種編隊任務的變化,是戰斗機戰術上的新發展。編隊常由伴動隊和突擊隊組成。顯示佯動隊假意圖的有很多戰術方法,如割裂敵機戰斗隊形,引誘敵機進入突擊隊所在區域等等。力圖在敵機下方實施攻擊。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的實戰經驗表明,F-4不能滿足未來空戰的要求。 為了延長F-4的使用期,美國、德國、日本、以色列等國都在對其現役的F-4飛機進行設備更新,以提高作戰能力。這些國家的改型工作包括:
美國
1986年,美國空軍正式與波音公司軍機部簽訂了一項合同,為美國戰術空軍司令部的300多架F-4E和RF-4C研製並安裝先進的數字式機載設備和武器發射系統。此NWDS(Navigation and Weapon Delivery System)改進計劃包括:與環形激光陀螺慣性導航系統相聯的數據匯流排,新的任務計算機,機載設備介面單元,數據傳輸系統和新的座艙控制與顯示系統。NWDS計劃採用了B-1B、F-16和A-6上的一些技術,使F-4E的攻擊精度能達到前線戰斗轟炸機的水平。改裝的第一架F-4E於1987年中期試飛,1989年9月8日交付美國空軍,1990年9月改裝完畢。
德國
1986年,德國國防部開始實施一項所謂的「ICE」(改善戰斗效率)計劃。根據這項計劃,將對正在德國空軍第71和74戰斗機聯隊服役的110架F-4E「鬼怪」II型戰斗機進行設備更新。更新內容包括:用APG-65全數字式多功能雷達替換原來的APQ-120型雷達。這種先進的X波段雷達具有30項空對空及空對地功能,以及掃描跟蹤10個目標的能力,並可以同時顯示其中的8個目標。APG-65雷達子系統包括一個低旁瓣平板陣天線,一台16位存儲器和一台具有電子反干擾措施的雷達數據處理器。另外還將更新雷達控制板及敵我識別系統,安裝一台數字式火控計算機,H-423激光制導導彈發射器,慣性平台,CPU-143/A數字式大氣數據計算機,一台帶有先進應用軟體並具有抗電子干擾及其它干擾能力的MIL-1553數字式數據匯流排。改型後的F-4F最多可攜帶4枚AIM-120空-空導彈。這項改型工作由德航宇公司作為主承包商,APG-65雷達將由德國引進專利在AEG無線電公司生產。1986年12月,該計劃進入了全尺寸發展階段,1991年有2架驗證機已開始試飛,其中一架裝有AN/APG-65雷達,另一架裝有AMRAAM發射系統。此外,德國還計劃把另外40架F-4F進行部分改裝,改裝的主要內容包括:數據匯流排、慣導系統和大氣數據計算機,將來也可能按照ICE的標准進行改裝。據所了解的消息稱,德國空軍現役的F-4「鬼怪」已不足50架。預計將在未來3-5年內徹底從德國空軍退役。
日本
1987年日本開始實施F-4EJ的設備更新計劃,對它現有125架F-4EJ中的100架進行設備更新:安裝AN/APG-66火控雷達,LN-39慣性導航系統,平視顯示器,CP-1075/AYR大氣數據計算機,AN/APX-79A敵我識別系統以及J/APR-4Kai雷達告警系統。改進後將稱為F-4EJKai,這些飛機將可以攜帶AIM-7E/F「麻雀」和AIM-9P/L「響尾蛇」導彈,具有下視/下射能力,還可攜帶2枚ASM-1反艦導彈執行反艦任務。此外,日本還計劃把另外17架F-4EJ改成RF-4EJ戰斗/偵察機,這些飛機和現有的14架RF-4EJ將裝備得克薩斯儀器公司的AN/APQ-172雷達和數字式顯示器,其電子情報吊艙是在湯姆遜-CSF公司的Astac系統的基礎上研製的,Astac系統普裝在法國空軍的「幻影」F1-CR上。改型後的飛機將主要用做近距空中支援,不再執行截擊制空任務。預計全部的改裝工作將在1995年完成。
航空自衛隊於1972年引進RF-4E 14架,還有12架在服役。RF-4E是美國盟國廣泛使用的戰術偵察機,機上原配備有:AN/APQ-99型前視雷達、AN/APD-10型側視雷達、AN/ASN-55型慣性導航裝置、AN/AAS-18A型紅外探測裝置、J/APR-2型雷達警告裝備和機艙偵察照相系統等,該機經過性能升級後,具備圖象處理能力的AN/APQ-172型雷達取代原來的AN/APQ-99型雷達,並以J/APR-5型雷達預警裝置取代原來的J/APR-2型。
RF-4E的機艙內共裝有三種偵察照相機,分別是KS-87B型前方偵察照相機、KA-91B型高高度全方位偵察照相機、KS-127A型遠距離偵察照相機。其中KS-87B型是一種可將鏡頭焦距設在3、6、12、18英寸的偵察照相機,這種相機採用寬為5英寸、全長為500英寸的底片系統,該機集中了自動曝光控制和前置補償,每秒鍾可拍攝6張照片。KS-87系統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偵察相機,KS-87B型可作前方傾斜、垂直側傾方向拍照。KA-91B型是一種鏡頭焦距為91英寸的全方位偵察相機,使用寬為5英寸、長為500英寸的底片,可拍攝出大范圍的廣角照片,適用於中高空偵察照相任務使用。KA-91B型採用模塊化設計以簡化維修,這種相機的最大優點是能作區段掃瞄,可設定不同的橫跨跟蹤掃瞄角度,能左右自由攝影或作60度至93度的拍攝。照相機並且具有內建式滾動穩定裝置以保障底片的質量,為了減少載機運動時所導致照片影象模糊,KA-91B型還使用特殊的傳動鏡頭前置補償裝置。KS-127B型是一種裝置在偵察機機艙內並且特別適用在遠距離傾斜照相任務的偵察相機,可選用照相底片或光電感測器工作。KS-127B型的鏡頭焦距為66英寸,使用寬為5英寸,長為1000英寸的底片,具有主被動穩定、自動對焦和影象穩定等特點。配備KS-127B型相機的偵察機通常在35000英尺執行任務,至少可拍攝到35公里以外的目標區。KF-4EJ是在1993年進行改裝的新型戰術偵察機,機上裝備有包括AN/APQ-172型前視雷達在內的新型雷達、導航設備,該偵察機經過修改後可根據任務需要使用三種偵察夾艙,執行任務時這些夾艙通常掛載於偵察機的機腹中線位置。
第一種夾艙是戰術偵察(TAC)夾艙,內裝3部照相機,分別是KS-153A型低空偵察照相機、KA-95B型高空偵察照相機和D-500型中低空夜間偵察照相機。KS-153A型裝設在夾艙的前段位置,它裝有3個對焦距80厘米的鏡頭,對偵察機前斜方目標進行照像。KA-85B型是一種結構緊湊的全方位照相機,它裝有一個12英寸鏡頭,並使用5英寸底片,可拍攝出最大覆蓋角度190度的大范圍廣角照片。這樣相機最大優點是區段掃瞄,最多能設定6種橫跨跟蹤掃描角度,並採用模塊化設計,具有易於維修的優點。D-500型是一種紅外直線掃瞄器(1RLS),是由AN/AAD-5型1RLS發展而來,可用廣角式窄角模式拍攝地面的紅外連續畫面,並且拍攝時能在-20度至+20度范圍的滾動中作電子自動修正。
第二種是遠距離偵察(LOROP)夾艙,夾艙內裝有KS-146B型照相機,夾艙中段兩側各裝有一個照相觀景窗。KS-146B型照相機裝有一個對焦距高達1650厘米和超長鏡頭,由飛行員控制對目標區進行高空遠距離左右斜向照相。這種照相機具有極高的解析度,偵察機在30000英尺以上高度飛行時,具有對18.5公里至92.6公里范圍內長度為1米目標的識別能力。最新的EDKS-146型照相機已改用CCD感應陣列取代傳統的照相底片,能即時將偵察影像以數字方式傳送到地面接收站,或是以機上的數字式錄音帶作記錄。
第三種是戰術電子偵察(TACER)夾艙,它採用RP222780-G01型電子偵察裝置,能夠大范圍偵測並接收各種電波,經識別後判定其發射位置,同時也能傳送到地面接收站進行處理。在配備了戰術電子夾艙後,RF-4EJ便可執行電子情報匯集任務。
韓國
韓空軍運用新技術對現裝備的F-4、F-5等幾種機型進行現代化改造,為F-4戰斗機安裝了APG-68型機載雷達、夜間低空導航設備、紅外搜索設備,以及先進的武器投射系統等,可攜帶AIM-7麻雀和AIM-9L響尾蛇空空導彈,具有中遠距攻擊能力。
以色列
為延長F-4的使用壽命,增強其執行任務的能力,改善飛行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維護性,以色列空軍制定了「鬼怪」2000的改進計劃。改進的內容主要包括:加強飛機蒙皮和機身、機翼內的油箱,重新布線,裝2套MIL-STD-1553B數據匯流排,更新液壓系統並重新布置,減少機載設備盒的個數,增加自我診斷功能,在進氣道側面增加小邊條,以改進飛機的機動性和穩定性,此外對座艙的舒適性和儀表布置也將進行改進。在該改進計劃中選用的機載設備主要包括:諾登UTC多模態高解析度雷達廣角平顯,集成化通訊和通訊/導航系統,改進的電子對抗系統和自衛干擾系統。機載設備的改裝工作由艾爾伯特公司統一負責,中央數據處理器由以色列F-16C/D上裝備的ACE-3改進而來。1987年8月11日,「鬼怪」2000原型機首飛,1989年4月9日改進後的飛機正式交付以色列空軍,1991年2月5日首次投入使用。到1991年年中,已有20多架飛機完成了改裝,並保持每月2架的改裝速度。此外,以色列還於1986年提出了「超級鬼怪」的F-4改裝方案,主要是用普惠公司的PW1120發動機取代原來的J79發動機,並對飛機的結構和機載電子設備進行改進。1986年7月30日,換發後的「超級鬼怪」開始試飛,試飛結果表明飛機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在1987年的巴黎航展上,以色列展出了他們改裝的F-4戰斗機,並表示可以為全世界的F-4用戶提供改裝服務。 埃及
作為」和平法老「計劃的一部分,埃及空軍於1979年從美國空軍購買了35架二手的F-4E,以及配套的響尾蛇、麻雀和翼虎導彈,共耗資5.94億美元。 1988年追加購買了7架 。 到九十年代末期,為了彌補損耗又追加購買了3架鬼怪式。
德國
F-4G和F16C 德國上空,德國空軍於1969年訂購了一批偵察型的RF-4E,首架飛機於1971年1月交付,共接收了88架。 1982年,這些無武裝的RF-4E經過改裝後具備了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並於1994年退役 。根據1973年的」和平萊茵河「計劃,德國空軍購買了一批輕量和簡化的F-4F,並於1980年代中期進行了升級。 其中24架F-4F由駐霍勒曼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第49戰術戰斗機聯隊維護,用於訓練德國空軍的鬼怪式飛機空勤人員直至2002年。 1975年,德國從美國獲得了10架F-4E用於人員訓練。 到1990年代末,這些F-4E退役並為F-4F代替。 德國於1983年啟動了ICE計劃(ICE是Improved Combat Efficiency(提升戰斗效率)的首字母縮寫)。 到1992年共對110架F-4F進行了升級。 這些飛機預期將服役至2012年。
希臘希臘空軍的F-4E-PI2000,1971年,希臘空軍訂購了一批全新的F-4E,並於1974年開始交付使用。 1990年代初,希臘從德國和美國航空國民警衛隊獲得了一批二手的RF-4E和-4E 。
伊朗1974年伊朗空軍的F-4D,在1960到1970年代,和美國關系良好的伊朗共購買了數百架F-4D、F-4E和RF-4E。 到1980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前夕,伊朗空軍共裝備有29架F-4D,162架F-4E,17(也可能是19)架RF-4E。 在1980年代的兩伊戰爭期間,伊朗空軍的F-4大批參戰,除了奪取制空權之外,還執行對地攻擊和偵察任務。 雖然伊朗在伊斯蘭革命後與美國交惡,無法從美國購買F-4的零配件,但是通過本國航空工業提供的翻修和零配件生產,伊朗的部分F-4依舊在正常服役 。 因此對伊朗擁有的F-4數目沒有準確的數字,從12架到50架不等。
以色列以色列F-4E,以色列空軍是鬼怪式戰斗機最大的外國用戶,他們不僅裝備了全新和二手的鬼怪式,還部署了幾種鬼怪式的偵察衍生型號。
日本日本航空自衛隊的RF-4E,日本 F-4EJ改自1968年至1981年間, 日本航空自衛隊共購買了140架F-4EJ,這批戰機原先是希望直接授權生產F-4E,但是在1967年國會中日本在野黨對防衛廳的質詢下因此日本的F-4E以「避免對周邊國家造成威脅」的理由取消了DCU-9/A核武操作裝置、AN/ASQ-91武器投放系統、AN/ARW-77空對地飛彈控制器、 空中加油等能力。最初10架於美國原廠製造, 三菱重工按許可證於1971年至1981年生產了130架F-4EJ,除此外在1974年進口14架RF-4E偵察機,空中自衛隊最終采購了154架F- 4系列。
韓國韓國 F-4D(1979年),1968年的」和平旁觀者「計劃韓國空軍向美國要求購買18架F-4D,在1969年8月南韓空軍接收第一批4架F-4D,隨後南韓要求第二批18架F-4D,美國答應後要求南韓將F-5A/B軍援南越,美國則將駐韓美軍的F-4D轉移給南韓空軍,隨後南韓依序接收美軍的二手F-4D,到1988年4月時接收了92架。
西班牙藉由1971年的」和平阿爾法「計劃,西班牙從美國空軍獲得了一批二手的F-4C。 西班牙空軍把F-4C定名為C.12,該機於1989年退役。 在同一時期,西班牙空軍還從美國空軍獲得了一批二手的RF-4C,定名為CR.12。 在1995到1996年期間,這些飛機進行了電子設備升級,並於2002年退役。
土耳其土耳其F-4E 終結者2020版,土耳其空軍於1974年獲得了40架F-4E,隨後在1977-78年實施的的和平鑽石III計劃中又獲得了32架F-4E和8架RF-4E。 1987實施的「和平鑽石IV」計劃中,土耳其空軍獲得了40架美國空軍的二手F-4,1991年又從美國航空國民警衛隊獲得了40架二手F-4 。1992到1994期間,土耳其從德國獲得了32架RF-4E 。 1995年,以色列航空工業集團對54架土耳其的F-4E進行了升級,升級的內容類似於以色列的戰錘2000計劃。 升級之後的鬼怪式被稱為F-4E終結者2020。2012年 6月22日 ,一架土耳其F-4戰機在土耳其敘利亞邊境被敘利亞防空部隊擊落 。
民用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在一次撞擊中把一架F-4機體安裝在一個火箭發動機驅動的滑橇上,用來進行撞擊試驗,用以評估飛機撞擊增強型混凝土建築(如核電站 )時的損壞情況。
F-4與中國1965年 4月9日 ,屬於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突擊者號航空母艦( CV-61 )VF-96中隊的4架F-4B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第8師24團的四架殲-5戰斗機在中國海南 陵水上空發生空戰,解放軍宣布美軍F-4B在空戰中發射空對空導彈將另一架F-4B擊落[103] 。 美軍宣布擊落一架MiG-17戰斗機,損失一架F-4B。 損失的F-4B飛行員是特倫斯·M·墨菲中尉和羅納德·J·弗根,飛機序列號602/NG,建造序號151403,該機可能是被解放軍殲-5戰斗機擊落或己方誤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宣稱於1967年 4月24日在中國廣西 防城港市防城區垌中鎮板興村上空擊落F-4B兩架,其中一架為空軍高炮第10師第30團的高射炮擊落,另一架為中國空軍第26師78團飛行員宋義民駕駛殲-5型戰斗機擊落 。
1990年10月某日,台空軍兩架「始安機」由桃園基地起飛,目標是刺探釣魚島及其周邊海區。很快,被日本航空自衛隊設在沖繩的雷達站發現,於是數架F-4EJ戰機迅速從嘉手納基地升空攔截。台軍作戰管制雷達直到F-4EJ機群爬升到1萬英尺上空時才發現,等到呼叫「始安機」注意時,雙方就已經遭遇了 。

㈧ 軍事專家現在也知道的問題!專家支持看看!!拜託了各位 謝謝

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伊朗的「閃電」充其量也就勉強達到中國「梟龍」的水平。 伊朗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曾經從美國引進了180架F-5E/F「虎」式戰機,現在拼湊起來還有40-50架能用。伊朗空軍在30年使用和維護中,基本掌握了F-5E/F的維修保養技術,在此基礎上進行一些改進,應該有這樣的實力。 F-5E戰機重達11噸,最大時速可達1700千米/小時,最遠航程約為1400千米,可攜帶約3噸導彈和炸彈。伊朗方面沿用了F-5E戰機的主要機身結構,但也進行了部分改造以裝備兩台俄制RD-33發動機。此外,機尾進行了重新設計改造,將F-5E/F的單垂尾改為「閃電」的雙垂尾,並改良了戰機的電子系統。 採用俄制「標槍」機載雷達系統和座艙綜合顯示系統以適應現代空戰需要。「閃電」的性能近乎於國際第二代與第三代戰機水平之間,伊朗試圖以此來提高軍機國產化程度。 而殲10是國際公認的第三代戰機,甚至在某些性能上達到三代半的水平。盡管是單發動機,但是殲10無論是在速度、航程、載彈量、雷達電子水平、可維護性等方面,幾乎全面超越「閃電」。所以,如果殲10與閃電作戰,閃電在理論上,基本沒有取勝的機會。 「梟龍」的大小與「閃電更接近,發動機也都是俄羅斯的RD-33(米格-29也使用),所以在戰鬥力上兩者差不多,但是「梟龍」的氣動機構以及電子水平要優於「閃電」,二者取勝的關鍵在於機載導彈上,「梟龍」可以帶國產」霹靂「系列導彈,尤其是」霹靂-12中遠程導彈,可先下手為強。而「閃電」至今沒有見到發設可制導武器的報道,對地攻擊基本上採用無制導的火箭和炸彈來進行。不排除將來「閃電」可以掛載俄羅斯或者其他國家空空導彈的可能性,但是要達到「梟龍」的機載武器水平,伊朗還得奮斗幾 年。 伊朗很清楚「閃電」的水平,所以在看到10號的簡介後,立即表示要購買,而且獅子大張口,開口就要120架。中國目前還顧不上伊朗,因為台海緊張,巴基斯坦那邊40架又催著要,忙不過來,伊朗還得等等。

㈨ 伊朗的「閃電」和「雷電」到底有多強

據專家介紹,「閃電」噴氣式戰斗機是伊朗在自己大量裝備的美製F-5E/F「虎」式戰機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伊朗空軍曾經從美國引進了180架F-5E/F「虎」式戰機。由於兩伊朗戰爭巨大的消耗和美國的封鎖,目前還有60架可以使用。伊朗空軍的F-5E/F「虎」式戰斗機曾經在兩伊戰爭中有優異表現。因其良好的維護性和可靠性以及高出勤率而得到了伊朗空軍的高度評價。早在1997年4月,伊朗三軍總參謀長阿拉斯泰赫准將便宣布:伊朗已經成功自行研製出一款名叫「閃電」的新型戰機,其原型機已經建造完畢並接受了測試。據西方媒體報道稱,同年年底,伊朗就已經啟動了「閃電」戰機的生產流水線,並准備對其進行新一步的改進。2000年,4架「閃電」戰機通過了伊朗空軍設置的各項測試,與此同時,伊朗空軍宣布將以每年10架的生產速度在未來3年進行新式戰機換裝。

據報道,在F-5E/F「虎」式戰機的基礎上,伊朗科技人員對F-5進行了大量改進。經過改進後的伊朗「閃電」噴氣式戰斗機比F-5E/F大10%-15%,並改裝了由俄羅斯提供技術支援、伊朗自主生產的發動機和航電技術,從而在性能上大幅超越其原形F-5E/F,可以執行戰斗轟炸、近距離支援、戰場遮斷任務。同時也具備相當優秀的空戰能力,可以制空和截擊敵戰斗機和巡航導彈。今後「閃電」戰斗機將取代目前在伊朗軍隊中服役的美製F-5E/F「虎」式戰機和俄制米格-21,成為伊朗空軍主力機型。
除了「閃電」之外,伊朗軍方還宣布,去年部署的「雷電」戰機將開始批量生產並投入現役空軍部隊。對「雷電」來說,它更接近於一種戰斗轟炸機。「它是速度的精靈,任何地面目標都無法擺脫它的攻擊。」這是伊朗國家電視台在2006年9月6日播放「雷電」戰斗機參加「佐爾法格哈的打擊」演習時的解說詞,在伊朗官方精心剪裁的畫面中,「雷電」戰機與一架F-5E戰機結伴掠過戰區上空,當鏡頭轉向其飛行座艙時,觀眾可以發現裡面布置了精密的液晶顯示器,飛行員通過觀察游標變動就能掌握飛機的運行狀態。伊朗飛行員隨即發射了兩枚2.75英寸火箭彈和一枚無法識別的空對地導彈,頓時一個地面預定目標變成一片火海……

實際上,伊朗早在1973年便開始構建獨立自主的飛機製造工業,以防在建立自主軍用航空工業進程中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後,伊朗處於美蘇聯合封鎖的險惡境地,特別是美國撤走專家並斷絕對伊朗戰機的維護後,許多西方觀察家都認為伊朗空軍完了,但伊朗航空工程師和專家們經過努力,基本保障了大部分戰機的戰斗出勤。最顯著的證明是美國情報單位總搞不清伊朗使用F-14戰機的情況:CIA曾估計伊朗空軍經過兩伊戰爭消耗,現有可供使用的不足10架,但在今年2月11日德黑蘭閱兵式上卻至少有25架F-14戰斗機以密集編隊方式亮相。

目前伊朗的軍機科研及生產單位,從業人員多達1.5萬人,規模在中東地區僅次於以色列。它們不僅能部分生產或改進機載雷達、空空導彈和航電系統,還能從事某些軍用飛機開發,外界已知的伊朗自研軍機項目還包括雲雀(Dorna)中高級教練機、伊朗-140(IRAN-140)軍用運輸機、曙光(Shafagh)教練攻擊機等。

㈩ 伊朗的戰斗機

新聞發言編輯本段回目錄
伊朗閃電戰斗機與伊朗空軍的F-5一起飛行
伊朗閃電戰斗機與伊朗空軍的F-5一起飛行,可以說除了垂尾,其他部分都沒有本質的改變。

ChinaMil.com

「它是速度的精靈,任何地面目標都無法擺脫它的攻擊。」這是伊朗國家電視台在9月6日播放「閃電」戰斗機參加「佐爾法格哈的打擊」演習時的解說詞,在伊朗官方精心剪裁的畫面中,「閃電」戰機與一架F-5E戰機結伴掠過戰區上空,當鏡頭轉向其飛行座艙時,觀眾可以發現裡面布置了精密的液晶顯示器,飛行員通過觀察游標變動就能掌握飛機的運行狀態。伊朗飛行員隨即發射了兩枚2.75英寸火箭彈和一枚無法識別的空對地導彈,頓時一個地面預定目標變成一片火海…… 紅色戰略 ChinaMil.com

伊朗軍事演習發言人賈瓦德?穆罕馬丁准將稱:「『閃電』戰斗機完全由伊朗生產,它與(美國)F-5戰斗機性能相當。」但另一位比他軍階更高的將軍、空軍司令卡里姆?哈瓦米則向媒體表示,「閃電」是一種戰斗轟炸機,用途與美國F/A-18戰斗攻擊機相似,而且功能「更加強大」,「伊朗空軍在過去一年裡對該型機進行多次試飛,目前它已在軍中服役。」 中國軍事報道 ChinaMil.com
製造前言編輯本段回目錄
伊朗閃電戰斗機
據長期關注伊朗軍機工業的英國航空專家湯姆?庫柏介紹,「閃電」戰斗機的研製工作早在12年前就開始了,其設計融合了東西方技術,安裝有新型遠程火控雷達,能以兩倍音速飛行,是一種對地攻擊兼可執行制空任務的多用途戰斗機。他指出,該機是由美國F-5「虎」式戰斗機衍生而來,體積比F-5大出10%-15%,改用兩台發動機結構,原來的單垂尾也變成酷似F/A-18的斜向雙垂尾,這恐怕是一些媒體誤認為「閃電」戰斗機與F/A-18相似的重要原因。

中國軍事報道 ChinaMil.com

位於弗吉尼亞的美國全球安全研究所負責人約翰?派克指出,F-5是美國上世紀50年代為幫助盟國抗衡蘇制米格-21戰機而研製的出口型戰斗機,本身就具有結構簡單、技術易於掌握的特點,再加上伊朗空軍長達35年的F-5戰機使用史、至今仍保有多達60架F-5戰機的有利條件,伊朗搞出某種F-5的變型機並不是太困難。約翰?派克認為,「閃電」的性能最有可能近乎於國際第二代與第三代戰機水平之間,即相當於F/A-18A早期型戰機的水平,伊朗正試圖以此來提高軍機國產化程度,避免戰時受制於人。 中國軍事報道 ChinaMil.com
半遮半掩編輯本段回目錄
伊朗閃電戰斗機
伊朗人早在1973年便開始構建獨立自主的飛機製造工業,以防在建立自主軍用航空工業進程中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後,伊朗處於美蘇聯合封鎖的險惡境地,特別是美國撤走專家並斷絕對伊朗戰機的維護後,許多西方觀察家都認為伊朗空軍完了,但伊朗航空工程師和專家們經過努力,基本保障了大部分戰機的戰斗出勤。最顯著的證明是美國情報單位總搞不清伊朗使用F-14戰機的情況:CIA曾估計伊朗空軍經過兩伊戰爭消耗,現有可供使用的不足10架,但在今年2月11日德黑蘭閱兵式上卻至少有25架F-14戰斗機以密集編隊方式亮相。 ChinaMil.com

Saeqeh的邊條與進氣口形狀有所變化,理論上能夠改善大迎角機動性能

ChinaMil.com

伊朗的軍機科研及生產單位,從業人員多達1.5萬人,規模在中東地區僅次於以色列。它們不僅能部分生產或改進機載雷達、對空導彈和航電系統,還能從事某些軍用飛機開發,外界已知的伊朗自研軍機項目還包括雲雀(Dorna)中高級教練機、伊朗-140(IRAN-140)軍用運輸機、曙光(Shafagh)教練攻擊機等。 紅色戰略 ChinaMil.com

美國一些航空專家認為,伊朗軍用航空工業的弊端也是明顯的。「閃電」戰斗機總體上相當於F-5戰斗機的升級版,但伊朗卻花費了12年研製時間,可見其技術底子還非常薄弱。由於長期遭受技術封鎖,伊朗航空工業難以獲得新鮮的航空設計思路,許多披露的新機設計風格仍局限在模仿已有美式戰機的程度上。 中國軍事報道 ChinaMil.com

伊朗閃電戰斗機
作為現代軍工業的「巔峰領域」,製造軍機對許多國家而言只能是一種夢想。由於軍機製造業高資金投入、高技術風險和漫長研製周期等因素,大多數國家採取「造不如買」的戰略決策,即使有的國家造出軍機,也因性能不如市場上銷售的大國產品而不得不草草收場,印度發展LCA戰斗機失敗就是例證。

中國軍事報道 ChinaMil.com

2007年8月,據伊朗媒體報道,8月5日在伊朗中部省份伊斯法罕,伊朗生產的新型殲擊機"阿扎拉赫什"(閃電)成功進行了飛行試驗。伊朗國防部長及伊朗最高軍事指揮部門的代表出席了試飛儀式。近期伊朗生產的新型殲擊機還將在伊朗武裝力量的軍事演習中進行試驗。有關伊朗新型殲擊機的技術和戰術性能沒有透露。"阿扎拉赫什"(閃電)是伊朗專家研製的第二種殲擊機。2006年9月在伊朗舉行的大規模全軍演習中,伊朗研製的第一種殲擊機"薩埃蓋"(雷擊)順利進行了試驗。伊朗軍方當時宣稱,"薩埃蓋"殲擊機類似美國的F-18,但是其一些技術參數超過F-18。 中國軍事報道 ChinaMil.com
抑制美國編輯本段回目錄
伊朗閃電戰斗機
伊朗已經公開的伊朗自行研製戰斗機計劃有兩個,一個是批量生產的「閃電」式戰斗機,另一個是伊朗空軍最重要的國產戰斗機項目「曙光」。2007年8月5日,伊朗軍方正式宣布伊朗第一種國產「閃電」噴氣式戰斗機開始大批量生產並裝備空軍。「閃電」噴氣式戰斗機是伊朗在自己大量裝備的美製F-5E/F「虎」式戰機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伊朗空軍曾經從美國引進了180架F-5E/F「虎」式戰機。由於兩伊朗戰爭巨大的消耗和美國的封鎖。目前還有1/3即60架可以使用。伊朗空軍的F-5E/F「虎」式戰斗機曾經在兩伊戰爭中有優異表現。因其良好的維護性和可靠性以及高出勤率而得到了伊朗空軍的高度評價。而且,伊朗空軍對F-5E/F「虎」式戰斗機有長達30年的使用和維護經驗。經過伊朗軍事科研人員的頑強努力,伊朗目前已完全經具備了自行徹底大修F-5「虎」式戰機的能力。 中國軍事報道 ChinaMil.com

同時伊朗軍事科研人員已經成功的用本國技術對F-5「虎」式戰機進行了技術升級。可以說伊朗對F-5「虎」式戰機已經完全吃透了技術。在此基礎上,伊朗科技人員對F-5進行了大量改進,主要是換裝雙垂尾,將原來F-5E/F的梯形主翼變成切尖三角翼並採用了類似F-18的大邊條設計,同時更換了更大的矩形進氣道,其發動機尾噴口也比原型F-5E/F。這都說明「閃電」戰斗機換裝了新型發動機。經過改進後的伊朗「閃電」噴氣式戰斗機在性能上大副超越其原形F-5E/F,可以執行戰斗轟炸、近距離支援、戰場遮斷任務。同時也具備相當優秀的空戰能力,可以制空和截擊敵戰斗機和巡航導彈。今後「閃電」戰斗機將取代目前在伊朗軍隊中服役的美製F-5E/F「虎」式戰機和俄制米格-21以及中國制殲-7戰機,成為伊朗空軍主力機型。

紅色戰略 ChinaMil.com

「閃電」噴氣式戰斗機的研製成功標志著伊朗的航空工業跨出了重要一步。但客觀講「閃電」仍屬於改進型,伊朗真正的國產主力精銳戰斗機正在研製中,這就是「曙光」單發輕型噴氣式戰斗轟炸機。

「精確制導炸彈」
一旦美國開始打擊伊朗,那就決不可能是簡單的只摧毀伊朗核設施而已,伊朗所有設施尤其是伊朗空軍將成為美國首要打擊目標。當年的阿富汗戰爭剛剛爆發,面對只有不到20架破爛的米格-21的塔利班空軍,美國尚且首先進行集中打擊,何況伊朗空軍。因此伊朗空軍必須首先解決自身如何在美軍的打擊下生存下來,然後再進行防禦作戰。在這方面前南聯盟可以是很好的借鑒。在美軍等西方軍隊猛烈的打擊下前南聯盟依然有效的保護了自己。領土復員面積比前南聯盟大得多的伊朗可以做得更好。畢竟只有先有效保護了自己,才有可能更有效的消滅敵人。 ChinaMil.com
從即將逝去的「雄貓」到即將誕生的「曙光」,頑強不屈的伊朗空軍走過了近30年漫長艱辛的歷程。透過那些翱翔在古老的波斯高原上空的伊朗空軍戰鷹,我們看到的是伊朗伊朗這個千年古國和波斯這個古老民族向世界所展示的不屈的精神和依靠自身努力建立強大國防的恆久之心,作為愛好獨立自由的伊朗民族歷史上從來沒有被外來勢力徹底征服、摧毀過,而今天更不例外而這。伊朗空軍將讓那些以美國為首的入侵者明白,伊朗的天空是屬於伊朗人自己的,決不是他人可以染指!而這正是伊朗帶給世界尤其是中東其他國家最好的啟示!
紅色戰略 ChinaMil.com

閱讀全文

與伊朗軍機多少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文和越南語哪個難 瀏覽:633
去印度旅遊怎麼坐飛機 瀏覽:576
義大利法國德國哪個有錢 瀏覽:270
中國哪個軍區戰力最強 瀏覽:648
印度衛星多少頻率 瀏覽:86
英國公司怎麼轉讓股票 瀏覽:476
印度麥麗素哪裡買 瀏覽:611
伊朗跟以色列哪個國力比較強 瀏覽:661
印尼打工華人怎麼防疫 瀏覽:87
越南最好的魚露哪裡買 瀏覽:693
伊朗30萬噸油到中國多少錢 瀏覽:478
45碼的英國碼是多少 瀏覽:874
義大利牛排配的炒麵怎麼做 瀏覽:769
英國議會多少席位如何分配 瀏覽:337
伊朗戰爭發生在哪個年代 瀏覽:927
印尼號打中國電話多少錢 瀏覽:883
伊朗最忌諱什麼 瀏覽:240
中國的高端機晶元還能支持多久 瀏覽:873
印尼血紅龍苗用什麼燈 瀏覽:942
伊朗什麼洲的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