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歐美明星發微博用的是什麼軟體
國外沒有「微博」這個軟體,外國明星一般都是用「Twitter」或者「Facebook(現已更名為Meta)」。
Twitter是提供當下全球實時事件和熱議話題討論的平台。在Twitter,從突發事件、娛樂訊息、體育消息、政治新聞,到日常資訊,實時評論對話全方位地展示了故事的每一面。在這里,你可以加入開放的實時對話,或觀看活動直播。
Twitter是一個可讓你播報短消息給你的「followers(關注人)」的一個在線服務,它也同樣可允許你指定哪個你想跟隨的Twitter用戶,這樣你可以在一個頁面上就能讀取他們發布的信息。
Meta平台成為一個全新的、功能更多元的互聯網社交媒體形式,部分媒體將這一模式翻譯為「元宇宙」(Metaverse),即藉助VR和AR技術及設備,吸引用戶在這個3D的虛擬世界中,建立一種類似於現實生活一樣可以進行人際互動,能滿足工作、交流和娛樂的空間。
美東時間2021年10月28日(周四)。在名為Facebook Connect的年度大會上,Facebook宣布,公司名將更改為「Meta」,這是元宇宙MetaVerse的前綴,意思是包涵萬物無所不聯。
Ⅱ 推特只能在外國應用嗎
國內也有很多人使用的。
Ⅲ 伊朗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和美國交惡
主要原因是伊斯蘭革命的勝利。
起因事件:
1、伊斯蘭革命:
1951年,穆罕默德·摩薩台成為伊朗民選首相,把被美國與英國佔有的石油資源,實現了國有化,歸伊朗人們所有。
英美豈能白白讓自己利益受損,於是,英國軍情六處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共同策動了一場『阿賈克斯行動』,成功在1953年推翻時任總統摩薩台,讓巴列維國王重新上台。
巴列維上台後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國藍圖來進行改革,同時打壓國內宗教勢力,還簽下了美國軍事人員在伊朗的治外法權。
那時的德黑蘭儼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婦女著裝西化,可口可樂大廣告牌隨處佇立。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極度不滿。
伊朗開始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政府出動軍警鎮壓,在德黑蘭,有數萬示威者被打死,
1979年,宗教領袖發動伊斯蘭革命,全國各地大規模示威和罷工,交通中斷,伊朗軍方宣布中立,巴列維被迫流亡,巴列維王朝覆亡。
2、美伊斷交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同年10月,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的消息被傳回國內,憤怒的德黑蘭穆斯林群眾沖入了美國大使館,扣留了使館人員,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
這場人質危機始於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續到1981年的1月20日,長達444天。
電影《逃離德黑蘭》講述的就是這一伊朗人質危機事件。
(3)伊朗為什麼可以用推特擴展閱讀:
美國制裁對伊朗的制裁:
路透社稱,為遏制伊朗導彈與核計劃並削弱伊朗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協議,8月重啟對伊非能源領域制裁,現在又宣布新制裁,試圖用一系列「組合拳」令伊朗最終屈服。
美國財政部發布通告稱,從5日起對涉及伊朗金融、航運、航空、能源等領域超過700個個人、實體、飛機和船隻實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銀行及其境內外分支機構、伊朗國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飛機和伊朗原子能機構。
此次制裁重點瞄準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蘊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中僅次於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產油國。按特朗普所說,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葉門、敘利亞等國,並迫使伊朗同意就核問題重新談判。
此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5日宣布,美國將暫時允許8個國家或地區在美對伊朗制裁後繼續購買伊朗石油。這些國家或地區包括:中國、印度、義大利、希臘、日本、韓國、土耳其和中國台灣地區。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後不會延長。
另據報道,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對伊朗新制裁時,模仿美劇《權力的游戲》「凜冬將至」橋段,在「推特」上發布一張海報圖。圖中他從層層迷霧中走來,配以「制裁將至,11月5日」字樣。
對此,《權力的游戲》製作方美國HBO電視網迅速聲明「不希望商標被用於政治用途」。接下來,美國網友輪番斗圖,以相同底圖繪制「訴訟書將至」「米勒將至」(註:米勒是負責調查特朗普團隊「通俄門」的特別檢察官),甚至「牢獄將至」。
Ⅳ 百度被黑事件[好回答給800分]
針對此次襲擊時間,各方對幕後黑手進行了多方猜想。業內人士表示,網路這次被襲擊的手法,與推特(twitter,微博客網站的代表)在去年12月遭遇的攻擊非常類似。此前推特被黑,也疑為伊朗的「Cyber Army(網軍)」所為。有媒體采訪在華伊朗人認為,黑客事件可能就是伊朗網軍所為,他們反對的就是去年6月伊朗大選後,部分中國網民用推特支持反對派。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不能因為網頁出現了「伊朗網軍」字樣,就認定幕後黑手在伊朗。不排除有人利用栽贓伊朗的方式,來破壞中國和伊朗的關系,達到分化伊朗外交的目的,從而在核問題上取得主動權。而「伊朗網軍」的背景身份目前也不明朗,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判斷要慎重,目前還找不出伊朗攻擊中國網路的動機。伊朗官方更是撇清了自己,與「伊朗網軍」沒有任何關系。
Ⅳ 伊朗為什麼會爆發抗議
首先是抗議食品價格上漲;
其次年輕人找不到工作
Ⅵ 各國對抗時領導人總喜歡放狠話,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狠話
要說放狠話,除了一些傳統一點的國家領導人不會去隨意發表看法以外,西方的民主國家領導人幾乎個個都是放狠話界的扛把子,比如伊朗首領哈梅內伊就揚言不害怕美國武裝軍隊,半島某領導人也是擁有了核武器之後公然叫板美帝。雖然是放狠話,但是大家都還是相對克制的,並沒有因為言語上的對立影響世界和平。
大家都清楚,美國和伊朗並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對手,但是作為政教合一的國家,首領哈梅內伊在氣勢上怎麼可能認輸於特朗普,二人針鋒相對,特朗普用實際的經濟制裁封鎖伊朗,而哈梅內伊直言不懼美國軍事壓力,一度嘴炮美國開戰。而人家此舉正是料定美國不會對他動手,這樣製造聲勢創造話題,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來保護自己,不失為一種合情合理的方法。
Ⅶ 2009年美國的人權紀錄的關於侵犯他國人權
美國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在國際上推行霸權主義,粗暴侵犯他國主權,肆意踐踏他國人權。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軍火銷售國,加劇世界各地不穩定。美國的軍費世界第一。據報道,美國軍費在2008年又增加了10%,達到6070億美元,佔世界軍費的42%。(注127)據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2008年全球武器銷量創下4年來新低的時候,美國對外軍售總額卻從上一年的254億美元猛增到378億美元,增長了約50%,占當年全球軍售總量的68.4%。(注128)2010年伊始,美國政府不顧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強烈抗議,宣布對台灣出售總價值近64億美元的軍售計劃,嚴重損害中國國家安全利益,引起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 美國在世界各地設立軍事基地,侵犯當地人民人權的事件屢見不鮮。目前,美國在世界上有900處軍事基地,基地中有超過19萬名士兵和11.5萬名相關工作人員。這些基地給當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和環境污染,炸彈爆炸產生的有毒物質給當地兒童造成巨大的傷害。據報道,在蘇比克和克拉克美軍基地,已經有約3000件美軍士兵強奸當地婦女的案件被提交,但是都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注142)
美國對古巴進行長達近50年的經濟、商業和金融封鎖,給古巴帶來了超過93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2009年10月28日,第64屆聯大以187票支持,3票反對、2票棄權的壓倒性多數第18次通過《必須終止美利堅合眾國對古巴的經濟、商業和金融封鎖》決議,要求美國立即結束對古巴的封鎖。(注143)
美國打著「互聯網自由」的旗號,推行霸權主義。美國壟斷著世界互聯網的戰略資源。互聯網自誕生之日起就由美國牢牢掌控,目前全球互聯網根伺服器有13台,其中唯一的主根伺服器在美國,其餘12台輔根伺服器中有9台在美國。所有根伺服器均由美國政府授權的ICANN(國際互聯網名稱和編號分配公司)統一管理,負責全球互聯網根域名伺服器、域名體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世界各國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都曾要求打破美國對互聯網根伺服器的壟斷,分享互聯網的管理權,但是均遭美國拒絕。美國利用其對互聯網資源的壟斷地位,通過各種形式干涉別國內政。美國建有專門的黑客部隊,並在全球范圍內招募黑客精英為其服務。2009年夏天,伊朗發生總統選舉騷亂,選舉失利的伊朗改革派陣營及其支持者利用「推特」等網路工具發布大量信息。美國國務院要求「推特」運營商推遲系統升級計劃,以幫助反對派製造輿論聲勢。當年5月,某網路公司也曾按照美國政府的授意,切斷了古巴等五國的MSN即時通訊服務埠。
美國建立名為「梯隊」的竊聽系統,對全球進行竊聽。歐洲議會的報告書指出,「梯隊」系統作為一個由美國操縱的情報收集分析網路,能夠在全球范圍內攔截以公眾電話交換網路、衛星及微波通訊所傳送的電話、傳真、電子郵件和其他數字資訊,並監控其中的內容。歐洲議會曾點名批評美國利用「梯隊」系統從事犯罪活動,如侵犯一般平民的隱私權或國家性質的商業間諜活動,其中最有名的是沙烏地阿拉伯60億美元客機案。(注144)英國王妃黛安娜生前提倡全球反地雷運動,與美國的政策相抵觸,她的電話因此被監聽了。《華盛頓郵報》報道說,美國政府的這種間諜行動不禁讓人想起了當年越戰期間美國政府對國內反戰派人士進行監視竊聽的行為。 美國於32年前簽署《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於29年前簽署《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但迄今均未批准。美國還沒有批准《殘疾人權利公約》。2007年9月13日,第61屆聯大表決通過的《土著人民權利宣言》,是迄今聯合國通過的保護土著人民權利的最權威和全面的文件,美國依然拒絕承認該宣言。
以上事實說明,美國不僅國內人權紀錄十分糟糕,而且是世界許多人權災難的主要根源。長期以來,美國將自己凌駕於其他國家之上,充當「世界人權警察」,無視自身存在的嚴重的人權問題,年復一年地發表《國別人權報告》對別國進行指責,將人權作為干涉別國內政、醜化別國形象和謀取自己戰略利益的政治工具,充分暴露了美國在人權問題上的雙重標准,理所當然地遭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特別是在全世界人民正遭受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的嚴重人權災難的時候,美國政府仍不正視自身存在的嚴重人權問題,而熱衷於譴責別國,這是十分令人遺憾的。我們奉勸美國政府汲取歷史教訓,擺正自己的位置,著力改善自身人權狀況,改正在人權領域的所作所為。
(注127)美聯社,2009年6月9日。
(注128)路透社,2009年9月6日。
(注130)《費城問訊報》,2009年6月9日。
(注131)《華盛頓郵報》,2009年4月7日。
(注132)《華盛頓郵報》,2009年3月3日。
(注133)《華盛頓郵報》,2009年8月22日。
(注135)《紐約時報》,2009年4月20日。
(注136)法新社倫敦,2009年3月7日電。
(注137)英國《衛報》網站,2010年1月18日。
(注138)法新社索馬里哈爾格薩,2009年12月21日電。
(注139)《紐約時報》,2009年6月3日。
(注140)美國國際新聞社紐約2009年2月25日電。
(注143)Overwhelming International Rejection of US Blockade of Cuba at UN,
(注144)維基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