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武器禁令什麼時候解除

伊朗武器禁令什麼時候解除

發布時間:2022-09-21 22:56:14

① 伊核協議六國是哪六國

2005年8月,伊朗強硬派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上台後不久,就在聯合國演講強調,伊朗有權研發核能。

2006年2月,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伊朗核問題報告之後,宣布恢復鈾濃縮活動。

2006年6月,中美俄英法這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與伊朗的重要貿易夥伴德國開始就解決伊朗核問題展開磋商,並從此形成機制。

2006年-2010年,2006年12月,安理會通過要求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的第一份決議,之後四年間,安理會一共通過六份決議,並逐漸加大針對伊朗的制裁壓力。

2009年9月,在艾哈邁迪內賈德贏得連任後不久,美國總統奧巴馬聲稱,伊朗擁有地下鈾濃縮設施。美國和以色列正認真考慮採取軍事打擊伊朗核設施的消息隨後外泄。

2013年3月-6月四年後,艾哈邁德內賈德任滿前夕美伊關系出現緩和,兩國官員展開秘密會談。

2013年9月,而就在被視為更加務實的溫和派伊朗總統魯哈尼上台的三個月後奧巴馬就致電魯哈尼,這是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美伊領導人的首度接觸,被視為兩國由對抗轉向合作的新開端。

2013年11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之後的談判似乎順利起來,雙方兩個月後在日內瓦達成一份被稱為「聯合行動計劃」的臨時性協議。

2014年7月,卻未能按要求達成一項全面協議,之後談判的最後期限兩度延期。

2015年3月,伊核問題六國與伊朗外長在瑞士洛桑舉行外長會,為協議文本定稿。

2015年4月,伊朗與六國宣布達成框架協議,並將雙方達成全面協議的死限定在六月底。

2015年6月-7月,伊朗與六國在維也納展開最後一輪密集磋商,並在兩次延期加時磋商後,於7月中旬完成這場,長達9年的長跑談判。[1]

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2]簽署《聯合全面行動計劃》(即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協議於2016年1月生效。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督查伊朗履行協議情況,已多次出台報告確認伊朗履行了該協議。

2017年10月5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美國軍方高級將領時再次公開表示,伊朗沒有遵守伊核協議「精神」。這是特朗普上任以來多次威脅退出伊核協議後,釋放的又一最新信號。盡管目前尚不能確定美國是否會撕毀伊核協議,然而美伊關系在特朗普的多次強硬表態之下已然蒙上厚厚的陰影。[3]

② 美國為什麼向伊朗禁運

美國對伊朗執行高科技產品出口禁運是美國對伊朗一系列制裁的一部分,美國對伊朗制裁的原因分析如下:
自從1979年伊朗發生重大變化之後,美國和伊朗的關系就從原來親密盟友成為深仇大恨的仇人。美國不僅支持仇視伊朗的阿拉伯國家對伊朗進行打擊,比如就想方設法支持薩達姆打擊伊朗勢力。與此同時還對伊朗執行一系列的制裁。數十年來,美國和伊朗的關系基本沒有改善。特別是21世紀以來,伊朗為了民用以及防衛發展核武器的時候,美國率領西方國家對伊朗進行一步步的制裁。高科技產品禁運屬於制裁的一部分。
關於為什麼要執行高科技產品的禁運,主要是因為高科技會大大促進伊朗民用技術的發展和軍事技術的變革。民用技術的發展可以促進伊朗的經濟,如果封殺了伊朗的高科技產業,可以讓伊朗的工業水平被先進國家來開代差,從而對經濟發展更加不利。而軍用技術就更明顯了,可以讓伊朗軍隊戰鬥力倍增的技術當然要想盡一些辦法封鎖了。
至於美國對於伊朗的制裁,比如美國和西方國家近期和伊朗簽署了協議。伊朗放棄發展核技術,採取一些實際手段,比如接受國際原子能委員會的監督,拆除部分離心機。而美國和西方國家放鬆對伊朗的制裁。但是美國和伊朗的關系並沒有就此改變,美國解除部分制裁之後不久,又以伊朗發展遠程導彈為由重新制裁伊朗。所以伊朗的制裁問題很可能會在相當長的歷史時間內持續下去。

③ 伊朗有什麼中國武器

太多了,以前是輕武器為主,現在出口品種也多了,不過伊朗現在絕對是以毛子武器為主的。所以就不要YY中國和伊朗的關系了,純粹的是石油換武器而已,並且中國再傻,也不會像2樓的白痴那樣把核技術出口給別人,尤其是出口給一個支持恐怖分子的國家。

④ 關於禁止核武器實驗條例的內容

《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omprehensive Nuclear-Test-Ban Treaty,CNTBT)(以下簡稱《條約》)是一項由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Comprehensive Nuclear-Test-Ban Treaty Organization,CNTBTO)領導的、旨在促進全面防止核武器擴散與促進核裁軍進程,從而增進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條約。

早在1954年印度領導人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首次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締結一項禁止核試驗國際協議的要求。1994年1月,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正式開始談判《條約》。1996年8月22日,談判結束。9月10日,第五十屆聯大續會以158票贊成、3票反對(印度、不丹和利比亞)、5票棄權(古巴、黎巴嫩、敘利亞、坦尚尼亞和模里西斯)的壓倒多數票通過決議,正式認可《條約》文本。9月24日,《條約》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放供簽署。中國自始至終參加了《條約》談判,並在東道國美國之後,於當日第二個簽署了《條約》,同時發表了中國政府聲明,重申了中國一貫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並為早日實現這一目標繼續努力奮斗的原則立場。

《條約》的宗旨和目標是:全面禁止核武器試驗爆炸及其他任何核爆炸,有效促進全面防止核武器擴散及核裁軍進程,從而增進國際和平與安全。《條約》由序言、 17項條款、兩個附件和1個議定書組成,主要內容有:

(一)締約國承諾不進行、導致、鼓勵或以任何方式參與進行任何核武器試驗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並承諾在其管轄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禁止和防止任何此種核爆炸。

(二)在維也納設立《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所有締約國均為《條約》組織的成員。組織機構包括締約國大會、執行理事會和技術秘書處。

(三)為確保《條約》得到遵守,建立以國際監測系統、磋商與澄清、現場視察及建立信任措施為主體的國際核查機制。國際監測系統由地震、水聲、放射性核素等全球監測網路組成;建立信任措施主要是指締約國對大規模化學爆炸進行自願申報;磋商與澄清是指締約國澄清並解決就遵約問題產生的懷疑;現場視察是指對發生可疑事件的現場進行核查來澄清是否發生了違約核爆炸。

(四)根據《條約》規定,《條約》在其所列的44個有核能力國家全部交存批准書後第180天起生效。44國是美、俄、英、法、中五個核國家及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核門檻」國家和其他有核能力的國家。

(五)《條約》無限期有效,在《條約》生效10年時,將召開審議大會,屆時如有締約國要求,會議將審議是否允許為和平目的進行地下核爆炸。

(六)締約國若斷定與本條約主題有關的非常事件已使其最高利益受到危害,有權行使其國家主權退出條約,等等。

1999年10月,聯合國在維也納首屆召開促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生效大會。
2001年11月,第二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生效大會在紐約舉行。
2003年9月,第三屆促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生效大會在維也納舉行。

已簽約國家/地區

下表包含177個國家/地區,已簽約的有177,已批準的有138個,39個未批准。

國家/地區 簽約日期 批准日期
安道爾 1996年09月24日 2006年07月12日
阿根廷 1996年09月24日 1998年12月04日
澳洲 1996年09月24日 1998年07月09日
奧地利 1996年09月24日 1998年03月13日
巴林 1996年09月24日 2004年04月12日
白俄羅斯 1996年09月24日 2000年09月13日
比利時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06月29日
玻利維亞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10月04日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1996年09月24日 2006年10月26日
巴西 1996年09月24日 1998年07月24日
保加利亞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09月29日
蒲隆地 1996年09月24日
加拿大 1996年09月24日 1998年12月18日
智利 1996年09月24日 2000年07月12日
中國 1996年09月24日
哥倫比亞 1996年09月24日
歌斯達黎加 1996年09月24日 2001年09月25日
克羅埃西亞 1996年09月24日 2001年03月02日
塞普勒斯 1996年09月24日 2003年07月18日
丹麥 1996年09月24日 1998年12月21日
厄瓜多 1996年09月24日 2001年11月12日
薩爾瓦多 1996年09月24日 1998年09月11日
斐濟 1996年09月24日 1996年10月10日
芬蘭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01月15日
法國 1996年09月24日 1998年04月06日
喬治亞 1996年09月24日 2002年09月27日
德國 1996年09月24日 1998年08月20日
希臘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04月21日
海地 1996年09月24日 2005年12月01日
梵蒂岡 1996年09月24日 2001年07月18日
冰島 1996年09月24日 2000年06月26日
印度尼西亞 1996年09月24日
伊朗 1996年09月24日
愛爾蘭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07月15日
義大利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02月01日
日本 1996年09月24日 1997年07月08日
科威特 1996年09月24日 2003年05月06日
拉脫維亞 1996年09月24日 2001年11月20日
盧森堡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05月26日
馬爾他 1996年09月24日 2001年07月23日
馬紹爾群島 1996年09月24日
茅利塔尼亞 1996年09月24日 2003年04月30日
墨西哥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10月05日
密克羅西亞島 1996年09月24日 1997年07月25日
摩洛哥 1996年09月24日 2000年04月17日
納米比亞 1996年09月24日 2001年06月29日
荷蘭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03月23日
尼加拉瓜 1996年09月24日 2000年12月05日
挪威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07月15日
巴拿馬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03月23日
菲律賓 1996年09月24日 2001年02月23日
波蘭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05月25日
葡萄牙 1996年09月24日 2000年06月26日
卡達 1996年09月24日 1997年03月03日
韓國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09月24日
羅馬尼亞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10月05日
俄羅斯 1996年09月24日 2000年06月30日
塞席爾群島 1996年09月24日 2004年04月13日
斯洛維尼亞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08月31日
南非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03月30日
西班牙 1996年09月24日 1998年07月31日
史瓦濟蘭 1996年09月24日
瑞典 1996年09月24日 1998年12月02日
瑞士 1996年09月24日 1999年10月01日
土耳其 1996年09月24日 2000年02月16日
土庫曼 1996年09月24日 1998年02月20日
英國 1996年09月24日 1998年04月06日
美國 1996年09月24日
烏拉圭 1996年09月24日 2001年09月21日
萬那杜 1996年09月24日 2005年09月16日
越南 1996年09月24日 2006年03月10日
象牙海岸 1996年09月25日 2003年03月11日
衣索比亞 1996年09月25日 2006年08月08日
宏都拉斯 1996年09月25日 2003年10月30日
匈牙利 1996年09月25日 1999年07月13日
以色列 1996年09月25日
巴布亞紐幾內亞 1996年09月25日
巴拉圭 1996年09月25日 2001年10月04日
秘魯 1996年09月25日 1997年11月12日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996年09月25日 2000年09月18日
柬埔寨 1996年09月26日 2000年11月10日
喬丹 1996年09月26日 1998年08月25日
莫三比克 1996年09月26日
聖多美島和普林西比島 1996年09月26日
塞內加爾 1996年09月26日 1999年06月09日
阿爾巴尼亞 1996年09月27日 2003年04月23日
安哥拉 1996年09月27日
比寧 1996年09月27日 2001年03月06日
布吉納法索 1996年09月27日 2002年04月17日
列支敦斯登 1996年09月27日 2004年09月21日
紐西蘭 1996年09月27日 1999年03月19日
烏克蘭 1996年09月27日 2001年02月23日
哈薩克(卡扎科斯坦)1996年09月30日 2002年05月14日
賴索托 1996年09月30日 1999年09月14日
斯洛伐克 1996年09月30日 1998年03月03日
葉門 1996年09月30日
亞美尼亞 1996年10月01日 2006年07月12日
維德角 1996年10月01日 2006年03月01日
賴比瑞亞 1996年10月01日
摩納哥 1996年10月01日 1998年12月18日
蒙古 1996年10月01日 1997年08月08日
多哥 1996年10月02日 2004年07月02日
多米尼加 1996年10月03日
迦納 1996年10月03日
比基尼 1996年10月03日
尼日 1996年10月03日 2002年09月09日
索羅門群島 1996年10月03日
烏茲別克 1996年10月03日 1997年05月29日
委內瑞拉 1996年10月03日 2002年05月13日
剛果共和國 1996年10月04日 2004年09月28日
聖露西亞 1996年10月04日 2001年04月05日
加彭 1996年10月07日 2000年09月20日
立陶宛 1996年10月07日 2000年02月07日
聖馬利諾 1996年10月07日 2002年03月12日
塔吉克 1996年10月07日 1998年06月10日
查德 1996年10月08日
吉爾吉斯 1996年10月08日 2003年10月02日
尼泊爾 1996年10月08日
赤道幾內亞 1996年10月09日
馬達加斯加 1996年10月09日 2005年09月15日
馬拉維 1996年10月09日
薩摩亞 1996年10月09日 2002年09月27日
格瑞那達 1996年10月10日 1998年08月19日
埃及 1996年10月14日
阿爾及利亞 1996年10月15日 2003年07月11日
突尼西亞 1996年10月16日 2004年09月23日
吉布地 1996年10月21日 2005年07月15日
孟加拉國 1996年10月24日 2000年03月08日
斯里蘭卡 1996年10月24日
烏干達 1996年11月07日 2001年03月14日
牙買加 1996年11月11日 2001年11月13日
捷克 1996年11月12日 1997年09月11日
泰國 1996年11月12日
肯亞 1996年11月14日 2000年11月30日
愛沙尼亞 1996年11月20日 1999年08月13日
緬甸 1996年11月25日
尚比亞 1996年12月03日 2006年02月23日
葛摩 1996年12月12日
蘇利南 1997年01月14日 2006年02月07日
汶萊 1997年01月22日
剛果 1997年02月11日
馬里 1997年02月18日 1999年08月04日
幾內亞比索 1997年04月11日
安地卡及巴布達 1997年04月16日 2006年01月11日
亞塞拜然 1997年07月28日 1999年02月02日
寮國 1997年07月30日 2000年10月05日
摩爾多瓦 1997年09月24日 2007年01月16日
馬爾地夫 1997年10月01日 2000年09月07日
庫克群島 1997年12月05日 2005年09月06日
馬來西亞 1998年07月23日
馬其頓共和國 1998年10月29日 2000年03月14日
新加坡 1999年01月14日 2001年11月10日
瓜地馬拉 1999年09月20日
阿曼 1999年09月23日 2003年06月13日
辛巴威 1999年10月13日
蓋亞那 2000年09月07日 2001年03月07日
吉里巴斯 2000年09月07日 2000年09月07日
諾魯 2000年09月08日 2001年11月12日
奈及利亞 2000年09月08日 2001年09月27日
塞阿里昂 2000年09月08日 2001年09月17日
塞爾維亞 2001年06月08日 2004年05月19日
利比亞 2001年11月13日 2004年01月06日
貝里斯 2001年11月14日 2004年03月26日
喀麥隆 2001年11月16日 2006年02月06日
中非共和國 2001年12月19日
波札那 2002年09月16日 2002年10月28日
甘比亞 2003年04月09日
帛琉 2003年08月12日
阿富汗 2003年09月24日 2003年09月24日
厄利垂亞 2003年11月11日 2003年11月11日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2004年03月23日 2005年04月27日
蘇丹 2004年06月10日 2004年06月10日
坦尚尼亞 2004年09月30日 2004年09月30日
盧安達 2004年11月30日 2004年11月30日
巴哈馬 2005年02月04日
黎巴嫩 2005年09月16日
黑山共和國 2006年10月23日 2006年10月23日

⑤ 請介紹一下《伊核協議》的主要內容,謝謝!

初步協議內容包括,伊朗不得從事5%以上豐度的鈾濃縮,停止阿拉克重水反應堆建設,允許更多核查,有關六國將不追加對伊新制裁並松綁部分現有制裁,伊朗同意不提煉豐度5%以上的濃縮鈾停建阿拉克重水反應堆。

2015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伊朗核協議。長達10年的伊朗制裁將被取消。若伊朗在未來十年內違反協議,聯合國將重新對其進行制裁。

伊朗總統魯哈尼發表電視講話,稱伊朗一直遵守伊核協議,盡管美國退出,伊朗將暫時留在伊核協議中,繼續維持該協議框架。

(5)伊朗武器禁令什麼時候解除擴展閱讀:

中國政府、外交部一直就關於伊朗核問題的順利解決盡最大的外交努力。中方多次表示始終認為,通過對話、談判等外交手段,找到能夠滿足各方關切的方案,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正確途徑。

2019年8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耿爽表示,中方一貫強調,沖突對抗不是解決辦法,對話協商才是正確途徑。在伊核問題上,中方始終主張通過對話溝通緩解當前緊張局勢,也為挽救伊核全面協議作出了大量努力。

⑥ 美國7日重啟對伊制裁伊朗總統如何回應的

美國7日重啟對伊制裁 ,伊朗總統回應:美國將後悔。


8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俄亥俄州出席「讓美國再次偉大」集會

面對美國重啟對伊制裁,歐盟委員會當地時間6日發布聲明稱,歐盟將啟用「阻斷法令」(Blocking Statute),以保護在伊朗境內運營的歐盟企業免受美國制裁。歐洲企業仍將在歐盟保護下,繼續在伊朗境內從事合法生意。此前,法國、德國、英國外交部長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對美國制裁伊朗表示遺憾,同時歐洲會致力於與伊朗保持經濟往來,包括其石油和天然氣出口。

中國外交部也反復聲明,中國和伊朗在不違反各自國際義務的前提下保持著正常的交往與合作,這合情、合理、合法,無可非議。與此同時,中方一貫反對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中方的合法權益理應得到維護。這一立場是堅定的、明確的。

來源:網易新聞

⑦ 歐盟聯合中俄六國召開會議討論伊朗核問題,美國被排除在外

是的。美國提出希望恢復安理會對伊朗的制裁遭到羞辱性冷遇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將於9月1日舉行會議,美國被排除在外。

歐盟對外行動署8月21日發布消息顯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將於9月1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會議。歐盟對外行動署秘書長施密特將主持會議,中國、法國、德國、俄羅斯、英國及伊朗代表將參會。由於美國不再是伊核協議的成員國,因此被孤立排除在外。

在這之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8月20日通告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了伊朗不履行《聯合全面行動計劃》的控訴書,要求根據2231號決議啟動恢復對伊朗實施制裁的程序。安理會幾乎所有成員國都認為,美國無權啟動恢復制裁的機制,因為這個國家已經不再是該計劃的伊核協議的成員國。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美國將於9月20開始恢復對伊朗制裁。此前,聯合國安理會絕大多數成員國都反對美國提出的啟動對伊朗「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的要求。

(7)伊朗武器禁令什麼時候解除擴展閱讀

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

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簽署了《聯合國全面行動計劃》(JCPOA,即伊核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同時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國際社會解除對伊朗實施的制裁措施。安理會隨後通過第2231號決議,認可伊核協議,規定聯合國對伊朗的武器禁運於2020年10月18日終止。

美方則認為,盡管自身退出了《伊核協議》,但仍在第2231號決議內,因而完全有權要求恢復制裁。

在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的視頻會議上,聯合國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印度尼西亞常駐聯合國代表迪安·查尼表示,鑒於安理會成員在關於美國要求啟動對伊朗「快速恢復制裁」機制問題上存在分歧,因此,安理會不會就美方要求採取行動。

蓬佩奧等人近日則不斷威脅稱,阻止恢復對伊朗全面制裁的國家將面臨白宮的制裁。蓬佩奧說,華盛頓將動用一切可被動用的手段,確保相關國家無法向伊朗交付威脅美國的武器系統。

⑧ 俄羅斯為什麼不敢賣先進武器給伊朗

俄羅斯不是不敢賣先進武器給伊朗,而是不太願意賣給伊朗。俄羅斯與伊朗的關系非常復雜,現階段是因為敘利亞問題與反美才有的共同立場。從俄羅斯的角度,並不願意看著伊朗在中東地區做大。再加上,俄羅斯必須遵守聯合國安理會的武器禁運決議。到了2020年7月,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朗的武器禁運決議解除。出於共同反對美國中東戰略的立場,俄羅斯必然會出售給伊朗一批先進武器。強調一點,國與國之間沒有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在這一點上,俄羅斯做得非常到位,利益至上。

蘇-57戰斗機

當然,俄羅斯與伊朗之間很難成為真正的盟友。從伊朗的角度,作為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只會與什葉派國家成為盟友,其他國家最多隻能算是普通朋友而已。

⑨ 美國提出的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決議的目的是什麼呢

美國提出的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決議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在中東的霸權地位,逼迫伊朗在伊核問題上讓步。

美國在聯合國煽動延長制裁,對伊朗進行極限經濟封鎖。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又想在聯合國上針對伊朗發號施令,要求無限期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協議,但是美國昭然若揭的野心並沒有得到國際支持。

從特朗普的一系列動作來看,有可能伊朗的鋌而走險正是他所希望,美國長期戰備也有能力應對突如其來的戰爭。

⑩ 聯合國拒絕美要求恢復制裁伊朗,美方有何表示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凱麗·克拉夫特,聲稱安理會已經"迷失方向",並且已經"和極端分子站在一起"。同時,克拉夫特還不忘扯上中俄,稱中俄一定在因為這樣的結果而"狂歡"。

不過目前看來,盡管已經吃了兩次大虧,但美國制裁伊朗的野心仍未停止。克拉夫特也在采訪中表示,美國會繼續努力實現這一目標。

(10)伊朗武器禁令什麼時候解除擴展閱讀

由於針對伊朗的武器禁令即將到期,美國反復要求聯合國延長這一禁令。8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對美國提出的決議草案進行了第一次表決。

但令美國沒想到的是,除了多明尼加以外,沒有國家支持美國的決議草案。中國和俄羅斯還投出了反對票。

此前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歐盟各國也沒有支持美國,導致該決議並沒有通過。這對於美國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政治失敗。

吃了這樣一個大虧的美國並沒有死心,而是把目光轉向了"伊朗核協議"。根據該協議,美國等六國擁有"回退"權,可以要求安理會重新表決。

重新表決後,安理會如果不能在30日內裁定同意伊朗制裁措施繼續失效,那麼該制裁措施就將重新恢復效力。

但出人意料的是,聯合國安理會再次將美國孤立了起來,將美國的如意算盤砸了個粉碎:投票結果顯示,15個國家中有13個都認為由於早已退出伊朗核協議,美國完全沒有權利發起此次投票,其動用"回退"條款的舉動是違法的。

與伊朗武器禁令什麼時候解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派別是什麼 瀏覽:336
越南電視如何搜索中國 瀏覽:30
伊朗空難有什麼現象 瀏覽:694
國足如何戰勝越南 瀏覽:775
德國為什麼有印度軍隊 瀏覽:854
中國紅哪個顏色好 瀏覽:397
中文和越南語哪個難 瀏覽:637
去印度旅遊怎麼坐飛機 瀏覽:580
義大利法國德國哪個有錢 瀏覽:276
中國哪個軍區戰力最強 瀏覽:654
印度衛星多少頻率 瀏覽:91
英國公司怎麼轉讓股票 瀏覽:482
印度麥麗素哪裡買 瀏覽:618
伊朗跟以色列哪個國力比較強 瀏覽:666
印尼打工華人怎麼防疫 瀏覽:92
越南最好的魚露哪裡買 瀏覽:697
伊朗30萬噸油到中國多少錢 瀏覽:481
45碼的英國碼是多少 瀏覽:877
義大利牛排配的炒麵怎麼做 瀏覽:773
英國議會多少席位如何分配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