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歷任總統,為何每個總統都和最高宗教領袖鬧翻
伊朗領導人幾乎每人都與伊朗宗教的最高領導人鬧翻,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權力的爭奪。伊朗現在的政治體系,是以總統為首的政府為領導,但其上面還有一個最高宗教領袖為最高領導人。而每任總統想要改革都會受到宗教領導人的反對。
作為宗教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想掌控一切。但是同樣作為被人民推選出來的總統,自然不願意自己的權利落在其他人手上。所以兩人都想把控自己手裡的權利,不要做彼此的傀儡。結果就落得每任總統都與宗教最高領袖鬧翻的局面。
2. 內賈德遇刺事件的遇刺始末
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周三在前往西部城市哈馬丹發表電視演說途中,其車隊遭遇襲擊。內賈德躲過危險,有報導指多人受傷,兇手已被抓獲。不過,官方電視台事後又引述總統府,否認有遇剌一事,稱事件只是當地民眾燃放煙花,以歡迎總統到來。
伊朗總統內賈德一行當天趕往西部城市哈馬丹准備演講,沿途受到大批支持者的歡呼簇擁,據目擊者稱,期間車隊前方五十米,突然冒出一團白煙,但由於現場氣氛熱鬧,並沒有引起車隊注意。阿拉伯衛星電視台則說,一名襲擊者向內賈德的車隊,投擲一枚炸彈,造成多人受傷,之後遭到拘捕。
事件中,內賈德毫發無傷,按原計劃發表了演說,並通過國營電視台進行現場直播。不過,官方電視台英文頻道事後又引述總統府否認有遇剌一事。伊朗半官方法斯通訊社也一改之前的報導,稱事件其實只是一名男子,因為總統到來而放了煙花,表示燃放煙花以示歡迎在當地很正常 事件發生數小時後,首先是伊朗總統辦公室出面否認,繼而伊朗各大傳媒均異口同聲地表示,襲擊並未發生過 。
而被認為最有可能發動襲擊的「人民聖戰者」組織立即在巴黎公開發表聲明予以否認,另一個可能的發動者——伊朗庫爾德斯坦自由生活黨也保持沉默。
法國電視2台認為,襲擊者要麼是非組織的個人偶發行為,要麼就真如內賈德所言,人們聽到的不過是一聲爆竹。
3. 1979年內賈德人質事件
伊朗否認當選總統內賈德曾參與扣押美國人質事件。
認為內賈德參與了當年扣押美國人質事件,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
1979年11月4日,伊朗大學生佔領了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將52名美國人扣為人質長達444天,導致美國與伊朗斷交和凍結伊朗在美國的數十億美元資產。扣押美國人質事件已經過去20多年。上面提到的事件的三個參與者如今已成為改革派人士,譬如米爾達馬迪,如今他主張同美國改善關系,甚至曾表示願向人質道歉。對於那場事件,參與者如今有的認為是正確行動,有的則不然,更多的則認為應當歷史地看待它。
美國試圖干預伊朗政權唄!但這個事件是假的。
另外,向你推薦一個論壇,貓眼看人,都是年輕人討論政治問題的,很有深度!
4. 賈內德的生平
馬哈姆德·艾哈邁德·內賈德(1956年— 波斯語; محمود احمدینژاد),伊朗政治家,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統(2005年8月2日—)。
生平
馬哈姆德·艾哈邁德·內賈德博士於太陽歷1335年(公元1956年)生於伊朗格拉姆薩爾市(霍拉桑省)。
他的父親是一位鐵匠,共有7個孩子。艾哈邁德·內賈德在家中排行老四,還在一歲時就隨家人遷移到德黑蘭生活。他的小學和高中是在德黑蘭市納爾麥克區的薩迪和達尼士曼德學校就讀,他在參加全國高考中名列第130名。
艾哈邁德·內賈德從太陽歷1354年(公歷1975 年)考入伊朗科技工業大學基礎建設工程系,1986年又考上該校碩士研究生。他於1989年成為該校科委會成員。1997 年獲得該校工程與交通計劃學博士學位。艾哈邁德·內賈德曾在該校任教多年,曾作該校幾十名基礎建設工程學和交通與建設管理學專業的碩士和博士生導師。發表有多篇學術論文和文章。還在伊斯蘭革命勝利之前,他在大學生時代,通過參加宗教活動和政治集會,從而步入了政治舞台。他與許許多多的革命人士一道,起草和散發革命進步海報和傳單。伊斯蘭革命勝利之後他是伊朗科技工業大學大學生伊斯蘭協會的發起人之一。
兩伊戰爭爆發之後,他來到了伊朗西部戰區,截至1986年他一直在該地區從事後勤工作。從1987年到戰爭結束他一直以裝甲工程部民兵的身份服役。
艾哈邁德·內賈德在太陽歷1360年代(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後四年出任伊朗西亞塞拜然省馬庫市副行政長官,霍伊市行政長官職務。然後歷時兩年出任伊朗庫爾德斯坦省省長助理職務。
1993年時任伊朗文化與高教部部長顧問,並於此年出任新成立的伊朗埃爾代比勒省省長職務。由於氣候的原因在該省實施基礎建設的難度非常大,但是他堅定不移的執行伊朗國家計劃與預算局的規劃,獲選伊朗在各領域尤其是在基礎建設方面的模範省長榮譽。
艾哈邁德·內賈德在歷時短短7個月的時間使埃爾代比勒省被地震毀壞的7500套房屋全部得以重建。因此受到了政府的獎勵。
1997年他結束了埃爾代比勒省省長任期,返回母校伊朗科技工業大學任教,從事科研文化政治社會活動。
艾哈邁德·內賈德於2002年5月3日被德黑蘭市委會推選為德黑蘭市市長。他被公認為是一位伊朗新保守派人士,同時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
艾哈邁德·內賈德在伊朗2005年6月24日舉行的第二輪總統選舉中獲得全部有效選票的61.69%(約280萬張選票),以絕對優勢擊敗對手——前總統拉夫桑賈尼贏得選舉並當選伊朗總統。觀察家認為它簡朴的生活及民族主義傾向是他贏得了特別是伊朗草根階層的選票。
艾哈邁德·內賈德的其它經歷:
——曾經做過報社記者,寫過多篇有關政治社會文化經濟的文章。
——曾做過德黑蘭發行的《鄉親》報主編。
——伊朗隧道協會的發起人和成員。
——伊朗基建協會成員。
——伊朗科技工業大學大學生伊朗蘭協會中央委員會第一批成員。
——伊朗大專院校大學生伊斯蘭協會聯盟中央委員會第一批成員。
——曾負責德黑蘭和其它城市的多項大型基礎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
5. 伊朗總統內賈德現在去哪了
到期後下台了,此人算是平民當總統,得到哈梅內伊的賞識,不過後面內賈德想再去競選總統,被哈梅內伊駁回,被伊朗政府拒絕和驅逐選舉行列了。 內賈德現在算是回歸平民了,雖然當過總統,但還是身份卑微,因為伊朗是神權至上的獨裁統治階層,一切都是哈梅內伊說了算。這貨是伊朗宗教領袖! 也是伊朗最高權利人!
6. 內賈德到底怎麼得罪哈梅內伊的,他到底做了什麼
內賈德之所以得罪哈梅內伊主要是他做了以下三件事。第1件事情,內賈德想打革命軍衛隊的主意。伊斯蘭革命衛隊是伊朗領袖能夠掌控伊朗的關鍵因素,它是能夠維持伊朗內部體制穩定的基礎,但是快要到任期的內賈德,卻如此公然的針對伊斯蘭革命衛隊,並且明目張膽對其下手。
這種行為也讓哈梅內伊感到非常的反感,所以當時哈梅內伊直接打臉內賈德,他打回了穆斯利希的辭職申請。這三件事情其實已經暴露出內賈德的野心,多次明目張膽的想挑戰哈梅內伊的領導地位,為了預防內賈德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哈梅內伊就不讓內賈德參選,取消了內賈德參選的資格,甚至還直接將他送入了監獄。
7. 伊朗前總統內賈德是哪一年下台的
2013年8月內賈德第二個總統任期任滿卸任。
內賈德2005年6月當選伊朗總統,2009年6月獲得連任。艾哈邁迪-內賈德在政治上堅持「維護伊斯蘭價值觀」的立場。低調、朴實親民、勤儉廉政,深得廣大普 通民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支持。
2013年8月總統任期屆滿後,艾哈邁迪-內賈德重新回到校園任職教授。
2017年4月12日,內賈德突然宣布參加新 一屆總統選舉,並前往伊朗內政部進行了 候選人注冊登記。20日,被伊朗憲法監 護委員會取消參選資格。
8. 伊朗前總統內賈德為何會被逮捕
據外媒7日報道,伊朗當局逮捕了該國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原因是他「批評現任總統及煽動騷亂」,
據報道,伊朗當局命令在內賈德訪問設拉子市(Shiraz)時將其逮捕,逮捕行動得到了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的批准。根據「德黑蘭的可靠消息」,當局已經把內賈德軟禁在家。報道指出,上個月28日,內賈德拜訪伊朗南部城市布希爾(Bushehr)時發表演說,批評現任總統魯哈尼及其政府,指責他們不顧民生問題,稱其「治理不善」和「壟斷公共財富」。
伊朗革命衛隊已於本月3日宣告「騷亂已結束」。7日,伊朗國會召開閉門會議,與內政和情報部長、警察首長及革命衛隊副司令討論了此次的抗議活動。
伊朗多個城市近日爆發遊行示威,波及包括首都德黑蘭在內的多個城市。遊行示威導致暴力沖突,在示威者和警察中均造成人員傷亡。伊朗國內民生問題被認為是遊行示威發生的導火索。外國勢力被認為借遊行示威插手伊朗內政,也受到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