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薩達姆為什麼入侵伊朗

薩達姆為什麼入侵伊朗

發布時間:2022-09-21 06:54:15

㈠ 兩伊戰爭

兩伊戰爭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伊拉克大舉進攻伊朗,伊朗倉促迎戰後來逐漸扭轉局勢,攫取主動權,後來伊拉克提出全線停火建議,並單方面實施停火,宣布承認兩國於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繼續有效,並准備在伊拉克根本權利得以承認的基礎上同伊朗談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內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6月29日,其軍隊已基本撤出伊朗。
第二階段戰爭在伊拉克境內進行,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0萬軍隊,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區發動猛烈進攻。經過多次拉鋸戰,至9月底伊朗軍隊控制了伊拉克境內面積約200多平方千米的狹長地帶。從10月開始,伊朗又出動5萬軍隊向伊拉克北部曼達利地區發起進攻,深入伊拉克境內,對巴格達造成威脅。伊拉克軍隊前後組織7次反擊,將伊朗軍隊阻擋在邊界一帶。1983年2月以後,伊朗在中線和北線再次發動了一系列攻勢。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線。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勢基本停止。
第三階段1988年,是兩伊戰爭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年。2-4月,雙方使用了數百枚導彈襲擊對方的城鎮,掀起了一場空前規模的「襲城戰」。此後,在相持中,伊拉克漸漸佔了上風,4月17日,伊拉克軍隊對法奧地區的伊朗守軍發動了代號為「齋月」的攻勢,經過兩天激戰,於18日下午全部收復被伊朗佔領兩年之久的法奧地區。
結局 在聯合國的調解下,兩伊同意從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戰。這是兩伊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重要轉折。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總體來說 伊朗要略勝一籌
長期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這場戰場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爭領土。

㈡ 薩達姆明知實力不行,為何還敢與美國打伊拉克戰爭

我們知道,美國在2003年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繞開聯合國強行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在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在美軍攻陷巴格達之前出逃,但最終還是被美軍在提克里特抓捕。2006年底,薩達姆被正式執行了絞刑。

說起來,薩達姆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同伊朗進行過一場兩伊戰爭。這場戰爭進行了整整八年,最後雙方各自撤兵,兩國國境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

薩達姆之所以要這么做,除了和布希家族的恩怨以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目的。

在連續經過兩伊戰爭、科威特戰爭和海灣戰爭後,伊拉克的經濟已經呈現出了明顯下滑的趨勢。尤其在美國對伊拉克進行經濟制裁後,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更是一落千丈。這也就導致了薩達姆的獨裁地位受到威脅。

為了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穩固自身的統治。薩達姆不得不將所有的罪責都推到美國身上。他多次在國際社會上同美國作對,就是想要向人民表明,自己是那個敢於同強權對抗,努力為伊拉克人民謀取幸福的英雄。

1999年,當歐元出現以後,薩達姆更是在國際上高調地宣布,將會用歐元來替代美元進行石油結算。一旦這一舉措成真,那麼美元的霸權地位將會受到嚴重挑戰,而美國也會因此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2001年,小布希正式當選為美國總統。在國仇家恨雙重因素的作用下,小布希於2003年強硬地發動了伊拉克戰爭。薩達姆也最終因為這場戰爭而殞命。

所以,嚴格來說,並不是薩達姆非要和美國作對。實際上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薩達姆就不該選擇和美國合作。他只不過是一個被美國坑了的可憐人。

㈢ 伊拉克戰爭,老布希與薩達姆有何恩怨,小布希為何公報私仇

2003年,小布希不惜背上"戰爭罪"與"反人類罪"的罪名,繞過聯合國,火急火燎地要與伊拉克開戰,結果,伊拉克在美英聯軍的夾擊下,僅僅幾十天時間,就成了一片焦土,屍橫遍野,山河破碎,滿目瘡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成了美軍的"獵物",從此飽受美軍三年暴虐,最後被絞殺。

老布希與薩達姆有何恩怨呢

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軍隊面對美軍的攻擊幾乎毫無招架之力。在科威特被解放之後,美軍本來可以趁勢佔領伊拉克全境。但老布希為了避免伊朗重新坐大,最終決定撤軍,給老朋友薩達姆一個喘息的機會。

但薩達姆並沒有在意老布希這份“友情”,不僅沒有吸取教訓,反而更加得寸進尺。

1993年,老布希在總統票選中不敵柯林頓,連任失敗。薩達姆立即派人向白宮發去賀電,祝賀柯林頓成功當選。此後不久,老布希卸任後出訪科威特。薩達姆對海灣戰爭始終耿耿於懷,竟然派出刺客,安裝汽車炸彈,企圖將老布希炸死。

最終,薩達姆的詭計被安保部門識破,刺殺計劃沒能成功。但此事之後,薩達姆和老布希就結下了死仇。

2001年,小布希成功當選為美國總統。對於父親和薩達姆之前的恩怨,小布希自然是一清二楚。本來他上台後第一時間就想要鏟除薩達姆,但美國卻突然遭遇了“911事件”。小布希不得不發起阿富汗戰爭,先清理基地組織。

2003年,美國代表在聯合國會議上提出“伊拉克私藏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要求派兵進入伊拉克進行搜查。在演說過程中,美國代表專門拿出了一個裝有粉末狀物質的試管,並宣稱這就是伊拉克搞化學武器的證據。這一“證據”,後來也被普京調侃為“洗衣粉”。

實際上,小布希並沒有公報私仇!


小布希成為美國總統之後,遭遇“911恐怖襲擊”事件,小布希借機發動阿富汗戰爭,顛覆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成功鏟掉了基地組織。阿富汗戰爭還沒有結束,小布希又開始新的戰爭。2003年3月20日,美國直接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和英國等多個國家組成聯軍,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化學武器”為由,以伊拉克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對伊拉克開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薩達姆政權正式垮台!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破壞了伊拉克人的家園,讓伊拉克人家破人亡。在伊拉克戰爭中,伊拉克有10萬士兵死亡,有26544名武裝分子死亡,有120萬平民死亡,有480萬伊拉克人成為難民,這都是美國造成的,都是美國的一己之私造成的,是美國禍害伊拉克的鐵證!

都說小布希是公報私仇,都說薩達姆是獨裁,都說薩達姆是罪有應得,實際上,美國的開戰理由是美國編造的“洗衣粉事件”,所謂的化學武器就是“洗衣粉”。小布希打伊拉克真正的原因,是因為薩達姆不願意被美國控制,薩達姆不願意被美國掠奪。

1999年1月1日,歐盟正式推出歐元,想用歐元取代美元,薩達姆覺得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薩達姆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用歐元代替美元”進行石油貿易結算,在伊拉克推行“去美元化”,薩達姆動了美國的乳酪。小布希作為美國總統,自然要化解美國的危機,小布希對伊拉克開戰,就是為了阻止伊拉克“去美元化”。


事實證明,小布希的政治主張是成功的,他用了最直接、最徹底的方式——戰爭與征服。兩場戰爭打下來,美國為此消耗了8萬億美元,債務暴增,但是,小布希保住了“美元霸權”,鞏固的美國的霸權地位。

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都在批評小布希,說小布希讓美國消耗了8萬億,批評小布希不應該染指中東。實際上,特朗普是佩服小布希,特朗普也想學習小布希,也想通過戰爭來阻止伊朗“去美元化”。

今時不同往日,世界格局變化太快,特朗普想學習小布希,想把伊朗變成“第二個伊拉克”,想阻止伊朗“去美元化,也沒有小布希的運氣。伊朗太強大,比伊拉克和阿富汗都要強大,特朗普不敢像小布希那樣隨意發動戰爭,因為伊朗就是一個坑,伊朗就是一個局,對伊朗開戰,會加速美國的衰落,特朗普不敢賭,特朗普不敢打!


總之,小布希是美國總統,他發動戰爭並沒有公報私仇。小布希對伊拉克開戰,就是為了顛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達到阻止伊拉克“去美元化”的政治目的,小布希是為了鞏固美國的霸權地位!當然,小布希在為美國謀求利益的同時,順帶幫老布希報了仇,小布希是美國的國家利益優先,家族利益第二,最終受害者的還是伊拉克人民!

㈣ 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的戰爭,為什麼會打了八年之久

因為雙方的軍事實力都彼此相當,而且在很多的方面都存在著分歧,薩達姆本想趁著伊朗政權不穩的時候,迅速的將霍梅尼打下台,結果卻落入到戰爭的深淵中,兩伊戰爭持續了八年。

三、在薩達姆的計劃中,本來很快的就能擊潰伊朗,但是現實非常的殘酷,雖然伊朗的軍事實力並不如伊拉克強大,但伊朗依靠著有利地形和伊拉克不斷的開展著襲擊戰,人海戰術,陣地戰,防禦戰等多種戰法,由於雙方的士兵軍事素質比較差,所以戰爭一直持續了八年,雙方兩敗俱傷,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利益,兩國消耗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尤其是伊拉克,直接負債約700多億美元,造成數十萬人民的傷亡,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幾千億美元,這場戰爭直接導致國家經濟衰退,沒有真正的勝利者。

㈤ 為什麼說薩達姆給伊拉克帶來了戰爭

是這樣的
1、薩達姆上台之前,伊拉克總體還不錯,和周邊國家和平相處,沒什麼紛爭。雖然在第三次中東戰爭的時候派出部隊去敘利亞參戰,但總體還算安寧

可在80年代初的時候,薩達姆覺得伊朗內部局勢不穩,於是對伊朗開戰,試圖借機獲取利益和威望,結果打了8年,傷亡無數,國庫為之一空,還拖了一屁股外債

好不容易和伊朗停火了,他又去入侵科威特,結果被美國人暴打,還弄得伊拉克被制裁
之後對庫爾德人動武,又被美國禁飛加封鎖,最後被亡國

所以說,薩達姆帶來了戰爭

2、薩達姆是遜尼派的,屬於少數派,此人又生性多疑
所以經常在伊拉克內部搞清晰,弄得人人自危

㈥ 1980年,薩達姆是如何打擊伊朗的

1980年9月22日拂曉,按照薩達姆的命令,伊拉克飛機傾巢出動,對伊朗的軍事目標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包括首都德黑蘭機場在內的7個伊朗空軍基地和15個城市。第二天凌晨3時,5萬人組成的伊拉克軍隊在1200輛坦克的轟鳴聲中,兵分3路,向伊朗境內大舉推進。

伊拉克軍隊的北路部隊為3個裝甲師,任務是進攻席林堡;在中路,伊拉克則採用步坦協同的方式,連克伊朗的邊境重鎮梅赫蘭等;在南路,伊拉克軍隊的工兵冒著伊朗軍隊的炮火,以極快的速度在阿拉伯河上架起了浮橋。。

㈦ 伊拉克和伊朗為什麼發生「兩伊戰爭」

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兩伊戰爭
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 伊拉克與伊朗之間的領土糾紛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加上兩國長期存在著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稱雄海灣地區,因此雙方關系一直緊張,小的邊界沖突不斷。1978年伊朗發生內亂,伊拉克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並將僑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驅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執政,煽動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推翻薩達姆政權。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後政局動盪,經濟惡化,軍心不穩,伊(伊朗)美斷交的時機,對伊朗發動了旨在收復失地、打擊霍梅尼輸出革命、爭奪海灣霸權的戰爭。

㈧ 伊朗和伊拉克矛盾由來已久,持續8年的兩伊戰爭為何會爆發

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當今世界一共發生過兩場持續數年之久的高烈度戰爭,這兩場戰爭分別是發生在東南亞的越南戰爭和發生在中東地區的兩伊戰爭。而且十分有趣的是,這兩場戰爭的直接參與者,伊拉克和越南都先後以“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自稱。

兩伊戰爭

在這種情況和心態之下,最終愈演愈烈的兩伊邊境沖突演變成兩國之間的全面戰爭。1980年9月17日,隨著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宣布廢除兩國邊界劃分的《阿爾及爾協議》,收回阿拉伯和全部主權,同時,命令對伊朗軍事目標發動威懾性打擊,揮師進入伊朗領土,兩國之間的持續8年之久的戰爭全面爆發。

㈨ 伊朗和伊拉克為什麼發生戰爭

伊朗-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糾紛(伊斯蘭教分什葉派和遜尼派),二是領土糾紛,三是由宗教糾紛和領土爭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還夾雜著雙方領導人個人的決策

1980年9月16日,薩達姆與幕僚們針對伊朗與伊拉克的邊境問題舉行了一次高層會議。會議上,他們決定一周後將向伊朗全面開戰。

而就在此前一周,為試探伊朗的反應,薩達姆的軍隊佔領了伊朗邊境的兩個小村莊。伊朗當局的沉默態度使薩達姆大吃一驚,也更堅定了其出兵伊朗的決心。因為,伊朗的「無反應」正是霍梅尼虛弱的表現。薩達姆相信,霍梅尼政權對前國王軍隊的「大清洗」正嚴重侵蝕伊朗軍隊的戰鬥力,而霍梅尼本人也正在喪失對伊朗軍隊的動員能力。只要在這「腐朽的門上」踹上一腳,伊朗必將崩潰,這正是復興阿拉伯的良機。

1981年,薩達姆和伊拉克軍隊領導人視察兩伊戰爭前線的伊拉克防空設施。

而此時的伊朗也沒有做好准備。伊朗情報機構1980年的報告中這樣記載著,「伊朗當前沒有能力去進攻伊拉克,亦沒有能力抵禦伊拉克的大規模入侵。」盡管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區的大規模軍事集結引起了伊朗方面的注意,但是伊朗仍不相信伊拉克會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

霍梅尼相當樂觀。伊斯蘭革命在伊朗的成功鼓舞了他,並給了他繼續「革命」的勇氣。最為重要的是,伊朗軍隊經過巴列維國王全盤美式的訓練,僅從數字上也看是海灣地區最強的軍事力量。薩達姆之流不值一懼。對於薩達姆方面,兩伊戰爭其實在1980年9月4日就已經開始了,因為伊朗先動手炮擊了兩伊邊境中部地區的村莊。

然而,歷史終將銘記1980年9月22日這一天。因為這一天,薩達姆軍隊從南、北、中,三個方向發動了對伊朗全方位的軍事行動。

許多學者,特別是西方學者,將兩伊戰爭歸咎於伊斯蘭革命後,霍梅尼輸出革命的願望,或是薩達姆的個人野心,亦或是中東宗派分歧的使然,亦或是中東地緣政治的必然。

細究極恐,這場展現在世人面前長達八年的戰爭,實是在為西方的殖民歷史善後。西方殖民者所留下的遺毒,至今仍在中東發酵。

㈩ 伊拉克戰爭的起因,簡介過程,結果

伊拉克戰爭,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因為是海灣戰爭的延續,又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

到2010年8月美國戰斗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找到薩達姆政權早已銷毀的文件和人證。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

伊拉克戰爭實質上是美國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借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場戰爭。由於伊拉克戰爭使用了大量的美國現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軍使用的武器費用非常的高昂,總軍費高達7630億美元,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浪費錢的戰爭。

另有觀點認為,美國鏟除伊薩達姆政權,實質就是維護美元霸權的地位。這次戰爭再次詮釋了科技是現代軍隊發展和軍事實力的重要支柱。

(10)薩達姆為什麼入侵伊朗擴展閱讀

隨著伊拉克戰爭的硝煙逐漸散去,美國「倒薩控伊」的目標似乎已經達到,但是美國政府很快發現,他們有可能被拖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游擊戰中。從布希總統宣布在伊拉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結束到現 在,伊拉克的局勢並沒有如想像的那樣趨於穩定,而是越發混亂不堪。越來越復雜的戰爭形勢和巨額的軍費開支,讓美國政府漸漸感到力不從心,也使全球經濟蒙上了一層不確定的陰影。

至今,伊拉克局勢仍舊動盪,戰爭對該地區及世界經濟的打擊正日益顯現。鑒於經濟全球化的紐帶令世界經濟日益相互依賴,此次的伊拉克戰爭與上世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相比,其嚴重後果必將對正從低谷中艱難走出的世界經濟形勢產生消極影響。

閱讀全文

與薩達姆為什麼入侵伊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派別是什麼 瀏覽:336
越南電視如何搜索中國 瀏覽:30
伊朗空難有什麼現象 瀏覽:694
國足如何戰勝越南 瀏覽:775
德國為什麼有印度軍隊 瀏覽:854
中國紅哪個顏色好 瀏覽:397
中文和越南語哪個難 瀏覽:636
去印度旅遊怎麼坐飛機 瀏覽:579
義大利法國德國哪個有錢 瀏覽:275
中國哪個軍區戰力最強 瀏覽:653
印度衛星多少頻率 瀏覽:91
英國公司怎麼轉讓股票 瀏覽:481
印度麥麗素哪裡買 瀏覽:616
伊朗跟以色列哪個國力比較強 瀏覽:665
印尼打工華人怎麼防疫 瀏覽:91
越南最好的魚露哪裡買 瀏覽:696
伊朗30萬噸油到中國多少錢 瀏覽:481
45碼的英國碼是多少 瀏覽:876
義大利牛排配的炒麵怎麼做 瀏覽:771
英國議會多少席位如何分配 瀏覽: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