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賈德遇刺事件的遇刺始末
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周三在前往西部城市哈馬丹發表電視演說途中,其車隊遭遇襲擊。內賈德躲過危險,有報導指多人受傷,兇手已被抓獲。不過,官方電視台事後又引述總統府,否認有遇剌一事,稱事件只是當地民眾燃放煙花,以歡迎總統到來。
伊朗總統內賈德一行當天趕往西部城市哈馬丹准備演講,沿途受到大批支持者的歡呼簇擁,據目擊者稱,期間車隊前方五十米,突然冒出一團白煙,但由於現場氣氛熱鬧,並沒有引起車隊注意。阿拉伯衛星電視台則說,一名襲擊者向內賈德的車隊,投擲一枚炸彈,造成多人受傷,之後遭到拘捕。
事件中,內賈德毫發無傷,按原計劃發表了演說,並通過國營電視台進行現場直播。不過,官方電視台英文頻道事後又引述總統府否認有遇剌一事。伊朗半官方法斯通訊社也一改之前的報導,稱事件其實只是一名男子,因為總統到來而放了煙花,表示燃放煙花以示歡迎在當地很正常 事件發生數小時後,首先是伊朗總統辦公室出面否認,繼而伊朗各大傳媒均異口同聲地表示,襲擊並未發生過 。
而被認為最有可能發動襲擊的「人民聖戰者」組織立即在巴黎公開發表聲明予以否認,另一個可能的發動者——伊朗庫爾德斯坦自由生活黨也保持沉默。
法國電視2台認為,襲擊者要麼是非組織的個人偶發行為,要麼就真如內賈德所言,人們聽到的不過是一聲爆竹。
2. 1979年內賈德人質事件
伊朗否認當選總統內賈德曾參與扣押美國人質事件。
認為內賈德參與了當年扣押美國人質事件,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
1979年11月4日,伊朗大學生佔領了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將52名美國人扣為人質長達444天,導致美國與伊朗斷交和凍結伊朗在美國的數十億美元資產。扣押美國人質事件已經過去20多年。上面提到的事件的三個參與者如今已成為改革派人士,譬如米爾達馬迪,如今他主張同美國改善關系,甚至曾表示願向人質道歉。對於那場事件,參與者如今有的認為是正確行動,有的則不然,更多的則認為應當歷史地看待它。
美國試圖干預伊朗政權唄!但這個事件是假的。
另外,向你推薦一個論壇,貓眼看人,都是年輕人討論政治問題的,很有深度!
3. 為何說內賈德是一個好人,但不是一個好總統
做好人容易,但是做好總統難。內賈德的確是一個好人,但是作為一個總統,想要當好一個總統,他應該是國家經濟發展,人民和平穩定,顯然他並沒有做到這一切。他對自己嚴格要求,非常清貧,對外強硬,但是他在位期間經濟發展倒退,通貨膨脹,使人民生活不堪重負。
一國之首,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國家的發展而做出貢獻。需要有大局觀,能夠平衡各方勢力。如果說單單做一個好人,這是很簡單的,只需要嚴格要求自己,但是作為總統需要的事情就多了,顯然內賈德並不是一個好總統,無論怎麼樣,只要是國家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穩定,就能被稱為是一個好總統。
4. 伊朗有7位總統,為何只有內賈德進了牢房
因為伊朗的政治制度原因和內賈德的個人原因,伊朗的政治制度是選用了最高領袖和總統制度。因此在總統之上還有一個最高領袖,而內賈德的為人處事得罪了許多人,所以內賈德下台後,他的仇家就將他送進了監獄。
內賈德不像其他總統一樣出身於名門世家,其他總統不是伊朗高層,就是有一些強大集團的支持。內賈德不一樣,他出身於平民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鐵匠,沒有能力給他太多的支持,而內賈德擔任總統的這幾年也沒有拉擾到自己的勢力,一心只想著扶持農民,所以仇家倒是挺多,因此他下台後,就和平民沒有什麼差別,因此伊朗這么多總統只有他進了監獄。
5. 內賈德到底怎麼得罪哈梅內伊的,他到底做了什麼
內賈德之所以得罪哈梅內伊主要是他做了以下三件事。第1件事情,內賈德想打革命軍衛隊的主意。伊斯蘭革命衛隊是伊朗領袖能夠掌控伊朗的關鍵因素,它是能夠維持伊朗內部體制穩定的基礎,但是快要到任期的內賈德,卻如此公然的針對伊斯蘭革命衛隊,並且明目張膽對其下手。
這種行為也讓哈梅內伊感到非常的反感,所以當時哈梅內伊直接打臉內賈德,他打回了穆斯利希的辭職申請。這三件事情其實已經暴露出內賈德的野心,多次明目張膽的想挑戰哈梅內伊的領導地位,為了預防內賈德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哈梅內伊就不讓內賈德參選,取消了內賈德參選的資格,甚至還直接將他送入了監獄。
6. 伊朗總統內賈德現在去哪了
到期後下台了,此人算是平民當總統,得到哈梅內伊的賞識,不過後面內賈德想再去競選總統,被哈梅內伊駁回,被伊朗政府拒絕和驅逐選舉行列了。 內賈德現在算是回歸平民了,雖然當過總統,但還是身份卑微,因為伊朗是神權至上的獨裁統治階層,一切都是哈梅內伊說了算。這貨是伊朗宗教領袖! 也是伊朗最高權利人!
7. 伊朗前總統內賈德是哪一年下台的
2013年8月內賈德第二個總統任期任滿卸任。
內賈德2005年6月當選伊朗總統,2009年6月獲得連任。艾哈邁迪-內賈德在政治上堅持「維護伊斯蘭價值觀」的立場。低調、朴實親民、勤儉廉政,深得廣大普 通民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支持。
2013年8月總統任期屆滿後,艾哈邁迪-內賈德重新回到校園任職教授。
2017年4月12日,內賈德突然宣布參加新 一屆總統選舉,並前往伊朗內政部進行了 候選人注冊登記。20日,被伊朗憲法監 護委員會取消參選資格。
8. 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的爭議
中新網9月25日電綜合美國媒體報道,伊朗總統內賈德24日在哥倫比亞大學進行講演期間為否認猶太大屠殺事件的人士進行了辯護,他還對「911」恐怖襲擊事件是基地組織所為提出了質疑。哥倫比亞大學校長鮑林格在介紹內賈德時稱他是一位「氣度狹小又殘酷的獨裁者」,他說:」總統先生,你擁有所有氣度狹小又殘酷的獨裁者的特徵。」內賈德看上去對鮑林格的說法感到震驚,他稱這一說法是「侮辱」,是對「聽眾信息和知識的侮辱。」他說:「很遺憾,這是侮辱和不正確的說法。」。他指控鮑林格屈服於持敵對態度的美國媒體和政治家的壓力。內賈德試圖把自己描繪為一位知識分子,稱他的政權尊重理性和科學,但這位前工程學教授很快又開始發表那些在過去曾疏遠美國聽眾的言論。他在回答有關伊朗處決同性戀者的問題時稱:「我們伊朗不像你們國家有同性戀,我不知道是誰告訴你伊朗有同性戀的。」他的這一回答引起了聽眾嘲諷的笑聲。
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曾在美國語出驚人地說「伊朗沒有同性戀」。很快有團體隨即公布了一系列的照片顯示伊朗不但有同性戀,而且還遭到不人道對待:有些人因為性傾向問題,被迫丟掉工作;有些人被學校開除,甚至連家人都受到牽連。伊朗政府對此的解釋是,「根據伊斯蘭法律,在真主的眼中,同性戀是一種罪過,是對社會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