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同是伊斯蘭國家的沙特和伊朗,為什麼一直水火難容
沙特和伊朗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過戰爭了,一直都是敵國,從來都沒有邦交過。雖然同是伊斯蘭國家,但是宗教分歧和民族矛盾一直都沒有得到緩解。更重要的就是沙特和伊朗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想成為中東第一強國。位置只有一個,兩個國家都要爭,怎麼可能會友好。
03、沙特伊朗霸主位置之爭,為的就是擴大自己國家實力
沙特和伊朗除了這些歷史的矛盾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想讓自己國家得到更好的發展,所以雙方的總統都盯上了中東霸主的位置,誰更有錢和軍隊更強大,誰就能當上中東的老大。近年來的摩擦和戰爭,就是雙方都想消耗對方的經濟和軍隊的實力,以便能吞並對方壯大自己國家。但以目前沙特和伊朗的綜合實力來看,再發起戰爭也只是兩敗俱傷。
㈡ 暴斃!沙特駐埃及大使演講時暈倒去世,背後有無陰謀
背後有無陰謀暫不清楚,只是在沙特駐埃及大使穆罕默德·卡塔尼在開羅舉行的阿拉伯-非洲會議上講話時暈倒。醫生趕到他身邊進行急救,但無法挽救他。他只有46歲。該公司是一家在房地產、建築和農業等各個領域開展業務的投資公司,其他人也曾在阿聯酋生活過。國際、區域和阿拉伯機構和組織的代表以及一些大使和阿拉伯名人出席了此次活動。卡塔尼的死因尚未確定,人終將走向死亡。
要知道兩國綜合實力不在一個檔次,沙特的軍事實力遠遠落後於伊朗。一方面,伊朗是一個擁有近8000萬人口的國家,而沙烏地阿拉伯自己的人口只有2000萬,兩國的軍事力量並不平等;另一方面,伊朗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伊朗的軍事裝備是獨立的。發達的伊朗被廣泛認為是中東地區擁有最多導彈的國家。然而,沙特的軍事實力,包括其士兵的素質,卻受到了多方面的質疑。
㈢ 沙烏地阿拉伯在阿拉伯世界裡是個什麼地位 為什麼沙特和伊朗斷交後多個阿拉伯國家爭相與伊朗斷交
沙特現在是阿拉伯國家的老大,尤其是在遜尼派阿拉伯國家中。
阿拉伯國家中埃及、利比亞等由於內亂,在阿拉伯世界話語權變小,沙特還大幅度援助埃及和巴基斯坦。
沙特無論是財富還是面積在阿拉伯國家居於首位,而且是遜尼派國家。伊朗以波斯族為主,屬於什葉派,伊拉克和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塞武裝同屬於什葉派。
㈣ 沙特和伊朗同是伊斯蘭國家,為何一直水火難容呢
沙特和伊朗可以說是一對兒老冤家了,雙方在歷史上進行過多次戰爭,所以用勢不兩立,不共戴天來形容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之所以雙方會有這么大的仇,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就是雙方的宗教原因。其次就是雙方之間的民族矛盾。最後就是雙方之間想對決出一個阿拉伯國家的霸主。
最後就是雙方想要對決出一個阿拉伯國家的霸主。畢竟現在的阿拉伯國家的實力相差無幾(除去發生戰亂的國家)。所以作為中東最強大的兩個國家,沙特和阿拉伯一直想要分出一個高低上下,所以雙方經常針尖對麥芒,所以就導致了雙方因為摩拳擦掌導致的擦槍走火事件數不勝數。
㈤ 沙特最近為什麼和伊朗斷交了
2016年1月2日,沙烏地阿拉伯以恐怖主義罪名處決了包括該國什葉派教士尼米爾在內的47人。當地時間2日晚間,大批憤怒的伊朗民眾在沙特駐伊朗使館前舉行示威,並隨後發生暴力沖擊焚燒沙特駐伊朗使館事件。隨後沙特就伊朗人焚燒使館事件宣布與伊朗斷交,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和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兩派戰爭一觸即發,「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如今的沙特政府由遜尼派皇室領導,被處決的尼米爾是什葉派領導人物,曾經領導過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運動(一場席捲北非和西亞的民眾反對政府運動,也稱阿拉伯覺醒),即反對派暴力推翻當權政府運動,所以沙特政府對尼米爾恨之入骨。動機有了,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候動手?
1、俄羅斯在敘利亞部署軍事行動,美國在中東必須倚重沙特(兩國關系一直很好)、以色列(美國支持猶太復國)和土耳其(土耳其擊毀俄戰機向美國表忠心),所以美國不反對處決尼米爾。
2、美國和歐盟對伊朗的核制裁(打壓伊朗經濟)已經解除,伊朗迎來國家發展契機。窮日子過久了,伊朗想經濟發展(主要靠輸出石油),但是同為石油輸出國的競爭對手沙特就不樂意了。你也賣石油,那我的油價就更低了我還怎麼賺錢?現在我把你的人殺了,你咬我啊?你國內的激進分子叫囂要戰爭不想安穩地發展,我看你伊朗怎麼辦?打吧,國力繼續衰弱,不打吧,作為什葉派的盟主國家寒了盟友們的心,你在大家的心目中就變成了一個慫貨。
3、沙特皇室內部存在分裂危險,沙特皇室想轉移國內矛盾和輿論注意力。
沙特有預謀地斷交,已經做好戰爭准備。而伊朗激進分子也想打,現在就看美國和俄羅斯的態度了。
1、先看美國,2015年9月30日,巴勒斯坦政府總統阿巴斯在聯合國發言宣布巴勒斯坦不再遵守《奧斯陸協議》,這項和平協議曾經被視作為兩國紛爭解決的基礎,「巴以沖突」再次升級。假如巴以再次爆發戰爭,猶太人支持的美國政府就必須支持以色列並派出援軍,但是2016年美國大選,奧巴馬還想安穩下台,所以不會支持以色列開戰(一旦開戰大家都沒有退路),但有可能支持沙特打伊朗轉移巴以矛盾,自己還有可能派出軍隊支援。另外伊沙開戰破壞俄羅斯中東布局,有利於自己下一步的插手中東行動(增援還是調停?)。
打個比喻,一棵樹被炸塌,倒向那個方向都行,只要不砸向自己就行了。
2、俄羅斯表示願意協調沙特和伊朗的矛盾,左右中東局勢發展,順帶提升自己在中東的影響力。俄羅斯在敘利亞駐軍,伊拉克反對美國在自己國家駐兵,黎巴嫩親敘利亞(「阿邁勒運動」組織)和伊朗(黎巴嫩真主黨),再加上伊朗自己,什葉派聯盟已然成型,俄羅斯樂見其成,當然不希望沙特破壞自己在中東的布局,但是也不排除俄羅斯會與美國有默契地擱置巴以沖突轉而促成沙特和伊朗開戰。
3、歐盟國家不希望兩國開戰,因為受到了前一陣子的敘利亞難民侵擾,自己國家經濟和社會穩定受到影響。
4、什葉派聯盟使沙特感受到了威脅。因為伊朗經濟一直在發展,時間越往後拖越對自己不利,所以搞事挑釁伊朗(沙特戰機攻擊伊朗駐葉門大使館),"希望伊朗跟自己來一場戰爭拖垮伊朗"。
㈥ 伊朗和沙特一直不和,兩國到底什麼仇
其實沙特和伊朗一直關系不好,是因為他們的宗教信仰產生了一個沖突,但是他們兩個國家的宗教信仰主要都是伊斯蘭教,所以矛盾的沖突主要是同一個教派裡面內部不同要信仰的沖突,所以導致了兩個國家全方位的對抗,而且沙特也聯合多個阿拉伯國家是一起對抗伊朗的。只要伊朗支持什麼,沙特肯定會站在伊朗的對立面,伊朗被美國進行經濟制裁,沙特就會落井下石多踩一腳。
所以很多事情的仇恨,再加上宗教民族信仰的沖突,讓這個對抗上升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因為伊朗的質疑實質是威脅的沙特王室的權力,所以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沙特只能一直和伊朗反著來,所以最後兩個國家對彼此都十分厭惡。
㈦ 沙特現在政局怎麼樣治安好嗎
沙特現在政局相當不穩定,治安狀態也不好。
本來沙特在中東是一個類似於人間天堂的國家,自從伊拉克被打殘後,中東地區就開始進入了三國爭霸的局面。
代表遜尼派和傳統君主勢力的沙特,代表波斯什葉派勢力的伊朗,代表宗教世俗化的土耳其,這三國一直在較勁。其目的就是主掌中東,成為地區霸主。
但是無論是對於西方勢力還是中俄等大國來說,中東出現地區霸主絕對不符合自身利益,沙漠風暴行動就是抹殺中東地區霸主的一次戰略行動。而以色列實際上就是世界大國釘在中東的一刻棋子。其目的就是讓中東不得安寧,無瑕發展。
因為中東無論是資源還是地理位置,對世界實在太重要,世界大國絕對不允許中東當地國家有成為地區霸主的權利。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土耳其以前過度偏向西方,在中東實力不足,短時間內很難掌控中東局勢。伊朗受到制裁,日子不好過,雖然在中東依然有所作為,但總的來說後勁不足。而沙特現在財大氣粗,本身對中東影響力就很大,西方國家也需要利用他來進行各方面的制衡,因此沙特面對西方時有很多籌碼可討價還價。
因此就現在來說沙特是最有希望成為中東霸主的國家。而它也是在朝這個目標前進著,ISIS實際上就是沙特培養起來的,其目的就是搞亂中東各國,讓沙特有更多發展空間。而這次聯合多國進攻葉門更是大有統領中東之勢。
不過聯合國五常等世界大國也不可能會看著沙特在中東做大,短則兩三年,長著五六年,沙特必出事,這是世界大國的博弈,不是那些靠石油收入來支撐的國家能掌控的。
㈧ 以色列VS沙特,伊朗當前到底與哪一個國家關系更差一些
兩國之間,伊朗應該是和以色列的關系比較的差。畢竟兩國牽扯到的關系利益比較的大,相比之下沙特還好一點,沙特的背後只是有美國指使。
而伊朗方面,它就是想打架。尤其是對於這些它看不順眼的國家,伊朗就是想打。比如沙特,現在它和沙特的矛盾鬧得沸沸揚揚的,其實想一想,沙特的背後是美國,伊朗怎麼可能打得過沙特嘛。加上以色列想要和沙特稱兄道弟,自然得站在沙特方面,那麼和伊朗的矛盾只會加深,所以兩國關系本身就不好,現在這么一搞,自然是更加不好。
㈨ 都是石油大國的沙特和伊朗,為何經濟上差那麼多
伊朗更像是中東地區的強國、大國,而沙特的強大隻不過是一種表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沙特的綜合實力可能強於伊朗,因為沙特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在國際原油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一個典型的石油富國。很多方面都需要財富來改善。資料顯示,沙特已探明石油儲量約2689億桶,居世界第二位。與此同時,沙烏地阿拉伯也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日產量為1100萬桶。相比之下,伊朗的石油儲量和產量居世界第四位,具體數量與沙烏地阿拉伯相去甚遠。由於經濟發展對石油的依賴性很大,兩國經濟的好壞直接取決於石油工業的“規模”。數據顯示,2017年,沙特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838億美元,伊朗國內生產總值為4395億美元。沙烏地阿拉伯的經濟規模高於伊朗。此外,沙烏地阿拉伯還利用從石油中賺來的錢來補充軍事力量,並擁有世界一流的裝備。
㈩ 伊朗的現況怎麼樣
伊朗也是發展中國家,但是綜合實力肯定是沒法跟中國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