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色列是美國殺害蘇萊曼尼的同謀,伊朗究竟有何證據這么認為
伊朗根本就沒有證據證明以色列有參與美國殺害蘇萊曼尼行動,無非就是伊朗找一個借口,想要收拾以色列而已。畢竟要動美國,伊朗是沒有這個能力,但是要動以色列還是綽綽有餘的,因此伊朗才這樣說,就是想要氣發泄在以色列上。
02、以色列比竇娥還要冤
伊朗把目光放在以色列上,想用這個借口對以色列用兵,以色列就不幹了,以色列直接就懟回去伊朗說:“蘇萊曼尼將軍的事情都是美國乾的,不要找錯人報仇了。”以色列這樣回話,也是證明了以色列特無語伊朗的做派。收拾不了美國,就想找借口收拾以色列,但是以色列也不是那麼好欺負的,只要伊朗敢亂來,以色列也是敢對伊朗動武器的。
加上以色列軍事勢力雖然比不上伊朗,但是他背後有美國,不怕伊朗。
『貳』 彭佩奧說伊朗海域兩艘油輪被襲擊,百分百是伊朗乾的,這個說法可信嗎
這個說法還是可信的。伊朗完全是有目的來襲擊油輪。一方面伊朗越來越對美國的襲擊不滿意,另一方面美國對於伊朗的襲擊也是在很大的程度上來反對美國對於伊朗的制裁。油輪的襲擊對於伊朗來說是很有可能的。
如今已經有了很多的證據表明油輪的襲擊就是因為伊朗的襲擊。此次的襲擊原因也很簡單一方面沙特的油田遭遇了襲擊,如果油輪遭遇襲擊的話,國際的油價也會因此漲價,獲益的肯定是伊朗。
『叄』 伊朗為什麼一直不承認是自己襲擊了沙特油田呢
我覺得這個也是一樣很正常的事情啊,除非有明確的證據能證明是伊朗乾的,否則他們是肯定不會承認的。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巴斯·穆薩維15日說,蓬佩奧所言「毫無意義」,是針對伊朗的盲目指認。穆薩維說:「美國人對伊朗採取了『極限施壓』政策,而這一政策註定失敗,他們因而傾向於撒謊。」
雖然說胡賽承認是自己襲擊了沙特,但是大部分還是懷疑胡賽是在伊朗的支持下才能動手。畢竟胡賽和沙特處於敵對關系,而伊朗和沙特也是區域競爭對手,更有教派沖突。因此很長時間一來美國和沙特就一直懷疑伊朗派遣技術人員前往葉門,為胡賽武裝培訓無人機和導彈技術。
『肆』 伊朗承認擊落客機 ,究竟是何原因導致他們要擊落烏克蘭客機
直接的原因是伊朗的防空雷達或者軍隊高層判斷失誤,錯誤的把民航客機認作導彈進行了攔截。根本的原因是美國炸死了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蘇萊馬尼。那麼伊朗為什麼會這么神經緊張,誤把民航飛機當作導彈呢?因為他們在擊落飛機之前用導彈襲擊了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然後在准備迎接美國反擊時,高度戒備狀態下一緊張把飛機當作導彈了,確實是非常嚴重的事故。
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自己的領導人被敵國刺殺這樣的事情確實是大失顏面,令人激憤,但是伊朗的在面對美國採取的種種應對措施,又顯得那麼的尷尬無力。伊朗方面內部暴露出來的問題和矛盾也被這些事件放大,為外界知曉。所以說,伊朗內部的虛弱和混亂,才是導致這些鬧劇的根本原因,也才會被美國如此的欺負。
『伍』 伊朗遭"標志性攻擊"震動中東 誰是背後的襲擊者
6月5日,卡達同時遭多國拉黑。同一天,中國公開支持伊朗加入上合。6月7日,伊朗發生兩起恐怖襲擊事件,造成13人死亡,42人受傷。四天時間內,中東接連發生三件大事,兩明一暗都與伊朗有關,和中國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從時間節點上來看,半個月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沙特進行了訪問,並在沙特首都和50多個阿拉伯國家舉行了峰會。特朗普這次訪問沙特及中東主要有三大目的。
1.和沙特簽訂千億軍購大單,以期獲得國內更多的軍火商支持。
2.統一美國在中東盟友的陣線,在接下來和俄羅斯的較量中占據上風。
3.號召阿拉伯國家孤立伊朗。
可以說,從現階段情況來看,特朗普此行三個目的均已達到。特朗普前腳剛走,卡達國家元首卡達埃米爾在一場軍方慶典上的講話中就指出:伊朗是「不容忽視的伊斯蘭強國」,並且「對伊朗懷有敵意是不智的」。正因為卡達高調支持伊朗的立場,為後來的斷交風波埋下了伏筆。
雖然同屬於伊斯蘭國家,但派別不同內部斗爭依然激烈。沙特是遜尼派國家中的老大,伊朗則是什葉派的老大,兩派兩國看誰都不爽,誰都想一統伊斯蘭世界。
對於沙特領導的遜尼派國家而言,首先絕需要搞定遜尼派國家的「叛徒」——卡達。在遜尼派國家中,卡達和伊朗的關系非常要好,算得上是海灣國家與伊朗之間的橋梁,時不時和伊朗眉來眼去的。不過尷尬的是,自家老大沙特去年1月才宣布和伊朗斷交。所以,在對伊朗發動圍剿前,必然要踢出卡達。
同樣,中東現目前的局勢讓沙特有圍剿伊朗的資本。首先,雖然卡達和美國關系好,甚至和美國情報部門的關系莫逆,但好歹狗大戶有錢,上千億大單足以讓美國睜眼瞎。其次,沙特搞掂卡達的最終目標是伊朗,美國看伊朗不爽多年了,更何況伊朗最大的後台是俄羅斯,美國偷著樂還來不及。
就在多國拉黑卡達、暗地裡聯手對付伊朗的時候,中俄出手了!6月5日,在上合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召開前夕,中國公開表示:中國支持伊朗加入由中俄領導的上合組織,並將在本周的上合組織峰會上討論此事。
一旦伊朗成功加入上合組織,這就標志著伊朗正是被納入中俄安全體系。這就有兩點好處。
美國不敢輕易對伊動武。自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以後,美國就把伊朗視為眼中釘,無時不想除之後快。2011年美國在伊朗東西兩側聚集了20萬大軍,最終都沒有敢攻擊伊朗,隨著伊朗加入上合以後,美國更加不敢動手。
海灣國家不敢對伊朗輕易動武。伊朗入合,就成了中俄法理上的准盟友。為了維護上合與中俄的形象,一旦沙特多國對伊朗開戰,中俄必將全力支持伊朗。而伊朗在地緣上背靠中俄這一大優勢,中俄的武器能在第一時間內源源不斷的供應伊朗,海灣國家的武器則需要長途海運。歷來波斯人驍勇善戰,反觀沙特多國,幾次中東戰爭群毆以色列都沒佔到便宜,面對有中俄鼎立支持的伊朗,怕是更加沒有底氣!
憑借伊朗「入盟」和中俄聯手,在中東就化解了兩大攻勢。首先,伊朗遭受沙特多國的直接群毆可能性降到最低。其次,美國妄圖借沙特和伊朗開戰之際亂中取利的目的破滅!
『陸』 美國首次公布伊朗違反核協議的證據是真的嗎
周四,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NIKKI HALEY)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阿納卡斯蒂亞波林聯合基地(Joint Base Anacostia-Bolling)的記者發布會上公布了伊朗向葉門胡塞武裝提供導彈攻擊沙特的證據。她指出,從上個月在利雅得機場附近找到的胡塞武裝發射的一枚短程彈道導彈殘骸中,發現了數個技術細節可以認定該導彈為伊朗製造。該導彈缺乏穩定翼以及側面的一系列閥門,這些是伊朗國防工業特有的設計。黑莉還指出美方其他證據還包括反坦克導彈以及無人機的殘骸等。黑莉稱這些證據是伊朗違反核協議的不可辯駁的證據。
沙特對美國對伊朗立場表示歡迎
14日,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莉出示證據指責伊朗向葉門胡塞武裝提供導彈。隨後,沙特方面發表聲明稱,該報告揭示了伊朗對地區局勢「敵對的干涉行為」,其對葉門胡塞武裝提供導彈的行為威脅沙特及地區的安全與穩定。沙特歡迎美方對伊朗的立場,同時譴責伊朗向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塞武裝等「恐怖組織」提供武器的行為。
『柒』 伊朗暗地裡多次襲擊各國油輪,原因是什麼
主要原因是由於美國制裁伊朗的石油出口。而且美國和其他的國家採取了聯合制裁的方式。這讓伊朗非常憤怒。所以他才會選擇攻擊很多國家的油輪這種報復性的手段。而且他多數攻擊的都是和美國非常要好或者是美國盟友身份的國家的油輪,因為這樣會給美國以及他的盟友提出了非常嚴厲的警告。因為美國的制裁使得伊朗它的經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所以伊朗也是通過這種方式提醒美國不要做得太絕。
當然伊朗多次攻擊其他國家的油輪並不會造成更猛烈的沖突。因為現在雙方都在盡力保持克制,而且誰也承受不了戰爭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壓力。所以到最後可能會重新回到談判桌上解決。但是無法得到一個根本的解決,因為這屬於地緣政治問題可以說是一個無解的答案。
『捌』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憑什麼說,很明顯是伊朗襲擊了沙特
因為伊朗完全有理由襲擊沙特油田。沙特油田被襲擊導致沙灘油田的石油減產,這其中最大的受益方將會是伊朗,伊朗,可以出更多的是由增加更多的外匯收入。所以美國認定是伊朗襲擊了沙特的油田,而沙特也是這樣認為的。
沙特油田遭遇襲擊導致沙特的石油產量下降,這有可能導致全球的石油危機。這一次伊朗是完全有理由星期一沙特油田的沙特油田的襲擊使得石油產量減少,這就可以促進伊朗石油的出口。但是伊朗政府並沒有承認。
『玖』 伊朗首席核科學家遭暗殺身亡引發關注,該國對此事有何說明
伊朗首席核科學家遭暗殺身亡這件事,已經激起了伊朗民眾的怒火。為了平息伊朗民眾心中的不平,伊朗的領導人也是表明,伊朗對於這件事不會善罷甘休。
在特朗普執政期間,伊朗已經遭受了嚴厲的經濟制裁,現在伊朗的日子其實並不會過。現在這個階段,伊朗還是明白自己的實際處境的。其實,伊朗也明白,最近以色列就是希望可以激怒,從而把戰火再次降臨伊朗的大地上。
在這樣的敏感時期,伊朗對於這樣的挑釁,只能控制自己的怒火,並不能有什麼大的報復行為。畢竟,伊朗挑起事端以後,最終受傷的還是伊朗人民。
各位,對於伊朗首席核科學家遭暗殺身亡這件事可能產生的後果,您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拾』 兩伊戰爭發生的原因、經過及結果
兩伊戰爭是因為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才發生的。1971年9月22日出兵伊朗,戰爭爆發。戰爭初期,伊拉克得勢,佔領伊朗約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981年3月底,雙方形成僵局。1982年4月,伊朗發動反攻,基本上收復全部失地。7月,伊朗軍隊越過邊界,佔領伊拉克境內的一些城鎮和據點。10月,伊拉克遏制了伊朗的攻勢,雙方進入相持階段。1984年4月起,戰爭向海峽水域和城市區擴展。
1987年7月20日,安理會通過結束兩伊戰爭的598號決議。伊拉克宣布接受,伊朗則堅持應懲辦戰爭禍首,要求薩達姆下台,拒絕接受。1988年初,伊拉克連續發動進攻,收復失地後於7月又進入伊朗境內。
1987年7月18日,伊朗改變以往強硬態度,宣布接受安理會的598號決議。8月20日,雙方宣布停火。8月25日在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的主持下雙方開始直接談判。至此,持續8年的兩伊戰爭結束,
關於兩伊戰爭的後果。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損失,除常規戰爭外,在戰爭過程中採取了襲城戰、襲船戰、襲擊油田等破壞敵方後勤、經濟設施的手段。伊拉克還對伊朗軍隊、平民動用了化學武器。作為軍事實力相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兩國在戰爭中曾使用諸如蘇式米格-25戰機、美式F-14戰機、法式飛魚導彈等當時較為先進的武器;
但同發達國家主導的戰爭相比,這場戰爭的形式仍然有不少差別。例如,在戰爭中鮮有集群化坦克長距離突擊作戰,而一戰中的塹壕戰、人海攻擊卻頗為常見,甚至還出現了沒有武裝的平民在狂熱的宗教信仰支撐下集體沖鋒,踩爆地雷的場面。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