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冠疫情肆虐伊朗,衛隊總司令為何將矛頭指向美國
伊朗的新冠疫情形勢十分緊急,連政府中樞的第一副總統都沒有倖免,成為病毒的宿主。而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更是對媒體表態:“肆虐的新冠肺炎或許是美國發動的生物攻擊。”結合之前美伊不斷緊張的局勢,以及因為疫情逐漸陷入困境的伊朗政府,很容易就能理解他這番言論的背後因由——將國內矛盾轉嫁到國際上來 ,以此穩定國內的局勢。
03.這是矛盾的轉嫁,也是仇恨的轉移
伊朗政府對疫情的遏制比較有限,伴隨著疫情擴散的,還有伊朗國民的恐慌,而恐慌會使人們失去理智,輕則哄搶商品,重則破壞社會秩序,危害社會穩定,總之,伊朗國內矛盾日益增長,日漸尖銳。失去理智的國民沖擊到了伊朗政府的統治,而伊朗由於之前歐美的制裁,加上本身底子差,無法完全處理好國內的各種問題,無法妥善處理好國內矛盾。於是,伊朗政府嘗試將矛盾轉移到美伊沖突上,試圖激起或者深化國民對美國的仇恨,以此減輕他們對政府防治不力的怨言。
伊朗政府自己也知道自己在說瞎話,但是萬一成功了呢?畢竟美國剛和伊朗結下樑子,兩國的民族矛盾在疫情前就十分尖銳,說不定海珊的這個說法真的會被伊朗國民所認可,真的能穩固伊朗政府的統治。
『貳』 新冠肺炎是如何波及全球的
新完肺炎波及全球的路徑目前只能設想,它的傳染線路具體分四條線,具體以下細說:
一、中國線:未知感染源-武漢-全國。
中國的這條線路,是感染持續時間比較長的,雖然在當時確診超非典之後,覺得增長速度較為恐怖,但是新冠在全世界感染的第一個10萬用了67天的時間,中國佔了8萬多,也就是說,其實這個病毒,我國為世界各國爭取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並且在這期間我們交通管控,自我隔離,把病人全部集中,盡可能的做到了系統化。
新冠在2020年,是世界范圍的疫情,它的真正源頭至今還未找到,但是就數據來看,肯定不是我國的鍋!
『叄』 作為免疫學專家的伊朗副總統,究竟是如何感染新冠病毒的
關於伊朗副總統怎樣感染新冠狀病毒,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可能的原因,首先要知道整個伊朗的新冠狀病毒,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境地,並且這一點我們從相關的新聞上面也可以看得出來,比如說我們每天早上醒來看新聞會很容易發現伊朗每天新確診的人數都是200人到300人,甚至有的時候還會更多。所以在如此高的感染幾率下,即使是伊朗的副總統,也不是那麼的絕對安全。除此之外也跟新冠狀病毒傳播途徑廣泛有很大的原因,就比如說新冠狀病毒進入空氣當中,它不會立馬死去,有可能會依附在物品上或者說衣服上,然後等到有另一個人接觸它的時候,它便順勢的感染下一個人,所以有著如此廣泛的傳播途徑,伊朗副總統感染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肆』 新冠的源頭到底在哪兒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有關該病毒的起源問題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爭議話題。因為該病症的首發地在我國武漢,所以西方國家便把矛頭指向了我國,甚至將該病毒的源頭定位為武漢p4國家病毒研究所。
我國社會大眾認為此次病毒的源頭來自於美國,及理由是:早前美國出現了一次造成大量死亡病例的「流感」,懷疑這次「流感」實際就是新冠病毒肺炎,只是說法不同而已。而在去年10月舉行的湖北世界軍運會上,有5位美國運動員染病,懷疑美國有可能是故意定點投毒,或是無意攜帶病毒,導致該疾病在武漢大流行。
我國社會大眾的這一認知心理,對國內社會來說確實起了很好的正能量作用,導致前期疫情通報信息不暢而積聚的民憤迅速轉移,把對武漢高層或是更高層的憤怒情緒,立刻轉移到美國頭上,讓全國老百姓「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對社會的穩定安定起了不小的作用。
但筆者認為,此次疫情的全球大爆發,靠猜測和臆度誰是發生的源頭都是不科學的,既沒有理由將起源強加給中國,也沒有理由將這筆賬算到美國頭上。至於為什麼不能由中國或是武漢承擔責任,已經有過大量的分析,這里不再贅述。為什麼不能算到美國頭上,本人談幾點膚淺的看法。
一、從傳播的人群來看,不會局限於武漢。病毒是一種特殊的生物體,它必須依附於動物的體細胞才能生存繁殖,若離開這些依附體,會在短期里死亡滅絕。實驗室保存的病毒都需要特殊的儀器設備,作為美國的軍人運動員不可能通過某種載體將病毒帶到中國,這在入境時就有嚴格的檢查,可能性幾乎為零。
至於說他們身體攜帶病毒,那也沒有這種可能。因為若身體帶毒,那麼與他們同機的服務員,軍運會上的800多名運動員,運動場上的工作人員,他們居住的旅社,甚至包括10萬名觀眾都有可能是近距離接觸著。那麼軍運會散後,病毒就有可能迅速在世界各地蔓延,不可能局限於武漢。
二、從傳播的時間點來看,應該更早爆發。武漢軍運會於去年10月27日結束,按病毒潛伏期最長14天計算,最遲應該 在11月10日出現病例,在11月中、下旬就大面積爆發了。但我國武漢出現首例病例為12月8日,相隔時間40多天,病例的潛伏期不可能這么久。
再者,若美國軍人攜帶病毒,那麼他們自身就應該配有解葯,否則他們作為第一代傳播者就必死無疑。假設他們真正具備這種解葯,那麼該病毒絕不能再次在美國大流行,從現在美國的疫情大流行情況看,那種可能幾乎沒有。
三、美國的價值觀不允許人為播毒。美國是個利益至上的資本主義國家,他們會盡一切努力,想盡一切辦法來打壓與他們有政治、經濟、軍事競爭力的國際對手,以達到長期稱霸世界的目的,這一點是不容否定的。不管是軍事手段打擊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還是用無人機定點清除伊朗最高指揮官等,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但他們的做法也是有原則的,就是打擊對方的軍事目標和清除政治人物時,盡量避免傷及平民百姓。至於戰爭造成人道主義災難那又另當別論。西方國家對於希特勒式的大量屠殺平民的反人類罪行,自上而下都是切齒痛恨的,這也是他們的價值觀所在。對於這一點,我們要有客觀上的認同,不能因為帶有政治偏見而妄加指責他們。
建立在這種價值觀之上的美國,上至總統、政黨負責人,下至普通的軍人、百姓都不可能做出大量投毒,傷及無辜的滅絕人性的舉動來。
四、美國的政治制度也不允許這種卑劣的行徑存在。美國是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一個老牌的民主國家。美國的政治制度,簡言之就是「三權分立,多黨執政」。這個「三權」就是指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美國的立法權在國會,國會由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眾議院400多個席位,將名額按照人口的多少分配各州,由各州的老百姓普選產生。參議院共100個席位,每州兩個席位平均分配,也由老百姓普選產生,美國國會的職權是制定法律、通過法案、監督總統依法行政等。美國的行政權由總統行使,總統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還是美國陸海空三軍總司令,權力很大。美國總統由全民普選產生的選舉人團投票產生,實際是全民普選產生。總統每屆任期四年,累計任職不得超過兩屆。國會三分之二的議員支持可以罷免總統。
美國的最高司法機關是聯邦法院,聯邦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其他機關、團體的干涉。
美國的多黨執政實際上是由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競選的總統和議員執政治理國家兩黨相互監督制約,以保證依法行政。
上面說這些話的意思是作為美國的行政長官和行政機構,不可能下令投毒,因為他們沒有必要冒著這個風險去做這個事,這等於為自己將來的身敗名裂或是坐穿牢底埋單。他們是聰明人,決不做這種蠢事。他們不可能像獨裁國家的領導人那樣,終身身居大位,最多八年任期做滿,就是一介平民。
五、美國的輿論監督制約著政治人物的行動。美國全國所有的新聞機構,包括電視台、報社、網路都是民間的、獨立的。就是《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也好,《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也好,都是民間的企業,只有一個面向全世界廣播的《美國之音》才由國會撥款,可以算上國家的,但美國之音不準對國內廣播。因為美國的憲法規定,美國政府和政黨不準辦新聞媒體,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政府、政黨能充分地接受獨立新聞媒體的監督,避免政府和政黨刻意宣傳自己。這些獨立的新聞機構可以與美國總統唱對台戲,不會受到打壓,只要遵守美國法律,不違背客觀真實性原則,誰的負面新聞都可以發。在這種強有力的輿論監督之下,哪一位政治人物若干出「投毒」這種滅絕人性的勾張來,其後果可想而知。
綜上所述,美國故意投毒的可能性基本沒有,這並不是為美國洗白,而是沒有客觀可能。新冠病毒的源頭在哪裡,有待於科學家的積極努力。
『伍』 疫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目前疫情最源頭的原因還在查詢中,官方還未發布與其相關的言論。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證實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通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3月11日,世衛組織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稱為全球大流行 。4月4日,中國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8月18日,國家衛健委修訂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 。9月3日,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評估專家組共同主席在成員國吹風會上宣布了專家組成員名單,鍾南山入選。
2021年3月30日,中國—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在日內瓦發布。
截至北京時間11月2日6時30分,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47772165例,累計死亡病例5019148例。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349670例,新增死亡病例4728例。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新冠疫情
『陸』 疫情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新冠狀病毒疫情是從 2019年12月開始的。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新型肺炎存在人傳人現象。國家衛生健康委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相關內容解釋
對於這種新冠病毒的來源,一直是爭議不斷,眾說紛紜。2020年1月10日,復旦大學張永振團隊首次研究並公布了該病毒基因系列,此後對於該病毒的來源、傳染途徑以及基於各種宿主的爭議達到高潮。
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內吃瓜群眾紛紛群起而攻之,指責武漢人吃蝙蝠,說因為武漢人嘴饞,吃蝙蝠導致了病毒的發生,武漢人一瞬間成了名副其實的背鍋俠。然而,後來的調查結果發現,華南海鮮市場並沒有蝙蝠出售,而且一直沒有那方面的生意。
所以,很顯然,說武漢人吃蝙蝠是一個偽命題,顯然站不住腳,既然這種病毒來源於蝙蝠,而華南海鮮市場又沒有蝙蝠出售
『柒』 疫情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疫情是2019年12月19號開始爆發的,我希望中國以及世界各個國家都能快點好起來。對於這種新冠病毒的來源,一直是爭議不斷,眾說紛紜。2020年1月10日,復旦大學張永振團隊首次研究並公布了該病毒基因系列,此後對於該病毒的來源、傳染途徑以及基於各種宿主的爭議達到高潮。
新冠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 ,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證實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捌』 疫情來源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1][2],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證實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3][4][5]
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通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3月11日,世衛組織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稱為全球大流行[6]。4月4日,中國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7]。8月18日,國家衛健委修訂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8]。9月3日,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評估專家組共同主席在成員國吹風會上宣布了專家組成員名單,鍾南山入選。[9]
截至歐洲中部夏令時間2022年9月7日18時58分(北京時間9月8日0時58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03711760例,累計死亡病例6484136例。7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472582例,死亡病例新增1277例。[436]
截至2022年9月8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6226例(其中重症病例28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234876例,累計死亡病例522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46328例,無現有疑似病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563227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78389人。[443]
中醫病名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外文名
COVID-19
常見症狀
發熱、乾咳、乏力[10]
傳播途徑
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11]
中文簡稱
新冠肺炎
發病特徵
根據現有病例資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發熱、乾咳、乏力等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狀。重症病例多在1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從目前收治的病例情況看,多數患者愈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10]
新冠病毒
流行特徵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020年3月11日說,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徵。
譚德塞在日內瓦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說,疫情的傳播程度和嚴重性令人深感擔憂,「因此我們評估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徵」。
他說:「我們以前從未見過冠狀病毒引發的大流行。我們以前也從未見過得到控制的大流行。」
他強調,將新冠肺炎疫情描述為「大流行」不會改變世衛組織對其威脅的評估,「它不會改變世衛組織正在做的事情,也不會改變各國應該做的事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正處在早期快速變化階段。中國已公布導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這將有助於全球科學家和公共衛生組織加入診斷試劑的研發,及病毒致病性研究。
國家衛健委已發布1號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但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同時將其納入檢疫傳染病管理。
疫情等級
2020年2月28日,世衛組織新冠肺炎情況每日報告,地區及全球風險級別均提升為最高級別「非常高」,與中國一致,此前地區及全球風險級別為「高」。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情況報告
當地時間2020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根據評估,世衛組織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稱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
傳播途徑
據央視新聞消息,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介紹:衛生防疫專家強調,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11]
2021年6月14日,加拿大科研人員在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論文,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可感染北美鹿鼠並在鼠間傳播。[54]
當地時間2021年12月1日,加拿大環境與氣候變化部發布新聞通報宣布,首次發現境內的野生動物感染了新冠病毒。[75]
2022年5月4日,美國健康生活新聞網發表報道稱,密歇根大學研究發現,空氣傳播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是接觸物體表面傳播的1000倍。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大學校園內對空氣和表面樣本進行了檢測,發現吸入病毒顆粒的概率大於手指接觸感染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