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發起的戰爭數不勝數,為何唯獨沒有對伊朗動手
從特朗普政府開始,開始了美國從世界大把撈金的時代,像《伊核協議》這種損害美國利益的東西,特朗普一上台就撕毀了,伊朗被迫進行研發核武器的進程,使得中東人心惶惶。像伊朗雖然在經濟上被壓制,軍事上也打不過,但是卻還一直叫囂美國,就是因為他知道美國不敢打他,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核武器,更是因為一些國際利益。
而且伊朗背後還站著俄羅斯,可能還有亞洲某大國,歐洲的石油也要從伊朗把控的波斯灣運出,美國不可能因為和伊朗的利益就把世界上的所有大國全部得罪一遍。更何況俄羅斯肯定不是吃干飯的,一定不會讓美國成功。
Ⅱ 特朗普制裁伊朗的目的達到了嗎,為什麼暫時不對伊朗施壓了
對伊朗,特朗普一開始就想震懾得手,沒想用打。沒美國總統,我覺得他就是一個大流氓,不配當美國總統,他太壞了,他就是說話不算話,就是個無賴
Ⅲ 美國一向霸道為何不敢直接和伊朗開戰呢
美國一旦對伊朗開戰,以色列就徹底完了!
伊朗自改革派魯哈尼上台以來,走了一條與內賈德不同的路線。理智、亦步亦趨,艱難前行。
美國可能會回到二流國家的行列。為了不回到「解放前」,為了顏面,美國只能打落門牙往肚裡吞,不得不說打又不打,始終在伊朗人頭上懸著一把利劍,但伊朗壓根就不把美國當一回事,這讓美國有「狗子咬刺蝟,無處下口」的感覺。
美伊已經是有了40多年的冤家,但這種情況,可能還要繼續下去。
Ⅳ 美國針對伊朗的動作越來越明顯,但為何遲遲不打第一槍
美國針對伊朗的動作越來越明顯,甚至還集結了很多盟友,但卻遲遲沒有打響第一槍,其實美國也有很多方面的顧慮,他擔心伊朗會來一個魚死網破,而且美國剛經歷過一場戰爭,元氣不足,如果伊朗魚死網破的話,美國方面可能會架不住。
還有就是美國的考慮經濟問題,雖然說美國曾經用戰爭拉動過經濟的增長,但美國現在還在為伊拉克的事頭痛,不可能這么快就去打伊朗,這樣的話,美國就更無法在中亞脫身,脫不了身的美國就沒法增加精力來對付中國和俄羅斯的崛起而給美國所帶來的全球挑戰。
Ⅳ 美提議恢復制裁伊朗,為何遭到聯名拒絕
這中間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美國在疫情前後對盟友的行動給歐洲盟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使得那些國家逐漸對美國失去了信心;再者之前達成的聯合國協定本身就是俄羅斯等國家故意為之,現如今時機成熟,那些國家樂意看到伊朗給美國製造壓力,所以紛紛投了反對票;唯有美國還不願和伊朗“和好”,在獨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聯合國會議上,英法對美國的提案都投了棄權;之前美國對其也採取了經濟打壓的態勢,這就讓歐美諸國很不滿意,而且現在還不顧他們的死活搶走了瑞德西韋公司的專利權;德國和法國也是看到了美國的頹勢,可能內心中也想著大國崛起的美夢,而美伊矛盾正是削弱美國實力的絕佳時機,盟友現在也靠不住了,美國現在也算是“四面楚歌”了。
Ⅵ 美國為什麼要退出伊核協議
首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時機把握地非常好,而且這個做法也很符合“美國優先”的美國傳統觀念(特朗普被稱為最有一個堅守美國傳統價值觀的總統)。在美軍逐步退出中東戰場的同時,為了加強美國在中東的控制權,不得不削弱俄羅斯在中東的權利,伊朗本就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削弱伊朗也成了美國的戰略之一,退出《伊核協議》也只不過是個制裁伊朗的理由罷了。
而且這個老大還不聽美國話,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這誰受得了。所以特朗普直接退出協議,並且制裁伊朗,使得以色列有機會與之抗衡。所以盡管美軍退出了中東,但是特朗普卻不希望中東地界上少了美國的話語權。
Ⅶ 特朗普為什麼宣布要從中東地區撤軍呢其戰略思想是什麼呢
美國一方面在中東地區和阿富汗收縮軍事力量,一邊擴充軍費,是想將其在全球軍事重心從反恐戰爭轉向亞太及印太地區。特朗普只是透露出了撤軍的意思,並不是真正的宣布要撤軍,並且這也只是他的個人表態,而不是代表美國政府,其實,從中東地區撤兵,只是為了掩人耳目,真正的目標是想把軍隊用在伊朗身上。
其次,特朗普在此次撤軍行動中的表現也反映出美國的弱點,這次的撤軍行動,說明美國的國力已經不足以支撐美國在向同時發展,美國現在想把精力和資源集中印太地區,而不是死守在中東。另外,特朗普這樣說,是為了受到民眾的支持,他說,可以省下錢來用於改善民生,並且這一主張還可以獲得傷殘軍人及軍屬的大力支持。
Ⅷ 美國為什麼退出「伊朗核協議」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 ,並宣布將實施「最嚴厲制裁」,這一結果既是美國敵視伊朗政策的結果,也是美國對伊朗實施更強硬政策的開端。遏制伊朗崛起步伐、在美伊博弈中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製造「可控混亂」刺激油價上漲、以色列綁架美國中東政策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主要原因。
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是典型的戰略短視之舉,使其「短期受益, 長期受損」。美國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和挑戰,主要體現在:制裁不會摧垮伊朗,反而使伊朗國內對美同仇敵愾;伊朗重啟核活動使美國面臨「戰與和」的兩難處境;美國霸權的制度基礎和信用基礎遭受嚴重損害。
特朗普8日宣布最終決定後,國際社會各方也相繼表態。據英國《衛報》消息,作為此次事件的另一主角,伊朗總統哈魯尼說:「從現在開始,這是伊朗和五個國家之間的協議。我們必須等待,看看其他人是如何反應的……如果最終我們與這五個國家合作,我們可以保留我們想要的東西,盡管以色列和美國反對,它仍然可以生存。」
(8)特朗普為什麼取消對伊朗進攻擴展閱讀:
特朗普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敵視伊朗的政策
2017年1月27日,特朗普簽署總統令,要求國務院在未來90天內,暫停向伊朗、蘇丹、敘利亞、利比亞、索馬里、葉門和伊拉克7個國家的普通公民發放簽證。此舉引發伊朗強烈反應。伊朗在2017年1月31日宣布將在外匯交易和財務報告中棄用美元,選擇新的通用貨幣或運用多種外幣組合來代替,以此打擊美元霸權。
二是制裁伊朗試射導彈。2017年1月29日,伊朗試射一枚中程彈道導彈。美國指責伊朗「破壞中東局勢穩定」,威脅地區盟友安全,美國財政部隨即在2月3日宣布,對參與或支持伊朗彈道導彈計劃,以及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的「聖城旅」提供支持的12個實體機構和13名個人實施新一輪制裁。
三是持續追究,加強對伊制裁。迄今特朗普已十多次提出對伊朗制裁。2018年5月,紐約聯邦法官還裁定,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和伊朗央行向「9·11」遇難者家屬賠付60多億美元——盡管沒有證據表明伊朗與「9·11事件」有任何關聯。
Ⅸ 俄媒為什麼稱特朗普不願和伊朗開戰
特朗普本人則採取了更加謹慎的調門。他表示,除戰爭外,還有一系列對伊朗施加影響的方法。
Ⅹ 戰機起飛了又撤回!特朗普為何改變主意不打伊朗了
在霍爾木茲海峽的局勢日益緊張的大背景下,伊朗擊落美軍的無人機,無疑是扔給了特朗普一個大難題。美國一直以來以世界警察的身份自居,從冷戰結束後,一直都是美國主動攻擊其他國家,很少有國家敢於主動招惹美國。伊朗擊落無人機,等於是打了美國的臉,美國必然會做出一定的表態。特別是在特朗普宣布這架無人機是在國際空域航行之後,更說明了美國將在無人機事件後,發起一定的反擊措施。
伊朗現在只有兩條出路可以走,要麼打要麼談,繼續耗下去,肯定是美國更占優。因為美國在霍爾木茲海峽地區部署的兵力並不多,這些軍隊足夠遏制住伊朗,也不會過多的消耗美國的軍費。反觀現在的伊朗,一旦沒有了石油貿易,就等於是失去了經濟支柱。而且伊朗在軍事上不僅需要時時刻刻綳緊神經防備美國的進攻,還要在敘利亞戰場上忙裡忙外,並且經常遭到美國的盟友以色列等國的軍事打擊。
特朗普是商人出身,在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他肯定會藉助這次談判好好的削弱一下伊朗。所以對於伊朗來說,談判肯定是要吃虧,打的話也是吃虧。伊朗擊落無人機一方面證明了伊朗不畏懼美國的軍事恐嚇的決心,另一方面也說明伊朗想要解決爭端,即使是發動戰爭,也在所不惜。
在這種情況下,商人出身的特朗普進行了一場“恐嚇軍演”,裝出來一副要進攻的模樣,卻又在關鍵時刻戛然而止,這樣反復無常的手法,也是特朗普常用的手段。特朗普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想要嚇唬一下伊朗,讓伊朗和美國回到談判桌上來,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不過美國只要不改變霸權主義的作風,伊朗和美國談妥的可能性非常小,這場對峙一旦持續時間過長,難免會擦槍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