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軍事問題
巴基斯坦按現在的狀態是打不過伊朗的,確實巴基斯坦有少量的遠程彈道導彈(射程2000-3000公里)能攜帶戰略核力量打擊到伊朗本土,但巴基斯坦的遠程戰略打擊系統有其明顯弱點的-----在宇航、信息等高新技術領域一片空白,對國外戰略打擊目標的有關信息收集嚴重依賴於關系較好的大國----美國和中國。而伊朗雖然並不是有核國家,但由於其鈾濃縮活動也稍有基礎,擁有自己獨立的間諜衛星。(盡管相對於美國,西歐國家、俄羅斯和中國的衛星網構成的信息和導航系統仍差距很大,但起碼相對於巴基斯坦,其優勢是很明顯的)。在沒有間諜衛星所獲得的資料指引下,只能通過載核彈道導彈的飽和打擊才能摧毀敵軍領土的主要軍用戰略目標,然而巴基斯坦自身的彈道導彈數量和核彈頭數量都相當有限,難以對對方國土進行飽和的載核打擊。
另外有一點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伊朗面對巴基斯坦的國境線主要是人煙稀少的沙漠,若要打擊到伊朗人口密集工業發達的西部地區,則不得不把其戰略打擊力量部署在目前並不屬於有效控制區域內的西部俾路支地區,這一帶反伊斯蘭堡活動非常猖獗,巴基斯坦軍方在此區域部署大規模防禦力量的話需要很大的成本。而且另一方面,巴基斯坦經濟比伊朗落後很多,(伊朗糧食自給率較高,農村經濟相對發達,而巴基斯坦則有一半的糧食需要進口,農村地區貧窮落後),也在事實中明顯地讓其反恐反分離主義軍事行動在邊遠地區舉步維艱。
而反觀伊朗,雖然軍人數量比巴基斯坦略少,常規武器-----比如說三代戰斗機的數量,巴基斯坦方面都略多於伊朗。(空軍方面巴基斯坦空軍三代戰機的數量是遠不如土耳其的,這點你應該值得注意的)。但是巴基斯坦僅能從中國引進太行發動機生產少量的「梟龍」戰機,屬二代戰機;而伊朗則能自產剛跨入三代戰機門檻的「雷電」系列戰機。總體上就一個國家的軍事工業獨立性而言,伊朗的軍工體系不僅勝於巴基斯坦,而且也應勝於土耳其。而就巴基斯坦目前的核打擊能力,還未能達到通過本土縱深發起的戰略打擊摧毀對方軍事工業的能力。
伊朗的經濟遠比巴基斯坦發達,國內局勢遠比因民間塔利班組織搞得昏頭轉向的伊斯蘭堡政府要穩定。所以個人認為如果兩國開戰(確實兩國關系不和,伊朗和巴基斯坦的世仇印度關系友好)的話,會出現類似於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的情況,現役軍隊規模稍小的伊朗由於國內局勢穩定,國民眾志成城,工業能力比對方勝出一籌,擊敗分裂割據、民生凋落的擁有稍大規模軍隊的另外一方。
2. 我們為什麼要進口糧食自己種的不夠吃嗎
一般情況下來說,之所以要進口糧食,也是因為出於糧食穩定考慮的,所以說一方面我國人口基數大,雖然說糧食產量高,但是相平衡之後,糧食確實存在一定的供需失衡問題,另一方面國際糧食價格相對要較低,正因為如此我國才會選擇進口糧食,總體來說也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我國是有長期的種植經驗的農業生產大國,正因為如此農業在生產力方面一直遜色於發達國家,而且在糧食產量上又很難實現資產自自足,正因如此還需要進口糧食,並非完全意義上的無法達到供需平衡,只是出於某種安全考慮才會選擇進口低價的糧食。
進口糧食一方面會平衡貿易差,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在糧食產量上也很難實現資產自足,而且從生產來說,我國是一個落後農業國家,產量上稍遜於那些發達的國家的糧食產量,所以才需要進入糧食。
3. 伊朗生產大米嗎
伊朗農業比較落後,但政府對農業比較重視,政府對農業基本生產條件改善、農業科研、技術推廣和培訓的投入較大。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大麥、水稻、玉米,油料作物主要有向日葵、大豆、油菜籽等,單產水平較低,主要農產品嚴重供不應求,糧食、食用油和食糖等農產品主要依靠進口。據了解,1999年度(1999年3月到2000年3月),伊朗進口小麥600多萬噸,進口大米100多萬噸,菜籽油和食糖分別有40%和97%需要進口。小麥主要從澳大利亞、加拿大、阿根廷、法國等國進口,大麥主要從澳大利亞、哈薩克、俄羅斯等國進口,稻米主要從泰國、印度、越南等國進口,玉米主要從中國、阿根廷、加拿大等國進口,食用油從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遷、巴西等國進口。
伊朗也有一些具有出口優勢的農產品,如開心果、石榴、獼猴桃、柑桔、棗、蘋果等干鮮果,另外,蔬菜、花卉也有出口,出口目的國主要是西亞各國。1998年出口農產品出口創匯達5億多美元。
伊朗的土地是私有化所有,政府只規定小麥統供統銷,其它農產品依靠市場經濟調節。
4. 哪些國家糧食主要依靠進口
世界上主要糧食進口的國家有:非洲國家、中國、朝鮮、韓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緬甸、阿富汗、伊拉克、黎巴嫩、南美部分國家,基本都是一些因部分原因導致農業產品較少或者較為不富裕的國家。
糧食的重要性無論在任何一個國家,還是在歷朝歷代都是至關重要的,它是關繫到國家安全的大事,是十分重要的。
(4)為什麼伊朗糧食要進口擴展閱讀:
糧食過度依賴別國,是相當危險的,必須大力發展本國農業,確保耕地紅線才行,目前我國農業的重點因該是努力提高農民種地積極性,確保土地原來種植糧食,確保糧食供應。
自給自足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過度依賴別人無異於讓別人掌握了國家的命門;疫情期間,一些國家禁止糧食出口,就是為了確保本國的糧食安全,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依賴別人,無異於將自己的身家性命託付與人。
5. 美國為什麼要阻止其他國家向伊朗進口原油
美國要是打伊朗的話,那麼伊朗就會把國際石油運輸通道,霍爾木茲海峽給封住,那麼到時候美國的石油就會供應不足,這也是美國和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最忌憚的地方。而且中東的地區,大部分都是靠石油來支撐國家的,伊朗也不例外。如果要是美國讓其它國家都不能進口伊朗的石油,那麼伊朗的石油生產了也沒得用,所以說,只有讓其它的國家不進口伊朗的石油,那麼伊朗的石油經濟就斷了,到時要不了多長時間,伊朗的經濟和糧食都會大減,到時候,美國就不害怕伊朗封住霍爾木茲海峽了,就算封住了,也維持不到多長時間,到時候,美國,北約就會一起打擊伊朗,到時候伊朗就會被美國控制的
6. 伊朗的農業結構以什麼為主
伊朗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伊歷1393年(2014年3月-2015年3月),伊朗農業產值為1009萬億里亞爾元,佔GDP的9.3%。
主要農產品包括:小麥、大米、大麥、棉花、茶葉、甜菜、水果、乾果、奶製品、魚子醬、羊毛等。伊朗是中東地區主要的干鮮果品生產和出口國,其中,開心果、核桃、檸檬、桔、柑、獼猴桃、無花果和石榴是主要出口產品。此外,伊朗還是世界第一大藏紅花生產國,總產量佔世界總量的95%。
伊朗農耕資源豐富,全國可耕地面積超過5200萬公頃,占其國土面積的30%以上,已耕面積1800萬公頃,其中可灌溉耕地830萬公頃,旱田940萬公頃。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農民人均耕地5.1公頃。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其綜合收割機與拖拉機保有量分別為1.3萬台和36萬台。伊政府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農業,糧食生產已實現90%自給自足。
農業主產區集中在裏海和波斯灣沿岸平原地帶,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自2003年以來,伊朗政府逐年加大農業扶持力度,重點支持水利灌溉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業科研、信貸與自然環境保護,以便改良農耕環境,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力爭實現政府第四個五年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制定的13.5%的行業增長目標。
7. 為何最近大家都那麼看好伊朗經濟崛起 被美國一直制裁的伊朗經濟能崛起嗎
首先美國的制裁不是決定因素。因為伊朗必定是一個大國,而且是一個很厲害的國家。美國的制裁並沒有禁絕伊朗的全部對外貿易,切斷一切對外聯系。只是使其受到了一些羈絆而已。伊朗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又有很好的自然環境,並不是一個連糧食都需要進口的國家。還可以通過對外貿易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此其一。
其二伊朗雖然是阿拉伯國家,雖然落後,但是並不是扶不上牆的阿斗,伊朗不是伊拉克,也不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有自身的工業能力和科研能力,伊朗也有著很強的軍事戰鬥力,在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的兩伊戰爭,國家內用外患之極,依舊擊敗了當時有美國為後盾伊拉克的入侵,要不是最後美國援助伊拉克化學武器,伊朗完全能滅了伊拉克,即便如此依舊寸土不失。其統軍素質可想而知。伊朗並不是一個腐朽沒有戰鬥力的國家。
其三這樣一個大國,在海灣地區與美國敵對,對於中國和俄羅斯而言,是難得的夥伴,必將相互扶持。
8. 全球糧食市場再度「拉響警報」,對哪些國家的影響較為嚴重
對以下國家的影響比較嚴重。
一、伊朗
伊朗地處中東地區,氣候條件惡劣,國內能用於種植的土地很少,而且伊朗的人口眾多,近年來一直遭到美國的制裁,導致伊朗的經濟番發展緩慢,因此伊朗一直都依靠進口糧食生活。如今俄烏沖突導致烏克蘭的小麥產量銳減,烏克蘭的小麥出口在世界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這就直接導致了全球糧食市場“拉響警報”,而且世界上另一大小麥生產國印度禁止出口小麥。這就直接導致了伊朗的糧食危機,直接影響就是伊朗本國的小麥價格上漲了三倍,因此伊朗政府迫於巨大的財政負擔還因此被迫取消了對小麥進口的補貼政策,這就更加加劇了伊朗的糧食危機,伊朗甚至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和騷亂活動。
綜上:以上三個國家將餓肚子。
9. 聲稱「喂飽世界」的印度要進口小麥印方:假消息!全球糧荒為何又加劇了
因為俄烏沖突、極端氣候、經濟沖擊等方面影響,導致全球糧荒的加劇。
10. 歐洲西部地形平坦,氣候溫暖濕潤,為何還要進口糧食
歐洲西部地形平坦,但氣候溫暖濕潤,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夏秋季節涼爽濕潤,熱量不足又多雨,不適宜糧食作物生長與成熟,所以糧食種植少;
但適宜多汁牧草生長,所以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但需要進口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