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uspa是什麼牌子衣服
uspa,馬球運動,隨著1890年美國馬球協會的創立,以U.S.POLOASSN.及馬球運動的圖案注冊的美國馬球協會品牌遍布美國走向世界。U.S.PoloAssn.品牌的服裝產品上的圖案和圖標,都是真的馬球俱樂部或馬球賽會徽。
uspa,馬球運動,隨著1890年美國馬球協會的創立,以U.S.POLOASSN.及馬球運動的圖案注冊的美國馬球協會品牌遍布美國走向世界。U.S.PoloAssn.品牌的服裝產品上的圖案和圖標,都是真的馬球俱樂部或馬球賽會徽。
uspa是什麼牌子
Polo一詞在英文中是馬球(馬球,史稱「擊鞠」、「擊球」等,騎在馬背上用長柄球槌拍擊木球的運動。蒙古族民間馬上游戲和運動項目,流行於內蒙古等地。相傳唐初由波斯(今伊朗)傳入,稱「波羅球」,後傳入蒙古,相沿至今。)的意思,而馬球運動是一項貴族運動,參與者通常穿用的是源自網球衣的針織短袖運動衣。將這種運動衣演變成為大眾服式,是拉爾夫·勞倫的功勞。這位才華卓著的設計師還將他的設計理念與風格融入到了POLO箱包、皮具、帽、眼鏡等領域。
Polp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歷史進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一個新的時裝帝國的崛起,[1]使拉爾夫·勞倫的名字頻頻出現在各種媒體上,這位時裝設計師的創造力首先是極大地影響了美國時尚,其次對整個國際時尚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的設計思想是強調服裝與社會環境、時代文明的協調性,而非僅僅服裝的孰緊孰松、是長是短,因此,被評價為「推銷現代生活方式的成功者。」
拉爾夫·勞倫設計的POLO箱包和皮具,同樣是影響力遍及歐美、亞洲以及世界的其他角落,它重新定義了人們對箱包的認識,在人們心目中豎立起高品位箱包的形象。
Polo走的是什麼風格
Polo牌最大的風格特點在於,不追求一時一季,而標榜雋永親切。同樣,七十年代開始的RALPHLAUREN牌女裝也貫穿了這樣的設計理念,女襯衫、套裝、毛衣、外衣等種類,款式都是穩定耐穿的,也可以在多種場合配搭穿著,因此,吸引了大批職業女性。
「我堅信服裝最終將會超越時間。」拉爾夫·勞倫自信地說,「它們應該是誕生以後的年代裡看起來也是美的。穿上我的服裝的人並不知道它們是『時裝』。它們就是好的服裝,就像可口的食物一樣。」一言以蔽之,這正是他的設計哲學,也是使他成功的信條。
Polo延續了polo衫的舒適性,在箱包方面也注入不少精力,讓箱包不只是一種工具,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哦。
『貳』 伊朗當地男子的傳統服飾是什麼這是因為當地
阿拉伯人喜愛白色,很多建築物的外觀都是白色的,男人的傳統服裝是白色的纏頭巾和寬大的白色長袍,這是因為阿拉伯人多居住在西亞和北非,西亞和北非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炎熱乾燥,白色對強烈的陽光有反射作用,吸熱較少,由此可見阿拉伯人的服飾與當地的氣候有關.
故選:C.
『叄』 我想知道,印度人穿的服裝叫什麼如圖
稱為裹裙(dhoti)和搭帕(patta)。
男性的裹裙覆蓋了從腰部到小腿或小腿根部的裹裙,用一根腰帶在前面打結固定,有錢有地位的男性腰帶在兩端結成球形,並飾以精緻的刺綉。除了裹裙和腰帶外,第三件裝束是長長的棉質搭帕,貴族一般把搭帕的兩頭分別搭在肩上,讓中間垂下遮住胸脯或者把搭帕的一頭搭在肩上,也可以披在後背再用手腕抬住。
但是對苦力和手工藝者來說,搭帕更適合扎在頭上擋住陽光或者是捆在腰上方便工作,或者是作為擦汗的毛巾。
同時,女性的裹裙穿法跟男性不同,裹裙從最開始的不透明後來變得越來越透明了。 女性的裹裙由短小的布條纏成,另一塊布固定在正面腰帶中間再穿過兩腿之間並固定在背後的腰帶上。比較長的裹裙遮住了膝蓋,還有一種穿法是緊緊的把布條裹住臀部做成筒裙。
貴族婦女的搭帕是用薄布做成並裝飾了邊緣搭在頭上。同時她們的腰帶跟男式相似,有時還會在腰帶一端繫上裝飾性的手帕。底層人群僅僅能穿著粗糙的布裹裙和頭巾,跟現代印度底層人群的穿著是一樣的。
(3)伊朗傳統服裝叫什麼擴展閱讀
印度服裝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紗麗(SARI),紗麗並不是裙子,而是一塊尺寸約為5米乘1米5的大布料。先穿上襯裙(PETTICOAT)和長度剛剛蓋住胸部的打底小襯衫(CHOLI),然後用一種特殊的方法層層疊疊的把那塊大布料巧妙的裹在身上,再把關鍵部位用別針固定,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的紗麗了樣子了。
從面料來講,南部的女性偏愛絲綢和棉布的,北部的多為雪紡。因為南部是絲綢產區,相對便宜,而婚禮等大型活動所用的紗麗絲綢就很昂貴了。根據地區的不同,紗麗也有很多穿法,腹部褶皺的數量,後面那一段是搭著還是蓋在頭上或掖在腰間,都有不同。
通常來講,紗麗是已婚女性的專利,未婚的女性多穿的是一種叫做「旁遮普服」的套裝,旁遮普服最早是印度北部旁遮普省錫克教女性們的服飾,所以由此得名,後來因為好看又方便,便傳遍了印度全境,成為一種被大眾廣泛接受的服飾。
『肆』 伊朗風啥意思
風土人情。
伊朗是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服飾打扮,但式樣都簡單大方,一般情況下,伊朗的男人多穿長衫,寬大為其特點,是為了適應此地的氣候,下穿圍褲,頭裹圍巾,婦女們的服飾以伊斯蘭的傳統標准服飾為最多,即用一大塊黑色的布料從頭到身子腿腳裹得嚴嚴實實,人們只能看見她們的眼睛和鼻子,北部風沙較大的地區,如土庫曼族婦女穿燈籠褲的也很多,因為這種褲子褲腳很狹小,便於防風沙。
『伍』 頭巾是伊朗人的服飾之一,不戴頭巾的都是哪些人
在伊朗,不戴頭巾的主要以男人為主。 在伊朗有種習俗是非常要人命的,那就是女士要裹頭巾,簡直可以說是不包頭巾寸步難行。而且法律規定去伊朗旅遊的女性也必須戴頭巾,這讓很多人特別不習慣。 而在伊斯蘭教認為女人露出皮膚、臉龐會誘惑出世間的罪惡,所以傳統流傳下來,女人要以頭巾、面紗這面,不過該傳統已受到外界開放思想潮流的沖擊。他們應當用外衣蒙著自己的身體。這樣最容易使人認識她們,不受侵犯。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陸』 伊朗婦女外出時為什麼要戴面紗,披黑袍
因為伊朗和阿拉伯那些中東國家大部分都是穆斯林,戴面紗是穆斯林的風俗。
穆斯林是「伊斯蘭」一詞的派生名詞,意為「順從真主者」,「實現和平者」。「伊斯蘭」的意思是順從真主,實現和平,那麼信仰伊斯蘭宗教的人,就要成為「順從真主的人」、「實現和平的人」。
穆斯林信仰古蘭經中的真主(造物主),在穆斯林看來,眼睛看到的,儀器檢測到的,都在真主掌控的范圍內。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是傳達經典《古蘭經》的聖人。
禮拜內容
每一個禮拜動作又有六項儀則,稱為「六儀」,或稱「拜內六件天命」。「六儀」是「抬手、端正、誦經、鞠躬、叩頭、跪坐」等。由於教派、教法學派的不同,在禮拜的某些細節上也有差異。
禮拜使穆斯林身心同時受鍛煉,對修身養性、保持心靈純潔、提高思想和認識境界,具有積極意義。
當時,北風凜冽,寒風刺骨,而會禮的回族都席地而坐,靜聽宣講,沒有絲毫浮動現象,上萬人自動排班,有條不紊,行列整齊,動作一致,沒一人喧嘩早退。
『柒』 polo衫的標志
polo衫的標志
polo衫的標志,polo衫是一種T恤的簡稱,它的外形和普通的T恤杉類似,但領口、下擺的設計會有細節上的變化,比如領口一般採用類似於襯衫的翻轉折疊式的,下面一起來看看polo衫的標志。
POLO服裝品牌的標志是一個騎馬的人。Polo一詞在英文中是馬球(馬球,史稱「擊鞠」、「擊球」等,騎在馬背上用長柄球槌拍擊木球的運動。蒙古族民間馬上游戲和運動項目,流行於內蒙古等地。相傳唐初由波斯(今伊朗)傳入,稱「波羅球」,後傳入蒙古,相沿至今。)的意思,
而馬球運動是一項貴族運動,參與者通常穿用的是源自網球衣的針織短袖運動衣。將這種運動衣演變成為大眾服式,是拉爾夫·勞倫的功勞。這位才華卓著的設計師還將他的設計理念與風格融入到了POLO箱包、皮具、帽、眼鏡等領域。
(7)伊朗傳統服裝叫什麼擴展閱讀
1、Polo Ralph Lauren,這是Polo品牌中知名度最高的也是價格最高的品牌,大部分國人認為Polo Ralph Lauren是最正宗的POLO品牌.可實際Polo Ralph Lauren是以設計師名字命名的品牌,與馬球運動和美國馬球協會毫無關系。
2、1967年,他開始琢磨自己銷售自己設計的領帶,並給品牌取個名字。他選取當時的上流社會喜歡的古典優雅運動——馬球(Polo)「POLO」為名。在得到了男式西裝製造商諾曼·希爾頓的資助後,拉爾夫·勞倫的第一個品牌——Polo誕生。
Polo衫原本稱做網球衫(tennis shirt),原本是貴族打馬球的時候所穿的服裝,可能是因為舒適,他們喜歡穿著有領子的短袖衣服。久而久之就被人們稱作是"polo shirt"(polo衫),後來廣為大眾喜愛,所以演變成一般的休閑服裝。Polo衫的設計以不用扎進褲子里為前提,做出了後長、前短,且側邊有一小截開口的下擺。此種下擺設計使穿著者在坐下時,也能避免一般t-shirt因前擺過長而皺起來的情況。
衣服簡介
在polo衫問世之前,打網球是穿著傳統襯衫、連襪褲並打上領帶的。後來由Polo Ralph Lauren推出的款式大受歡迎成為定番,並藉此將此衣型引介到馬球界和其他運動界以至休閑穿著,才因此叫做Polo衫。後來又推廣到高爾夫球及其他運動項目以至休閑穿著,所以也稱為高爾夫球衫(golf shirt),大多數人經常單由字面去推敲其源由,因而造成誤解。
發展
澤西衫
Polo衫發源於19世紀。最初系由精紡羊毛編織,由於編織地點在英倫海外的澤西島上,因此最早叫作澤西衫(jersey shirt,也是運動衫的代名詞),它用於足球、劃船和其他運動的穿著。為什麼這種運動衫進入馬球運動呢,那麼有必要介紹一下馬球運動(Polo)的發展史:
成型
英倫馬球衫
馬球運動(Polo)應發源於唐太宗時期的中國,在後來的幾個世紀內流傳到西方。它的名字則來自於印度,在印度當地,人們玩耍一種藏語中名叫pulu的木球。後來,作為印度佔領者的英國人將這個運動帶回了大不列顛。
在維多利亞時代, Polo運動套裝包括:白色法蘭絨長褲、白色網球針織衫(為的是引起出汗)和一件領口整齊的白色襯衫(後來為了領口在外將襯衫用扣子扣上)
後來,澤西衫漸漸代替了舊式Polo襯衫,新的襯衫頸部朝下,有著折領或翻領以及長袖,5顆扣子訂在衣領前部正中。這種新的襯衣長期盛行於以Richmond公園以及英國馬球總會代表的馬球領域。
流行
法國鱷魚牌網球衫 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於規則需要,打網球需要穿著長袖襯衣並打領帶。1926年,短袖運動衫被法國網球冠軍Rene Lacoste(勒內·拉科斯特)引入,此外,他還發明了發球機和金屬球拍。Lacoste 有著「Le Crocodile」(鱷魚)這個綽號,這個綽號可能來自於他在球場的攻擊力,也可能來自於他不同尋常的長鼻子,另外一個說法是,在1923美國的一場比賽之前,Lacoste和隊友打賭,要是他贏得了比賽,他就買下在商店看中的一個鱷魚皮手提箱,後來他輸了,沒有買那個鱷魚皮手提箱,於是他的隊友叫他鱷魚。
Ralph Lauren堪稱時尚界最成功的設計師之一,他的設計理念來自生活的體驗,而在Ralph Lauren所堅持美式精神下,不但將美式休閑的精髓傳遍全球,更將古典優雅的風范帶入設計,簡單、實穿、易於搭配的Polo衫更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
由於POLO衫的款式基本一致,所以他的舒適度就成為最大的選購要點。POLO衫貼身穿在身上,一定要讓你感到舒服、能透氣能吸汗才行。所以,面料方面需要非常考究。
選購時看一下衣服用的是什麼棉,面料有沒有經過精梳的整理加工,有無細節毛羽,40支雙紗結構是最好的',它緊密有彈性,經久不衰的珠地組織,顆粒飽滿,不易變形。
Lacoste最早為自己設計的襯衫有著棱紋小領口和棱紋短袖,衣身較長,為的是在激烈的比賽中不容易脫落在外,襯衫中的門襟紐扣結構則來自馬球衫。
第一款白色鱷魚衫立刻在網球界引發了一場革命,取代了當時網球運動員通常所穿的傳統長袖羊毛上漿襯衫。這款襯衫略短於當時其他類型的襯衫,硬領短袖,以質地輕巧,編織細密的「小平紋單面氈棉織品」為面料。其穿著舒適,牢固耐磨的優點一直保持至今,使得鱷魚衫成為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品牌。
polo衫是一種T恤的簡稱,它的外形和普通的T恤杉類似,但領口、下擺的設計會有細節上的變化,比如領口一般採用類似於襯衫的翻轉折疊式的,下擺的兩側會有開口,且下擺身前部分會比背後部分短一點。它所用的面料有滌棉、純棉、絲光棉、萊卡棉等等,是個起源於澤西島的衣服款式,在網球和馬球運動里發揚光大開始流行,是現在夏天最常見的衣服款式。
polo衫是什麼意思
1、polo衫直接翻譯成中文就是馬球衫,因為polo就是馬球的意思,這個衣服它因為馬球運動而聞名,最開始人們在參加馬球活動或比賽時穿的,因為外觀很高雅尊貴,且穿著很舒適,所以被很多人所喜歡。
2、polo衫是什麼樣的衣服?它的外觀特點是有著T恤衫的大致外觀、襯衫的領口、特別的下擺。比如在領口上,它不同於圓領、V領,使用的是和襯衫一樣的翻轉折疊領口。下擺的兩側會有開口,前面的下擺和身後的下擺短。
3、polo衫是什麼面料?polo衫使用的面料隨著技術和工藝的發展,會有滌棉、純棉、萊卡棉、絲光棉、三絲光棉等等,這些是比較常見的面料,但除此之外不同的牌子會使用一些特殊面料,所以它對面料沒有嚴格的限制,只要外觀是polo衫的造型即可。
4、polo衫是哪個國家的品牌?它不是某個國家的牌子,而是一種衣服款式的總稱,據史料記載,polo衫最早出現在十九世紀的澤西島,貴族們在打馬球時會穿這種衣服,後在19世紀末的時候全球流行。
5、polo衫適合什麼人穿?任何人都適合穿,不管是老年人還是中年人,年輕人活著是青少年以及兒童,都可以穿polo衫。而且它也不挑性別,男生和女生都有適合自己的polo衫,所以它就像簡單的T恤一樣,每個人都是可以穿的。
『捌』 世界各個國家的民族、地區特色(包括民族服飾節日文化習俗等)
這是中國的少數民族:
彝族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青年男女盛裝跳「左腳舞」
密枝節:二月初八,習俗:祭龍樹、野餐
祭龍節:二月初八,習俗:跳蘆笙舞
賽衣節:三月二十八日習俗:賽衣
三月會:三月二十八,習俗:趕集、跳舞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習俗: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繞三靈: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習俗:繞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日,習俗: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本主節:日期不一,習俗:供奉「本主」、誦經唱文,焚香磕頭、歌舞、游樂、競技等
石寶山歌會:七月末八月初三天,習俗:彈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節:一月三日,習俗: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桿
納西族
米拉會/棒棒會:五月十五日,習俗:賽馬、農具交易會
祭天:節期不定,習俗:祈年求豐,消災除邪
騾馬大會:三月七月,習俗:牲畜交易
三朵節:二月初八,習俗:賽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會:七月中旬,習俗:大牲畜交易、對歌
摩梭人
朝山節:七月二十五日,習俗: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結交阿夏
景頗族
目腦縱歌:一月十五日,習俗: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藏歷除夕,習俗:跳神節目
賽馬會:五月初五,習俗: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五月初五,習俗:賽馬、跳鍋庄舞、弦子舞、野餐
雪頓節:藏歷六月底七月初,習俗:曬大佛、跳藏戲、過林卡
布依族
牛王節:四月八日,習俗: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傣族
潑水節,習俗: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習俗:採花獻佛
送龍節:公歷一月,習俗:送祭品給龍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習俗:祭祖、對歌、盪鞦韆、宴請
阿瑪突:二月屬龍日,習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節:八月第一二個龍日,習俗:嘗新、祭天、祭親奠
苦扎扎:六月,習俗:對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十月,習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節:二月二日,習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節:三月第一個屬牛日,習俗:祭母、唱思母歌
壯族
隴端節:三月,習俗: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僳僳族
刀桿節:二月八日,習俗:上刀山、跳嘎
賽歌會:臘月或正月上旬,習俗:賽歌、沐浴
澡堂會:春節,習俗:沐浴、交友
回族
開齋節:回歷十月一,習俗:禮拜、贈「油香」等
古爾邦節:回十二月,習俗:團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蘆節:十月,習俗:跳蘆笙舞、物資交流、
擴拾節:正月初一,習俗:接新水、跳蘆笙舞、狩獵
祭太陽神:立夏日,習俗:敬獻神靈、祈禱年豐
佤族
拉木鼓節:臘月,習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瑤族
盤王節:五月二十九日,習俗: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轉山會:五月五日,習俗:轉山、歌舞、鳴槍
阿昌族
會街:九月十五日,習俗:耍青龍、白象、跳象腳鼓舞
基諾族
祭大:三月,習俗:跳鼓舞、竹桿舞、打陀螺
水族
端節: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習俗:銅鼓舞、對歌尋偶
獨龍族
卡雀哇:臘月,習俗:剽牛、祭天、跳鍋庄、互邀作客
愛伲族
耶苦扎:六月,習俗:打鞦韆、跳舞、聚餐
怒族
鮮花節:三月十五日,習俗:採集鮮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臘月二十九日,習俗:射箭、打石頭靶、歌卜(猜唱)、盪鞦韆、舞蹈等[3]。
各國元旦習俗:
新一年,總是給人們帶來美好的祝福。在這除舊迎新的日子裡,世界各國的人們都以其別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著新年的到來。
英國:元旦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千夜過後,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在英國中部的一些地區,新年早上出門時,不管熟識還是陌生,都會互送銅錢,他們認為這樣做,不但對方一年有財氣,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幸運。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們在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有些地方,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他們認為,元旦一開始,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感嘆。有些地區的人們則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
蒙古:新一年到來,蒙古老人會裝扮成牧羊人的樣子,穿著毛絨的皮外套,頭戴一頂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響,以示驅邪祝福。
巴西:巴西人在元旦這天,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人們爭先恐後地尋找那象徵幸福的金樺果。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他們稱之為「尋福」。巴西農村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便是互相揪耳,人們在元旦見面時,一定要相互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巴基斯坦:在元旦這一天,巴基斯坦人們個個手拿紅粉跑出門,見了親友,道過新喜,便互相將紅粉塗在額上,以示慶祝新年吉祥如意。
阿富汗:在阿富汗北部地區的居民,每逢元旦都要舉行激烈的搶山羊比賽,以示慶祝。兩隊騎手爭搶獵物,比賽既緊張激烈,又喜慶歡樂。
阿根廷:阿根廷人認為水是最聖潔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結隊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穢。
墨西哥:墨西哥有些地區的人們在新年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他們一年共分18個月,每月20天,一年最後5天內不準笑。
保加利亞:元旦用餐時,誰打噴嚏誰准會給全家人帶來幸福,家主將第一隻羊、牛或馬駒許給他,以祝願他給全家人帶來幸福。
巴拉圭:巴拉人把每年最後五天定為「冷食日」。在這五天中,上至國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動煙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飯,慶祝佳節。
蘇格蘭:蘇格蘭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放著一些金錢,沒人看守,盜賊和乞丐在這天晚上,看見了也不動分毫。因為當地風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錢放在門外,翌日新年降臨,大清早打開門時,就看見門口有金錢,取其「一見發財」之意。
西班牙:西班牙人在元且前夕,所有家庭成員都團聚在一起,以音樂和游戲相慶賀。午夜來臨,十二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響,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加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一切如意。元旦這天,最忌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認為這些現象是不祥之兆。所以,元旦之日大人總是盡量滿足孩子們的一切要求。同時,這天人們身上必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
比利時:在比利時,元旦的早上,農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們走到牛、馬、羊、狗、貓等動物身邊,煞有介事向這些生靈通明:「新年快樂!」
土耳其:土耳其人在新年除夕,人人都要洗澡,然後穿上新衣裳,他們認為這樣可去除過去一年的衰氣,除舊迎新,迎接來年好運。
阿根廷:元月之日,各家各戶紛紛到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浴」。入水前,先把採集來的鮮花撒在江面,然後,大家笑呵呵地跳進水中盡情沐浴,同時用花瓣來揉搓身子,在這個國家,水被視為「聖潔」之物。
古巴:元旦前一夜,每人准備一碗水,聽到新年鍾響,大家都很快地將水潑向街,意為「除歲」
哥倫比亞:元旦前夕,各條街上都製作很大的傀儡——「舊年」,並宣布「舊年遺言」,「遺言」的內容滑稽風趣,以博得人們開心,午夜時將「傀儡」炸毀,在粉碎舊年「傀儡」的爆炸聲中,人們載歌載舞,互相慶賀。
日本:日本人在元旦清晨,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陽,接著去神社參拜,或互相向親友問好。他們稱元旦為「正日」。在這一天,他們的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3天則吃素食,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
泰國: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干節」(「宋干」是梵語的譯音),也叫「潑水節」,節日里,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地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檯、門口端放一盆清水,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
德國:德國人在元旦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他們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鍾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在德國的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以示步步高升。
埃及:埃及人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漲水新年」。在埃及的一些地方,元旦這一天,要供上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等農作物的顆粒,還有一些綠色植物的小芽,以象徵豐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
朝鮮:朝鮮和我國一樣,在新年也有貼窗花、桃符的習俗,以祈求上天保佑,驅走鬼怪,賜給幸福。元旦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預先紮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惡,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發燒掉,祝願家人四季平安。新年期間,朝鮮人除了享以美酒佳餚外,還必須要做一種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棗泥和蜂蜜等,蒸煮成與我國的八寶飯相類似的甜飯食用,以預示家裡人丁興旺日子過得象蜜一樣甜。
新加坡:農歷除夕時,孩子們有守歲的習慣,直到午夜待家長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活動結束後方能就寢,第二天清晨則起個大早,高高興興的從長輩那裡拿「紅包」(壓歲錢)去看舞龍、舞獅隊的沿街表演,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的盛裝,帶上禮品走訪親友,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一種節日的氣氛。過年時,人們愛吃油炸糯米和紅糖做成的甜年糕。
義大利:義大利的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當夜幕開始降臨,成千上萬的人們湧向街頭,點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鳴放真槍實彈。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戶戶收拾舊物,將屋子裡一些可打碎的東西,摔個粉碎,舊盆子、瓶瓶罐罐統統扔到門外,表示去掉厄運和煩惱,這是他們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方式。
伊朗:伊朗實行的是伊斯蘭歷,它的季節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慶賀新年就是慶祝春天到來,往往是在公歷3月下旬,過新年要隆重慶祝一周。人們湧上街頭生起「篝火」——「夜火」,然後全家人依次從夜火上跳來跳去,表示燒掉「晦氣」,迎來光明,驅邪滅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稱都要以字母「S」開頭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們走親訪友,互祝春節快樂。新年最後一天,全家出遊踏青,以避邪惡。
法國: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瑞士: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習慣,他們有的成群結隊去爬山,站在山頂面對冰天雪地,大聲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著長長的雪道滑雪,彷彿在尋找幸福之路;有的舉行踩高蹺比賽,男女老幼齊上陣,互祝身體健康。以健身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希臘:元旦時,家家都要做一個大蛋糕,裡面放一枚銀幣。主人將蛋糕切若干塊,分給家人或來訪的親朋好友。誰吃到帶有銀幣的那塊蛋糕,誰就成了新年最幸運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賀。
羅馬尼亞:元旦前夜,人們在廣場上豎起高大的聖誕樹,搭起舞台。市民們一邊燒著焰火,一邊載歌載舞。農村人拉著木犁,上面裝飾著各種彩花,慶祝新年。
『玖』 伊朗服飾的介紹
伊朗服飾是按照伊斯蘭教義中的要求,穆斯林婦女在離家外出時,除臉頰、雙手和雙腳可以露出外,其他部位不能外露,但對服飾顏色沒有作嚴格要求的服飾。在伊朗女性幾乎都選擇黑色來籠罩自己。這一點與非洲及南亞的一些穆斯林國家有明顯的區別。在德黑蘭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也許是因為受神秘的黑色的吸引,也許更因為對伊朗婦女的好奇,我竟然不知不覺地發現了她們身穿黑袍的獨特魅力。從她們的眼神和氣質上看,她們的確很幸福。目之所及,有時甚至僅僅是街頭一瞥,那黑色中所流露的別致情趣就會一下子映入眼簾。
『拾』 伊朗新總統穿長袍,包頭,是什麼傳統服飾是教派、還是民族的緣故
這是教派緣故。
伊朗新總統最早是神職人員,屬於宗教人士。而前總統內賈德則不是宗教人士,所以,內賈德穿戴很西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