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躲鬼節是怎麼回事

伊朗躲鬼節是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2022-09-15 10:49:28

Ⅰ 西方傳統節日如情人節,感恩節.復活節.萬聖節.母親節,父親節,聖誕節.就沒有了吧它們都是什麼來歷

被我們所熟知的西方傳統節日就是這幾個。

情人節: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出現全面危機,貴族階級殘暴鎮壓民眾和基督教徒。有一位教徒瓦倫丁,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以坦誠之心打動了典獄長的女兒,並在臨刑前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遺書,表明自己是無罪的以及對典獄長女兒深深眷戀。2月14日,他被處死,後來,基督教徒為了紀念瓦倫丁為正義、為純潔的愛而犧牲自己,將臨刑的這一天定為「聖瓦倫節」,後人又改成「情人節」。

感恩節:清教徒遷徙到普利茅斯,條件艱苦,多虧了當地印第安人的幫助,他們才獲得了大豐收得以生存,當時的總統為了慶祝豐收,感恩上帝的恩賜,設立了感恩節。

復活節: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到33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

萬聖節: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造訪人世,據說人們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並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為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由此就有了萬聖節。

母親節:安娜賈維斯為了完成母親的遺願,並且也為了紀念美國以及全世界偉大的母親,向美國政府呼籲設立母親節。最終在1914年,美利堅合眾國國會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

父親節:是由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 的布魯斯多德夫人倡導的,其父親獨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把他們六個孩子養育成人,為了紀念其父親以及全世界偉大的父親,並於1966年約翰遜總統簽署總統公告,宣布當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為美國的父親節。

聖誕節:聖誕節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這一天基督教會都舉行禮拜。

Ⅱ 鬼節是怎麼來的,有哪些風俗

鬼節,顧名思義,即鬼過的節日。鬼節有中西之分,在中國有四大鬼節,分別是清明節,三月三,七月十四,十月初一。西方鬼節中有墨西哥鬼節,泰國鬼節等,但最著名的是萬聖節。此詞條將詳細介紹中外各個鬼節的起源文化等內容。

起源
鬼節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 鬼節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據說當時目連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目連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連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連於農歷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挨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為了紀念目連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書上說古時候的這一天,人們會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庄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復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清代文人王凱泰曾有詩曰:「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描寫的便是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過鬼節的習俗。 由此可見,「鬼節」是因傳統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國北方的人們仍然在這一天用燒紙錢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祭祀方式簡單,但基本上保存了鬼節淳樸的意義。因為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鬼節豐富的人文內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燒去的禮物也不同了,但永遠捎不完活著的人對遠去親人無盡的綿綿哀思和深深的懷念。但「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這個特殊的節日有著不同的感受,因為,未來的節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來,從朦朧到清晰,從思念到恐懼,從恐懼到坦然,想念過去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思考著自己今天活的經歷、內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漢語中用「鬼」組成的詞如「鬼雄、鬼魅、鬼才」之類舉不勝舉,民間關於鬼的傳說更無法搜集窮盡。我國的鬼文化源遠流長,達到幾近完美的程度。

習俗
中國中元節除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懺、放焰口等活動。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 祭祖、大米。施孤台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在一陣庄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復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各家還要在自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徵著五穀豐登,這叫「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燈活動,所謂水燈,就是在一塊小木板上扎一盞燈,多數都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按傳統說法,水燈是用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 那天店鋪也都關門,把街道讓給鬼。街道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後有道士唱人們都聽不懂的祭鬼歌,這種儀式叫「施歌兒」。

Ⅲ 「鬼節」是什麼節為什麼稱為「鬼節」

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造訪人世。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為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 (CELTS) 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季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著的人則懼怕死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找尋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並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傳說那時凱爾特人部落還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殺死用以祭奠死人的習俗。

到了公元1世紀,佔領了凱爾特部落領地的羅馬人也漸漸接受了萬聖節習俗,但從此廢止了燒活人祭死人的野蠻做法。羅馬人慶祝豐收的節日與凱爾特人儀式結合,戴著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動物或鬼怪,則是為了趕走在他們四周遊盪的妖魔。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靈精怪的打扮,來慶祝萬聖節的由來。時間流逝,萬聖節的意義逐漸起了變化,變得積極快樂起來,喜慶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說法也漸漸被摒棄和忘卻。到了今天,象徵萬聖節的形象、圖畫如巫婆、黑貓等,大都有友善可愛和滑稽的臉。

Ⅳ 鬼節禁忌真的是真的嗎

這個,說實話,不可當真。但這些禁忌中,含有樸素的人文歷史。
1, 床頭掛著風鈴,有個風啊什麼的,吹響了,半夜也怪瘮人的。
2, 晚上當然不要出來瞎逛,就是碰不到臟東西,碰到壞人也不好受啊。
3, 誰沒事拔腳毛啊,也不怕細菌通過這些微小的傷口鑽進去。
4, 燒冥紙最好在特定場合燒,而且要少燒。現在空氣已經夠壞了,不要再污染了。同時要說的是,小心火災的發生。
5, 祭品嘛,你要先確定這東西放了多長時間了,如果沒有過期,而且有包裝袋包著,那麼吃吧,說實話,味道不怎麼樣,可能是糊弄鬼的,買的是便宜貨。
6, 晚上曬衣服?不怎麼容易干吧,如果白天還沒乾的話,最好不要穿,容易感冒。
7, 大晚上的,不要大喊大叫的,擾民知道嗎。
8, 游泳這事,每年都要發生幾起意外,和鬼可沒什麼關系,只能說不小心。鬼抬腳,說白了,是腳抽筋了吧,這教育我們,游泳前,最好活動開。
9, 有陰影的地方,人們總喜歡胡思亂想,比如裡面在進行那個交易啊,或者有鬼啊,這時候突然從裡面鑽出個貓來,也能把你嚇個半死。
10,榕樹根系發達,如果不想房屋倒塌的話,最好不要在家門口種。
11,熬夜肯定是不好的,身體已經很疲勞了,你還要死撐著,容易過勞死啊,報紙上這樣的報道很多。
12,首先,冰冷的牆最好不要靠,如果身體很熱的話,容易導致邪風入體,尤其是喝了酒的人,總喜歡涼的地方,就是不得感冒,關節也受不了啊,請珍惜自己的身體。
13,黨從小教育我們,路邊撿到錢,請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當然,如果太少,還是不要交了,省的給警察叔叔添麻煩。
14,荒郊野外的,最好結伴行走,這樣安全。和回不回頭沒什麼關系,據說狼喜歡咬人喉嚨?當然,不回頭,狼會咬屁股的。
15,勾肩搭背要看場合,看人了。你把你的重量強壓到別人的身上,你忍心嗎。當然,如果有漂亮的MM和我勾肩搭背的話,我是無上歡迎的。
16,一般拖鞋是不會跑到床頭的,床頭一般靠牆……
17,為什麼要把筷子插在飯的中央?且不說習俗問題,誰神經了,吃飯要把筷子插中央的,不順手啊。
18,一個人的時候,除非是那些喜歡獨處的人,習慣了。人是群居動物,只一個人時,肯定心中忐忑啊。
19,拍照是個很好的愛好,靈界的朋友也許喜歡照相?而事實上,由於光線的問題,晚上照出來的東西,很有可能比較虛幻。我照過一張照片,天爺,我下半身子沒了。
20,碟仙?原理很簡單,你用腳也能玩,而且比手出效果快,畢竟腳抬起來比較費力,抖動的幅度也大。

Ⅳ 中國的鬼節燒紙錢,外國的鬼節卻到處搞怪,為什麼外國的鬼節這么High

節日定義不同:

古代凱爾特民族的新年節慶。為了祭祀亡魂,在避免惡靈干擾的同時,也以食物祭拜祖靈及善靈以祈平安渡過嚴冬。鬼也是有好的、有感情的。

VS

「祭祖節」。怕先人們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在這一天燒一些東西,為其送去禦寒的衣物,寄託對故人的懷念,承載生者對逝者的悲憫。 嚴冬到來!鬼是邪惡的,恐怖的。

題外話:

現在流行把這些叫做「儀式感」。(所以我們會覺得他們的萬聖節有意思)

這些「儀式感」裡麵包含著我們的想法和構思,包含著我們一點一滴的付出。或者是對生活的熱愛,或者是「工匠精神」,或者是「手做感」。總之,是不一樣的,獨一無二的。

我們關注外國人的萬聖節的時候,在看些什麼?不就是看他們的「儀式感」嗎?那時更好的用戶體驗,包含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手做感」。

就像過年的時候,媽媽准備很多吃了,所以她覺得過年很有意思。孩子們吃喝玩樂,覺得和平常一樣,所以孩子們認為過年沒什麼意思。

所以,「崇洋媚外」這個詞是不足以表達國人對萬聖節的關注的。

現在我終於相信「儀式感」的重要性和所承載的美好了。那是一種自我創造、自我放鬆。比如聖誕節的聖誕老人,農歷新年的家庭聚會。

我們的認知里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從自己的文化里延伸出的「儀式感」都是值得稱贊的。我們所能做的是更好的豐富儀式感,而不是評價某一種文化。

祭祖是我們的儀式感。化妝舞會是他們的儀式感。我不評價哪一種更好,但我知道儀式感會讓生活更有趣。

至少萬聖節的儀式感被國人關注和喜歡,被很多人嚮往。

「看看人家的鬼節,多有意思!」

一個「儀式感」,讓人嚮往,被吸引,渴望同樣的生活。

Ⅵ 七月十四燒紙吹起圈風怎麼回事

七月十四燒紙吹起圈風是我國各地中元節的風俗之一。
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節。我國各地中元節的習俗雖各不相依,但也總是圍繞著「祭祀」而過。

福建:永福縣中元節,已嫁之女子須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稱中元為「燒紙衣節」。已嫁之女准備父母之衣冠袍笏置於箱中,以紗籠之,名為「紗箱」,送父母家。閩中中元有普度之俗,無論城鄉必定舉行,其經費則由人沿門募集。即使極貧窮之家,也會想盡辦法籌款來應付。有諺語道:「普度不出錢,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爺要來接」。舉行普度時,也有子弟樂團之演出。

廣東省:曲江縣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頭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歸善縣民以七月十四日為中元節。據傳因當年元兵南下,為了避兵災,故提早一天過節。澄海縣中元節祭祖先及灶神。德慶州中元以冬葉裹粉作餅,名為「架橋」,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陽縣施孤時,有錢人家還會買下犁耙、水車,甚至窮人家的女 孩,分別寫在紙片上,施食時也把紙片撒下。買不起農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憑單領取。

雲南省:騰越人祭祖後焚包,又用黃瓜一隻,刻成船形,叫「黃瓜船」,與包一起焚化。

普渡:普渡時家家門前都會擺設祭品於供桌,屋檐下掛紙燈,用來照路,使孤魂野鬼能找到供養他們的地方。普渡通常以寺廟為中心,附近居民將祭品拿到寺廟來祭拜。

放水燈:是港口邊特有的活動,目的是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因為靠海邊,常會有人戲水溺斃或船員出船遭遇不幸的情形,所以除了陸地上的孤魂野鬼,也照顧水中的。台灣以基隆中元祭的放水燈活動最有名,每年中元節都吸引大批民眾前往參觀。

搶孤:台灣某些地方盛行在中元時舉行「搶孤」的活動,孤棚是由在四根柱子所構成,上面塗滿牛油,參賽者分成四隊,從四個方向爬上孤棚,在孤棚的頂端,四邊都有祭品在上面,先搶到的隊伍獲勝。這項活動在頭城中元已成為最重要的活動,並吸引許多觀光客前往參觀。

河北省: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准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面羊贈送女兒。

山西省: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面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於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面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廣西省:陽山人以七月十四日為目連節,多殺鴨祭祖,當日路無行人,名為「躲鬼」。

河南省: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山東省: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製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後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沾化縣各家采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為「麻屋」,請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陝西省: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為「掛鋤」。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掛上五色紙旗,名為「田幡」。

江蘇省:吳縣居民中元節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儀徵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興縣中元節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載佛婆念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東縣鄉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麵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為「度」。

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帶人們用紙扎「花盤」,上放紙錢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內邊走邊念:「至親好友,左鄰右舍,原先住戶,還捨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請上花盤,送你們回去羅!」說完後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嘉善縣以中元節下雨為水稻豐收之兆。桐廬縣民中元節晚上鳴鑼撒飯於野,稱之「施食」。浙東的盂蘭盆會,請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結」,一邊念經。天台中元節吃「餃餅」,筒類似春卷。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為一組: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一塊豆腐及一飯團(置於一片大樹葉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一處祭品。

江西省:吉安人中元節焚紙,錠然而禁止孕婦折紙錠。據說孕婦折的紙錠,焚化後鬼拿不動,送到陰間也無益處。放焰口時,法師向台下擲包子、水果。傳說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安遠縣祭祖,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燒楮衣冠,紙錢祭送。

閱讀全文

與伊朗躲鬼節是怎麼回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21中國今年發射多少火箭 瀏覽:517
佛州南部氣候相當於中國哪個城市 瀏覽:628
印尼女孩割禮是什麼意思 瀏覽:667
中國第一大島嶼是哪個島 瀏覽:602
湖北與義大利哪個發達 瀏覽:93
英國人怎麼說出生日期 瀏覽:607
多倫多印度區在哪裡 瀏覽:488
英國手續費怎麼算 瀏覽:930
英國國際服怎麼玩兒 瀏覽:497
美軍打越南的時候用的是什麼槍械 瀏覽:227
廣西到越南什麼地方不用簽證 瀏覽:33
英國英語怎麼說你有一輛車嗎 瀏覽:622
為什麼越南卡不能上網 瀏覽:599
義大利語惡魔怎麼寫 瀏覽:775
廣西如何看待越南 瀏覽:974
章子應該用什麼顏色印尼 瀏覽:414
印度比我國先進的項目有哪些 瀏覽:317
印尼生產的耐克鞋標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741
印尼神秘病毒怎麼回事 瀏覽:898
向英國捐款多少 瀏覽: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