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每年石油收益幾千億,為何老百姓仍窮困潦倒
伊朗是石油大國,人口8000多萬,想靠石油養活老百姓確實困難。加上伊朗受到美國制裁,本身的軍事開支特別大,還有他們工業不發達,石油利潤不大等原因,導致老百姓窮困潦倒。伊朗作為石油大國,每年石油收益幾千億。實際上,這些收益就像一塊大的蛋糕,卻被分成了好幾大塊和無數小塊,改善民生的佔比微乎其微。
3、伊朗工業不發達,石油沒發深加工,其利潤特別低。
利潤低 就算銷量大,也無濟於事。伊朗這個國家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無法對開采出來的原油進行大規模深加工,缺乏能力將原油變成附加值更高的石油產品行銷世界,所以他們只能銷售原油等一系列附加值較低的產品,這樣獲得的利潤就相對而言小了很多。
所以伊朗石油收入不少,真正用在老百姓方面的卻比較有限。
Ⅱ 伊朗物價已經翻了好幾倍,為什麼看起來風平浪靜
雖然伊朗的物價已經翻了好幾倍,但是因為他們沒有特別明顯的貧富差距,所以人們也沒有太大的怨言。換而言之就是因為大家都同樣窮,所以也就沒有貧困的人會出來表現自己的不滿,而對於他們來說,只要三餐能夠得到基本滿足生活能夠湊合過下去,他們也不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反抗或者示威遊行等等。
正是在這種恩威並施剛柔並濟的政策之下,這里的底層百姓雖然每天過著非常貧苦的生活,面臨著翻了好幾倍的物價也不會產生怨言。而他們的整個國家表面看起來也一帆風順,十分穩定。
Ⅲ 伊朗少將遇刺,國際油價飆升4%,少將之死為何對國際油價影響如此之大
因為這件事挑起了「美伊」之間的矛盾,讓伊朗准備對全球最大的能源供應地下手了。雖然這個矛盾早就有了,但是在伊朗的蘇萊曼尼少將被美軍炸死之後,矛盾激化了,從伊朗的單方面挑釁,變成了現在「兩兩對抗」的局面。
一,伊朗:既然你敢弄死我的少將,那就當心我斷你們的能源。
因為美國的空襲行為,伊朗坐不住了,他們召集了自己的最優秀的陸空軍部隊,領著自己的這一幫小弟,直沖沖的就跑到了南部的設拉子市進行「聯合軍演」,想讓美國看一下他們的實力。畢竟伊朗的手裡是有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的所有權的,而霍爾木茲海峽有恰巧是通往全國能源的通道,所以伊朗用實際行動威脅美國。
伊朗:(對美國表態)你敢炸死我的少將,信不信我放火燒了波斯灣,讓你們都沒有能源供應。
美國:我不在乎!
旁觀者們:怎麼辦啊,萬一伊朗真的放火,那以後石油是不是不好買了?產量肯定沒有現在多了,要不要提前買點?
所以啊,大家都覺得以後石油的產量會下降,在經濟學里,這種心理叫「消費者預期」,預期石油的產量會下降,那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從而導致石油的價格上漲。
因此,雖然事情的開端是因為伊朗少將遇刺,但是對伊朗來說,損失慘重,「人爭一口氣,佛受一炷香」,就算他們不敢真的斷了全球的能源的供應,但是在美國面前,他們絕不能示弱,要做到「理不直氣也壯」。這才導致了後面關於「未來石油供應量」的一系列問題,影響了油價。
Ⅳ 伊朗是盛產石油的國家,為什麼燃油費會上漲那麼多
最主要的是伊朗的燃油問題給國家經濟帶去了很多的問題,所以伊朗政府要出台這個措施來控制燃油的消耗。而且,伊朗增加燃油費不僅能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還為很多的貧困家庭提供額外的補貼,算是很不錯的了。所以,即使明知道會有很多的國民反對,伊朗還是堅持要上調燃油費。
應對被美國的制裁及國際上的封鎖也是伊朗上調燃油費的一個原因。畢竟伊朗是一個反美的國家,而且還和周邊國家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果伊朗的燃油費一直很低的話,某些國家就會用走私的燃油來影響伊朗政府的政策,從而在伊朗製造混亂。而燃油費增加了之後,他們的違法成本也相應的增加了。所以,這也能緩解伊朗政府的壓力,可謂是一舉多得。不過,這可就苦了伊朗的普通民眾了。
Ⅳ 伊朗國家是否富裕
伊朗的確是資源出口大國
但伊朗很窮也是真的
伊朗一方面窮兵黷武,內戰、外戰不斷
另一方面經濟衰退與科技落後(太重視軍事,輕視經濟與科技)
伊朗擁有8000多萬人口,但800多萬人口的以色列比伊朗強太多了(無論是科技、經濟還是軍事)
……………………………………………………………………………………………………
拋開總量不談,拋開科技創新與技術不談
僅僅是平均GDP,伊朗也是渣兒
比如2018年,我國平均GDP世界排名72位($9376.97美元)
而伊朗排名是98位($4837.69美元)
反觀伊朗的老對手以色列是23位($40762.43美元),考慮到伊朗的人口是以色列的9倍左右,兩國GDP總量居然在伯仲間
再加上伊朗物價頻繁暴漲,伊朗人民生活困難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比如韓國人均GDP是28位($30919.17美元),同日、英、法、以色列、西班牙等國在伯仲間,但韓國人極窮,或者說韓國兩極分化極其嚴重,物價奇高……
伊朗、韓國、X國都屬於物價飛漲的郭嘉…… 好不好大家心理有數
對比一下,比如霓虹20多年物價不變(最近有些小變化,但比起20世紀80年代(40年前左右)的物價實在是便宜太多了)(20多年物價不變這是以絕大部分日企店鋪為標準的說法,實際上30多年物價一直都很穩定)
一個郭嘉是窮是富,需要考慮很多方面,但個人認為首先便是家庭收入與物價,比如家庭消費來賺到的錢更買多少東西能享受什麼樣的生活更加實在
所以偶認為伊朗很「窮」,至少伊朗百姓很「窮」(正夫是窮是富關百姓P事兒)
比如有朋友說「X國朝廷歷代都有錢,只是不願意給百姓」,偶十分奇怪,朝廷再有錢,百姓窮死了,這樣的郭嘉能叫「有錢」的郭嘉嗎????反過來,正夫負債再高,百姓一個比一個有錢,那麼的郭嘉能叫「窮鍋」嗎????鍋富民窮與民富鍋窮,偶認為「民富」才是真正富裕的郭嘉…… 伊朗本來是資源出口大鍋,但為什麼物價飛漲?百姓收入微增?如何造成的內戰不斷?如何造成的百姓飢寒交迫????這樣的郭嘉能叫「富鍋」?
有朋友將伊朗百姓生活困難推給M國,荒謬,伊朗正夫打腫臉充胖子,天天炫耀自己的軍事力量,甚至不願意放棄核武,這能怪M國????伊朗若把軍事花銷給省下來,想必伊朗經濟與科技能直線上升,百姓生活好了,誰還沒事天天搞內戰????再者,伊朗明明很弱,但整天和其它郭嘉打仗,偶不明白伊朗、沙俄這類郭嘉為什麼這么喜歡戰爭?戰爭不僅耗費金錢,更是「地獄」製造者,一場場戰場下,是多少無辜百姓捲入戰爭中淪為了「地獄貢品(犧牲者)」,這世界上沒有比戰爭比「骯臟」的事情了,無論以什麼「大義」「正義」「保家衛鍋」「AI鍋」的名義來美化,戰爭註定了製造了無數悲劇(人間地獄),戰爭見證了人性的黑暗與骯臟…… 戰爭圖的是利益,國土擴張、殖民、女人、金錢、地位、名譽等
Ⅵ 伊朗最近發生了什麼具體原因是什麼
在伊拉克倒下之後,伊朗很快就成長為中東最強大的國家,這對美國來說並不是好事。因此現在伊朗成為了美國在中東最大的對手,去年美國就以伊朗不願意修改核協議為理由,單方面撕毀了條約。前段時間,美國更是聲稱自己已經截獲了伊朗的軍事計劃,為了應對伊朗的舉動,他們派遣了轟炸機機群跟航母編隊前往波斯灣,對伊朗進行圍堵。
如今伊朗周邊已經被美國的軍事力量圍得跟水桶一樣。美國官員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他們不會對伊朗開戰,也不希望跟伊朗發生戰爭。然而伊朗官員卻在近日表示,美國根本就是一個騙子。伊朗一名官員在5月22日聲稱,美國口口聲聲稱他們沒有跟伊朗發生戰爭,但事實上他早就單方面發動了全方位的「戰爭」。
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戰爭,甚至這場戰爭是美國單方面引起的,伊朗只能夠被迫迎戰。美國從去年開始就對伊朗進行制裁,今年的5月初更是開始了全面制裁。石油一直都是伊朗的經濟命脈,整個國家幾乎就依靠這個生活。可是現在美國卻禁止任何國家進口伊朗石油,這比戰爭更加可惡。
伊朗官員稱,美國正在對伊朗進行嚴厲制裁,施加如此大的壓力,這難道還不能算是戰爭嗎?美國雖然說他們不會跟伊朗開戰,但是他們現在正在「以壓促談」。
大量的美國軍艦部署在伊朗周邊,其實他們就是想要藉此逼迫伊朗跟他們進行談判,簽署新的核協議,而這個協議自然是對美國更有利的。
Ⅶ 近一段時間,商品上漲,我們國家已經是通貨膨脹了,只有少發行貨幣才能改變狀況 你怎麼看待這個觀點
其實不一定要特別關注數據本身。經濟活動是非常復雜的,跟人的大腦或者跟宇宙一樣,是一個高度復雜的系統。如哈耶克所說,市場是一種「復雜現象」而不是簡單現象。在這里,真正能夠用數字、數據來計量的要素,很可能只是很小一部分。如果說你單純地根據數據來分析經濟現象,很可能犯一個很大的錯誤,那就是,把能夠計量的東西當做這個東西的全部。經濟活動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能計量的,而我們在討論物價上漲的時候,必須考慮到這些因素。
這一輪的物價為什麼會上漲?上漲的模式又是什麼呢?
首先我想說明,物價上漲並不都是壞事。因為,物價上漲,至少可能是由兩種相當不同的原因引起的。
一種形式的物價上漲是因為市場的波動,市場的格局發生了一些變化,導致某一種商品或者很多商品的價格上漲。最明顯的例子是,石油價格上漲,比如,由於伊拉克打仗,或者伊朗的形勢緊張,導致市場參與者預期石油的供應可能會緊張,這會推動石油價格上漲。但是,這種上漲跟通貨膨脹沒有關系。現在很多人都把由於市場的波動導致的價格上漲當做通貨膨脹,包括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說到通貨膨脹風險上升,其中一個理由就是石油價格上漲。這樣的說法很成問題。
事實上,市場運轉的核心機制就是價格的自由波動,這種漲跌恰恰就是市場機制在發揮作用。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經常出現商品長期短缺,但在市場機制下,如果一種商品短缺,價格就會上漲,很快就會有很多企業去生產這些商品,短缺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由於市場格局變化引起的物價上漲,實際上是市場啟動了自己校正自己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可以驅動資源的重新配置。市場進行資源的有效配置,就是通過價格信號進行的。把這種物價上漲當做通貨膨脹而對它進行調控,結果就是市場重新配置資源的機制被打斷,只能擾亂市場秩序。
還有另外一種形態的物價上漲,就是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通貨膨脹型物價上漲。在此,先看一看什麼是通貨膨脹,為什麼會出現通貨膨脹。教科書上一般的定義,通貨膨脹是價格的普遍上漲。我覺得這句話等於什麼都沒有說,沒有提供一個新信息。奧地利學派則認為,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通貨膨脹就是由於貨幣供應量持續、過快地增長,導致物價上漲。關於這個道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左邊有一堆錢,右邊有一堆我們要購買的東西,在一定的時間里這兩邊是存在一定對應關系。如果左邊多出了一堆錢,相對於另一邊的商品來說,錢就不值錢了,右邊的東西價格就上漲了。這就是通貨膨脹。只有當物價上漲是由於貨幣不正常增發導致的時候,才是通貨膨脹。
我還要辨析一個問題。在奧地利學派看來,通貨膨脹型物價上漲不一定是物價的普遍上漲。在通貨膨脹期內,不同行業、不同商品、不同服務的價格,會在不同的時間上以不同的幅度上漲,這樣,每一類的商品、服務上漲持續的時間也不一樣,最後累計上漲的幅度也不一樣。這是我要講的核心觀點:物價上漲並不是一個同時發生物價的普遍上漲,而是呈現為一個波浪式的上漲過程。物價上漲期內的價格管制問題。通常情況下,政府對通貨膨脹型價格上漲,會區別對待。上面分析了,通貨膨脹期內至少出現兩輪不同的價格上漲,對於第一輪物價上漲,基本上政府沒有管,等到第二輪物價上漲,即糧食、食品等價格上漲,政府覺得應該管制,民眾也要求政府去進行價格管制。但這樣的管制,卻阻止了農民去獲得通貨膨脹的好處。而在此之前,農民一直為通貨膨脹付出代價。
作為一個消費者,普通民眾肯定希望糧食或者是豬肉的價格上漲時政府進行控制,但政府此時進行價格控制,恰恰會影響到社會中同樣相對弱勢的生產者。這就出現一種歧視性管制。當那些壟斷的企業的產品價格在上漲時,政府沒有進行管制,這時候大家都要為它掏錢,等到本來收入就比較低的、而且價格上漲最晚的這些部門開始上漲時,政府馬上就會採取價格管制的措施。這同樣會造成財富的逆向再分配。
通貨膨脹確實可以實現一定時間段內的繁榮,但它會扭曲資源配置,而且,還會導致財富的逆向再分配。經歷一輪通貨膨脹型繁榮,必然出現富裕的人受益最大,貧窮的人收益很小的結果。更不要說,通貨膨脹必然伴隨一個衰退。
經濟繁榮可以有好幾種動力,比如說由於新技術、由於企業組織形態的創新等出現繁榮。這樣的繁榮是可持續的。但是,通貨膨脹型繁榮卻是不可持續的。第一,多發貨幣、製造通貨膨脹,對政府是有利的,至少在短期內有利。因為,這可以促成經濟繁榮,創造就業崗位,讓民眾收入增加。所以,哈耶克說,現代政府天然地具有多發貨幣、以促成通貨膨脹型繁榮的傾向。因此,很多通貨膨脹,其實都是政治性經濟周期的組成部分。
第二,即使政府大公無私,只要政府壟斷著貨幣發行,也必然會出現通貨膨脹。因為,中央銀行在確定發行貨幣量時面臨著無法克服的無知。在這種無知與計劃體制下當局面臨的困境是一樣的。協調人們經濟活動的信息由每個人分散掌握,沒有任何一個人或者機構可以把這些信息集中起來。因而,計劃體制根本不可能正常運轉。中央銀行面臨同樣的困境,程度或許不同,但性質相同,它沒有辦法收集那些對於決定發行多少貨幣至關重要的精確數據,要麼多發要麼少發,而且出於政治上的考慮,通常是多發,所以一般總是會出現通貨膨脹。所謂貨幣事務的憲政化,首先就要實現貨幣當局的獨立。中國的經濟其實一直處於劇烈波動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央銀行缺乏獨立性,不得不按照非經濟的因素來決定貨幣政策。要避免通貨膨脹及必然到來的經濟衰退,就要從根本上保證中央銀行的獨立性,讓中央銀行只根據經濟活動本身內在的邏輯來制訂貨幣政策。
如何保證獨立的中央銀行的決策是公正的、合理的?解決辦法是,決策過程的公開、透明。英美法官在其法官裁決意見書中,要寫上每個人的名字,說明自己的立場及理由。中央銀行作出任何一個貨幣政策,也必須附一個理由書,說明你是依據什麼來作出這個決策的,而且,必須把每一個人的意見和理由都寫出來。這樣,每個人才能負起自己的責任來。
這樣一個改革,肯定能夠減少經濟的波動,盡管中央銀行本身仍然會犯錯誤,但至少不會因為經濟因素之外的壓力而犯錯誤。而我們不應當在災難之後才想到改革
Ⅷ 如果物品價格升高是通貨膨脹嗎,匯率是上漲嗎
物品價格升高並不代表就是通貨膨脹,只有達到一定水平和范圍才是通貨膨脹。同時跟匯率沒有必然關系,匯率上漲和下跌都有可能。例如,中國目前的通貨膨脹伴隨的是匯率上漲,伊朗的通貨膨脹伴隨著的是匯率下跌。匯率更多的跟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前景以及貨幣政策等有關。
經濟學界對於通貨膨脹的解釋並不完全一致,一般定義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
定義中的物價上漲不是指一種或幾種商品的物價上升,也不是物價水平一時的上升,一般指物價水平在一定時期內持續普遍的上升過程,或者是說貨幣價值在一定時期內持續的下降過程。
可見,通貨膨脹不是指這種或那種商品及勞務的價格上漲,而是物價總水平的上升。
物價總水平或一般物價水平是指所有商品和勞務交易價格總額的加權平均數。這個加權平均數,就是價格指數。
Ⅸ 年尾物價上漲黃金會降價嗎
黃金的價值主要跟世界經濟息息相關,國內黃金的價格大趨勢基本都是跟著外盤走。假如忽視黃金現貨價格跟外盤價格之間的關系,物價上漲意味著通貨膨脹,黃金就漲價,而過年黃金會來一波銷售旺季,按照供需來看應該是漲價。
黃金不僅是一種實物貴金屬,更是一種全球性的避險投資工具,所以黃金價格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和不斷漲跌波動。
(9)伊朗物價高漲意味著什麼擴展閱讀:
1、地緣政治風險攀升,往往會極速帶動市場避險情緒的升溫,從而使得金價不斷上漲。反之,地緣政治風險減小,那麼黃金價格往往也會隨之下跌。2020年國際政治不確定性依然很多,例如英國脫歐,2019年的12月12日英國保守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得勝利,但市場對於英國脫歐的擔憂尚未消散。
中東地區,隨著伊朗少將蘇萊曼尼的被襲身亡,美國和伊朗的沖突在近幾日一再升級,黃金價格更是應聲暴漲。不過地緣沖突對黃金的利好往往是偶然的,後期如果媒體報道焦點有所轉移,那麼因地緣政治風險而推高的金價也可能下跌至原先水平。
此外,2020年美國大選也將成為一個重要的不確定性因素,從歷史數據來看,以往美國大選年期間,黃金價格一般呈先漲後跌的走勢。
2、美元走勢,2019年黃金價格暴漲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美元走軟,美聯儲的穩健貨幣政策使得美元走弱、黃金走強。如果2020年美國經濟增長乏力,那麼市場難免會繼續將黃金作為對沖風險的工具,黃金價格繼續上漲。
整體來說,2020年黃金上漲或下跌均有可能,不過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不會有很大改善,而且變數因素較多,所以黃金暴跌的可能性預計不會很大。
Ⅹ 伊朗聲稱不停工,疫情和停工究竟哪個對伊朗的經濟打擊更嚴重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所以說也導致了伊朗的經濟發展暫時緩慢。但是我覺得停工的影響要遠比新型冠狀病毒影響的效果要大,這是因為如果說一旦停工,全國的運轉將會遭到停滯,這也就是說全國企業面臨癱瘓的狀態,這樣人們就是坐吃山空,國家的積蓄很快就會被消耗殆盡,經濟運轉不起來,導致的結果只能是疫情過去後的金融危機。
面對這一個疑情,是誰都想不到的,伊朗政府應該加大力度進行監管,對於復工人員進行大范圍的排查,確人上崗工人無病例出現,這樣在正常控制疫情的情況下,也能夠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使國家的經濟方面減少一點損失,避免真正的金融危機降臨。金融危機一旦降臨,後果不堪設想,不僅物價會上漲,而且會有另有企圖的人打著伊朗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