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夜郎自大"的"夜郎"是指什麼
夜郎是我國在西南地區由少數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個國家。西漢以前,夜郎國名無文獻可考。
夜郎自大,成語,比喻驕傲無知的膚淺自負或自大行為。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② 成語夜郎自大的夜郎原指
夜郎自大
夜郎:漢代西南地區的一個小國。比喻人無知而又狂妄自大。
請採納答案
③ 夜郎自大中的夜郎指的是什麼在歷史上有什麼故事
“夜郎自大”是經常被人們提起的一個成語,該成語出自於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絳妃》,其中寫到“駕炮車之狂雲,遂以夜郎自大。恃貪狼之逆氣,漫以河伯為尊。”發展到了現在,夜郎自大幾乎成為了地域黑的詞語,在網路上廣泛流傳。對於貴州人來說,夜郎自大被按在頭上實在是冤枉。那麼夜郎國是哪裡?夜郎自大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④ 夜郎自大中的「夜郎」指什麼
夜郎存在於戰國、秦漢時期,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漢武帝派唐蒙出使南越,諭令南越歸附漢朝。方此時,夜郎兵精馬壯,傲視四方,不知天下有漢,世人皆知的「漢與我孰大」便出自這次出使,這也是導致夜郎王國傾覆的一次出使。一天,唐蒙在南越喝到蜀地生產的一種叫枸醬的飲料,感覺味道很好,問賣枸醬的商人從什麼地方運到南越,商人答說自蜀地經夜郎的ZY(zāngkē)江運到越地。唐蒙聽罷,靈機一動,遂向漢武帝建議:招降夜郎,利用夜郎之兵,乘船自ZY江而下以擊南越。同年,漢武帝命令唐蒙率領軍隊,帶著繒(zēng)帛和貨幣至夜郎,招降了夜郎,將其劃入犍(qián)為郡。公元前28至25年,夜郎王興與鉤町(dīng)王禹舉兵相攻,ZY太守請發兵誅興等。但西漢朝廷覺得路途遙遠,不便管理,就派太中大夫蜀郡張匡主持調解,夜郎王興不但不從命,反而雕刻漢吏木像,作為靶子,立道旁射擊,表示仇恨。西漢朝廷大怒,認為再調解也無濟於事,不若作好進攻准備,等待秋涼。秋天到了,智勇雙全的ZY新太守陳立一舉平滅王興。
事情的結局真的是意外的簡單,短短的三年間,夜郎終為漢所滅,時建國已二百餘年。在炫目的燦爛之後,夜郎的黃昏傳奇般地降臨了
貴州在古時是夜郎國境。夜郎國小,可能因為當時周圍皆山導致的交通不便,所以才有了「夜郎自大」一說.
據史書記載,漢武帝派使節到西南,探尋由長安到今印度的通道。經過一年多的艱難跋涉,漢史才到達滇國,見到滇王套羌。滇王曾不無炫耀地探詢:「漢孰與我大?」之後,漢使輾轉到達夜郎國,夜郎王多同也發出了「漢孰與我大」相同的問話。於是,「夜郎自大」就成了人們譏諷妄自尊大者的典故。若追本溯源,「漢孰與我大」的專利應屬滇王,夜郎王不能專美。弄清這典故的由來,並不是要為多同洗刷冤情,更無將夜郎自大該為「滇王自大」的必要。對於誘人探幽發微的視郎歷史文化,大可不必拘泥於前人的巢臼,應認歷史實際與現實的需要尋求新解。據《史記》記載:「西南夷君長以計數,夜郎最大。」又說,「西南夷君長以百數,獨夜郎、滇受王印」。對於自己獨領西南夷之風騷,對夜郎王的自豪、自信不必多所指責。況且,「漢孰與我大」相同的問題,透出了夜郎王在群山封閉中急於想出了解外面世界的求知熱望。他嚮往汗朝的文明,約為置吏,歸屬漢朝,受金印冊封,並派使者到京城朝貢。這一切,並不能說明他自大。夜郎的滅國既由於他的固步自封,不能與時俱進,卻也有諸多歷史的恩恩怨怨糾纏其中。
夜郎洞風景區位於貴州鎮寧自治縣境內,在黃果樹大瀑布上游10分鍾的行程,與石頭寨景區相連,面積48.6平方公里。景區以溶洞、天坑等喀斯特殊性貌自然生態為主要特色,分布景區內神奇壯觀的夜郎洞、石花洞、蜂子岩洞等大大小小溶洞組成了獨特的溶洞群.
⑤ 成語"夜郎自大"中的"夜郞"是指什麼
成語"夜郎自大"中的"夜郞"是指:漢代西南地區的一個小國。
夜郎自大
比喻人無知而又狂妄自大。
出 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卷六·絳妃》:「駕炮車之狂雲;遂以夜郎自大;恃貪狼之逆氣;漫以河伯為尊。」
例 句
他的這種~的神態弄得我們哭笑不得。
⑥ 成語夜郎自大夜郎指的是誰 夜郎自大的含義
1、夜郎:漢代時西南部的一個王國。比喻妄自尊大。[近]自命不凡。[反]妄自菲薄。
2、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卷六·絳妃》:「駕炮車之狂雲;遂以夜郎自大;恃貪狼之逆氣;漫以河伯為尊。」
3、例句:他的這種夜郎自大的神態弄得我們哭笑不得。
⑦ 夜郎自大"的"夜郎"是指什麼
夜郎國
典故:「夜郎自大」屬漢語圈認知率最高的一類成語。漢語工具書都把它釋為對妄自尊大者的諷喻,很多人正是通過這個成語知道古代西南曾經有一個夜郎國。但這成語其實是一段誤讀的歷史。 夜郎故事首見於司馬遷的《史記》。漢武帝開發西南夷後,為尋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於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達今雲南的滇國,再無法西進。逗留期間,滇王問漢使:「漢孰與我大?」後來漢使返長安時經過夜郎,夜郎國君也提出了同樣問題。這段很平常的故事後來便演變成家喻戶曉的成語。 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到清代已廣為流行。清前期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絳妃》中寫道:「駕炮車之狂雲,遂以夜郎自大。恃貪狼之逆氣,漫以河伯為尊。」成書於光緒後期的晚清小說代表作《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寫道:「餓虎思斗,夜郎自大,我國若不大張撻伐,一奮神威,靠著各國的空文勸阻,他哪裡肯甘心就範呢?」
⑧ 成語「夜郎自大」中的「夜郎」是指什麼
成語「夜郎自大」中的「夜郎」是指
夜郎國 古代國名
在今天的貴州省福泉市
夜郎是我國漢代西南方的一個地方政權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於鄰近地區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我國秦漢時期在西南地區由少數民族建立的一個國家。西漢以前,夜郎國名無文獻可考。夜郎之名第一次問世,大約是在戰國時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將軍庄躍溯沉水,出且蘭(今貴州福泉市),以伐夜郎王」,「且蘭既克,夜郎又降」。 這時,人們方知西南有一夜郎國。夜郎國被中原政權記述的歷史,大致起於戰國,至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夜郎王興同脅迫周邊22邑反叛漢王朝,被漢使陳立所殺,夜郎也隨之被滅,前後約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