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聖誕節的來歷傳統的禮儀
聖誕節來源
聖誕節(Christmas)一詞,源於古英文的Cristes maesse,意思是基督彌撒。拉丁基督徒於AD 336年,開始在十二月二十五日記念耶穌的誕生;東正教則以一月六日為聖誕。
聖誕節(christmas)是基督教的一個重要的節日,定於每年12月25日,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同時也是普遍慶祝的世俗節日。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期與時值仲冬的農節和太陽節這兩個非基督教節日巧合,因此慶祝習俗來源不一。在羅馬帝國范圍之內,12月17日農神節是尋歡取樂、互相饋贈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 人所崇奉的正義之神密特拉的生日。
古羅馬人在元旦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並向兒童和窮人贈送禮物。條頓人各部族滲入高盧、不列顛和中歐等地,又帶來日耳曼人和克爾特人的宗教儀式。於是,有了團聚歡宴、燃燒大塊柴木、品嘗大木形糕餅,張掛樹枝、陳放樅樹、訪親問友、來往饋贈等慶祝活動。象徵溫暖和長壽的火與燈光,一向是冬季節日慶祝活動中的內容,在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習俗都是如此。常青樹象徵奮斗生存,自從中世紀以來就與耶穌聖誕節慶祝活動發生聯系。由於歷法不同,東正教及其他東歐教會的聖誕節日期相當於公歷1月6日或7日。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聖誕節7大傳統習俗
聖誕節一直是個美好的節日。這是上帝之子誕生的日子,因此對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來說,這一天是非常神聖的。聖誕季節自然少不了各種聖誕傳統。下面這些傳統,可是幾個世紀以來一直世界各地的人們一直熱鬧歡慶 的習俗。
1、裝扮聖誕樹
這個傳統指的是用彩燈、金箔、花環、飾品、糖果條等裝扮松樹。現如今,聖誕樹也是歡慶節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點燃聖誕蠟燭
這個傳統指的是人們會在聖誕期間在屋子外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即便在最黑暗的屋子,蠟燭也能帶來光明,寓意希望。早些年代,也就是基督徒深受迫害的時候,他們被禁止佈道禱告。因此,基督徒們在屋外放一支蠟燭,暗示他們仍在心裡默默禱告。
3、烘烤聖誕蛋糕
這項英式傳統早在幾個世紀以前就流傳開了,以前人們在平安夜喝梅花粥。隨著時間 慢慢推移,人們還會享用果脯、蜂蜜及香料食物等,隨後聖誕蛋糕便代替梅花粥出現了。聖誕蛋糕由雞蛋、黃油、甜點、水果等烘製而成。現如今,聖誕蛋糕已成為聖誕菜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給親友送禮物
這個傳統源自一個傳說:三位智者在聖誕節給嬰兒耶穌送出了禮物。每年聖誕節,親朋好友尤其是孩子們都會互贈禮物,聖誕老人的故事也源自這個傳統。
5、唱聖誕頌歌
這是一個古老的習俗:聖誕期間總是回盪著一首又一首聖誕傳統歌曲。歌曲給人們帶來歡樂,也增添了節日的氣氛。每年歡度聖誕之際,《第一個聖誕節》、《鈴兒響叮當》、《普世歡騰》等各種聖誕聖歌或頌歌都會奏響旋律。
6、製作聖誕馬槽
這也是一個古老的聖誕習俗。人們用小雕像和馬槽營造耶穌誕生的場景。第一個馬槽建在聖法蘭西斯一所教堂外面,意在向孩子們展示耶穌誕生的場景。從那以後這個習俗便一直流傳了下來。
7、分發聖誕糖果
這是所有傳統中最有趣的一個。聖誕季人們向鄰居們分發聖誕糖果;聖誕節那天,所有誤會與仇恨統統化解,鄰里之間團結一致共同慶祝耶穌的誕生。這些傳統沿襲已有幾十年,一年比一年熱鬧,盛況可謂有增無減。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傳統習俗的熱情只會越來越高。
『貳』 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過聖誕節嗎
以色列和阿拉伯也有很多歐洲人,他們是過聖誕節的。但本土生長的人是不過聖誕節的。
阿拉伯國家(沙特、阿聯酋、敘利亞、約旦、伊拉克、葉門、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阿曼、蘇丹、索馬里、摩洛哥、突尼西亞、卡達、吉布地、黎巴嫩、茅利塔尼亞、巴林等二十多個國家)不過聖誕節。
聖誕節是基督教的一個重要的節日,定於每年12月25日,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同時也是普遍慶祝的世俗節日。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期與時值仲冬的農節和太陽節這兩個非基督教節日巧合,因此慶祝習俗來源不一。在羅馬帝國范圍之內,12月17日農神節是尋歡取樂、互相饋贈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人所崇奉的正義之神密特拉的生日。古羅馬人在元旦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並向兒童和窮人贈送禮物。條頓人各部族滲入高盧、不列顛和中歐等地,又帶來日耳曼人和克爾特人的宗教儀式。於是,有了團聚歡宴、燃燒大塊柴木、品嘗大木形糕餅,張掛樹枝、陳放樅樹、訪親問友、來往饋贈等慶祝活動。象徵溫暖和長壽的火與燈光,一向是冬季節日慶祝活動中的內容,在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習俗都是如此。
『叄』 外國人過聖誕節是怎樣的
1、英國
英國人在聖誕節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燒豬、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每一個家人都有禮物,僕人也有份,所有的禮物是在聖誕節的早晨派送。有的唱聖誕歌者沿門逐戶唱歌報佳音,他們會被主人請進屋內,用茶點招待,或者贈小禮物。
2、美國
因為美國是由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所以美國人慶祝聖誕的情形也最為復雜,從各國來的移民仍多依照他們祖國的風俗。不過,在聖誕時期,美國人的門外掛著花環以及其它別致的布置則是一樣的。
3、法國
法國的一般成年人,在聖誕前夕差不多都要到教會參加子夜彌撒。在完畢後,家人同去最年老的已婚的哥哥或姊姊的家裡,團聚吃飯。這個集會,討論家中要事,但遇有家人不和睦的,在此後也前嫌冰釋,大家要和好如初了,所以聖誕在法國是一個仁慈的日子。
4、西班牙
西班牙的兒童會放鞋子在門外或窗外,接收聖誕禮物。在許多城市裡有禮物給最美麗的子女。牛在那天也能得到很好的待遇。
5、瑞典
瑞典人是很好客的,聖誕節時,更有明顯的表現,每一個家庭,不論貧富,都歡迎朋友,甚至陌生人也可以去,各種食品擺在桌上,任人來吃。
6、瑞士
瑞士的聖誕老人是穿白色的長袍,戴上假面具的。他們都是由貧苦人所扮,結隊向人討取食品和禮物。在收隊後,他們就平分所得的東西。
7、丹麥
丹麥是最初推出聖誕郵票和稱防癆郵票的,這種郵票發出來籌款作防癆經費。在丹麥人寄出的聖誕郵件上沒有不貼上這種郵票的。
8、挪威
挪威人在聖誕前夕臨睡前,家裡各人都把自己所穿的一雙鞋子,由大至小排稱一列,是各人輪流唱出他最喜歡的聖誕歌或聖詩一首。
9、蘇格蘭
蘇格蘭人在家裡找尋向別人借來的東西,必需在聖誕節之前都歸還與物主。他們多是在新年的首個星期一那天贈送禮物,並不是在聖誕節期間送的,小孩子和僕人都會得到禮物。
10、德國
德國的每一信奉耶穌教的家庭,都有一株聖誕樹,聖誕樹是在德國最先有的。德國人對於制聖誕節餅是很講究的。餅有很多款式,在親友之間,彼此均有贈送。
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期與時值仲冬的農節和太陽節這兩個非基督教節日巧合,因此慶祝習俗來源不一。
在羅馬帝國范圍之內,12月17日農神節是尋歡取樂、互相饋贈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人所崇奉的正義之神密特拉的生日。
古羅馬人在元旦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並向兒童和窮人贈送禮物。條頓人各部族滲入高盧、不列顛和中歐等地,又帶來日耳曼人和克爾特人的宗教儀式。於是,有了團聚歡宴、燃燒大塊柴木、品嘗大木形糕餅,張掛樹枝、陳放樅樹、訪親問友、來往饋贈等慶祝活動。
象徵溫暖和長壽的火與燈光,一向是冬季節日慶祝活動中的內容,在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習俗都是如此。常青樹象徵奮斗生存,自從中世紀以來就與耶穌聖誕節慶祝活動發生聯系。由於歷法不同,東正教及其他東歐教會的聖誕節日期相當於公歷1月6日或7日。
『肆』 聖誕節的來歷
聖誕節又稱耶誕節,源自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神節,與基督教本無關系。在基督教盛行羅馬帝國後,教廷隨波逐流地將這種民俗節日納入基督教體系,同時以慶祝耶穌的降生。但在聖誕節這天不是耶穌的生辰,因為《聖經》未有記載耶穌具體生於哪天,同樣沒提到過有此種節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羅馬神話的結果。
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聖誕節後,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聖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
(4)伊朗人是怎麼樣過聖誕節的擴展閱讀
聖誕節的傳統:
1、聖誕樹
雖然早在千年之前北歐國家就有聖誕樹了,但是直到19世紀30年代,第一棵聖誕樹才開始在英國出現。1841年,阿爾伯特親王在溫莎堡置辦了第一棵聖誕樹,從那以後聖誕樹就成為了長盛不衰的聖誕傳統。
2、長筒襪
在聖誕節掛起長筒襪源於送禮人聖尼古拉斯的傳說。有一回聖 尼古拉斯把幾袋金子放進一個窮人家的煙囪里,這個窮人沒錢給他的女兒們置辦嫁妝。結果金子正好掉進了那家人晾著的長筒襪中。後來聖尼古拉斯被荷蘭人稱為Sinterklaas,最後在英語中轉變為了Santa Claus這個名字。
3、冬青和常春藤
在前基督時代,人們用冬青和常春藤裝點房屋來慶祝冬至。在一年中最陰冷的時節,冬青和常春藤給房間帶來了一抹生機勃勃的綠色,因此幾千年來一直廣受歡迎。
『伍』 伊朗會過聖誕節嗎
伊朗會過聖誕節。
在中東的黎巴嫩、約旦、伊拉克,聖誕節都是國家公共假期。而埃及現任總統塞西與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也都常在聖誕節參觀訪問本國基督教會的彌撒。
在一個絕大多數人口都是穆斯林、而基督徒佔比不到1%的國家,可能會覺得到大街不會,或者說很難看到聖誕節的那些標志——裝點著紅、綠、金色禮物盒子的聖誕樹,聖約瑟、聖母瑪利亞、聖子耶穌一家的肖像。
(5)伊朗人是怎麼樣過聖誕節的擴展閱讀:
5世紀中葉以後,聖誕節作為重要節日,成了教會的傳統,並在東西派教會中逐漸傳開。因所用歷法不同等原因,各教派會舉行慶祝的具體日期和活動形式也有差別。聖誕節習俗傳播到亞洲主要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韓國等都受到了聖誕文化的影響。
現在西方在聖誕節常互贈禮物,舉行歡宴,並以聖誕老人、聖誕樹等增添節日氣氛,已成為普遍習俗。聖誕節也成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
『陸』 全世界各國是怎樣過聖誕節的呢
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聖誕節前後幾天必降大雪,白雪皚皚,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裡,白色聖誕是一種吉祥。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聖誕標志,因為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贊耶穌的聖誕歌之後,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聖誕美酒。
芬蘭在12月聖誕節前後,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羅蘭,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紅色,紫色聖誕使人心曠神怡。
英國人和德國人一樣,聖誕節喝啤酒,吃烤鵝,他們更喜歡利用聖誕節假日外出旅遊。
美國人過聖誕節著重家庭布置,安置聖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為主的聖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
瑞士人在聖誕節前4個星期,就將4支巨型的蠟燭點燃,放在由樹枝裝飾成的一個環里,每周點1支,當點燃第4支後,聖誕節就到了。
丹麥人對不合意的聖誕禮物,可去商店兌換價格相似的其它商品。
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國家之一。十二月底,正當西歐各國在寒風呼嘯中歡度聖誕節時,澳大利亞正是熱不可耐的仲夏時節。因此在澳大利亞過聖誕節,到處可以看見光著上身汗水涔涔的小夥子和穿超短群的姑娘,與商店櫥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掛滿雪花的聖誕樹和穿紅棉襖的聖誕老人,構成澳大利亞特有的節日圖景。這種酷暑和嚴冬景象的強烈對比,恐怕在西方國家是獨一無二的。父母給子女最好的聖誕禮物,莫過於一副小水劃。聖誕節弄潮是澳大利亞的一大特徵。節日晚上,帶著飲料到森林裡舉行「巴別居」野餐。人們用石頭壘的露天灶中用枯樹枝生火、上面架一塊鐵板,把香腸、牛肉、鮮魚等放上去煎。吃飽喝足後,就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鬧到深夜才結束。喝醉了的,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聲中迎接聖誕老人的蒞臨。
在波蘭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舉行,家家戶戶都要裝飾聖誕樹,大街小巷都有聖誕樹上的裝飾品出賣。節日里親友之間相互祝賀,互贈禮品,表示友好。晚間吃飯時桌布下邊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穌的降生。晚飯很豐富,但不能吃肉。夜間十二時後,全家去教堂禮拜。聖誕節期間,一般不到別人家中做客,但主人盛情邀請者例外。
據保加利亞的歷法,聖誕節是靈魂出沒、妖邪猖狂的日子。因此,人們要藉助火來驅妖鎮邪。聖誕節前夜,家家都燃起火堆,一直燃到天亮,不得熄滅,否則會招來橫禍。由男人取聖誕木點火進屋並高聲念到「聖誕節降臨,牛、羊、豬、馬長滿圈,麥苗出滿壠,人人走好運。」在屋裡等候的人則齊聲回答:「阿門!」
『柒』 伊朗過聖誕節嗎
伊朗是伊斯蘭教的領地。。。。。基督教的節日在伊朗是不受歡迎的。。。。請不要對伊朗人說聖誕節快了
『捌』 伊朗人過聖誕節嗎 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過聖誕節嗎
聖誕節不是神所喜悅的,也不是聖經的教導。但伊斯蘭教國家是肯定不會過聖誕節的,以色列或許為著生意的緣故會有部分人過聖誕節。
『玖』 聖誕節的由來是什麼為什麼要過聖誕節
基督徒為了紀念耶穌聖靈誕生拯救大地,所以將耶穌的誕辰12月25日稱作聖誕節。
聖經中說:耶穌是聖靈誕生,他是救世主,他是主基督,上帝將聖靈投入人間是為了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里救出來。
基督徒信仰上帝,尊敬聖子,所以每到12月25日耶穌誕生的日子,所有的基督徒都會舉行宴會慶祝。
後來聖誕節在著基督徒的傳播下流傳到了各個國家,漸漸地隨著時間過去,聖誕節也配合各國的國情衍生出了不同的傳統。
比如在美國和日本,聖誕節是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的日子,類似中國的春節。
孩子們睡覺前會將大大的一隻襪子掛在床頭。傳說聖誕老人會給一年表現乖的孩子他想要的禮物。不過一般都是家長偷偷買的,這是個心照不宣的秘密。
中國因為有傳統的春節元宵節之類的團聚節日,所以被影響比較小。所以中國的基督徒只會在教堂做相應的傳統活動。
『拾』 聖誕節的習俗是什麼
一、關於聖誕節的簡介:
聖誕節(christmas)是基督教的一個重要的節日,定於每年12月25日,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同時也是普遍慶祝的世俗節日。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期與時值仲冬的農節和太陽節這兩個非基督教節日巧合,因此慶祝習俗來源不一。在羅馬帝國范圍之內,12月17日農神節是尋歡取樂、互相饋贈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人所崇奉的正義之神密特拉的生日。古羅馬人在元旦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並向兒童和窮人贈送禮物。條頓人各部族滲入高盧、不列顛和中歐等地,又帶來日耳曼人和克爾特人的宗教儀式。於是,有了團聚歡宴、燃燒大塊柴木、品嘗大木形糕餅,張掛樹枝、陳放樅樹、訪親問友、來往饋贈等慶祝活動。象徵溫暖和長壽的火與燈光,一向是冬季節日慶祝活動中的內容,在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習俗都是如此。常青樹象徵奮斗生存,自從中世紀以來就與耶穌聖誕節慶祝活動發生聯系。由於歷法不同,東正教及其他東歐教會的聖誕節日期相當於公歷1月6日或7日。
二、聖誕節的習俗詳解:
1、聖誕習俗簡介:
聖誕習俗數量眾多,包括世俗,宗教,國家,聖誕相關,國與國之間差別很大。大部分人熟悉的聖誕符號及活動,如聖誕樹,聖誕火腿,聖誕柴,冬青,槲寄生以及互贈禮物,都是基督教傳教士從早期Asatru異教的冬至假日Yule里吸收而來。對冬至的慶祝早在基督教到達北歐之前就在那裡廣為進行了,今天聖誕節一詞在斯堪的納維亞語里依然是異教的jul(或yule)。聖誕樹被認為最早出現在德國。
2、詳解:
聖誕老人
自從聖誕慶祝習俗在北歐流行後,結合著北半球冬季的聖誕裝飾和聖誕老人神話出現了。
聖誕節送禮物已經接近成為一個全球通行的習慣了。神秘人物帶給小孩子們禮物的概念衍生自聖尼古拉斯,尼古拉斯是一位4世紀生活在小亞細亞的好心主教。荷蘭人在聖尼古拉斯節(12月6日)模仿他送禮物。在北美洲,英國殖民者把這一傳統溶入聖誕假期的慶祝里,而Sinterklaas也就相應的成為聖誕老人或者稱為Saint Nick(聖尼克)的人物了。在英籍美國人的傳統中,聖誕老人總是快活的在聖誕前夜乘著馴鹿拉的雪橇到來,從煙囪爬進屋內,留下給孩子們的禮物,吃掉孩子們為他留下的食物。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時間里忙於製作禮物和監督孩子們的行為並記錄下來。
法語中聖誕老人叫做Père Noel(與聖誕老人幾乎完全一樣),其紅白相間的衣服曾經使可口可樂公司獲得靈感,在1930年代畫出了傳遍世界的聖誕老人形象。在一些文化中,聖誕老人身旁跟隨著Knecht Ruprecht,或是稱作「黑彼得」(Black Peter)的傢伙。一些版本中,玩具作坊里的侏儒製作了節日禮物,有時聖誕老人與聖誕夫人是夫妻。在聖誕季期間的北美和英國超市,都有小孩可向其要禮物的聖誕老人出現。
在許多國家裡,孩子們准備好空的容器,以便聖誕老人可以裝進一些小禮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在美國,孩子們於聖誕夜在壁爐上懸掛聖誕襪,因為聖誕老人說過要在聖誕前夜從煙囪下來把禮物放到襪子里。在其他國家,孩子們把空鞋放到戶外,以便聖誕老人可以在聖誕前夜(或聖尼古拉斯日前夜12月5日)贈送禮物。贈送禮物不單單是指聖誕老人,家庭成員和朋友也互相給予禮物。
送禮時間
在許多國家,聖尼古拉斯日仍然是互贈禮物的日子。德國很多地方,12月25日晚上,小孩兒們把鞋子拿出放在窗檯上,第二天早上他們將發現鞋裡放滿了糖果和小禮物。在德國,主要的送禮日期是12月24日,聖誕老人帶來禮物或放在聖誕樹下。在匈牙利也是如此,只是送禮的人是「小耶和華」,而不是聖誕老人。
歌曲「聖誕十二日」道出了其中一個送禮習俗。當中描述了英國人傳統上會從聖誕節到顯現節每天互送禮物慶祝。在世界大部份地方,聖誕禮物都是在聖誕夜晚上或聖誕節早上送出的。直至不久以前,英國人都是於節禮日送禮給朋友的。
聖誕卡
聖誕卡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也視為維持遠方親朋好友關系的方式之一。許多家庭隨賀卡帶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聞,新聞一般包括家庭成員在過去一年的優點特長等內容。
聖誕裝飾
在西方國家裡,聖誕節也是一個家庭團聚和喜慶的節日,通常會裝扮聖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聖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徵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聖誕禮物。聖誕之夜,人們圍著聖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聖誕裝飾包括以聖誕裝飾和聖誕燈裝飾的聖誕樹,戶內以花環和常綠植物加以裝飾,特別的冬青和槲寄生是傳統採用的材料。在南北美洲和少數歐洲地區,傳統上戶外以燈光裝飾,包括用燈火裝飾的雪橇、雪人和其他聖誕形象。當中樹頂的星星表示基督的榮光及帶領東方博士到基督降生地的星,金色綵帶表示榮耀,銀/白色綵帶表示其聖潔,紅色綵帶表示基督為人所流的血。
傳統的聖誕花是猩猩木(別名一品紅、聖誕紅,花色有猩紅、粉紅、乳白等)。聖誕植物還包括冬青,紅孤挺花,聖誕仙人掌。
普遍市政當局也會對聖誕裝飾加以支持,在街道懸掛聖誕標語或者是在廣場放置聖誕樹。在美國,裝飾還曾經因為包括了宗教主題而被多次起訴,控方認為這是政府認可某種特定宗教行為,違反了宗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