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驅逐艦跑得過魚雷嗎謝謝
驅逐艦能否在速度上超過魚雷,需要具體看魚雷的性能和驅逐艦的性能。
一戰時期,魚雷問世不久,此時的魚雷為改良黑頭魚雷為主,魚雷航速在30節左右,當時的驅逐艦30~35節左右。
二戰時期,最快的魚雷為日本的93式氧氣魚雷,在以最高航速50節航行時,航程達到了22000米,在以36節低速航行時,達到了令人咂舌的40000米!但是其他國家的魚雷沒有這么可怕,美國的魚雷除了少批量的MK16、MK17外,一般只有不到30節的速度。
而當時候驅逐艦最高速度可達30~35節,部分驅逐艦可以高達40節。
二戰過後,由於導彈技術的興起,魚雷逐步被反艦導彈代替,但是魚雷技術特別是一些特種新型魚雷技術也在發展,比如蘇聯的超空泡魚雷,最高速度達到100節,而現在的驅逐艦因為噸位上升,此外主要任務也從在大艦隊中擔任「魚雷手」,需要快進快出,轉變為艦隊的主力,所以航速下降到30節左右。而最快的瀕海戰斗艦,航速也不到60節。
需要指出的是,魚雷和驅逐艦的速度作用不同,一般驅逐艦要「跑贏」魚雷的定義是及時調整航向規避魚雷即可並不是真的要和魚雷「賽跑」。所以只要驅逐艦軍官指揮得當,哪怕是航速比魚雷慢很多但是也可以躲過魚雷的打擊。
❷ 戰艦世界如何控制飛機如何手動控制飛機投彈
摘要 2.航母的基礎操作:按下ALT即可手動投彈,連按兩下飛行編隊可使鏡頭快速移動到飛行編隊,按下F可給予飛行編隊起飛和返航/降落的命令,按下shift並點擊畫面可以給飛行編隊進行飛行路線規劃。詳細的可以去B站搜索【海軍學院第四期:艦載機控制】
❸ 伊朗「卡迪爾」級潛艇的技術參數
排水量:120噸
全長:29.0 m
全寬:9.9 m
吃水: 2.5 m
主機:柴油引擎
速度:水上11 節、8 節
武裝: 533 mm 魚雷發射管 - 2門
❹ 目前世界各國現役的魚雷,最快速度是多少型號
以目前常規熱動力魚雷來看還是英國的旗魚魚雷速度最高,可以達到70節,也就是時速130公里,但是射程只有五六十公里吧,德國的DM
電動魚雷據說最大試驗射程達到了時速140公里。
如果只求最大速度的話,還是前蘇聯時期研製的「暴風雪」魚雷速度最快,因其採用了火箭動力,速度達到了200節(370公里),但是射程比較近,而且局限性太大,不能拐彎只能支線行駛,而且技術難度大(超空泡技術)製造困難。
❺ 魚雷的速度
普通魚雷速度是35~40節,部分高速魚雷能有50節,但高速魚雷的射程一般都比較短,至於暴風雪,官方數據時200節。至於我樓上的那位,你的十幾節可是連水下航行的常規潛艇都追不上哦,現代的軍艦基本上都能跑30節,要是俄羅斯的尾流自導魚雷這速度
,那根本就可以直接扔了!
❻ 目前世界各國現役的魚雷,最快速度是多少
蘇聯研製的超空泡魚雷,已經在90年代在俄羅斯服役,最高速可達300米/秒,已經接近音速 。
由於蘇聯解體,導致技術外流,現在很多國家都在研製超空泡魚雷
❼ 伊朗軍事實力到底如何呢
由於沙特煉油廠遇襲事件,國際社會的目光再一次聚焦襲擊製造者背後最大的「老闆」--伊朗,盡管伊朗再三否認,但美國和盟友顯然不肯放棄利用這一機會,美伊之間的爭執日益激烈,已呈劍拔弩張之勢。實際上,除了豐富的石油資源、扼守波斯灣的地理優勢、特殊的地緣政治關系,伊朗自身的軍事能力也不容小覷,使其能夠與世界頭號霸主叫板對抗。
綜上所述,伊朗的軍事能力在中東地區還是相當強悍的,雖然和世界大國還不能相提並論,但就其總體規模和水平來說,絕對是不可小覷的地區大國。正是伊朗擁有這樣可觀的實力,才有了敢於反抗霸權40年的底氣和資本。
❽ 世界各國都在使用什麼型號的艦載式反潛武器
「凌波」型深彈發射炮
這是英國開發的305毫米三聯裝深彈發射炮,1955年定型,射程1000至2000米。先將聲納測得的數據輸入深彈攻擊指揮儀,再操作炮攻擊。裝填深彈時,將炮身擺平,從炮口裝填。通常是以三發為一組攻擊潛艇。英聯邦海軍多採用。
法式深彈發射炮
此武器是瑞典博福斯公司在1959年開發的305毫米四聯裝深彈發射炮,為法國海軍採用。射程400至2750米,對地攻擊時亦可使用,射程可延伸到6000米。
博福斯反潛火箭發射炮
由瑞典博福斯公司開發,分為四聯裝和雙聯裝兩種。火箭深彈直徑為380毫米,分為3種,射程各為300至800米、600至1600米、1500至3600米,引信分為定時式和近炸式,但直接命中時立即爆炸。瑞典和西方各國海軍皆採用此武器。
PBU—6000火箭深彈發射炮
蘇俄於1960年開發此12聯裝火箭深彈發射炮,彈經250毫米,射程約6000米。蘇俄海軍列入體制的其他250毫米口徑火箭深彈發射炮尚有1957年開發的RBU—2500(16聯裝),1955年開發的RBU1200(五聯裝),射程分別為2500米及1200米。
SUW—N—1反潛火箭彈發射炮
此為蘇俄制式武器,1968年出現,發射的反潛火箭彈為FRAS—I型,直徑550毫米,射程25公里,彈頭為核深彈,火箭彈採取無導引方式。
MK46魚雷
美國海軍於1964年列入制式的直徑324毫米的輕魚雷,由MK44魚雷發展而來,反潛性能提高,推進裝置採用斜盤發動機,速度約40節,射程為11公里,最大航行深度450米。此魚雷最新的型號第5型,速度45節,射程30公里,最大航行深度約750米。跟蹤導引方式為主被動聲自導。美、英等西方諸國採用此雷。
「魚」魚雷
是英國研製的短魚雷,直徑324毫米,和MK46相同,採用電動推進,速度高達45節,最大航行深度約700米,射程7公里。主、被動聲自導。
42型魚雷
瑞典研製的短魚雷,直徑400毫米,電動推進,導引裝置為主、被動聲自導加有線導引,引信為觸發和近炸式,水下航速30節,航程20公里。除了可從魚雷發射管發射外,亦可由飛機空投。
F17P魚雷
法國海軍制式的533毫米魚雷,電動推進,速度35節,射程20公里,最大航行深度500米。有線導引加主被動式聲導引,觸發和近炸引信,水面艦艇與潛艇均可使用。
「阿斯洛克」反潛導彈
這是美國開發的水面艦艇用的反潛導彈,於1961年列為制式裝備,射程約10公里。發射裝置分為箱式八聯裝專用型和與對空導彈兼用聯裝型兩種。彈頭裝短魚雷MK46或MK44。如裝核深彈為MK17型。美國等多數西方海軍使用此裝備。
「馬拉豐」導彈
法國研製的、1965年裝備部隊的有翼反潛導彈系統,為單裝發射裝置。頭部為L4反潛魚雷。
採用無線電指令導引方式,並以雷達和聲納輔助,射程約13公里。
「依卡拉」導彈
由澳大利亞研製,20世紀70年代初裝備部隊,採用單裝發射裝置。導彈腹部裝短魚雷。飛行中由無線電指令導引,射程30公里。所裝短魚雷為MK46或MK44型。澳大利亞海軍與英國海軍皆使用。
SS-N-14導彈
由蘇俄研製,1970年起裝備部隊,同「馬拉豐」、「依卡拉」相仿,採用慣性導引方式,射程55公里,有四聯裝發射裝置,必要時亦可攻擊水面艦船。
❾ 二戰時一般的魚雷的速度是多少
以德國魚雷為標准吧!
T1
型號:G7a
直徑:53.3cm
彈頭重量:280kg
推進方式:熱動力
航程/速度(有3種類型):6000m/44kts,8000m/40kts,14000m/30kts
大體介紹:二戰戰前普遍使用的魚雷。主要缺點是在航行期間會在海面上留下一串很清晰的氣泡痕跡。
T2
型號:G7e
,
直徑:53.3cm
彈頭重量:280kg
推進方式:電力
航程/速度:5000m/30kts(預熱狀況下的數據),3000m/28kts(未預熱狀況下的數據)
大體介紹:在二戰中最為普遍的魚雷。早期,它的問題主要是其內部的定深裝置和引信裝置,但是這些問題在挪威戰役以後基本上得(在1942年中期,G7e的改進型號出現了,被改進部分是其電池容量。在增大了電池容量以後,此型號魚雷的航程增加了50%。只不過這種改進型被命名為T3a。)
T3
型號:
G7e
直徑:53.3cm
彈頭重量:280kg
推進方式:電力
航程/速度:5000m/30kts
大體介紹:主要性能和T2相仿,只不過使用了磁性引信。
T4
型號:G7e
直徑:53.3cm
彈頭重量:280kg
推進方式:電力
航程/速度:7500m/20kts
大體介紹:第一種自動尋的魚雷。其生產於1943年3月,安裝了一個被動的聲音引導裝置。主要是在U-603,U-758,U-221攻擊HX-229護航船隊和SC-122護航船隊時被使用。在T5出現後,T3便很少被使用了。
T5
型號:G7s
直徑:53.3cm
彈頭重量:274kg
推進方式:電力
航程/速度:5700m/24kts
大體介紹:它於1943年的秋天投入使用,特點是快速、有效攻擊距離較遠、並且可以通過磁性或者觸發式兩種方式引爆。它的設計初衷是護航艦殺手,雖然曾取得了一些小的成果,但是可惜的是盟軍很快擁有了對付它的裝置——雜訊干擾器Foxer。另外,它的工作原理是在發射後400米鎖定聲音最大的船隻,可事實證明,如果U艇通過艇尾發射管發射的話,必須在發射後迅速下潛到60米以下,否則會因為聲音過大而成為T5的目標。U-972和U-377曾經分別在1943年12月以及1944年1月差點被自己的T5魚雷擊中。
T11
型號:G7s
直徑:53.3cm
彈頭重量:280kg
推進方式:電力
航程/速度:5700m/24kts
大體介紹:作為T5的改進版,它抵禦Foxer干擾的能力得到提升。可惜的是,盡管在實驗階段被證明是極為有效的魚雷,但是當時已經不需要在戰場上使用了。
❿ 世界上最快的魚雷是什麼
「暴風雪」魚雷是世界上最快的魚雷。暴風雪魚雷是由烏克蘭液體力學研究所研製,用普通的魚雷發射管發射的,水中航速為 100 米 / 秒,在深水處攻擊任具有極大的破壞力的新型魚雷,在世界擁有領先地位。製造工廠設在哈薩克的阿克套。
「暴風雪」重為 2.7 噸,直徑 533 毫米 ,長度 8.2 米。俄羅斯生產。由普通的魚雷發射管發射,水中航速為 100 米 / 秒(約200 節或200海里/小時)。近乎小型飛機的速度。有效射程為 6 - 12 千米 。它可以在 400 米 的水深處攻擊以 50 節航速航行的潛艇。可裝載核彈頭,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俄羅斯,哈薩克,烏克蘭參與過研製此魚雷的計劃,中國也曾從哈薩克引進此類技術。「暴風雪」超高速魚雷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種超空化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