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阿拉伯人伊朗人統稱
波斯人是西亞伊朗的主體民族,亦稱伊朗人。波斯人與阿拉伯人有很多不同,具體如下: 1、他們是不同的語系,波斯是印歐語系
❷ 波斯人與阿拉伯人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叫波斯人
波斯人是西亞伊朗的主體民族,亦稱伊朗人。波斯人與阿拉伯人有很多不同,具體如下:
1、他們是不同的語系,波斯是印歐語系,阿拉伯人是閃含語系,所以波斯人和歐洲的人血緣要比和阿拉伯人近得多。
2、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只是信仰相同而已他們的來源很不相同,語言很不一樣.
3、 阿拉伯人是起源於非洲的民族,他們的語言屬於閃—含語系。 波斯人屬於從非洲遷徙到歐洲的一個民族,他們說的語言屬於印歐語系。
❸ 伊朗人跟阿拉伯人的區別是什麼從人種上區分呢歷史淵源呢
波斯人(伊朗人)與阿拉伯人的區別:
語言:波斯人講波斯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與大部分白種人民族都一樣)。
阿拉伯人講阿拉伯語,屬閃含語系閃語族(與猶太人和非洲的一些民族一樣)。
人種:波斯人多屬歐羅巴人種南支地中海類型。
阿拉伯人多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少數阿拉伯人混有黑人血統。
宗教: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信奉基督教。
波斯人古代時候信奉拜火教,現在信奉伊斯蘭教。
起源:阿拉伯人的民族來源可以上溯到遠古的閃米特人部落。在歷史上與亞述人、阿拉米人、迦南人、腓尼基人、希伯來人(就是現在的猶太人的祖先)等有親緣關系。
波斯人來源於古代的雅利安人。
當然,現在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相貌特徵與老祖宗肯定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其他人種成分。
❹ 伊朗人為何極度反感被稱呼為阿拉伯人
很多對地理知識並不了解的人,可能會認為中東地區可能只有阿拉伯人,似乎阿拉伯人和中東已經捆綁在一起。想到中東大都想到伊朗,想到伊朗大都想到中東。
但是為什麼波斯人要更換他們國家的名字,如果名字一直是波斯,豈不是讓更多的人清楚他們就是波斯人。可能是因為希望國家能更好的蛻變吧。
他們看來,波斯代表的過去,伊朗代表的現在未來。但是伊朗的知名度還是沒有波斯高,這也讓很多人產生了一些誤解,認為他們是阿拉伯人,其實不然。
❺ 阿拉伯人喜歡別人怎麼稱呼他
簡而言之,阿拉伯人的全名構成如下:本名+父名+姓氏。例如:阿里.加法爾.哈希米在不太熟悉對方的情況下,為了以示尊重,可以稱呼他為:哈希米 先生。在雙方熟識的情況下,為了表示親近,可直呼其名,稱:阿里 先生。
❻ 伊朗人不承認自己是阿拉伯人 而是波斯人 為何
伊朗位於西亞地區,波斯灣沿岸,
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
而我們一提到西亞,首先想到的是阿拉伯人。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西亞就是阿拉伯的世界。
確實,西亞是阿拉伯人主要聚居地。
與西亞緊鄰的北非,也是阿拉伯人主要聚居地。
阿拉伯人是一個古老的民族,起源於遠古的閃米特人部落。
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如今的阿拉伯人使用阿拉伯語,信仰伊斯蘭教,主要聚居在西亞與北非地區。
以阿拉伯人為主的國家我們稱之為阿拉伯國家,而西亞與北非我們通常也把它稱作「阿拉伯世界」。
但是實際上,不管是北非還是西亞,都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是阿拉伯國家。
就比如西亞的以色列與伊朗,他們雖然都是西亞的重要國家,但他們都不屬於阿拉伯國家。
以色列是以猶太人為主的國家,信仰的是猶太教,使用的是希伯來語。
而伊朗,雖然也是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他們的主體民族卻並不是阿拉伯人。
而是波斯人,使用的語言也是波斯語,與阿拉伯語是不同語種的語言。
伊朗處在兩個流域附近,也是一個聞名古國。
伊朗人的祖先,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建立起了一個非常強大的,橫跨亞非歐的國家——波斯帝國。
後來,波斯帝國覆滅,但波斯人卻還是在原來的土地上紮根並延續了下來,直到今天。
不過,在文化上,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雖然波斯語被他們保留了下來,但是信仰卻被改變了。
波斯人原本信仰波斯教(對,就是金庸小說里的那個擁有聖火令的西域波斯教),但被強行改變成了伊斯蘭教。
如今伊朗人是一個嚴肅的伊斯蘭國家,盡管他們的主體民族波斯人不屬於阿拉伯人,不使用阿拉伯語。
那麼波斯人與阿拉伯人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第一,民族起源不同。
波斯人起源於波斯灣東岸的伊朗高原,是典型的塞種雅利安人。而阿拉伯人則起源於北非地區遠古的閃米特人部落。
第二,民族語言不同,波斯人使用波斯語,屬於印歐語系,與目前歐洲大部分地區使用的語言更親近。
阿拉伯人則使用阿拉伯語,屬於閃含語系。
也就是說,伊朗人(波斯人)與阿拉伯人屬於兩個不同語系的民族。
第三,宗教信仰有差異。
沒錯,雖然阿拉伯人與伊朗人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但他們卻分屬於不同的派系。
由於對伊斯蘭教義的不同理解,穆斯林分為什葉派與遜尼派兩大派系。
伊朗是什葉派穆斯林的主要代表國家,
而絕大多數的阿拉伯人都是遜尼派穆斯林。
最後,兩個民族長相也有一定差異。
雖然同屬白色人種,但波斯人相對阿拉伯人來說。
更高大粗壯一些,皮膚也更白一些。
另外兩者最大的區別特點就是波斯人眼睛呈淡藍色,阿拉伯眼睛呈黑褐色。
❼ 柏柏爾人、科普特人、庫爾德人、阿拉伯人、伊朗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區別
1.柏柏爾人:非洲北部民族,主要分布於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突尼西亞和 馬里等。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使用柏柏爾語,屬閃-含語系柏柏爾語族。現多數人信伊斯蘭教。
2.科普特人:科普特人是古埃及人後裔,科普特人不是穆斯林,他們信奉科古老的科普特教——希臘東正教一個支派。
3.庫爾德人:庫爾德人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相傳是古代亞述人的後代。他們兩千多年來一直都在庫爾德斯坦的山區生活,過去他們都過著游牧式生活信仰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少數屬什葉派。
4.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國家內部,阿拉伯語為阿拉伯國家官方用語,屬閃含語系閃語族,分為眾多方言,使用阿拉伯文。自6世紀起使用源於阿拉米字母的阿拉伯文字。絕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少部分屬什葉派。此外,黎巴嫩、敘利亞、巴勒斯坦、約旦的極少數人信仰基督教。
5.波斯人:是指以波斯語作為母語的人們,波斯人一詞具有超族群的意義,他們在歷史上屬於伊朗人的一部伊朗德黑蘭的花剌子密雕像分。波斯人的來源可追溯至古代雅利安人。除了法爾西萬人(Farsiwans)及大部分哈扎拉族人,伊朗的大部分波斯人信奉什葉派[31],東部則有遜尼派的追隨者,另有少數波斯人信奉巴哈伊信仰、瑣羅亞斯德教、基督教及猶太教。
6.土耳其人:按照土耳其人的觀點,簡單點說,今天的土耳其人的時間線是: 匈奴-->丁零(匈奴屬民,漢朝)->高車(南北朝)-->喇勒(南北朝)—>鐵勒(隋唐時代的一個部落聯盟,被突厥汗國征服)使用土耳其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支。文字曾用阿拉伯字母書寫,1928年改用拉丁字母。信奉伊斯蘭教,多屬遜尼派。
❽ 「阿拉伯人」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民族還是宗教
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Arabs)
泛指講阿拉伯語的各民族。「阿拉伯」一詞最早出現於公元前 9世紀。歐洲人稱之為「薩拉森人」。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北非阿拉伯國家,占這些國家居民的大多數,還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亞、衣索比亞、索馬里、查德、坦尚尼亞等國,估計約2.3億人。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北非和南阿拉伯的一部分人混有尼格羅人種特徵。阿拉伯語為阿拉伯國家官方用語,屬閃含語系閃語族,分為眾多方言。自 6世紀起使用源於阿拉米字母的阿拉伯文字。絕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少部分屬什葉派。此外,黎巴嫩、敘利亞、巴勒斯坦、約旦的極少數人信仰基督教。
阿拉伯人的民族來源可以上溯到遠古的閃米特人部落。在歷史上與亞述人、阿拉米人、迦南人、腓尼基人、希伯來人等有親緣關系。7世紀初,伊斯蘭教興起後,各阿拉伯部落在伊斯蘭教旗幟下完成統一後,迅速向外擴張。8世紀中葉建立起東自印度河,西至大西洋,橫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中國史稱「大食」)。 四大哈里發時期(632~661)建都麥地那,後移至庫法。倭馬亞王朝(661~750)遷都大馬士革;阿拔斯王朝(750~1055)遷都巴格達。10世紀起,國勢漸衰,並分裂為許多獨立的哈里發政權。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攻佔巴格達,東部哈里發國遂亡。西部各哈里發國也隨之先後覆滅。但哈里發的名義一直延續到1258年。
阿拉伯人把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帶到阿拉伯帝國各個角落,取代了當地語言和宗教,同時吸收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形成以巴格達、開羅和科爾多瓦為中心的阿拉伯文化,在文學、醫學、史學、數學、天文、建築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對世界文化寶庫做出了重要貢獻。阿拉伯風格的建築物至今遍布於西亞、中亞和北非。早在阿拔斯王朝時期,阿拉伯人即與中國發生貿易關系,經海路到廣州、泉州、揚州等地經商,並有一些阿拉伯人留居中國。在巴格達還設有專賣中國貨的市場。
阿拉伯人絕大部分從事農業。耕地用駱駝或馬、驢,少數地區用水牛或瘤牛;許多地區開始採用現代農業技術。一部分阿拉伯人仍過游牧或半游牧生活。半游牧民主要飼養山羊和綿羊,兼營農耕。游牧的阿拉伯人亦稱「貝都因人」,主要飼養駱駝,仍保留部落制度及血族復仇殘余。盛行嫡堂婚姻,個別地方尚有交換婚和臨時婚。傳統住宅一般為泥土房、四合院。南阿拉伯人多住塔式和堡壘式多層樓房;南伊拉克、巴勒斯坦及其他沿海地區居民多住用棕櫚葉和蘆葦搭成的茅屋或用珊瑚礁砌築的小房。游牧民住羊毛或帆布四角帳篷。傳統服裝為白長衫、粗毛呢斗篷、黑色燈籠褲;戴白布或方格布的蓋頭或纏頭。大部分地區的婦女外出戴面紗。婦女喜戴戒指、項鏈和鼻環等首飾;有的還在前額、脖頸、雙唇、雙頰、胸部、腳掌黥染藍色花紋。
16世紀以來,絕大部分阿拉伯人受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在某些地區長達400年之久。19世紀起又相繼遭到英國、法國、葡萄牙、義大利等殖民主義國家的的佔領和掠奪。阿拉伯人反對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從未停止。自20世紀40年代起,各地區阿拉伯人分別建立了獨立國家。目前,各國阿拉伯人正為發展民族經濟而努力。不少阿拉伯國家石油工業發達,城市建設迅速發展,城市人口日益增多。
補充:
可以有三種方式判斷一個人多大程度上被認為是阿拉伯人。
①政治上:如果他生活在阿拉伯國家,也就是這個國家是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或者更含糊一點,阿拉伯世界(Arab World))的一個成員。 這個定義包括三億多人。
②語言上:是否他的母語是阿拉伯語,這個定義包括二億多人。
③基因上:是否他的祖先曾經生活在阿拉伯半島。
對於上述因素考慮的重要程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大多數認為自己是阿拉伯人的人們是考慮到政治和語言的因素,但是也有人雖然滿足上面的兩條,但是基於基因的考慮認為自己不是阿拉伯人。不太多的人只根據政治而不把語言考慮其中,這樣庫爾德人、柏柏爾人自己不認為自己是阿拉伯人。(但是有些人不這么看,例如有些柏柏爾人認為自己是阿拉伯人,阿拉伯的民族主義者認為庫爾德人是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泛指講阿拉伯語的各民族,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國家,另有一部分分布在衣索比亞、索馬里、查德、坦尚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約有一億多人。
阿拉伯人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北非和南阿拉伯的一部分人混有尼格羅人種血統。阿拉伯人初期以游牧為主,兼營農業,現在大多數從事農業生產。半游牧的阿拉伯人主要飼養山羊和綿羊,兼營農業。
游牧的阿拉伯人又稱「貝都因人」(意為「荒原上的游牧民」),靠飼養駱駝為生,仍然保留著部落制度。阿拉伯人傳統的居住形式是泥土房和四合院。南阿拉伯人多居住在塔式和堡壘式多層樓房中。南伊拉克、巴勒斯坦和沿海地區的阿拉伯人用棕櫚葉和蘆葦建成茅屋或用珊瑚礁砌成小房居住。游牧的阿拉伯人則住在用羊毛或帆布製成的四角形帳篷里。傳統服裝為白長衫、粗毛呢斗篷、黑色燈籠褲。用白頭巾或方格布纏頭。大部分地區的婦女外出時戴面紗,穿黑袍。游牧的阿拉伯婦女一般不戴面紗,喜在額、脖、唇、胸、腳掌及面部黥染藍色花紋。
❾ 元代時,人們把定居在中國的伊朗、阿拉伯人與中國人婚育的後裔稱為「——」
元代時,人們把定居在中國的伊朗、阿拉伯人與中國人婚育的後裔稱為回回,就是今天的回族。
❿ 阿拉伯人、印度人、伊朗人,他們算不算「亞裔」
不算,阿拉伯人、印度人、伊朗人都屬於白種人的范疇,僅從長相上很難區分他們與歐洲的人區別。
在美國有白人優越說,只有其他的種族才被稱為少數族裔,白人是不會說什麼裔什麼裔。比如他們說黑人是非裔、說黃種人是亞裔,但是不會說英國人是英裔,德國人是德裔、法國人是法裔……
亞洲的西亞南亞也是以白種人為主的,雖然他們長得很黑,但是他們從人種上說是白種人。
真正的亞裔,是指亞洲的黃種人而言的。東亞和東南亞的是黃種人聚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