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華為為什麼不遵守制裁伊朗禁令

華為為什麼不遵守制裁伊朗禁令

發布時間:2022-09-12 22:45:30

1. 美國為什麼制裁華為

他們的說法是威脅了其國家安全,依據是:
1、華為沒有提供明晰、完整的有關公司結構和決策過程的信息,很可能在依賴中國政府提供支持。
2、華為無法解釋與中國政府的關系。華為堅持否認獲得來自中國政府的支持,這並不可信。
3、華為承認中國共產黨在該公司內部成立了黨委會,但是無法說明該黨委會代表共產黨行使什麼職責,也無法提供黨委會的人員名單。
4、華為的企業歷史表明該公司和中國軍方有關聯。但是華為無法給出相關問題的詳細回答。
5、華為未能提供中國政府在1999年企業稅務檢查期間的相關信息,此為該公司拒絕透明監管的一例。華為輕松結束稅務檢查的事實,與華為所稱中國政府認定該公司為中國境內非重點電信提供商的結論不符。
5、華為未能提供中國政府在1999年企業稅務檢查期間的相關信息,此為該公司拒絕透明監管的一例。華為輕松結束稅務檢查的事實,與華為所稱中國政府認定該公司為中國境內非重點電信提供商的結論不符。
7、華為未能回答關鍵問題或提供支持其觀點的文件,華為認為該公司在財務方面並不依賴中國政府。
8、華為未能提供足夠的該公司在美國市場的運營、財務和管理方面的資料;華為稱美國分公司完全獨立於深圳母公司,證據與這一觀點不符。
9、證據顯示華為公司一貫輕視其他實體或公司的知識產權。
10、華為未能提供該公司在伊朗的業務資料,華為否認與伊朗政府有任何業務往來,但並沒有提供任何證據支持這一說法,也未能提供證據說明該公司遵守了相關的國際制裁和美國的出口法律。
11、華為拒絕提供研發項目方面的信息,拒絕提供能夠支持其主張的文件。華為稱該公司沒有為中國軍方和情報部門進行研發。
12、華為前雇員和在職員工提供的證據表明,該公司管理人員有潛在的違法行為。

2. 美國司法部調查華為指控什麼

此次美國指控華為簡要如下:

早前的2012年,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稱,華為和中興通訊可能涉嫌從事威脅美國技術機密安全的活動。自2017年年底以來,美國政府採取了進一步措施限制這兩家公司在美活動。

去年12月,特朗普就簽署法案,禁止華為和中興通訊設備參與美國核武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參眾兩院的立法者也發起了一項法案,禁止美國政府及其承包商使用華為和中興通訊的電子產品。

4月25日,美國司法部正就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規定進行調查。路透社報道,紐約聯邦檢察官至少從去年起就對華為進行了類似調查。

(2)華為為什麼不遵守制裁伊朗禁令擴展閱讀:

華為對待此次事件的態度:

2018年12月6日,據華為回應稱,華為CFO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轉機時,被加拿大當局代表美國政府暫時扣留,美國正在尋求對孟晚舟女士的引渡,面臨紐約東區未指明的指控。華為並不知曉孟女士有任何不當行為。目前,美加雙方均未對拘押理由做出澄清。

外交部於2018年12月6日,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記者會上,耿爽稱,中方已要求美方與加方立即對拘押理由做出澄清,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並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正當權益。在知悉該事件後,中方已向當事人第一時間提供領事協助。

2018年12月10日,在例行的記者會上,發言人陸慷就近日熱點進行回應。相關內容如下:有記者問,中方說孟晚舟的人權遭到侵害,具體是哪項人權?

陸慷表示,中加之間是有領事條約的,根據雙邊的領事條約規定,加拿大方面在對孟晚舟女士實施拘押的第一時間,應該向中國駐加拿大使領館進行通報。但是很遺憾,我們並沒有第一時間從加拿大政府方面得到這樣的通報。

2019年1月22日,針對加拿大駐美大使表示美方已通知加方將就孟晚舟案正式提出引渡請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敦促加方立即釋放孟晚舟,並強烈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撤銷對孟晚舟的逮捕令,不向加方提出正式引渡要求。

2019年1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美國聲稱要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請求,既不符合國際法,也不具備任何正當性,實質上是一種科技霸凌行為。

3. 關於伊朗制裁是怎麼回事

說得簡單點,伊朗是落後國家,很多先進設備需要從外國進口,比如沖壓機,重型汽車,煉油設備,高科技電子產品。伊朗的主要收入是石油。所以制裁伊朗無非就兩種手段。
1,禁止向其出口重裝設備或部件
2,阻止其石油出口。
美歐實現這兩種制裁無非就是
1,本身不進口伊朗石油,也不向伊朗出口重型設備和電子 產品。
2. 阻止其他國家向伊朗進口石油和出口相關產品。
其中第二種方法的實踐途徑很多。比如說,美國說,華為,如果你向伊朗出口設備,你就別想在美國混 了。美國是華為的重要海外市場,比伊朗市場大得多,所以華為為了美國市場放棄伊朗。 其次,那些大銀行,你們如果幫助伊朗結算(國際結算必須是美元或歐元等國際貨幣),你們也不要在美國或歐洲混 了。 因為美國和歐洲是世界主要的市場和金融中心,許多企業的主要業務都在美歐,比如中國外匯的大部分都來自美國市場。美國的制裁就比較容易。反正就這么簡單,美國對中國的公司說,要麼跟美國混,要麼就和伊朗混 。當然有些國有企業還是不太怕的。

4. 華為因何遭到美國司法部調查

4月25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道稱,美國司法部正就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規定進行調查。路透社報道,紐約聯邦檢察官至少從去年起就對華為進行了類似調查。

目前,外界尚不清楚美司法部的調查進展到何種程度,以及聯邦探員對華為的具體指控。華為的發言人也拒絕對此置評。

華為這次受到的指控,比之前中興受到的制裁性質更嚴重。從機構性質來講,此次美國司法部對華為的調查屬於刑事調查,意味著華為有可能面臨額外的「刑事處罰」;而之前中興受到的美國商務部制裁屬於行政處罰。

華為被調查的消息傳出後,英偉達、AMD、高通等美國知名晶元製造商股價悉數下跌,這也延續了美國科技股最近集體暴跌的頹勢。

雖然華為方面暫時未對最新報道做出回應,但在今年2月,華為發言人曾嚴詞否認了美方所謂間諜行為的指控。華為在歐洲和北美其他國家的合作夥伴,也紛紛為華為產品的品質作證。

消息來自網易新聞。

5. 孟晚舟事件起因

其實孟晚舟事件起因是非常簡單的,就是華為跟美國制裁的伊朗做了生意,華為就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法,成為「二級制裁」對象,對華為進行指控和制裁,中間的匯豐銀行作為美元結算銀行,給華為做了「違法」的美元結算行為,也因此受罰。

加拿大借匯豐是因為華為受罰的借口,認為匯豐在加拿大也有公司,所以華為在加拿大也是「違法」的,這是讓人瞠目結舌「連坐責任」。所以只要華為的這個行為構成「犯法」,那麼就直接引渡去美國。

眾所周知,孟晚舟事件發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發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實質是美國試圖阻撓甚至打斷中國發展進程。2018年12月1日,在美國一手策劃下,孟晚舟在加拿大轉機時,在沒有違反任何加拿大法律的情況下被加方無理拘押。

「孟晚舟事件發生在美國對華發動貿易戰和科技戰過程中,這一事件絕非偶然和孤立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建麗告訴記者。

孟晚舟事件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個集中縮影:

孟晚舟事件的實質,是美國試圖阻撓甚至打斷中國發展進程。中國所作的努力,維護的不僅是一位公民的權利、一家企業的權益,更是在維護中國人民過上更美好生活、國家實現現代化的權利。

透過孟晚舟事件,中國人民更加清晰地看到,越是接近民族復興越不會一帆風順,越充滿風險挑戰乃至驚濤駭浪。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百折不撓辦好自己的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把偉大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

6. 「華為制裁事件」最全剖析,命門在哪裡最差的結果是什麼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 財經

01

特朗普這人看著沒譜,但看他做事也有另一面,心思縝密,走一步挖個坑。

2018年3月,以鋼鐵、鋁加關稅為起點,貿易戰風雨欲來,當時誰也沒想到,貿易戰的後手是 科技 戰。

2018年12月,華為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此案至今仍未完結。

2019年5月16日,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在未獲得美國商務部許可的情況下,美國企業將無法向華為供應產品。

實體清單事件對華為打擊巨大,比如 華為手機無法使用高通晶元 谷歌停止與華為合作 ,華為因此失去對安卓系統更新的訪問權,只有在開源版更新後才可以 AOSP 繼續開發新的安卓系統,對於國內用戶影響不大,但國際業務大受影響,去年損失超過100億美元。

時隔一年,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再度升格,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堵住漏洞」,要求使用美國晶元技術和設備的外國公司,要先獲得美國的許可,才可以將晶元供應給華為和其關聯企業。

這兩個政策的差異在於:

說白了, 這個政策真要實施了,華為生產什麼,生產多少,都要得到美國的許可。

所以,即便華為去年收入8588億,今年的主題詞也只有三個字: 「活下去」

02

美國為啥這么干?

要看細節,在去年的制裁政策出來後,美國對華為的臨時許可證5次展期,也就是說,一直沒執行。

新的制裁政策也設定了120天緩沖期 ,也就是說,在這個時間內,華為還可以全球掃貨。

為什麼說制裁卻一再推遲呢?目標有兩個:

美國僅僅盯著一個華為嗎?當然不是,美國自打當了老大之後,一個基本國策就是打老二,英國、日本、前蘇聯,只是現在輪到了中國。不過金融戰、星球大戰都不好使了,作為「里根主義」的信徒, 特朗普遏制中國的核心就是貿易戰、 科技 戰。

盯著華為,是因為「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道理美國人也懂,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William Barr)前兩天參加了 「中國行動計劃會議」 ,並做了演講。

他說的就比較露骨了,「美國絞殺華為的必要性,根本原因不是什麼伊朗或者網路安全,而是來自華為的威脅」,核心觀點是這些:

地緣、人口、能源這些因素已經不能完全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 科技 的主導地位前所未有的上升,面對5G、6G這些近在眼前的巨變,美國肯定不會掉以輕心。

03

所以,華為就成了焦點。

過去這一年多,華為為自救都幹了什麼呢?概括來說三件事:

1、使勁搞研發。 比如鴻蒙系統和鯤鵬計算生態,隨時預備著美國斷糧;

2、去美國化。 最近日本一個專業公司對華為Mate30做了拆解分析,發現中國產零部件已經從25%大幅上升到約42%,美國產零部件則從11%左右降到了約1%。

在每個核心部件,華為都在找更多的「備份」:


3、瘋狂囤貨。 2019 年華為的存貨為1672.08億元,同比增長 73.46%,今年Q1存貨繼續上升,就在515美國升級禁令後,華為還向台積電下了7億美元訂單。

在8月15日之前,華為肯定還會把能買到的核心部件統統買到手。

看到這兒,很多人不理解了,華為不是開始做系統了嗎?國家不也開始做晶元了嗎?產業大基金那麼多錢還搞不定嗎?這事有那麼嚴重嗎?

暫時搞不定,問題很嚴重。

我們可以按產業鏈把華為的核心業務可以分成三類:

不黑不吹,拆開來一點點看。

04

華為的5G業務用一個字形容,就是「牛」,這點美國也認。

全球主要的通信廠家現在公認四家最強: 華為、中興、愛立信和諾基亞。 華為的合同數和專利數量都居前列,這是過去十年6000多億研發投入的成果。

任正非公開講過,華為脫離美國的供應也能夠生存, 華為已經開始生產不含美國零部件的 5G 基站。

但有個問題——從5G 基站所需要的晶元來看,華為海思擁有絕大部分核心晶元的設計能力,但在晶元領域, 設計、製造和封測是三大組成部分 ,大部分企業主營業務只涉及其中一環,像華為海思主要就是負責晶元設計,而後的工序則由代工廠完成。

就跟建築設計師可以設計圖紙,但具體蓋房子還是要找個施工單位。現在華為5G基站晶元用的是台積電 7nm工藝製程,下一代 5nm晶元正在導入。咱們內地廠商現在還做不了這個,低端的基站晶元可以國產,高端的還是有賴於擁有先進製程的公司。

再說說IT基建領域的鯤鵬系統,通俗地說,這有點像水電之類的基礎設施。現在這套系統的處理器核、微架構和晶元均由華為自主研發設計,SPECint 評分超過 930 分,高於業界標准水平25%,相當厲害。

但是問題跟5G晶元類似, 由於採用了7nm工藝製造,目前仍高度依賴台積電,短期內無法實現量產。

最後就說到大家熟悉的華為手機。

去美國化迅猛,前面已有提到。今年發布的華為 P40 系列中僅有射頻前端(RF)模組來自美國,這玩意通俗地說作用就是轉化信號,作用很關鍵,但在這個領域,大陸企業仍處於起步階段,華為仍高度依賴 Qorvo、Skyworks 等美國公司,國產替代需要時間。

看到這大家都明白了,其他的好像都沒啥問題,都卡在晶元上了,而且好像晶元設計也還行,就是自己生產不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05

前天,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說, 「華為不具備晶元設計之外的晶元製造能力,我們還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求生存是華為現在的主題詞。」 這道出了華為的命門,晶元製造。

晶元製造大概分三步:設計、製造、封測,整個生產過程是這樣的:

上游影響設計的是EDA和IP核。

EDA是一種設計晶元的軟體,可以理解為修圖界的大神ps軟體, 關鍵問題是,只要晶元更新換代,這個軟體就必須隨之更新,否則你連設計都做不了。

目前全球的EDA行業主要由新思 科技 (Synopsys)、楷登電子 科技 (Cadence)、以及2016年被德國西門子收購的明導國際(Mentor Graphics)三大廠商壟斷,加起來佔比64%之多。

國內做EDA也有一些基礎,比如華大九天、概倫電子,但現在也只能夠解決三分之一左右的問題,剩下的還是離不開前面說的幾個大廠。

相比之下,IP核問題不大,IP核的全稱是知識產權模塊,華為的IP核方面用的是ARM架構,目前已經拿到了最新的商用架構ARMV8架構的永久授權,而且國內的半導體IP授權服務供應商芯原股份也有足夠的設計能力,可以在未來供應華為。

06

上游情況是這樣,下游的封測影響也不大, 最大的問題是在中間製造這個環節。

材料還好說,但我們沒有好的設備商。

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前十名,除開荷蘭造光刻機的ASML和新加坡的ASM,剩下有四個美國的,四個日本的:

裡面的技術問題盤根錯節,基本逃不出美國新政策的限制。

前面說過,多數廠商只會涉及到晶元製造的一個環節,所以這么多年華為自己設計的晶元都是找代工廠生產的。

主要的代工廠有兩家: 台積電和中芯國際。

台積電擁有最先進的製程,蘋果、高通的SOC晶元基本都由台積電代工,華為的手機SOC晶元能跟蘋果高通PK,也有台積電的功勞。

晶元的升級是精度越高尺寸越小,在代工廠中,台積電優勢明顯,中芯國際7nm製程的還在規劃試產階段,三星的5nm製程也在試產階段,台積電已經量產5nm製程了,差了好幾年,晶元行業,這個差距還是很大的:

華為手機的中高端已經全系採用了7nm 製程,原計劃今年的麒麟 1000 系列晶元會採用台積電最新的5nm製程,如果最差的情況真出現了,華為只能靠庫存,庫存用完了,只能看美國臉色。

07

美國新的管制條例確實夠狠,從EDA軟體、半導體設備到晶圓代工,全部都能幹涉,對供應鏈企業有「無限追溯」權,制裁的力度前所未有,期限也相當緊張。

那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當然不會,指望華為這種「戰斗公司」屈服很難。他們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也正在做。

這事最後大概會有幾種結果:

前幾天《環球時報》報道稱,中方有幾項反制方案,包括將美有關企業納入中方「不可靠實體清單」,對高通、思科、蘋果等美企進行限制或調查,暫停采購波音公司飛機等,這都可以理解為博弈的砝碼。

當然,還有一個終極解決方案, 命門 能自己控制才最安心 ,如果我們什麼晶元都能幹出來,也就不用看別人臉色,自然不必為此操心,但這真的需要 科技 領域下大力氣了。

這絕對不是華為一家公司面臨的難題。

7. 美司法部調查華為真實原因是什麼

4月25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道稱,美國司法部正就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規定進行調查。路透社報道,紐約聯邦檢察官至少從去年起就對華為進行了類似調查。

目前,外界尚不清楚美司法部的調查進展到何種程度,以及聯邦探員對華為的具體指控。華為的發言人也拒絕對此置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華為這次受到的指控,比之前中興受到的制裁性質更嚴重。從機構性質來講,此次美國司法部對華為的調查屬於刑事調查,意味著華為有可能面臨額外的「刑事處罰」;而之前中興受到的美國商務部制裁屬於行政處罰。

華為被調查的消息傳出後,英偉達、AMD、高通等美國知名晶元製造商股價悉數下跌,這也延續了美國科技股最近集體暴跌的頹勢。

記者注意到,雖然華為方面暫時未對最新報道做出回應,但在今年2月,華為發言人曾嚴詞否認了美方所謂間諜行為的指控。華為在歐洲和北美其他國家的合作夥伴,也紛紛為華為產品的品質作證。

據研究公司Dell 『Oro Group的數據,2017年,華為以27%的份額引領全球電信設備市場,中興則以10%的份額位居第四。

不過,這兩家公司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均低於1%,比起他們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差了很多,這也要歸咎於美國政府對華為和中興的種種打壓限制。

華為在美國遭遇重重阻擊

去年12月,特朗普簽署法案,禁止華為和中興通訊設備參與美國核武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參眾兩院的立法者也發起了一項法案,禁止美國政府及其承包商使用華為和中興通訊的電子產品;美國國會的助手們也表示,他們希望將該法案納入下一年度的國防開支法案,以確保迅速通過。

華爾街日報報道中還稱,之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們在建議特朗普阻止博通對高通的惡意收購時,還專門提到了華為在電信設備行業的主導地位。

上周,由共和黨人湯姆·考騰領導的兩黨參議員小組還致信美國農業部,要求農業部考慮不再購買華為和中興的通訊設備。此外,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上周也採取了類似的措施,禁止美國小運營商和鄉村偏遠地區的移動運營商使用華為和中興的電子產品。如果運營商使用了這些中國製造商的電子產品,它們將拿不到FCC的補貼。

美國電信運營商也決定與華為分道揚鑣。進入2018年,華為進軍美國的計劃連連受阻,繼此前被美國四大電信運營商中的AT&T和Verizon拒絕合作銷售手機後,美國最大的電子零售連鎖店BestBuy也傳出將停止出售華為手機的消息。

此外在美國政府加強對華為審查的大背景下,美國的一些盟國也變得更加謹慎起來。華為在歐洲等市場也同樣有著體量龐大的業務,將來可能受到沖擊。

華為曾堅決否認指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華為並未對美國司法部的最新調查報道做出評論,但在此前今年2月,華為曾堅決否認美方所謂從事間諜行為的指控。

華為一位發言人當時強調說,

「憑借著全球布局的供應鏈和生產能力,華為受到全球170個國家的政府和客戶的信任,並不存在超越通信供應商本職工作外的任何網路安全風險。」

對此,華為很多海外用戶也紛紛證實過華為的說法。

加拿大貝爾電信公司無線網路副總裁布魯斯·羅丁曾表示,他的公司僱傭過一家外部網路安全公司對華為產品進行了廣泛的測試。

布魯斯對路透社表示,「我們使用華為設備已經10年了,從未見過惡意代碼或後門。」布魯斯-羅丁認為,美國對華為的審查只是在保護自己的產業而已。

德國電信表示,該公司與華為在多個層面上開展合作,沒有發現任何安全風險的證據。德國電信一位發言人表示,

「這些硬體是按照德國電信的規格製造的,並由我們自己的安全部門檢查」。

今年2月,英國首相特里莎·梅對中國進行貿易訪問時,對華為拓展英國市場的計劃表示支持。

華爾街日報此前分析認為,美國的這些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只會讓中國政府投入更多資源發展科技,從而進一步降低對美國公司的依賴,最終將成為美國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此外,華為在5G市場的布局斬獲頗豐。華為此前已和眾多電信運營商簽署了25份諒解備忘錄,對5G設備進行試用,簽署對象包括英國的BT、加拿大貝爾電信、法國的Orange、德國電信和全球性運營商沃達豐。

這其中,美國公司的「缺席」令人矚目。

華為在5G時代的主要競爭對手愛立信和諾基亞在營收規模和市場份額上都不到華為的一半,但在美國市場的情況卻令人咂舌。這兩家競爭對手拿下了美國電信設備市場48%的份額,而華為在美國的市佔率不到1%。這種對比背後,不難看出美國遏制華為發展勢頭的野心。

8. 治裁伊朗與華為公司有什麼關系

出場一關系的話,肯定是那個美國的國在制裁伊朗,所以說他們在即便法院這個行業公司

9. 華為遭美國司法部調查,究竟是為了什麼

「貿易戰」的犧牲品。
匯通網訊——據《華爾街日報》周三晚間報道,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有關制裁。知情人士表示,在進行上述針對華為的刑事調查以前,美國商務部和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已經對華為發出了有關一些制裁問題的行政傳票。
據《華爾街日報》周三晚間報道, 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有關制裁。雖然目前還不清楚美國司法部的調查推進到了何種程度,也不知道聯邦探員因為哪一具體指控對華為展開調查。但知情人士表示,在進行上述針對華為的刑事調查以前,美國商務部和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已經對華為發出了有關一些制裁問題的行政傳票。
華為遭調查消息不禁讓人想起就在不久之前中興通訊被美國制裁,而美方也是以中興違反美國對伊朗有關制裁為由對中興通訊實施制裁。僅僅10天之後,中國另一家科技公司華為又遭「毒手」,為何美國頻頻對中國科技企業發難?是為中美貿易戰爭談判爭取更多籌碼,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為打壓「中國製造2025」戰略所採取的先發制人手段。

10. 華為董事長被加拿大與美國逮捕卻沒有公布原因

請認真看報道,原因是華為涉嫌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規定。

閱讀全文

與華為為什麼不遵守制裁伊朗禁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越南話說不能怪你怎麼寫 瀏覽:597
印度手機怎麼獲得驗證碼 瀏覽:91
義大利文乾杯怎麼說 瀏覽:895
郵寄到印尼安檢沒通過怎麼辦 瀏覽:225
越南的機場有什麼用 瀏覽:248
伊朗大中鋒叫什麼 瀏覽:9
特朗普為什麼發中國 瀏覽:22
印度為什麼那麼多宮殿 瀏覽:967
怎麼打通印尼大使館的電話 瀏覽:203
義大利經典舞曲有哪些 瀏覽:453
英國有多少海外華人 瀏覽:997
2021中國今年發射多少火箭 瀏覽:520
佛州南部氣候相當於中國哪個城市 瀏覽:629
印尼女孩割禮是什麼意思 瀏覽:671
中國第一大島嶼是哪個島 瀏覽:607
湖北與義大利哪個發達 瀏覽:99
英國人怎麼說出生日期 瀏覽:611
多倫多印度區在哪裡 瀏覽:492
英國手續費怎麼算 瀏覽:934
英國國際服怎麼玩兒 瀏覽: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