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歷史上有多少個皇帝

伊朗歷史上有多少個皇帝

發布時間:2022-09-12 05:13:53

A. 請告訴我伊朗的歷史

伊朗古稱波斯,是一個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家,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古波斯人曾經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在其歷史上先後有多個帝國建立、興盛和衰亡.

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648年-前330年)

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公元前549年居魯士二世統一波斯各部,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539年,居魯士佔領巴比倫,將古老的巴比倫文明融入波斯。
到了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波斯王崇尚武力,對外積極擴張,使第一帝國的疆域得到了空前發展。大流士一世向東部進軍印度河流域,佔領了包括今天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在內的廣大地區;在西線則向當時歐洲著名的文明發源地古希臘諸城邦發動了入侵,但遭到古希臘人的英勇抵抗,在馬拉松戰役(前490年)中遭到失敗而功敗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繼位後曾再度向希臘用兵,但被准備充分的古希臘軍隊擊敗。
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馬其頓(希臘)統治時期(前330年-前170年)

公元前334年,當時已經征服希臘各城邦的馬其頓王國,在新任國王亞歷山大的統治下,以報昔日波斯入侵希臘之仇為口號,帶領希臘大軍進攻波斯第一帝國,在高加米拉戰役中徹底擊敗大流士三世的百萬大軍,波斯第一帝國被吞並,成為希臘化的亞歷山大帝國的一部分。但亞歷山大帝國在亞歷山大大帝病逝後,很快陷入分崩離析。亞歷山大手下大將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敘利亞為中心,統治波斯地區。
這一時期波斯成為東西方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中國和西方,佛教從印度傳往中國,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塞琉西王朝後期,約在前238年,其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先後從帝國分裂獨立,東部邊境又不斷遭受貴霜王朝侵擾,西部邊疆又面臨羅馬帝國的大肆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瓜分,塞琉西王朝滅亡。

安息王朝(公元前170年-公元226年)

新興的安息帝國(公元前170年-公元226年)繼承了塞琉西王朝的波斯帝國主體地位。安息帝國位於今天的伊朗的東北部,與羅馬帝國隔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這兩大帝國之間戰爭不斷。同時安息帝國與東鄰貴霜王朝也是戰事頻發。

公元前53年,即西漢甘露元年,古羅馬帝國執政官之一的克拉蘇率7個軍團4.5萬人的精銳部隊,越過幼發拉底河,發動了對古帕提亞王國(安息)的侵略戰爭。在卡爾萊戰役中,英勇善戰的安息軍成功地圍殲了羅馬軍團於荒漠深處,羅馬軍團殘部從亞美尼亞撤出時又遭襲擊,克拉蘇被俘斬首。克拉蘇長子普布利烏斯率精銳的第一軍團6000餘人,從這場惡夢般的戰爭中突圍東逃,輾轉於防禦薄弱的安息東部地區;最後流亡到西域康居國(今哈薩克境內),為在此稱雄的北匈奴郅支單於所收容。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漢西域都護甘延壽、付校尉陳湯,率4萬將士西征匈奴郅支單於於郅支城,並「生虜百四十五,降虜千餘人」。這支部隊就是羅馬軍團殘部,他們投降後被安置在甘肅永昌縣境內,漢政府在祁連山麓設置了「驪靬縣」。

頻繁的戰爭造成安息帝國國力衰竭,各地軍閥割據,全國陷入一片混戰,帝國末期名存實亡。

薩珊王朝(公元226年-650年)

公元226年,阿爾達希爾一世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了安息王朝,建立新的薩珊王朝,定都泰西封。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首次重新統一,史稱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多次與羅馬帝國爆發戰爭,曾俘虜過一個羅馬的皇帝。
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連年征戰,薩珊帝國對臣民橫征暴斂,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先後在629年和642年,帝國兩任皇帝都遇刺身亡,帝國走向了崩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訓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就是明證。帝國崩潰後,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支逃往中國避難。

伊斯蘭教時期(公元650年-1290年)

混亂的薩珊帝國很快被新興的伊斯蘭教控制下的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在阿拉伯人統治初期,當時同樣處於強盛時期的大唐帝國在波斯呼羅珊地區與阿拉伯帝國發生了激烈交鋒,雖然唐軍由於深入敵境作戰,雙方兵力懸殊等原因敗北,從而失去了對中亞的控制權,但此戰中唐軍表現出的驚人戰鬥力令阿拉伯人膽戰心驚,從此打消了東侵中國的企圖。此後,阿拉伯語成了通行的語言,伊斯蘭教迅速取代了瑣羅亞斯德教,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

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統治阿拉伯帝國,而波斯人則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這期間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發展。

9世紀後,阿拔斯王朝因內部叛亂不斷而國勢日衰,割據局面形成。

公元1037年從東北方來的塞爾柱人佔領波斯;

公元1205年花剌子模王國征服波斯。

蒙古統治時期(1219年-1500年)

公元1219年,蒙古帝國成吉思汗率大軍攻滅花剌子模王國,之後他的孫子旭烈兀又相繼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帝國殘部,建立了伊兒汗國。公元1295年伊兒汗國大汗入伊斯蘭教。
從公元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了帖木爾帝國的一部分。帖木爾汗死後波斯再次陷入了混亂和割據。
伊兒汗國時期,中國和波斯的文化交流得到了空前發展。不少精通中國天文、歷法、醫葯的學者隨旭烈兀來到波斯進行了廣泛的文化交流。
公元1405年到1433年,中國明朝的穆斯林太監鄭和帶領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多次到達波斯。鄭和在斯里蘭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朝穆斯林的經堂教育中被廣泛使用。

薩非王朝(公元1500年-1722年)

薩非王朝(又譯薩法維王朝)是一個由突厥人建立的帝國,其建國的英主伊斯邁爾一世統一波斯,並把疆土擴展到今天的亞塞拜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葉派的「十二伊瑪姆」教義為國教。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不斷。公元1588年阿拔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罕,與土耳其談和,驅逐烏茲別克人,並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波斯灣中的小島巴林,使波斯成為***世界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但很可惜,這是波斯在世界近代史來臨前最後的輝煌。

歐洲列強的「大博弈」(公元1722年-1914年)

公元1722年,沙皇俄國彼得大帝聯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波斯,之後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非王朝滅亡。
公元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北面的俄國和東面以印度為基地的英國紛紛對其蠶食,其領土中被割裂出英國殖民統治的巴林和阿富汗的一部分,由俄國侵佔的亞塞拜然、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等地區。俄英兩大殖民帝國在波斯的這種戰略競爭在史書上被稱之為「大博弈」。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之後(公元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俄國、土耳其、英國(經阿富汗)和德國(經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軍隊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戰後波斯北部被英國駐軍佔領。1925年禮薩·沙·巴列維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俄國和英國對巴列維王朝保持著深厚的影響力。

1935年,禮薩·沙·巴列維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中期***革命(公元1935年-197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軸心國集團和同盟國集團圍繞伊朗的戰略資源油田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德國,蘇聯,英國,美國等紛紛進入伊朗。戰後,巴列維王朝為了擺脫英國和蘇聯的巨大影響力和控制而追隨美國,但不幸的是,伊朗的地理位置和石油這一戰略物資的存在,使其成為美國對蘇聯集團的冷戰基地,在70年代初更成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立足點。

20世紀70年代是伊朗的暴富時期。這期間,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油價猛漲,波斯灣沿岸一批產油國迅速致富。幾年內伊朗的國民生產總值就翻了好幾番。但是,在財富迅速增長的同時,伊朗社會內部各種固有的矛盾也開始激化。

巴列維在此情況下欲重溫昔日波斯帝國舊夢。於是他一再修訂經濟發展計劃,大幅度地增加投資,強行加速度地推進工業建設,並宣稱到本世紀末要把伊朗建成一個與工業發達國家平起平坐的工業國,成為世界「第五大強國」。強國夢的悲劇由此就產生了。

大批失地農民流入城市,首都德黑蘭集中了伊朗1/5的人口。以國王、王室為首的2000家豪富聚斂財富,巧取豪奪,貪污腐化,揮金如土,而廣大農民和城市貧民幾乎未從激增的石油財富中受益,貧富差距與社會財富同步增長,社會矛盾嚴重激化。巴列維只能以軍警和秘密特務組織「薩瓦克」維持其統治。在外交上,巴列維對美國唯命是從,甘心充當美國在波斯灣的憲兵,民族矛盾伴隨著人民對西方文化大舉吞食***文化的憤怒,使巴列維政權坐到了火山口上。

1977年12月,流亡在伊拉克納傑夫的霍梅尼向國內學生和信徒發出進行反對國王的「聖戰」的號召。1978年初刊登在伊朗《新聞報》上的一篇文章對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進行了褻瀆,由此在1月7日至9日,引發了數千名神學院學生在宗教聖城庫姆舉行抗議遊行示威,但遭到軍警鎮壓,造成約70人死亡、400人受傷的流血慘劇。

當年9月,伊朗國內爆發了持續數周的總罷工,全國陷入嚴重癱瘓狀態。12月10~11日,首都德黑蘭發生大規模示威,有成百萬群眾參加。遊行的組織者發表17點聲明,要求結束君主制,接受霍梅尼為最高領導人,建立***政府,恢復農業,保護宗教,讓流放者回國等。12月18日,為抗議軍隊鎮壓,全國再度爆發總罷工,政府機構完全陷於癱瘓。國王被迫於12月30日任命「民族陣線」領導人之一巴赫蒂亞爾為首相,並於1979年1月13日組成以巴赫蒂亞爾為首的攝政委員會。

巴赫蒂亞爾雖同意組閣,但要求解散現議會和薩瓦克,由政府控制軍隊警察,國王立即出國度假,將來做一名立憲君主。但巴赫蒂亞爾本人卻因與國王合作被民族陣線開除。革命浪潮已不可阻擋。1978年底國王統治的基礎走向崩潰,它賴以維持統治的軍隊發生了動搖,一些士兵倒向革命陣營,王室成員、高級官員及軍官紛紛向海外轉移財產。巴列維的統治瀕臨崩潰。
美國在關鍵時刻改變了一貫支持國王的態度,准備放棄巴列維政權,轉而與霍梅尼合作。1979年的1月26日巴列維國王在美國的壓力之下乘飛機出國流亡。霍梅尼從巴黎回到伊朗,建立了伊斯蘭政權。1979年4月1日,伊朗***共和國宣布成立。統治了伊朗半個世紀的巴列維王朝壽終正寢。

1979年10月,因美國收留被廢黜的國王巴列維,伊朗國內掀起反美浪潮。同年11月4日上午,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數百名伊朗男女學生佔領了美國大使館,扣押66名使館人員當作人質,要求美國政府立即引渡巴列維。美國政府斷然拒絕伊朗方面的要求。伊朗方面表示,若不引渡巴列維,則不釋放人質。
人質事件引起軒然大波。1980年4月7日,美國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並正式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美國還要求西歐盟國採取同樣措施。4月22日,卡特總統下令執行武裝秘密營救人質的「藍光」計劃,結果機毀人亡,行動失敗。直到9月兩伊戰爭爆發。伊朗以美國歸還伊朗140億美元的資產,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為條件釋放了全部美國人質。
曠日持久的美國人質問題雖然得到了解決,但是,它為日後的美伊關系打下了難以解開的結。人質事件加上新政權公然宣傳「輸出革命」極大地損害了伊朗伊斯蘭革命的形象,因此在日後爆發的兩伊戰爭中,盡管伊朗是被侵略的一方,但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譴責薩達姆,也沒有一個國家同情伊朗。

***革命後的伊朗***共和國(公元1979年後起至今)

曠日持久的人質事件加上「向全世界輸出伊斯蘭革命」的非理性宣傳極大地損害了伊朗的國家利益,伊朗在國際社會陷入孤立境地。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亞洲西部的阿拉伯國家。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以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教的什葉派。1979年伊朗爆發***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全面爆發。

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積極響應,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這項決議,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這項決議。在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後,兩伊同意從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戰。這是兩伊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重要轉折。

伊朗和伊拉克從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進行的這場近八年的戰爭使兩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伊朗死傷60多萬,伊拉剋死傷40多萬。無家可歸的難民超過300萬。兩國石油收入銳減和生產設施遭受的破壞損失超過5400多億美元。估計兩伊在這場戰爭中至少損失9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隨著冷戰的終結,世界格局發生了劇烈變化,波斯灣地區的局勢也隨之發生了巨大改變。美國先後於1991年和2003年發動了對伊拉克的戰爭,1991年海灣戰爭摧毀了伊拉克的武裝力量,2003年美國以「反恐怖」為名入侵並佔領了伊拉克。美國的軍事行動雖然打垮了伊朗的宿敵伊拉克,但也讓伊朗面臨美國更直接的威脅。

在兩伊戰爭結束以來,伊朗的實力得到恢復,國力得到增強。而且其國內的政治變化有明顯地回歸世俗政權的跡象,但宗教勢力的影響力仍然極為強大。因此,伊朗對美國的態度仍然非常強硬,美國也一樣。

去年以來,伊朗核問題愈演愈烈,圍繞這一核心利益,美國與伊朗頻頻叫板對方,美國不斷地宣布向海灣地區增兵,而伊朗則針鋒相對地以多次軍事演習回應。就在幾天前,美國又向海灣集結了一支龐大的海軍艦隊,波斯灣地區戰雲密布,等待伊朗和美國的將會是什麼呢?

B. 伊朗歷史悠久嗎

去年我去位於伊朗設拉子的波斯波利斯遺址的時候,直接被震驚了,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地跨三洲帝國的統治中樞,這里實在是太雄壯氣派了。可以想像一下,在2500多年前,現在伊朗人的祖先已經掌握了非常高超的建築技能,能營造出這樣規模的城市,是多麼的了不起啊。

而對照一下這個時期的正處在東周亂世時期的中國,從目前這一時期的考古發現來看,似乎還沒有能夠和波斯波利斯媲美的城市,包括西周的都城豐鎬,與東周的都城洛邑。

當然修建波斯波利斯的時代,已經進入了波斯帝國的全盛時期,開國皇帝居魯士修築的蘇薩,從復原效果圖來看,就已經非常壯觀了。作為當時西亞-小亞世界強悍統治者米底國王的外孫,他先是擊敗了這一區域強國之一的呂底亞,然後又征服了修築空中花園的新巴比倫。這些都是伊朗輝煌悠久歷史的組成部分。

再往前追溯,建立於兩河流域的文明,其統治范圍也影響到了伊朗高原,雖然不是波斯民族創造的歷史,但這一時期高度發達的文明,也屬於伊朗歷史的一部分。

和中國一樣,伊朗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地之一,石器時代開始一直到氏族時代,這里都有文明存在,而且起步發展的非常早,可以說是大幅領先於同一時期的中國的,所以從文明大省的時間和取得的成就來看,伊朗絕對配得上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的稱號。

C. 伊朗巴列維王朝的建立是怎樣的

1921年2月21日,伊朗軍人禮薩汗與親英政客賽伊德·齊亞丁合作,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塞帕赫達爾·拉什蒂政府,建立了以賽·齊亞丁為首相、禮薩汗掌握軍權的新政府,暫時保留了卡扎爾王室。1925年底,禮薩汗在奪取了全部軍政權力後,最後推翻了統治伊朗達140餘年之久的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這一事件是伊朗歷史進入現代史時期的標志,它在中東和世界現代史上留下了鮮明的痕跡。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伊朗的局勢 伊朗舊名波斯(1935年改為今名),是一個文明古國。20世紀初的伊朗是個封建的農牧業國家。全國大約有1000萬人口,其中農民佔一半以上,牧民約佔25%。農村中,封建的生產關系居統治地位。

資產階級也發生分化:部分從事外貿的商業資產階級,資金比較雄厚(一般都擁有10萬土曼以上的資金),成了外資的買辦;更多從事國內貿易的中小商業資產階級力圖掙脫外資的控制,他們構成了民族資產階級。為了爭得自由發展的權利,伊朗商業民族資產階級曾奮力斗爭。早在19世紀末,德黑蘭的商人便建立了聯合公司,同英國控制伊朗金融的波斯帝國銀行競爭。商業資產階級還曾積極投入1907—1911年的伊朗資產階級革命,提出了建立國家銀行的主張。革命的失敗使他們的希望破滅,1911年以後,民族資本經營的企業幾乎沒有增加,接踵而至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更給他們帶來巨大的災難。不僅是中小商人,甚至連商業資產階級中的首富扎爾卜家族所屬企業,也紛紛破產倒閉。

D. 求波斯歷代皇帝即位表(全)

波斯帝國的建立

公元前2000年以前,生活在伊朗高原和印度河流域的幾個部落結成了一個部落聯盟,他們都講相似的古伊朗語,彼此之間有著相近的風俗,史學上通常稱之為雅利安部落和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只有語言學、社會學方面的意義,並非是一個種族)。雅利安人已經開始擺脫了游牧部落的流動性,有著比較鞏固的定居生活,並且產生了一些宗法制度,處在原始社會的末期。大約在公元前10~8世紀,雅利安人的支系——米底和波斯部落先後從臨近地區遷移到伊朗高原,並且逐漸強大起來。根據伊朗民間傳說,公元前8世紀末到6世紀中葉,米底部落率先建立起王國,成為伊朗歷史上第一個講伊朗語的部族建立的國家。米底王朝末期,波斯人以伊朗高原的西南部為中心,逐漸占據了強勢的地位,並於公元前550年征服了米底。繼而在吞並了周邊部族以及巴比倫王國之後,波斯君主居魯士(也譯作「大流士」)建立起強大的王國,即波斯帝國。

就像中國的始皇帝一樣,波斯君主大流士竭力製造君權神授的形象。在城址南側牆上刻有如下銘文:「偉大的阿胡拉,最偉大的神,他命大流士為王, 把國家交給了他一一承阿胡拉的恩典,大流士成為國王」,「大流士王說, 這是波斯土地, 阿胡拉賜給我, 這是一塊吉祥的土地,有好馬,有好男人,承阿胡拉的恩典和個人品格,大流士王不怕任何敵人」,「大流士王說, 我祈求諸神的保佑, 保護這個國家及這片土地不受仇恨、敵人、謊言和乾旱之害,沒有壞年成、沒有仇恨、沒有敵人, 沒有謊言侵擾它,我祈求最偉大的神阿胡拉和諸神保佑它」,「我, 大流士, 偉大的王, 諸王之王,諸國之王,阿契美尼德族維什塔什卡之子。大流士說,承阿胡拉的恩典,我依靠波斯軍隊征服的這些國家敬畏我, 給我送來王冠的有: 胡齊斯坦、米底、巴比倫、阿拉伯、亞述、埃及、亞美尼亞、卡帕杜基亞、薩爾德,海上和陸上的希臘,大海彼岸的土地,薩卡提、帕爾特、扎爾卡(塞斯坦) 、赫拉特、巴赫塔爾、索格特、花刺子模、魯赫吉、崗達爾、薩卡人的國家,馬那人的國家……」

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中介

古代伊朗(包括波斯、安息等王朝)對於早期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發展致關重要。波斯、安息時代伊朗一帶的地理環境及氣候條件與現今相近,大部分環境是乾燥少雨的高原,如著名的卡維爾鹽灘,又稱中央荒漠盆地,占據了伊朗國土面積的一半。這樣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古伊朗文明主要是綠洲文明,綠洲是最初的農耕文明中心。綠洲地區由於耕地少,人口多,因而古代伊朗人有經商的傳統,綠洲之間溝通往來的商路向東、向西擴展,成為日後絲綢之路的一部分。

古代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北緯20°~50°之間。東面是中華文明,北面是草原文明,中間是伊朗文明,南部是印度文明,西部有古希臘和埃及文明。伊朗正處於古代世界文明地區分布的中間位置,古代東、西方文明交匯、傳播的中心。公元前2世紀末,即中國西漢、伊朗安息和古羅馬時期,古代絲綢之路全線貫通。通過絲綢之路,古代波斯人不但接觸到其他文明的先進文化,而且從控制絲綢之路貿易的地利中得以積聚財富,發展起瑰麗的波斯文化和藝術。

中國和伊朗兩個文明古國,從中國西漢時期開始了正式的往來。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到達烏孫國之後,向西域各國派出了許多持節副使,其中的一位副使抵達了安息。當時的安息國王,就是伊朗歷史上著名的密特里達特斯二世,他和漢武帝在位時間相近,文治武功也相當,是安息帝國的實際締造者。漢使在安息受到了隆重的禮遇,自此次友好交往的開端之後,兩國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在隨後上千年的歷史中始終延續著。中國向伊朗輸出的主要是絲綢織品、銅器以及養蠶、織造絲綢、冶鐵、造紙的技術等,並通過古代伊朗這個中介,把東方的物資和技藝傳播到西亞與歐洲;中國的漢王朝重視軍事,而古代伊朗自波斯王朝起就以出產良馬聞名,因而自西漢起,就開始從古代伊朗及西域地區引進良馬,並且這一傳統歷幾個朝代而不衰。

栽培植物的交流,也是中國、伊朗兩個文明古國物質文明交流的重要內容,從古代伊朗及其周邊地區引入中國的栽培植物有許多,苜蓿和葡萄可算是最早、最為有名的,新疆地區的居民很快掌握了栽培葡萄和釀造葡萄酒的技術,其他的還有芝麻、蠶豆、大蒜、黃瓜、胡蘿卜、安石榴等。古代伊朗從中國獲得的栽培植物也不少,像水稻、穀子、高粱、生薑、桃、李等都是先經過古代伊朗再傳到希臘、羅馬等地區的。各國的民間百姓由此獲益良多,實際意義上絲毫不遜於著名的絲綢貿易。

1. 早期的歷史

據史書記載,伊朗的歷史始於2500年前的早期的阿挈美尼德, 但從那時起直到伊斯蘭文明始於伊朗以來,有關早期伊朗的史料都是由伊朗最大的敵人——古希臘人所記載的。因此盡管人們常說古希臘的歷史學家通常能很忠實地記載事實真相,但人們對伊斯蘭文明之前的伊朗歷史不能完全依賴於這些來源。 是不是因為伊朗沒有自己而HERODOTUS和XENOPHON(古希臘史學家),仰或伊朗的史料經過後面的幾次入侵而遭到毀滅?答案不得而知。古代只有一些神話故事得以倖存,它們在薩珊王朝時期收集起來。一旦波斯語在穆斯林的伊朗得以形成後,伊朗最大的詩人之一——菲爾杜西即將這些神話故事改編成了一部宏大的敘事詩—— (列王記> 《王書》 其中一些部分已被譯成英文、法文、德文和一些其它優秀的文學作品,但對於古代伊朗的歷史,人們不得不依賴於古希臘人的記載和考古發現。

E. 求波斯歷代皇帝即位表(全)

一、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8年-前330年),被稱為波斯第一帝國。

1、居魯士大帝,岡比西斯一世之子,約前550年–前530年在位(約前559年 –前550年征服米底王國)。

2、岡比西斯二世,居魯士大帝之子,前529年–前522年在位。

3、高墨達,據稱是居魯士大帝之子,前522年在位(可能是篡位者)。

4、大流士一世,高墨達的連襟、阿爾沙米斯之孫,海斯塔斯皮斯之子,前521年–前486年在位。

5、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之子,前485年–前465年在位。

6、阿爾塔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一世之子,前465年–前424年在位。

7、薛西斯二世,阿爾塔薛西斯一世之子,前424年在位。

8、塞基狄亞努斯,薛西斯二世同父異母的兄弟及對手,前424年–前423年在位。

9、大流士二世,薛西斯二世同父異母的兄弟及對手,前423年–前405年在位。

10、阿爾塔薛西斯二世,大流士二世之子,前404年–前359年在位。

11、阿爾塔薛西斯三世,阿爾塔薛西斯二世之子,前358年–前338年在位。

12、阿爾塞斯,阿爾塔薛西斯三世之子,前338年–前336年在位。

13、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二世之曾孫, 前336年–前330年在位。

二、塞琉古帝國(公元前312年-公元63年)

1、塞琉古一世,總督:前311年-前305年;國王:前305年-前281年。

2、安條克一世,前291年起與父共治;單獨統治:前281年-前261年。

3、安條克二世,前261年-前246年。

4、塞琉古二世,前246年-前225年。

5、塞琉古三世,前225年-前223年。

6、安條克三世,前223年-前187年。

7、塞琉古四世,前187年-前175年。

8、安條克四世,前175年-前164年。

9、安條克五世,前164年-前162年。

10、德米特里一世,前161年-前150年。

11、亞歷山大一世,前154年-前145年。

12、德米特里二世,前145年-前138年。

13、安條克六世,前145年-約前140年。

14、戴奧多特斯,約前140年-前138年。

15、安條克七世,前138年-前129年。

16、德米特里二世,復位,前129年-前126年。

17、亞歷山大二世,前129年-前123年。

18、克利奧帕特拉·特阿,前126年-前123年。

19、塞琉古五世,前126年/前125年。

20、安條克八世,前125年-前96年。

21、安條克九世,前114年-前96年。

22、塞琉古六世,前96年-前95年。

23、安條克十世,前95年-前92年或前83年。

24、德米特里三世,前95年-前87年。

25、安條克十一世,前95年-前92年。

26、腓力一世,前95年-前84年或前83年。

27、安條克十二世·狄昂尼索斯,前87年-前84年。

28、提格蘭二世,前83年-前69年,亞美尼亞國王,征服了敘利亞。

29、安條克十三世,前69年-前64年。

30、腓力二世,前65年-前63年。

31、塞琉古七世,前70年-前67年。

三、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

1、阿爾沙克一世,前247年─前211年。

2、梯里達底一世,前246年─前211年。

3、阿爾沙克二世,前211年─前191年。

4、弗里阿帕提烏斯,前191年─前176年。

5、弗拉特斯一世,前176年─前171年。

6、米特里達梯一世,前171年─前138年。

7、弗拉特斯二世,前138年─前128年。

8、阿爾達班一世,前128年─前124年。

9、米特里達梯二世,前124年─前87年。

10、戈塔爾澤斯一世,前91年─前78年。

11、奧羅德斯一世,前78年─前77年。

12、薩納特魯斯,前77年─前70年。

13、弗拉特斯三世,前70年─前58年。

14、米特里達梯三世,前58年─前57年。

15、奧羅德斯二世,前57年─前37年。

16、帕科羅斯一世,前39年─前37年。

17、弗拉特斯四世,前37年─前30年。

18、梯里達底二世,前30年─前29年。

19、弗拉特斯四世,前29年─前28年。

20、梯里達底二世,前28年─前26年。

21、弗拉特斯四世,前26年─前2年。

22、弗拉特斯五世,前2年─4年。

23、穆薩,前2年─4年。

24、奧羅德斯三世,4年─7年。

25、沃諾奈斯一世,7年─11年。

26、阿爾達班二世,11年─35年。

27、梯里達底三世,35年─36年。

28、阿爾達班二世,36年─38年。

29、瓦爾達內斯一世,38年─47年。

30、戈塔爾澤斯二世,38年─51年。

31、沃洛加西斯一世,51年─78年。

32、瓦爾達內斯二世,55年─58年。

33、沃洛加西斯二世,78年─80年。

34、帕科羅斯二世,78年─79年。

35、阿爾達班三世,79年─90年。

36、帕科羅斯二世,90年─105年。

37、沃洛加西斯三世,105年─147年。

38、奧斯羅埃斯一世,109年─129年。

39、帕爾塔馬斯帕提斯,116年。

40、米特里達梯四世,128年─140年。

41、名字失傳的國王,140年。

42、沃洛加西斯四世,147年─192年。

43、沃洛加西斯五世,191年─208年。

44、沃洛加西斯六世,208年─228年。

45、阿爾達班四世,213年─226年。

四、薩珊波斯,波斯第二帝國,最後一個前伊斯蘭時期的波斯帝國,國祚始自公元224年,651年亡。

1、阿爾達希爾一世,224年─240年。

2、沙普爾一世,240年─272年。

3、霍爾木茲一世,272年─273年。

4、巴赫拉姆一世,273年─276年。

5、巴赫拉姆二世,276年─293年。

6、巴赫拉姆三世,293年。

7、納塞赫或泥涅師,293年─302年。

8、霍爾木茲二世,302年─309年。

9、沙普爾二世,309年─379年。

10、阿爾達希爾二世,379年─383年。

11、沙普爾三世,383年─388年。

12、巴赫拉姆四世,388年─399年。

13、伊嗣俟一世,399年─420年。

14、巴赫拉姆五世,420年─438年。

15、伊嗣俟二世,438年─457年。

16、霍爾木茲三世,457年─459年。

17、卑路斯一世,457年─484年。

18、巴拉什,484年─488年。

19、卡瓦德一世,488年─531年。

20、扎馬斯普,496年─498年。

21、庫思老一世,531年─579年。

22、霍爾木茲四世,579年─590年。

23、庫思老二世,590年─628年。

24、巴赫拉姆·楚賓,590年─591年。

25、霍爾木茲五世,593年。

26、卡瓦德二世,628年。

27、普蘭杜赫特,629年。

28、阿爾達希爾三世,628年─630年。

29、卑路斯二世,630年─631年。

30、霍爾木茲六世(或五世),631年─632年。

31、阿扎爾米杜赫特,633年—634年。

32、伊嗣俟三世,634年─651年。

五、伊朗薩非王朝(1501—1736年),波斯第三帝國,由波斯人建立統治伊朗的王朝。

1、伊斯邁爾一世,1501年─1524年。

2、塔赫瑪斯普一世,1524年─1576年。

3、伊斯邁爾二世,1576年─1577年。

4、穆罕默德一世(穆罕默德·科達班達),1577年─1587年。

5、阿巴斯一世(大帝),1587年─1629年。

6、薩非,1629年─1642年。

7、阿巴斯二世,1642年─1666年。

8、蘇萊曼一世,1666年─1694年。

9、海珊,1694年─1722年。

10、塔赫瑪斯普二世,1722年─1732年。

11、阿巴斯三世,1732年─1735年。

六、愷加王朝,公元1779年—公元1921年

1、法塔赫·阿里沙(1797~1834在位);

2、穆罕默德·沙(1834~1848在位);

3、納賽爾丁·沙(1848~1896在位);

4、穆扎法爾丁·沙(1896~1907在位);

5、穆罕默德·阿里·沙(1907~1909在位);

6、艾哈邁德·沙(1909~1925在位);

1935年,禮薩·汗將波斯國名在國際上更為伊朗。

(5)伊朗歷史上有多少個皇帝擴展閱讀:

波斯的形成及發展過程:

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開創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330年,亞歷山大大帝攻陷波斯波利斯,帝國滅亡。公元224年,薩珊王朝成立,重建波斯帝國,651年亡於阿拉伯帝國。公元874年,薩曼王朝建立,波斯帝國再次重建,1935年巴列維王朝禮薩·汗改國名為伊朗。

歷史上波斯人曾建立過多個帝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薩曼王朝、薩非王朝、愷加王朝等。全盛時期領土東起印度河平原、帕米爾高原,南抵埃及、利比亞,西至小亞細亞、巴爾干半島,北達高加索山脈、鹹海。

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從公元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古代君主制國家。

F. 求世界上在位最長的前10位皇帝。

  1. 佩皮二世(Pepy II)埃及第六王朝法老(公元前2278年—公元前2184年在位),在位94年
    2.太祖王(47年-165年)又稱高宮,是高句麗第六世君主。在位93年
    3.索布扎二世(Sobhuza II,1899年7月22日—1982年8月21日)史瓦濟蘭獨立後第一任國王,在位83年
    4.長壽王(394年-491年)名高巨連或高璉,高句麗第二十代國王(413年至491年在位)。在位78年
    5.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在凡爾賽逝世)法國國王,他的執政期是從1643年至1715年。他也被稱為太陽王(Roi Soleil)。在位72年
    6.約翰二世(1840年10月5日-1929年2月11日),列支敦斯登大公,1858年至1929年在位。在位71年
    7.沙普爾二世 Shapur II(309年—379年)伊朗薩珊王朝國王(309年—379年在位)。在位70年
    8.弗朗茨·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奧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國王(1848年—1867年),奧匈的締造者和第一位皇帝(1867年—1916年在位)在位68年
    9.趙佗(?-前137年),秦朝將領,南越國創建者。趙佗是南越國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號稱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在位67年
    10.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前1314年—前1237年)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前1304年—前1237年在位),在位66年。

    中國的

    1、清聖祖康熙,名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通稱康熙皇帝。,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2、清高宗乾隆(純)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愛新覺羅氏,諱弘歷,是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卒於嘉慶四年。於雍正十三年即位,乾隆六十年禪位於十五子顒琰,自己成為太上皇。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國封建史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僅次於祖父康熙。壽命最長的皇帝。
    3、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名劉徹,小名彘,是漢朝的第七個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七歲時被立為太子,16歲登基。
    4、西夏仁宗名曰李仁孝(1124年-1193年),夏崇宗長子,母為漢人,不知名;於1139年即位,時年十六歲。
    5、西夏崇宗名日李乾順(1084年—1139年),西夏第四位皇帝(1086年—1139年在位),在位長達54年。
    6、遼聖宗耶律隆緒(971年—1031年),遼國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是遼國在位最長的皇帝,在位49年。
    7、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代皇帝。年號萬曆,是明穆宗朱載垕的第三子。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死,十歲的朱翊鈞登基做皇帝,是為明神宗。謚號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8、蕭衍,梁武帝。(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中都里人(今江蘇武進縣西北),出生在秣陵(今南京)。他原來是南齊的官員,南齊中興二年(502年),南齊皇帝「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他提倡尊儒崇佛,並曾多次捨身出家。後來因"侯景之亂",宮城被圍困,餓死於台城,葬於修陵(今江蘇丹陽市陵口)。
    9、遼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1101年),遼國第八位皇帝(1055年—1101年在位),在位長達47年。
    10、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在位1521年-1567年),明朝第11位皇帝,年號嘉靖,明憲宗孫,父興獻王。

G. 求伊朗薩珊王朝的詳細資料

古代伊朗王朝(224~651)。又譯薩桑王朝。3世紀伊朗處於奴隸制解體過程中,薩珊家族崛起於伊朗西南部法爾斯。王朝的始祖薩珊 (Sasan)是瑣羅亞斯德教的祭司。3世紀初其子帕佩克據法爾斯自立為王。224年帕佩克之子阿爾達希爾一世(224~241在位)推翻帕提亞帝國, 226年在泰西封加冕,自稱「諸王之王」。他進而佔領原帕提亞帝國的廣大地區,建立中央集權的薩珊波斯封建帝國;又北征亞美尼亞,粉碎帕提亞遺族與大月氏人的聯合,鞏固了帝國的邊境。他以□教(即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
沙普爾一世(241~272在位)使羅馬帝國受到3次極沉重的打擊。第 3次大敗羅馬軍於埃德薩附近,俘羅馬皇帝P.L.瓦勒里安 (260)。他所統治的領土共有27省,東境遠達今錫爾河流域和印度河的中上游。沙普爾一世自稱「伊朗和非伊朗的諸王之王」。為了統治多民族的帝國的需要,他扶植摩尼所創立的宗教。他死後,摩尼教遭到迫害。
4~5世紀,薩珊王朝與西鄰拜占廷帝國不斷進行戰爭,互有勝負;在東境則先後受游牧民族-匈奴的一支匈尼特人和□噠人的威脅。薩珊王菲魯茲(亦稱卑路斯, 457~484在位)抵禦□噠人,戰死。其時王室衰弱,貴族專橫。菲魯茲之子卡瓦德一世(488~496、499~531 在位)企圖利用瑪茲達克運動抑制貴族專橫, 498年被貴族推翻。 501年他靠□噠人的支持恢復了王位。菲魯茲和卡瓦德一世在位時,多次遣使北魏,與中國友好往來十分密切。
卡瓦德一世之子庫斯魯一世(531~579在位)統治期間,帝國達於極盛。他在嗣位前 3年,即與□教僧侶合謀,鎮壓了瑪茲達克教派;嗣位後實行一系列改革。他根據土地面積、作物種類等規定一定數額的貨幣稅,代替以往徵收實物無一定數額而在收獲之際任意苛索的舊制;依靠小貴族,即底赫干 (dihqgan),讓他們擔任地方行政職務,從而降低少數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的作用。約 558年,他與西突厥聯合,擊潰□噠。572年,為了斷絕拜占廷從海上取得中國絲綢的通路,薩珊王朝的軍隊佔領了阿拉伯半島南端的葉門。以後,拜占廷又與西突厥聯合,發動對伊朗的長期戰爭(572~590)。
庫斯魯一世之子霍爾米茲德四世(578/579~590在位)繼續與拜占廷的戰爭。在國內,他企圖依靠基督教徒加強自己的地位,繼續執行抑制大貴族的政策,因而觸怒大貴族和□教的僧侶,結果被推翻。其子庫斯魯二世(590、591~628在位)繼位不久,590年大貴族巴赫拉姆·朱賓自立為王稱巴赫拉姆六世。庫斯魯二世逃往拜占廷。 591年,拜占廷皇帝莫里斯發兵幫助他恢復了王位。 602年,他以莫里斯被害為理由,對拜占廷發動戰爭。他的軍隊征服了整個小亞細亞,洗劫敘利亞,佔領安條克、大馬士革、耶路撒冷,最後於 619年佔領埃及。他以此得到「帕維茲」(Parv□z,意為「勝利者」)的稱號。
622年拜占廷皇帝希拉克略收復小亞細亞,627年進至底格里斯河中游地區,准備攻取薩珊冬都泰西封。628 年伊朗軍事貴族發動政變,殺庫斯魯二世,立其子卡瓦德二世為王。卡瓦德二世在位僅數月,病死。此後5年間,暗殺篡弒相繼,先後有10個王,都是大貴族和僧侶手中的傀儡。633年雅茲底格德(亦稱伊嗣俟)三世(633~ 651在位)即位,國勢已因與拜占廷的長期戰爭和帝國本身的內訌而大大削弱; 637年阿拉伯人大敗薩珊軍於卡迪西亞,攻下泰西封。 642年奈哈萬德之役決定了薩珊帝國的滅亡。雅茲底格德三世於 651年在木鹿被一個磨坊主殺死。
薩珊王朝時期的伊朗藝術,繼承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的傳統並融合古代東方和西方的風格而有所發展。泰西封等地宮廷遺跡顯示出當時建築規模的宏偉,納克什 □伊□盧斯丹等地的摩崖浮雕以粗獷豪放的手法表現「諸王之王」的神聖尊嚴。精美的金銀細工亦著稱於世 。薩珊朝的絲織品豪華絢麗,其上繪有鳥獸、狩獵和各種植物紋樣,對拜占廷、埃及和中國都有相當影響。

H. 史上年齡最小的國王是誰,在娘胎里就繼承了王位

這個國王就是沙普爾二世。在沙普爾二世順利長大之後,對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讓伊朗的整體軍事實力大大增強。不僅如此,當時他在朝中大臣的幫助之下把伊朗當時被外族侵佔的土地有一部分都收回來了。由於當時整個伊朗是比較團結的,所以這些大臣出的點子也是非常好的。在沙普爾二世的努力之下,成功收復了不少曾經被其他民族佔領的土地。不僅如此,當時他還讓整個國家的經濟貿易逐漸發展起來。


I. 世界自古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二十位帝王.(包括奴隸國家的國王,封建國家的皇帝,現在的總統等等,)

世界上頭十位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佩皮二世(Pepy II)(前2284年-前2184年)在位94年
埃及第六王朝法老(公元前2278年—公元前2184年在位),奈姆蒂姆薩夫一世的異母第。據記載其在位長達94年。佩皮二世執政時期,埃及古王國時代已接近結束,王權日益削弱,各諾姆(州)的獨立性逐漸增強。佩皮二世原被認為是佩皮一世之子,但根據現代的考古結果,他更可能是佩皮一世之孫。

太祖王(47年-165年)在位93年

又稱高宮,是高句麗第六世君主,為琉璃王少子再思之子,慕本王為侍從杜魯刺殺後,被迎立為王。公元53年-146年在位。

太祖王在位時期是高句麗歷史發展的重要時期。他除了將高句麗分散的各部實行統一以外,還與東漢政權進行過多次軍事較量,屢犯遼東,顯示了高句麗逐漸強大的軍事實力。146年太祖王傳位於次大王高遂成。

索布扎二世(Sobhuza II,1899年7月22日—1982年8月21日)在位83年

史瓦濟蘭獨立後第一任國王。

長壽王(394年-491年)在位78年

名高巨連或高璉,高句麗第二十代國王(413年至491年在位)。

長壽王在位時期是高句麗的全盛時期。427年,他將高句麗的都城遷至平壤,這標志著高句麗將其擴張的方向從中國遼河以東地區轉移至朝鮮半島。

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在凡爾賽逝世)在位72年

法國國王,他的執政期是從1643年至1715年。他也被稱為太陽王(Roi Soleil)。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長子,出生於法國聖日耳曼昂萊。他的弟弟奧爾良公爵菲利普是1640年出生的。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紅衣主教馬扎然死後他才真正開始親政。他的執政期是歐洲君主專政制的典型和榜樣。

在紅衣主教阿爾芒·讓·德·普萊西·李希留和馬薩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君主專制的、巴洛克式的專制王國。他發動戰爭、在凡爾賽宮舉行豪華的慶祝、資助藝術和科學的發展來為他自己增光。在他的大臣如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的幫助下他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以此增強了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力量。對他執政不利的事件有他與教皇之間的不和,他對胡格諾派教徒的迫害以及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他執政期的後期法國國庫空虛瀕臨破產。

他一共執政72年,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

約翰二世(1840年10月5日-1929年2月11日),列支敦斯登大公,1858年至1929年在位。在位71年

約翰二世1858年繼其父阿洛伊斯二世成為列支敦斯登大公,1866年出兵參與普奧戰爭,支持奧地利,但其部隊尚未投入戰場時,奧軍已於薩多瓦戰役中戰敗。約翰二世遂於1868年廢除軍隊,宣布列支敦斯登成為永久中立國。

約翰性格內向,終身未婚。1929年他去世後,其弟弗朗茨一世繼位。約翰二世是歐洲封建君主中在位時間第二長者,僅次於法國的路易十四。

沙普爾二世 Shapur II(309年—379年)在位70年

伊朗薩珊王朝國王(309年—379年在位)。他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之一。

按傳說,沙普爾二世是霍爾米茲德二世的遺腹子。他還未出生時,貴族們在他的母親肚子上放上王冠,表示將忠於這位新君主。沙普爾二世的確不負眾望。他重振波斯的國勢軍威,採取一系列積極的內外政策,使波斯成為當時最具威權的國家。

沙普爾二世經多次戰爭收復了先輩喪失的波斯西部、東部邊境的許多地區。他與各自為政的王公們作戰,最終將他們臣服,並使之成為以後對外戰爭的盟友。他後來的對手主要是業已衰落的羅馬帝國。

337年,沙普爾二世以羅馬帝國抗議波斯對基督教的迫害為借口,向虛弱不堪的羅馬發動戰爭(337年—350年)。沙普爾二世對基督教的迫害確有其事,自339年起,這種迫害演變為在全國范圍內嚴禁基督教信仰。341年,沙普爾二世與亞美尼亞締結盟約,試圖使亞美尼亞成為他反對羅馬的幫手。346年率大軍征伐美索不達米亞。在348年於辛卡拉大敗羅馬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軍隊之後,沙普爾二世仍未能征服美索不達米亞,遂與羅馬議和。但他得以兼並了不少土地。351年,沙普爾二世再度與亞美尼亞簽訂反羅馬的盟約,然而亞美尼亞不久背約轉投羅馬懷抱。沙普爾二世醞釀與羅馬再次開戰。359年沙普爾二世進入敘利亞,他攻克了辛卡拉,並擊退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反攻。在節節取勝之時,新的羅馬皇帝背教者朱里安給他帶來了料想之外的壓力。朱里安不僅擊敗了波斯軍隊,還在363年反攻到泰西封。但沙普爾二世很快以一場大勝遏止了朱里安的勢頭,迫使他退回羅馬。朱里安在撤退途中陣亡。沙普爾二世以勝利者的身份再次與羅馬實現和平,此時他已經建立起薩珊王朝在亞洲的霸權,並且獨佔了亞美尼亞。他與羅馬進行的最後一次戰爭是在371年至376年。

沙普爾二世在位時建立了許多城市,其中包括埃朗—赫瓦雷—沙普爾,這座城市是在被他摧毀的蘇薩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奧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國王(1848年—1867年),奧匈的締造者和第一位皇帝(1867年—1916年在位)在為68年

弗朗茨·約瑟夫是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之長孫,也是弗蘭茨·卡爾大公與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巴伐利亞王國蘇菲公主的長子。1848年,其伯父、奧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宣布遜位,其父弗蘭茨·卡爾宣布放棄皇位繼承權,於是18歲弗朗茨·約瑟夫繼位為奧地利皇帝和匈牙利國王、倫巴第國王、波希米亞國王,稱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1854年與姨表妹伊麗莎白郡主(小名茜茜)結婚,茜茜的父母是巴伐利亞的邁斯米利安公爵和露多維卡公主。這位伊麗莎白郡主便是羅密·施奈德與卡爾海因茨伯姆合演電影《茜茜公主》中的Sissi公主

1867年6月8日他與匈牙利貴族達成和解,加冕為匈牙利國王,戴上聖斯蒂芬王冠,建立了奧匈帝國。二弟馬克西米連大公兼墨西哥皇帝在6月19日被當地革命黨槍斃,沒留下任何子女。

1889年其子奧地利皇儲魯道夫在梅耶林神秘死亡,於是立三弟的長子弗朗茨·斐迪南為新皇儲。

1914年,其侄奧地利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與庶妻霍恩貝格女公爵蘇菲在波黑首府薩拉熱窩遇刺。奧匈以「薩拉熱窩事件」為由對塞爾維亞宣戰,隨後德、俄、法、英等國相繼捲入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6年,86歲高齡的弗蘭茨·約瑟夫一世駕崩,弗朗茨·斐迪南的侄兒卡爾即位為奧匈帝國皇帝。

趙佗(?-前137年),秦朝將領,南越國創建者。趙佗是南越國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號稱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在位67年

J. 波斯帝國的君王年歷表

阿契美尼德王朝 (前550年-前330年)

居魯士二世大帝
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公元前549年居魯士二世統一波斯,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539年,居魯士佔領巴比倫。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向東大流士進軍印度河流域,在西線對希臘的進攻則由於馬拉松戰役(前490年)的失敗而功敗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後來(前480年)再度對希臘用兵遭受失敗。
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編輯]
希臘時期(前330年-前170年)
前334年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大軍擊敗大流士三世,波斯成為馬其頓帝國的一部分。亞歷山大的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亞歷山大手下大將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敘利亞為中心,統治波斯地區。
這一時期波斯成為東西方的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中國,佛教從印度傳來,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塞琉西王朝的後期在前238年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後,東部被貴霜王朝所擾,西面又面臨羅馬帝國的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瓜分。
[編輯]
安息帝國(前170年-226年)
安息帝國位於今天的伊朗的東北部,與羅馬帝國隔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兩個帝國之間連年戰爭。同時安息帝國與東鄰貴霜王朝也是戰事頻傳。帝國國力衰竭,各地軍閥割據。
[編輯]
薩珊王朝(226年-650年)

亞茲德的瑣羅亞斯德教神廟
226年阿爾達希爾一世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安息帝國,建立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第一次統一,被認為是第二個波斯帝國。薩珊帝國多次與羅馬帝國開戰,曾俘虜過一個羅馬的皇帝。
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基督教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的連年征戰,薩珊帝國對臣民橫征暴斂,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在629年和642年,兩任皇帝遇刺,帝國終於崩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較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訓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帝國崩潰後,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支逃到了中國。
[編輯]
伊斯蘭教時期(650年-1290年)

786年-809年哈倫·拉希德統治時期的阿拔斯王朝諸行省
混亂的薩珊帝國迅速被新興的伊斯蘭教指引下的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語成了通行的語言,伊斯蘭教迅速取代了瑣羅亞斯德教,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
750年阿拔斯王朝統治阿拉伯帝國,而波斯人則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這期間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發展。
9世紀後,阿拔斯王朝因內部叛亂不治而國勢日衰,割據局面形成。1037年從東北方來的塞爾柱人佔領波斯,1205年花剌子模征服波斯。
[編輯]
蒙古人的統治(1219年-1500年)
1219年成吉思汗率大軍滅花剌子模,之後他的孫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建立伊兒汗國。1295年伊兒汗國大汗入伊斯蘭教。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為帖木爾帝國的一部分。帖木爾死後波斯陷入混亂和割據。
伊兒汗國時期,是中國和波斯文化交流得到空前發展的時期。不少精通中國天文、歷法、醫葯的學者隨旭烈兀來到波斯進行交流。
1405年到1433年,中國明朝的穆斯林太監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多次到達波斯。鄭和在斯里蘭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朝穆斯林的經堂教育中廣被使用。
[編輯]
薩非王朝(1500年-1722年)

阿拔斯大帝
薩非王朝(又譯薩法維王朝)是一個突厥人建立的帝國,其建國的英主伊斯邁爾一世統一波斯,並把疆土擴展到今天的亞塞拜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葉派的「十二伊瑪目」教義為國教。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不斷。1588年阿拔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罕,與土耳其講和,趕走烏茲別克人,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波斯灣中的小島巴林,使波斯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編輯]
歐洲人的「大博弈」(1722年-1914年)
1722年俄國的彼得大帝聯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波斯,之後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非王朝滅亡。
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被北面的俄國和東面以印度為基地的英國所蠶食,其領土中分出了英國勢力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國勢力的亞塞拜然、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俄、英在此的戰略競爭被稱為「大博弈」。
[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之後(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俄國、土耳其、英國(經阿富汗)和德國(經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軍隊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戰後波斯北部被英國駐軍控制。1925年12月禮薩·汗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而直到冷戰期間,英國及蘇聯還一直對波斯保持影響力。
1935年,禮薩·汗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編輯]
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

[編輯]
波斯部落
阿契美尼德
提伊斯佩斯
居魯士一世
岡比西斯一世
[編輯]
波斯帝國
居魯士二世 前558年—前529年
岡比西斯二世 前529年—前522年
高墨塔(偽斯梅爾迪士,偽巴爾迪亞) 前522年3月—前522年9月29日
大流士一世 前522年—前486年
薛西斯一世 前486年—前465年
阿爾塔薛西斯一世 前464年—前425年
薛西斯二世 前425年—前423年
大流士二世 前423年—前404年
阿爾塔薛西斯二世 前404年—前359年
阿爾塔薛西斯三世 前359年—前338年
阿爾塞斯 前338年—前336年
大流士三世 前336年—前331年

閱讀全文

與伊朗歷史上有多少個皇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寄到義大利的ems怎麼查 瀏覽:927
和伊朗客戶做生產要注意什麼 瀏覽:188
中國石油哪個好一點 瀏覽:746
外國人是如何評價中國盜版車型 瀏覽:414
義大利過春節有什麼好玩的 瀏覽:470
越南挨著中國有哪些口岸 瀏覽:862
入境印尼可以帶什麼吃的 瀏覽:710
伊朗為什麼不能討論眼睛 瀏覽:522
伊朗什葉派為什麼領袖不繼承 瀏覽:386
印度領土增長多少 瀏覽:906
印尼有多少華人姓蔣 瀏覽:741
用越南話說不能怪你怎麼寫 瀏覽:599
印度手機怎麼獲得驗證碼 瀏覽:93
義大利文乾杯怎麼說 瀏覽:897
郵寄到印尼安檢沒通過怎麼辦 瀏覽:227
越南的機場有什麼用 瀏覽:251
伊朗大中鋒叫什麼 瀏覽:11
特朗普為什麼發中國 瀏覽:26
印度為什麼那麼多宮殿 瀏覽:972
怎麼打通印尼大使館的電話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