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到阿根廷多少公里

伊朗到阿根廷多少公里

發布時間:2022-09-12 04:19:07

①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個國家啊另外問個:中國土地面積一共有多少平方公里。謝謝,注意是公里啊。。!!!

世界上共有22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家為194個,地區為31個。其中:
亞洲(48個國家)

東亞: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 (5)

東南亞:菲律賓、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
東帝汶 (11)

南亞: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7)

中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5)

西亞:阿富汗、伊拉克、伊朗、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阿曼、葉門、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耳其、塞普勒斯(20)

註:錫金現已並入印度成為其一個邦,所以這里不出現,詳細請看:

歐洲(43個國家/1個地區)

北歐: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 法羅群島(丹)(6)

東歐: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7)

中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8)

西歐: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7)

南歐: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希臘、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墨塞哥維那

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16)

非洲(53個國家/6個地區)

北非:埃及、利比亞、蘇丹、南蘇丹、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葡)、馬德拉群島(葡)(8)

東非: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塞席爾(10)

中非: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共和國(即:剛果(布))、剛果民主共和國(即:剛果(金))、聖多美及普林西比(8)

西非: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註:未獨立,詳細請看:)、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加那利群島(西)(18)

南非: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旺(法)、聖赫勒拿(英)(15)

大洋洲(14個國家/10個地區)

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萬那杜、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吉里巴斯、吐瓦魯、薩摩亞、斐濟群島、湯加、庫克群島(新)、關島(美)、新喀里多尼亞(法)、法屬波利尼西亞、皮特凱恩島(英)、瓦利斯與富圖納(法)、紐埃(新)、托克勞(新)、美屬薩摩亞、北馬里亞納(美)

北美洲(23個國家/13個地區)

北美:加拿大、美國、墨西哥、格陵蘭(丹)(4)

中美洲:瓜地馬拉、貝里斯、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7)

加勒比海地區:巴哈馬、古巴、牙買加、海地、多明尼加、安地卡及巴布達、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多米尼克、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格瑞那達、巴貝多、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屬維爾京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羅普(法)、馬提尼克(法)、荷屬安的列斯、阿魯巴(荷)、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開曼群島(英)、百慕大(英)(25)

南美洲(12個國家/1個地區)

北部: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法屬蓋亞那、蘇利南(5)

中西部: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3)

東部:巴西(1)

南部: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4)

中國因為有未定國界,所以中國的面積不能那麼准確,只能告訴你是960萬平方公里。

② 世界各國領土排名

世界各國領土面積排名(World rankings)是指最新的各國(不含水域、殖民地)國土面積排行榜。面積前10的國家有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阿根廷、哈薩克、阿爾及利亞。

(2)伊朗到阿根廷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各國領土面積是如何計算的:事實上,領土的面積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計算陸地表面的面積,還需要考慮到相應的內湖面積。各國目前為了統一領土面積排名主要使用了以下兩種方式。

第一種,就是只計算領土陸地面積然後進行排名。一般在這種情況下,像俄羅斯,加拿大,中國這種陸地領土較大的國家在計算領土面積時就占的了很大的優勢,所以在只計算陸地領土的情況下,中國的領土范圍確實是排名世界第三的。

第二種,假如用美國的標准計算,五大湖這樣的內陸湖也要被計算入領土的范圍之內,而當這時,就是美國的領土為世界第三,中國的領土為世界第四了。

③ 國家面積大小排名

世界面積前10的國家有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阿根廷、哈薩克、阿爾及利亞。

世界領土面積排名如下:

1、 俄羅斯 ,歐洲國家 , 領土面積 17,124,442.00平方千米。

2 、加拿大, 北美洲國家,領土面積9,984,670.00平方千米。

3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亞洲國家, 領土面積 9,743,838.20平方千米。

4 、美國,北美洲國家,領土面積 9,629,091.00平方千米。

5、 巴西,南美洲國家,領土面積8,515,767.00平方千米。

6、 澳大利亞,大洋洲國家,領土面積7,692,024.00平方千米。

(3)伊朗到阿根廷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根據領土面積進行分類,可分為以下幾類:

S>500萬平方千米:巨型國家,如中國。

100萬平方千米≤S<500萬平方千米:超大型國家,如印度,阿根廷。

50萬平方千米≤S<100萬平方千米:大型國家,如坦尚尼亞、委內瑞拉、巴基斯坦、納米比亞。

10萬平方千米≤S<50萬平方千米:中型國家,如伊拉克、巴拉圭。

5萬平方千米≤S<10萬平方千米:小型國家,如匈牙利、葡萄牙、約旦。

1萬平方千米≤S<5萬平方千米:超小型國家,如瑞士、丹麥、荷蘭。

S<1萬平方千米:微型國家,如模里西斯、新加坡。

④ 世界國家領土面積排名

排序列表如下:

排序/國家/所處大洲/面積(平方公里)

1、

2、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其主體部分位於北美洲中部,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國總面積是937.3萬平方公里,人口3.3億 ,通用英語,是一個移民國家。

3、中國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4、加拿大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最北端,英聯邦國家之一,素有「楓葉之國」的美譽,首都是渥太華。

加拿大西抵太平洋,東迄大西洋,北至北冰洋,東北部和丹麥領地格陵蘭島相望,東部和法屬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相望,南方與美國本土接壤,西北方與美國阿拉斯加州為鄰。

領土面積為998.467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五大湖沿岸。著名城市有多倫多、溫哥華等。官方語言有英語和法語兩種,是典型的雙語國家。

5、巴西

巴西聯邦共和國,簡稱巴西,國名源於巴西紅木。

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有「足球王國」的美譽。國土總面積854.74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

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巴西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州下設市。

6、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聯邦(英語: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簡稱「澳大利亞」(Australia)。其領土面積7692024平方公里,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也稱「澳洲」。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

澳大利亞(Australia)一詞,原意為「南方的大陸」,由拉丁文terra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變化而來。歐洲人在17世紀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界各國領土面積排名

⑤ 世界上總共有多少國家(精確點)

290多個!
世界七大洲中,除南極洲外,都有國家分布,目前共有290多個政區單位,其中獨立國家169個,其餘為尚未獨立的地區。各大洲的國家分布是不均衡的,非洲的國家最多,達51個,其次是亞洲(39個),以下依次為歐洲(33個)、拉丁美洲(33個)、大洋洲(11個)和北美洲(2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面積在100萬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9個,人口超過5,000萬的共有16個國家,其他還有很多獨立的小國和部落跟地區!
不能具體跟多數據的原因,說不定哪天哪個種族哪個部落哪個地區就滅亡、消失、解散了呢?
地球是人類跟全體生靈的,人類的強大,人類的野性,人吃人就能滅了一個國家跟地區!

繼吐瓦魯、吉里巴斯共和國、諾魯、湯加、瑞士、東帝汶加入為會員國之後,聯合國現在一共有191個會員國。

全體會員國和它們的加入日期如下:

會員國--(加入日期)
阿富汗--(1946.11.19)
阿爾巴尼亞--(1955.12.14)
阿爾及利亞--(1962.10.8)
安道爾--(1993.7.28)
安哥拉--(1976.12.1)
安地卡及巴布達--(1981.11.11)
阿根廷--(1945.10.24)
亞美尼亞--(1992.3.2)
澳大利亞--(1945.11.1)
奧地利--(1955.12.14)
亞塞拜然--(1992.3.2)
巴哈馬--(1973.9.18)
巴林--(1971.9.21)
孟加拉國--(1974.9.17)
巴貝多--(1966.12.9)
白俄羅斯--(1945.10.24)
比利時--(1945.12.27)
貝里斯--(1981.9.25)
貝南--(1960.9.20)
不丹--(1971.9.21)
玻利維亞--(1945.11.14)
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1992.5.22)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共和國由大會1992年5月22日A/RES/46/237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波札那--(1966.10.17)
巴西--(1945.10.24)
汶萊達魯薩蘭國--(1984.9.21)
保加利亞--(1955.12.14)
布吉納法索--(1960.9.20)
蒲隆地--(1962.9.18)
柬埔寨--(1955.12.14)
喀麥隆--(1960.9.20)
加拿大--(1945.11.9)
維德角--(1975.9.16)
中非共和國--(1960.9.20)
查德--(1960.9.20)
智利--(1945.10.24)
中國--(1945.10.24)
哥倫比亞--(1945.11.5)
葛摩--(1975.11.12)
剛果--(1960.9.20)
哥斯大黎加--(1945.11.2)
象牙海岸--(1960.9.20)
克羅埃西亞--(1992.5.22)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由大會1992年5月22日A/RES/46/238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古巴--(1945.10.24)
塞普勒斯--(1960.9.20)
捷克共和國--(1993.1.19)
--捷克斯洛伐克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從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會員國。1992年12月 10日,該國常駐代表寫信通知秘書長,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從1992年12月31日起停止存在,作為繼承國的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將分別申請加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接到捷克共和國的申請後,於1月8日建議聯大接納該國為會員國。這樣,捷克共和國便於1月19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91.9.17)
剛果民主共和國--(1960.9.20)
丹麥--(1945.10.24)
吉布地--(1977.9.20)
多米尼克--(1978.12.18)
多明尼加--(1945.10.24)
厄瓜多--(1945.12.21)
埃及--(1945.10.24)
--埃及和敘利亞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從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會員國。1958年2月21日,埃及和敘利亞合並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成為一個會員國。1961年10月13日,敘利亞恢復了獨立國家的地位,同時恢復了它自己的聯合國會員資格。1971年9月2日,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將國名改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薩爾瓦多--(1945.10.24)
赤道幾內亞--(1968.11.12)
厄利垂亞--(1993.5.28)
愛沙尼亞--(1991.9.17)
衣索比亞--(1945.11.13)
斐濟--(1970.10.13)
芬蘭--(1955.12.14)
法國--(1945.10.24)
加彭--(1960.9.20)
甘比亞--(1965.9.21)
喬治亞--(1992.7.31)
德國--(1973.9.18)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兩國於1973年9月18日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1990年10月3日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後,兩個德國即合並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迦納--(1957.3.8)
希臘--(1945.10.25)
格瑞那達--(1974.9.17)
瓜地馬拉--(1945.11.21)
幾內亞--(1958.12.12)
幾內亞比索--(1974.9.17)
蓋亞那--(1966.9.20)
海地--(1945.10.24)
宏都拉斯--(1945.12.17)
匈牙利--(1955.12.14)
冰島--(1946.11.19)
印度--(1945.10.30)
印度尼西亞--(1950.9.28)
--1965年1月20日,印度尼西亞來信宣布,「在現階段和當前情況下」決定退出聯合國。1966年9月19日,它發來電報宣布,決定「恢復同聯合國全面合作,並重新參加它的活動」。1966年9月28日,聯大表示注意到這一決定,並由聯大主席邀請印度尼西亞代表返回其在聯大的席位。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945.10.24)
伊拉克--(1945.12.21)
愛爾蘭--(1955.12.14)
以色列--(1949.5.11)
義大利--(1955.12.14)
牙買加--(1962.9.18)
日本--(1956.12.18)
約旦--(1955.12.14)
哈薩克--(1992.3.2)
肯亞--(1963.12.16)
吉里巴斯共和國--(1999.9.14)
科威特--(1963.5.14)
吉爾吉斯斯坦--(1992.3.2)
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1955.12.14)
拉脫維亞--(1991.9.17)
黎巴嫩--(1945.10.24)
賴索托--(1966.10.17)
賴比瑞亞--(1945.11.2)
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1955.12.14)
列支敦斯登--(1990.9.18)
立陶宛--(1991.9.17)
盧森堡--(1945.10.24)
馬達加斯加--(1960.9.20)
馬拉維--(1964.12.1)
馬來西亞--(1957.9.17)
--馬來亞聯合邦於1957年9月17日加入聯合國。1963年9月16日,在接納新加坡、沙巴(北婆羅洲)和沙撈越加入之後,新的聯合邦將國名改為馬來西亞。新加坡於1965年8月9日成為獨立國家,並於1965年9月21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馬爾地夫--(1965.9.21)
馬里--(1960.9.28)
馬爾他--(1964.12.1)
馬紹爾群島--(1991.9.17)
茅利塔尼亞--(1961.10.27)
模里西斯--(1968.4.24)
墨西哥--(1945.11.7)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1991.9.17)
摩納哥--(1993.5.28)
蒙古--(1961.10.27)
摩洛哥--(1956.11.12)
莫三比克--(1975.9.16)
緬甸--(1948.4.19)
納米比亞--(1990.4.23)
諾魯--(1999.9.14)
尼泊爾--(1955.12.14)
荷蘭--(1945.12.10)
紐西蘭--(1945.10.24)
尼加拉瓜--(1945.10.24)
尼日--(1960.9.20)
奈及利亞--(1960.10.7)
挪威--(1945.11.27)
阿曼--(1971.10.7)
巴基斯坦--(1947.9.30)
帛琉--(1994.12.15)
巴拿馬--(1945.11.13)
巴布亞紐幾內亞--(1975.10.10)
巴拉圭--(1945.10.24)
秘魯--(1945.10.31)
菲律賓--(1945.10.24)
波蘭--(1945.10.24)
葡萄牙--(1955.12.14)
卡達--(1971.9.21)
大韓民國--(1991.9.17)
摩爾多瓦共和國--(1992.3.2)
羅馬尼亞--(1955.12.14)
俄羅斯聯邦--(1945.10.24)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從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會員國。俄羅斯聯邦總統鮑里斯·葉利欽在1991年12月24日的信中通知秘書長,俄羅斯聯邦在獨立國家聯合體11個成員國的支持下,承續蘇聯在安全理事會和聯合國所有其他機關的成員資格。

盧安達--(1962.9.18)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1983.9.23)
聖露西亞--(1979.9.18)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1980.9.16)
薩摩亞--(1976.12.15)
聖馬利諾--(1992.3.2)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1975.9.16)
沙烏地阿拉伯--(1945.10.24)
塞內加爾--(1960.9.28)
塞爾維亞和黑山--(2000.11.1)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由大會2000年11月1日A/RES/55/12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通過並實行了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憲法,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正式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

塞席爾--(1976.9.21)
獅子山--(1961.9.27)
新加坡--(1965.9.21)
斯洛伐克--(1993.1.19)
--捷克斯洛伐克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從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會員國。1992年12月10日,該國常駐代表寫信通知秘書長,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從1992年12月31日起停止存在,作為繼承國的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將分別申請加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接到斯洛伐克共和國的申請後,於1月8日建議聯大接納該國為會員國。這樣,斯洛伐克共和國便於1月19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斯洛維尼亞--(1992.5.22)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由大會1992年5月22日A/RES/46/236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索羅門群島--(1978.9.19)
索馬里--(1960.9.20)
南非--(1945.11.7)
西班牙--(1955.12.14)
斯里蘭卡--(1955.12.14)
蘇丹--(1956.11.12)
蘇利南--(1975.12.4)
史瓦濟蘭--(1968.9.24)
瑞 典--(1946.11.19)
瑞士--(2002.9.10)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1945.10.24)
--埃及和敘利亞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從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會員國。1958年2月21日,埃及和敘利亞合並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成為一個會員國。1961年10月13日,敘利亞恢復了獨立國家的地位,同時恢復它的聯合國會員國資格。

塔吉克--(1992.3.2)
泰國--(1946.12.16)
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1993.4.8)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大會1993年4月8日A/RES/47/225號決議決定接納該國為聯合國會員國,在該國國名引起的爭端解決之前,該國在聯合國內暫時稱為「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

東帝汶--(2002.9.27)
多哥--(1960.9.20)
湯加--(1999.9.14)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962.9.18)
突尼西亞--(1956.11.12)
土耳其--(1945.10.24)
土庫曼--(1992.3.2)
吐瓦魯--(2000.9.5)
烏干達--(1962.10.25)
烏克蘭--(1945.10.24)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71.12.9)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1945.10.24)
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1961.12.14)
--坦噶尼喀從1961年12月14日起就是聯合國會員國,桑給巴爾從1963年12月16日起成為會員國。在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與桑給巴爾聯合協定批准之後,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聯合共和國成為一個會員國,1964年11月1日改名為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美利堅合眾國--(1945.10.24)
烏拉圭--(1945.12.18)
烏茲別克--(1992.3.2)
萬那杜--(1981.9.15)
委內瑞拉--(1945.11.15)
越南--(1977.9.20)
葉門--(1947.9.30)
--葉門於1947年9月30日加入聯合國,民主葉門於1967年12月14日加入聯合國。1990年5月22日兩國合並成為一個會員國,稱為「葉門」。

尚比亞--(1964.12.1)
辛巴威--(1980.8.25)

--------------------------------------------------------------------------------
來源:聯合國新聞稿ORG/1190

⑥ 中國到阿根廷多少公里

中國到阿根廷的距離約為兩萬兩千公里。

阿根廷和中國在地球的經緯度上相對,位於地球的兩端。

阿根廷位於南美洲南部,面積次於巴西,是拉美第二大國,東南面向大西洋。

國土面積2,780,400平方公里,邊界線總長25728公里,南北最大距離為3693.8公里;東西最大距離1460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面積佔全國面積的30%。海岸線5000多公里,大陸架面積近100萬平方公里。

(6)伊朗到阿根廷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中國和阿根廷的建交關系:

1972年2月19日,中國與阿根廷建交。2004年,中阿建立戰略夥伴關系。建交以來,兩國領導人不斷互訪,中阿先後有9位國家元首實現互訪,加深了相互了解和友誼。

中阿之間的第一次正式訪問,可以追溯到1988年5月13日至16日,應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邀請,阿根廷總統勞爾·阿方辛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1990年5月26日至29日,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對阿根廷進行國事訪問。這則是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訪問阿根廷。兩國元首初次互訪之後,兩國關系的發展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不斷加深了相互了解和友誼。

⑦ 阿根廷國土面積在世界上排第幾位

  1. 俄羅斯 1,707.5(平方公里)

  2. 加拿大 997.1(平方公里)

  3. 中國 960.1(平方公里)

  4. 美國 936.4(平方公里)

  5. 巴西 854.7(平方公里)

  6. 澳大利亞 774.1(平方公里)

  7. 印度 328.8(平方公里)

  8. 阿根廷 278.0(平方公里)

  9. 哈薩克 271.7(平方公里)

  10. 蘇丹 250.6(平方公里)

⑧ 詳解 阿根廷

非常詳細:

阿根廷網路內容來自於:
阿根廷國旗
阿根廷面積278萬平方公里,為南美第二大國,僅次於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界玻利維亞、巴拉圭,東北部與巴西和烏拉圭為鄰。地勢由西向東逐漸低平。主要山脈有奧霍斯·德薩拉多山、梅希卡納山,海拔6964米的阿空加瓜山,為南美洲萬峰之冠。巴拉那河全長4700公里,為南美第二大河。主要湖泊有奇基塔湖、阿根廷湖和別德馬湖。北部屬熱帶氣候,中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為溫帶氣候。著名的烏馬瓦卡峽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傳到阿根廷的通道,被稱為「印加之路」。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Aires)是拉美最繁華的都市之一,西班牙語意為「好空氣」。該市位於拉普拉塔河西岸,風景秀美,氣候宜人,有「南美巴黎」之稱。

基本概況
阿根廷國鳥棕灶鳥
1527年,西班牙探險家塞瓦斯蒂安·卡沃托率領一支遠征隊到達南美大陸後,從一個寬闊的河口溯流而上,深入到內地。探險家們發現當地印第安人佩帶著很多銀制的飾物,以為當地盛產白銀,便將這條河命名為拉普拉塔河,把這一地區稱為拉普拉塔區。西班牙殖民統治者後來又將拉普拉塔區改為省。1816年7月9日,拉普拉塔省宣布獨立,並將國名正式定為阿根廷。阿根廷一詞源於拉丁文,不僅是指具體意義上的白銀,同時寓意「貨幣」、「財富」。這塊廣袤的土地上雖不產白銀,但有著肥沃的土壤,豐茂的草原,良好的氣候,這使阿根廷成了「世界的糧倉和肉庫」,財富滾滾而來。因此,把這個國家稱之為「阿根廷」,真是再恰如其分不過了。
阿根廷

人口:3780多萬。主要民族是歐洲人和印第安人,其中白種人佔97%,多屬義大利和西班牙後裔。是南美洲各國白種人比率最高的國家。城市人口佔五分之四。混血種人,印第安人及其他人種佔3%。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居民87%信奉天主教,其餘的信奉新教及其他宗教。
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Aires是拉美最繁華的都市之一,西班牙語意為「好空氣」。該市位於拉普拉塔河西岸,風景秀美,氣候宜人,有「南美巴黎」之稱。市內以街心公園、廣場和紀念碑眾多而著名。城市建築多受歐洲文化影響,至今還保留有幾個世紀前的西班牙和義大利風格的古代建築。有人口278萬(2001年),包括近郊19個區的大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共1383萬人(2001年)。

阿根廷國樹刺桐

國旗:阿根廷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5:3。自上而下由淺藍、白、淺藍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白色長方形中間是一輪「五月的太陽」。太陽本體酷似一張人臉,是阿根廷發行的第一枚硬幣的圖案,沿太陽本體圓周等距離分布著32根彎直相間的光芒線。淺藍色象徵正義,白色象徵信念、純潔、正直和高尚;「五月的太陽」象徵自由和黎明。每年6月20日為國旗日——1810年,阿根廷爆發了著名的五月革命,推翻了西班牙總督,開始了偉大的獨立戰爭。為了鼓舞士氣,指引部隊作戰,領導獨立戰爭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親自設計並指導製作了一面淺藍色和白色相間的旗幟。這兩種顏色分別象徵著純潔和虔誠。1916年9月9日,阿根廷共和國宣布成立時,升起的就是這面旗幟。從此,它被正式確定為阿根廷國旗。
阿根廷國徽

貨幣:比索
國徽:阿根廷國徽為橢圓形。橢圓面上藍下白,為國旗色,上端有一輪「五月的太陽」,寓意同國旗。橢圓形中有兩只緊握著的手,象徵團結;手中握有「自由之竿」,象徵權利、法令、尊嚴和主權;竿頂為紅色的「自由之帽」。橢圓形圖案由綠色的月桂樹葉環繞,綠色象徵忠誠和友誼,月桂樹葉象徵勝利和光榮。

國樹:賽波樹

阿根廷國花—賽波花

國花:燦若紅霞的賽波花。賽波樹屬木本豆莢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南美地區。在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拉普拉塔地區的印第安人不斷奮起反抗。傳說,在一次戰斗中,一位印第安部落酋長不幸陣亡,她的女兒阿娜依挺身而出,指揮戰斗,與西班牙殖民者浴血死戰,最後她也被俘。西班牙殖民者將阿娜依綁在一棵賽波樹上,要用火燒死她。阿娜依在熊熊的大火中慷慨就義。此時,花期未到的樹上突然盛開出滿枝累串的、如火如血的紅花。1942年,阿根廷通過一項法令,正式確定賽波花為阿根廷的國花。
國鳥:棕灶鳥

阿根廷貨幣--比索

獨立日:7月9日(1816年)
國慶日:5月25日(1910年)
馬島戰爭老戰士日:4月2日(1982年)
國家政要:總統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CristinaFernándezdeKirchner)。2007年12月10日就職,任期4年。

阿根廷

國歌介紹阿根廷的《祖國進行曲》,是拉丁美洲的第一首國歌。1813年5月11日,阿根廷國會通過決議確定由比森特·洛佩斯·伊普蘭內斯(VicenteLópezyPlanes,1785-1856)作詞、布拉斯·帕雷拉普(BlasParera,1777-1820)譜曲的《祖國進行曲》(MarchaPatriótica)為阿根廷國歌。1900年,胡里奧·羅卡(JulioArgentinoRoca1843-1914。1880-1886和1898-1904年為阿根廷總統)總統頒布法令規定每逢在法定節日,學校舉行的儀式上需合唱國歌的第一和最後一小節。
阿根廷

歌詞大意:大地的生民!聽神聖的呼聲:自由,自由,自由!奴隸的枷鎖被打破,被打破;自由登上寶座。充滿尊榮的寶座已經建成,勝利歸南方各省聯盟!全世界自由人民齊歡呼:祝福偉大國家阿根廷!祝福偉大國家阿根廷!
新生的英雄們精神抖擻,好象武神一樣雄赳赳。他們胸懷里充滿豪情,闊步前進使大地發抖。印加人正從墳墓里蘇醒,重新燃燒起滿腔熱情,鼓勵他們的兒女去重建往昔祖國的赫赫令名,往昔祖國的赫赫令名!
山崖崩裂,城牆倒坍,轟隆隆地響聲震天;復仇和戰爭的呼聲四起,到處一片狂瀾。凶惡的暴君包藏著妒忌心,吐出毒液來惡臭難聞,手昊揮舞著染血的軍旗,挑起戰爭,殘酷無人性,挑起戰爭,殘酷無人性!

阿根廷

阿根廷人,侵略者向你們挑戰,他們卑鄙而又傲慢,狂歌獰笑,踐踏我們的土地,終將失敗,註定無疑。一同慷慨地宣誓的勇士,為了自由而奔赴戰場痛打這一群嗜血的虎狼,意志堅強如鐵壁銅牆,意志堅強如鐵壁銅牆!
勇敢的阿根廷人奔赴韁場,精神飽滿,鬥志昂揚;戰斗的號角隨著炮聲隆隆,響徹南方的戰場上。布宜諾斯艾利斯是抗戰的先鋒,帶領著名的聯盟城市,他們將揮起強壯的手臂,絞死傲慢的伊伯利亞之獅,絞死傲慢的伊伯利亞之獅!
勝利之神展開光輝的雙翅,庇護阿根廷勇士。暴君看見了屁滾尿流,連忙夾著尾巴逃走。他交出軍旗和武器來投降,贏得戰利品,歸功自由。人民鼓舞著光榮的彩翼,氣概豪邁,揚眉昂首,氣概豪邁,揚眉昂首!
從南極到期北極響徹號聲,傳送赫赫聲名,它用美洲的名義向人們反復呼喚,生民,請聽:充滿尊榮的寶座已經建成,勝利歸南方各省聯盟!全世界自由人民齊歡呼:祝福偉大國家阿根廷!祝福偉大國家阿根廷!
記住桂冠怎樣得來,讓它永遠存在!我們生得有光彩,死也要死得有光彩。

歷史簡介
阿根廷
16世紀前居住著印第安人。1535年西班牙在拉普拉塔建立殖民據點。1776年西班牙設立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首府的拉普拉塔總督區。1810年5月25日布宜諾斯艾利斯人民掀起反對西班牙統治的「五月革命」,成立了第一個政府委員會。1812年起,阿根廷人民在民族英雄聖馬丁的領導下,開展了反對西班牙殖民軍的大規模武裝斗爭,終於在1816年7月9日宣告獨立。1853年制定第一部憲法,建立了聯邦共和國,烏爾基薩當選為第一任總統。1862年巴托洛梅·米特雷擔任總統,結束了獨立後長期的分裂和動亂。自20世紀30年代起出現軍人與文人交替執政的局面。1983年,阿方辛民選政府上台,恢復憲制,大力推進民主化進程。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和英國因馬爾維納斯群島主權歸屬問題,爆發了馬島戰爭,同年6月14日,英軍擊敗了阿軍,繼續佔領馬島。

地理氣候
阿空加瓜山
面積27804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000餘公里,為拉美第二大國,僅次於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界玻利維亞、巴拉圭,東北部與巴西和烏拉圭為鄰。地勢由西向東逐漸低平。西部是以脈綿延起伏、巍峨壯麗安第斯山為主體的山地,縱貫南北3,000餘公里,約佔全國面積的30%;東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農牧區;北部主要是格蘭查科平原,多沼澤、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亞高原。主要山脈有奧霍斯·德薩拉多山、梅希卡納山,海拔6964米的阿空加瓜山,為南美洲萬峰之冠。巴拉那河全長4700公里,為南美第二大河。主要湖泊有奇基塔湖、阿根廷湖和別德馬湖。
北部屬熱帶氣候,中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為溫帶氣候,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溫度在16-23℃之間。東北部降水豐沛,在1,000毫米左右,西北部和南部為250毫米;夏季雨水較多。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全長5,580公里,為南美第二大水系,主要支流有巴拉圭河、烏拉圭河等國際界河,南部安第斯山區多冰蝕湖。著名的烏馬瓦卡峽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傳到阿根廷的通道,被稱為「印加之路」。阿根廷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炭、鐵和銀等。水力資源比較豐富。森林面積佔全國面積22%。沿海漁業資源豐富。

自然物產阿根廷似乎特別受造物主的青睞,擁有令人羨慕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物產豐富,除了盛產糧食、牛肉、水果、蔬菜等各種農牧產品以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栲膠。
景觀壯麗的伊瓜蘇大瀑布

栲膠,學名丹寧,它是制皮革的重要原料,阿根廷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栲膠樹(中國叫它豎木)資源,它生產的栲膠80%以上出口到美、歐、亞各洲,中國每年也從阿根廷進口栲膠。

栲膠樹生長極為緩慢,硬度大,在印第安語中稱它為「破斧樹」,據說70年樹齡的栲膠樹,直徑也只有30厘米。其樹桿年輪緊密,呈淺棕色,放到水中立刻下沉。

阿根廷早期的第一個栲膠廠建於1894年,之後栲膠業迅速發展,1926年產量曾達45萬噸,在三四十年代出口20多萬噸,佔世界出口總量的2/3。但80年代以來,由於非洲及巴西等地黑荊樹(也可提煉栲膠)的開發以及世界栲膠消費的減少,阿根廷的栲膠生產大幅度下降,目前只剩下5家工廠。

同時阿根廷是世界著名的畜牧業大國,牛、羊數量卻居世界前列,是世界重要的皮革出口國,阿根廷的皮製品,質地柔軟細膩,而且價格也比歐美低得多,是旅遊者喜愛的特產之一。

阿根廷牛肉也與別處不同,它採取露天圍欄放牧,這種自然方式產生的牛肉,肉制鮮嫩,與大多數國家工業化牛棚育肥的牛不可同日出語。象巴西式烤肉,在巴西也只有用阿根廷牛肉才算上品。

阿根廷是水果大國,年產葡萄204萬噸,檸檬80萬噸,橘子27萬噸,柑子59萬噸,柚子16萬噸,蘋果108.6萬噸,梨52萬噸。

行政區劃阿根廷共有23個省和一個自治市(標*):
阿根廷省份。阿根廷聲稱對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和南極洲的一部分擁有主權,並劃入火地島省。

1布宜諾斯艾利斯自治市(首都)*(BuenosAires,CiudadAutónomadeBuenosAires(autonomouscity))
2布宜諾斯艾利斯省(BuenosAires(province))
3卡塔馬卡省(Catamarca)
4查科省(Chaco)
5丘布特省(Chubut)
6科爾多瓦省(Córdoba)
7科連特斯省(Corrientes)
8恩特雷里奧斯省(EntreRios)
9福爾摩沙省(Formosa)
10胡胡伊省(Jujuy)
11拉潘帕省(LaPampa)
12拉里奧哈省(LaRioja)
13門多薩省(Mendoza)
14米西奧斯內斯省(Misiones)
15內烏肯省(Neuquén)
16里奧內格羅省(RíoNegro)
17薩爾塔省(Salta)
18聖胡安省(SanJuan)
19聖路易斯省(SanLuis)
20聖克魯斯省(SantaCruz)
21聖菲省(SantaFe)
22聖地亞哥-德爾埃斯特羅省(SantiagodelEstero)
23火地島省(TierradelFuego,AntártidaeIslasdelAtlánticoSur)
24圖庫曼省(Tucumán)

政治情況1853年制定第一部全國統一憲法。1994年8月22日,憲法經第四次修改後實施。修改後的憲法規定,阿根廷為聯邦制國家,實行代議制民主,內閣是政府執行機構。總統、副總統由普選產生,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執掌國家最高行政權,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議長。憲法還規定設內閣總理一職。總理、部長和總統府各國務秘書均由總統任命。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國會分參、眾兩院,擁有聯邦立法權,參、眾議員均由直選產生,可連選連任。

阿根廷政治運動的狂潮

經濟發展
冰川國家公園
基本情況:阿根廷是拉美經濟較發達的國家,是世界糧食和肉類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國之一。本世紀初,阿從單一畜牧業國家發展成為發達的農牧業圍家,現代化工業也同時開始發展。第二次大戰後,美國資本大量湧入,造成阿經濟嚴重依賴美國。60車代阿國民生產總值以每年約5%的速度發展,70年代中期.受世界經濟危機和國內政局動盪的影響,經濟停滯不前。進入80年代後,由於債務危機的加劇,阿始終未能擺脫經濟危機的困擾。
1989年梅內姆上台執政後,開始實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精減政府機構、減少國家干預;全面實行私有化;大力吸引外資;開放對外貿易、大幅降低關稅;1991年實施《兌換法》,即實行1比索兌1美元的固定匯率,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控制(從1991年的1343%降至1997年的0.3%),國民經濟穩步增長,財政收支基本平衡,經濟出現明顯好轉。1991年1994年,阿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年均增長率達7%。1995年,受墨西哥全融危機影響,經濟出現負增長(-4.4%),從96午三季度起,阿經濟開始擺脫負增長,全年經濟增長率為4.4%。1997年、1998年阿經濟持續增長,增長最快部門依次為:農葯、汽車製造、水泥等建築材料的生產部門等。但消費市場低靡,全國銷售降低了10%.失業率依然居高不下,社會兩極分化現象嚴重。
受俄羅斯和巴西財政金融危機的沖擊,阿經濟從1998年第三季度起陷入停頓。之後阿連續三年經濟衰退。。國內市場疲軟,消費下降,生產開工不足,外資大幅減少,國家財政連年赤字·債務負擔日益嚴重。2001年底阿全面爆發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2002年元旦新政府上台後,宣布一系列新的經濟措施。其中最重娶的一條是廢除了1比索兌1美元的固定匯率制。以官方和市場雙重匯率為過渡,最終實行浮動匯率制。此次阿危機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預計近期內阿經濟難以走出困境。

工業:阿工業基礎較好,主要有石油、化工、電力、鋼鐵、水泥、紡織、皮草和食品加工等。原子能發電、軋鋼、屠宰和食品部門技術比較先進。阿是拉美最早發展核技術的國家,1974年第一座核電站投產,第二座於1982年建成,1983車開始生產濃縮鈾。
農業:阿是世界上農牧業較發達的囝家之一。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適合於農牧業的發展,素有「糧倉肉庫」之稱,從事農牧業的人口佔全國人口的21%,擁有農業耕地2100餘萬公頃。農牧業產品除滿足本國需要外,可大量出口,出口的主要農產品及其副產品有:大豆、玉米、小麥、豆粕、葵花粕等。
畜牧業:阿畜牧業所佔面積佔全因可利用土地面積的55%,達Ⅲ300萬公頃。阿畜牧業的發展主要得益於優越的自然條件,60%的畜牧業集中在雨量充沛、牧草茂盛的潘帕斯草原上。牛羊存欄數分別約為5100萬頭和1430.8萬頭。阿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牛肉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年產牛肉230萬噸,其中大約10%用於出口。
漁業:阿海域廣闊,海岸線長達3926公里,大陸架(200米等深線以內海域)自北至南長度約2000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陸架之一。海洋漁業資源相當豐富。據估計,其午捕量可維持在100萬噸左右.1991-1995年,阿漁業以每年16%的速度遞增。車捕魚量達到120萬噸左右,其中捕量最鄉的是鱈魚和魷魚。進入90年代以來,阿對亞太地區漁產品的出口增長很快,主要出口產品為魷魚。
襪業:阿林業資源十分豐富,有原始森林3500萬公頃,種植林7.8萬公頃,主要是松柏、桉樹和楊柳。此外,尚有近3300萬公頃適宜種植林木的土地。阿樹木生長周期在10-20年之間,林木產品的平均年產量在940萬立方米左右。
阿根廷烏斯懷亞市的火地島國家公園。阿根廷火地島首府烏斯懷亞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被稱為「世界盡頭」。烏斯懷亞在印第安語中是「觀賞落日的海灣」之意。

礦業:阿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目前已探明石油儲量3.5億立方米,佔南美儲量的2.9%,天然氣2040億立方米,煤約5億噸,鈾2.4萬噸,鐵11億噸。此外還有金、銅、銀、鉛、錫、鋅、鎘、鈾等礦產資源有待進一步開發。

外貿:農牧漁業產品在阿出口中佔有重要地位。盡管長期以來,阿一直致力於發展民族王業,努力改變出口結構,擴大工業製成品的出口,且收到了一些效果,但由於歷史和自然條件竽因素的影響,農牧漁產品在阿對外貿易中仍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阿農牧業初級產品和加工產品的出口佔全國出口總額的60%左右,其中豆油、豆粕、玉米、小麥、蜂蜜、檸檬等產品的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1989年阿根廷政府開放對外貿易,取消了進口許可,並大幅度降低進口關稅(目前平均關稅為12%;原料及資本貨l0%、半成品15%、製成品20%),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19,0年一1996年間,阿進口額由41億增長到238億美圓,累計年增長牽為34%,進口增長速度居世界第一位;而出口僅翻了一倍,由123億,曾長到238億美圓。與此同時,阿繼續採取配額、特殊稅、最低限價、反傾銷等保護措施,限制和阻止與本國產品有激烈競爭的外國產品的進口。到目前為止,就反傾銷案件數量來說;阿已排名世界第三位(前二位分別是南非和美國)。2000年阿進出口總額為513億美元,其中出口262億美元,進口251億美元。外貿形勢出現了一些較好的跡象,一是繼三車連續大幅逆差以來(97年逆差40億美元,98年49億,99年22億),首次出現了11億美元的順差。二是出口比1999年增長了13%。由於阿市場持續低迷,2001年阿外貿順差進一步擴大。去年阿外貿總額為469。67億美元,順差額達63.43億美元
商品結構:阿主要出口商品有:穀物、牛肉、油料、油脂、皮革、羊毛、栲膠、鋼材、機械等。主要進口商品有:石油和石化產品、化工產品、鐵礦砂、煤炭、各種機電產品和精密儀器等。
國別構成:阿主要進口國別為:美國、巴西、荷蘭、義大利、伊朗、德國、智利、日本等。主要出口國別為:巴西、美國、智利、荷蘭、西班牙、義大利、烏拉圭、伊朗、中國、巴拉圭等。

外資:阿根廷是外國資本較為集中的拉美國家。梅內姆執政以後,採取一系列措施鼓勵外國投資,取消了對外資經營范圍、出資率和投資數額的限制,准許其全部利潤自由匯出,享受國民待遇等。按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平均,阿吸收外資巳居世界首位。外資對推動阿工業發展,特別是「替代進口」起過重要作用,至今在阿許多經濟部門外資占據重要地位。阿外資最初主要來自英國,目前在阿的主要投資國有:美圖、法目、英國、智利、義大利、韓國和日本。近年來,由於阿經濟環境日益惡化,外資大幅減少,2000年阿共吸引外國直接投資111.52億美元,同比減少了53%。去年阿爆發金融危機,外資流入進一步減少,據拉美經濟委員會統計,2001年阿吸引外資僅35億美元。阿根廷與不少國家簽有投資保護協定。中阿投資保護協定已於1992年11月在北京正式簽署。
外債:阿外債大部分是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泛美開發銀行所貸。由於歷史原因,阿根廷債務負擔沉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的發展.1992年阿方經過一年的艱苦談判於當年12月同其債權銀行正式簽署加入布雷迪計劃的協議,通過減本和降息的辦法重新安排了阿欠外國商業銀行的部分公共外債及利息。1993年政府通過私有化、還本付息及外債資本化等方式減少外債104億美元。1995年,受墨西哥金融危機的影響,阿全融系統面臨困境,為渡過危機阿政府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簽訂了新的貸款協定,根據該協定阿將得到28億美元貸款。外困貸款增加有利於阿渡過難關、恢復經濟活力,但同時也增加了外債負擔。截至2001年底,阿外債總額1465億美元。

軍事情況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下設國防委員會和軍事委員會。國防委員會由副總統、內政部長、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和經濟部長組成。軍事委員會由國防部長、三軍聯合參謀長和陸、海、空三軍種參謀長組成。三軍聯合參謀長胡安·卡洛斯·穆尼奧洛(JuanCarlosMugnolo)。實行志願兵役制,服役期為一年。現總兵力為7.3萬人。

閱讀全文

與伊朗到阿根廷多少公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寄到義大利的ems怎麼查 瀏覽:927
和伊朗客戶做生產要注意什麼 瀏覽:188
中國石油哪個好一點 瀏覽:746
外國人是如何評價中國盜版車型 瀏覽:414
義大利過春節有什麼好玩的 瀏覽:470
越南挨著中國有哪些口岸 瀏覽:862
入境印尼可以帶什麼吃的 瀏覽:710
伊朗為什麼不能討論眼睛 瀏覽:522
伊朗什葉派為什麼領袖不繼承 瀏覽:386
印度領土增長多少 瀏覽:906
印尼有多少華人姓蔣 瀏覽:741
用越南話說不能怪你怎麼寫 瀏覽:599
印度手機怎麼獲得驗證碼 瀏覽:93
義大利文乾杯怎麼說 瀏覽:897
郵寄到印尼安檢沒通過怎麼辦 瀏覽:227
越南的機場有什麼用 瀏覽:251
伊朗大中鋒叫什麼 瀏覽:11
特朗普為什麼發中國 瀏覽:26
印度為什麼那麼多宮殿 瀏覽:972
怎麼打通印尼大使館的電話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