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為什麼要退出伊核協議
首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時機把握地非常好,而且這個做法也很符合“美國優先”的美國傳統觀念(特朗普被稱為最有一個堅守美國傳統價值觀的總統)。在美軍逐步退出中東戰場的同時,為了加強美國在中東的控制權,不得不削弱俄羅斯在中東的權利,伊朗本就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削弱伊朗也成了美國的戰略之一,退出《伊核協議》也只不過是個制裁伊朗的理由罷了。
而且這個老大還不聽美國話,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這誰受得了。所以特朗普直接退出協議,並且制裁伊朗,使得以色列有機會與之抗衡。所以盡管美軍退出了中東,但是特朗普卻不希望中東地界上少了美國的話語權。
2. 美國制裁伊朗了嗎
5月10日報道德媒稱,隨著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伊朗協議,一些亞洲煉油商正在尋求替代伊朗的其他石油出口國,為美國政府恢復對伊制裁做准備。中國目前是伊朗原油的最大買家。
據德國之聲電台網站5月9日報道,美國計劃在退出伊核協議後對伊朗進行單方面制裁。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OPEC)第三大石油國。
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中東北非地區研究負責人霍曼說,新的制裁可能也包括伊朗的石油和航運部門。這些領域的公司有180天的時間調整戰略:「美國宣布對伊朗恢復最高等級制裁,並且補充說任何為伊朗發展核武器提供幫助的國家也將同樣受到美國的制裁。特朗普此舉顯然是明確地表明,他不願在伊核問題上尋找其他替代選項。」
上一輪制裁期間,伊朗的石油供應下降到大約100萬桶/日,但2016年1月制裁解除後,德黑蘭重新成為主要石油出口國。伊朗也加緊了對石油的生產和出口。2018年3月產量約為380萬桶/日,佔全球供給的4%左右。今年第一季度,其原油出口平均超過200萬桶/日。
分析人士預測,美國再次實施制裁後,伊朗的石油供應量將下降至100萬桶/日。一家能源咨詢公司的主管賈亞卡爾表示:「伊朗的石油出口到亞洲和歐洲的石油量在今年下半年肯定會下降。到明年華盛頓開啟制裁採取行動,一些國家為了避免招惹美國,會尋求其他的石油出口國。」
報道稱,美國的大多數盟友都勸特朗普不要做出退出伊核協議的決定。《經濟學人》雜志部首席能源分析師彼得·基爾南說:「特朗普總統決定撤出伊朗核協議……讓外界看到,美國官方的伊朗政策明顯地與其歐洲盟友不同,《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是防止伊朗發展核武器的最佳途徑。」
法國、德國和英國政府8日均表示將繼續維護這份協議。亞洲地區也持類似觀點。霍曼說:「俄羅斯、中國、土耳其和印度可能都會反對制裁,並保持其目前對伊朗原油的購買數量。」
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9日表示,日本支持伊核協議,這有助於「中東的穩定」。日本將「仔細分析特朗普這個決定產生的影響」。
根據路透社的船舶跟蹤數據,伊朗原油的最大買家是中國,中國進口量在2016年中期達到90萬桶/日左右,但到2018年已經下降到約60萬桶/日。另外,印度的煉油商希望能夠繼續進口伊朗油。在上一輪制裁期間,印度享受到了豁免,可繼續進口有限數量的伊朗石油,但有一定的財政限制,包括要以印度盧比、而不能用美元向伊朗支付。
報道稱,為了緩解市場擔憂,沙烏地阿拉伯9日表示將與其他生產商合作,減少石油或出現供應短缺造成的影響。
3. 美國新一輪制裁伊朗協議生效沒有
美國新一輪制裁伊朗協議生效, 戴姆勒擱置伊朗市場開拓計劃。
因長期受到制裁,伊朗人民對消費類產品和改善類基礎設施有巨大需求。解除經濟制裁後,除了戴姆勒公司之外,包括波音公司、空中客車公司、道達爾和西門子公司在內的多家歐洲跨國公司,都希望進入伊朗市場分一杯羹。
但是,他們重返伊朗市場的計劃在5月份被徹底擱置了,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退出伊朗核協議並重新實施經濟制裁,而第一批經濟制裁措施從8月7日午夜開始生效。美方規定,一旦發現有公司違反制裁措施,美國將切斷其與美國金融系統的聯系並實施其他懲罰措施。
6日,美國一位官員表示,已經有將近100家跨國公司宣布有意離開伊朗市場。目前,歐盟正在尋求挽救核協議,並為歐洲公司繼續在伊朗開展業務提供法律保障,其努力包括保護這些歐洲公司免受美國的制裁。
盡管如此,一些歐洲公司明確認為這樣做的風險太大了。法國標致和雪鐵龍汽車公司在6月表示,他們已關閉其在伊朗的合資企業,以遵守美國的法律。
來源:鳳凰網資訊
4. 美國要解除所有制裁換伊朗談判,特朗普翻臉為何如此快
美國要解除所有制裁換伊朗談判,但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就發推文否認了魯哈尼的這一說法,其中,特朗普強調美國是強勢的一方,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美國與伊朗不成對等優勢,讓美國讓步,是不可能的。
伊朗和美國對峙狀態依然繼續,未來的美伊沖突依然有很大可能性,胡塞武裝可能還會時不時地襲擊沙特的石油設施。也只能說美國和伊朗都缺乏相對的對話彈性,雙方都不願意讓步,最終還是繼續僵局。美國和伊朗和平對話任重而道遠。
5. 美國為何要強行恢復對伊朗的制裁呢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8月19日(星期三)在華盛頓的白宮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宣布,美國將在星期四要求聯合國重新實施對伊朗的制裁。
15年伊朗簽訂了《伊核協議》後,國際社會解除對伊朗的一切制裁,美國也不得不解除對伊朗的全面封鎖。
伊朗在全面封鎖被解除後,憑借豐厚的石油資源實力得到大幅提升。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伊朗實力的提升嚴重影響了美國在中東的布局,美國的相關利益受到損害,這一點美國人絕對不能忍。
而且伊朗很有可能與俄羅斯一起進一步的減少美國在中東的空間;中東蘊藏大量的石油資源,石油美元體系一直是美元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因此美國為維護美元的霸主地位,必須讓中東被自己掌控。伊朗作為一個反對美的國家實力越強,對美國的危害越大,這是美國決不允許發生的。
6. 美國過分霸道從柯林頓到特朗普對伊制裁30年,伊朗都經歷了啥
大家可能經常會聽到新聞上說,美國對伊朗進行石油制裁。說白了就是不讓伊朗出口石油。這對於把石油當作支柱產業的伊朗經濟來說,肯定是一個嚴重的打擊。那麼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制裁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都有什麼樣的變化?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好景不長,隨著特朗普總統的上台,迅速調整了以往的對伊政策,2018年5月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開始逐步全面恢復對伊朗的制裁措施。因為石油是伊朗國際經濟的命脈和支柱,美國從與石油相關的包括開采、銷售、金融服務等各個領域入手,迫使伊朗就範,達到他的戰略目的。美國的套路從前如此,今後仍然如此。
對於伊朗來說。來自美國的制裁絕不僅僅是與美國的關系那麼簡單。由於次級制裁霸道的覆蓋了全世界。只要美國的制裁不解除,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哪個大型企業。敢於跟伊朗進行大規模的石油合作。伊朗的石油出口一旦受到這樣的影響。這不僅是制約伊朗石油工業的發展。而是關繫到伊朗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7. 美國對伊朗第一批制裁措施生效了嗎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東部時間7日0時,美國單方面重啟對伊朗的嚴厲制裁,對伊朗第一批制裁措施正式生效,主要針對非能源領域。
美國白宮6日發表聲明,宣布美國將於7日重啟對伊朗非能源領域的制裁,將涉及伊朗政-府購-買美元;黃金等貴金屬交易;工業用石墨、鋼、鋁、煤炭和軟體;與伊朗貨幣相關交易;與伊朗政-府發行主-權債務相關活動;伊朗汽車行業。而美國針對伊朗能源出口的制裁將在今年11月5日重啟,涉及伊朗港口運營商,能源、航運和造船行業;石油類交易;外國金融機構與伊朗央行交易。
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在一份聲明中說,「我仍願意同伊朗達成一項更全面的協議,以解決伊朗政-府的各種不良活動。協議包括處理伊朗彈道導彈計劃及其對恐怖主義的支持。」對於特朗普聲稱有意會晤以及重啟對伊制裁,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在國家電視台的演講中回應道,「美國將會對制裁伊朗感到後悔,他們已經在世界上孤立無援。他們正在對伊朗兒童,病人和整個國家實施制裁。」
伊朗媒體6日報道稱,伊朗革命衛隊正在國際原油運輸要道霍爾木茲海峽舉行的大規模海上軍演。革命衛隊發言人稱,這次演習的目的是「控制和保障海灣及霍爾木茲海峽的安全,同時應對敵人的威脅和潛在風險」。世界各國普遍對美伊對抗可能對中東乃至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感到擔憂。
日本NHK電視台報道稱,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新加坡參加東盟系列外長會時同伊朗外長扎里夫舉行了會談。對於美國要求各國11月完全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一事,河野強調,日本將會和美國協商,今後日本「將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
2015年7月,伊朗與伊朗核問題六國即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同時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今年5月,美國宣布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並重啟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制裁。這一行動遭到國際社會廣泛譴責。
美國的話,總是到處去制裁別人。
消息來自網易新聞。
8. 美國什麼時候將對伊朗重新實施制裁
當地時間5月8日下午2時,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並將對伊朗實施最高級別制裁。特朗普還表示,如果伊朗繼續進行核武器研究,將會面臨「更大的問題」。
美國財政部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後表示,美國的制裁將在未來3至6個月內重新實施。伊朗將在90天後被禁止購買或收購美元。制裁也將重新針對鋼鐵和煤炭、鋁、汽車行業以及客機部件和服務的銷售。金融和石油相關的制裁將在180天後恢復。
目前,英國、法國和德國三國的領導人,已經共同發布聲明,對特朗普的決定表示「遺憾和擔憂」。
9. 美國是否有權利恢復對伊朗的制裁呢
美國沒有權利恢復對伊朗的制裁,這是因為美國之前已經在2018年就早早的退出了《聯合國全面行動計劃》(JCPOA,就是伊核協議),這個協議是2015年,伊朗就伊核問題和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簽署的協議,根據協議的規定,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同時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國際社會解除對伊朗實施的制裁措施。而協議規定聯合國對伊朗的武器禁運於今年10月18日終止。 也就是說是今年10月18日之後,伊朗就可以進口先進的武器和設備,給自己國家增加作戰的實力。
在這次的投票結果中:中國和俄羅斯是投了反對票,只有美國和多米尼投了贊成票,其他11個安理會國家都選擇了棄權,而根據聯合國的規定,實質性的問題決定需要以15個理事國中至少9個理事會持贊成票,並且五個常任理事國都同意的時候,即沒有反對票的時候,決議才可以通過,所以根據這個結果,美國強推的“快速對伊恢復制裁”也就沒有通過。這次投票結果中,美國的三個盟友國,英法德都沒有跟隨美國的腳步,他們都認為美國是不具備這次提議的權利,並且恢復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對自己國家也是沒有好處,而怕美國的壓力和伊朗的反彈,所以大多數的國家都是選擇了棄權,但是中國和俄羅斯對於這個問題,是堅決持反對意見,並且也不怕美國的威脅,這次投票中是投了反對票。
10. 美國將恢復對伊朗制裁嗎
隨著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伊朗協議,一些亞洲煉油商正在尋求替代伊朗的其他石油出口國,為美國政府恢復對伊制裁做准備。中國目前是伊朗原油的最大買家。
上一輪制裁期間,伊朗的石油供應下降到大約100萬桶/日,但2016年1月制裁解除後,德黑蘭重新成為主要石油出口國。伊朗也加緊了對石油的生產和出口。2018年3月產量約為380萬桶/日,佔全球供給的4%左右。今年第一季度,其原油出口平均超過200萬桶/日。
分析人士預測,美國再次實施制裁後,伊朗的石油供應量將下降至100萬桶/日。一家能源咨詢公司的主管賈亞卡爾表示:「伊朗的石油出口到亞洲和歐洲的石油量在今年下半年肯定會下降。到明年華盛頓開啟制裁採取行動,一些國家為了避免招惹美國,會尋求其他的石油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