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為什麼說美國伊朗是金融戰

為什麼說美國伊朗是金融戰

發布時間:2022-09-09 13:29:35

Ⅰ 為什麼美國是由財政部出面控制伊朗石油的

美元地位將被削弱誰之過?特朗普制裁伊朗惹的禍;
① 對伊朗實施制裁顯示出美國財政部的影響力之大。盡管在伊朗政策上存在廣泛分歧,但美國財政部迫使全球許多國家一致削減從伊朗進口的石油;
② 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作用是美國能夠阻止世界上許多國家從伊朗購買石油的原因。石油是以美元進行交易的,因此許多國際貿易都是以美元計價的。即使歐洲各國政府支持從伊朗進口石油,但以美國為基礎的金融體系仍會讓伊朗空歡喜;
③ 美國也不要高興的太早。「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貿易戰以及其他地緣政治競爭,都可能將美元推下高位。制裁的廣泛使用可能是最終削弱美元主導地位的最重要因素。在伊朗問題上尤其如此;
④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在努力提振歐元,或進行以歐元計價的石油銷售,再加上其他一些旨在削弱美國金融主導地位的舉措以及特朗普政府對伊朗實施零容忍制裁的激進做法,可能在長期來看將削弱美元。

Ⅱ 中東局勢持續升級,美伊一旦開戰,對經濟將有什麼影響

據美國《國會山》報道,沙特王儲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日前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采訪的時候表示,如果美國對伊朗開戰,全球經濟或將直接崩盤,而且美國會受到最大的影響。

薩勒曼這次表態,被外界認為可能是在給美伊關系降溫。他還表示,中東地區出口的化石能源約佔了世界能源供應的30%,佔全球貿易通道的20%,佔全球GDP的4%。沙特兩處原有設施遭到胡塞武裝襲擊,就使得沙特的石油產能銳減一半,從正常情況下的每天980萬桶減到570萬桶。如果美伊爆發大規模戰爭,勢必會波及到中東地區其他國家,也包括沙特。

沙特油田遇襲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原油消費國,每天的石油消耗約為2000萬桶。與此同時,美國超越了俄羅斯和沙特,成為了世界第一大產油國。但盡管如此,美國每天的原油產能也只有1000萬桶左右,所以說其大量石油依賴進口,而且缺口仍然巨大。

美國對伊朗開戰,最大輸家是美國。這句話從伊朗死敵、美國盟友的沙特嘴裡說出來,不僅有說服力,也更加諷刺。

Ⅲ 為什麼美國要在伊拉克、敘利亞、伊朗不斷挑起戰爭

至於敘利亞戰爭的爆發,依然是繞不開石油這個大問題的,敘利亞靠近地中海,其港口多鋪設有往歐洲輸送油氣資源的管道,以及運往其他國家的油輪也多在敘利亞港口停靠。而中東其他國家的輸油管道也大都要經過敘利亞才能往他國輸送,比如伊拉克。 不過我們提起向外出售石油以及天然氣資源的時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能源輸出大國,那就是俄羅斯。從蘇聯時代開始,俄羅斯就主要是以石油等天然資源換取外匯。 盡管經歷了蘇聯解體這樣的混亂時代,國內許多油氣田落入了金融寡頭手中,但經過普京多年來的勵精圖治,這已然成為了俄羅斯換取外匯的主要來源。

這也正是俄羅斯的弱點,一旦國際油價出現了波動,那麼俄羅斯的經濟必然會出現巨大的損失,以西方諸國也多次控制原油價格跌漲,通過這種方式打壓俄羅斯,意圖要通過這種手段制裁俄經濟運轉。此次敘利亞內戰的爆發,美國正是打著全面控制中東地區的油氣輸送的主意,並想藉此將中東的石油藉此輸送全世界,以此將俄羅斯徹底從國際能源市場給排擠出去,以此來讓俄羅斯再也翻不起身,而戰爭是打擊敘利亞最好的手段。

Ⅳ 伊朗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和美國交惡

主要原因是伊斯蘭革命的勝利。

起因事件:

1、伊斯蘭革命:

1951年,穆罕默德·摩薩台成為伊朗民選首相,把被美國與英國佔有的石油資源,實現了國有化,歸伊朗人們所有。

英美豈能白白讓自己利益受損,於是,英國軍情六處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共同策動了一場『阿賈克斯行動』,成功在1953年推翻時任總統摩薩台,讓巴列維國王重新上台。

巴列維上台後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國藍圖來進行改革,同時打壓國內宗教勢力,還簽下了美國軍事人員在伊朗的治外法權。

那時的德黑蘭儼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婦女著裝西化,可口可樂大廣告牌隨處佇立。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極度不滿。

伊朗開始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政府出動軍警鎮壓,在德黑蘭,有數萬示威者被打死,

1979年,宗教領袖發動伊斯蘭革命,全國各地大規模示威和罷工,交通中斷,伊朗軍方宣布中立,巴列維被迫流亡,巴列維王朝覆亡。

2、美伊斷交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同年10月,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的消息被傳回國內,憤怒的德黑蘭穆斯林群眾沖入了美國大使館,扣留了使館人員,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

這場人質危機始於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續到1981年的1月20日,長達444天。

電影《逃離德黑蘭》講述的就是這一伊朗人質危機事件。

(4)為什麼說美國伊朗是金融戰擴展閱讀:

美國制裁對伊朗的制裁:

路透社稱,為遏制伊朗導彈與核計劃並削弱伊朗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協議,8月重啟對伊非能源領域制裁,現在又宣布新制裁,試圖用一系列「組合拳」令伊朗最終屈服。

美國財政部發布通告稱,從5日起對涉及伊朗金融、航運、航空、能源等領域超過700個個人、實體、飛機和船隻實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銀行及其境內外分支機構、伊朗國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飛機和伊朗原子能機構。

此次制裁重點瞄準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蘊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中僅次於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產油國。按特朗普所說,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葉門、敘利亞等國,並迫使伊朗同意就核問題重新談判。

此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5日宣布,美國將暫時允許8個國家或地區在美對伊朗制裁後繼續購買伊朗石油。這些國家或地區包括:中國、印度、義大利、希臘、日本、韓國、土耳其和中國台灣地區。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後不會延長。

另據報道,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對伊朗新制裁時,模仿美劇《權力的游戲》「凜冬將至」橋段,在「推特」上發布一張海報圖。圖中他從層層迷霧中走來,配以「制裁將至,11月5日」字樣。

對此,《權力的游戲》製作方美國HBO電視網迅速聲明「不希望商標被用於政治用途」。接下來,美國網友輪番斗圖,以相同底圖繪制「訴訟書將至」「米勒將至」(註:米勒是負責調查特朗普團隊「通俄門」的特別檢察官),甚至「牢獄將至」。

Ⅳ 美國宣布制裁伊朗18家銀行,美國和伊朗有啥深仇大恨

美國與伊朗的主要矛盾便是石油利益。

01、美國宣布制裁伊朗18家銀行。

10月8日,這一天對於伊朗來說是註定難受的,美國財政部部長在這天宣布制裁18家銀行,主要體現就是美方對阻止非法使用美元的承諾。

受制裁的銀行在美國的資產將會被查封,而且還規定美國公民不得與其進行交易,如果有人或者金融機構與其交易將會受到次級制裁。

這個時候伊朗算是和美國鬧掰了,處處抵制美國,而美國在中東算是失去了控制權,石油利益也在逐漸縮小,這也是美國與伊朗的主要矛盾所在。

伊朗宗教獲得政權後還想要除掉以色列,以色列主要是由世界猶太人支持建立的,其中美國就是背後推手,而伊朗的行為無疑再次加深與美國之間的仇恨。這也是兩國由友好到交惡的原因。

Ⅵ 伊朗與美國是否開戰

從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制定的《大中東計劃》(從摩洛哥到中國的新疆)來看,美國打伊朗是早晚的事。美國金融危機的真實內幕就是切開伊朗,把中東和西亞分裂成數百個小單元,從而牢牢掌控世界能源的總開關和地緣戰略要地的制高點。美國的野心能否成功就看中俄是否能抗衡到底了。丟了伊朗,俄國的南大門徹底敞開,同時也切斷了中國西部大開發欲從伊朗鋪設輸油管道、在波斯灣爭奪能源拱衛中國西大門的戰略計劃。

Ⅶ 美國什麼時打伊朗為什麼打

今年什麼日子?各國大選年。歐盟尚未走出金融危機。伊朗還控制著石油重要出口路線霍爾慕茲海峽。伊朗與俄羅斯僅一海之隔。伊朗的導彈能給海灣地區的親美國家帶來災難。總結上述原因你就知道美國對伊朗是恐嚇還是動真格的了。另外,就算打、也要等美國大選完了奧巴馬連任的前提下,如果不是奧巴馬當總統,那他肯定不能打。而新總統也要等下年才能正式升效,而新總統決定打伊朗也要等到2013年了,到時候伊朗很可能已經擁有核武器了。還有中俄不會參戰。因為中國現在不希望和平發展的道路被終止,另外俄羅斯已經沒有蘇聯時的能力了。

Ⅷ 美國長時間對伊朗進行嚴厲制裁,到底對伊朗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美國對於伊朗的制裁是多方面的,涵蓋軍事、金融、石油等多個領域,給伊朗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影響了其民生的發展。

自2006年開始,伊朗就遭受了聯合國實施的制裁。而在2012年往後,美國對伊朗分別實施了石油和金融上的制裁。


冤冤相報何時了,漫長的斗爭下,兩國其實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而伊朗更是近乎停滯發展(當然也離不開他們自己有點作),伊朗的民眾更是苦不堪言。

Ⅸ 1973年美國金融危機

1973年,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運用石油武器來對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行石油禁運,削減石油產量。結果是石油價格暴漲,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到了1978年,伊朗發生政治局勢的變換,造成了石油生產的不穩定,生產一度從每天600多萬桶降到了70萬桶。這樣,第二次石油危機也出現了。

石油危機的出現,大大影響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尤其是日本。第一次石油危機, 就馬上使日本出現了嚴重的經濟蕭條,導致了外匯的大量外流。

這次由石油危機所引發的經濟危機有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這次危機造成了西方資本主義經濟較長時間的「滯脹」。所謂「滯脹」,就是指經濟增長停滯和通貨膨但是,由於70年代的通貨膨脹持續時間長,幅度大,由於擔心引起更為嚴重的通脹,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很難繼續使用國家干預刺激經濟的手段,由此也就更難走出經濟蕭條脹同時存在的現象。

Ⅹ 二戰是美國的那些金融集團在背後操縱嗎

這些都是地攤文化出來的陰謀論。其實二戰以前,世界早已進入工業化時代的資本主義經濟,世界經濟和金融已經早已完善成形了。而由於美國經濟越來越強,美國紐約逐漸代替了英國倫敦成立新的世界金融中心。世界經濟發展史離不開金融中心的各種資金融資等等。
就像現今時代,以中美關系為例,中國許多企業都要在美國融資的,美國華爾街也擁有大量的私營的風險投資,包括大量互聯網企業,如網路等,還有巴里巴巴等,還有許多外資企業,和資質企業。同樣也有大量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

總之二戰前時期,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他們的經濟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特別是美國資金更加雄厚。而這些資金都是私人資金。德國與英美戰爭,是因為德國崛起擴張要改變領土現狀,收回與波蘭的領土糾紛,最後導致德國挑戰英國等西方大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引發了戰爭。是雙方都不願意看到的,包括一些嚴謹的二戰歷史書籍,也可以看出,包括希特勒也是不願意看到與西方列強發生大戰的。只是雙方利益沖突,逐步逐步,相互猜疑,相互敵視,相互誤判,最終走向了兵戎相見。雙方就是為了波蘭問題,大打出手。

就像現在中美關系。中美經濟關系非常緊密,但是中國國力強盛,希望能夠解決南海爭議,收回中國認為屬於自己國土。而美國呢?美國認為這個區域是有爭議的區域,美國主導國際秩序,因此中國用武力解決領土,就會影響美國全球領導地位和號召力,因此美國就不會同意中國武力解決。
所以從中美雙方看,經濟利益緊密,中美商界們都是不希望中美沖突。但是如果突發事件發生,中國與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檫槍走火,戰爭擴大,那麼商界是虧損最大的,但是也沒有辦法,本來在其他國家投資融資就是有風險的。例如美國軍工企業,希望中美戰爭嗎?例如波音這個巨無霸,企業,許多民用航空設備都是靠中國市場的。另外中美處於不戰態勢,一點都不影響波音在美國軍火銷售。同樣洛克希德也是如此,和平時期,一樣可以賺大錢,但是蘋果公司呢?蘋果公司要比洛克希德公司財力雄厚多,中國市場是非常大的。所以美國絕大多少企業不是軍工企業,而軍工企業貿易額占據美國企業比例是非常非常小的。
所以從整個商界來說,他們都是不願意看到中美爆發沖突的。但是由於中國國力崛起,以及美國在亞太領導地位,中國在南海方向和美國還是有可能爆發沖突的,一旦沖突,商界就會成為損失巨大,所以中美雙方都要保持一定克制,但是雙方一旦誤判,還是出現檫槍走火的可能的,最終演變成戰爭的。

當年德國與美國、英國關系也是如此。希特勒太激進,太極端,總是認為用武力解決周邊小國領土糾紛,英國等西方國家是不會為了小國,而犧牲自己利益與德國爆發沖突。而英國為首西方國家由於一戰的原因,厭戰,所以對於德國起初的重整軍備和在周邊國家吞並,採取了綏靖政策。結果反而提高了希特勒在國家聲望,而反對採取軍力解決領土問題的軍方和反對人士收到了排擠,而且使得希特勒更加大膽和冒險,因此轉向了波蘭,而波蘭是英國的小弟國家,英國法國不出面,英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和主導的秩序就會土崩瓦解,因此這個時候雙方都沒有退路了,經濟利益,不得已讓位給了雙方國家在世界的主導利益了。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說美國伊朗是金融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隱形眼鏡護理液在哪裡買 瀏覽:283
伊朗藏紅花最低多少錢一克 瀏覽:271
伊朗人在古代是什麼人 瀏覽:291
中國潘家書中如何培養姐 瀏覽:655
印度疫苗為什麼不用推 瀏覽:855
韓國為什麼參戰越南戰爭 瀏覽:880
義大利天使面怎麼做好吃 瀏覽:948
伊朗女人忌諱什麼顏色 瀏覽:980
去印度吃牛肉有什麼後果 瀏覽:789
越南男人是怎麼樣的人 瀏覽:728
印尼島參怎麼做 瀏覽:768
印度摩天樓在哪裡 瀏覽:408
怎麼查義大利稅卡綠卡快速查找 瀏覽:155
中國寄到義大利的ems怎麼查 瀏覽:935
和伊朗客戶做生產要注意什麼 瀏覽:194
中國石油哪個好一點 瀏覽:752
外國人是如何評價中國盜版車型 瀏覽:420
義大利過春節有什麼好玩的 瀏覽:475
越南挨著中國有哪些口岸 瀏覽:868
入境印尼可以帶什麼吃的 瀏覽: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