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應對美國經濟制裁
這個要完全說清楚還比較費時,我只能簡單說一下。
美國的經濟制裁是建立在其世界最強大的國力和唯一的國家經濟金融中心以及美元是唯一的世界貨幣的基礎上的。簡單說,因為美國的強大經濟實力,大家都需要美元,而美國完全可以不需要你的貨幣,美元當然是美國發行的,也只有美國能真正為其貼息,因此你手裡有美元或者日常經貿活動離不開美元的,很容易就被美國經濟制裁。比如說伊朗,雖然口頭上無視美國,但是具體到全球經貿活動中,他也知道自己的貨幣是垃圾,沒有人要,離開自己國家就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人民幣最多也只能在中國用,要自如地在全球使用的只有美元,所以美國一旦凍結其在美國的資產,對伊朗的各種涉外經濟金融限制活動,伊朗經濟就會受到很大影響。如果制裁更加嚴厲,美國還可以對任何和伊朗進行經貿往來的國家進行制裁。
2. 抵制美國制裁伊朗歐盟如何反制
外媒稱,歐盟和伊朗已就一項工作計劃達成一致,以便在美國宣布退出核協議後使繼續維持核協議成為可能。伊朗外長扎里夫在布魯塞爾同歐盟方面代表舉行會談後說,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說此次對話是「建設性的」,並提到了一系列可能採取的用於緩解美國再次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所帶來的影響的措施。
據德國媒體5月15日報道,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核協議一周後,扎里夫來到布魯塞爾會見了德國和法國外長以及英國外交大臣。這些國家也是2015年核協議的簽字國。
莫蓋里尼說,目標是在「未來幾周」在這些方面取得成果,但各方也知道落實此事並不容易,因為歐盟必須考慮如何讓歐洲企業既能繼續在伊朗投資,又能避免成為美國制裁的目標。莫蓋里尼計劃於16日在索非亞舉行的歐盟峰會上向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介紹設想的解決方案。
另據俄羅斯媒體5月16日報道,華盛頓威脅制裁與德黑蘭做生意的歐洲公司,這迫使布魯塞爾和一些歐盟國家政府針對美國制裁政策制訂反制措施。法國國民議會外交委員會成員、執政黨「共和國前進」運動議員塞巴斯蒂安·納多介紹,目前布魯塞爾正積極准備能使歐洲公司規避美國可能制裁的影響的文件。不排除會以歐盟上世紀90年代為應對美國對古巴貿易禁運而採取的調解機制為模板。當時,歐盟得以在法律上使自己的企業豁免美國制裁的超地域適用原則。
報道稱,13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宣布了歐盟擔心已久的事:倘若歐洲公司不跟隨美國公司收縮與伊朗的經濟合作,它們也會面臨美國制裁。
報道稱,美國給歐洲人90天至半年時間來適應新條件——即禁止用伊朗里亞爾開展業務、禁止向伊朗銷售鋁、鋼材、煤炭和軟體以及禁止在汽車製造和化工領域與伊朗合作。但歐洲不願服從大洋彼岸的夥伴。
納多表示:「如今,在遭到美國制裁威脅後,歐洲國家正在醞釀應對措施,那就是保護歐洲企業免受美國制裁的法律文件。我認為,如果我們預備了很好的應對措施,那將使特朗普明白,制裁與伊朗合作的公司是多麼沒有前途。」
此外據法國媒體5月15日報道,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15日表示,專家會尋找方法來確保伊核協議繼續有效。她有兩個願望,一是確保伊朗石油能繼續出口,二是德黑蘭的銀行交易能正常進行。
伊朗政府發言人諾巴赫特15日揚言,如果無法跟歐盟一起找出挽救這項協議的辦法,將恢復提煉濃縮鈾至20%純度。
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援引諾巴赫特的話報道稱:「如果無法維護我們的利益,我們將退出這項協議,並恢復提煉濃縮鈾至純度20%,或是我們想要的任何純度。」
3. 美國7日重啟對伊制裁伊朗總統如何回應的
美國7日重啟對伊制裁 ,伊朗總統回應:美國將後悔。
8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俄亥俄州出席「讓美國再次偉大」集會
面對美國重啟對伊制裁,歐盟委員會當地時間6日發布聲明稱,歐盟將啟用「阻斷法令」(Blocking Statute),以保護在伊朗境內運營的歐盟企業免受美國制裁。歐洲企業仍將在歐盟保護下,繼續在伊朗境內從事合法生意。此前,法國、德國、英國外交部長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對美國制裁伊朗表示遺憾,同時歐洲會致力於與伊朗保持經濟往來,包括其石油和天然氣出口。
中國外交部也反復聲明,中國和伊朗在不違反各自國際義務的前提下保持著正常的交往與合作,這合情、合理、合法,無可非議。與此同時,中方一貫反對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中方的合法權益理應得到維護。這一立場是堅定的、明確的。
來源:網易新聞
4. 美國制裁伊朗航運網路,如何操作才有效
美國在其他國家的眼中一直都是比較強硬的,特別是在特朗普上任之後,簡直就像是目空一切一樣,總是靠著美國的實力比較強大,因此去打壓那些比較弱小的國家,甚至是想著制裁其它的國家或者是控制其他的國家。其實有的時候對於美國的一些做法我個人認為簡直就像是強盜一樣,只要是他們想要得到的就必須得到,如果得不到那麼就去制裁別人。
我們知道伊朗本身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石油,現如今伊朗的經濟財務已經被美國給制裁了,那麼今後當然對他們國家的發展是有很大影響的,而美國制裁伊朗航運網路如何操作才有效?當然是對於全面的制裁才能夠有效地制止他們的經濟來源。
其實在最近這幾年,美國陸陸續續出台了很多了對伊朗的制裁,而伊朗方面則多次強調不會在承受壓力的情況下與美國對話。其實就對於美國來說,想要制裁伊朗的航運網路還是比較簡單的,畢竟我們知道美國可是科技大國,如果直接讓伊朗的航運網路癱瘓,那麼將對伊朗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失。
5. 美國財政部將大幅增加對伊朗制裁,除了經濟制裁,美國制約對手還有什麼手段
美國財政部將大幅度增加對伊朗制裁,除了經濟制裁,美國制約對手還有很多其他的手段,比如軍事制裁,政治上的孤立等一些手段。
在美國做出制裁伊朗舉動的同時,美國也在積極地尋找著同盟國的大力支持。在1979年的時候,美國的國務卿訪問了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以及布魯塞爾北約理事會的支持,要求這些國家同時對伊朗進行制裁,冰潔伊朗在他們國家的資產、限制對伊朗的進出口。當然美國並沒有成功。
6. 如何看待美要強行恢復對伊制裁的行為呢
美國又出來搞事情了,這次是伊朗的武器禁運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各國之間又開始了新的一輪唇槍舌戰,當然了,聰明的人已經知道了結果,歐洲以英國,法國,德國,為首的親美派自然是要站在美國這一邊的。都是提倡延長伊朗武器禁運的時間。
因此可以看出美國如此制裁伊朗,明顯就是要把伊朗整死,同時藉此來打擊中俄兩國,這一招不可謂不妙。
7. 伊朗是怎麼回擊美製裁的
伊朗議會13日通過一項議案,決定向伊朗導彈系統研發項目和伊斯蘭革命衛隊境外行動增加5億多美元預算,以應對美國的最新制裁。
伊朗議會議長阿里·拉里賈尼在當天議程結束後說,美國應該清楚,這項議案只是伊朗反擊美國在本地區冒險主義行為的第一步。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初上台後,美國以伊朗堅持試射導彈為由對伊朗不斷施壓,相繼出台了延長制裁期限、限制伊朗公民進入美國等措施。特朗普還要求行政部門每隔90天向國會提交報告,評估伊朗是否履行伊核協議承諾。8月初,特朗普簽署一份針對俄羅斯、朝鮮和伊朗的制裁法案,以伊朗和朝鮮發展彈道導彈項目等為由,對它們實施新制裁。
8. 美國到底要怎麼處理伊朗
因為美國全面制裁伊朗,依靠石油出口的伊朗經濟已經是哀鴻遍野了。當然美國這種霸道的外交手段,讓歐亞許多國家都跟著受牽連。只可惜美國太強了,大家都怕得罪它,只能捏著鼻子人倒霉了。可是,別的國家可以換個石油供應商,伊朗可就不行了。原本伊朗就是石油出口大國,石油出口的外匯收入是最主要經濟來源。現在相當於一個人突然丟了工作,沒有工資的生活得有多糟呀。
(沙特在葉門丟失大量裝備,也的確應該補充補充了)
不過,不管美國和伊朗最終會不會真打起來。伊朗周邊的國家可是不得不防呀。伊朗的體量在西亞地區實在是太大了。伊朗人口 有8000萬、沙特才3200萬人、伊拉克才 3700萬人、那些小國就更別提了。
埃及 到是有一億人口,但是埃及算非洲國家。這裡面最急迫的就是沙特了。畢竟,沙特在中東因為宗教話語權問題,和伊朗矛盾重重,甚至比和以色列的矛盾都大。而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更是屢屢打了沙特的臉。所以前幾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以「伊朗行動危害地區安全」和「葉門胡塞武裝威脅增加」為由,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從而繞過國會,開啟向沙特出售軍火的行動。
緊急向沙特和阿聯酋出售了價值81億美元的軍火,並且向中東增派3000名士兵。這其實是個一箭雙雕的妙招。
9. 歐盟反對美製裁伊採取什麼措施
當地時間8月7日零時,美國將正式重啟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在國際上點燃了一顆「巨大炸彈」的引信。今年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奧巴馬政府簽訂的暫停對伊朗制裁的伊核協議,這次重啟的首批制裁措施主要集中在金融、汽車、飛機等非能源領域,對伊朗經濟至關重要的石油業的制裁將於11月4日生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5日威脅稱,要讓「伊朗政權做出巨大變化」。
「歐盟宣布抵制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外長與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6日發表共同聲明,反對美國重啟對伊制裁。聲明稱,「歐盟對美國恢復對伊朗的制裁深感遺憾」。歐盟決心保護歐盟企業免受美國制裁的可能後果,歐盟修訂後的「阻斷法規」將於7日生效。「阻斷法規」旨在鼓勵歐盟公司無視美國的制裁威脅,它還規定歐盟將補償歐盟公司因為在伊朗進行合法的交易而受到的損失。歐盟的聲明還稱,「解除對伊朗的相關制裁是伊核協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據歐盟法律和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我們決定保護歐盟經濟實體與伊朗開展合法業務」。
美國近來還派高官前往世界各國,試圖說服各國支持其對伊制裁和削減伊朗石油進口,但大多遭到拒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3日曾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和伊朗在不違反各自國際義務的前提下,保持著正常交往與合作,這合情合理合法,無可非議。他稱,中方一貫反對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這個立場是堅定明確的。中方的合法權益應該得到維護。
日本NHK電視台5日報道稱,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新加坡參加東盟系列外長會時同伊朗外長扎里夫舉行了會談。河野贊揚伊朗在維護中東穩定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對於美國要求各國11月完全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一事,河野強調,日本將會和美國協商,今後日本「將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
「華盛頓和布魯塞爾之間的拉鋸戰又將開始」,德國新聞電視台6日稱,盡管歐美貿易戰暫時熄滅,但是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又讓歐美形成對抗。莫蓋里尼強硬表示,盡管美國拒絕對歐盟企業實施豁免,但歐盟仍決心堅持到底。報道稱,在美國重啟對伊制裁前,伊朗購買的5架新的歐洲商用飛機周日已經交貨。
制裁通常只有在盟友合作時才能奏效。報道引述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羅森伯格的話稱:「我們曾經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對古巴實施制裁的國家。但其他國家仍然與古巴有生意往來。顯然在伊朗問題上,美國可以退出伊核協議,但除非有所有盟友支持,否則制裁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來源環球時報
10. 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正式生效,伊朗將如何應對
眾所周知,美國對伊朗進行的制裁目的是什麼。伊朗有什麼,美國需要什麼。確實,對於美國來說,伊朗石油在國際市場的存在是阻止其成為真正世界石油霸主的絆腳石。只需要伊朗社會動盪,影響其石油出口其他國家,對於美國來說就是大利。
要阻止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伊朗還需要有其他國家的支持與幫助。現階段而言,伊朗可以從委內瑞拉身上尋找經驗,美金是世界貨幣,要想不被制裁,那就少用美金,如何少用美金,那就是減少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