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是哪個國家
伊朗指的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7。
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
伊朗的自然資源:
伊朗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蘊藏豐富。截至2019年底,已探明石油儲量1580億桶,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氣已探明儲量33.9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
其它礦物資源也十分豐富,可采量巨大。已探明礦山3800處,礦藏儲量270億噸;其中,鐵礦儲量47億噸;銅礦儲量30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
鋅礦儲量2.3億噸,居世界第一位;鉻礦儲量2000萬噸;金礦儲量150噸。此外,還有大量的錳、銻、鉛、硼、重晶石、大理石等礦產資源。已開采礦種56個,年礦產量1.5億噸,占總儲量的0.55%,佔全球礦產品總產量的1.2%。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伊朗
Ⅱ 西亞的伊朗高原地區
閉塞的山間高原
包括高原內陸及其周圍山地,主要由南北兩側的邊緣山地及中間高原盆地所構成。其邊緣山地屬於阿爾卑斯—喜馬拉雅褶皺山帶。分為兩支,北支主要有厄爾布爾士山脈、科彼得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南支主要有扎格羅斯山脈、莫克蘭山脈、基爾塔爾山脈,並東延成蘇來曼山脈。伊朗高原南北介於中亞平原和阿拉伯海及其海灣之間,西鄰亞美尼亞高原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接印度半島區的塔爾沙漠,東西長達2500公里,南北最寬為1500公里,面積約270萬平方公里,大部分屬伊朗,小部分屬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
伊朗高原周圍山地高大險峻,尤其是興都庫什山和扎格羅斯山脈等,海拔高度都在3000米以上,有冰雪覆蓋的山峰高大連綿,十分壯觀雄偉。
乾燥的伊朗式氣候
伊朗高原氣候主要屬亞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具有大陸性顯著、溫差大、冬春降水多等特點,因此稱伊朗式氣候。南部邊緣為熱帶乾旱氣候。
伊朗高原基本上處在副熱帶高氣壓帶及東北信風帶,地勢較高,氣流多來自乾燥內陸,高原內部又呈盆地狀,導致本區氣候具有突出特點:大陸性顯著,冬涼夏熱,年較差大。年平均降水量為400毫米,大部分地區在200毫米以下,高原中部尚不到100毫米,僅在邊緣山地特別是迎風側降水量較多,厄爾布爾士山北坡和裏海沿岸年降水量常超過1000毫米,是降水最豐富的地區;西北部和西部山地年降水在500~750毫米之間。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表現出自北而南、從西向東、由山地到內陸盆地逐漸減少的趨勢。
內陸流域廣大
封閉的地形、稀少的降水使伊朗高原上形成了廣大的內流區(包括無流區),內流、無流區約占其總面積的2/3。高原上沒有真正的大河,河流長度不大,流域面積有限。河流的水量少,水位季節與年際變化都很大,多季節性河流等成為本區突出的水文特徵。高原內部基本上為內流區和無流區,內陸河多發源於高原邊緣山地的內側,流向內陸低地。赫爾曼德河發源於喀布爾西帕格曼山,向西南流入薩巴里湖,全長1110公里,是伊朗高原最長的河流,為內陸河,主要靠高山融雪水和冬雨補給,最大徑流量在春季或春末,此時在乾旱的低地可出現春洪水災。其餘較大的內流河有赫里河、哈利勒河、庫爾河等。外流河多分布在高原邊緣山地的外側,都很短小,流域面積也很小。最長的外流河是卡倫河,發源於扎格羅斯山,流向西南,在阿巴丹附近匯入阿拉伯河,全長550公里,有一定的通航價值。此外,還有一些更短小的外流河流入阿拉伯海及阿曼灣、波斯灣。著名的湖泊有薩巴里湖、納馬克湖等,都是內陸鹹水湖。
植被
自然植被—土壤主要屬亞熱帶荒漠草原、荒漠和灰鈣土、棕鈣土及漠土系列,自然景觀多為半荒漠、荒漠景觀。整個內陸高原基本上是半荒漠和荒漠,植被稀疏,植物種類很少,多生長疏生短草和肉質、多刺、根系發達的灌木。森林面積很少,僅佔10%左右,在南裏海低地厄爾布爾士山脈北坡森林茂密,多闊葉林,在扎格羅斯山地西部有較稀疏的森林,在山地森林帶以上分布著大片的山地草原。
自然資源
以礦產資源最為豐富。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石油主要分布在扎格羅斯山的西南麓,即構造上屬新褶皺山地的前緣凹陷地帶,儲油構造良好,已探明儲量100多億噸,是西南亞也是亞洲和世界上的主要石油產地。鐵礦亦十分豐富,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地區,如克爾曼、巴米安等地,儲量大、品位高。銅、鉻、鉛、鋅等礦儲量也相當可觀。土地主要是適於放牧的各種草地,可耕地較少,不足總面積的1/5,水源不足,使草場載畜量很低。
Ⅲ 伊朗的簡介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位於亞洲西部,北接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土庫曼,瀕臨裏海,西與土耳其、伊拉克接壤,東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南隔波斯灣、阿曼灣與阿拉伯半島諸國相望。面積1 6 4 .8 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 8 3 0 千米。
伊朗是個古國。我國古代史書上稱其為「安息」國。公元前6 世紀稱波斯,是個大帝國。7 世紀後,異族先後入浸。1 8 世紀前期,納第爾汗領導伊朗人民推翻了異族統治。1 9 世紀後期起,英國、俄國和美國不斷侵入。1 9 2 5 年,建立起巴列維王朝。1 9 7 9 年成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1 9 7 1 年8 月1 6 日同我國建交。
居民
波斯人約佔6 6 %,還有阿寒拜疆人、庫爾德人、俾路支人、巴赫蒂亞爾人、盧爾人、阿拉伯人、加什蓋伊人、土庫曼人、亞美尼亞人、亞述人等。西北部人口較密,大部分地區每平方千米1 0 —5 0 人,信伊斯蘭教,什葉派佔大多數。波斯語為官方語言。
自然環境
伊朗是一個高原和山地相間的國家,大部分位於伊朗高原上,海拔一般在9 0 0 —1 5 0 0 米之間。中央部分大部為較平坦的高原,佔全部領土的 1 /2 。高原上多小型內陸盆地。北部有厄爾布爾士山脈,海拔2 4 0 0 —3 0 0 0 千米,主峰達馬萬德山海拔5 6 7 1 米,是一座死火山,為伊朗最高峰。裏海沿岸狹窄的平原上,覆蓋著肥沃的沖積土。西北部是亞美尼亞高原的一部分,多山間盆地,有全國最大的烏爾米耶湖。西南部和南部為許多平行的山嶺,把伊朗內地與海隔開。東部地區是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沙漠和荒地佔全國面積的1 /3 ,著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東南部在伊朗境內。伊朗東部和內地屬大陸性亞熱帶草原和沙漠氣候,寒暑變化劇烈,夏熱,冬冷多風,內地形成大片的草原、沙漠和鹽沼。西部山地區受地中海式氣候影響,年平均降水量達5 0 0 毫米以上,東部沙漠地區減少到1 0 0 毫米左右,沿裏海一帶年平均降水量達1 0 0 0 毫米以上,炎熱潮濕,可生長亞熱帶植物。
自然資源
伊朗擁有十分豐富的石油資源,現已探明的儲量達9 5 0 億桶。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以西南部胡齊斯坦省的卡倫河流域最豐富。主要油田有加奇薩蘭、馬倫、阿加賈里、比比—哈基梅等。此外還有大量天然氣、煤以及銅、鐵、鋁、鉻、石棉、磷酸鹽、石墨、硫磺等。在亞塞拜然和呼羅珊省還發現有鈾礦。
經濟概況
伊朗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4 5 %。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麥、稻子、棉花、甜菜等。畜牧業相當重要。地毯織造業很普遍。石油是經濟的命脈。年產原油1 億多噸,居世界前列;年產天然氣約 5 0 0 —6 0 0 億立方米。西南部是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產區。在各工業部門中,紡織工業居第二位,其它還有建築材料、鋼鐵、汽車裝配、機械製造、制葯、采礦等。主要外貿對象是德國、日本、義大利、土耳其、法國等。石油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外還出口棉花、地毯、干鮮果品、皮張、礦石、天然氣等。進口以機器、鐵和鐵製品、化工產品、葯品、電機、汽車、糖、茶、棉布等為主。
卡倫河是境內唯一的通航河流。輸油管把石油從產區輸往各出口港及提煉中心。
重要城市
德黑蘭:首都。1 1 世紀建立的古城。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鐵路樞紐。有紡織、石油提煉、汽車裝配、制葯、水泥等工業。
阿巴丹:著名的石油城。有規模很大的煉油廠和設備完善的石油化工廠。波斯灣上的哈爾克島,是伊朗原油的輸出中心和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港之一。
阿瓦士:位於石油蘊藏豐富的胡齊斯坦省。伊朗縱貫鐵路上的要站之一。為石油提煉中心和轉運站。大不里士:人口約6 0 萬。8 世紀起曾長期為伊朗首都。農畜產品重要貿易中心。以織毯、製革等手工業著名。地震較頻繁。
伊斯法罕:伊朗古都,古代「絲綢之路」的南路要站。全國最大紡織工業中心,金屬製品亦著名。
馬什哈德:是伊朗橫貫鐵路的東部終點。向為印度、阿富汗同德黑蘭間的商隊貿易中心。是黃麻、絲、茶和麵粉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為什葉派伊斯蘭教聖地。
其它
重要節日:國慶日2 月1 1 日。春節(新年)3 月2 1 日。
與我國建交日:1 9 7 1 年8 月1 6 日。
貨幣:伊朗里亞爾。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3 小時3 0 分;比北京時間晚4 小時3 0 分。
國花:玫瑰。
國名釋義:古波斯語意為「光明」。
Ⅳ 世界第一石油大國世界石油儲量最多的十大國
世界主要國家石油估算探明儲量和產量排名如下:
排序 國家地區 石油儲量(萬噸)
1 沙烏地阿拉伯 3553424.66
2 加拿大 2450589.04
3 伊 朗 1723287.67
4 伊拉克 1575342.47
5 科威特 1321917.81
6 阿布扎比 1263013.70
7 委內瑞拉 1065753.42
8 俄羅斯 821917.81
9 利比亞 493150.68
10 奈及利亞 342465.75
排序 國家地區 石油產量(萬噸)
1 沙烏地阿拉伯 42150
2 俄羅斯 41080
3 美 國 28625
4 伊 朗 18650
5 中 國 17075
6 墨西哥 16825
7 挪 威 15175
8 加拿大 11100
9 奈及利亞 10600
10 英 國 10475
截至2018年,世界石油儲量排名如下。
1、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按照其每日消耗74.6萬桶計算,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775年。
2、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儲存,其國家90%的經濟來自於出口石油燃料,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
3、加拿大
加拿大的石油儲量位居世界前茅,但是很多人說起石油只會想到中東地區,其實是加拿大出於保護自然資源的考慮,並沒有過多的去開採石油。
4、伊朗
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歐佩克第二大石油輸出國,其國家工業主要以石油開采為主,國家經濟命脈和外匯也主要以石油為主要來源,可以說石油收入占據了伊外匯總收入的一半以上。
5、伊拉克
伊拉克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原油儲量本是世界排名第四,在伊拉克石油是國家的經濟支柱,工業也主要跟石油有關,70%的天然氣屬於石油伴生氣。
6、科威特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國民的經濟支柱主要以石油的出口和天然氣為主,是整個中東海灣地區的石油大國,石油和天然氣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
7、中國
雖然中國一直都被稱為「進口原油大國」,但其實我們國家的石油資源其實也很豐富,雖然發現了大油田,但是由於技術和時間問題,開采量可能不是很大,加上要維持穩定,所以一直都進口大量的原油。
8、阿聯酋
1962年的時候就成為了世界第五大原油出口國、阿拉伯第二大原油生產國,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491年,而且近些年來,阿聯酋也在考慮多元化發展,減輕對石油的依賴性。
9、俄羅斯
俄羅斯地大物博,是世界上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石油儲量也很豐富,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74年
10、是利比亞
石油是利比亞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國家工業也是主要依靠石油來發展的。
(4)伊朗的自然資源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2012年開採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為化工業的原料。實際上,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原料。
世界海洋面積3.6億平方 千米,約為陸地的2.4倍。大陸架和大陸坡約550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陸上沉積盆地面積的總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資源的1/4和最終可采儲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蘊藏重心,將逐步由陸地轉向海洋。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石油
1、
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在最近幾年探明了儲存石油量為2960億桶,成為了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儲存量最多的國家。但在石油出口上仍舊無法與沙烏地阿拉伯比較。
2、
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儲存,其國家90%的經濟來自於出口石油燃料。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儲存量為2650億桶,是世界上石油儲存量最高的國家。
3、
伊朗
伊朗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伊朗開采出的石油一部分國內銷售,同時一部分進行出口,而伊朗已探明的石油儲存量為1325億桶。
4、
伊拉克
伊拉克的經濟體制以石油出口為主,但也有一定的農牧業,伊拉克的石油已探明的儲藏量為1150億桶。
5、
科威特
科威特主要以石油的出口和天然氣作為國民的經濟支柱,而科威特已探明的石油儲存量為990億桶。
6、
阿聯酋
阿聯酋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出口大國,而阿聯酋的已探明石油儲存量為978億桶。
7、
俄羅斯
俄羅斯是世界上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有豐富石油、天然氣、礦產、稀有金屬等資源,而俄羅斯的已探明石油儲存量為723億桶。
8、
哈薩克
哈薩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除了擁有較多的石油儲存量,還擁有大量的礦石資源,其中鈾礦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哈薩克已探明的石油儲存量為396億桶。
9、
利比亞
利比亞擁有豐富的原油資源,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儲藏量為391億桶,利比亞原油產量達到160萬桶/日,國內消費約25萬桶/日,凈出口約120萬桶/日。
10、
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生產國,奈及利亞已經探明的石油儲存量達到了353億桶。
(4)伊朗的自然資源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原油的分布從總體上來看極端不平衡:從東西半球來看,約3/4的石油資源集中於東半球,西半球佔1/4;從南北半球看,石油資源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從緯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緯20°-40°和50°-70°兩個緯度帶內。
波斯灣及墨西哥灣兩大油區和北非油田均處於北緯20°-40°內,該帶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儲量;50°-70°緯度帶內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羅斯伏爾加及西伯利亞油田和阿拉斯加灣油區。約80%可以開採的石油儲藏位於中東,其中62.5%位於沙烏地阿拉伯(12.5%)、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拉克、卡達和科威特。
參考資料:網路-石油
世界第一石油大國是哪個國家迪拜? - : 是美國.2017年起的產油國前十分別是:美國、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加拿大、中國、伊朗、伊拉克、阿聯酋、巴西和科威特.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世界石油部長」亞馬尼胡曉圓 艾哈邁德•扎基•亞馬尼,1930年生於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年青的亞馬尼為沙特... - :[答案] (1)本題綜合考查文章的內容和手法.解答此類題的方法:①讀全文,概括主要內容;②抓標題,概括主要內容;③辨文體,概括主要內容;④找線索,概括主要內容;⑤理層次,概括主要內容.第一步:整體感知.明確文章...
美國為什麼要打仗美國不打就發展不了,它是全球用油第一大國,不打石 : 你好 樓主`關於石油的問題 現在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而不是美國. 關於美國不打仗就沒石油的說法存在錯誤,美國完全可以憑借GDP的老大和巨大的市場通過正...
俄羅斯自然資源的構成和分布有什麼特點 - :[答案] 俄羅斯資源統計石油探明儲量6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2-13%.森林覆蓋面積8. 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 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第...
委內瑞拉為什麼那麼多石油 : 因為他們之前太不注重發展民生工業,衣食住行物資都是靠進口的,以前油價高外匯儲備多的時候沒問題,但是油價已經在低價位運行很長時間了,外匯用完了民生用品卻是一天都不能少的.現在賣石油不賺錢,而且因為發不出工資連開采都成問題了……中國不是沒跟他們采購石油,而是采購了都不能兌現,現在欠我國不少錢,很多工程項目都停工了,再簽合同付款無異於肉包子打狗,最後錢付了東西又沒拿到更虧,他們的政府基本失去信譽了……
人們為什麼把波斯灣譽為世界石油的寶?: 波斯灣石油多,那時因為古時候那裡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瀉湖、三角洲、湖泊等...
世界第一石油大國 - : 最新世界石油儲量排名 2012年02月06日 14:20 從儲量上看,世界上排名前10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第一名:沙烏地阿拉伯,362億噸;第二名:加拿大,184億噸;第三名:伊朗,181億噸;第四名:伊拉克,157億噸;第五名:科威特,138億噸;第六名:阿聯酋,126億噸;第七名:委內瑞拉,109億噸;第八名:俄羅斯,82億噸;第九名:中國,60億噸;第十名:利比亞,54億噸.
全世界石油出口第一大國是哪裡? - : 出口國 1、沙特石油工業是沙特經濟的主要支柱,為世界最大石油輸出國.近年來,沙受益於國際油價攀升,石油出口收入豐厚,經濟保持較快增長.政府大力建設和改造國內基礎和生產設施,繼續推進經濟結構多元化、勞動力沙特化和經濟私...
世界石油大國排名? - : 一.世界主要產油國儲量排名 排名 國家及地區 儲量 1. 沙烏地阿拉伯 362億噸 2. 加拿大 184億噸 3. 伊朗 181億噸 4. 伊拉克 157億噸 5. 科威特 138億噸 6. 阿聯酋 126億噸 7. 委內瑞拉 109億噸 8. 俄羅斯 82億噸 9. 利比亞 54億噸 10. 中國 50億噸 二.世界石油產量排名 1 沙烏地阿拉伯 42150 2 俄羅斯 41080 3 美 國 28625 4 伊 朗 18650 5 中 國 17075 6 墨西哥 16825 7 挪 威 15175 8 加拿大 11100 9 奈及利亞 10600 10 英 國 10475
世界石油大國是哪個國家? - : 委內瑞拉委內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按照其每日消耗74.6萬桶計算,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775年.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儲存,其國家90%的經濟來自於出口...
Ⅳ 「遍地石油,滿是美女」,這樣的伊朗為何還能窮困潦倒
這主要是因為伊朗沒有建立起自己完整的工業體系,雖然伊朗擁有非常豐富的石油資源,但是伊朗卻並沒有把這些通過石油資源所換取來的外匯,注入在國內的經濟以及工業建設上。所以這也使得伊朗這個國家雖然面積非常廣闊,自然資源非常的豐富,但是卻不能稱為一個地區性的強國。
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以及軍事制裁,對於伊朗這樣一個沒有完整工業體系支撐的國家,這樣的制裁無疑是非常致命的,如果伊朗和美國能夠完成談判的話,將會使得兩國以及中東地區的老百姓受益。但是最近美國襲擊伊朗少將蘇萊曼尼的事件,也使得兩個國家的矛盾越來越加劇,所以在短期之內,兩個國家之間不會存在和平穩定的局面。
Ⅵ 亞洲有多少個國家,各個國家的面積各有多大,有什麼特點,各信仰什麼,和中國的關系怎麼樣
有48個!
中國:中國位於亞洲東部,發展中國家,又稱「華夏」,中國東部交通發達,地域遼闊,居世界第三位,交通居世界第二位,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資源眾多,人口局世界第一位。
日本:日本位於亞洲東部,是群島國,發達國家,自然資源貧乏,不過水陸交通、高科技和貨物進口讓日本成為一個發達國家,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經濟體。
韓國:韓國位於亞洲東部,發展中國家,韓國有著很高的科技,以至於可以和日本相匹敵,韓國軍事實力不強,人均收入居世界第31位。
朝鮮:朝鮮位於亞洲東部,發展中國家,曾經是韓國的領地,朝鮮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方之一。朝鮮人愛吃狗肉。朝鮮軍事發展迅猛,很早就與中國建交。
蒙古:蒙古位於亞洲北部,發展中國家,乾旱少雨,人煙稀少,貧窮落後,大多是沙漠氣候。
寮國:寮國位於亞洲南部,資源眾多,不過仍是一個不發達國家,寮國西北部無人治理,鴉片銷量大,是一個極度貧困而危險的地區。
緬甸:緬甸位於亞洲南部,不發達國家,經濟狀況不好,缺少管理,與中國建交。
菲律賓:位於亞洲東南部,發展中國家,一個群島國,氣候炎熱的旅遊國家,旅遊業是菲律賓的經濟支柱。
新加坡:新加坡位於亞洲南部,發達國家,一個城市,人口密度大,但是整潔干凈,國民素質高。
泰國:泰國位於亞洲南部,不發達國家,氣候宜人、溫暖、甘蔗等農作物出口此處,農業發達。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位於亞洲西南部,發展中國家,國家戰爭不斷,無人治理,不過軍事實力十分發達,是世界上軍事最發達的戰亂國家,與中國建交。
印度:印度位於亞洲西南部,發展中國家,人口密度大,野心勃勃,軍事實力較強。
阿富汗:阿富汗位於亞洲西部,不發達國家,戰亂不斷,有三分之二的人是文盲,死亡率極高。
伊朗:伊朗位於亞洲西部,曾經橫跨亞歐非三大陸,發展中國家,核能源和石油儲備高,是伊朗的經濟支柱。
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南部,森林覆蓋率高,地震頻繁,火山多,人口密集,發展中國家。
汶萊:汶萊位於亞洲東南部,亞洲最小的國家,也是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石油出口量高。
敘利亞:敘利亞位於亞洲西部,發展中國家,敘利亞是一個中收入國家,石魚、天然氣是敘利亞的經濟支柱。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分成兩部分,發展中國家,氣候宜人,舒適。
不丹:不丹位於亞洲南部,與世隔絕,人煙稀少,不發達國家,不過,幸福指數和森林覆蓋率非常高。
尼泊爾:尼泊爾位於亞洲南部,不發達國家,在中國和印度之間,亞洲最貧窮的國家。
沙烏地阿拉伯:世界第一大阿拉伯國家,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西部,石油出口量高,沙漠氣候。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東部,分為7個酋長國,石油出口量高,大部分是沙漠。
卡達:卡達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東部,發展中國家,非常富裕,國民生活指數曾躍居世界第一,不過現在有所降低,石油出口量高。
葉門:葉門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西部,不發達國家,雖然石油出口量高,但是經濟仍然停滯不前。
阿曼:阿曼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東部,發展中國家,氣候乾燥少雨。
柬埔寨:柬埔寨位於亞洲南部,不發達國家,毒品銷量較大,旅遊業使柬埔寨經濟不那麼糟糕。
孟加拉國:孟加拉國位於亞洲南部,人口多,地方小,不發達國家。
哈薩克:哈薩克位於亞洲中部,橫跨歐亞大陸,面積排名世界第9,發展中國家,主要以沙漠為主,地勢較高。
土庫曼:土庫曼位於亞洲中部,發展中國家,沙漠繁多,被稱為「沙漠之國」。
烏茲別克:烏茲別克位於亞洲中部,發展中國家,沙漠同樣多,乾燥少雨。
塔吉克:塔吉克位於亞洲中部,發展中國家,不過也是中亞最貧窮的國家。
吉爾吉斯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位於亞洲中部,地勢高,沙漠多。
俄羅斯東部地區:俄羅斯東部地區位於亞洲東北部,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這里便是亞洲的地段。
土耳其:土耳其位於亞洲西部,歐洲東部,橫跨歐亞大陸,發達國家,以白人為主。
以色列:以色列位於歐亞非三大陸交接處,發展中國家,國民生活指數高,但是戰亂不斷。
伊拉克:伊拉克位於亞洲西部,發展中國家,軍事實力比較強硬,不過仍然戰亂不斷。
埃及東部地區:埃及東部地區位於亞洲西部,是亞洲的地段。
Ⅶ 伊朗自認是中東第一強國,其與以色列相比到底如何呢
伊朗雖然自認為是中東第一強國,但是和以色列比起來應該還是差一點的。因為首先以色列已經擁有了核武器,而且以色列自從建國以來,就一直在打仗,戰爭經驗很足,以色列在經濟方面,還有農業工業方面發展的也非常不錯,從各方面來看,以色列是比伊朗又厲害一些的。
以色列在經濟方面也很發達,他們在計算機方面,還有生物制葯,和農業領域發展的很好。以色列在軍事方面可以說是全民皆兵,因為以色列從建國以來就戰爭不斷,所以所有的以色列人都有作戰經驗。在武器方面他們又有美國的支持,所以從軍事方面來說,以色列可以說是中東第一軍事強國。
Ⅷ 伊朗有什麼自然資源
石油
Ⅸ 伊朗的自然資源
伊朗是OPEC第二大原油生產成員國,伊朗具有900億桶探明的原油儲量,佔世界9%的原油儲藏量,15%的天然氣儲量。 在所有石油出口國中,巨型工程悄然出現。據國際媒體報道,在伊朗、中東、俄羅斯、委內瑞拉和其他一些國家,目前數十億美元的工程項目日益增多。 就伊朗而言,為世人所熟知的是其巨大的油氣儲量,同時還有其油氣在世界總儲量中所佔比重與其產量佔世界市場份額之間的強烈反差。據估計,2001年初,伊朗可開採的石油儲量達1000億桶,同期其天然氣儲量達26.6萬億立方米。伊朗的石油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0%左右,但石油產量佔世界石油總產量還不到5%。伊朗為世界第二大天然氣儲量國,但與世界其他天然氣生產國相比,伊朗的天然氣產量相對於其儲量卻是最少的。我們也可以從各國天然氣年開采量占其已探明儲量的百分比來看這個問題,北美為10.5%、西歐3.9%、前蘇聯1.2%, 而伊朗僅為0.2%。 伊朗新聞報2002年8月26日還登載消息,伊朗石油部長BIJAN NAMDAR-ZANGANEH為伊朗油氣產業的落後現狀感到遺憾:「伊朗雖然擁有世界總儲量18%的天然氣,而目前其天然氣出口業績竟然為零」。 事情似乎有了轉機,伊朗政府已經開始嚴肅對待其油氣產業的發展。伊朗新聞報引用石油部長的話說,1997-2001年間,為發展其天然氣產業,伊朗已在此領域與國內外公司簽訂了15個「回購合同」(BUY-BACK DEAL)。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開放其油氣部門。雖然美國對在伊朗投資的非美國公司實行間接制裁,但由於利益誘人,外國公司已經在伊朗承接了一些油氣工程項目,還有一些項目正在洽談中。 目前,伊朗主要致力於開發波斯灣上的南帕爾斯特大型氣田,該氣田為伊朗與卡達共有。2000年11月21日,伊朗新聞報報道,伊朗已與挪威斯達托爾公司(STATOIL)簽定南帕爾斯氣田第6、7和8期開發合同。合同金額達3.3億美元,工期長達46個月。 像其他回購合同類似,這三期氣田的部分產品將用於償付挪威斯達托爾公司的全部資本投入。 回購合同(BUY-BACK DEAL)項下的項目,由國外石油公司提供資金、進行項目開發、工程實施、並在工期結束後將項目運營權移交給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外國公司投入的成本、銀行費用和協定的回報皆以相關工程產品償付。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伊朗開放其油氣部門以來,每一個項目合同完成時,人們和媒體都對此類合同的實施對伊朗經濟、社會和政治的影響存在不同的看法,表達了不同的意見。 伊朗波斯文報紙「HAMSHAHRI」2002年11月30日刊載文章指出,對於回購合同,在伊朗各界存在三種不同的態度和意見。有人認為:由於現行伊朗憲法的某些限制條款的存在,目前回購合同是伊朗石油產業與國外公司合作的最佳形式;第二種意見是基於伊朗不需要國外投資、伊朗石油產業的發展應充分發揮伊朗國內潛力的立場,認為此類合同違背伊朗國家利益,並會在將來給伊朗經濟帶來麻煩;也有人認為應該通過修改憲法的某些條款,同時允許以「產品分享」(PRODUCTION SHARING)的形式與國外公司合作(「產品分享」是目前國際工程合作普遍採用的模式)。他們認為由於回購合同的年限一般較短,通常為5至7年,對國外公司來說缺乏足夠的利益激勵,很難使他們以盡可能最好的方式來實施工程,而這點對工程管理質量、資源保護、伊朗人才培訓和培養、成熟技術的引進都將有負面影響。 無論人們對以「回購」形式與國外公司合作的看法如何,這些合作的實施被看作是對美國對伊朗經濟制裁的一種成功突破,並被認為是伊朗在國際舞台政治意義上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