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核問題是怎麼引起的
伊朗核問題
伊朗核能源開發活動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得到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斷交後,美國曾多次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對其採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發現並提煉出能為其核電站提供燃料的鈾後,美國對伊朗核能開發計劃提出「嚴重質疑」,並多次警告伊朗停止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甚至威脅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
國際原子能機構也通過多項相關決議,要求伊朗與其合作,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終止鈾濃縮活動。在國際社會,特別是在代表歐盟的法國、德國、英國積極斡旋下,伊朗採取了一系列積極舉措。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暫停濃縮鈾離心機的組裝。
為說服伊朗徹底終止鈾濃縮活動,德法英3國還與伊朗舉行了多輪會談,並於2004年11月初在巴黎初步達成協議。由於雙方在關鍵問題上的分歧,巴黎協議未能得到落實。
為了打破伊朗核問題的僵局,去年12月,俄羅斯向伊朗遞交了兩國在俄境內建立鈾濃縮聯合企業的提議,以確保伊朗的核技術不會用於軍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鈾濃縮活動必須在本國境內進行。
今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復中止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並於10日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設施上的封條,正式恢復核燃料研究活動。此舉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3月28日,安理會通過要求伊朗在30天內中止一切核活動的主席聲明。
6月1日,俄羅斯、美國、中國、英國、法國和德國舉行外長級會議,提出一項旨在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新方案,並要求伊朗盡快對這一方案作出答復。伊朗認為,六國方案雖包含「積極措施」,但也有「模糊不清之處」,有待進一步探討,並多次表示將在8月22日前對六國方案作出答復。
由於伊朗的消極反應,六國外長7月12日在巴黎發表聲明,決定將伊朗核問題重新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盡管聲明隱含制裁的威脅,伊朗依然重申,伊朗尊重國際法和國際准則,但決不放棄獲得核技術的權利。
7月3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關於伊朗核問題的第1696號決議,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暫停所有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並呼籲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開展合作。但伊朗表示,伊朗的鈾濃縮活動只會繼續和擴大,不會中止。
伊朗核問題在2006年初成為美國伊朗關系的核心問題,並成為美國伊朗戰爭的潛在導火索。
伊朗核問題的歷史與現狀
1950年代開始核能源開發
1980年美伊斷交,美國多次指責伊朗秘密發展核武器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煉出核電站燃料鈾
2003年12月18日伊朗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
2004年4月,宣布暫停組裝濃縮鈾離心機
2004年6月底,宣布恢復濃縮鈾離心機的組裝,但暫停提煉濃縮鈾
2004年9月21日,宣布開始將37噸鈾礦料中的一部分用於鈾轉化
2004年11月,德法英3國與伊朗在多輪會談後在巴黎初步達成協議,德法英承諾提供核技術、核燃料和一座輕水反應堆
2004年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鈾濃縮
2006年1月10日,伊朗恢復中止了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
2006年4月11日,伊朗宣布已成功生產出純度3.5%的低純度濃縮鈾,成為國際核八強之一(五常任理事國,印巴,伊朗)
4月28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向該機構理事會和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了關於伊朗核問題的報告。報告說,伊朗未能在聯合國安理會規定的期限內中止鈾濃縮活動,也沒有和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進行全面合作。
2006年5月3日,中美法英德俄六國關於伊朗核問題的協商會議未能達成成果。
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伊朗核問題的決議
2003年的決議
6月19日,發表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主席關於伊朗核問題的「總結性聲明」敦促伊朗:
迅速糾正總幹事巴拉迪在其報告中提到的伊朗在執行與《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有關的保障協定中存在的所有問題,立即和無條件地簽署和執行保障協定的附加議定書
9月12日,通過決議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開其核計劃,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突擊檢查其核設施,終止提煉濃縮鈾
11月26日,再次通過決議
2004年的決議
3月13日,理事會通過決議批評伊朗沒有公開其部分核計劃
6月18日,理事會通過決議協助解決核計劃的剩餘問題
9月18日,理事會在維也納通過決議要求伊朗終止一切與製造核武器有關的核活動
11月29日,理事會通過決議不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
2004年的決議
8月11日,理事會通過決議要求伊朗立即停止與鈾濃縮有關的一切核活動
9月24日,理事會通過決議認定伊朗多次不履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義務
美國對伊朗核問題的態度
美國目前准備以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發動對伊朗的戰爭。
美國主戰派
美國總統小布希
國務卿賴斯
主戰派觀點:現在不打,後患無窮;對伊朗動武代價很高,但容忍伊朗擁有核武器對美國的安全形成威脅代價更高;在動武和縱容其擁有核武器之間選擇動武。
美國主和派
前卡特政府國家安全顧問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
主和派觀點:目前局勢類似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美國政府處於「要麼默許敵人擁有危險武器,要麼動武阻止敵人」的兩難困境;動武則美國將陷入20至30年的另一個伊拉克泥潭
❷ 既然核武器禁止使用,為什麼伊朗還是要造核彈
核武器禁用實際上是早期核大國為了保持自己霸權地位而禁止其他國家研製核武的一種手段 以後的戰爭未必不會使用 只要找個借口就行了 就象米國借口去打YILAKE一樣 有UN在 戰爭為什麼還會爆發呢?所以說只要找借口就一切OK 至於YILANG 前車之鑒 懂得如何與大國周旋 聲稱發展民用核能 但造HE彈肯定是個事實 在舉個例子 CHAOXIAN 開搞HE彈後 美國不敢把他怎麼樣 6方會談... 伊朗要得也是這種效果吧 總之 有HE彈 國家安全有保障 和大國談判有籌碼 何樂而不為?
求採納
❸ 伊朗有核武器嗎
技術絕對是有的,但是原材料鈾235或鈈239不好弄,下面的材料網路可以自行補腦,原理不是什麼高科技。
40年前,美國人的核壟斷之夢還沒嘗到滋味,蘇英法中相繼成功實驗了原子彈。美國人發愁了,照此以往,一定會有N個國家擁有原子彈!一個問題讓美國坐立不安:一個沒有任何核經驗的國家製造一顆原子彈的難度究竟有多大?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促使五角大樓推出了一項絕密的計劃——「第N國計劃」。
6月24日,英國《衛報》刊出了該報記者對「第N國計劃」參與者的獨家采訪。製造一顆原子彈到底有多難?得到的答案是:頭腦靈光的兩名大學生,一張規模稍大圖書館的閱覽卡,幾本筆記本,外加兩年時間,足以設計出一顆真正能用的原子彈!
三個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被選中
美軍當年相中了三個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鮑博·謝爾頓、戴維·派普諾姆和戴維·多普遜來進行實驗。美軍相中他們的原因是,他們完全符合「第N國計劃」參予者的條件——掌握物理學知識,沒有任何的核經驗,更不可能接觸到真正的秘密,另外還得年輕。戴維·派普諾姆因私人原因很快就脫離了「第N國計劃」,因此,在整個「N國計劃」中,也就鮑博·謝爾頓和戴維·多普遜兩人參加。當年28歲的謝爾頓回憶那時的情景恍如昨日:「畢業後,我突然得到一條消息:美國的氫彈之父、美軍核計劃最高領導人愛德華·泰勒要見我!我立即趕到華盛頓,與他呆了一個晚上。氫彈之父開始考問我設計製造原子彈的詳細事宜。這我哪知道呀,真可謂是一無所知。隨著他考問越來越專業,我所知道的也就越來越少,因此也越來越覺得失望。
然而,兩天後,一個電話打到我這里告訴我說:命令你立即趕到利弗莫爾。」利弗莫爾其實是利弗莫爾輻射研究實驗室,這是美軍設在加利福尼亞的一處絕密軍事科研設施。和謝爾頓一樣被莫名其妙帶到利弗莫爾的還有第二個年青人,他就是戴維·多普遜。
實驗室下達設計出原子彈的絕密任務
實驗室的負責人最終給他們交待任務了:他們得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設計出原子彈來!他們設計原子彈的條件是:利弗莫爾實驗室負責為他們提供一個辦公室,但他們不允許進入實驗室其它任何地方,嚴禁向任何有原子彈研發知識的人請教。另一方面,他們倆經手的任何東西——畫有圖表的筆記本,寫在信封背後的小便條全都是「最高機密」!
頗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兩個年輕的核武器門外漢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一個免費的引路人,它就是艾森豪威爾總統的「核和平利用計劃」公開出版物中的內容。這些公開出版物讓兩位年輕人如同阿里巴巴進了四十大盜的寶庫,他們大量引用公開的信息,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設計計劃。
他們製造了可以再炸廣島的原子彈
他們所做的每一步設計都會被移交給原子彈研發機構的專家們評定。如果設計得到專家們的一致首肯,就說明他們的設計通過了。每隔一段時間,兩位年輕人就把他們的設計通過一個實驗室專門指定的人送往核武器研發專家那裡。幾天後,他們的設計成果是否有效便反饋回來。1966年底,也就是兩位年輕人參加這一絕密行動兩年半之後,他們終於完成的任務就是一份簡明但絕對可操縱性的報告,以十分專業的語言詳細說明製造原子彈要用哪些東西,將如何進行。整份報告如此之詳盡,美國的原子彈軍工廠完全可以拿著它照單抓葯,直接進行原子彈的生產!
在報告遞上去之後的兩個星期里,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吉姆·弗蘭克把兩位年輕人拉到一邊,神秘地告訴他們說:「如果按你們的方案製造原子彈的話,爆炸的強度跟當年投擲到廣島的沒有什麼兩樣!」
今天,當全世界都面臨著恐怖威脅的時候,五角大樓40年前展開的「第N國計劃」又有了現實意義,因為「基地」隨時可能對它相中的目標發動核生化恐怖襲擊,部分「流氓國家」正在加緊研發核武器。因此,盡管有許多人相信個人根本不可能設計製造出真正的原子彈,可40年前「第N國計劃」得到的結論卻實實在在證明,個人或者團體製造原子彈並非不可能。
❹ 深挖洞、研核彈、不稱霸,伊朗的發展之路究竟是怎樣的
我覺得這三個短語就說明了伊朗的發現之路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同時支持世界和平。伊朗一方面研究對待敵人的核彈,一方面研究自保的深洞,預防敵人的攻擊。
03.不稱霸表現了伊朗支持世界和平的發展道路。
伊朗作為一個支持世界和平和維護世界和平的國家他當然不會選擇稱霸了,伊朗選擇不稱霸是對世界各國和平相處的選擇和表現,世界各國知道伊朗不稱霸的明確思想也會和伊朗交好,這會進一步促進世界和平。所以伊朗選擇不稱霸就是支持和維護世界和平,為世界和平努力,為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
❺ 為什麼伊朗搞個核武器這么久。缺少什麼。
我認為伊朗的核武 已經不是缺不缺的問題了 而是敢不敢的問題 伊朗的高官不是前一段時間對外公布伊朗有能力造出核武器么 主要缺的還是投送設備吧 比如洲際導彈 戰略轟炸機之類的 這關鍵看伊朗的領導人想用核武打一張什麼牌了 畢竟.伊朗核武的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❻ 朝鮮和伊朗為什麼要核武發展
核武器作為國之重器,起到威嚇敵方保護自己的新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其戰略作用是常規武器所無法取代的。這是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具備並認可的常識。朝鮮和伊朗領導人理所當然對此心知肚明。其實,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希望自己能夠掌控並擁有核武器。因為只有有了核武器才可以將自己的國家置於核保護之下,從而不懼怕其他敵視國家或勢力的威脅。因為只有有了核武器才可以打破核大國的核壟斷。
居里夫人說過:「要反對原子彈,就要自己有原子彈」這也是中國現在熱播的電視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中的台詞。我想居里夫人已經告訴了我們,我們為什麼要發展核武器。朝鮮和伊朗同屬被世界上超級大國美國對抗和制裁的國家。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核大國。而作為與美國相對抗的朝鮮和伊朗,為了保衛自己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神聖不受侵犯,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國防。而核武器作為國防事業目前最具備威力的威懾力量是任何常規武器所無法替代的。只有擁有了核武器,即使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強國也不敢輕易發動戰爭來推翻朝鮮和伊朗的現政權。因為如果美國這么做無疑等同找打。雖然對方肯定打不過美國。但是,一旦爆發核戰爭。帶給美國的無疑必然是巨大的災難。那麼,即使美國能夠滅了朝鮮、伊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美國也必然遭到對方的核攻擊。而美國如果經過如此巨大的損失,後果必然相當嚴重。美國經濟有可能倒退幾十年,甚至一蹶不振。而中國、歐洲、俄羅斯、日本等國將有可能趁機奮發超越美國。那對美國而言美國的全球霸業將付水東流。所以,只要朝鮮、伊朗一旦掌握了核技術,那麼朝鮮、伊朗就可以在戰略上基本上消除國家國防安全顧慮。從而放手進行國內經濟建設。
❼ 為什麼伊朗就不能有核武器
伊朗不能製造核武器主要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與以色列等國家強烈反對。
由於核武器巨大的殺傷力,戰後國際秩序的主要維護者以及安理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在掌握了核武器之後,便開始致力阻止核武器的擴散。1970年3月,旨在約束非核國家發展核武器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由美國、蘇聯和英國等59個國家首先簽署。
在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眼裡,伊朗的核武器是「邪惡勢力」的核武器,必將給世界帶來災難;
在以色列人眼裡,伊朗的核武器就是猶太國家的災星和剋星;
在阿拉伯人眼裡,伊朗的核武器是波斯人的核武器,是什葉派的核武器,並聲稱如果波斯人有了核武器,阿拉伯人也必須擁有核武器;
在石油進口國眼裡,伊朗堅持發展核武器,必將給海灣地區帶來不穩定,甚至帶來戰爭;在整個國際社會的眼裡,伊朗的核計劃必須納入和平利用軌道。
為了讓中東免於災難,也為了讓伊朗人民免於災難,伊朗不能擁有核武器。
❽ 為什麼伊朗製造核武器會被發現
最主要直接的原因是衛星偵察
2002年年底,美國公布了其偵察衛星拍攝的有關伊朗中部兩處核設施的照片,稱伊朗有可能利用這兩處設施製造核武器。2003年2月,時任伊朗總統哈塔米宣布伊朗發現並提煉出能為其核電站提供燃料的鈾後,伊核計劃遭到美國的「嚴重質疑」。
2003年6月,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一份有關伊朗核問題報告,指出伊朗未能履行其在核安全保障協議中所規定的申報進口材料及其加工情況的義務。
2011年11月國際原子能機構發表的報告說,伊朗核計劃中有12項問題可能與秘密研發核武器有關。這些問題被統稱為伊核計劃「可能的軍事層面問題」。但伊朗方面對此予以否認。
2013年8月伊朗新總統魯哈尼上任後,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同年11月11日,雙方簽署合作框架,伊朗承諾採取一些實際措施,增加其核計劃的透明度。
2015年12月2日,國際原子能機構向該機構理事會遞交的一份關於伊朗是否秘密研發過核武器最終評估報告稱,伊朗在2003年年底前有一系列與研發核爆炸裝置有關的行為,但這些研發行為沒有超出可行性和科學研究以及掌握某些相關技術能力的階段,國際原子能機構沒有發現伊朗在2009年以後有類似行為。
❾ 為什麼伊朗,朝鮮必須擁有核武器
朝鮮研發核武器原因(伊朗也是一樣的):
1、朝鮮在跟韓國的軍備競賽中,常規武力無法保證自身的安全,換句話說,如果韓國要統一朝鮮,朝鮮根本打不過韓國,所以才要用核彈來保障自身的安全。
2、常規武器是不斷需要投入,而朝鮮根本就沒有錢,買一百架蘇30連帶配套設施、零件、飛行員大約100億美元打不住,而一百架蘇30根本就不是韓國數百架F15、F16和F35的對手。
3、核武器是一次性投入,只要一些銀子,造出核武器,以後在也就不用怕了。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美國的幫助,韓國根本不可能同意半島,有核國家被無核國家統一,至今為有過,所以朝鮮要研發核武器。
❿ 伊朗有核彈嗎
截至2020年11月,伊朗沒有核彈。
對於伊朗來說,開始提煉高純度的濃縮鈾,揚言製造核武器,更多的是表現一種態度給美國人看。除此之外,從客觀條件來看,伊朗想要製造核武器也是困難重重的。
伊朗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他們現在已經能夠得到4.5%豐度的濃縮鈾,之前的伊朗核問題協定規定伊朗濃縮水平必須限制在3.67%,顯然現在伊朗已經突破了這個限定。
即使如此,想要把濃縮鈾豐度提高到武器級別的90%以上也是相當不易的。也許伊朗未來可以做到,但現在根本做不到,至少還需要好幾年的努力才可以。
(10)伊朗為什麼造核彈擴展閱讀:
核武器爆炸時釋放的能量,比只裝化學炸葯的常規武器要大得多。例如,1千克鈾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約8×10^13焦耳,比1千克TNT炸葯爆炸釋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約大2000萬倍。
因此,核武器爆炸釋放的總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釋放相同能量的TNT炸葯量來表示,稱為TNT當量。美、俄等國裝備的各種核武器的TNT當量,小的僅1000噸,甚至更低,已有微型核武器,爆炸當量在幾十噸。
核反應還產生各種射線和放射性物質碎片;向外輻射的強脈沖射線與周圍物質相互作用,造成電流的增長和消失過程,其結果又產生電磁脈沖。這些不同於化學炸葯爆炸的特徵,使核武器具備特有的強沖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放射性沾染和核電磁脈沖等殺傷破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