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外交怎麼樣啦

伊朗外交怎麼樣啦

發布時間:2022-09-05 15:15:17

㈠ 伊朗外長「意外」現身G7峰會舉辦地 ,會晤馬克龍,此舉有何深意

伊朗意外現身G7和法國總統馬克龍見面,有可能是伊朗向法國表示友好並且尋求幫助的,眾所周知美國現在對伊朗在實行制裁,所以伊朗現在各方面都受到了嚴重的約束,最近法國和美國也在鬧矛盾,那麼這時候伊朗和法國就有了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美國,伊朗外交法國一方面是表示友好尋求幫助,一方面是想和法國結盟。

法國總統和其他七國集團領導討論伊朗問題,可惜的是沒有跡象顯示特朗普打算放鬆針對伊朗原油出口的制裁。一名熟悉情況的歐洲外交官告訴記著,歐洲國家領導人沒有說服特朗普。美國政府自從去年退出伊核協議,就恢復對伊制裁。現在,美方加強在海灣的軍力部署,並且已經開始增強對伊朗的制裁了。

㈡ 伊朗的外交

據中國「史書」記載,漢武帝時,張騫派其副使訪問安息(即波斯),安息王令兩萬騎兵迎候,禮儀極為隆重。
東漢末年,安息王的太子、佛教高僧安世高也曾來漢訪問,並在中國呆了多年。
在中國南北朝時代,波斯派使節到中國北魏王朝友好聘問達十多次。隨著雙方友好往來,漢文化傳至西域,西域文化傳來中國,中國、伊朗等國的「絲綢之路」也全面暢通,為兩國的經濟及文化交流開辟了新的紀元。中國的絲綢、瓷器以及打井、煉鐵、制漆、繅絲等工藝源源傳入伊朗等西亞諸國,伊朗的物產如蠶豆、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也源源傳入中國。
到了唐代,兩國往來曾達到鼎盛時期。後來,波斯遭外來侵略,波斯王親自到唐帝國訪問並請援,唐高宗封他為都督,遣將派兵護送他回國,但回國未成死於長安。其子尼列斯謀策復國未成,於唐中宗景龍年間返華也死於長安。當時,尼列斯率領數千波斯人,其中有些在唐朝當上了將軍、外交官、天文學家、醫學家和學者。
在戰亂的宋朝,陸上的「絲綢之路」幾度中斷。這時,造船業開始發達,羅盤針相繼使用,許多波斯人經由海路來到中國廣州、揚州和泉州等地經商,有的還在那裡安家落戶。這就是後人稱之為的海上「陶瓷之路」。據記載,中國發行鈔票的方法在元朝傳到了波斯,後來,波斯鈔票上的圖案還保留了中國文字。當時,兩國的史學家還合編史書「史集」。波斯等國的西域樂舞也盛行於長安。
在明代,明成祖和中亞的沙哈魯王子曾先後互派300人和500人的大型代表團互訪;鄭和七次航海訪問亞非各國時,其中3次訪問了波斯灣的忽魯謨斯(即今霍爾木茲)。當時,隨同鄭和訪問的費信曾寫紀行詩句描寫當地的風俗及特產。1516年,波斯旅行家阿里·阿克巴爾撰寫的《中國紀行》一書,後來,成為中、伊友好交往的珍貴史料和重要見證。據考證,多年來,兩國植物的傳播和移植就達幾十種。波斯的拜火教和摩尼教還曾在中國流行。伊中兩國在經貿合作上, 中國是伊朗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世界第三大貿易夥伴。
伊中兩國在文化上,中國同伊朗成立文化聯合委員會並定期舉辦會議。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伊朗的經濟實力位居亞洲第七位(次於中、日、印、韓、印尼、沙特)。2011年伊朗銀行經濟帳戶局的初步數據顯示,伊歷1389年(2010年3月21日-2011年3月20日),按當年基本價格計算,伊朗名義GDP為43,042,640億伊朗里亞爾,同比增長20.8%;按伊歷1376年可比基本價格計算,實際GDP為5,392,190億伊朗里亞爾,同比增長5.8%;GDP平減指數為798.24,同比變化14.3%。
2011年伊朗的名義基本價格GDP摺合4163.13億美元,名義市場價格GDP摺合4191.01億美元,人均名義市場價格GDP約為5610美元。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也比較發達,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發展很快。伊朗的機械製造業有了長足的進步。胡齊斯坦為石油工業區與重要出海門戶。
伊朗盛產石油,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歐佩克第二大石油輸出國。石油是伊經濟命脈和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外匯總收入的一半以上。伊經濟保持穩步增長。2010年,伊國內生產總值4114億美元,同比增長2.9%,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478美元。 1920年起伊朗開始逐漸發展大規生產機房。在兩伊戰爭中,伊拉克轟炸伊朗石油化工工廠以及阿巴丹油田,導致石油生產速度減慢。1988年開始重建煉油廠,1993年才開始正常。但是在戰爭期間亦出現多個小型工廠為軍隊生產軍需品。
國家主要生產石油化工產品、鋼及銅製品。其他主要生產品包括汽車、家用電器、通訊設備、水泥、工業機械 (伊朗擁有西亞最大的機械工業)、紙張、橡膠製品、農產品、加工食品 、毛製品以及葯物。 紡織業由當地提供棉花及羊毛,有40萬人就業,當中2000人處於德黑蘭、伊斯法罕以及在裏海治岸地區一帶。
根據經濟學人指出,伊朗在全球工業排行排第38,生產總值佔230億美元。由2008至09年伊朗的工業生產成長值由69位躍升至28位。
2003年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報告指伊朗中小型企業發展障礙,包括缺乏監督、沒有有效的銀行系統、缺乏研發、缺乏管理技能、貪污、稅制不良、文化恐懼、教育限制、未能國際化、勞工技能不足、缺乏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不足、社會學習不足、以及傳統文化影響。但於最近的研究亦指數伊朗在各方面領域亦有急速的發展,包括科技、醫療、航天、國防以及重工業。在受到美國的經濟制裁下,國家急速成為工業化國家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伊朗農耕資源豐富,全國可耕地面積超過5200萬公頃,占其國土面積的30%以上,已耕面積1800萬公頃,其中可灌溉耕地830萬公頃,旱田940萬公頃。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農民人均耕地5.1公頃。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其綜合收割機與拖拉機保有量分別為1.3萬台和36萬台。伊政府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農業,糧食生產已實現90%自給自足。
農業主產區集中在裏海和波斯灣沿岸平原地帶,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自2003年以來,伊朗政府逐年加大農業扶持力度,重點支持水利灌溉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業科研、信貸與自然環境保護,以便改良農耕環境,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力爭實現政府第四個五年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制定的13.5%的行業增長目標。 伊朗擁有全球10%的石油資源。伊朗亦擁有全球第二大天然氣的資源,主要在南帕斯,大多數天然氣用於國內。自1913年伊朗成為主要產油國。主要油田位於中部以及伊朗西部的Zagros山脈。石油亦可在伊朗北部以及沿波斯灣一帶的陸地。當地石油及天然氣以及水力發電設施提供國家的能源。2010年伊朗建造首個價值10億美元的布希爾核電站
1970年後期伊朗成為第四大產油國,當時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第二大產油國以及第二採油國由於1979年的革命,政府將產油量減少,因為國家需要儲存石油。油產量曾在兩伊戰爭期間減少。 1980年代油產量再次增加,修理損害的油管以及開采波斯灣沿岸的油田。
主要油田位於阿巴丹(建於1913年,是國家首個油田)、克爾曼沙赫及德黑蘭,但是未能符合當地對石油氣的需要。煉油業需要150億美元投資,在五年內發展到自給自足以及中止入口。油管連接煉油廠以及阿巴丹、Bandar-e Mashur及Kharg Island等岸邊城市。1990年伊朗國營石油及天然氣企業在接受外資下探索更多油田。
設法子的肥料廠,以及salouye世界最大乙烯設施是伊朗國葯的計劃,石油製品收益2007年達55億美元,2008年達到接近90億美元。
2004年度伊朗油產量達14億,純利達500億美元。官方估計如果計劃順利,2015年的收益達2500億美元。伊朗生產60-70%工業設備給當地使用,包括煉油廠、油輪、鑽油台、油井以及探索設備。
2008年伊朗油價在Kish Island開始進行交易交易以伊朗里亞爾及以其他主要貨幣(美元除外)進行。
2008年伊朗的能源消耗達60至70億美元。國家能源消耗量高於國際標准。伊朗回收28%的石油及天然氣,目前是達到回收率60%。伊朗在2008年補貼石油、電費及天然氣達840億美元。伊朗的天然氣消耗量僅次於美國以及俄羅斯,是全球第三。 受到經濟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響,包括政府所設立的基金已耗盡。估計服務行業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來自政府日常開支,包括軍事、薪金以及社會服務。
市區化對於服務業帶來了刺激。重要服務行業為公共服務,包括教育、商業、個人服務及旅遊業。伊朗科學的收益達9億美元(2005年),但過去15年未有顯著的增長。2000年代早期伊朗將研發的國民生產總值調至0.4%,落後於已發展國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將會占國民生經總值0.87%以及將會達到2.5%。
交通及通訊的GDP總值預計在2013年提升至460億美元,佔全國6.8%。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在1996年建議伊朗在交通及通訊僱用340萬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勞動人口。 伊朗有各種報刊1700餘種,大部分在德黑蘭出版。主要報紙有:《世界報》、《消息報》、《伊斯蘭共和國報》、《虔誠者報》、《使命報》、《和平報》和英文版的《德黑蘭時報》、《伊朗新聞報》和《伊朗日報》國際版。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是唯一的官方通訊社。1979年伊斯蘭革命前稱波斯通訊社。
國家廣播電視台成立於1966年,1979年改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聲像組織。電台用波斯語、阿拉伯語、英語、法語、德語及漢語等二十五種語言對外廣播。電視有7個台播放節目,並有3個衛星台向海外播出。2007年7月,伊朗開通伊首家英語電視台PRESS TV。
2009年10月11日,伊朗邁赫爾通訊社與新華通訊社簽署了兩社新聞交換協議。 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於2008年8月15日宣布,伊朗將會於近期發射本國第一顆自行研製的人造衛星。用於發射衛星的火箭和發射架等設施完全由伊朗自行研發。據伊朗通訊社祚8月17日援引軍方發表的聲明說,軍方當天成功發射「信使號」火箭,並將一顆名為「希望號」的自製人造衛星送上太空。此次發射的目的是對衛星運載過程、遠程發射系統、地面控制中心、地面信息站和指揮系統等進行全面測試。據報道,衛星目前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一切進展順利,達到了所有預期目標。而艾哈邁迪-內賈德也出席了衛星發射儀式。
伊朗提煉濃縮鈾被認為發展核武計劃,歐美威脅制裁其石油出口,伊朗揚言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作為反擊。
根據電子期刊的發展中國家資訊及通訊科技發展,伊朗在2002年佔1.1%的GDP,約15萬人從事資訊科技行業,當中2萬名人員從事軟體行業。2002年總共有1200家已注冊的資訊科技公司,當中200家從事軟體發展,2008年軟體出口數目達500億美元 在伊朗境內,所有媒體都受到國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並且必須有伊斯蘭教義指導部的批准,才能公開運作。這也包括網際網路。伊朗在2005年是世界的網志人口(bloggers)的第4大國家。
伊朗電信部長雷扎·塔格希普爾(Reza Taghipour)宣布,該國計劃在5個月內建成全國性區域網,以打造「清潔網路」。
塔格希普爾表示,到2012年8月,伊朗所有電信運營商只能為「國家互聯網」提供服務。此外,該國將用「伊朗電郵」和「伊朗搜索引擎」等服務,取代谷歌(微博)、Hotmail和雅虎等網站。
伊朗政府已經開始為「伊朗電郵」提供注冊服務,用戶需要提供全名和地址以供核實。 公路
伊朗公路總長15.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00公里;郊區公路9.38萬公里,其中瀝青公路4.53萬公里。注冊機動車452萬輛,其中小汽車272萬輛。
鐵路
伊朗鐵路總長9508公里,干線7265公里,支線2243公里,在建3300公里。擁有機車277輛,年運送旅客1311.1萬人次,運送貨物2639.2萬噸。
水運
主要港口有波斯灣地區的霍拉姆沙赫爾、布希爾、阿巴斯、霍梅尼、恰巴哈爾港和裏海地區的安薩里和諾沙爾港。主要船運公司有四家,分別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船運公司、伊朗—印度船運公司、瓦爾法加爾船運公司和裏海船運公司;擁有輪船112艘,貨物運輸能力3069萬噸,旅客運輸能力263萬人次。此外,伊是中東和波斯灣地區最大的油輪擁有國,有20萬噸級以上油輪26艘,油輪總噸位超過450萬噸。哈爾克島是伊最大的原油輸出港。
空運
伊朗共有機場83個,使用率為 34 %;其中14個軍用機場、61個綜合性機場(只有22個可降落飛機)和8個客運機場。德黑蘭、伊斯法汗、設拉子、大不里士、阿巴丹和阿巴斯為六大國際航空港。伊朗航空公司是伊境內最大的航空公司,擁有飛機83架,在23個城市間擁有航班,開通有赴海灣、亞洲和歐洲的33條國際航線。 2004年共運載旅客1133萬人次。
伊朗有通往中東、亞洲、及歐洲全靠龐大的航空網路。來自美國或澳洲的遊客需在亞洲或其它中東國家轉機才能飛往伊朗。大多數飛機在德黑蘭的邁赫爾阿巴德機場(Mehrabad Airport)著陸。

㈢ 美國為什麼不打伊朗!伊朗的外交關系是怎樣的

伊拉克是前車之鑒——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收益」,在伊拉克動盪不定的局勢下,美國本來計劃的「計劃」似乎還要些時日才能得以完全實現,故,可看成為美國正在把伊拉克的「發展」,改編成一本新伊斯蘭「經書」,考慮到對整個波斯灣地區局勢的評估以及趨勢,開戰與否,最終決定權還是取決於伊朗高層領導人。

㈣ 伊朗與中國關系如何

中國和伊朗之間有著悠久的友好關系,尤其是近20年來,兩國關系穩定發展、日益密切。當前,伊朗是中國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夥伴國家。伊拉克被美國控制以後,伊朗的重要性更加地凸顯。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主要油源在是中東地區,伊朗對中國的石油安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於伊朗控制著波斯灣的出口霍爾木滋海峽,地位相當重要。無論從理論分析上,還是現實情況看,中國同伊朗關系雖不及盟友,卻非常重要。
中伊間重要協定、協議有:中伊文化和科學技術合作協定、中伊兩國廣播電視合作計劃、中伊關於互設總領事館協議、中伊政府關於互免簽證的備忘錄、中伊政府貿易協定、中伊兩國外交部建立磋商機制諒解備忘錄。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1935年以前稱為波斯,位於亞洲西南部,屬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1937年7月8日,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簽訂《互不侵犯條約》。1979年4月1日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2月11日(1979)為國慶節。1971年8月16日同中國建交。

㈤ 伊朗與古巴合作突破美國經濟封鎖,中東反美聯盟已見雛形,這意味著什麼

伊朗與古巴合作突破美國經濟封鎖,中東反美聯盟已見雛形,美國的霸權主義要到頭了,伊朗站起來了。

美國在特朗普時期造下不少的「孽」,對於和別國的外交關系美國並不友好,甚至還利用自身優勢,試圖對「反抗者」進行制裁。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會坐以待斃,近日,伊朗與古巴、委內瑞拉等國家進行了會談,主要內容就是如何突破美國實施的經濟封鎖,加強各國之間的合作團結。

對美國不滿的國家並不在少數,而美國一直強調要「領導世界」似乎也是白日夢一場,面對多個國家的聯盟抵抗,美國勢必要花費一番精力回擊,所以在美國內憂外患的時候,並沒有能力領導世界,美國的霸權主義不會存在太久。

㈥ 伊朗外交部:美國利用「伊朗恐懼症」在中東製造危機,你怎麼看

美國作為世界資本主義大國,一直非常的有膽識和勇氣在國際上挑起各種各樣的紛爭,不允許大家處於一種和平發展的狀態,就是讓一些國家不安寧。這樣美國才舒服和覺得享受它,就是這樣的令人無法理解的相關行為都存在著霸權主義和不尊重他國的表現。伊朗外交部稱美國利用“伊朗恐懼症”在中東製造危機這一事情,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要維護國際秩序的和平穩定,尊重各個國家的主權完整,不要隨意的在其他國家挑起無乾的事端來引起一些動亂,這是非常不仁道的。尤其是需要尊重中東這樣的國家,他們發展起來非常的不容易,經歷了很多的困難。他們就是憑借著石油類的資源,才讓自己的經濟有所發展,如果切斷了這個這些國家就面臨著非常大的困難,這一切都是非常可怕的。

㈦ 伊朗外交長稱伊朗願有條件與美國開啟談判,伊朗和美國會進行談判嗎

談判不太可能,美國不信任伊朗,伊朗也不信任美國。所以談判也只是紙上談兵完全無用,目前的狀況來看,美國想要達到他的目的,伊朗不願意妥協。美國對伊朗實行了經濟封鎖沒有用,武力威脅伊朗背後有俄羅斯的支持,伊朗現在不太可能會妥協。

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協議。今年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協議並重啟對伊制裁。

㈧ 伊朗現在什麼情況

2015年7月14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伊朗核問題最後階段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議。伊朗承諾永不尋求獲取核武器,並稱贊伊核協議是「歷史性時刻」。
2015年8月23日,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重開英國駐伊大使館,標志著兩國中斷四年的外交關系開始回暖。

㈨ 伊朗的意識形態是什麼伊朗的政治狀況怎樣伊朗與其他國家的外交關系如何

伊朗的政治壯況:1979年2月,伊朗前宗教領袖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成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當年12月,伊朗舉行公民投票通過新政權成立後的第一部憲法。根據憲法,伊朗實行政教合一、神權高於一切的政治體制,最高宗教領袖霍梅尼為伊朗國家最高領導人。1989年4月,伊朗對憲法進行了部分修改,強調伊斯蘭信仰、體制、教規、共和制及最高領袖的權力不容更改,同時對領袖的產生以及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門等方面的規定作了修訂,使伊朗的行政、司法和立法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根據憲法,領袖是伊朗國家最高領導人,也是伊朗政教合一的象徵。領袖的許可權包括任免憲法監護委員會(憲監會)宗教成員、司法總監、音像組織主席、武裝部隊參謀長、革命衛隊司令以及武裝部隊和安全部隊的司令;宣戰或宣布停戰;協調國家三權機構領導人之間的關系;頒發總統委任狀,在總統有瀆職行為或議會認為總統政治上無能的條件下罷免總統等。

伊朗與美國長期不和。

㈩ 伊朗總統:伊核談判達成協議需要解決核保障問題,還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談判的結果,談判的過程,解決的問題,有怎樣的保障效果?是否能夠保證人民的安全?

閱讀全文

與伊朗外交怎麼樣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原石瓷磚怎麼樣 瀏覽:62
印尼巴厘島用什麼導航 瀏覽:842
印尼花梨木手串配什麼珠子 瀏覽:915
印度聖石是怎麼來的 瀏覽:723
印尼煤4000卡5000卡什麼價格 瀏覽:769
伊朗主要是什麼顏色的人種 瀏覽:99
印尼幣在什麼地方能換人民幣 瀏覽:447
印尼發咖怎麼樣 瀏覽:226
現在去伊朗要穿什麼衣服 瀏覽:52
印度防寒服是怎麼被燒的 瀏覽:173
印尼西亞礦泉水多少錢一瓶 瀏覽:929
38越南盾多少人民幣 瀏覽:382
印尼人在香港能做什麼工作 瀏覽:528
為什麼伊朗被制裁油價還下跌 瀏覽:780
義大利斜體英文是哪個字體 瀏覽:397
義大利軟體哪個好 瀏覽:224
美國攻打伊朗是什麼時候的 瀏覽:856
越南南沙駐軍指揮部在哪個島 瀏覽:613
印度葯為什麼比生命貴 瀏覽:434
英國建築業什麼時候復甦 瀏覽:529